登陆注册
15895600000038

第38章 文集二十二(3)

元祐八年三月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守礼部尚书苏轼札子奏:臣伏见九月二十二日诏书节文,俟郊礼毕,集官详议祠皇地祗事,及郊祀之岁庙飨典礼闻奏者。臣恭睹陛下近者至日亲祀郊庙,神祗飨答,实蒙休应,然则圆丘合祭,允当天地之心,不宜复有改更。

臣窃惟议者欲变祖宗之旧,圆丘祀天而不祀地,不过以谓冬至祀天于南郊,阳时阳位也,夏至祀地于北郊,阴时阴位也,以类求神,则阳时阳位,不可以求阴也。是大不然。冬至南郊,既祀上帝,则天地百神莫不从也。古者秋分夕月于西郊,亦可谓阴位矣,至于从祀上帝,则以冬至而祀月于南郊,议者不以为疑,今皇地祇亦从上帝而合祭于圆丘,独以为不可,则过矣。《书》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舜之受禅也,自上帝六宗山川群神,莫不毕告,而独不告地祇,岂有此理哉?武王克商,庚戌,柴望。柴,祭上帝也。望,祭山川也。一日之间,自上帝而及山川,必无南北郊之别也。而独略地祗,岂有此理哉?臣以知古者祀上帝则并祀地祗矣。何以明之?《诗》之序目:“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此乃合祭天地,经之明文,而说者乃以比之丰年秋冬报也,曰:“秋冬各报,而皆歌《丰年》,则天地各祀,而皆歌《昊天有成命》也。”是大不然。《丰年》之诗曰:“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醛,燕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歌于秋可也,歌于冬亦可也。《昊天有成命》之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有密,于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终篇言天而不及地。颂,所以告神明也,未有歌其所不祭,祭其所不歌也。今祭地于北郊,歌天而不歌地,岂有此理也?臣以此知周之世,祀上帝则地祗在焉。歌天而不歌地,所以尊上帝。故其序曰:“郊祀天地也。”《春秋》书:“不郊,犹三望。”《左氏传》曰:“望,郊之细也。”说者曰:“三望,太山、河、海。”或曰:“淮、海也。”又或曰:“分野之星及山川也。鲁,诸侯也,故郊之细,及其分野山川而已。”周有天下,则郊之细,独不及五岳四渎乎?岳、渎犹得从祀,而地祗独不得合祭乎?秦燔诗书,经籍散亡,学者各以意推类而已。王、郑、贾、服之流,未必皆得其真。臣以《诗》、《书》、《春秋》考之,则天地合祭久矣。

议者乃谓合祭天地,始于王莽,以为不足法。臣窃谓礼当论其是非,不当以人废。光武皇帝,亲诛莽者也,尚采用元始合祭故事。谨按《后汉书·郊祀志》:“建武二年,初制郊兆于洛阳。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此则汉世合祭天地之明验也。又按《水经注》:“伊水东北至洛阳县圆丘东,大魏郊天之所,准汉故事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此则魏世合祭天地之明验也。唐睿宗将有事于南郊,贾曾议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郊之与庙,皆有褅,禘于庙,则祖宗合食于太祖,禘于郊,则地祗群望皆合祭于圆丘。以始祖配享,盖有事祭,非常祀也。《三辅故事》:祭于圆丘,上帝后土位皆南面。”则汉尝合祭矣。时褚元量、郭山恽等皆以曾言为然。明皇天宝元年二月敕曰:“凡所祠享,必在躬亲,朕不亲祭,礼将有阙,其皇地祇宜如南郊合祭。”是月二十日,合祭天地于南郊,自后有事于圆丘,皆合祭。此则唐世合祭天地之明验也。

今议者欲冬至祀天,夏至祀地,盖以为用周礼也。臣请言周礼与今礼之别。古者一岁祀天者三,明堂飨帝者一,四时迎气者五,祭地者二,飨宗庙者四,凡此十五者,皆天子亲祭也。而又朝日夕月四望山川社稷五祀及群小祀之类,亦皆亲祭,此周礼也。太祖皇帝受天眷命,肇造宋室,建隆初郊,先飨宗庙,并祀天地。自真宗以来,三岁一郊,必先有事景灵,遍飨太庙,乃祀天地。此国朝之礼也。夫周之礼,亲祭如彼其多,而岁行之不以为难,今之礼,亲祭如此其少,而三岁一行,不以为易,其故何也?古者天子出入,仪物不繁,兵卫甚简,用财有节,而宗庙在大门之内,朝诸侯,出爵赏,必于太庙,不止时祭而已,天子所治,不过王畿千里,唯以斋祭礼乐为政事,能守此,则天下服矣,是故岁岁行之,率以为常。至于后世,海内为一,四方万里,皆听命于上,机务之繁,亿万倍于古,日力有不能给。自秦汉以来,天子仪物,日以滋多,有加无损,以至于今,非复如古之简易也。今所行皆非周礼。三年一郊,非周礼也。先郊二日而告原庙,一日而祭太庙,非周礼也。郊而肆赦,非周礼也。优赏诸军,非周礼也。自后妃以下至文武官,皆得荫补亲属,非周礼也。自宰相宗室以下至百官,皆有赐赉,非周礼也。此皆不改,而独于地祗,则日周礼不当祭于圆丘,此何义也?

议者必曰:“今之寒暑,与古无异,而宣王薄伐狁,六月出师,则夏至之日,何为不可祭乎?”臣将应之曰:“舜一岁而巡四岳,五月方暑,而南至衡山,十一月方寒,而北至常山,亦今之寒暑也,后世人主能行之乎?周所以七二岁一巡者,唯不能如舜也。夫周已不能行舜之礼,而谓今可以行周之礼乎?天之寒暑虽同,而礼之繁简则异。是以有虞氏之礼,夏商有所不能行,夏商之礼,周有所不能用。时不同故也。宣王以六月出师,驱逐玁狁,盖非得已。且吉父为将,王不亲行也。今欲定一代之礼,为三岁常行之法,岂可以六月出师为比乎?”

议者必又曰:“夏至不能行礼,则遣官摄祭祀,亦有故事。”此非臣之所知也。《周礼大宗伯》:“若王不与则摄位。”郑氏注曰:“王有故,则代行其祭事。”贾公彦疏曰:“有故,谓王有疾及哀惨皆是也。”然则摄事非安吉之礼也。后世人主,不能岁岁亲祭,故命有司行事,其所从来久矣,若亲郊之岁,遣官摄事,是无故而用有故之礼也。

议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臣将应之曰:“古者以亲郊为常礼,故无繁文。今世以亲郊为大礼,则繁文有不能省也。若帷城幔屋,盛夏则有风雨之虞,陛下自宫入庙出郊,冠通天,乘大辂,日中而舍,百官卫兵,暴露于道,铠甲具装,人马喘汗,皆非夏至所能堪也。王者父事天,母事地,不可偏也。事天则备,事地则简,是于父母有隆杀也。岂得以为繁文末节而一切欲省去乎?国家养兵,异于前世,自唐之时,未有军赏,犹不能岁岁亲祠,天子出郊,兵卫不可简省,大辂一动,必有赏给,今三年一郊,倾竭帑藏,犹恐不足,郊赉之外,岂可复加?若一年再赏,国力将何以给;分而与之,人情岂不失望!”

议者必又曰:“三年一祀天,又三年一祭地。”此又非臣之所知也。三年一郊,已为疏阔,若独祭地而不祭天,是因事地而愈疏于事天,自古未有六年一祀天者,如此则典礼愈坏,欲复古而背古益远,神祇必不顾飨,非所以为礼也。

议者必又曰:“当郊之岁,以十月神州之祭,易夏至方泽之祀,则可以免方暑举事之患。”此又非臣之所知也。夫所以议此者,为欲举从周礼也。今以十月易夏至,以神州代方泽,不知此周礼之经耶,抑变礼之权耶?若变礼从权而可,则合祭圆丘,何独不可。十月亲祭地,十一月亲祭天,先地后天,古无是礼。而一岁再郊,军国劳费之患,尚未免也。

议者必又曰:“当郊之岁,以夏至祀地祗于方泽,上不亲郊而通爟火,天子于禁中望祀。”此又非臣之所知也。《书》之望秩,《周礼》之四望,《春秋》之三望,皆谓山川在境内而不在四郊者,故远望而祭也。今所在之处,俯则见地,而云望祭,是为京师不见地乎?

此六议者,合祭可否之决也,夫汉之郊礼,尤与古戾,唐亦不能如古,本朝祖宗钦崇祭祀,儒臣礼官,讲求损益,非不知圆丘方泽皆亲祭之为是也,盖以时不可行,是故参酌古今,上合典礼,下合时宜,较其所得,已多于汉、唐矣。天地宗庙之祭,皆当岁遍,今不能岁遍,是故遍于三年当郊之岁。又不能于一岁之中,再举大礼,是故遍于三日。此皆因时制宜,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今并祀不失亲祭,而北郊则必不能亲往,二者孰为重乎?若一年再郊,而遣官摄事,是长不亲事地也。三年间郊,当行郊地之岁,而暑雨不可亲行,遣官摄事,则是天地皆不亲祭也。夫分祀天地,决非今世之所能行。议者不过欲于当郊之岁,祀天地宗庙,分而为三耳。分而为三,有三不可。夏至之日,不可以动大众、举大礼,一也。军赏不可复加,二也自有国以来,天地宗庙,唯飨此祭,累圣相承,唯用此礼,此乃神祗所歆,祖宗所安,不可轻动,动之则有吉凶祸福,不可不虑,三也:凡此三者,臣熟计之,无一可行之理。伏请从旧为便。

昔西汉之衰,元帝纳贡禹之言,毁宗庙。成帝用丞相衡之议,改郊位。皆有殃咎,著于史策,往鉴甚明,可为寒心。伏望陛下详览臣此章,则知合祭天地,乃是古今正礼,本非权宜。不独初郊之岁,所当施行,实为无穷不刊之典。顾陛下谨守太祖建垄神宗熙宁之礼,无更改易郊祀庙飨,以亿宁上下神祗。仍乞下臣此章,付有司集议,如有异论,即须画一解破臣所陈六议,使皆屈伏,上合周礼,下不为当今军国之患。不可固执,更不论当今可与不可施行。所贵严祀大典,以时早定。取进止。

贴黄:唐制,将有事于南郊,则先朝献太清宫,朝享太庙,亦如今礼,先二日告原庙,先一日享太庙,然议者或亦以为非三代之礼。臣谨按:武王克商,丁未,祀周庙,庚戌,柴望,相去三日。则先庙后郊,亦三代之礼也。

请诘难圆丘六议札子

元祐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守礼部尚书苏轼札子奏:臣近奏论圆丘合祭天地,非独适时之宜,亦自然上合三代六经,为万世不刊之典,然臣不敢必以为是,故发六议以开异同之端。欲望圣旨行下,令议者与臣反覆诘难,尽此六议之是非,而取其通者,则其论可得而定也。今奉圣旨,但云令集议官集议闻奏。窃虑议者各伸其意,不相诘难,则是非可否,终莫之决。虽圣明必有所择,而人各自为一议,但欲遂其前说,岂圣朝考礼之本意哉?臣今欲乞集议之日,若所见不同,即须画一,难臣六议,明著可否之状,不得但持一说,不相诘难。臣非敢自是而求胜也,盖欲从长而取通也。若议不通,敢不废前说以从众论。取进止。

乞改居丧婚娶条状

元祐八年三月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守礼部尚书苏轼状奏:臣伏见元元祐五年秋颁条贯,诸民庶之家,祖父母、父母老疾,谓于法应赎者。无人供侍,子孙居丧者,听尊长自陈,验实婚娶。右臣伏以人子居父母丧,不得嫁娶,人伦之正,王道之本也。孟子论礼、色之轻重,不以所重徇所轻,丧三年,为二十五月,使嫁娶有二十五月之迟,此色之轻者也。释丧而婚会,邻于禽犊,此礼之重者也。先王之政,亦有适时从宜者矣。然不立居丧嫁娶之法者,所害大也。近世始立女居父母丧及夫丧而贫乏不能自存,并听百日外嫁娶之法。既已害礼伤教矣,然犹或可以从权而冒行者,以女弱不能自立,恐有流落不虞之患也。今又使男子为之,此何义也哉!男年至于可娶,虽无兼侍,亦足以养父母矣。今使之释丧而婚会,是直使民以色废礼耳,岂不过甚矣哉。《春秋》礼经,记礼之变,必日自某人始。使秉直笔者书曰早,男子居父母丧得娶妻,自元祐始,岂不为当世之病乎?臣谨按此法,本因邛州官吏,妄有起请,当时法官有失考论,便为立法。臣备位秩宗,前日又因迩英进读,论及此事,不敢不奏。伏望圣慈特降指挥,削去上条,稍正礼俗。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和孔乙己在一起

    和孔乙己在一起

    在春暖花开这个播种希望的季节里,作者第一本散文集《与孔乙己在一起》出版。一篇美文犹如一杯清茶沁入心脾、亦如一面旗帜指引方向、如一缕阳光照进人生。本书选载作者15年以来创作的73篇散文18万字,全书编为四辑:怀旧怀人、随想追忆、山水之间、检察官经历,这些散文抒写人生见闻、怀旧励志,希望将读者带入一段心灵阅读的旅程。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要什么完美

    要什么完美

    这是一本让年轻女孩找准人生定位的优雅书。追求完美是人之共性,但只有抛弃对完美的执念,才能在这残酷世界撒欢玩一场。人生有起有伏,走到何种境地都没关系,何种姿态才最要紧。与其妄想得到每个人的夸奖,不如挺起胸膛自己鼓掌。如此,人生便足够了!从此后,不苛求做一个完美的人,不企图寻找一个完美伴侣,更不假设一段完美人生。信任瑕疵与遗憾,它们是命运的真相,也是人生的必需。以你想要的方式,过你独特的一生。愿我们都变成优雅而有态度的女人,大气又从容,成熟并天真,不偏执、不依赖,任谁都无法取代。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热门推荐
  • 唯物者修仙记

    唯物者修仙记

    宋婷婷是个从小就听话的好姑娘,小学认真学习,中学学霸附体,大学期间年年奖学金获得者,进入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每天加班加点,竟然在一次加班后直接过劳死了。醒来之后,一切都变了!这简陋的石头小平房,满园的花花草草,深居在半山腰就算了。重生到的这个姑娘竟然是个哑巴,宅了二百年容貌未变但内脏衰竭活活老死,被宋婷婷灵魂雀占鸠巢的峰主女儿。那天上飞来飞去的,能不能不要这么反地心引力,你踩的是剑不是火箭喷射器!还有那两道友,你们那身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是什么灯光效果,不要一道光过去就好像很受伤的样子好不好!宋婷婷唯有眼不见心不烦猫在自己的小地盘等着过了两百年再死一死回现代。美好的掩耳盗铃的生活才过了50年,突然在仙鬼大战后被打破了!原来,她也有个坑爹的技能,果然唯物主义才是合理的,什么法器技能近身就不见了。可是为什么这一个个扑上来求物理接触的人妖仙魔不能挡一挡呢!
  • 水龙吟之航海志

    水龙吟之航海志

    元末明初,云南巍宝山一小门派“无极宫”内发生血案,宫内二师兄因被诬陷毒害师傅,被迫携妻儿出逃,但终究没能摆脱妻儿双双坠崖的厄运,遂万念俱灰与敌人同归于尽。所幸其子命不该绝,且奇遇连连,于50岁时自创神功威震江湖,终因偶遇高人点化,看破红尘,退隐江湖,但其所创神功却威震后世,也为后世掀起了新一轮的腥风血雨...
  • 狐步昆仑

    狐步昆仑

    她本来应该是一只平凡无奇的小狐狸,像普通的走兽一样为果腹而四处奔走。因为天逢大旱,饥渴难耐的阿娘吃下了一枚桃子,未料想竟是濒死的桃花精魄。借助九尾狐之体得以修炼成形,西王母苦苦期盼了千万年的孩子得以出生。一世为人,却拥有两位母亲,一位给她生命,另一位为了她的生耗尽心血。亦师亦友的白泽给了她人生最好的慰藉。名义上被囚禁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把她阻隔在世间的贪念之外。驻守桃林究竟是对她的惩罚还是恩赐?半神一般的存在,抵不住形单影只的落寞。她一心想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神子玉树洞悉一切,却甘愿为陪伴她自贬凡尘,最后难逃劫数,化身她的眼睛,谁又能说这不是永生的陪伴?究竟是做神仙好,还是更难?
  • 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血剑山河

    血剑山河

    一柄剑,十方界。转世剑仙开启万年轮回之谜,承神帝本源,重回混沌万界,踏天碎地。“上一世,我是凌风,是仙。”“这一世,我是秦墨,是魔!”ps:文青文笔,各位道友,请放下手中砖头!!
  • 末世符修

    末世符修

    一场意外,这个世界的灵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重现洪荒时代没有丧尸的末世!这是一个百族争鸣的时代,这种修炼者层出不穷,武者、道士、修真者、魔法师、战士、术士等等。一缕残魂,跨越重重时空而来。得到了残魂的毛方,从此展开了自己道。
  • 凤凰重生:嗜血皇后

    凤凰重生:嗜血皇后

    前世,她是医毒界遥不可望的传说;现世,她是传说中废材一个、要貌没貌、要武没武、要什么都没有什么。医毒界遥不可望的传说——雨泪穿越到雪国侯府废材、懦弱的嫡小姐南玥冷泪。南玥冷泪冷笑,太子么?不在乎!皇后?不在乎!她要的是天下!建天下独尊杀手阁,夺兵,上战场杀敌……看她如何颠簸世界!她要让世人知道,女儿身不比男儿身差!
  • 商户娇女不当妾

    商户娇女不当妾

    宁卿穿越成一名普通富商之女,虽无权无势,却衣食无忧,这生活还不错。但这样的小门小户却出了个亲王妃,虽然那只是一个继妃!王妃姑母娘家太弱,性子软,又没子嗣傍身,在继子手下讨生活。王妃姑母过得如此憋屈,于是,作为侄女的宁卿倒血霉了!——被祖母推了出去,给王妃姑母她家继子当妾!哎呀,我去!这不是传统小说里专破坏男女主的极品女配吗?幸得王妃姑母有良心:“当继室已经够苦了,更妄论是做妾,要不你在我这住下,我给你物色别的人家。”宁卿大喜:“不要有权有势的,也不要太有钱的,长得太好也不行。”某有权有势有钱,长得又太好的世子表哥咬牙:“你确定不要?”宁卿:“不要不要,表哥表妹,小妾姨娘什么的,都是不道德的!”世子表哥:“表哥表妹好做亲,至于小妾姨娘也可以不要,怎样,咱再商量商量。”宁卿:“这个可以有。”…………表面上,这是一个强势世子爷勾搭软萌小表妹给自己当妾的故事。而事实上,却是一个软萌腹黑小表妹把强横专制世子洗脑成妻奴的酸爽史!世子爷强横专制外加风华优雅,小表妹娇俏软萌腹黑一把抓,动机很不纯,过程很酸爽,结局很完美。
  • 一暖星辰:源少其实也很烦

    一暖星辰:源少其实也很烦

    苏兮若喜欢祁源?你逗我呢,她那个情商低的不忍直视的人会有喜欢的人吗?!苏兮若是个身份不明的少女,祁源也是个身份不明的少年,所以两个人一起演绎了一场寻找身份之旅。“祁源,如果我喜欢你,那你会不会让我离开你?”一个女生闭着眼睛问祁源。“会”男生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然后…祁源喜欢上苏兮若了…欢迎加入废宝的读者群:718737293
  • 徽音绕城

    徽音绕城

    宫深似海,群雌粥粥,徽音绕城,邀凤来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