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39000000002

第2章 始皇之死(2)

李斯以前没有想过秦始皇死活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他忠于秦始皇,热爱秦始皇,也不仅是因为秦始皇信任他,重用他,更不是因为他相信秦始皇会得到仙药而长生不死,而是因为他所见到的秦始皇, 一直保持着思维敏捷、处事果断的作风,完全是一副正当盛年的做派。谁也不会把“死”字往这种人身上想,除非他无聊,再不然就只能是敌意攻击。去年有人献上一块晶莹剔透的怪石头,说是驿道边 一个古怪老头让转交给皇帝的。那古怪老头不光托人带石头,还顺便给皇帝捎了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今年祖龙死”。皇帝是被称为“龙”的,“祖龙”就是龙的始祖,也就是始皇帝。嬴政在统一天下 后决定,大一统的秦王朝,其君主的正式称呼是“皇帝”。在此以前,“皇”与“帝”是分开用的。不仅嬴政他自己称皇帝,他的继任者也称皇帝,不过是二世皇帝。然后是三世四世以至无穷世,世世 皇帝,而他嬴政,则是这个永不变色的大秦王朝和世世相续的皇帝的始祖,是始皇帝。嬴政既是始皇帝,那么“祖龙”也就说的是他了,所谓“今年祖龙死”,也就等于说的“今年嬴政死”。不可能有 歧义。秦始皇得知了这话的真义,脸色顿时很难看。李斯则坦言这不过是几个臭儒生玩的把戏而已,说明他们不但知道自己失败了,而且也已经绝望了,所以才会用这鬼蜮伎俩来发发牢骚,皇上实在不 必为这种事动怒。李斯心里明白,其实是那个“死”字引发了皇上的特殊敏感。还有一次,是那些方士们搞的鬼。他们献给秦始皇一张绢,说是在一个什么仙人出没的山上找到的。那张绢上有几个古怪 文字,查了出来看,写的是什么“亡秦者胡也”的奇怪的话。一班官吏商讨了半天,得出结论说,那个“胡”字指的是在西北边陲以游牧为生的胡族人。胡人的骑兵特别厉害,经常骚扰秦国的西北边境 。李斯认为这都是胡说八道。胡人尽管强悍,人众却少,而且胡人的习惯是抢点儿东西就跑,不可能对大秦王朝构成根本威胁。那张绢上的文字其实还是儒生们在捣乱,他们自己没有力量来与王朝作对 ,就编出个胡人威胁论,想让我朝调兵西北远地,空耗民力。秦始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虽然不相信胡人有能力亡我秦国,但是对仙人的意见还是应该重视,无论如何,加强边防总是不错。于是下令 ,派遣主力精兵和最好的将军蒙恬去镇守西北,并征调全国数百万青壮民#沿西北边境筑起千万里城墙,把胡人隔在境外。李斯对秦始皇的这个决策私下颇不以为然。不过皇帝比他大,他不好反对,他 能怪罪的,是促成秦始皇作此决策的人,就是那班儒生。李斯认为,真正的方士,讲的是术数命相,他们讲不到“祖龙”以及“胡”上面来,弄这些名堂的,只能是那些儒生,这班孔子之徒老想着用他 们的所谓“仁政”来代替秦王朝现行的法治之术。李斯判断,那些方士如果不是被儒生们利用,那他们本来也就是儒生。所以要想办法打击儒生,免得他们一朝得逞,更形猖狂。于是,当秦始皇被那班 不但无能,而且以怨报德的方士气得杀心大起之时,李斯便撺掇秦始皇把更坏的儒生一锅端。由此便有“坑儒”之举。秦始皇的本意只是要杀骂他的方士,所以焚书坑儒应当全算作李斯的政绩。李斯并 不觉得他这样利用皇上有什么不好。而且,秦始皇岂是能够利用的?如果不是对儒生早就憎恶在心,他绝不会不假思索地接受李斯的建议,并立即施行。李斯不过是提了个醒而已。李斯敬佩秦始皇思维 敏捷,一点就醒,而且雷厉风行,焚书坑儒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现在,眼看着这位英名神武的始皇帝突然地就像要死,今后的大秦王朝怎么办?他李斯又怎么办?一切都全无准备!所以,难怪李斯忧心如焚,大汗不止。

越往前走,秦始皇的病情越重。及至到了有一天秦始皇下令不再接见沿途官吏的时候,李斯知道,大事真的不妙了。秦始皇非常重视在出巡途程中亲自接见各地官吏,他不仅询问各种事务,还要抽查官 方文书和账册,以此判断官吏工作的好坏,决定给予赞扬或斥责,甚或是升职还是罢官。秦始皇乐此不疲。也许是做这种事最能体验当皇帝的威风吧?秦国的官吏们都知道秦始皇的这个癖好,所以只要 听说皇上出巡,各地大小官吏就忙得屁滚尿流。现在秦始皇把他的这个癖好都免了,这就好比一个老酒鬼突然戒酒,如果不是想要重新做人,那就是病入膏肓了。李斯只得代替秦始皇接见官吏,谎说皇 上有要事要办,这次就不见你们了,以后还有机会。李斯这样讲,是为了避免官吏猜疑。官吏们闻得此讯,脸上因紧张而僵硬得快变成了石头的肌肉立时松弛,该垮的脂肪争先恐后往下坠,倒似一场小 型雪崩。继之而来的是惋惜之情。把皇帝比作龙是不错的:要见到时怕被吃掉,见不到又觉得失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可知要做一个心气平和的人多么困难。官吏们向李斯求情,乞望一睹天颜。他们想, 只要不免官,就是被皇上臭骂一顿也值,那样他们不但可以向部属吹嘘,而且以后还能在回忆录和墓志铭上大书一笔,如“亲见龙颜,更得教诲”之类。即使真被皇上骂作“蠢猪”“王八蛋”,那也不 要紧,可以写成“责我如严父,诲词入心田”。这样写其实句句是实话,因为凶爹骂起傻儿来,“蠢猪”“王八蛋”都是口头语,而皇帝骂的话即使与老爹的话一模一样,总还是皇帝的话让人印象深刻 ,刻骨铭心。所以拿中国文字来记事,实在是大有讲究,所谓讲究,也就是说要运用得法,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李斯没有兴致与官吏们搅和,黑了脸把他们开走了事。

皇家的车仗继续往西行进,慢慢进入中原。这天车马宿在一个叫做沙丘的地方。这一带是黄河泛滥之区,视野所及,满目黄沙衰草,一片悲凉之色。

秦始皇近来已是昏时多于醒时,李斯等时时侍候在侧。晚间秦始皇醒来,勉强吃了几勺羹汤,看去精神尚可,只是那张已经瘦得脱了形的脸更见冷漠,加上益发阴森的眼神,让人看了有些不寒而栗。那 位胡亥公子就一直在微微颤抖,尽管时当夏日,他也没发烧。

秦始皇眼空无物,凝神内视,有如禅定,倒像是得了道的真人一般。众人不敢打搅,屏息以待。久久。忽听秦始皇重重咳出一声。在寂静已经变得十分沉重,让人感到缺氧般难受之时,秦始皇的这一咳 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胡亥公子就被吓得差点趴下。

李斯警惕地看着秦始皇。秦始皇费劲地咽口唾沫,说:“李斯,写诏。”

看得出来,秦始皇是努力要把话说清楚,但他说出来的话却更像是“你死,歇着。”听到话的几个人脸上不由得显出恐惧,生怕那个“你”说的是他。

只有李斯明白了秦始皇的意思,当即答了个“是”,疾步走到紧靠着秦始皇睡榻的书台前,提笔蘸墨。书台上已然展铺着写诏用的白绢。这些都是李斯事先备好的。

秦始皇又重重咳了一声,而后缓慢的、沉重的、一字一顿的,但也是非常坚定地念出一个句子:“扶苏赴咸阳主祭”。

李斯迅速写出这七个字,等待下文。但秦始皇那边却没声了。李斯有些奇怪地扭头去看,却见秦始皇正拿眼睛望他。

李斯不由得问:“完了?”

秦始皇点头。

李斯再看刚写的句子,同时脑中飞转。他要尽快理解秦始皇此言的意义。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说是很明白的。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公子,正在上郡襄助大将军蒙恬主持西北边务。秦始皇此诏,是命令公子扶苏从上郡回京城咸阳主持祭祀典礼。然而,此时并非春正祭庙之时,再说 有皇上在,就是要祭也轮不到他公子扶苏去祭呀?此时皇上自己病得朝不保夕的,怎么还会……?突然,正所谓灵光一现,李斯恍然大悟:皇上已经在为自己准备后事了,那扶苏要主持的原来是、也只 能是他父亲秦始皇嬴政的丧葬大典!

李斯在瞬间弄明白了秦始皇那篇七字真言后面的意义,同时也确认了此诏既非皇上病得糊涂了的疯话,也不会在执行时产生歧义,他便不敢怠慢,拿起那份诏书,向秦始皇大声诵读一遍。秦始皇用心听 了,郑重点头,并说:“快发!”

李斯即将手中诏书交给站在胡亥身旁的中车府令赵高,吩咐道:“快马兼程,十万火急。”

赵高点头接过诏书,转身出去了。中车府令赵高掌管皇帝印玺,诏书经他用印后发出,方为有效。

李斯转身再看秦始皇,秦始皇已然闭上眼睛,又现出那副枯寂的神色。李斯心下暗暗叹口气,拉着胡亥悄悄退出,自去休息。

李斯回到自己的寝处,想着英明的皇上眼看着真的要死了,不禁黯然神伤。又想起刚才皇上口述的诏书,反复掂量,斟酌其意,更是叹气不止。

秦始皇发出此诏,说明他已认定自己将死,实际上,这份诏书既安排了他自己的后事,也同时指定了他的继承人即秦王朝的二世皇帝,此人无疑就是他的大公子扶苏。按规矩,主持国事大典的人只能是 国家的君主。但作为一代英明皇帝,仅仅只用简简单单的七个字“扶苏赴咸阳主祭”,就算交代了自己的和大秦王朝的全部后事,这是怎么说也说不过去的。即使秦始皇不喜欢对儿子和臣民们絮絮叨叨 ,不愿赶这上西天下黄泉以前的最后机会,来他一篇煌煌然的临终遗言,说些“朕历经艰难,创此大业,尔等当谨遵朕训,光大朕之基业,勿负朕望,至嘱”之类的情绪话,至少他也应该明确指出扶苏 公子的二世皇帝的新身份,以利政治大局的稳定。现在的这篇七字真言,浑然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简直像是在赌气。不错,李斯想通了,皇上就是在赌气,但皇上赌的不是人的气,因为没有任何人有 资格与皇上赌气。皇上赌气的对象是天,是命。皇上是天子,既是天之子,老天爷怎么可以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把他钟爱的儿子一把扯离人世,而不事先征求一下意见呢?好,既然上天你如此的不尊重 朕,那也就莫怪朕也不尊重你:你不是让朕统治天下么?朕现在就既不统了,也不治了,今后的事,爱谁是谁,与朕无关!李斯想,这应该是皇上现在的心理,充满对上天和命运的绝望,还有愤怒。

从感情和从属关系上讲,李斯是坚定站在秦始皇一边憎恨老天爷的。不过李斯知道这毫无用处。可是想要劝吧,这皇上和上天赌气,换言之是天子和天爷赌气,是天家的家庭私事,凡人又怎么能劝?李 斯想来想去,最后也只能叹口气说:“愚臣爱莫能助。”

接下来的两天秦始皇全神贯注于发昏。如果不是他口鼻间还有一丝游气,李斯他们就可以大放悲声了。在这种情况下,李斯不敢贸然上路,否则万一皇上死在荒郊野外,连个哭的架势也拉不开,成何体 统。

第二天的夜晚,李斯正在秦始皇临时寝宫的门外徘徊,忽听得里面一阵嘈杂。李斯连忙奔进去看。就见胡亥背靠墙壁,双手举着挡在脸的前面,口中不断声地喊:“父皇!父皇!”但那颤抖抖的声音所 表示出的意思却是“救命!救命!”而几天来一直躺着不动弹的秦始皇,此时竟然一只手支起半个身子,另一只手伸出直指胡亥,眼露惊恐之光,满脸狰狞之色,口里也是念念有词,只是听不清楚。那 御医则摔坐在睡榻旁的地下,张大了口呆看住秦始皇,完全是一副撞着鬼的样子。

李斯大惊,一边大叫“陛下!”一边抢步上前。

秦始皇扭头看见李斯,立马一把扯住他,眼睛里射出奇异光彩,神色紧张,口里咕噜道:“……胡……胡……”,又拿手去指胡亥给李斯看。

李斯扶住秦始皇,口中安抚道:“是,陛下,那是公子胡亥。”

谁知秦始皇听了李斯此言,顿时现出被人误解时的焦躁,手扯李斯衣裳,恶狠狠瞪着眼,厉声嘶叫:“……胡……!”“……胡……!”

李斯也被秦始皇这种疯狂的举止弄得怕了,又想不出办法,只好应付地说:“是,是,胡,胡。”一面想扶秦始皇躺下。

秦始皇更烦了,他绝望地把李斯的手用尽全力猛地一甩,身体遂硬邦邦撞倒在睡榻上。

一个三魂去了两魂的病汉,哪里还经得起这么一撞。秦始皇于是就此断气归天。

在场的人都被皇上这番折腾弄得心惊胆战,看他倒下去不动了,个个大松其气,连早已准备好的嚎啕大哭,也忘了及时从肚子里掏出来。

秦始皇嬴政死时五十岁,共在位三十七年,其中为秦王二十五年,为秦始皇帝一十二年。

哭还是有人哭的。例如李斯,秦始皇于他大有知遇之恩,他就哭得热泪滂沱,而且真心实意。不过李斯一哭完,眼泪还来不及揩干,他就立即发出了丞相令:严禁泄露皇上驾崩消息,违令者斩!

李斯之所以如此严厉地封锁消息,是要避免在二世皇帝扶苏登基之前,暴露国家出现的最高权力真空期,而给可能的敌人以可乘之机。

李斯的确是一个精明而忠诚的丞相。

李斯直至夜半时分方才返回他的寝处。虽然很累,却无睡意。独坐灯前,似有千万思绪,而又茫然无端,他也只好对着灯火发呆。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道黑影飘到李斯身边,他似乎听见有人用柔软的声 音问:“丞相在想什么?”

李斯收回神来,扭头去看,原来是中车府令赵高。

赵高此人的身世有些奇特。他母亲本是赵王宫里的嫔妃。秦国灭了赵国后,按惯例将赵王宫里的美人押至咸阳,送进秦王宫。他母亲那时已是徐娘半老,风韵非昨,就从嫔妃变成了一名婢女。后宫婢女 的地位低下不止体现在干脏活累活方面,反正后来他的母亲就生下了他,也不知谁是爹。因为母亲来自赵国,他就姓了赵,至于为什么取名为“高”,史无记载,弄不好也许和谐音“糟糕”有些关系。 赵高既为后宫婢女之子,很小就被阉了做宫奴。这孩子虽然出身卑贱,身有缺憾,但他心性高,肯努力,而且资质也好,很快就能读书通文,成人后精研律法,也是卓然有成。宫里人私下议论,说赵高 是个奇人。秦始皇听说了也好奇,就传赵高进见,亲自考查,觉得果然非同一般,当即留赵高在身边,帮他处理法律事务。赵高曾经办事出岔,按律当斩,但秦始皇爱他人才难得,特赦其罪。赵高知恩 图报,竭力贡献才华,秦始皇也更加重用,委他担任掌管皇帝印玺的要职,还兼做始皇幼子胡亥的老师,教胡亥研习律法。此次胡亥随父皇东巡,除了娱亲,也是为了跟着赵高老师学习。李斯虽与赵高 不算陌生,但李斯是丞相,行政重心对外,和赵高说不上熟悉。此外,李斯自视甚高,在心理上看不起一个失去了男人根本的宦官,所以也没交往。

因此,当李斯看见像鬼魅般溜到他身边的人是赵高时,心里就不太痛快。

李斯冷着脸问:“赵卿有什么事吗?”

赵高轻声道:“丞相,小臣有大事向丞相请教。”

李斯有些不耐烦:“那就快说。”

赵高的声音更谨慎了:“丞相,小臣想冒昧问丞相一句话:皇上驾崩之后,我秦国今后的去向如何?”

李斯心中一惊,冷喝道:“赵卿,这种事是你我可以私下讨论的吗?”

秦朝律令:禁止臣民私议国事。

赵高的声音依然轻微,然而更为清晰:“丞相,事非得已。否则不单秦国,就是丞相您,也将面临危机。”

李斯觉得自己心中一个朦胧的隐蔽处所被触动了。这个处所自打他第一次有了“皇上会不会就这样死了”的念头时,就在他心中安营扎寨,只不过他不太敢去碰,因为有忌讳。但越是不敢碰,想碰的诱 惑就越强烈。这弄得他很烦,也很无奈。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毕加索

    名人传记丛书——毕加索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一个小城,自幼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本书客观讲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展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为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一代宗师南怀瑾在生命最后关头的隐秘细节,在书中如画卷般逐次展现于世人眼前。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最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 莫扎特

    莫扎特

    莫扎特是一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从3岁时就涉足乐坛,年仅六岁的“神童”就被带进维也纳的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钢琴。莫扎特小小的年纪,就随父亲跑遍了欧洲。后来莫扎特就在萨尔茨堡主教的手下担任乐师,期间他多次造访意大利。意大利之行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扎特为什么那样受到人们的酷爱,是因为莫扎特像萧伯纳所说他的文雅犹如路易十四宫廷这文雅呢,还是因为莫扎特像贝多芬所说,是大师中的大师,是一个为作曲家所欣赏的作曲家,而远远不是流行的作曲家?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本书正以故事的形式奉献到读者的面前。
  • 出塞英雄——张骞

    出塞英雄——张骞

    2100多年前,在我国北方,有一个游牧民族,名叫匈奴。鼎盛时期,北起贝加尔湖,南至长城,东接辽河,西抵葱岭,天低野阔,一眼望不到边。可到了军臣单于继位后,事情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一个年轻人从汉朝进入了匈奴的领地,他的名字就叫张骞。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热门推荐
  • 逗比妹纸滴快穿之旅

    逗比妹纸滴快穿之旅

    咋们滴小曹妹纸挂了,准确来说是喝水噎死的!话说这估计是她一生幸(jing)运(song)滴开始——当当当当!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系统大大来了!!!(这汤圆是哪位?)然后,小曹妹纸就开始了她滴逆袭之旅!(撒花,,鼓掌,,)【简介写滴不咋滴看正文去吧!不喜勿喷,谢谢!】
  • 第一婚宠:别惹豪门大小姐

    第一婚宠:别惹豪门大小姐

    他是亚洲四大家族的当家主少,强大霸道如他!而她,却是四大家族中北冥家族的大小姐,腹黑薄情如她!意外地相遇,他倾其所有!可却换来心爱之人的一次又一次逃离!!!意外遭人算计,心爱之人误把假象当了真!“我嫌脏的东西,下场只有一个——毁!而且要毁的彻底!”米朵维狠声厉色地吐出这一句话!“报告少爷!少奶奶又逃了!”想跑?还拐走了他的儿子!黑暗中,他眸光一闪,咬牙切齿道:“这次,本少一定要画地为牢,囚她一生!”四年后,她带着他的种强势回归!他看着面前的小鬼头,不屑地冷哼:“兔崽子,见了老子要喊爸爸!”某小屁孩也学着他不屑道:“哼╭(╯^╰)╮!兔老子!”
  • 星际萌宝奶爸

    星际萌宝奶爸

    一朝魂穿,作为星际时代几千年出现的萌宝,自然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看萌宝如何大闹星际时代,看星际世界如何笑对萌宝,看奶爸的萌妻养成计。
  • 极品魔头

    极品魔头

    徐自在穿越了……灵魂穿越,摇身一变,竟是御鬼宗的少宗主,只是这少宗主素有恶名,好色懒惰,修为低下,被人看不起……徐自在忍受着本不属于自己的冷眼嘲语,靠着二十一世纪的生存之道和曾经用作掸烟灰的小鼎开始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一天天脱变,一步步攀向极品魔头的山巅……沉睡的鬼王,经过雷电风雨洗涤过后变异的灵鬼,被十八条铁链囚禁在血色深渊里的巨鬼……鬼为奴,魂为隶,世间幽灵幡中聚!看我极品魔头,御鬼天地遨游!《回头看来,不合理的地方太多,正在一篇一篇修改。》
  • 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

    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

    女人漂亮与否在出生那一天就注定了,而优雅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达成。优雅不是30+女人的专利,也不是名门望族女子的专利,而是每个女人一生的功课。每个女人都有过优雅生活的能力。优雅的女人永远不会老。法式优雅的真谛就是——优雅唯一一种一种可以超越容貌、超越身份、超越年龄的东西。
  • 古坟野鬼

    古坟野鬼

    凌云山脉巍峨雄峻,层峦叠嶂,绵延数百里。山中珍禽异兽、飞瀑奇岩,在所多有。景色幽险奇峻,天下无双。更有众多修真宗派隐于其中,于灵气浓郁之地施法布阵,开辟洞府。偶露行踪,世人皆以为仙。在凌云山麓脚下,有一小城,亦以“凌云”为名。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座小城说起……-------------------------------------------------------------野鬼群1:87420536
  • 倾风

    倾风

    谁不知天下第二的叶家有件趣事。明明兄长妹妹皆是卡尔大陆上数的上名号的天才,偏偏夹在中间的叶倾风是个举世闻名的废物。而且还是个万万不能欺负的废物,原因如下:叶倾天:“我弟弟再废也有爷照顾,关你们啥事?”叶倾云:“我二哥是废物?你们想不想变得比他更废?”叶倾风默默探头:“他们本来就比小爷废柴。”
  • 时空轮回:再见你

    时空轮回:再见你

    一个梦,似真似幻。两个女孩,前世今生,命运的交错,而她们的他们又在哪里?
  • 幽绝之路

    幽绝之路

    通往山巅的往往有两条路,一条是宽阔的大道,一条是险峻的歧路,看主角如何凭着过人的坚毅走上一条从没有走过的险途。
  • 妖武大帝

    妖武大帝

    妖之途,乃窃兽灵,夺天地造化,炼涅槃妖魂,封鬼灵之海,阴阳转,轮回战,大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