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39000000022

第22章 拜将出山(5)

曹参先见樊哙得了败章邯和夺好两次头功,心里不是滋味,此番得令去夺咸阳,大喜,拉起兵马向咸阳急冲。咸阳守军见三个秦王屡战屡败,心已灰了,勉强抵挡一阵,撒腿就跑。曹参一战得咸阳,关 中震动。曹参还要扩大战果,催兵追击逃敌,在景陵却遇了司马欣与章平的合力反击。曹参苦战数日,又得灌婴所部相助,方退强敌。曹参仍不甘罢手,率军猛追章平残部。不料章平先在漆县预备了军 力,待曹参追来,突然转头反攻。曹参不防有此一着,顿时手忙脚乱,左支右绌,几乎溃败。得亏他平时治军严谨,各队建制尚未打乱。曹参急令各级将官守住战阵,纵使被敌包围,亦不可退。章平也 果然就围住了曹参所部,只等他军粮吃光,军心动乱,便可从容收拾。曹参被困在荒郊野地,算一算,去咸阳二百里上下,就是派人去讨救兵,往返四五天,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不禁叹道:“都怪我 不听大将军之言,贪功冒进,不仅转胜为败,还将全军覆没!”无计可施,只好死了心拼命,拖一天是一天。战至第二天下午,曹参部眼见支持不住。忽然远方烟尘大起,驰来一彪人马。曹参细看,那 当先一将,竟是周勃!曹参喜极,对将士大喊:“援军来啦,弟兄们快往外打!”汉军士气大振,与周勃部两面夹击,反将章平部消灭大半。曹参拉住周勃千恩万谢,周勃憨笑道:“曹将军莫谢我,是 韩大将军两天不见你部消息,说你曹将军以前从未如此,必是遇了大麻烦,就令我兼程追来助你。”曹参摇头大叹:“大将军真神人也!”

汉军四出攻击,除了曹参遇到一点麻烦,各军均获大胜。灌婴轻取栎阳。郦商连克北方数城,并俘获了窜逃的章平。靳歙收取陇西六县。周勃援罢曹参,也就势取了西北三座城池。汉军出汉中不过一月 有余,便将除章邯废丘之外的关中三秦军,完全消灭。汉军上下一片欢腾。

可猛将樊哙却是欢不起来,也懒得跳。他觉得很憋气,很受委屈。别人都忙着攻城略地饱收战果的时候,他除了每天骑匹马到废丘城边骂几声“章邯懦夫”而外,无事好干。

这天天晚樊哙喝了顿闷酒,正没个发泄处,适逢韩信巡营路过。樊哙便发牢骚道:“就这么打不能打走不能走的,哪天才有个了局?”不料恰好碰上韩信也在心烦,当即回道:“这事你别来问我,最好 去问你那个汉王!要不是他强令我尽快结束与章邯的相持战,让我按计策把章邯的实力磨掉,哪会剩下这颗拔不掉的钉子!”说罢怒冲冲而去。

樊哙诧异,连忙找人把事情探问明白了,心中就不免埋怨他的那位连襟。这老哥又憋不住话,当下去把刘邦寻到,软软硬硬就上了一通教训,无非是说外行不要领导内行。

刘邦好容易把樊哙的意思和原由弄明白了,当时无话,心中却想:“这事情早过去了,结果也不算坏,想不到韩信这小子还在怨我。老子好歹总是汉王,未必就真的不能管他?”心中起了嫌隙,以往韩 信待他的种种似乎无礼之处,以前是模模糊糊,此刻顿然变得鲜明起来。

次日升帐,刘邦便对众将官道:“现在关中被咱爷们拿下了,咱们也犯不着都陪了章邯老杂种守在废丘。咸阳叫项羽一把火烧得灰溜溜的,咱也不要住。咱们住到咸阳东边的栎阳去,要是机会好,还可 以往函谷关外冲一冲。不过也不能丢下章邯不管。就请韩大将军多辛苦一点,也只有韩大将军罩得住那老家伙。”

众人不疑有他,皆无异议。韩信也觉得汉王的这个决策很明智。于是刘邦派给韩信一点军队,让他这个大将军改做了废丘的围城司令官,自己则统带了大军,浩浩荡荡,开往咸阳以东。

这就叫计有千般,用有万法。刘邦的本领也在见长。

刘邦进咸阳,到栎阳,快活似神仙。这一回他是真正做了关中王了。

一日侍从来报:张良求见。

“子房先生?”刘邦大喜,顾不得叫人传见,拔脚就往外奔。不知怎么的,刘邦会常常想念张良,感情上已把张良看作自己的亲兄弟。

张良看见奔过来的刘邦,他仍是那么从容雅致、彬彬有礼,对刘邦一个长揖,道:“恭喜汉王这么快就收复了关中。”

刘邦哈哈大笑。凡是提到让刘邦感觉得意的事情,他自己也管不住自己那股直往外冒的得意劲。刘邦笑毕,却又非常吃惊地观察张良,口里说:“先生出什么事了?看你的神气好像很伤心?”

张良微微梗了一下,黯然道:“韩王被项羽杀了。”

原来,项羽并没有因为张良春天离开刘邦而放过韩王韩成。他不但不放韩成返韩国就王位,反而一刀把韩成杀了,好腾出位子,任命他的自己人郑昌来做新的韩王。张良是个非常明智的人,像这种掠人 腾位子的事,可以说是人世常例,按理说他不会想不开。可是张良觉得,若非几年前因他的劝说扶持,说到底是赶着鸭子上架,韩成这位老实巴交的王族之后是不会这么快就枉死于项羽刀下的,他满可 以猫在某个地方,平静而安逸的度过自己六十或七十岁的完整一生。张良因而十分自责。

刘邦用心听了张良的检讨,大手一挥,满不在乎道:“你们这些先生就喜欢折磨自己,人家死都死了,你再难受又有什么用?”

张良轻叹道:“正因为如此,我才更难受:连个补救的机会也没有了。”

刘邦直摇头,他不懂张良说的什么。

刘邦拉着张良就往堂上走,口中道:“这下可好了,今后你哪里也不要去,就在我这里,我们一起来打江山,坐江山。现在场面大了,我正要你帮忙!”

张良被韩成的事弄得心里很乱,韩国他也不想呆了,就在刘邦这里留下。刘邦硬封了他一个成信侯。做了我的官,你就不自由了。

张良告诉刘邦,函谷关外的河南王申阳力量很弱,而新韩王郑昌不能服众,这两个诸侯国均可一鼓而下。刘邦对张良的话是坚信不疑的,他便立即率兵出关,果然就轻松攻占了洛阳与阳翟这两块中原要 地,河南王申阳和韩王郑昌也都俯首称臣。刘邦留下河南王申阳不动,废了郑昌的韩王,而请出韩成之弟韩信来做新韩王,这对张良也是一种安慰。

从洛阳再向东去,那可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势力范围了。刘邦一时还不敢直接去找项羽打架,再说寒冬也到了。他便派军分驻中原要地,自己引了大军凯旋,返回栎阳。

这天刘邦与张良闲聊,刘邦忽然问道:“我与项羽已经破了脸,今后肯定有几场死仗要打。依你看,明年开春后,是我先去打他好呢,还是等着他打来了再说?”

张良道:“前不久我在韩地听闻汉王您已打出汉中,正在与章邯争夺关中。我担心项羽会来援助章邯,就给项羽发去一信,说汉王您只是要按怀王的那个约定夺回关中而已,而在彭城的北方,齐王与赵 王正在密议联合反楚,望他认真对付。果然项羽后来就领兵去打齐国了。汉王您说得对,您与项羽之间肯定要靠打来解决问题。只是如今项羽兵精粮足,威势正盛,而您才初定三秦。我看对汉军而言, 有一段修整期也许更好。”

刘邦点头道:“可不,要去打项羽,我还没那么大本事,弄不好老虎没打着,反被虎吃了,那可划不来。只是我记得韩信他早先讲过,他说打项羽宜早不宜迟。韩信可不是个一般人。所以最近我心里老 嘀咕,可别把打项羽的好机会给耽误了。”刘邦说着,眼珠溜溜直转,脸上挂着怕吃亏的忧心。

张良听了,眉峰顿时一耸,看住刘邦,专注地问:“韩将军要早打项羽的理由是什么?”

刘邦用心想了半天却想不起来,他便大喇喇一挥手道:“还不就是那一套,什么项羽残暴,诸侯不服,我军仁义,天下归心那些话。你想,这些话是老子拿着蒙老百姓的,哪还用他韩信来教!打项羽可 不是开玩笑。”

张良沉吟道:“汉王这次出山,所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还有打章邯定三秦的策略,都须有大智大勇,方可为之。韩将军对于用兵之道,一定是别有会心。我对韩将军心仪已久,不如让我去拜会 他一次。”

刘邦道:“好,你干脆去废丘跑一趟。韩信这人确实有本领,也是一个怪物。他老要别人都听他的,总是他有理。我这是私下和你说:老子和他有点搞不来。别人不知道。”

刘邦认真看着张良,眼含深意,五秒钟不眨,直到张良重重点头示意“知道了”,他的眼睛才恢复常态。

张良驱车到废丘城外访问韩信。韩信极为高兴。天下谁人不知张子房的大名!寒暄罢,张良言及韩信出汉中定三秦的战策,表示钦佩。韩信早听说张良深识兵家三昧,此时就不禁更为惋惜。韩信叹道: “嗨,若不是汉王在中间插了一杠子,要按我的整套策划做出来,那才叫精彩完满!”便将前因后果向张良细说一遍,张良也才明白了刘邦所谓“老子和他有点搞不来”的具体内容。

张良听完韩信的叙述,当即简明归纳道:“就出汉中而言,能否暗渡陈仓是其关键;就定关中而言,能否在初战中拼掉三秦王的实力是其关键。”

韩信觉得今天真正遇上知音了,当即大鼓其掌,叹道:“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可汉王他就是一点也不明白,他硬是坏了我的一局好棋!你说可恼不可恼?你说可恼不可恼!”

当然可恼。可是张良马上把话题扯开了。张良问:“现在关中初定,下一局棋如何走,将军是否有所谋划?”

韩信的回答很坚定:“立即出函谷,与项羽在中原地区争胜负!”

张良并不惊讶,他只是认真问道:“将军不觉得这对我军而言太早了一点么?”

韩信道:“从实力上讲,我军现在确实不是项羽的对手。可是,这一点又恰恰是我军必须早出关外,挑起战端的理由。拖下去对项羽更为有利。现在项羽是在打齐国。齐国在诸侯中是最强的,但可以肯 定,项羽绝对能打败齐国。倘若我们不动,看着项羽以雷霆之力打垮齐国,再轻松收拾掉几个叛乱诸侯,以后谁还敢再动?大势一定,寻求转圜必然更为不易。此外,就人情而言,也总是趋向和平,排 斥战乱的。我们要以弱胜强,就得先搅乱大势,于乱中谋胜。”

张良轻叹道:“高见,高见。想不到将军的这番见解,竟是高出一般兵法之道的。”

韩信道:“我很喜欢一段论兵格言,道是‘夫兵形如水。水无常形,而兵无常势。顺势而为,自可无往而不胜。此乃谋兵之上者也。’就是说,谋战须先谋势。我军出关主动去向项羽挑战,从表象上看 ,是以弱敌强,并无胜算,属不智之举,而实际上我们是在谋势。大乱之势一成,项羽身居彭城,无险可守,实处于无后方作战的劣势中,我居关中,有天险为屏,是进退自如。两相比较,我已是未战 而先胜了。”

张良点头道:“将军的思路我已略知一二,确属思深谋远。只是一盘精妙棋局,必得高手控盘,子子落实,方可保其无虞。将军适才所言此次关中战局出偏,便是一例。况且名家有言:‘势者实之相也 ’。我军的实力与项羽比较,悬殊甚大。有时造势较易,真正达到转势却是极其不易,何况成势乎。这些关节之处,还望将军三思。项羽虽愚,要破他绝非易事。”

韩信听了,再三点头,肃然道:“先生所言极是,韩信谨受教!”

张良朗声笑道:“将军不必客气。我对将军的敬佩,一定超乎将军的想像。想我张子房也略知兵事,在韩地也曾带兵。可我就做不到像将军您这样,谋必成,战必胜,指挥起军队来如臂使指,轻松自如 。我缺少将军那种将兵的自信。或许我张子房此生就只能做一个能言而不能行的谋士?”张良此言颇带些自嘲意味,但那话意却极为真诚。

韩信只把张良提的问题当作军事学术问题思考。他想得很专注。张良也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用心地等待。是不是他今天才找到了可以讨论这一问题的适当人选?

韩信皱着眉头苦想了很久才开口说话,可那语气还是游疑的,很不确定。

韩信道:“谋兵与用兵,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两件事。谋兵主要靠对敌我等各方情况的把握,并由此作出决策,用兵则还要求主将的临机果断,必要时,更要敢于弄险,敢于不顾惜士卒性命。子房 先生是不是性格十分仁厚,所以到了用兵之时,顾忌就多了些?常人身处患得患失之境,会深以为苦,而握兵征战,其得失的后果更是非同小可,一有闪失,就是兵败身亡。所以谋兵者大多数都是先求 不败后求胜。然而,一旦先求不败,用兵往往就拘谨了,就很难做到顺势而为了,也就很难做到最后获胜了。我想,不因成败的后果而分心分力,一心一意判断兵势,把握兵势,才是谋兵用兵者的要道 。先生以为如何?”

张良听了吟吟一笑,认真道:“谨受教!”倒把韩信弄了个满脸通红。

张良在韩信营中盘桓了四五天。两人整日讲说兵法,有时夜以继日,不知东方之既白,还深感其乐无穷。二人商定,今后若有时机,一定要合作编一部古今兵法大全出来。

张良返回栎阳,刘邦便来问究竟。张良从容答道:“汉王说得不错,韩将军的确是想尽快出兵打项羽,但他并不以为我军可以一鼓而胜。韩将军的意思是,我军应不惜战败,也要先去攻击项羽,以求天 下大势的改观。”

刘邦听了便道:“那又何必呢!明知道要打败还偏要去找打,这种事谁会干!”又问:“你看韩信这人怎样,又有本领又古怪,对吧?”

张良笑着点头,道:“韩将军的确是兵家中的奇才。只是要用好他也不容易。我想,汉王会有大用他的时候。”

刘邦摇头道:“现在有了你,我就不想用他了,我越想越觉得这家伙不对我的路子。”张良笑而不言。

张良知道,刘邦现在对“路子”的感觉,是越来越敏锐。

同类推荐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王者之地

    王者之地

    《王者之地》讲述了: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时,途经鄂尔多斯。他目睹了这里水草丰美,梅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他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感慨之余嘱咐左右:“我闭眼之后可葬于此处。成吉思汗贺崩后,这里建筑了万世永存的成吉思汗陵,这里成了大汗灵魂保佑下的王者之地,这里演绎了蒙古儿女崇敬祖先、热爱家乡的一系列传奇故事……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斯诺

    斯诺

    斯诺是20世纪世界杰出的阅读、作家和评论家。他的新闻报道、评论以公正、客观、诚实而见著,其作品融新闻性、政治性和文学性于一体,成为撼世的经典之作。他对中国的理解、认识使新、老“中国通”们相形见绌。他对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推断力、高度的分析力,其结论往往是独特的、正确的和预见性的。他还是世界人民和平、友好的使者。他执着地追求正义、自由、平等,反对殖民主义强权统治,呼吁国际和平。他一生致力于增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为促进美苏、美中关系正常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三字鉴

    三字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主宰魔天

    主宰魔天

    大劫降临,生灵涂炭,修仙体系崩毁,前路断绝!任你是高高在上的仙人,还是对低级的练气境修士,都必须屈从于新的天道,新的天道为……魔道。一个原本修仙天赋平平的少年,大梦一场,获得大劫降临后三个月的记忆。于是占据先机,散功后改修魔道,崛起于微末,于大劫之下高歌猛进,屠仙戮魔,成为诸天主宰!修魔路上,吞噬掠夺,一往无前,任何阻挡尽皆碾碎,是为魔道!
  • 风月轮

    风月轮

    一池净生,两朵双生,只为他悄然绽放。因果轮回,世间百态,前世今生再相遇。前世,他是九重天主,她是女娲;今生,他为冥界王子,她重生女娲。命运之轮,悄悄转动,一根跨越万年的红绳,将两个灵魂紧紧捆绑在一起。
  • 鸾凤劫:庶女成凰

    鸾凤劫:庶女成凰

    两张一模一样的脸,一个倾国之色,一个桀骜不驯。一个是高贵雍容的四皇子妃,一个是被逐出京的叛逆庶女。一场举世隆重的婚礼,她眼睁睁看着对她许下承诺护她一世的男子错娶了孪生亲姐……六年韶华,她乘着风雨归来。欠她的终究要还,伤她的终究要悔,算她的、谋她的终究要一无所有。爱情与权力,本就是两个极端。她挣扎在漩涡之中,一步一步踩着白骨往上走。
  • 地球探秘(上)

    地球探秘(上)

    本书内容涉及海洋、自然、动物、生命、科学、建筑、历史、艺术、文化等诸多领域,以及世界上到处流传的未曾被世人揭晓答案的神奇传说故事和谜团,把这些奥秘加以系统地、有重点地展示。
  • 假道为圣

    假道为圣

    徐金穿越到一个众生皆可修道的世界,却成为唯一生来就不能修道的人。为了活得更自在一点,徐金决定走一条拆东墙补西墙,哦不,抢遍天下奇珍异宝,只为让众圣同意借点元神的可怜,啊呸,彪悍人生路。……PS:假:借。如,狐假虎威……不对,是假途灭虢。
  • 高冷男巫:搞怪萝莉圈心计

    高冷男巫:搞怪萝莉圈心计

    当冰山傲娇小鲜肉遇上百变搞怪小萝莉,是不是该考虑奉陪到底呢?明明还只是高中,却经历了一段不可言喻的爱恋。到底是什么让暖心小公主一次又一次被冰山冷血“动物”伤害,却最终获得芳心?跨越种族的恋爱,不需要语言,请王子做好准备,公主要在你的心里留下一吻。
  • 带着牙套也穿越:丑后无敌

    带着牙套也穿越:丑后无敌

    她赶上了时下最流行的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她还赶上了一穿就嫁的风潮。这也就算了,嫁就嫁吧,可是老天居然让她一嫁就欺君!这些都算了,毕竟她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取得了皇后的名衔。这次上天总算眷顾了她一次,没让她落的悲惨被砍头的下场。可是口中带着银色牙套,真是一笑“倾城”又“倾国”。带着牙套也能穿越?真是,悲哀,悲哀!
  • 先觉集

    先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曦曦,替我好好活下去

    曦曦,替我好好活下去

    “曦曦,你说我们,会变成敌人吗?”“苏儿哥哥……我叶晨曦在此以神血后羿之名对命运之神发誓:无论何时何地,决不与白苏·萨麦尔为敌!若违此誓……唔……苏儿哥哥?”“曦曦,我不需要你向命轮·命运之神发誓,我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承诺。”“好!吾叶晨曦永远不与白苏为敌!”“吾也是!”星空下,两位少年在此许下了美好的诺言,但在战场之上,却又不得不兵戎相见……“什么!曼华!你说什么!晨曦他被宣判判了叛国罪!明天就要被处以形神俱灭之行了!”“白苏你冷静一点!冷静一点啊!喂!等等我们!”行刑前夕,争分夺秒,只为救心爱之人……若干年后——“母亲,父亲他,在祭拜谁?”“月儿,曦,在祭拜他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