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4700000037

第37章 附则(17)

建国以来,在陕北出土画像石600余块,题材内容极其丰富,且具有突出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农业生产的有“拾粪图”、“牛耕图”、“谷物图”,从积肥、耕种、谷物生长到收割的主要生产环节都有所表现。反映出陕北人民勤劳致富,迎来丰收的喜悦心情。反映牧业生产的有“放牧图”,这类图有多幅,有的是一人骑马赶着一群羊;有的是一人骑马赶着一群牛在放牧。还有在山间放牧及圈栏喂养的内容。反映出陕北当时是六畜兴旺,“致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的盛况。反映狩猎题材内容的更为丰富,几乎每座墓的画像石中都有其内容,有的是一群猎手骑马张弓追赶一群鹿,猎犬、猎鹰随后紧跟;有的猎手张弓射虎,虎跃起前爪进行搏斗;有的在射熊,熊站立起来嘶叫;有的徒步执剑刺野猪。还有不少画面是猎手弯腰射天上的飞禽。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牛君狩猎图”,有18个猎手骑马狩猎,有的转身张弓射鹿,有的伏身张弓追野猪,有的用长戟刺熊,熊站立起来用嘴咬住戟头不放,有的用网捕捉飞禽,还有摇旗呐喊、呼狗助阵的,场面非常生动。反映出行的内容也很多,有的是单辆轺车出行,前后骑马卫士护卫;有的是成队轺车出行,前后数人护卫,家犬随车狂奔;还有轺车疾驰,卫士徒步跟随的。反映宴饮题材内容的有“宴饮图”多幅,有的二人对饮;有的阁楼内在对饮,门外客人络绎前来;有的宾主在对饮,旁边数人舞蹈助兴。还有反映文化生活题材内容的“七盘舞图”、“舞蹈图”、“击剑图”、“杂技图”、“蹴趵图”;反映建筑题材内容的“阁楼图”、“庭院图”、“阙楼图”;反映历史和神话故事内容的“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秦穆公驱车会见西王母”、“羽人骑鹿”、“羽人骑羊”、“女娲”、“东王公”、“应龙”、“三足鸟”等。反映人民生活内容的“杀猪”、“宰牛”、“吊水”、“烧火煮饭”、“烤羊肉”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所反映,可说画像石是陕北东汉时期的一部历史画卷。

陕北东汉画像石,在艺术成就方面更是卓着的。在表现形式上不仅继承了前代许多手法,而且有许多突破和新的发展。在风格上,由前代雕刻的浑朴、遒劲,发展成清丽、活泼、明快,使人感到人物和动物形态更加动人。如原来本为珍鸟的孔雀,作者把它概括处理,赋以神的意志,成了威武雄悍的朱雀。这种朱雀在陕北东汉画像石墓门上多有雕刻,有的昂首展翅挺立;有的振翅翘尾作起飞状。使人感到朱雀既有吉祥如意之美,又有保卫墓主人的本领。虎本是凶猛的野兽,作者用概括的手法,只选用虎头并把它典型化,作为墓门的铺首,也用来驱邪守墓。虎头刻画成有的瞪眼露齿,有的两耳高竖,使人感到虎的狰狞可畏,但又不厌恶。在画面布局上,突出的特色是边饰数量的众多,有强烈的装饰感。在全石面积内,分格表现许多题材内容,有些内容还各不相连。边饰内容多种多样,有的用植物枝叶组成,有的在曲折的枝杆中配合着复杂的姿态不同的各种动物和人物等。在雕刻手法上,有的是阳刻减底,有的是阳刻加阴线,有的是阳刻加墨线。还有阴刻的,但此类刻法为数不多。

陕北东汉画像石,是我省考古的重大发现,是独具一格的石刻作品。它丰富的内容为研究东汉历史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独特的艺术风格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内容。愿这朵开放在陕北高原上的奇葩更加璨烂夺目,大放异彩。

载《陕西日报》1985年11月17日

榆林地区一批馆藏宋、金、元瓷器

陕北榆林一带地处黄河中游,历史上遗留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近年来,榆林地区各县重视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征集到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现将其中的宋、金、元瓷器分述如下:

一、宋代瓷器

(一)耀州窑瓷器

1.鹅戏水纹刻花青瓷盘1980年佳县神泉乡大西沟村出土。口径18.2厘米、高4厘米。圈足高0.5厘米、圈足径9.5厘米。盘内中心刻一戏水鹅,长颈,昂头,张口,翘尾,鼓翅,作鸣状。鹅外围刻一正圆,又刻六朵云头水波纹,整个盘面布满水波纹。

2.卷草纹青瓷梅瓶1981年子洲县槐树岔乡西沟村出土。高33.5厘米、口径3.6厘米、腹围45厘米、底径13.5厘米。小口,翻沿,短颈,肩鼓起。通体有十二道竖条凹棱,棱与棱间刻满卷草花纹。足为喇叭形,足底沿略内收。

3.垂条纹青瓷碗1981年在绥德县城关镇征集。口径19.4厘米、高7.5厘米、底径5.5厘米。碗内壁有六道垂条纹,把碗壁分成六个扇面形。碗外壁口沿下,有一条深褐色细弦纹。碗壁直,通体施釉。

4.菊花纹青瓷碗1981年在绥德县城关镇征集。口径17厘米、高5.7厘米、底径4.8厘米。碗内底心印一朵盛开的菊花。碗壁印六朵缠枝菊花。碗壁直,口沿处加厚,足内外施釉,色青中透黄。

5.冰裂纹青瓷长颈瓶1981年在绥德县外贸门市部征集。口径4.7厘米、高25厘米、腹围37.2厘米、底径7.1厘米、圈足高0.8厘米。喇叭口,长颈,下腹圆鼓。圈足底施釉,通体为冰裂纹。

(二)定窑瓷器

1.八瓣白瓷高足托盘1981年在清涧县征集。通高8.5厘米、托径15.5厘米、杯口径7.4厘米、杯高4.1厘米、深7.8厘米、足高3厘米、足径6厘米。托盘由六条凸棱分成六瓣,呈荷叶形。杯底中心有一圆洞,径3.5厘米,与高足相通。高足中空,底为低圈足,底中心施釉。通体有不明显弦纹,施白色釉,胎较薄。

2.菊花纹白瓷碗1983年在吴堡县寇家塔村征集。口径20.6厘米、高7.3厘米、底径7厘米。碗内外壁由六条垂条突棱纹,把碗分成六等瓣,每瓣内印菊花一朵。口沿有六个缺口,呈海棠花形。施白色釉。碗底露胎,胎为淡黄色。

3.双枝牡丹纹白瓷碟1981年在子洲县西庄乡黑豆岩村征集。口径12.3厘米、口沿宽1厘米、高3厘米、圈足径4.2厘米、圈足高0.5厘米。侈沿,平底。盘底中央浮雕双枝牡丹。施白色釉。

(三)仿绞胎瓷器

1.丁香叶纹仿绞胎瓷碗1981年在府谷县征集。口径15厘米、高7厘米、底径6厘米、圈足高1.1厘米。深腹、圈足、厚胎,通体施黄褐色釉。碗内外壁刻绘竖直的深褐色丁香叶纹。口沿内外2厘米宽无纹饰,系仿照绞胎碗制作而成。

2.水波丁香叶纹仿绞胎瓷碗1981年子洲县砖庙乡李家河出土。口径15.7厘米、高7.4厘米、底径5厘米、圈足高0.7厘米。口稍内收,壁呈弧形,小底,低圈足,厚胎。内外壁上刻绘竖直的丁香叶纹,内外壁下部,刻绘六朵水波涡纹团花。口沿内外有1.5厘米宽无纹饰,施褐色釉。系仿照绞胎碗制成。一起出土的共两件,形制、花纹、色泽基本相同。

(四)磁州窑瓷器

1.细颈黑釉瓷罐1981年子洲县淮宁湾乡薛家城子出土。口内径3厘米、口外径8.7厘米、高24.5厘米、腹围59.8厘米、底径13.2厘米。平折沿小口,细颈,溜肩,鼓腹,平底。颈部有三道凹棱,肩部三道弦纹。施黑釉,色泽明光发亮。

2.黑釉瓷梅瓶1981年子洲县淮宁湾乡薛家城子出土。口径3厘米、高38.4厘米、最大腹围50厘米、底径8.5厘米、假圈足深1厘米。小口,短颈,颈中有一斜坡形凸棱,圆肩,下腹小,体修长。口沿至上腹施黑釉,釉色黑亮,下腹至底露胎。

3.刻花黄釉梅瓶1981年子洲县驼儿巷乡李渠村出土。口径4.5厘米、高42.5厘米、腹围60.5厘米、底径11厘米、假圈足深1.2厘米。小口、短颈,颈中有一斜坡形凸棱,圆肩,下腹小,体修长。肩与腹中部弦纹之间刻大蔓草花纹;腹中部弦纹与腹下部弦纹之间,刻上下两排套环纹,上排套环纹五组,每组由七个组成。腹下部弦纹以下为素面。通体以珍珠纹为底。系在胎上先刻花,然后通体施黄色釉。

4.白底黑花瓷梅瓶1971年绥德县薛家城子出土。口径3厘米、高42厘米、腹围51.5厘米、底径6厘米、假圈足深1.1厘米。小口。短颈,颈外有一道斜坡形凸棱,圆肩,下腹小,体修长。白釉底。由肩至瓶底,绘两株多枝的黑色牡丹,牡丹纹样布满了整个梅瓶的外壁。

5.白瓷梅瓶1980年佳县朱家圾乡郑家坬村出土。口径3.6厘米、高38.5厘米、腹围56厘米、底径6.1厘米、假圈足深0.9厘米。小口。短颈,颈外有一道斜坡形凸棱,圆肩,下腹小,体修长。通体施白釉。腹部书词一首。

6.白瓷枕佳县征集。长40厘米、宽16.5-18厘米、高9厘米。枕面为长条形,两端折沿呈四角。枕面大于枕身,四周出沿1.5厘米。枕表面两端绘两团缠枝花,两花中间阴刻“黄河诗”一首:“碧岭空山不段(断)头,东南西北复还流;三(山)穹穴聚鱼千只,九曲能行万里州(舟),神没浪翻重后土,庙前波扳壮浦州;川(穿)运世界难阑(拦)截,也备江湖大海收。”

二、金代瓷器

(一)耀州窑瓷器

1.海棠花纹青瓷盘1983年米脂县郭兴庄乡白石村出土。口径23.5厘米、高4.5厘米、腹深3.5厘米、圈足高0.6厘米、圈足径7.5厘米。盘内等距离刻三朵大型海棠花,花朵之间用蔓草纹填空。刀法刚劲有力,纹样犀利洒脱,

2.草叶纹青瓷碗1981年在绥德县城关镇征集。口径14厘米、高5厘米、底径4.3厘米。碗内底中心印一株草叶纹,草叶纹周围至碗壁下半部印水波纹。碗壁较厚。

3.莲花纹青瓷碗1977年在绥德县薛家河乡曹家坪村征集。口径18.9厘米、高6.7厘米、底径5.5厘米。碗内壁下半部至碗底,印一大朵盛开的莲花,内壁上半部为素面。碗外壁口沿处,饰两道凸起的弦纹。

(二)磁州窑瓷器

1.牡丹纹刻花黑釉瓷坛佳县城关镇木厂湾出土。出土时间不详。口径5.7厘米、高35厘米、腹围110厘米、底径14.5厘米、假圈足深1厘米。小口,直颈,颈外有两道凸棱,溜肩,鼓腹,小底。肩至下腹有五道双弦纹。一、二道弦纹之间,刻蔓草花纹;二、三道弦纹之间,刻勾连纹;三、四弦纹之间较宽,刻缠枝牡丹纹;四、五道弦纹之间,以及五道弦纹至底部为黑釉素面。减底刻花,釉色黑光发亮。

2.绘花黑釉瓷坛1981年子洲县马岔乡教场坪村出土。口径3-5厘米、高18厘米、腹围73厘米、底径9.5厘米、假圈足深1.3厘米。小口,直颈,颈外有两道凸棱。宽折肩,肩部平面绘三朵褚色大花。自肩以下腹部急剧下收;下腹有三道弦纹。

3.二花黑釉瓷坛1976年在佳县征集。口径4.6厘米、高20厘米、腹围61厘米、底径6.2厘米。小口,直颈,颈外有两道凸棱,鼓腹,假圈足。腹部用大笔刷绘两朵咖啡色大花,花纹简练浪漫,几乎布满腹部。通体施黑釉,色泽油光发亮。

4.绘花黑釉瓷罐1981年子洲县何集乡苗家沟出土。口径17.1厘米、高23厘米、腹围85厘米、底径12.4厘米、圈足深0.6厘米。大口,直沿,鼓腹,假圈足。腹部用大笔刷绘出三朵褚褐色大花,花纹简练浪漫。通体施满黑色釉,黑里泛黄。

5.五弦纹翻沿刻花黑釉瓷瓶1957年绥德县薛家峁乡杨家沟出土。口径7.5厘米、高25厘米、腹围50厘米、底径8厘米、足高1.5厘米。翻沿,细颈,溜肩,下腹鼓,低圈足。颈至下腹有五道双弦纹,一、二道弦纹之间,刻蔓草纹;二、三道弦纹之间,刻勾连纹;三、四道纹之间,刻缠枝牡丹纹;四、五道弦纹之间为黑釉素面。颈和圈足为黑釉素面。减底刻花,釉色黑亮。

三、元代瓷器

(一)钧窑瓷器

1.钧瓷碗1983年在米脂县桃镇乡前王坪征集。口径18厘米、高8厘米、圈足径5.6厘米、圈足高0.8厘米。口略敛,腹略外鼓。胎厚,通体施釉,釉汁肥厚润泽。色彩鲜艳,由彩霞般紫红色与天蓝色相互错综掩映,非常美观。一起出土的两件,形状釉色基本相同。

2.窑变钧瓷碗1981年在佳县神泉乡王坪村出土。口径18厘米、高7.7厘米、圈足径6厘米、圈足高0.9厘米。口略敛,胎厚,釉肥润。釉色以天蓝色为主,间有海棠红色。内壁和外壁各有一块窑变。外壁下部与足露胎。一起出土的两件,形状釉色基本相同。

3.窑变厚釉钧瓷碗1981年在吴堡县刘家源头出土。口径20厘米、高8.7厘米、底径6.5厘米、足高0.7厘米。口略敛,口沿一圈绘紫红色,碗内外壁紫红色间天蓝色。口沿内有一块窑变,外壁亦有一块窑变。外壁近足处,釉厚成堆,足露胎。

4.浅沿钧瓷碗1981年在吴堡县刘家源头出土。口径19厘米、高8.2厘米、底径6.1厘米、足高1.2厘米。浅口沿,碗内外壁呈天蓝与紫红色。内壁有一块窑变。外壁近足处及足露胎。

另在绥德县征集钧窑碗两个,子洲征集两个,清涧征集一个。其形制釉色与上述钧窑碗基本相同。

(二)磁州窑瓷器

1.五叶纹黑釉瓷碗1980年在佳县白云山征集。口径16厘米、高7厘米、底径6.7厘米、圈足高0.7厘米。口略敛,口沿处1.5厘米宽上下呈直壁。外壁有数道弦纹。胎较厚,通体施黑釉。碗内壁用木笔刷出五个朱红色叶片。

2.六花黑釉瓷碗1981年吴堡县二皇园子出土。口径18.1厘米、高6.1厘米、底径6.5厘米、圈足高1.2厘米。浅腹,有二层沿,一层沿呈直壁。施黑釉,底心有一露胎环。内壁用大笔刷点六个近似圆形的褚色花。高圈足,圈足内外露胎,圈足内墨书“定僧”二字。

3.刻花黑釉瓷坛1981年绥德县马川乡梁家街出土。口径5.5厘米、高27厘米、腹围90厘米、底径13.5厘米。小口,短颈,颈外有两道凸棱,溜肩,鼓腹,假圈足。肩至颈施黑釉,无纹饰。肩至下腹刻三道双弦纹。一、二道弦纹之间,刻蔓草纹。二、三道弦纹之间刻牡丹花纹。第三道弦纹至底部为黑釉色素面。底部亦施釉。

4.刻花黑釉瓷瓶1957年在绥德县薛家峁乡杨家沟出土。口径4厘米、高36厘米、腹围71厘米、底径11厘米。小口,折沿,口沿外刻弦纹一道。短颈,溜肩,下腹渐收。口沿至颈下施黑釉素面。由肩至下腹刻四道弦纹,第一道为单弦纹,二、三、四道为双弦纹。一、二道弦纹之间,刻四组树叶纹;二、三道弦纹之间,刻竖倒相间的四组大树叶纹;三、四道弦纹之间刻贯钱纹9个。近底处为黑釉素面。底下施釉。为减底刻花,通体釉色黑光发亮。

5.翻沿刻花黑釉瓷瓶1981年在清涧县店则沟乡李家坬出土。口径7厘米、高30.2厘米、腹围53.5厘米、足径7厘米、足高1.1厘米。翻沿、细颈,溜肩,下腹鼓,底圈足。颈至下腹有四道双弦纹,一、二道弦纹之间刻鱼纹;二、三道弦纹之间,刻缠枝蔓草纹;三、四道弦纹之间,刻勾连纹。颈和腹底为黑釉素面。减底刻花,釉色黑亮。

6.五弦纹刻花黑釉梅瓶1975年在绥德县薛家乡周家桥出土。口径2.9厘米、高30厘米、腹围45厘米、底径8厘米,假圈足深0.9厘米。小口、短颈,颈外有一道凸棱,圆肩,下腹小,体修长。由肩至瓶底刻五道双弦纹,一、二道弦纹之间刻勾连纹,二、三道弦纹之间,刻牡丹花纹;三、四道弦纹之间,为黑釉色素面;四五道弦纹之间,刻双层仰莲瓣纹。肩以上和底为黑釉素面,釉色黑亮。

同类推荐
  •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当一本书充满故事的时候,你是不需要给它取书名的。这是一本没有书名的书,也是一本不试图给任何人打鸡血的书,28篇文章,30个人,30个故事,30个人的喜怒哀乐。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是一本涵盖了饮食、读书、旅行、品茶等在内的心灵随笔。也是心灵随笔作家李丹崖一年沉淀的最新力作。俗世匆忙,读她,能让你慢下来;人心躁动,读她,能让你静下来。修身养心,不可错过。
  • 五洲见闻

    五洲见闻

    本书作者是一位资深外交官,在外事和外交战线工作多年,足迹遍及五大洲,退休以后,根据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用散文的形式写了不少回忆文章。作品平实严谨,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对于多国的风土人情、风光物产、地理地貌、历史沿革,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等等,均有所介绍,其中尤其对他曾经常驻过的荷兰、英国,以及任过大使的葡萄牙的记述较为详细,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新中国的一些外交史实,也可以了解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概况概貌,可称为一本有关世界知识的普及性读物。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上)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摇身一变很逆天

    摇身一变很逆天

    当杀手界的无冕之王,医学界的鬼才穿越重生,必将是风云变幻!这一世,老天给了我亲情,友情和爱情,我便是逆天,也要护他们周全!
  • 大易象数钩深图

    大易象数钩深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绮罗魅世香:四嫁千金

    绮罗魅世香:四嫁千金

    她重生为凤府的病西施,南宫家的退婚,往日承诺重提,让她不得不嫁给傻子王爷……侯爷之子为她中美人局,被父斥逆子,天下人讥笑,他却不改初衷……凤曦在阴谋漩涡中求生,回首灯火阑珊处,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 邪皇追妻之三十六计

    邪皇追妻之三十六计

    她会耍宝,他能霸道。她逃遍大江南北,他用尽三十六计,且看鹿死谁手。
  • 仙武逆修

    仙武逆修

    林萧离家十年归还,却从昔日的废物,一鸣惊人,转变为今日的天才!父亲地位岌岌可危,大哥被人打成残废,林萧以一己之力将整个家族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灭主族,绝魔王,成就盖世战神!
  • 浮生花事绘从容

    浮生花事绘从容

    “安之,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唐僧。”“……因为他骑白马?”“不是。因为能玩就玩,不能玩可以把他吃掉,然后长生不老。”“好……变态的想法。”
  • 酒窝深处

    酒窝深处

    相遇在最美好的年华,错失在时光的缝隙。六年离别,再次遇见那个酒窝深深的女子,再次遇见那俊朗优雅的男人,时光的齿轮能否在契合于曾经的位置?酒窝深处,酒香清冽,引谁人醉?
  • 大尊者

    大尊者

    道台边,是谁自废了修为,横眉冷喝?万千里路,哪个红颜化作火凤,不得涅槃?白云下,前尘旧怨,怒拳破青峰!迢迢皇城,穿云裂石,一笑掀山峦!气冲天河阔,力搅星海混,万道本源化一体,世间可有这般人?这答案,还要从那一年的大雪纷飞说起……
  •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 绝世狂妃

    绝世狂妃

    穿越到新娘轿子当中,却被王爷拒之门外,一怒之下,写下一封休夫书。月怜寒怎会是轻易妥协之人?后来,又被请回到王府之中,立下规矩,你可以在外面流连烟花柳巷,但是晚上必须陪我睡!驯夫如驯虎,狂妃当绝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