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7400000042

第42章 语言与交流(2)

语言没有阶级性,它不属于任何一个阶级。在阶级社会中,语言(公用语)既为统治阶级使用,也为被统治阶级使用。无论男女老少,上下尊卑,都可以使用同一的公用语。语言决不能由一个阶级宣布“没收”——物质是可以没收的,但语言是信息载体,或者说语言就意味着信息,信息是不能没收的。因此语言无法被某一阶级所“垄断”,它也确实不能代表某一阶级的阶级利益。

但是,当人们说人类社会不存在一种只供一个阶级通用的“阶级语言”时,不能排除每个社会阶级或每个社会集团都会在社会公用的共同语的基础上,努力按照自己的嗜好和习惯塞进一些阶级特性(社会集团特性)的东西,比如17世纪时流行于法国贵族阶层的“贵族语言”,马克思、恩格斯提过的“资产者的语言”等等。这些语言其实是特定的社会集团把其社会公用语进行加工,选取合他们口味的语言成分来表现他们自己。这是语言的阶级烙印,或阶级特征,而不是语言的阶级性。

2.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一门人文学科,它主要从两个领域去对语言和社会进行探索:第一个领域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将引起语言(诸因素)的变化,其中包括社会语境的变化对语言要素的影响;第二个领域是从语言(诸因素)的变化探究社会(诸因素)的变化。

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语言也必须不断地发展丰富,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语言的结构来看,社会生活的变化引起了语音、语法和语汇的变异。其中语音的变化是最缓慢的,通常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看出明显的变化,比如说从我国开始推行普通话至今,很多地方的方言中的某些字句已经受到了普通话语音的影响,但并不是很明显。语法的变化也是很缓慢的。解放初大量俄文的书籍和文章被翻译成中文,受到俄语不用冠词的习惯的影响,译文也把冠词给省掉了,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习惯了这种说法:

“文章说……”=这篇文章说……

“小说写的是……”=这篇小说写的是……

语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部分,它的变化是比较显着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新事物,语言中就迅速出现了与此相应的新语汇,比如词义的扩宽或缩小,引申甚至变异,外来语的出现,新造的词语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社会生活不停,语言的发展也不会停,否则就会像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一篇着名的短篇小说《李迫大梦》中写的一样,主人公在昏睡二十年之后醒来,却听不懂旁人在说什么了,不是语音听不懂,而是他的词汇落后了二十年。

正如语言的变化受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影响,反过来,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主要在语汇——中有所反映,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所赖以进行交际活动的最重要的手段。几千年来,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中,某些社会变化已经发生过了,某些现象已经消失了,甚至没有留下什么实物可以探究。但是这些事物必然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保存在语言中。对语言作语言学的,历史学的或结构上的细致研究,可以推断或还原那已经消失了的某些社会变动,这就是所谓的“语言的遗迹”。正因为有此“遗迹”,才使后人能够比较清楚地明了前人的某些东西。被称为美国人类学之父的摩尔根,曾经深入生活在美洲印第安人部落中,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收集了印第安人原始状况的社会物质文化资料,发现了氏族的本质。他对有关家庭、亲属关系的研究,有很多地方是从古代民族或现在生活在原始状态的部落对家庭亲属的称谓语出发的。

综上所述,语言与社会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在此关系中,社会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社会有了变化,这才引起语言的变化。我们透过语言的变化现象,把历史的或当时的社会生活的奥秘揭示出来,但绝不是像语言相对论者那样,认为有什么模式的语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模式或社会文化。那样的论点本末倒置,是违反唯物论的。

四、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达,人类学家既把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把语言与文化区别开来。

1.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文化影响语言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影响大量地通过词汇表现出来。因为词汇对于人类观察和认识客观现实并赋予其意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词汇的分析可以看出某种文化的基本重心是什么。例如,在阿拉伯语中,人们至少用了几百个词来表示各种骆驼、骆驼的各个部位和有关的装备。由此可见,骆驼和与骆驼有关的一切,在阿拉伯人的生活与文化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任何一种语言中,某个方面的词汇的构成,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一是该方面的词汇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二是环境中所碰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现象;三是基本词汇(必须使用的词语)的量的大小。例如:哈萨克语中有很丰富的关于牲畜的词汇,羊、马、牛、骆驼等主要牲畜因性别、年岁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但有关蔬菜的名称,在哈语里则比较少,一些主要的蔬菜如“白菜、萝卜”等都借自汉语。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因为游牧是他们的主要生存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所具有的辨认“自然”物品的普遍功能。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人类的家庭制度和亲属称谓。不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中,同样的血缘关系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关系模式。某些民族中把自己的亲生母亲和母亲的姐妹都用同一个词来称呼,并且在行为举止方面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和方式。汉语的亲属称谓是所有称谓中最复杂的一种(苏丹式),对血亲、姻亲、直系、旁系都有明显的区分,显示出汉族族群庞大而细腻的家庭文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所采用的爱斯基摩式的亲属称谓,它的显着特征之一就是重视核心家庭成员的内聚关系。凡属于核心家庭的成员比如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等都有专门的称谓,可是对核心家庭以外的亲属的称谓就是概括性的了,比如无论父方还是母方,与父母同辈的男性亲属统称为uncle,女性亲属统称为aunt。

学者们通过自己的研究表明:词汇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受文化、环境及生理因素影响的,如颜色词就是这种情况。有的语言只有两种通用的颜色词,大体相当于汉语的“暖色”和“冷色”。而别的一些语言,如英语和匈牙利语,颜色词超过了十个,如果加上复合词,那就更多了。此外,就当代来说,妇女们关于色彩的语言通常要比男人们丰富得多,而老一辈人也经常抱怨听不懂现在年轻人所说的话,比如“这种颜色很炫”。

再者,从横向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也会影响到语言的发展。拿中文来说,不仅仅是语言学家,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二十年来中文词汇的明显变化。随着域外文化的不断流入,生活中直接引用的外来词汇越来越多,比如“派对”、“麦当劳”、“卡哇依”(日语:可爱)等等。而新造语则是对流行文化的最快反映,它可以是外来语的本土化,比如“泡吧”;可以是对新事物的诠释和命名,比如“人世”、“反恐”;也可以是现行现象的代名词,比如“无厘头”、“星语”(周星驰式的话语)等等。在此不可不提的是网络语言现象。在当今都市年轻一代的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可以说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在网络聊天中盛行的“网语”,在中文口语的基础上结合了方言、外语、数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元素,异化成了一种只有“网虫”才能完全理解的语言,比如在网络聊天软件QQ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语言:“偶(我)是西西PLMM(漂亮美眉),周围的人都说跟不上偶的语言更新速度,84(不是)偶装‘骨灰’(资深)级大虾(大侠),我也不想酱紫(这样子),但是如今好玩的东东(东西)越来越多,用上那么一两句,顿时有一种‘达人’(熟谙网络之道的人)的感觉!”这种只能在电脑键盘上敲击出来的语言,也许不能用传统的语言体系来下定义,但它却真真实实地反映了在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下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同类推荐
  • 90’s大合唱

    90’s大合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彩,《90’s大合唱》是出生于1990年~2000年这一代人的整体亮相之作,一次集体发声的大合唱!《90's大合唱》中的108位优秀90后作家,是中国校园文学第五代人,《90’s大合唱》所收录的作者各有特点、个性鲜明,作品可读性强、题材新颖、贴近现实、尽情表达对青春成长校园情感等主题,他们依靠着对成长的关注、发现、发掘、创造,在读者中快速成长起来,并逐渐形成声势,《90's大合唱》堪称90后写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专辑。
  • 三十功名尘与土

    三十功名尘与土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缀学集

    缀学集

    本论文集是多年文本研读和教学心得的集结。第一辑和第二辑是吴组缃和林纾两个专题研究。第三辑通过对鲁迅、莫言、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余华等多位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或比较研究,阐发个人的解读意见第四辑则从教学层面,对朱自清、余秋雨等作家作品,结合文学批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附录自己多年来对教育、教学的见解。
  •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主要内容包括:隐身术;你是我的唯一;水塔上的云;什么是音乐;在廊桥酒吧;失忆者的下午;我在寒风中跑;与同一条河流相遇等。
热门推荐
  • 妖孽横行

    妖孽横行

    这是一个肆意横行的妖孽为某人变身忠犬的故事。天奉年间,江湖上有一人如同妖孽肆意横行。被一众官兵围追堵截的林微微与他相遇后……林微微抑郁:你能不再这么跟着我吗?苏洛河一脸不屑傲娇状:只不过是恰巧同路而已,什么叫跟着?林微微冷汗:你都已经跟我同路两三年了!
  • 飞来仙

    飞来仙

    作为天下七大宗门之一,飞来仙门显得有些名不副实,除了内乱不休之外,南北两宗宗主之间的个人感情问题,同样得不到妥善解决,导致门派实力每况愈下,北宗宗主玄龟真人决定抛弃祖宗成法,大开升仙之门,选拔天下英才加入门派。飞仙令所到之处,一个穿梭而来的灵魂呱呱落地……新书开启,您多指教~人品依旧,没羞没臊~
  • 我妃当道:王爷,别横!

    我妃当道:王爷,别横!

    坑妹皇兄信手捏来,荡个秋千还能被推飞出去,落入河中,被俊美帅哥哥人工呼吸,“帅哥哥,别走啊,还没亲够呢!”几年几月几日,帅哥哥是谁?她的未婚夫!几次试探,不承认?没关系,她知道就行。“王爷,吃糖不?”“......”“王爷,喝粥不?”“......”“王爷,吃我不?”某王爷抬头,“真的?”“假的。”
  • 误惹黄金单身汉:豪门权妇

    误惹黄金单身汉:豪门权妇

    “如果爱我,就请为我去死吧!我会感激你的。”十年的婚姻和付出,叶妩等来的就是这句话。君明翊,世人称颂的绝世好丈夫,亲手把妻子叶妩逼上绝路,一边亲吻着情人面颊,一边用刀捅上妻子的心脏,还那般缱绻深情的问她:“叶妩,你为什么还不肯去死?为什么不肯成全我和她的爱情?”那个温柔入骨的男人,结婚十年,却以真爱的名义,挥霍着她的家产,算计着她的家族,如此不够,还将整个叶家当成青云直上的踏脚石,以叶氏灭门当做入赘京城世家的见面礼,以博真爱一笑。君明翊,你怎么可以这么不要脸呢?一场蓄意车祸,将她拉回十年前的那场婚礼;婚礼红地毯尽头,叶妩笑得妩媚风华,拖着长长的裙摆,迤逦而来,迎上男人那温柔缱绻的视线,且笑且行,桀骜新生!君明翊,我的复仇来了,你——准备好了吗?这辈子,我要你身败名裂,要偌大君家灰飞烟灭,要你的情人生不如死,我要所有伤害过我的人跪在我面前,舔着我的脚趾唱征服!上辈子,豪门屈服于世家;这辈子,我叶妩要站在巅峰,不再卑微。鉴于渣男上辈子太渣,叶妩重生归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比渣男更帅、更有钱、更有权的男人!怎奈,过程太过紧张匆忙,过后才发现,貌似……自己招惹上了一个两辈子都惹不起的男人。这是一个温顺小绵羊进化成狼,报复渣男一家,顺带拐走终极BOSS的故事。PS:本文架空。
  • 恶魔萌宝:小妈了仙

    恶魔萌宝:小妈了仙

    一世孤女,本已艰难,奈何受尽欺辱;一朝梦醒,身临异世,却为正邪不容。纤弱女子,身怀六甲;孤胆天涯,笑傲浮华。
  • 吃掉天蝎

    吃掉天蝎

    《吃掉天蝎》从扫描当代年轻人心理状态变化的爱情故事出发,每个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一方代表天蝎座的某种特质,另一方是其他十一个星座的某一个。以20个小故事为基础,每篇字数三千左右,把天蝎座一网打尽。每篇章节之后的两个固定小栏目,以最直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在爱情中所遇到的迷惑,阅读完这本书,无益可以得到双重的技能。
  • 公主变身晗

    公主变身晗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你我有缘。本作者是一个取名无力的渣所以…故事灵感部分来自于动画《光之美少女》,部分来自脑洞。故事和梦想有关,主要写女主们在保护世界的同时也在努力的实现梦想。
  • 法式糕点制作基础

    法式糕点制作基础

    本书作为“寻梦萨布里娜”系列中有关烘培制作的经典教程,将重点放在了法式糕点的制作方法及品尝方法上。这本书对于那些刚刚接触烘培制作的新手们来说浅显易懂。另外,为了使大家能够真正地走进这个精彩的烘培王国,本书还对那些历经多年留传下来的经典糕点的制作方法进行了简单地解说。本书通过逐步指导的方式,使大家学会制作世界闻名的法式甜点,并能制作出巴黎著名点心师才能做出的美味。
  • TFBOYS爱你不后悔

    TFBOYS爱你不后悔

    当高冷遇上冷艳,当男神遇上女神,当二货遇上吃货,当他们遇上她们,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是甜蜜?是心酸?是真爱?还是错觉?遇上他们真的没错吗?
  • 静等归来

    静等归来

    穿越小说,粗神经师傅,敏感徒弟,还有魔教少主来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