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7500000041

第41章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人类学(1)

--访广西民族学院吴国富副教授

徐杰舜

徐:90年代以来,我国自己培养的人类学硕士、博士成为中国人类学专业研究人员的学术骨干,请你谈谈在国内攻读人类学的情况(包括简历、学历),以及最主要的学术收获。

吴:我1965年生于广西罗城,仫佬族。1981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5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同校人类学系中国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着名学者陈国强教授和蒋炳钊教授,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我对人类学产生兴趣始于1984年。当时,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人类学系黄树民副教授(美籍华人)应邀到厦大访问讲学,为我们开设了《人类学概论》和《应用人类学》两门课程,给我们很大的启迪。后来,黄教授建议我们班同学集体合译哈维兰的《文化人类学》教材,我也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翻译,从中了解国外人类学的一些知识。念研究生后,老师们对我们学习人类学给予许多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在系里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挤出一部分经费给我们去办刊物《人类学新苑》,我们有了较多的机会去阅读中外文资料和动手调查、写作、编辑、参加学术活动等。我们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对人类学的兴趣愈来愈浓,以后逐步走上了人类学教学、研究的道路。我的主要学术收获是参加《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崇武人类学考察》等书的编写,体会到人类学知识对于社会的价值。我毕业回到广西以后,先后参加了《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百科全书》等自治区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仫佬族的族称、族源问题上基本澄清了过去学术界将贵州的“木佬”等同于广西仫佬族先称的错误观点。

徐:能否谈谈你近年在国外攻读人类学的一些情况及你的主要收获?

吴:我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到英国牛津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进修当代西方人类学,我的主要工作是听课学习和阅读并搜集资料,导师是牛津大学活跃的汉学人类学家弗兰克·匹克(Frank Pieke)博士。听课学习方面,我有选择地听取过该所开设的一些相关课程,如《人类学思想发展若干问题》、《战后人类学》、《人类学理论中的比较问题导论》、《民族性》、《社会人类学与巨大时间跨度》等;听取和参加该所为博士预备生开设的研究方法训练课讨论,参加研究所定期(每周1次)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以及其他有关的讲座。阅读方面,我按导师开给我的阅读书目,有针对性地阅读了相关专题的一批书籍,我自己也从牛津大学图书馆信息系统(OLIS)内挑选出一批书目,作为我主要查找的资料,我基本上按这两个书目查找、借阅。这一年里。我阅读(包括精读和泛读)过的专业书籍有近百种,同时还搜集并为本单位研究生教学建设购买了一批外文资料(包括从网上复制数千种书目),内容涉及当代西方人类学研究取向变化、世界各主要民族志区域的研究、前苏联民族学与西方人类学关系等,这些材料对我们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的教学研究有帮助。

徐:能否简要地介绍一下60年代以来欧美人类学的主要变化?

吴:60年代末期以来欧美人类学的主要变化大致可以概括为:一是回归本土;二是在反思中求发展。关于欧美人类学回归本土的问题,王铭铭教授在《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一书和《本土人类学:超越文化局限的实验》等若干文章中已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但人类学回归本土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和学术背景并经历过一个从道德危机到学术质疑的过程,了解这一点,对我们认识近二三十年来的欧美人类学的变化有帮助。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民族国家建立成为本世纪一股强大的世界潮流。从50年代到60年代末,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在非洲如火如荼,起义、骚乱连接不断,政治势力分化、组合频繁。非洲先后有十几个国家取得独立。在亚洲,美国先后发起了侵略朝鲜和越南的战争,均以失败而告终。殖民主义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崩溃使西方社会陷入了一场深刻的道德危机,这种危机对人类学产生着直接的影响。1965年,霍洛威兹(Horowitz)发表了《凯米洛计划始末》一文,揭露美国国防部从事颠覆新独立的中南美洲国家政权的阴谋;1966年,罗威(Lowie)和乔治(E.George)发表了《密执根州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社会科学的两难境地》一文;1967年,布莱思楚(Breastrud)和彼特(Peter)发表了《研究人员帮助泰国叛乱:美国国防部从事反游击活动》,揭露“阿吉尔计划”(The Project Agile)为“五角大楼的世界闻名的反暴乱研究计划”,因为在泰国和东南亚一些地方,人类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十分卖力地为直接军事项目工作。这些文章对那些从来没有真正想过自己的学科目的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动。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发现,他们自己或他们的同事的许多工作都被用于此类目的。向来自我标榜为人道主义的科学被用于从事非人道主义的肮脏活动,引起人类学家们对这门职业的担忧。一些人类学家亲自参与反种族主义和反越战的正义斗争,人类学为谁服务、它的真正功能是什么等等问题都被提了出来,人类学家的社会责任是什么等问题都被提到了中心的位置。1968年,《当代人类学》杂志编辑部组织了一次关于“社会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的大讨论,许多人类学家都参加了这场学术伦理的讨论。古彤·吉幸(Gutorm Gjessing)和凯思林·果夫(Kathleen Gough)分别发表了两篇题为《社会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人类学家的新口号》的文章,对人类学曾依附于殖民统治的历史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判。这场讨论给人类学家们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学术质疑上,60年代西方人文科学界开展了关于人文科学危机的讨论。盖尔纳(Gellner)等人发表了关于人类学危机的重要论述,利奇对英国社会人类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功能学派大胆直言“功能主义的教条再也没有说服力了”,人类学危机的话题从此被提了出来。此后,像“人类学的终结”、“文化的终结”、“部落民族志的终结”等都给人类学家以警钟长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欧美本土人类学在研究对象、领域、方法和策略、认识论、学科分工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研究对象来看,原有的“部落社会”、“原始社会”已经消逝,人类学家面对的是国内妇女、儿童、移民、少数民族、街角社会等“边际社会”,后来又发展到对工矿企业、农场、公共政策、电视、收音机、新闻等大众文化和信息网络进行研究。人类学愈来愈多地借鉴和吸收了其他学科的方法、观点和材料,与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经济学、生态学、医学、文学、法律、文化研究等相关学科结合,出现了科际整合的大趋势。从研究领域来看,人类学与殖民主义体系和思想意识的关系,欧洲中心主义和男子中心主义给人类学“话语”的影响,权力与文化的关系,二战以前的英国社会人类学、“科学民族志”研究方法甚至是泰勒、鲍亚士等人类学家和他们使用的基本概念、学术思想等都受到了重新检讨和再认识,产生了许多新成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带有强烈反思性质的人类学史、妇女人类学、女性主义人类学和面向国内社会、服务于被研究对象和全人类的生态人类学、医药人类学、法律人类学、影视人类学等应用人类学的领域。主要学术流派方面,先后出现了阐释人类学、象征人类学、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实践理论、文化批评等诸多流派。近年来,以欧洲和欧洲人类学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得到了急剧的发展,在人类学中成为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人类学家对作为“向上研究”一种典型的欧洲人类学和欧盟在塑造新的欧洲认同方面所起的作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此外,欧美人类学对海外的研究传统虽然经历了一个“不景气的年代”(1960~1970年)。但并没有完全中断,人类学家们通过受聘于世界银行、国际粮食组织等方式继续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研究。近年来,他们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研究机构和个人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频繁,如跟中国同行的合作交流也在扩大。

徐:你能否对“欧洲人类学”做些介绍?

吴:“欧洲人类学”这一名称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与传统的人类学研究领域不同,它以欧洲国家、欧盟和欧洲的人类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对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带来的影响。

欧美人类学者对欧洲和欧洲人类学的研究早在70年代就开始。当时,美国一批刚毕业的研究生到工业化、都市化的欧洲进行研究。在德国,70年代初法兰克福成立了“文化人类学和欧洲民族学研究所”。这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为欧洲人类学这一学术领域的形成打下了基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欧洲地区局势的急剧变化,欧美人类学家比较集中地讨论有关欧洲和欧洲人类学的问题,学术活动频繁。1989年,欧洲人类学家协会(EASA)成立。从1990年起,它每两年组织一次讨论会,办有《社会人类学》杂志和《欧洲人类学家协会通讯》,至1994年,它已有会员1100多人。1990年,美国人类学家协会(AAA)召开了一次小型讨论会,题为《欧洲人类学中的文化觉醒:使紧张变得有创造性》。1002年会议的主题是“西方化”问题。1094年,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哈佛大学的题为《在欧洲研究中人类学的作用、前景及问题》的会议。同年召开的美国人类学家协会双年会的主题是《美国视野中的欧洲人类学史》。这次会议讨论了欧洲人类学在美国的形成问题,与会学者倾向于将欧洲人类学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来重新认识,将欧洲作为人类学关注的一个焦点。1996年,美国人类学家协会下设一个“欧洲人类学学会”,表明“欧洲人类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和分支正式出现。美国学者对欧洲的兴趣主要是法国和德国,其次是英国,再次是波兰、意大利、西班牙,对其他地方兴趣不大。

在德国,1990年创办了《欧洲文化的人类学杂志》,主要发表诸如社会、区域民族运动、移民、都市化和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环境与生态问题、认同与差异这类文章。近年来,许多新大学的文化人类学都有侧重于欧洲研究的项目。

着作方面,较早的有伊力克·沃尔夫(Eric R.Wolf)的《欧洲和没有历史的人民》(1982)。近年来,由斯托金(G.Stocking)主编的《人类学史》丛书(已出版9本,不限于欧洲)、由布来曼(Jan vanBremen)等合编的《理解的地平线:欧洲理论人类学论文集》(1996)和由帕曼(Susan Parman)主编的《人类学想象中的欧洲》(论文集,1998)等都是较好的书籍。这些着作和论文集的文章涉及法国、意大利、希腊、爱尔兰、东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范围的人类学问题,而且大都带有较强的反思性,是我们了解欧洲人类学发展变化的重要资料。

徐:在学术上对你影响较大的人类学家有哪些?请你简要地介绍他们的学术思想和着作。

同类推荐
  • 西部招妻

    西部招妻

    马宏杰用近30年时间,跟拍了河南残疾人老三找媳妇的过程。老三先娶了个“憨姑娘”,不肯跟他过夜,只好离婚,随后三次去宁夏“招妻”,几经周折,总算定下一个媳妇,但与家里人处不来,只好让她走了。老三接着找媳妇,不幸遭遇“放鹰”,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老父亲也气病身亡。最后他只好再去宁夏,终于招来一个叫红梅的媳妇,生了小孩。可是两年后,红梅就喝了老鼠药,想回家……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50万年前,一支名为“藏象生命体”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它们发现这里是茫茫宇宙中罕有的生命天堂;这个星球的陆地、海洋、天空,充满着美丽、丰富、不可思议的生命。它们决定留下来。时至今日,这些外星生命仍然寄生在我们的身体里,它们是我们的共生体,它们是经络与灵魂的混合体,它们让人类对宇宙深处的秘密有着神秘的感知——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应用翻译研究

    应用翻译研究

    本书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根据不同翻译目的和文本类型,讨论了不同功能文本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以及技巧,对应用翻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针对性强,具有可读性,并有利于实际操作。全书分为10章,前3章为“关于应用翻译”、“功能翻译理论概述”、“译品类型”,后7章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分别对法律翻译、新闻翻译、旅游翻译、广告翻译、科技翻译、公示语翻译、经贸翻译等应用翻译体裁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 科学伴你行-教坛的辉煌

    科学伴你行-教坛的辉煌

    本书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古今中外伟大教育家的故事,让中小学生可以从这些辉煌的成绩中领悟到一些知识和道理。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热门推荐
  • 神武天征

    神武天征

    突然,远远地天际出现两道一白一红一前一后不大不小两道亮光,各自坠落不同的方向,对于不曾见过的的人而言,却以为那是天外来的流星陨石。那速度却是极快,由远及近,划破天空,留下一道长长的“尾巴”,朝着庐江坠落,瞬间只见那白色光团“嗖”的一声径直最落在离天枫桥不远处的庐江上游里,而那红色光团消失于西方。那白色光团在坠落水面的瞬间,溅起一片白光,震起的波浪不断拍打着船身,看到这个情景,当时就把天枫桥夫妇惊得不能自已,以为是什么天神下凡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的二人,迅速把小木舟划到在坠落处,那白光却也瞬间的熄灭了,仿佛刚才的只是一个幻象。
  • 王尤之

    王尤之

    王尤之从小怕蛇,但有次被蛇咬后,从此就开始恨蛇了。他后来因蛇娶妻,与蛇为友,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 民女无心

    民女无心

    她,带着两世的记忆重生为人,发誓此生不再动情。
  • 霸道公主桃花劫

    霸道公主桃花劫

    沈浚晗将伊莀熙壁咚在墙上,沈浚晗正要吻上去,一通电话打来,伊莀熙接了电话“喂,臻栢,有事吗?……”五分钟后,终于挂了。沈浚晗强忍着怒火,正准备吻上去,又一通电话打来。“喂,杰,什么事?……”又一个五分钟过去了。沈浚晗再次忍着怒火,又一次在吻落下前,又一通电话打来。伊莀熙接了电话,还没说话时,某人已经忍不下去了。“伊莀熙!你到底惹了多少烂桃花啊!”电话那边不满起来“你才烂桃花呢,我是伊桭皓!”沈俊晗听了马上怂了,“原来是哥啊,呵呵。”“你别乱叫,这样的妹夫我找不起!”“哥,哥,反正你就是我哥,哥……”
  • 帅哥不要来

    帅哥不要来

    ?帅哥不要来(季缨)楔子“偷杏、偷杏……你将信交给他了没啊?”张茹茵走到一个胖女孩的身旁,向她问着。被唤作偷杏的女孩子叫麦偷杏,身材就是胖了那么一点点……不过那也还好啦,人家不是说小时候胖不是胖吗?她虽然胖了一点,但圆圆的脸、圆圆的眼、圆圆的双下巴再加上圆圆的身材,说真的也是挺可爱的。
  • 萝莉打江山

    萝莉打江山

    女主苏冉,一个富家小姐,酷爱双马尾的可爱发型,在她18岁之前,刻苦学习各种技巧,包括如何来杀人。当她18岁终止这一切噩梦般的学习,同时答应父亲不在梳起让人看起来幼稚的双马尾,那天认识了她18年来的第一个男性朋友,并且在其刻意的接近下,成为男女朋友,在她们相识五年的那天,苏冉精心装扮自己。当开着作为礼物的限量版跑车,溜进男孩家中准备给男孩惊喜时,发现了令自己最为心痛的事情。祸不单行,当天晚上,苏冉的父亲与苏冉双双死亡。当苏冉再次醒来,发现已在另一个世界,这里有一种叫做“杖”的东西。
  • 妖精来袭:甜宠娇妻

    妖精来袭:甜宠娇妻

    老公婆婆强强联手,让她无处可逃。第一天证件被偷,晚上红本本到家。第二天别墅见,第一眼叫“管家伯伯”。什么情况?!没有为日子祷告的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她无奈,就无奈在他对自己“太好”!家有俩妖精——小妖精和老妖精。
  • 冷少终结者

    冷少终结者

    假孤女,真千金,生母变成婆婆,白小瑜的人生凌乱了。“大灰狼想挑战母老虎,不服,来战!”白小瑜双手叉腰,冲西凌泽说道。“白小瑜,作战可以!能不能先把你带走的孩子还我!”西凌泽指指躲在白小瑜身后瑟瑟发抖的小孩。“笑话!大灰狼跟母老虎岂会生出兔崽子?”
  • 瞬间掌控人心

    瞬间掌控人心

    本书是一本至为简单易操作的成功心理学读本,从身势语言、衣着搭配、言谈举止、兴趣偏好等方面入手,洞悉他人内心世界,从而轻松识别他人的本质。它教你如何不动声色地运用心理战术,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人生的终极赢家。对于很多对事业、生活充满期待的人,它更是一本具有无以伦比的制胜宝典。
  • 回到大宋当军阀

    回到大宋当军阀

    一个意外,他穿越到了宋末。万幸的是,找到了使他穿越的罪魁祸首,虽然无法回去,但能购买现代的物品到宋代使用。有了这般便利的条件,是帮助大宋抵御蒙古呢,还是散发王霸之气,建立不世功勋?切!我卡里一共就那么点钱,还是老老实实找个地方建个安乐窝吧,只要蒙古人打过来时找不到我,我一样过的舒舒服服。可是,事情的发展真的能如他所愿么?本书QQ群号:2432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