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8800000015

第15章 碑刻(2)

《天发神谶碑》的笔法不但受人推崇,更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楷模。居于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那一笔着名的“漆书”正是他融合了《天发神谶碑》的笔法所创造出来的。正所谓以质拙朴厚为体、楷书中杂有隶意。这一点正好和《天发神谶碑》的非篆非隶相得益彰。而至近现代以来,篆刻家往往采用鸡爪篆的书写形式入印,很有特点。

《天发神谶碑》的卓越艺术成就影响着一代代的书法家,为爱好者所摹写。但当谈到此碑的最终的归宿问题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难解之谜。关于《天发神谶碑》的下落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

最流行的是被毁说。《天发神谶碑》最早在南京天禧寺。宋元六年(1091)胡宗师将碑移至转运司后圃筹思亭,不知何时又移江宁学尊经阁,嘉庆十年(1805)三月校官毛藻在印刷《玉海》时候,不慎失火,此石尽毁。但在1986年的《南方周末》却又出现了一个截然相反地说法:《天发神谶碑》还存于世上。嘉庆十年(1805),尊经阁遭受火焚,此碑确是也被烧,但后人在清理瓦砾时,将其挖出,重新安置在夫子庙大成殿附近;文化大革命时期,此碑被有关部门收藏保护,但三段只剩下两段了;1982年剩下的两段被移入南京长江路290号江苏省人民政府西花园内的“夕佳楼”,嵌于碑廊西壁左右两侧。

如果说第二种说法是事实的话,那东吴奇碑《天发神谶碑》当还在人世且得到了妥善的保管。但奇怪的是此说虽已产生近20年,但第一种“被毁说”仍流行于世,且不绝于书,看来要探究《天发神谶碑》的真正归宿,还要亲自去看一看原碑是否还在,嵌于夕佳楼是否真的是原来的《天发神谶碑》。

瘗鹤铭的作者之谜

王羲之喜欢鹅早已为人熟知,正因为他爱鹅,所以留下了一连串的故事和遗迹。但很多人不知道,王羲之还喜欢高贵雅致的丹顶鹤,同样也留下了不少故事。焦山瘗鹤铭摩崖便是一个和王羲之有关的故事。虽然摩崖的来历同王羲之有关系,但说到摩崖的作者,“书圣”这次就不能专美了,因为有另一个名人来和他竞争;他便是有“山中宰相”之称的着名道家陶弘景。

焦山是镇江着名的一个景点,相传东汉的着名隐士焦光曾经隐居在此山中,故而有这个名字。焦山矗立在滔滔长江之上,不仅风光秀丽,松柏银杏,争奇斗艳,更兼有寺院楼台,各式楼阁点缀其中,为秀美的焦山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在这竹林掩映,幽静深远的焦山中有一座定慧寺,定慧寺中有一幅着名的对联:“龛收江海气,碑出玉龙渊。”对联是由清朝着名的书法家伊秉绶所书写,笔风不凡,而对联的内容也正好点明了焦山的两大景点,“龛”指的是佛龛,这里就是指定慧寺,而其中的“碑”则写的是焦山另一样国宝,着名的瘗鹤铭摩崖,并且顺便说了一下瘗鹤铭摩崖被两个从滚滚长江中打捞出来的典故。瘗鹤铭摩崖是南北朝时期一块着名的摩崖刻石,关于这块摩崖刻石的作者,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定论。

讲到瘗鹤铭摩崖,我们自然要讲一讲一个典雅而又非常吸引人的传说。

东晋着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写得千古一绝,他的爱好也非常的奇特。世人都知道王羲之喜欢鹅,为了买老道士的鹅,还免费帮道士抄了一遍《道德经》。可是人们恐怕不知道,王羲之除了喜欢鹅之外,还喜欢另一样动物,那便是丹顶鹤。如果联系王羲之的字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王羲之为什么喜欢丹顶鹤与鹅了。鹅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有一股雍容的气质,表现了王羲之字体大气。而丹顶鹤与松竹齐名,表现了一种高贵和雅趣,反映在王羲之的字上就是一股典雅的气质。书圣的字外表大气,内里飘逸、雅致。字如其人,所以王羲之特别喜欢鹅与丹顶鹤。

相传有一次王羲之到焦山来游玩,看上了一对丹顶鹤非常可爱,于是就买了下来,喜欢备至。但是由于丹顶鹤不便带回,所以回去之前王羲之特别委托他人代养。到了第二年王羲之想念这对丹顶鹤,于是又一次来到焦山,准备把这一对丹顶鹤一起带回家养。但是可惜的是当他来到焦山的时候,一对丹顶鹤已经病死了。深爱丹顶鹤的王羲之听到这个消息后痛惜不已,难过万分,来到埋葬丹顶鹤的地方独自神伤,并且挥毫为丹顶鹤作了一篇悼文,表达了自己的追思。《瘗鹤铭》就是埋葬丹顶鹤的一篇铭文。后来就有人把王羲之的这篇悼文雕刻在焦山西麓的岩壁上。

瘗鹤铭摩崖雕成之后,马上吸引了历代的无数文人雅士来此观读奇文,赏析书法。据说宋朝的大书法家米芾大热天还特地来焦山,顶着毒辣辣的太阳观赏《瘗鹤铭》。着名的文学家陆游也同米芾一样,被瘗鹤铭摩崖所倾倒,只不过他来观赏的时候是严寒飘雪的大冬天。陆游同一群好友“踏雪观瘗鹤铭……慨然尽醉。”宋代诗人吴璩在《春日焦山观瘗鹤》的诗中写道:“游僧谁渡降龙钵,过客尽摸瘗鹤铭。”可见历代文人对瘗鹤铭的喜爱程度。

瘗鹤铭受到人们的如此喜爱,但是正如定慧寺的对联中所提到的“碑出玉龙渊”。这块摩崖刻石曾经两次坠入江底。第一次是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时候,由于打雷闪电击中了刻石,导致瘗鹤铭摩崖碎成五块沉入江中,后来据传被打捞了上来。之后又坠入了长江,直到康熙五十二年才又被打捞上来,打捞上来的是五块原石,残存有77个字。为了防止瘗鹤铭再次坠落,人们便把瘗鹤铭摩崖搬到了山上的定慧寺中,专门妥善保管了起来。

瘗鹤铭摩崖的命运坎坷。回到正题,瘗鹤铭的作者是谁,也正因为瘗鹤铭摩崖的坎坷而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如果从瘗鹤铭摩崖的典故出发,王羲之当仁不让的就是瘗鹤铭的作者。铭文的书法确实与王羲之的书法有一脉相承的特点,结体自然,文字排布浑然天成、气势飘逸,与自然相合成趣。同王羲之着名的《兰亭序》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代着名的书法家黄山谷就认为这是王羲之的作品,称瘗鹤铭是“大字之祖”。

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瘗鹤铭不是王羲之所书,而是由南朝的陶弘景所书。陶弘景是南朝着名的思想家、医学家、茅山派的创始人,号华阳真人。在南齐的时候,曾经出任高官后来隐居起来潜心专攻道教。梁武帝萧衍曾经屡次邀请他出山,但是陶弘景一直拒绝,但梁武帝一有国家大事便会找陶弘景咨询。故而陶弘景又有“山中宰相”的称号。之所以说是陶弘景所书,一方面是因为陶弘景的书法也非常有名,字的风格直接来源于王羲之。另外还有一件萧梁天监年间的题字间接证明了《瘗鹤铭》是由陶弘景所书。虽说有这些证据,但是到目前为止,瘗鹤铭摩崖的作者仍然是一个谜,一个还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

郑文公碑书家未载史册之谜

名人的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聚光灯下,小小的一个细节都会被人广为流传。北朝着名书法家郑道昭有“书中之圣”的称号,他的摩崖刻石《郑文公碑》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颂。但我们却无法在史籍中找到他精通书法的任何记载。是嫌书法雕虫小技不值得记录?还是生不逢时,没有得到当时人的承认?抑或另有隐情?何以在史书上找不到一点痕迹?

山东云峰山摩崖刻石号称北魏书法艺术的三大宝库之一。整个云峰山总共有大小刻石35处,其中北朝刻石17处,宋代刻石10处,明清刻石各2处,不知道具体时代的刻石有4处。在这些摩崖石刻中,最为后人所推崇的,当属被清朝人称作“书中之圣”的郑道昭的《郑文公碑》。

说到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人们会习惯性的将目光投到南朝,因为那里有南北朝时期最着名的书法家。但是在当时的北朝同样有一大批有名的书法家,郑道昭便是其中之一。

郑道昭是北魏荥阳开封人,郑家与北方的崔、卢、王家一起被称作四大名门望族。郑家从西汉时期的大司马郑当时开始一直绵延不断,一直在朝廷出任高官。

郑道昭的父亲叫郑羲,是北魏孝文帝的岳父,死后议定谥号为“文灵”。《郑文公碑》中的郑文公指的就是郑羲。《郑文公碑》是郑道昭出任光州刺史的时候所撰写的。《郑文公碑》有两块,分别被称为上下碑。云峰山的这块是下碑,上碑在天柱山上。两块碑刻的内容基本相同,都是歌颂自己父亲品德的文章。

为什么说《郑文公碑》最受后人推崇呢?

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书法艺术境界的高超。《郑文公碑》在魏体书法艺术上或圆或方的用笔,圆转有致、浑厚强劲,康有为称此碑是圆笔的极致。而且郑道昭也不满足于传统圆笔追求秀美圆润的风格,在圆笔中融入了苍劲的涩笔,为圆笔作书开创了新路。整个碑刻浑然天成,在规矩中充满趣味,在结构上又分毫不差,结合了多种碑刻的特点。另一方面,在乾隆嘉庆年间,为了纠正书法界书风萎靡不振的情况,阮元与包世臣等纷纷大力提倡碑学,把研习北朝的碑刻作为一种时尚,对包括《郑文公碑》在内的北朝碑刻推崇备至。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谈到“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得到了他的赞誉,郑道昭和《郑文公碑》从此名声大振。

郑道昭的《郑文公碑》既然如此艺境高妙,但是在《魏书》、《北史》上均没有为他列专传,仅附在《魏书》、《北史》的其父郑羲的传记中,但也没有提到郑道昭的书法。后人对此有很多议论,也有不少猜测。

有人认为,书法在当时北朝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不值得一提,但是关于这一点,有人用史书进行反驳,认为魏晋时期的许多书法家在史书上都有记载,与郑道昭同时代的一些善于书法的人在史书上也多有记载,比方说崔浩、崔光和卢玄等人。

另外有人认为,北朝善于书法的人,最初称道的是卢氏、崔氏两大士族。北朝书法深受崔、卢两家的影响。两家练习书法的传统和渊源都非常深厚,他们都师承名家,如以锺繇、卫索靖为师,经过数代人的薪火相传,一直以书法闻名。而荥阳郑氏以文章名闻天下,郑家在东汉时期还出了一个着名的经学家郑众。同时又因为郑家一向在政治上名声更大,所以郑道昭父子善书都不见于史书之中。

还有人认为,郑道昭父子善书的不闻名在于他们的书法艺术不受当时时尚的喜爱。历史的发展和当时历史情况的不一样,决定了人们对于同一艺术的不同的审美标准。郑道昭的书法以篆隶并重,方圆并用,行笔涩重,在实用的简便流利上不及当时其他的碑刻。从艺术气质上来看,郑道昭的书法比较质朴,少有精巧,细致的气息。处在像南北朝热衷艺术美,倡导玄学的年代,朴实的郑道昭的书法自然无法像同时代的其他书法家那样有名。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后来,郑道昭的字又被人极为推崇的原因,他的书法未得当时书法的风气之先,落后于发展的时代潮流,自然难以得到当时的喜爱。

现代还有人进一步指出,南北朝时期,正逢中国书法界字体的改革,向真书改革。而写真书的技法,直到南朝齐梁之际,北朝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之后,才为广大执笔者所掌握,所以在东晋“二王”之后,能传授“二王”法,推广新字体的使用者,能拥有真正的名气。而可惜的是到了郑道昭的时代,南北两地已经普遍通用了真书。他虽然工于书法,但对于推广使用新生字体已无法做出重要的贡献,所以没有被人所注意。

郑道昭的善书之所以不见于史书,各人研究有各人的道理。但现在看起来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但是虽然郑道昭的书法名气没有在史书上流传下来,但是他的作品仍然得到无数书法家的敬仰,着名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就曾经盛赞《郑文公下碑》:“后来书家,唯登善《伊阙》,颜鲁公诸碑版差堪承接。”

昭陵六骏碎身之谜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武皇帝,18岁出征,29岁登上帝位。11年的戎马生涯造就了唐太宗不朽的武功,同时也让他骑过的战马名声大噪。为了纪念它们,唐太宗特别请工匠根据马的画稿雕刻了赫赫有名的“昭陵六骏”。但时至今日,“六骏”的身上却布满了裂痕。西安从没有受到外敌占领,也没有重大战乱,何以会有人对“六骏”横加破坏?“六骏”的命运又为何多舛呢?

在陕西唐太宗的昭陵中,有六块造型不同的战马石碑总是吸引着最多人的眼光和闪光灯的“关照”,这便是天下闻名的“昭陵六骏”。石碑上雕刻着唐太宗李世民曾经骑过的6匹战马。但这六块石碑的表面却布满了一道道的裂痕,像敲碎了一样,坏得很严重,究竟这六块石碑经历过怎样的身世呢?为什么碑石上会有如此多的裂痕呢?

西安有句话说的好:“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这里埋葬了众多的帝王将相,流传着诸多的英雄史诗。而在这些众多的君主中,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最受人们尊敬的一位帝王,他在位23年,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兴盛的“贞观之治”,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的皇帝,他所受到的赞誉在众多帝王中是少有的,或者说是独有的。

同类推荐
  • 完结

    完结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会回到那个自小就崇拜的、名垂千古的大英雄的时代,在弥久尘封的昨日历史中,掀开波澜壮阔的明日篇章。有如历史汪洋中的一颗水滴,他溯流着童年的梦想:回到一个英雄驰骋的年代,去拯救英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怪王爷

    妖怪王爷

    满清初期,主角的自幼就必须带戴上面具?面具后到底藏着何等的秘密?大汉子民却附身成为女真鞑子,怎么办?要振兴汉人之荣耀的路怎么走下去?不一样的大明天下……诡计多端,阴险狠毒小庄妃,娇媚美艳柔弱海兰珠,凄惨的皇太极,多情处男李岩,风情万种高桂英,可笑的李自成,胆小的崇祯……
  • 历史快餐.一世纪:丝绸之路

    历史快餐.一世纪:丝绸之路

    强盛的罗马正式走入了帝国时代,克劳狄王朝与弗拉维王朝在1世纪相继统治了罗马帝国。帝国上层的斗争因为皇权而日趋尖锐,同时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也变得复杂和激烈。规模庞大的犹太战争是罗马黄金时代阶级斗争尖锐化的证明,这场战争成为犹太千年流浪的开端。尽管如此,内部的矛盾不能完全掩盖1世纪中罗马帝国的光芒,帝国时代初期的罗马王朝版图进一步扩大,北抵不列颠,深入当时蛮族生活的边缘地带;在东面,几任皇帝都努力向东拓展,力图掌控丝绸之路。整个世界因为“丝绸之路”而成为一个整体。
  • 秦末为王

    秦末为王

    穿越三国的小说不胜枚举,而秦末汉初的小说却很少,不知为何。一个历史系的研究生李代在参观了西安兵马俑时不幸坠落兵马俑一号坑内,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穿越到了秦朝,而且还是大秦位居三公丞相李斯的小儿子,也叫李代!且看他会尽秦末英雄,这其中有着有贤明之称的公子扶苏。有三代为将、痛击匈奴,修长城、建直道的忠信候蒙恬。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有以泗水亭亭长出身,一举得到大秦天下的刘邦。有那“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却又柔情似水的西楚霸王项羽。有那“战必胜,攻必克”之称的一代战神韩信。横刀立马,铁血大秦,且看李代如何挥军统一天下,成就一番霸业。秦末为王读者群:414991540,欢迎加入探讨
  • 官居宰相

    官居宰相

    一失足穿越到了北宋仁宗朝,穿越后的陶文宣有个表哥,一直窥觊着他家的绸庄,并且为了得到陶家绸庄甚至要毒死他。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陶家绸庄被官府查出私造龙袍,这可是诛九族之罪……
热门推荐
  • 谁为谁憔悴

    谁为谁憔悴

    山区青年石大川通过考大学从农村进入了都市,毕业后为生计他以“晓雄”的名字“服务”于都市的富婆们。开公司的种文欣感情上屡受挫折,她在晓雄这里得到了慰藉,于是用金钱买断了晓雄的自由。钟文欣的女儿钟蕾天真纯洁,在网上结识了“黑马王子”并身不由已地爱上了他。石大川就是“黑马王子”,他在网上是纯洁而昂扬的。作者对人格的多面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 万界星河

    万界星河

    控诸天,统万界,震乾坤,踏破星河我为尊!
  • 冷情总裁的阳光天使

    冷情总裁的阳光天使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白马王子,每个王子心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公主。对南宫瑄而言,她的王子与公主是自己最重要的伙伴,却不曾想会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个人会成为她心中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王子,但她也明白这王子并非她所能拥有的,所以她不断地退缩,不断地想要逃离。然而,命运的齿轮早已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又岂是她所能避免的。
  • 白袍巫师

    白袍巫师

    传说中,十二白袍拥有使大陆和平的力量。传说中,七块石板每一块都拥有极度神秘的魔力。传说中,每千年都会有可怕的诅咒发生在这个世界。传说中,当黑暗之门打开,世界的秘密就将揭晓。这一切都是传说。但是,他,拥有使七块石板失去魔力的力量。所以注定的,他的一生也将成为传说。
  • 地球唯一魔法师

    地球唯一魔法师

    一觉醒来,“重生”奥术大陆近20年的方乐,发现他居然又回到了地球?或者说,是他在地球“昏迷”时,居然在另一片世界已经生活了近20年时间!!!请看发现自己居然“又”回来了的方乐,作为地球上唯一一位魔法师存在,如何走出自己的奇葩生活……
  • 玄都异闻录

    玄都异闻录

    前一秒,还在教室里挨训;后一秒,就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而且我还多了一个新身份~~“公公~~”“都说了,不要叫我‘公公’了!”不行!我得想个办法穿越回去!老叶家可不能在我这儿断代啊~~
  • 我当阴曹官那几年

    我当阴曹官那几年

    我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我的姥爷是阴曹官...
  • 胖妞逆袭之系统大人太腹黑

    胖妞逆袭之系统大人太腹黑

    由于一次车祸让250斤的洛曦变成了植物人。当她竟然被系统绑定时。系统说只要她完成任务,系统就可以然她重新回到身体里。并改善身体。洛曦答应了,但她没想到......洛曦:“轩轩~求求你求求你嘛~”轩逸:“都说了叫我系统大人。但是你得答应我...”轩逸顿了一会儿“不过我还没想好,想好了再告诉你。”洛曦没有注意到轩逸星眸里一闪而过的狡黠。“行,你说什么我都答应你。”反正完成任务我就回家,到时候你个系统就管不到了。日后......“你别过来!别过来!”洛曦一边叫着一边后退。“哦?你不是说都答应我的吗?”轩逸腹黑的说着,还一边向着洛曦走去......
  • 20几岁要开始自我定位(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开始自我定位(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开始自我定位》只是一个起点,二十几岁定位也只是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一个起点。拥有一个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书中内容提供给你一个重新认识自我、挖掘自身优势潜能、准确成功地定位自我的方法。看了《20几岁要开始自我定位》,才会发现优势,准确定位,有所行动:有所行动,才能不断提升、练就自我,成就事业,从而锁定成功。还等什么,现在就开始吧!
  • 斗场

    斗场

    相传,盘古勘破极致,成为唯一万劫不灭的永恒圣尊。后铸开天神斧,置自身成就永恒圣尊的传承于其中。又将开天神斧插入混沌,贯穿凡、灵、仙三境。斧柄末端三分之一在凡境,斧柄中部三分之一在灵境,斧刃和斧柄上端三分之一在仙境。三段分别与三境融合,辐射三境万界,形成了如今的永恒斗场。作为一个有志青年,萧笙只想偶尔学学雷锋,相相亲,讨个媳妇儿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但是,老天派下了一个玄妙命珠,三言两语,便将他忽悠进了什么永恒斗场。于是,为了自己的小命,萧笙奋力挣扎,闯过一次次考验,一步步踏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