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23900000016

第16章 从容是一种心灵优势(1)

北大人是从容的,从容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是一种充满内涵的心灵优势。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从容可以沉淀出生活中的浮躁,过滤出浅薄粗率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

淡定从容走得更远

“最难风雨故人来”,阴森森的天气使我们更感到人世温情的可爱,替从苦雨凄风中来的朋友倒上一杯热茶时候,我们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子的心境。“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人类真是只有从悲哀里滚出来才能得到解脱,千锤百炼,腰间才有这一把明晃晃的钢刀,“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

——梁遇春(曾在北京大学任教,散文家、语言学家)

《庄子·内篇·德充符》有言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人为什么不能鉴于流水,因为流水不是平的,只有止水才能鉴人。水平不流,如止水澄波,能够做到昼夜都在止水澄波中,便是淡定从容的境界所在。

从容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是一种充满内涵的心灵优势。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从容可以沉淀出生活中的浮躁,过滤出浅薄粗率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

在现代都市竞争的人性丛林,从容淡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大境界,别人都在杞人忧天、慌不择路,只有他镇定从容。

唯有境界从容,才不会眼热权势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眼热、奢望、乞求和羡慕,都是一厢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负荷,增加心灵的浮躁,而与豁达康乐无缘。

心灵与外物一经碰触就再也难以分开,这正是造成我们人生苦难的根源。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着在年轻的时候,就摆脱外物的纠缠,尝试着去放松,给自己的心灵腾出一片空间,让自己能够平和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减轻不满足、不平衡带来的负担。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从容是一种心灵的优势,能够淡然面对生活的时候,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都能从正在拥有的生命中感受到淡淡的幸福。

梁实秋是近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至今是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典范。和同时期的文人大多参与政治不同,梁实秋对政治的态度是退避三舍,他一再强调文学和文人应该保持独立的思想和生活,尽量去掉阶级性。

在北大教书的时候,同事朋友或多或少都卷入了国共两党的争端,但梁实秋始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过他从容质朴的生活,上课、听戏、下馆子、游园子,从来不将自身和政治挂上钩,无论是身边哪位同事又高升进政务院了,抑或是自己的哪位知己又收到某政府机构的邀请了,梁先生都装作不知。观其一生,这种淡然从容的生活志趣梁实秋从未改变过。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梁实秋才在旁人都忙于世俗杂务的时候,能够潜心于书斋,把精力放在提高文化修养上面,他先后发表的《雅舍小品》等散文著作开创了一股清新的文风,成为后世争相效仿的对象。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多么的荒凉或不和谐,或者一个人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艰难,这都无关紧要。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着巨大的潜能,这使他能在每一次暴风雨中和外在不利环境的重压下保持真诚和平静,他是自己的主人。他可以这样指导他的思想,甚至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这样,任何事物都无法破坏他对天赐的巨大潜能的开发和利用。

人生是不可避免的“劳生”,但“劳生”更要“徐生”。许多人忙碌了一辈子,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自己都无法回答。其实,真正的动,是明明白白又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心平气和,才能生生不息。“动之徐生”是要人做一切事都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悠然“徐生”,态度从容,怡然自得。

许多人一世“劳生”,从来不知“徐生”的从容,其实他们陷入了人生的误区,无法自拔。心无旁骛,只做自己该做的,面对纷杂世俗之事,一笑而过,笑看世间风云变幻,只求从从容容、平平淡淡,因此,看到的又是山水的本来面貌。

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之道便在其中: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如今的社会,每个人都奔波劳碌,疲于奔命,早已忘却了“从从容容才是真”的人生真谛。青山不改,细水长流,“动之徐生”,从容便是。生命的原则若是合乎“动之徐生”的原则,便能够营魄合一、持盈保泰。

【北大心理课笔记】

从容是一种心灵优势,从从容容才是真。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不可强求的,那些刻意强求的东西或许我们终生都得不到,而我们不曾期待的灿烂会在我们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出世心做人,入世心做事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己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

——朱光潜(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翻译家)

出世与入世,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看透进退的玄机。古人讲进退,是指做官还是退隐的问题。明代理学大师薛文清说:“进将有为,退将自修。君子出处,唯此二事。”这是古人的进退观,正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最高明的智者会在出世和入世间进退自如,不受名利的束缚,既能全身,又能成就大业。梁漱溟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

梁漱溟先生说:“挺然是有精神,站立得起。安详则随时可以吸收新的材料,因为在安详悠闲时,心境才会宽舒;心境宽舒,才可以吸收外面材料而运用融会贯通。”

梁漱溟先生到北大讲学后,便开始研读儒家经典。他发现佛学只言苦,而儒家却讲乐。这两者的矛盾迫使他去寻求答案。这时,少年中国学会邀请他去作关于宗教问题的演讲。这件事情在以前本是很容易的,但现在他“写不数行,涂改满纸,思路窘涩,头脑紊乱”。

于是,他放下笔,在《东崖语录》中看到“百虑交锢,血气靡宁”这句话才蓦然惊醒。

正是这件事情,促使他后来重返儒家。

梁漱溟先生认识到自己在散乱暴躁的心境之下,很难认真地做好每件事情。所以,他选择放下手头之事,在平和的心境下确立了自己的“精神”——放弃出世,回归儒家。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幸运者,他就是诸葛孔明。他的人生只有短短的54年,他出山辅佐刘备的时候,刚好近而立之年,正是人生大好时光。隆中对成了他人生的分界线。他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另一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分别代表了他前、后半生的精神。诸葛亮是先出世,后入世的。前半生避世草堂之中,躬耕于南阳,博览群书,拥有经世济国的才能,同时在身体力行中,养成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前半生为后半生打好了基础,所以他既不会苟活于乱世,也不求闻达于诸侯。

现在面对出世与入世,很多人无从选择,往往会从这一面走到那一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走的人生路也不可能相同,所以什么样的生存方式都是正确的,只是不要自寻烦恼就是了。毕竟出世与入世只不过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入世却能够不恋世,便是心出家;再经过生活的锤炼而愈发炉火纯青,才会有真正的觉悟。出世却持名利心,不仅不能有助于解脱,反而会影响道心,更堕地狱!

禅宗有个说法叫出离心,是以出世之大愿,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朱光潜先生也曾用这句话评价弘一法师,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做人做事,莫让心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心如大海,便可达到出世的境界。但最完美的人生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出世,而是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以出世的心态做人,以入世的心态做事。常怀出世之心,功名利禄才能看得淡,愤懑幽怨才能放得下;常怀入世之志,满腔抱负才能展得开,生命之翼才能飞得起。做人当如隐士,在滚滚红尘中淡泊明志,羽扇纶巾,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做事当如战士,在人生战场上披坚执锐,长剑既出,虽千万人吾往矣!

具体说来,人活着要做事,要谋生,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虚妄。一个人一生能看到几次日出日落的景致?因此主要还是得珍惜,绝不能虚度光阴。要每日都过得充实、有意义,有益于人,也有益于己。

【北大心理课笔记】

积极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不悲观,不厌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明知愈走愈接近那谁也无法逃避的终点,也坚定地前行。这样的人生,是摆脱了大悲苦,拥有大欢喜的人生。

忘记怨恨,淡然面对

同类推荐
  • 和希望一起飞

    和希望一起飞

    中考时,因没考上重点高中,我不禁感到心灰意冷。父亲的斥责在我眼里成了唾弃,母亲的鼓励也被我视为唠叨。一种难于道明的青春年春年少时期的叛逆使我开始憎恨这个世界,开始与父母、老师甚至自己作对。班主任曾私下不止一次对我的同学断言,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也会有出息的话,那一定是上天瞎了眼。对此,我从来深信不疑。那时候的我是学校最鲜活热辣的反而教材,老师可随时毫无顾忌地当着同学的面将我贬得一文不值。
  • 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

    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

    本书从学生心理健康角度,提出了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调治、恢复、树立自信的治疗方法,同时对如何辨别学生是否有心理疾病,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等提出了全新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 催眠控制术:暗示与自我暗示20讲

    催眠控制术:暗示与自我暗示20讲

    “暗示”一词来源于拉丁词“suggestus”,其基础词为“suggero”,意为“在下面传递”。作为一般的使用,该意指使用一个暗示或唤起另一个人注意的其他间接形式。但是除了这种使用以外,还有对该词的一个更精确的使用,也就是,对一种想法心照不宣的谨慎的影射,这样听者无法明确意识到他正接受一个暗示,他会倾向于认为想法是出自于自己的大脑,来自他本人的智力活动。暗示是人类行为如此活跃的运动原理,以至于当我们直接关注这个课题的时候,我们明白了,人类自己根本无法逃脱它运作的各种证据。每一个暗示的种子都极有可能在人的乐于接受新思想的头脑中找到与各自思想协调一致的立足点。
  •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本书以饮食心理为基础,结合生理学、营养学等知识深入地解析了人们饮食行为背后的秘密,全面介绍了国内外诸多科学家,尤其是心理学家对饮食行为的研究,揭示了贪吃、馋嘴、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爱吃零食、夜间进食、厌食等行为背后的真相,引导人们在认清饮食恶习危害的同时,从心开始,冲破内心的贪念,塑造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 1/25秒的智慧

    1/25秒的智慧

    本书介绍了如何控制自己的微表情、不同的微表情代表的信息、如何在交流中掌握主动权、如何掩盖自己的不良情绪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幻世灵界

    幻世灵界

    他本是亚非罗拉森林的一个精灵。因寻找父亲到奉仙萆,阴差阳错附身到一个异界女人身上。可以千里传音的电话,装人的电视,没有翅膀的人类···一个新奇的世界展现在他的眼前。在这里,还有个跟他来自同一个世界的人,一个更大的阴谋也在慢慢向他靠近。他会安然回到他的世界吗?
  • 缘来爱去人来

    缘来爱去人来

    当,“至尊宅”+“干物女”+“别扭女”+“处?女?女”四合一的读博剩女,遇上,“运动达人”+“无敌学术咖”+“多金万人迷”+“专情男神”四合一的海归博导,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当剩女日渐自卑,当博导日益腹黑;当剩女唯一的暗恋光芒万丈归国来,当博导唯一的过去梨花带雨求原谅;当剩女心灰意冷,当博导痛苦迷茫;当青春的尾巴即将不见踪影,当现实中的爱情日渐物质化,当理想与现实交相辉映,当“我”发现,原来,“你”一直很爱很爱“我”;原来,“你”爱的是“我”爱“你”的“我”。
  • 学渣等等的高中

    学渣等等的高中

    没有特殊情况,每天都会更新。高中生活也许很美好,但我现在感受到的只有痛苦,煎熬,所以我想记录下来高中的点点滴滴,希望等到,很久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我也能感觉高中真的很美好。文文里可能会有些,不可理解的东西,别怀疑,都是真的。第一次发文文,不一定会很好。努力共勉??
  • 涅血玄天

    涅血玄天

    玄天大陆,三劫九灾降临,风云骤起,群魔乱舞。陆天不小心来到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为了能够睡觉不被亲爹骚扰,娶媳妇能够随心所欲,在亲爹的哭诉下,不得不继承祖先遗愿,来拯救这个世界。
  • 战天为神

    战天为神

    一个高三学霸,意外地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以一个修道天才的身份,展开了一场救世的故事.
  • 别惹我之成长记

    别惹我之成长记

    这是一篇中篇小说。诗诗,一个曾经被认为是乖孩子的女孩子,为什么现在变成了让人见了就头疼的人呢,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 尾指的相守

    尾指的相守

    清新校园风,原创作品,女主角吴真依、男主角东永裴以小时候尾指的拉钩约定为主线,多年后两人相遇,但真依却忘记了曾经的约定,在毫无预知的情况下,喜欢上永裴,和学校男女混合宿舍里的舍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因为真依身世的曝光,两人被迫分开,事情真相大白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里所有的感情线都有完满的终点。
  • 青春盛世王俊凯我宣你

    青春盛世王俊凯我宣你

    谁愿一生独自度过,总希望能与一个人白头到老。他们经过重重困难,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吗?
  • 陌上花开,等你回来

    陌上花开,等你回来

    夏阡惠,一位二十二岁的女孩,因为不想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放弃了学业。别人与她冷眼相待,瞧不起她,她却不在乎,邻居说她太傻,实际上是她太温柔,太宽容。当她碰上E市最高冷,最有地位的总裁------凌陌寒,她竟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况且,他也不想让任何普通人知道他的身份。他把她囚禁在身边,让她做他的女佣,不断的折磨她,就因为她长得很像一个曾经伤害过他的女人。当夏阡惠爱上他,并发现怀上了他的孩子时,他无情的将她赶走,永远不要再见他。她伤心欲绝,试着忘记他。她走后,他发现心里好像少了什么!
  • 伊索寓言·上

    伊索寓言·上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终成现在流传的故事形式。从该作品的内容来看,其时间跨度很大,内容多是来自民间的传说。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所反映的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及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