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23900000024

第24章 你的人生就是你的选择(1)

在人生的旅途上,积极进取的人永远是自己选择命运,而不是坐等命运来选择自己。北大人认为,成功往往不在于你身在何处,而在于你朝着哪个方向走,能否坚持下去。

行动起来,让梦想不再遥远

行动之后无悔难。

——梁漱溟(北京大学教授,教育家、哲学家)

都说青春无悔,但是当青春已过,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会留有遗憾。梁漱溟先生说:“从行动多悔中,一面固可见出自己向上的心没有麻木,常常自觉,觉得之后便不好过;一面也正可见出没有达到生命的和谐。”我们都有梦想,可是光是想,没有行动,那只能是空留遗憾和悔恨。有梦想就要行动起来,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崎岖坎坷都要义无反顾地向着梦想前进,这样梦想才不会遥远。

美国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很难说世上有什么做不了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很可能是今天的希望,或许还可以是明天的现实。”就是说,光有梦想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付出行动。只有行动才能让梦想变成现实。一张地图,无论内容多么翔实,比例多么精确,也永远不可能带着主人周游世界;凝结智慧的宝典,永远不可能自己缔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宝典体现出其价值,才能使梦想、计划、目标等具有现实意义。

再美好的梦想,离开了行动,就会变成空想;再完美的计划,离开了行动,也会失去意义。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当注重行动,一步一步靠近目标。

被称为“燕园四老”之一的邓广铭,曾经也经历过两次考试,他在1932年夏天考入了北大史学系。他第一次考试失利,而第二次竟以高分被录取。在人们看来,这简直是个奇迹。其实,邓广铭之所以在一年之后能顺利地考入北大,除了个人的勤奋努力之外,更多得益于他积极寻找帮助,才能让梦想圆满。

邓广铭之前在山东省立师范学校只读到四年级,即相当于现在高中一年级。后来,他在乡下教了三四年中学,要考上北京大学,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邓广铭第一年报考北大失利,也算在情理之中。

他分析了考试失败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考前准备不足,没有系统地复习中学的功课;二是他对北大试题的路子不了解。对于第一点,他自己可以好好准备。可是要想了解北大所出试题的路子,则必须向人请教。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当时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周作人。

于是,为了考北大的梦想,他决定冒昧地去向周作人先生求教。

这天,邓广铭怀揣忐忑之心敲开了周作人的宅门,说明了来意。周作人热情地接待了他,还耐心地向他介绍了历年北大文科考试题目的概况,对其中的考试范围、出题类型、作答要领一一作了说明,同时还特别强调:答卷一定要用白话文。最后,为了帮助邓广铭学习,周作人特意从自己的书柜里取出一本胡适编写的古文今译的讲义,赠给了他。

邓广铭听了周作人的一席话,觉得茅塞顿开。对周作人所赠之书,更是如获至宝,回去后反复研读。令人没想到的是,再次考北大时,语文试卷中居然考了讲义中的一篇文章。于是,邓广铭在回答这道题时,差不多是一字不差地背写上去的。就这样,邓广铭考上了北大,而且是高分录取。

试想,如果邓广铭只是枯坐家中,没有去找周作人,结果会如何?

有位名人曾说:“不要等待奇迹发生才开始实践你的梦想,今天就开始行动!”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而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我们应在梦想的指引下行动起来,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也不再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名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曾写道:“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也就是在为自己生命的价值而奋斗拼搏,这个时候,激情会燃出最美的火花,人生亦可无悔。

有的人天天梦想上好大学,天天梦想发大财,天天梦想出人头地,可就是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学,踏踏实实地干,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梦想需要拼搏,没有实践的梦想终会化为泡影。

【北大心理课笔记】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会碰到许许多多实现梦想的机会,却常常因为怯懦和恐惧而放弃努力,致使自己与成功一次次擦肩而过。这是人生的悲哀!只有自己扎扎实实地努力创造,才有可能把愿望变成现实。

金克木“偷学”成才之道

须勤于所业,知光阴时日机会之不复更来。须勤思,而加须勤思,而加条理。

——严复(北京大学校长,翻译家、教育家)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就是说,当老师教给你学习的方法和基础知识以后,要想进一步提升还需要个人的勤奋刻苦。

然而,经常有人将不成功归结为机遇不好、条件不足等客观原因,却从不问问自己是否已经用了全力去实现。这样下去,只能是整日满腹牢骚,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所以,我们不能这样,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其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努力,照样可以创造出机遇。

俗话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勤奋是实现机遇的动力,它体现出了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机遇。本职工作是一个外因,它只是为机遇提供了可能的场所;而是否能够创造机遇、抓住机遇,关键还是要看每个人的内因,即是否勤奋好学。

梅兰芳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经久不衰,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戏剧代表人物,但你是否知道他曾经被认为笨得无法学戏呢?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在音乐上取得非凡的成就,除靠其个人的天赋以外,更重要的是,他每天都进行十六七个小时刻苦训练。正如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所说:“勤勉是好运之母,上帝把一切事物都赐予勤勉。”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肯勤奋努力的人才能弥补不足,才能获得机遇,取得成就。

已故的北大梵巴语言文学教授金克木是一位勤奋刻苦、自学成才的文化大师,他的成才故事很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1930年,刚满19岁的金克木来到北平求学,经常到当时设在沙滩红楼的北京大学旁听。1935年,经友人介绍,他在北大图书馆谋得了一个职员的位置,成天坐在出纳台后管借书还书。那段时间,据金先生自己说,“是我学得最多的一段时间”。

金先生在他的《咫尺天涯应对难》一书中谈到了他自学成才的过程。一开始,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他觉得无从下手。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就是跟着别人看。学生们来借什么书,他就把书名记下来,用业余时间看。“这里大多是文科、法科的书,来借书的也是文科和法科的居多。他们借的书我大致都还能看看。这样借书条成为索引,借书人和书库中人成为导师,我便白天在借书台和书库之间生活,晚上再仔细读读借回去的书。”“借书的老主顾多是些四年级写毕业论文的。他们借书有方向性。还有低年级的,他们借的往往是教师指定或介绍的参考书,其他临时客户看来纷乱,也有条理可循。渐渐的,他们指引我门路。”

金克木先生还特别谈到过一位鼎鼎大名的教授:“他夹着布包,手拿一张纸往借书台上一放,一言不发。我接过一看,是些古书名,后面写着为校注某书需要,请某馆准予借出。借的全是善本、珍本。”由于外借需有馆长批准,而馆长那天又刚好不在,这位老先生没有借到书,一言不发地离去了。待这位老先生走后,金克木连忙抓张废纸,把进出书库时硬记下来的书名默写出来,以后有了空隙,便照单到善本书库中一一查看。他很想知道,这些书中有什么奥妙值得这位教授远道来借,这些互不相干的书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他正在校注的那部古书有什么用处。经过亲见原书,又得到书库中人指点,金克木增加了一点对古书和版本的常识。

“我真感谢这位教授。他不远几十里从城外来给我用一张书单上了一次无言之课。当然他对我这个土头土脑的毛孩子不屑一顾,而且不会想到有人偷他的学问。”

虽然金大师戏称成才是靠“偷”别人的学问,但这学问似乎也不是任谁都“偷”得来的。没有孜孜以求的钻劲和用心良苦的推敲,谁能从纷乱的借书单中找出条理?再加上夜夜苦读和虚心求教,使得原本在学问上的不足得到长进,才成就了一代大师。因而,每个想要成才的青少年都要注意勤学苦练,当然还要处处留心,从每一个看似平常的角落“挖”出学问。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习惯是一种很重要的力量,它可以自动驱使你学习。而且,我们说勤奋出机遇,其中的勤奋应该是终生的。如果只想凭借一时勤奋换来机遇女神的青睐,这无异于痴心妄想。只有历尽无数次的失败与考验,仍然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下来的,一直勤奋着向着目标前进,机遇才会出来叩响你的大门。

【北大心理课笔记】

勤奋成就梦想,再美好的愿望如果不付诸行动,也只是空想。空白的生命是僵死的、丑陋的,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勤奋耕耘。只有勤奋才能让生命保持活力,加速生命的运动和发展,从而实现心中的梦想。

正确的选择胜于盲目的努力

我很赞赏北大博士生的一句话:“‘在大学、研究生期间,不要致力于满口袋,而要致力于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我是相信这点的。”

——王选(北京大学教授,科学家)

同类推荐
  • 人生必须解决的38个心理危机

    人生必须解决的38个心理危机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难题,就会表成一大堆心理危机。说严重一点,每一个心理危机的杀伤力都是巨大的,都会成为你前行的大沟小坎。因此要学会应对心理危机,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生存本领。本书从38个方面为你开列了克服这些心理危机的有效“处方”,旨在从正、反两方面告诫你必须这样做的道理和方案,让你在短时间里铲除自己的心理危机感,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驾轻就熟、本领超群的人!
  • 读懂孩子的心

    读懂孩子的心

    家长说,青少年像云一样让人捉摸不定;孩子说,其实家长根本就不懂我的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和家长之间都存在着隔阂。家长认为孩子叛逆、不省心,青少年认为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话可讲。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青少年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久而久之产生了误解。
  • 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本书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需求为突破口,对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构建了教师心理素质的内容,并且对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
  • 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每个人都能够学会的心理学知识读本,心理学是一门人人都需要了解的学科,,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它的影子,如果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我们的生活将会冈此而变得与众不同。
  • 心理健康六年级(上)

    心理健康六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热门推荐
  • 三国之凉人崛起

    三国之凉人崛起

    汉失其鹿,谁人逐之。凉州大马,横行天下。霸西州虎视中原,凉人少年志问鼎。幽幽羌管,奏一曲豪杰勇士共谋江山。道一句:凉人悍勇,天下英雄谁人敌?
  • 妖王花倾城之血玉

    妖王花倾城之血玉

    本是21世纪的仙侠小树丛,不小心穿越到了仙侠世界师父,徒儿没有错,凭什么让我道歉,要不我把他们都给杀了,就没人知道咋俩的事了。云千夜冷冷的说到:你给我跪下,我今天让你明白什么是忘川剑的神奇之处。几年后,云千夜你现在还好吧,我的这只胳膊也该还你了,花倾城淡淡的说到。我发誓,从此以后与你再无任何瓜葛。忘川落,师徒断。三生畔,永不见。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宿命:神魔之战

    宿命:神魔之战

    他,是曾经的魔界之主。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类。他为了她,孤身挑战整个天界。无数年过去了,他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叹了口气默默的走向了黑暗中,留下一道悲凉的背影。PS:第一次写书,不喜勿喷。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1)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武行天神

    武行天神

    武道三千,元气为始。过天关,进幽冥。聚星辰,斩日月。一念生死,一道通天。废物少爷,聚元失败,却得紫元神石。从此,逆袭各路天才妖孽,轰杀无数妖魔。唯吾独尊,君临天下。
  • 良辰慕倾卿

    良辰慕倾卿

    一个是天资笨拙,但一心想要行侠仗义的小姑娘。一个是生活在谷底,身世不明的大夫。因为谷底的相遇。交织出一段搞笑的爱情故事~
  • 如果爱能重来一次

    如果爱能重来一次

    如果爱能重来一次,如果还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不后悔爱你,不后悔为你倾尽所有……
  •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

    编辑出版本书的目的,是为研究红西路军历史提供完整、系统的资料,并为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革命史提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