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41200000016

第16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城市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先是三国鼎立,后来晋武帝统一中国,但不久又分裂,近三百年南北对峙。一直要到公元581年,才由隋文帝统一中国。但真正成为一个长治久安的稳定大国,在唐朝才算正式开始(618)。这一时期,建筑和城市在形式上没有更大的变化,但建筑内涵却有所进步,更为丰富了。

汉以后的城市形制不再以统治机构的宫殿占绝对优势。如果我们把西汉的长安和唐代的长安作一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汉长安城中宫殿占去好大一片,几乎是全城一半以上的地方;而唐长安城中宫殿面积明显地缩小了,大部分是居民区和市肆区。

这就是一种进步。有人说,所谓城市,其实是由“城”和“市”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城”,其性质为政治和军事上的;“市”,其性质为生活、商业、文化诸方面的。而若突出了后者,就意味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文化的繁荣。

从建筑来看,如宫殿建筑,无论是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诸方面,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既反映在合理性上,也反映在表现性上。如唐代的含元殿能从形式上充分地表现出大国帝王宫殿的巍峨壮丽,飞翼般的高楼,高而巨大的台阶,都可以看成壮丽雄伟的建筑语言。又如唐长安的大明宫中的麟德殿,不但规模巨大,而且建筑技术和艺术也相当了不起。它是以三个建筑结合而成的,这种木构技术是相当复杂的。高低错落,勾心斗角,造型富有变化,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了。

这一时期,从社会形态来看其实可以分为前后两半段:前段是分裂、混战、多变的时期,历时约四百年;后半段是统一、安定、繁华的时期,历时约三百年。所以无论在城市或建筑上,前后两者是很不一样的。由于社会的原因,一般说前者偏小、简练,但也有小而精致华贵的,如南朝时的一些城市和建筑。后者则是大国气度,如唐代的长安及其宫殿。

上面说到,从东周到西汉,与从东汉到唐代,在历史的比较上虽然有惊人的相似,但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有所不同。这在宗教建筑上反映也许更为明显。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原有的观念和社会生活。这对于建筑来说,发展和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佛教建筑,既要适合中国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建筑文化,又要保持从印度传进来的佛教(建筑)本来的系统和需要。最明显的也许还是佛塔。塔这种形式在中国建筑历史上更是全新的,就连“塔”这个字也是晋宋时期为了翻译佛经而造的译音字。总之,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这一个历史阶段的建筑上都得到了投影。还是这句话:建筑为人的需要而建,也反映了人。

曹魏时期的邺城

邺城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但沧海桑田,这个地方如今已大部分在漳河底下了,只有城西的铜雀台一带,还位于漳河岸上,可见到基址。因此说起曹魏时期的邺城,只能在文献资料中见到了。例如郦道元(466~527)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此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晋时的一尺约为0.245米,故此城为东西3087米,南北2205米。“西北有三台,皆因为之基”,“中曰铜雀台,南则金虎台,北曰冰井台”。其中铜雀台最为有名了。杜牧《赤壁》诗曰:“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台是一种高敞之处,登高望远,可谓游赏之好去处。

曹魏是分裂时期的一个国家,所以它的都城虽然也比较完整,但规模不大。邺城作为都城,最大的特点在于形制的创新。邺城为扁矩形,中轴线北端是宫城,其东为一组官署,官署后部为后宫,是曹操的宫室。在后宫和官署的东面(城的东北角)为皇家贵族的住所,称“戚里”。城的南部为居住、商业区,约占全城面积的五分之三。由此可知,这种都城布局与前面说的《周礼·考工记》中所规定的形制已很不相同了。邺城的布局对后世影响不小。如后来的隋唐长安,与此比较相近。

从三国时期的建业到南朝的建康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今天的南京,在五代时叫金陵,为南唐的都城;又叫建康,这是更早的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再往上溯,乃是三国时期的东吴之都城,叫建业。而所谓“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刘宋、南齐、梁和陈这六个连续的朝代,它们都建都于此。此城之建都,当时属分裂时期,虽然都城规模不大,但这里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文化丰富多彩,所以一直被后人怀恋。

三国时期的东吴建都建业,这也许是历史上最早在此建都了。“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赤壁之战后,孙权从各方面的形势分析,决定由武昌迁都于此。孙权是个讲究实际的皇帝,所以当时都城建业的规模不大,而且宫廷建筑(如太初宫等)也不甚雄伟壮丽。所用的建筑材料,也有好多是从武昌旧宫中拆下运来的,“大禹以卑宫为美,今军事未已,所在多赋,若更通伐,妨损农桑。徙武昌材瓦,自可用也”。后来孙皓(末帝)执政,又建昭明宫,才见雄姿,其中正殿赤乌殿更为华美奇丽。

东吴为晋武帝司马炎所灭,统一中国,晋代都城在洛阳。但不久晋代分裂,晋室南渡,又在此地建都,建立东晋王朝,地名则由建业改为建康。晋元帝初到这里时,暂安于东吴的太初宫,改昭明宫为显明宫。后来到晋成帝时才建新宫,名叫建康宫。

东晋时对原来东吴都城建业作了一番改造,在规划都城时曾有一段有趣的事。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篇》中说: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人谓王东亭曰:“丞相初营建康,无所因承,而制置纡曲,方此为劣。”东亭曰:“此丞相乃所以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南州是在建康以南,即姑孰。王东亭即王,东晋丞相王导之孙。他解释王导对建康都城的规划思想:因为此处地盘不如中原地带大,因此要使街道做成弯弯曲曲,若隐若现,不知街道有多长,都城有多大。这其实就是空间的艺术手法了:含蓄,有不尽之意。可见当时的美学、文艺思想开始活跃,追求艺术效果,与文学中的“秘响傍通”、“伏采潜发”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朝四个朝代宋、齐、梁、陈,均建都于建康,都城的名称也没有改。刘宋元嘉十五年(438),在东晋的永安宫基址上建东宫,后来又扩至玄武湖地方,叠山理水,建为苑囿。公元502年,萧衍称帝,改国号为梁,在位时宫殿建筑加建不多,所加建的多为佛寺和园林之类。到了陈朝覆灭时,都城建康被隋军夷为平地,景象甚惨,所以北宋王安石要作此吊古之词。

从此建康多年被冷落了,直到五代十国时期,这里是南唐都城,名曰金陵。南唐是小国,都城也不大,金陵之城似珍珠般小巧玲珑,文雅秀丽。南唐之金陵,位于六朝故宫之南,从图中便可知道它的规模是多么的小。

公元937年,南唐开国之主李昇建金陵皇宫,位于城之中央。宫门南有御河,上有“天津桥”(即近南京中华路北口的内桥),桥南为一条正南北向的“御街”。这种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却是很正规的都城格局。所以说规模虽小,但都城型制却很规范。南唐李昇以后,李(中主)和李煜(后主)都喜欢文艺,而治国少方,故国力每况愈下,终于被赵宋所灭。而那些雕梁画栋的宫殿,则成了诗人意念中的感怀之物:“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李煜《破阵子》)从此以后,金陵衰落了。一直要到四百年后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才又有飞黄腾达的时代。

魏晋、隋唐时期的洛阳

洛阳称“九朝古都”,这座城市的兴衰和变迁,不亚于南京。洛阳早在西周就已经是个很规范的都城,这在上一章已经说过了。东汉之后,洛阳因战乱而衰败。但后来又是曹魏、西晋和北魏的都城。

晋武帝司马炎建都洛阳,有了一些建设,但不久内乱外患,如“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频仍相继。永嘉五年(311)匈奴人攻克洛阳,皇室和官僚集团聚族南逃,西晋洛阳只有短短的四十六年,又被夷作一片废墟,史称“永嘉之变”。

南北朝时期,拓跋氏集团建立北魏,也定都洛阳。这时的洛阳城,位于近洛阳市东约十五里的孟津、偃师附近。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北倚邙山,南临洛河,自然条件极好。北魏都城洛阳与以前汉魏时代的都城营建方式不同。此城分外廓、内城、宫城三层相套的形式。在内城的东、西、南三面兴建外廓。最里面的宫城,则是整个洛阳都城的中心了。

北魏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但多已汉化,魏孝文帝(467~499)对汉文化十分崇拜,因此都城规制还是比较规范的。内城基本上是原来的。宫城之北有皇家苑囿,即华林园。内城之西北有三座小城,叫金镛城,精工细筑,可谓固若金汤,是洛阳都城的军事要地。北魏大兴佛教,故洛阳都城里佛寺浮屠(塔)相当多。最多时寺院达一千余座,而且有的规模十分宏大。最著名的要数永宁寺塔,“高九十丈”,有些不可思议。

隋都大兴和唐都长安

自东汉灭亡分裂之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朝则归为一统,终结了近四百年的分裂、混战局面。隋文帝杨坚定都大兴,即西汉时的长安(附近),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这位皇帝有远见卓识,他认为长安一地,有几个优势:一是洛阳、邺城等地,在战乱期间已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二是建康一地,对于统一的中国来说似过于偏南;三是陕西关中一带,东西南北,是当时的政治统治之要地(隋时主要的来犯之敌多为西北一带的少数民族);四是隋起兵于关中,对这一带来说是根基之地,人心最为稳固。可见文帝决定建都于此,是经过周密分析的。

可是,定都西汉都城长安旧地,也并不是在原址上建都,而是在汉长安城之东南,新辟一址新建都城。其理由是:首先,这里曾经战乱,破坏严重,残垣断壁,清理困难,不如另择平坦之地;其次,这里地势不佳,地形狭小水质咸卤;第三,原来西汉时都城的道路和建筑等多有不合理处。因此,隋文帝杨坚在开国的次年,即开皇二年(582),就在汉长安之东南动工兴建都城,并定名为“大兴”,以示新的历史之开始。

兴建大兴城,规划师是太子左庶宇文恺,他在规划设计时参考了北魏的洛阳和曹魏的邺城,拟建成一座理想的都城。经过三十年的建设(至隋炀帝大业九年),城市才基本建成。这是一座称得上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了。大兴城面积达84.1平方公里,而西方古罗马都城罗马面积只有13.68平方公里,东罗马拜占廷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只有11.99平方公里。

大兴城的规划布局,外为方正的城廓,内部分区明确。北部正中是宫城,宫城南紧邻皇城。城内左祖右社,布局规范。居住区和市集布局也很完整。这是一座我国封建时代少有的理想化的城市。但可惜隋炀帝腐败,都城建成后仅五年的时间,隋王朝就被李渊等领导的起义军推翻。好端端的一座都城,被唐朝坐享其成。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王朝。唐朝在隋朝的大兴城建都,但名字改为长安。城市的基本格局未变,但调整得更像一座大国的都城了。唐长安的总体特征是中轴线对称布局,以正对宫城大门承天门、皇城大门朱雀门、直至南城中门明德门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城门位置道路的格局及东市西市的位置等,皆严格对称。城内道路呈方格网形,南北大街十一条,东西大街十四条。道路等级分明,层次清楚,以通达城门的大街为主干道,其他则为次级道路,最后则是通达诸街坊内的小路。道路最宽的有180米,其气派可以想象。

唐长安城内的居住区为街坊形式,是封闭式的坊里制,这样便于管理,对社会治安有好处。唐代初年,天下太平。贞观年间(627~649),有“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之美誉,即所谓“贞观之治”。

唐代长安的都城布局成了典范,后来日本的平城、平安京的规划,就是参考唐长安的。

同类推荐
  • 认识我们永久的家园(科普知识大博览)

    认识我们永久的家园(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必懂的军事知识

    必懂的军事知识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绿色未来,人人有责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绿色未来,人人有责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信息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信息

    本书从信息的识别、收集、筛选、分类、整理等方面介绍信息的基础知识,进而使我们享受信息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 怎样做好钳工

    怎样做好钳工

    本书以问答的方式介绍了钳工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钳工工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安全用电的原则、产品装配的方法、设备清洗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等。
热门推荐
  • 鸿雁之什

    鸿雁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王朝

    剑王朝

    自连灭韩、赵、魏三大王朝,大秦王朝已经迎来前所未有之盛世,强大的修行者层出不穷,人人都以身为秦人而荣,但丁宁,一个出身毫无疑问的秦国都长陵普通的市井少年,每天所想的,却是颠覆大秦王朝,杀死修行已至前所未有的第八境的秦皇帝。
  • 凤凰奇侠之四:吾妻小楼

    凤凰奇侠之四:吾妻小楼

    自从跟了这个男人,她心里就有一箩筐的问题:为什么他会捡她回来?为什么他会养育她、教育她?为什么他对她总多了一丝宽容?当她看见那名沉睡在水玉中的女子,她终于有了答案。一切的一切,只因为她有着和那女子一样的面容。从头到尾,她该死的就只是一颗棋子!既然她只是一个替代品,只是他打发时间的玩具,她宁可毁去这张脸,远远的逃离……
  • 极品异能教官

    极品异能教官

    曾经的富二代如今的屌丝杨轩偶然得到了异能教官系统,从此他的人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他说过,作为一枚专业的异能教官,我的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可硬可粗,可长可弯,可凉可烫。而我们的目标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壮大自己,充实别人。
  • 华夏传说——造梦人

    华夏传说——造梦人

    你是否想过,或许,你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你或许只是生活在别人的梦境当中,这一刻,你是否会有过怀疑,你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只是别人梦中虚构的!……欢迎来到我们“造梦人”的世界,在这里,我将带你揭示梦境与现实的真谛!!!!!!!!!
  • 盛宠嫡妃

    盛宠嫡妃

    听闻侯府大小姐江锦言空有一副倾城倾国貌,怎的一颗蛇蝎恶毒心。娇弱姨娘最终在佛堂空余一段白绫了此残生。娴雅庶妹被送进端王府做妾最后家破人亡癫狂自焚。端王含情脉脉情深意重,她薄情寡义头也不回……雪砚挑眉撇嘴,我家大小姐说了,天生我仇必得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自己造!前世温柔如水,只换来众叛亲离后,烈火焚身而亡!一朝归来,她冷硬如冰,亲手谋得盛世风华锦年!“我三从四德欠佳,你当真要娶?”“我一介庶出武夫,娶你名正言顺。”武夫?左手写得字也能铁画银钩矫若游龙?庶出?做到异姓王爷这个位置也就罢了,为何身世一出满朝风雨!锦言,我许你一世盛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下之换天

    天下之换天

    百年前,大吴开国君主射王带着八万铁骑横扫了北陆,亲手埋葬了商氏王朝,开创了新的天下,射王建新都东都,后大封天下……百年光阴,一晃即逝,沧海桑田,大吴也已经历了三代君主,传至吴王治,人常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自然也包括感恩之心,百年前,射王按功行赏,分封三打世家,百年后,天下太平,昔日的大将终究难逃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命运,因为,千古以来,天下只有一个姓,绝没有第二个。PS:说明下,之前本文曾发布于幻剑书盟,不过该页面已无法打开,当时用的作者名为陶星。
  • 宠心

    宠心

    先帝驾崩,着皇太女即位。奈何皇太女是个天生痴儿,还把传国玉玺“送”给了摄政王……咦,那她自己呢,要不要一起打包送过去?
  • 冷情总裁遭遇贪财妻

    冷情总裁遭遇贪财妻

    一场意外的车祸让薛凌洛悲催的住进了医院,并且因为无辜旷工,损坏公物为名赔款还要开除。然而肇事者竟然逃逸,这怎么能不令人气愤呢?什么?他是乔氏大总裁,这么说他很有钱,太好了,发财的机会来了,如果不狠狠敲他一笔,怎么对的起自己呢。她只是想要讨点赔偿金,这样过分吗?毕竟她才是受害者,可是为什么要她用婚姻来换?这样公平吗?“婚姻维持一年,给你一千万,这样公平吗?”男人低沉的声音响起,深邃如大海般的眸子,清冷的看着她。
  • 梦幻非仙

    梦幻非仙

    千万年来,世人皆痴于成仙,望而长生不老,可谁又见过成仙,谁又成过仙,是否成仙是一个谎言还是根本就不在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