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44800000031

第31章 德国V-2弹道导弹

德国V-2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弹道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研制的地地弹道导弹。德文全称Vergeltungswaffe-2,意为“报复性武器—2”,其目的在于从欧洲大陆直接准确地打击英国本土目标,它是火箭技术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

研发历史

1925年,德国人率先在奥比尔公司生产竞赛用汽车上试验了火箭推进器。尽管试验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成果,但德国科学家并未因此放弃新的探索。反而更着手设计飞向同温层高空的探空火箭。

1927年,以奥地利数学家赫尔曼·奥伯特为首的一批德国科学家与工程师成立了民间的德国宇宙航行协会,这是全世界第一个航天科技研究协会。

1929年,奥伯特与他的助手们开始研发液态火箭推进器。1932年后德国陆军开始想到了液态燃料火箭作为长程攻击武器的可能性,并派遣对火箭研发有兴趣的瓦尔德·多恩伯格上尉负责筹组相关事宜,瓦尔德招募了当时为经济状况烦恼的沃纳·冯·布劳恩为首的火箭研究小组进入德国陆军兵器局,开始进行液态火箭推进器的试验,同年,德军在柏林南郊的库斯麦多夫靶场建立了火箭试验场。

从1933至1941年的8年期间,多恩伯格与冯·布劳恩的研发团队不断进行火箭研发,第一代的A-1重150千克,直径0.3米,长1.4米,采用酒精与液态氧推进剂,但推力只有3000kgf。由于设计不合理,因此A-1火箭试验失败。

1934年12月19日及20日,冯布朗的研究团队成功发射两枚重500公斤,安装陀螺仪并以液态氧及乙醇为动力来源的A2火箭,发射地点位于德荷边界的柏克姆岛,此次测试两枚火箭以2.2公里及3.5公里的射程掉落北海,A2火箭开发案到1936年结束。

由于A-2火箭得到了满意的成果,于是德军更近一步着手研究第二代的A-3与A4火箭开发计划,其中A4火箭的预定目标为射程175公里、最大射高80公里、酬载量1吨的大型火箭,由于实验规模已经大到旧试验场无法提供足够测试空间,因此德国选择了东部奥德河的出海口处的一个名叫佩内敏德的渔村,兴建新的火箭试验基地。

除了液态火箭以外,德国空军也在此地开始研发FI-103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研究工作(FI-103即后来的V1火箭),代号FZG-78.1942年FI-103研发成功后,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亲自将此种新式兵器命名为“V1火箭”。V指的是德文的Vergeltungswaffe waffe(复仇武器)一词缩写,他意味着德国要用这种新兵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雪耻,并向战胜国复仇。

A-3火箭重达750kg,直径0.7m,长6.5m,推力增大到14700kgf,然即使A-3火箭试验成功,但A-3火箭的射程距离仍旧未达当时研究团队的期待。接着一种新型态的A-4火箭设计方案开始提出并接受试验。在1937年得到了德国陆军的支持,拨款了2000万马克作为A-4火箭研发经费。

A-5火箭则是A-3火箭的改良版,A-4火箭在吸取A-5火箭的研发经验与资料后,在1942年正式研发成功。随即量产制造,1944年9月正式命名“V2火箭”,并在9月8日的伦敦攻击扬名于世。

性能特点

V2可负载1000千克的高能炸药弹头并射向300千米远的目标。

V2采用一体式液态火箭(弹体弹头不分开),全长约14米,直径约1.7米,离陆时质量12800~13000千克,离陆时推力27000千克力,最大飞行高度约为100千米左右,最大飞行速度4.8马赫。

推进方式:以乙醇(酒精)与液态氧当作燃料,两种燃料则会以一定比例通过管线引入燃烧室点火推进。管线特别设置在燃烧室壁旁,目的在于冷却降温,以免发生燃烧室过热甚至融化的状况。

在V2火箭的尾端,亦安置了被称为燃气舵的金属板,主要是为了改变气流,诱导火箭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也可以用来改变火箭前进的路线。

导引方式则是传统的惯性导引:当火箭点火后,液态燃料推进器将会把V2推送到一定高度与速度,待燃料烧完之后,导弹大多会在抛物线的顶点(80~100千米)。接着便会受惯性沿着抛物线继续射向目标。然而这也意味着命中准度常会因气流、天候不佳等因素而大减;虽然后期的V2引用了电波导引方式,然而误差亦高达公里计。

由于弹道导弹在终端速度极快(约4马赫以上的超音速),远超过当时同盟国空防的反应所需时速,因此防不胜防。基本上当时英军只能靠声音与雷达约略测量预估弹道后,在导弹尚未击中目标前,以高射炮发射高爆弹药射击弹道企图拦截之。另外,在二战中V2也广泛采用迷彩涂装,以避免遭到空军辨识空袭,在二战末期更全面采用橄榄绿作为迷彩。不过在试验中,V2则是用黑白相间的涂装作为辨识。

从1944年6月13日到1945年3月的短短十个月间,德军共发射了15000枚V1导弹与3000枚V2导弹,共造成英国31000人丧生。V型弹道导弹的出现,亦拉开了新式作战的序幕,V2的出现意味着各种新兴弹道导道的战略、战术运用。在历史上,美苏两大强国亦在弹道导弹着力深厚,并发展了各式弹道导弹,以及冷战铁幕的相互对立型态。

服役历史

1944年5月16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下达了使用V-2导弹作战的命令。1944年9月6日傍晚,德国向英国第一次发射了两枚V-2导弹,但都失败了。9月8日,德国向英国伦敦发射了第一枚V-2,炸弹在伦敦市区爆炸。这是V-2首次成功袭击英国本土,在伦敦引起了很大的恐慌。

从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国共发射了3745枚V-2导弹,其中有1115枚击中英国本土,2050枚落在欧洲大陆的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列日等地。还有582枚用于发展、改进和训练。

在所有发射的V-2中,有74%落在目标周围30千米以内,这些导弹又有44%落在10千米的范围内。从袭击英国造成的人员伤亡看,V-2共炸死2724人,炸伤6476人,建筑物的破坏也相当大。V-2火箭武器的威力得到充分展示,但并没有起到德国当局希望的那种能挽回败局的战果。

二次大战后期,德国纳粹的V2火箭呼啸飞越英伦海峡轰炸伦敦,虽然V2对英国的实质损害不大,但是不像V-1导弹可拦截因此对英国的社会人心造成莫大影响。

大战一结束,美俄双方都急着要掌握德国的火箭技术,但是按照雅尔塔密约,V2火箭生产工厂的主要所在地皮纳蒙划给了苏俄托管,美国心有不甘,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军组成了一个突击队下令紧急展开一项代号“回纹针”的任务。

在1945年5月22日到5月31日的10天之内,美军挺进巴伐利亚区并占领当地,动用了300节火车车厢和13艘轮船,把近百枚的V2火箭以及相关的一切设备和半成品抢运一空,苏军在第二天的6月1日抵达的时候,只看到一座座空荡荡的工厂。

美国虽然获得了许多V2的半成品和制造设备,但最可贵的是美国情报单位成功地说服了包括德国军方火箭计划负责人瓦尔德·多恩伯格中将及开发团队核心冯·布劳恩博士与相关的126位研究团队成员前往美国,并分别安置在德州的福特布里斯的火箭研究小组以及新墨西哥新建的白沙导弹试验场。

1945年9月,冯·布劳恩抵达美国,时年33岁,自此以后美国的火箭工业和太空发展就扶摇直上。除了军事用途,V2火箭在研究高层大气和电离层,以及对地球表面拍照等科学课题上也非常有用。

1946年,美国海军实验室发射了一枚V2火箭,射到数百公里的高空,用来观测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这也是V2火箭第一次应用在太空研究,从此开启了太空科学的新页。此外V2火箭亦用来当作载人飞行试验载具,并搭载过猴子一类的小动物升空。

评价

由于德国火箭专家的努力,终于使火箭技术达到了实用阶段,并且达到了世界液体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战后,德国火箭技术的转移形成了许多国家发展航天技术的重要基础。美国、苏联、法国、英国、甚至中国都从德国火箭技术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利益。这是德国对世界航天史的重大贡献。

同类推荐
  • 谍战任务系统

    谍战任务系统

    金石是个普通的IT工程师,学校毕业后生活的很不如意,遭遇种种嘲笑和失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为“脚踏石VR晶片"开发接口而神奇的连接到了一个任务系统.从此可以在谍战风云中穿越,为了保护亲人,也为自己,他努力活下去,并且不断变强,他努力追寻系统的真相,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归平静,但却被虚假牢牢的捆缚在冰冷的角落里,偶尔好像发现了什么,但总会莫名的遗忘。魔眼里露出的血色瞳孔和午夜窗前跳动的那席红裙,还有黑暗中……正不断逼近的恐怖身影!
  • 《我在特情局的风流日子Ⅰ》

    《我在特情局的风流日子Ⅰ》

    未发完,进行了大的修改,易名《双城劫》。敬请关注全新的完整版《双城劫》。
  • 战争机器

    战争机器

    他本来是一个天朝和谐小市民,唯一的爱好就是玩玩游戏,可这玩游戏竟然也能玩出大事。在一次游戏后,他被一伙黑衣人离奇劫持,之后他才发现,被劫持的不单单是他,还有他一个游戏战队的所有队友。从此,一个游戏战队成员组成的雇佣军小队开始在世界各地活动。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命运?他们又被卷入了怎样的谜团之中?他们平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身世之谜?他们活动在世界最肮脏的环境里,用血与火,书写出一篇中国式的挽救世界之旅。请看战争机器之古墓匪影。
  • 舍命谍战

    舍命谍战

    这本小说是讲述外国特工利诱绑架等手段对中国核武器高精技术的窃取,主人公舍予等六人不顾一切为保护他们所要救的专家而陶冶出的舍命谍战。
  • 卒者

    卒者

    杀一为罪,屠万为雄,杀得九百万为雄中雄。兵者,勇也。欲为将军者,必杀百万人。吾之铁蹄会踏破山河,威震八。履众生之骸在此世界之矣。
热门推荐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邪恶三公主与单纯三王子

    邪恶三公主与单纯三王子

    邪恶三公主遇上单纯三王子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逐仙之行

    逐仙之行

    打猎,砍柴,生火,做饭。这原本是元都一生之中只需要做的几件事情,因为他是一个猎户,深山老林中唯一的猎户。自幼便一人生活,从未接触过外人,只与野兽相识,但是仙女的出现让他觉醒了自己的修仙念头,一朝弃猎,今后修仙,且看元都如何由一个猎户变成一个世人恐惧的存在,最终追到了仙女,博得红颜。
  • 我遇见的那个他

    我遇见的那个他

    那个人想梦一般的在我心里,但是我又觉得不太真实。有一段时间,他又突然不在;又有一段时间,他又好像天天在我身边。有的时候他就像一个大哥一样,又有时候他又像一个严厉的老师,又有的时候像个体贴的男朋友一样。。。从小就被他照顾,可是又有的时候嫌弃他,像个老妈子一样唠唠叨叨的。本以为会一直被他这样照顾下去的,可是突然发现他的突然离开,让我。。。。。。。
  • 莫不暖冬

    莫不暖冬

    这是一个中二青年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呆萌萝莉进化成毒舌高智商女的过程。顾莫笙和唐暖在一起后,有一天,顾莫笙抱着唐暖,问她“你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唐暖正在准备明天上课用的课件,头也不回的回到“我什么时候喜欢你了,你个又老又丑的大叔配得上我。”本文又名<残废的作者君如何把高智商毒舌写成脑残贱萌中二>
  • 小人物闯天界

    小人物闯天界

    “你的剑呢?”宁丁咬牙切齿的道。看来,他开始生气了。真的开始生气了。“我就是剑,剑就是我。”五格道。“还要我再重复一遍吗?”“很好。那就受死吧!”宁丁说完,他就动了。不仅他动了,连同他带来的剑也动了。静如淑女,动如狡兔,是他一惯的作风。面对敌人,面对对手,他更没有留手,也没有留手的意思,所以,这一剑是他全力一击。剑光一闪,他的剑已经出鞘,至于,他的剑怎么从身后突窜出来的,没有人能看得到,七室中八只睛,四对眼睛都没有能看得清楚。因为,他太快了,快如闪电。众人只感觉寒光一闪,再一次看到这把剑时,它已经出现在五格的面前,接着就闪电般剌向五格的心。一剑击敌。他的成名绝技!
  • 恋爱笔记之夏未央

    恋爱笔记之夏未央

    她和他的相遇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缩影,坎坷的路是见证爱情的坚不可拔,她最后在天国倾听他在每一个情人节为她弹奏的《为爱守恒一只为等你!》他们的爱情不是天轰地烈,但却阐述人与人之之间那份神秘的感情(*^ω^*),尽管在他和她不在同一个地点,但但那爱_永存。
  • 守护甜心之圣夜守护者

    守护甜心之圣夜守护者

    亚梦来圣夜学院之前的故事?亚梦依旧火辣辣,外表冷酷。本文与守护甜心之软绵绵的心相关哦。
  • 仙影邪踪

    仙影邪踪

    草芥之力以搏天地,米粒之光以争日月。一念求仙,漫漫修仙之路,苦苦求索,只问何为正?何为邪?何为天地大道?
  • 校园藏龙

    校园藏龙

    12岁出国做雇佣兵,18岁称霸世界成为雇佣兵界的王者,堂堂狼牙雇佣兵团的创建者狼王叶任风,为了自己的上学梦回到华夏,身份金钱都不知不觉的到了他狼王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