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51300000010

第10章 保健

补气

气虚,一般多指“中气不足”或“元气虚衰”的证侯。主要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多由饮食失调、劳倦伤脾、每致中气受伤,而见肢体乏力,神疲,食少,气短等症。虚则补之,由于气虚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因此,临床上治疗气虚多从肺、脾胃、肾等脏腑着手,常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方一”四君子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

“功用”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现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方解”人参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用法”水煎服。

“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能够纠正胃肠功能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保肝护肝、抗贫血、抗突变和抗肿瘤等作用。

“方二”参苓白术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0克,白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山药各1000克,白扁豆750克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现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方三”党参枣米方

“来源”《百病食疗妙方》

“组成”党参30克,大枣3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体虚气弱,身倦乏力,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症。

“用法”先将参与枣,温水泡发,入砂锅煮半小时,捞出参与枣,留汤汁用;糯米洗净,加水适量放在大碗内上锅蒸熟后扣在盘中,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汁加白糖煎成粘汁,浇在枣饭上,即可食用。常人食用增强体质,有益健康。

“注意事项”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禁用。

“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党参具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升高血糖、抗炎、抑菌等作用。

“方四”乌鸡汤

“来源”《滋补养生药膳》

“组成”雄乌鸡1只,胡椒、陈皮各6克,良姜3克,草果2个,酱50克,葱、姜等调料适量

“功用”补中益气。

“主治”适用于体质虚弱、病后;产后补益服用;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脘腹冷痛者。正常人佐餐也可服用。

“注意事项”胃热之人服用,最好去草果、良姜等辛温之物。

“用法”将鸡宰杀后去毛、内脏,洗净,切成块状。鸡块与以上诸药、姜末、葱、醋、酱调拌均匀,入瓷罐内封口,隔水煮熟。吃肉喝汤,不拘时服食。

“方五”生姜米醋炖木瓜

“来源”《养生药膳》

“组成”木瓜500克,生姜50克,米醋500

“功用”补气益血,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主治”病后体虚,产后缺乳,慢性胃炎,吃鱼虾过敏等症。

“用法”木瓜、生姜洗净,切片。与米醋同置砂锅中于文火上炖熟。

“注意事项”在操作至文火上炖熟时,加入八珍膏一汤匙。以增强补气益血之功效。

“方六”补虚正气粥

“来源”《养生药膳》

“组成”黄芪30克,人参10克,粳米90克,白糖适量

“功用”大补元气,健脾胃。

“主治”劳倦内伤,五脏虚哀,年老体弱,久病羸瘦,心慌气短,体衰自汗,慢性泄泻,食欲不振,气虚浮肿等气衰血虚之症。

“用法”将黄芪、人参烘软,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熬成浓汁,取汁去渣;在渣中加冷水,再煎一次汁;合并两次滤汁。将粳米淘净后加适量水,加入上述煎汁同在文火上煮熬成粥;加入白糖,搅匀。

“按”一般连服3~5天后,间隔2~3天再服,服粥期间忌食萝卜和茶叶。补血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中医认为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故血虚症与心、肝、脾三脏关系甚为密切。又因肾主骨藏精,精血可相互化生,因此血虚与肾也有一定关系。血虚症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不眠,及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症。血虚宜补,临床常用的治法有滋肝养血法,补养心血法,益气补血法,补肾填精法,祛瘀生血法等。

“方一”阿胶炖水鸭

“来源”《补血补心饮食》

“组成”阿胶30克,陈皮一角、水鸭一只,幼盐少许

“功效”补血养颜,滋阴补益。

“主治”妇女血虚。日常用可以补益血气、滋补强壮身体。

“用法”水鸭剖洗干净,去毛、去内脏,放入滚水令煮五分钟左右,捞起,沥干水,备用。阿胶打碎、陈皮用清水洗干净,备用。将水鸭和陈皮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凉开水,盖上炖盅盖,放入锅内,隔水炖四小时左右,取出水鸭“斩件上碟做饭菜”和陈皮,放入阿胶,继续加火炖溶阿胶,并以幼盐少许调味,即可以饮用。

“禁忌”肚屙泄泻之人不宜饮用

“方二”红豆排骨汤

“来源”《补血补心饮食》

“组成”红豆四两,排骨十二两,陈皮一角,幼盐少许

“功用”健脾开胃,补血养颜。

“主治”可作为血虚、缺铁性贫血的食疗方。日常用可以补益身体。

“用法”红豆和陈皮分别用清水浸透,洗干净,备用。煲汤骨用清水洗干净,斩件,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至红豆炸烂,加入少许幼盐调味,即可以饮用。

“方三”阿胶熟地炖猪肉

“来源”《中国食疗》

“组成”熟地10克,阿胶10克,猪肉100克

“功用”滋阴补血和血。

“主治”血虚、出血、阴虚。

“用法”先取熟地10克,布包,加水,加猪肉100克,炖熟后,去布包,然后用阿胶10克烊化,加少量盐,即可食肉饮汤。

“方四”红枣木耳汤

“来源”《美味药膳养生疗病法》

“组成”黑木耳15克,红枣15个,白糖30克

“功用”健脾养血,滋补强壮。

“主治”治疗贫血、头晕、乏力等血虚证。血虚素质及健康人亦可服食,以起到养生保健之功。

“用法”用温水泡发木耳并洗净,将木耳、红枣、白糖共放碗里,加水适量,隔水炖之。一次服完,每天1~2次。

“方五”益母草煲鸡蛋茶

“来源”《补血补心饮食》

“组成”益母草一两,鸡蛋两只,幼盐少许

“功用”补血活血,调经安神。

“主治”可作为经期肚痛,功能性子宫出血食疗方。日常饮用可以使小便畅顺,血气流通畅顺,预防经期肚痛。

“用法”鸡蛋隔水蒸熟,去壳,备用。将益母草用清水洗干净,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鸡蛋和益母草,改用中火继续煲一小时左右,加入少许幼盐调味,即可以饮用。

“方六”鹿茸血酒方

“来源”《防治常见病单方验方精选》

“组成”鹿茸血酒适量

“功效”补血。

“主治”缺铁性贫血。

“用法”每次10毫升,每日3次。补阳

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当气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则表现为阳气不足,出现阳虚的表现。阳气不足,主要是指胃阳虚、脾阳虚、心阳虚、肾阳虚等而言,一般是指肾阳虚。其主要表现是: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舌色淡,常自汗出,男子阳痿,女子不孕,脉沉无力,舌淡胖等。补阳即是通过补助阳气,纠正阳气偏衰的病理偏向,已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补阳剂适用于阳气虚弱证。

“方一”胡桃益智山药汤

“来源”《补品补药与补益良方》

“组成”胡桃肉15克,益智仁12~15克,淮山药15~20克

“功效”补肾固小便。

“主治”肾阳虚,小便频数,夜尿多,亦用于治疗老年人夜尿多。

“用法”三味共水煎,取汤饮之,1日1剂,分2次服用。

“方二”炒酒虾

“来源”《补品补药与补益良方》

“组成”鲜虾200~300克,黄酒或米酒500克

“功用”补肾阳。

“主治”肾阳虚畏寒、腰痛、阳痿等症。

“用法”将虾放于酒中浸泡,泡约10~15分钟,取出,放锅内炒熟,食用。

“方三”肉桂粥

“来源”《补阳类食谱》

“组成”肉桂2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功用”温补肾阳,暖脾健胃,散寒止痛。

“主治”适用于肾阳不足,下焦虚所致的畏寒肢冷、遗尿、尿频;脾阳不振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以及心阳亏虚所致的心悸、怔忡、气喘、紫绀等。

“用法”将肉桂研成末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40分钟,将肉桂末调入粥中,搅拌均匀,再煮3分钟即可。服用时,调入红糖温服之。可作早晚餐食用。

“方四”鹿胶牛乳

“来源”《补阳类食谱》

“组成”鹿角胶6克,牛乳250毫升,蜂蜜30毫升

“功用”补肾阳,益精血。

“主治”适用于肾阳虚弱、腰膝酸痛、四肢倦怠、头晕眼花、面色少华等。

“用法”先将牛乳加热煮沸,兑入鹿角胶烊化,加入蜂蜜调匀即可。每日饮用1~2次。

“方五”羊肉虾羹

“来源”《药膳汤羹》

“组成”羊肉150~200克,大蒜40~50克,虾米30克,调料适量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适用于肾虚体弱、阳痿、腰冷痛、畏寒等症。

“用法”将羊肉洗净切薄片备用;先将虾米、大蒜及葱等入锅,加适量水,置火上,待虾米熟后下入羊肉片,至肉熟即可。食肉和虾米,饮汤。“方六”双凤壮阳粥

“来源”《食疗百味》

“组成”麻雀5只,子公鸡1只,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各15克,粳米250克,盐、姜适量

“功用”补肾壮阳,强筋健骨。

“主治”肾阳虚亏,筋骨失健。性功能低下,阳痿早泄,腰膝冷痛,宫寒不育,形寒畏冷,风湿痹痛等症。

“用法”将麻雀、公鸡宰杀、脱毛、去内脏,取肉待用;诸药布包入锅加水,煎汤去渣;将肉、药汁、姜、盐、粳米同煮成粥食。补阴

阴虚是血虚的进一步发展,当血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则表现为阴虚。症见皮肤、咽喉、口鼻、眼目干燥,肠燥便秘,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颧发红,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补阴即滋养阴液,纠正阴液亏虚的病理偏向,主治阴虚证。

“方一”五味枸杞饮

“来源”《养生延年药膳集锦》

“组成”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适量

“功用”滋阴益气,健脾补肾。

“主治”脾胃虚弱、肾气不足、腰膝酸软、乏力虚汗、气阴耗散、虚弱等病症。

“用法”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沸水冲泡,温浸片刻,再调入适量白糖。代茶饮用,每日2~3次。

“方二”西洋参粥

“来源”《美味药膳养生疗病法》

“组成”西洋参3克,龙眼肉30克,粳米100克,白糖30~50克

“功用”润肺养阴,益胃生津,强心强身,抗疲劳。

“主治”用于肺虚久咳,热病伤阴,咽干口燥,虚热烦倦等。健康人服之有养生保健之功。

“用法”粳米洗净,与西洋参、龙眼肉共煮粥,加入白糖即成。当做早餐服之。

“方三”三子定眩丸

“来源”《新编实用偏方》

“组成”女贞子、桑椹子各60克,枸杞子30克,旱莲草50克,蜂蜜适量

“功用”滋阴潜阳,补益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缠绵日久,烦躁失眠,腰酸腿软,四肢麻木等症。

“用法”共研细末,过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10丸,每日2次,淡盐水送下。

“方四”玉米须炖龟

“来源”《养生药膳》

“组成”玉米须100克,乌龟1只,姜、葱、黄酒、食盐各适量

“功用”养阴补血,消渴降压。

“主治”口渴神倦,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用法”(1)将乌龟放入热水盆中,排出尿水,再放入开水盆中,烫死,去头、爪和内脏;玉米须洗净,用纱布袋包好。(2)乌龟和药袋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入姜、葱、黄酒、食盐和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熬至熟。

“方五”百合地黄汤

“来源”《补阴类食谱》

“组成”百合30克,生地黄20克

“功用”养阴除烦,宁心安神。

“主治”适用于心阴不足,心神不安所致的精神错乱、哭笑无常、烦躁易怒、卧寐不安等。

“用法”将百合、生地黄洗净,放在瓦锅内,加适量清水,浸泡2小时,煎煮40分钟,取汤温服。药渣加水再煎35分钟,取汤温服。每日1剂,上下午各服1次。

“方六”首乌山楂汤

“来源”《补阴类食谱》

“组成”何首乌15克,山楂15克

“功用”滋补肝肾、和血通脉。

“主治”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等。尤宜用于高脂血症的保健食疗。

“用法”将何首乌和山楂洗净、切碎,加入清水适量,浸渍2小时,再煎煮60分钟。取汤温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养心安神

主要是通过具有滋养心脾,养阴补血,交通心肾等作用的食物或中药,治疗因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所导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精神不振等症。

“方一”甘麦大枣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克

“功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阴血亏少、心气不足所致的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欲哭而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言行失常、呵欠频作。

“方解”本方为治脏燥之常用方剂。方中甘草甘缓和中,养心以缓急迫为主;辅以小麦微寒以养心宁神;大枣补益脾气,缓肝急并治心虚。现代临床常用治癔病、神经衰弱、夜游症、歇斯底里等属心虚肝虚者。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

“方二”百合柏子仁汤

“来源”《养生药膳》

“组成”鲜百合50克,柏子仁10克,蜂蜜适量

“功用”宁心安神,润肺止咳。

“主治”肝火上炎,灼伤心阴,心悸易怒,头晕耳鸣。

“用法”鲜百合洗净后与柏子仁加水同煮20~30分钟。离火后弃柏子仁,加蜂蜜。

“方三”柏子仁茶

“来源”《补阴类食谱》

“组成”柏子仁15克

“功用”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主治”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的心悸、失眠、盗汗和血虚肠燥所致的大便秘结等。

“用法”将柏子仁洗净,沥去水分,入铁锅翻炒,以炒香为度。再将其轻轻捣破,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扣紧杯盖,约5分钟。可随时当茶饮用。“方四”大枣葱白方

“来源”《偏方奇效-民间偏方与验方2000例》

“组成”大枣15枚,葱白7~10根,白糖少许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

“用法”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过滤去渣加入白糖临睡前一次服完。根据病情连服数日。

“方五”猪心食疗方

“来源”《偏方奇效-民间偏方与验方2000例》

“组成”党参、黄芪各15克,丹参10克,大枣10枚,猪心脏1个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

“主治”神经衰弱,心悸多梦,失眠健忘等。

“用法”将猪心剖开洗净,再将上述中药用纱布包好,一同入锅内煮40~60分钟。饮汤吃肉,每日服1次(1剂),连服数日。

“方六”茶叶酸枣仁方

“来源”上海中医药,1984,(10)。

“组成”绿茶15克,酸枣仁粉10克

“功效”安神。

“主治”失眠。

“用法”每日清晨8时前,将绿茶15克用开水冲泡二次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就寝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

“方七”参枣茶

“来源”《冠心病保健食谱》

“组成”红参6克,大枣6个,甘草3克,当归3克,红糖20克

“功用”安神益智,补肺健脾,大补元气。

“主治”防治冠心病有辅助食疗作用。

“用法”1.大枣去核;红参、当归洗净后切片;将甘草洗净后用纱布袋包扎好。

2.把药袋、红参、大枣、当归同放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烧沸,用文火煎煮40分钟。去药袋,留红枣、红参片、当归片,加入红糖调匀即成。

“方八”清蒸银耳羹

“来源”《实用抗衰老药膳学》

“组成”银耳、白糖各50克

“功用”滋阴润肺,养心安神。

“主治”神经衰弱,精神萎靡,体虚衰弱,肺虚久咳。

“用法”将银耳洗净,放入瓷杯内,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和水,上屉蒸至呈胶状,凉后即可饮用。每日2次,每次15~25克。止咳化痰

“方一”生姜秋梨汤

“来源”《小儿常见病食疗方》

“组成”生姜5片、秋梨1个,红糖适量

“功效”发汗驱寒,止咳化痰。

“主治”小儿受凉感冒咳嗽,鼻塞不通。

“用法”分别把生姜、秋梨洗净,切成薄片、放入锅内,加水2碗。先大火煮沸,再改文火煎15分钟。加入红糖即可。趁热喝汤吃梨,一次或分两次吃完,盖被取微汗,避风。每日1剂,连服3天。

“方二”芥菜姜汤

“来源”《百病食疗方》

“组成”鲜芥菜80克,生姜10克

“功用”宣肺止咳,疏风散寒。

“主治”风寒性咳嗽。

“用法”将芥菜洗净切碎,生姜切片,加清水4碗,文火炖煮至2碗,加调料即成。

“方三”鲜梨贝母

“来源”《百病食疗方》

“组成”鲜梨500克,川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功用”清肺化痰,散结解毒。

“主治”咳嗽、燥咳、肺痈。

“用法”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后,合起放入碗中,入笼蒸熟食用,早晚分食。

“方四”川贝杏仁饮

“来源”《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与食疗》

“组成”川贝6克,杏仁3克,蜂蜜适量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适用于百日咳初起。

“用法”将川贝、杏仁加水煎煮。每日2~3次,食用时加蜂蜜调味。

“方五”紫苏陈皮饮

“来源”《中草药家庭治疗呼吸系统病》

“组成”紫苏、陈皮各10克,白萝卜片15克,红糖1匙

“功效”发散风寒,止咳化痰。

“主治”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用法”用水1碗,煎成半碗,加红糖一汤匙,趁热温服。健脾益胃

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都要依靠脾胃来供给,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大都重视保护脾胃,强调“胃气”的重要性。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

“方一”五味芡实粥

“来源”《常见病药膳》

“组成”五味子10克,芡实3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功用”健脾补虚,涩肠止泻。

“主治”适于脾肾虚寒、久泻乏力的患者食用。脾虚泄泻患者尤佳。

“方解”五味子性味酸,温。入肺、肾经。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日华子本草》:“下气,消食,止渴,除烦热……”芡实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以上二药配伍,意在增强此方固肾健脾、涩肠止泻之功效。再与健脾养胃之大米同烹后,加入白糖调味,适于脾肾虚寒、久泻乏力的患者食用。

“用法”将五味子、芡实洗净,大米淘洗干净。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文火煮30分钟,撒入白糖,再烧煮5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适量,正餐食用。

“注意事项”内有湿热、感冒咳嗽者不宜食。

“方二”健胃粥

“来源”《新编食疗汤补大全》

“组成”牛百页(又称牛胃、牛肚)250克,姜丝少许,大米100克

“功用”益气血,健脾胃,助消化。

“主治”治疗小儿病后虚弱、食欲不振、气血不足等。

“用法”牛百页用盐搓揉洗净,用滚水渌一次去污秽物。再清洗一次,切小块,加大米、清水两碗半煲粥,分多次食。

“方三”芡实茯苓粥

“来源”《百病食疗大全》

“组成”芡实15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

“功用”健脾补肾益气,强身益寿。

“用法”将芡实、茯苓捣碎,加水适量,煎至软烂。倒入洗净的粳米,加水煮烂成粥。分顿食用,连吃数日。

“方四”野鸭山药参汤

“来源”《中国药膳大全》

“组成”野鸭1只,山药50克,党参25克,生姜25克

“功用”补脾益胃,增进食欲,补养气血,复元固本。

“主治”可用于肠胃虚弱所致的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等症。

“用法”野鸭去毛及内脏,洗净,与山药,党参、生姜共煮熟,加少许盐,调味食之。

“方五”人参莲肉汤

“来源”《养生延年药膳集锦》

“组成”人参10克,莲子肉50克,冰糖适量

“功用”健脾益气,养心补肾。

“主治”适用于体弱、病后、年老、倦怠、乏力、自汗、失眠等病症。

“方解”民间常用本品为滋补小食品;莲子肉长于健脾益肾养心,配以人参,增强其益气之效。

“用法”人参、莲子肉放碗内,加水适量,浸泡半日,再加冰糖,将碗放蒸锅里蒸30分钟即可。人参可连续使用2~3次。每次蒸后喝汤,吃莲子肉。

“方六”豆沙红枣方

“来源”《美味药膳养生疗病法》

“组成”干豆沙50克,干大枣20个,白糖40克,熟芝麻10克,湿淀粉50克,鸡蛋清2个,干面粉、清水、熟油各适量

“功用”健脾开胃,补益气血。

“用法”1.将大枣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煮沸5分钟后取出,除去枣核。

2.豆沙中加入白糖40克,熟油10克,清水适量,搅拌成豆沙馅。

3.拌好的豆沙馅分别塞入每个去核的大枣中。

4.鸡蛋清中加入湿淀粉,搅拌均匀,制成蛋清淀粉糊,将包有豆沙馅的大枣在干面粉上按一下,再裹匀蛋清淀粉糊,放入烧至二四成热的油锅中,炸透捞出、装盘、撒上焦香芝麻末,即可食用。

“方七”山药粳米粥

“来源”《补益五脏药膳》

“组成”山药20克,粳米100克,白糖20克

“功效”健脾养胃,固肾益精。

“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弱,暑月吐泻,小便不畅,烦渴,遗精等症。

“用法”山药洗净,切薄片;粳米去泥沙,淘洗干净。将山药、粳米同放锅内,加水,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加入白糖即成。每日1次,正餐食用。

“注意事项”本方为正常人四季补益脾肾之佳品,任何体质人士均可服食。强壮筋骨

肝在体合筋,肾在体合骨,肝肾不足,则筋软骨弱,百病生,故强筋壮骨,应从补肝肾入手。

“方一”龟鳖地黄汤

“来源”《历代名医良方注释》陶慕章验方

“组成”龟板、鳖甲各一两,熟地五钱、丹皮、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各三钱

“功用”滋益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骨痨(骨与关节结核)阴虚患者。

“方解”本方由六味地黄丸加龟板、鳖甲而成,六味滋阴补肾,加龟板、鳖甲二味至阴之品,合之滋益肝肾,强筋壮骨。阴虚火旺重者用丹皮,地骨皮。均宜加皂角,生黄芪、炙山甲托里透脓。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方二”枸杞羊肾粥

“来源”《百病食疗大全》

“组成”鲜枸杞叶500克,羊肾1对,大米250克,葱、姜、精盐少许

“功用”补肾强腰。

“用法”将羊肾洗净后,去筋膜臊腺,然后切碎。加入洗净的大米、枸杞叶,加适量的水,小火煨烂成粥。分顿服食,服用前可适量加些精盐、姜、葱。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忌服。

“方三”干拌牛筋

“来源”《百病食疗大全》

“组成”鲜牛筋250克,绍酒、精盐、香油、味精、酱油、辣椒油、花椒面、葱、姜各适量

“功用”益气力,强筋骨。

“用法”将锅置于火上,加清水、葱段、姜片、绍酒烧沸,投入洗净的牛筋,移小火煮4小时左右,将煮好的牛筋捞出(没有煮烂的继续煮),待牛筋全部煮好,捞出洗净,晾凉后切片装盘。将葱切末,加适量香油成汁,另外加入酱油、花椒面、精盐、味精,倒入切好的牛筋中拌均即可。佐餐食用。

“方四”立安丸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组成”破故纸(生)、续断、木瓜干、牛膝(酒浸)、杜仲(去皮锉,姜制,炒丝断)各30克,萆薢60克

“功用”补肾,强腰脚。

“主治”腰痛,脚气。

“方解”本方治用补骨脂温肾助阳,续断、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木瓜干舒筋活络除湿。

“用法”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盐酒任下。

“方五”牛膝木瓜丸

“来源”《圣济总录》

“组成”牛膝(二两酒浸一宿切焙)、木瓜(一枚去顶并瓤入艾一两蒸熟)、巴戟天(去心炒)、香子(炒)、木香(各一两)、桂(去粗皮半两)

“功用”补益,壮筋骨,驻颜色

“用法”上六味。将五味为末,入熟木瓜并艾同捣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

“方六”四倍丸方

“来源”《圣济总录》

“组成”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一两)、菟丝子(酒浸三宿别捣二两)、萆薢(洗焙四两)、牛膝(酒浸二宿切焙八两)

“功用”补益壮腰脚。

“用法”上四味。同为细末,炼蜜和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早晚温酒盐汤任下。

“疗效”《圣济总录》记载该方大效。服之一年,行如奔马。聪耳明目

肾开窍于耳,肝在窍为目。根据中医五行理论,治疗耳目病症的方剂一般都着眼于肝肾两脏,或补或清,或辛甘发散,或酸苦涌泄,无不以肝肾为本。

“方一”清蒸枸杞桂圆

“来源”《百病食疗方》

“组成”枸杞子30克,龙眼肉20克

“功用”滋养肝肾,益血明目。

“主治”肝肾亏虚之老年性白内障。

“用法”将上二味放碗中,加水蒸至烂熟分二、三次吃。

“方二”蒺藜茶

“来源”《百病食疗方》

“组成”沙苑蒺藜适量

“功用”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主治”肝肾亏虚之老年性白内障。

“用法”沙苑蒺藜洗净晒干,微火炒黄令香。每用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方三”腐竹苋菜方

“来源”《中国民间食疗偏方》

“组成”水发腐竹100克,苋菜200克,素油50克,葱丝、盐、糖、味精、葛根淀粉各适量

“功用”祛痰,清肝,聪耳。能增强和改善听力。

“用法”将腐竹切成段,在炒锅中加入油,待热后放入葱丝炒出香味后,下腐竹炒至七成熟,再加入苋菜、翻炒,加盐、糖、味精至熟透,勾葛根淀粉汁汤。经常佐餐食用。

“方四”枸杞炒猪肝

“来源”《美容保健食疗与宜忌手册》

“组成”生猪肝250克,枸杞子50克,蛋清1个,水淀粉20克,清汤200毫升,葱、蒜、姜末、盐、味精、料酒各适量,猪油300毫升

“功用”补肝肾,养阴血,益精明目。

“用法”将枸杞子25克用水煮,取枸杞子浓缩汁250毫升;另一份25克用清水洗净,放小碗内,在笼内蒸半小时。把猪肝洗净,切成薄片,放开水内焯一下,用凉水淘净后取出,以净布抹平,放碗内,加入蛋清、水淀粉、盐,用手搅匀。稍热油锅,入猪肝油炒,至肝发亮时,捞出,倒去余油,随将配料以及蒸熟的枸杞子下锅,放入葱、姜、蒜、药汁,用勺搅几下,再将肝片下锅稍煮即可。佐膳,随量食。

“方五”桃仁菟丝子粥

“来源”《美容保健食疗与宜忌手册》

“组成”菟丝子30~60克(鲜品60~100克),核桃仁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功用”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主治”肝肾阴虚型头晕耳鸣,视物昏花等。

“用法”菟丝子洗净后捣碎,或用新鲜菟丝子捣烂,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粳米、核桃仁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1剂/日,早、晚服食,7~10日/疗程,隔3~5日再服。

“方六”银杞明目汤

“来源”《药膳偏方》

“组成”水发银耳15克,枸杞5克,鸡肝100克,茉莉花24朵,姜、盐、味精、料酒、水豆粉、清汤各适量

“功用”明目美容。

“用法”①鸡肝切薄片,加水豆粉、姜、料酒、盐拌匀。②银耳水浸泡后撕小片。清汤入锅,下姜、盐、料酒、味精、银耳、鸡肝、枸杞煮开,去浮沫,肝熟装碗,撒上茉莉花即成。每日1次。

“方七”玄参炖猪肝

“来源”《药膳偏方》

“组成”玄参15克,猪肝500克,葱、姜、酱油、黄酒、白糖、豆粉各适量

“功用”明目美容。

“用法”①猪肝、玄参同煮1小时,肝捞出切片。②菜油烧热,下葱、姜、肝稍炒。放酱油、白糖、料酒、原汤各少许,兑好收汁。勾入豆粉呈汤汁透明,倒入肝片中拌匀即可食用。

同类推荐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所治病症:美容老偏方:美白、保湿、晒伤、油性肌肤、黄褐斑、毛孔粗大等。抗衰老偏方:去皱、脱发、老年斑、皮肤老化、脸色不好等。瘦身老偏方:减肥、体型不均、降血脂、瘦脸、萝卜腿、象腿等。筋骨老偏方:手脚发凉、关节疼痛、足跟痛、闪腰、颈肩疼等。妇科老偏方:痛经、月经过多、月经不调、阴道炎、下身瘙痒等。房事老偏方:房事后腹疼、排卵期出血、性冷淡、阴道干涩等。乳房老偏方:丰胸、乳腺炎、乳腺增生、胸部下垂、乳房胀痛等。
  • 家庭常见病料理食谱

    家庭常见病料理食谱

    本书吸取古今食疗药膳之精华。分内科、外科、皮肤科及常见肿瘤四个章节,有针对性的就不同病症进行食疗的方法和保健食谱。从各种天然资源中找到永葆健康的法宝。
  • 结核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结核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全书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为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为牛结核病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第三部分为牛结核病诊断方法与检测技术;第四部分为牛结核病防控措施;第五部分为附录,收录了《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等法规。
  • 健康预警与疾病信号

    健康预警与疾病信号

    应对健康危机,最好的方式,就是管好自己、趋利避害,同时能够及早地知晓健康预警和疾病信号,从而做到对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以保障身心的健康。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本书精选汇集了相关资料,全方位介绍了人体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各个部位的异常表现。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础润而雨,月晕而风”——使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细微的变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了解健康的状况和走向,以防微杜渐,益寿延年。
  • 肾虚吗:64个必知的养肾秘诀

    肾虚吗:64个必知的养肾秘诀

    本书是一本男人偷偷买,女人偷偷看的书;这是一本全家人都受益的书。人人都想知道的肾虚常识;处处都能使用的养肾方法。已婚男士必备,未婚男士必修;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肾虚,敢于直面淋漓的肾虚。大大方方补肾,踏踏实实做人。为什么有些人生龙活虎,有些人疲软乏力?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肾虚到来的早与晚,轻与重。我们无法避免肾虚,但我们完全可以让肾虚来得更晚些,更轻些。
热门推荐
  • 三世七夜

    三世七夜

    “你说你找了我两世,而他只陪了我七夜,但你却不知道,你的两世追寻,却抵不过七夜,他予我的悲凉与欢。”
  • 一醉皆休之极品小二

    一醉皆休之极品小二

    一个边境小城的第一小二韩笑,被牵扯进了武林是非之中,阴谋层层叠叠,她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恐怕一不下心就会掉下万丈深渊。但即使她如此小心翼翼,人算也躲不过天算,当前尘往事所有的迷雾被揭开,相信的,不相信的,都开始被质疑。一把绝世神器,一本旷世奇书,上一代的爱恨情仇,最后谁都逃不过那既定的命数,终究还是纠葛在了一起。韩笑:你在这我在这一步之遥却已咫尺天涯莫幽烟:我不相信任何人包括我自己所以那点痛并不代表什么小十四(夜铭溪):兴许骗得太久连自己都以为那是真的了乐子芜:当真心成了最没用的东西我还有什么资格去说些什么夏子绯:我亲手成就了她也是我亲手毁了她典染:最终还是你没有信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相思了无意
  • 万界苍穹

    万界苍穹

    出身寒门,却不甘命运。为爱献身,却离奇重生。他走过黄泉路,踏过万古墓,一切如过往云烟。在这大战渐起,位面纷乱的年代,陈浩孤傲的身形永世不倒。一处处世界被战争笼罩,一片片空间被异族侵占,是沉沦还是觉醒,是消弭还是崛起,他一挥手便可万界寂灭,他一句话便可万界安定。热血与青春的汇聚,情义与仇恨的交织,《万界苍穹》带给你不一样的青春与热血。
  • 三牲

    三牲

    少年成孤,青年成独。谁夺走我的一切,我便加倍讨还回来。你误杀我妻,我依然可以叫你一声兄弟,然后,亲手取下你的头颅
  • 狐惑妖娆

    狐惑妖娆

    狐行过万水千山,览尽风花雪月,却为何仍看不透那颗皮下的人心呢?她摇摇头,继续阐述着自己或别人的故事。世间多少情情爱爱引得佳人落泪喝。至今,她还是不懂。
  • 妖王独宠狠辣妃

    妖王独宠狠辣妃

    她倾尽所有,助他登上皇位,本以为从此凤冠加身,荣宠一世,却不想,他与庶妹联手将她送上黄泉路!重生归来,渣爹不亲,姨娘狠毒,庶妹伪善……这一世,且看她如何步步为营,将他们一一踩在脚下,永不翻身!
  • 最强穿越之异界英雄

    最强穿越之异界英雄

    什么叫做穿越,什么叫做牛叉,一位正在家里撸LOL的宅男,因为考试挂科被班主任喊到了办公室,因为自己作死。在雨中狂奔。最后走路时被雷劈中。然后他就穿越到一个神秘的大陆。然而这是什么地方呢?一切尽在本书揭晓。
  • 超级升级系统之我要反套路

    超级升级系统之我要反套路

    “嗯,我前世车祸死了,然后穿越到玄武大陆,重生在枫叶城三大家族旁支,天生不能修炼,是个废柴,然后有一个被誉为枫叶城四大美女的董家大小姐当未婚妻,天上还掉下来个超级升级系统”“……等等,这个套路,我看过啊,而且看过不止一次,照着套路走我一定会被强制撕毁婚约,不行,我这一生不能一直走在套路中,我要让一切掌握在我自己手里!”“嗯?你是董家来的?那你听我说,告诉你,婚约我已经撕了?你这什么表情,本少爷每天被美女围着转,萝莉御姐哪个类型都有,可不希望什么婚约的束缚,你还要说什么?慢走不送!”且看叶辉走出打脸一切,装逼相伴的反套路人生!
  • 跨千年之年

    跨千年之年

    穿梭千年,又有怎样的虐恋情深,千年之约,又能否遵守,千年之后,又能否重逢。“龙亦寒,这一生,实在太短,下辈子我一定要爱个够,我们两千年后再见,我,等你”依是那一袭白衣,可却染满了鲜血,配剑依然握在手中,佳人已不在身旁。
  • 重生帝姬:皇帝陛下你的霸气呢

    重生帝姬:皇帝陛下你的霸气呢

    前世的她,虽生于王家,前半生却没能享受身为公主的富贵荣华。后半生虽有幸嫁予心爱之人,然情路艰辛,奈何他不爱她。重活一世,她只想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让所有真心待她的人幸福,但求活得不那么辛苦,也尽力说服自己不要再耽于一段求而不得的感情。然而她静若枯井的心,却依然被他牵绊着。“既然这一世是你送上门来,那姑奶奶我就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