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80000000006

第6章 茶与器物(2)

瓷茶具用长石、高岭土、石英为原料烧制的饮茶器具。经原料配比、加工成形、干燥,以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可上釉或不上釉。瓷分为硬瓷和软瓷两大类。前者如景德镇所产白瓷,后者如北方窑产的骨灰瓷。瓷的质地坚硬致密,表面光洁,薄者可呈半透明状,敲击时声音清脆响亮,吸水率低。瓷茶具有碗、盏、杯、托、壶、匙等,中国南北各瓷窑均有出产,其中以景德镇产品为著。瓷器系中国发明,滥觞于商周,成熟于东汉,发展于唐代。瓷脱胎于陶,初期称“原始瓷”,至东汉才烧制成真正的瓷器。青瓷(在坯体上施含有铁成分的釉,烧制后呈青色)发现于浙江上虞一带的东汉瓷窑。白瓷(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则成熟于隋代。唐代盛行饮茶,民间使用的茶器以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为主,形成了陶瓷史上著名的南青北白对峙格局。陆羽《茶经》推崇越碗,其中的部分精品称为秘色瓷,已为贡品。宋代斗茶风盛,崇尚茶色白,宜用黑色茶盏观察斗茶时的茶沫及水痕,故推崇建窑烧制的黑釉兔毫盏、鹧鸪盏和吉州窑的玳瑁盏,日本人统称为“天目茶碗”。宋代生产茶具的主要瓷窑有:定窑、官窑、钧窑、耀州窑、汝窑、磁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和建窑。元代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制胎工艺出现重大进步。尤其是景德镇白釉瓷、青花瓷的成熟和发展,为景德镇的瓷都地位奠定了基础。明清饮用散茶,茶具以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为主。明代瓷业除民营外,自洪武年间始在景德镇设御器厂,永乐、宣德的青花、甜白,成化的斗彩,弘治的娇黄,嘉靖、万历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瓷器品种。传世器物有“明永乐甜白半脱胎团龙葵瓣器碗”等珍品。清代瓷器既重摹仿又有创新,纹饰逐渐繁缛,釉色更加丰富多彩,形成俗艳、精细的时代特征。康熙时期引进外国技术,制成珐琅彩瓷器,传世器物有“雍正珐琅彩竹雀茶杯”等珍品。清代白盖碗的发明顺应了饮茶文化需要。现代景瓷的彩釉和彩绘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后起的唐山瓷、醴陵瓷也都由粗瓷进入细瓷生产,茶具质量大有改进,品类增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瓷茶具。

景德镇瓷茶具景德镇历代所产瓷质茶具的总称。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由昌南镇改名景德镇,制瓷技术蓬勃发展,明清后成为中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瓷器质地优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装饰技艺丰富多彩,有青花、青花玲珑、颜色釉、粉彩、影青、窑彩、新彩、综合装饰等品种。景德镇瓷茶具始于唐,早期多兼用,后发展为专用茶具。唐代专用茶具有茶盏、执壶;宋有斗笠碗、茶盏、执壶;元有执壶、茶碗、茶盅、茶盏;明有马蹄饭具、僧帽壶、压手杯、扁壶;清有马蹄饭具、扁方壶、提梁壶、把壶;民国除沿用前期茶具外,另有盖茶杯、铁路盅、中山水筒等。现代茶具品种多,规格全,造型新颖,装饰精美。单体茶具有杯、碗、壶、盅、碟,组合茶具有2~22件不同件数组合,由壶、盅、碟、盘组成。景瓷名牌茶具有“釉中彩樱桃高白釉金钟茶杯”、“釉下蓝金钟茶杯”、“金地开光龙凤6头大茶具”、“花玲珑8头小茶具”、“金菊茶杯”以及“景德壶”系列产品等。

玉石茶具玉石雕制的饮茶用具。玉材有软玉(属角闪石类,如羊脂玉)和硬玉(属辉石类,如翡翠等)两大类。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玉是“石之美兼五德者”,即五个特性:具有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包括真玉(硬玉和软玉)、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中国玉器工艺历史悠久,唐时饮茶风盛,开始出现玉质茶具,如河南偃师杏园李归厚墓中的玉石杯,造型与白瓷浅腹杯相近,口部四周曲花瓣状,腹壁斜纹,下附圈足。宋徽宗嗜玉,对玉雕工艺有促进。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期,玉茶具大多为王公贵族所有。明神宗御用玉茶具由玉碗、金碗盖和金托盘组成,玉碗器身圆形,底部有一圈足,玉材青白色,洁润透明,壁薄如纸,光素无纹、工艺精致。清代皇室亦用玉杯、玉盏作茶具。当代中国仍生产玉茶具,如河北产黄玉盖碗茶具通身透黄而光润,纹理清晰。

石茶具以石制成的茶具。天然石料丰富,选料要符合“安全卫生,易于加工,色泽光彩”的要求,经人工精雕细琢、磨光等多道工序而成。产品为盏、托、壶和杯,以小型茶具为主。根据原料命名产品,有大理石茶具、磐石茶具、木鱼石茶具等。石料富有天然纹理,色泽光润美丽,质地厚实沉重,保温性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中国的安徽、山东、云南、上海等地都产石茶具。历史文献载有古代石茶具如石鼎、石瓶、石磨等。明代屠隆《茶笺》:“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琢以器,秀犹在焉。”雕琢技术的发展,使现代石茶具更为精美,多成为工艺品。

漆器茶具以竹木或它物雕制,并经涂漆的饮茶器具。漆器起源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漆碗。舜禹在位时曾使用髹漆木器。殷商时代漆液中能掺入各种颜料,并在漆器上粘贴金箔或镶嵌松石。西周晚期的墓中发现漆器上用蚌壳组成花纹,为中国螺钿工艺的初制。楚国漆器最盛,类别繁多,大到床第、舟车、棺椁,小至扁簪,甚至金银陶器皆髹漆。秦汉时期设“车园匠”一职,监造精美漆器。两晋时代至南北朝,漆器使用广泛,能用夹纻技法塑造复杂的器物。唐代瓷业发达,漆器向工艺品发展。甘肃武威唐墓出土的“金银平脱宝相花碗”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河南偃师杏园李归厚墓出土的漆器中发现有一贮茶漆盒。宋元时将漆器分成两大类,一类以髹黑、酱色为主,光素无纹,造型简朴,制作粗放,多为民众所用。1972年江苏宜兴和桥南宋墓出土素色漆器32件,其中“素漆托盏”是典型茶具。另一类为精雕细作的产品,有雕漆、金漆、犀皮、螺钿镶嵌诸种,工艺奇巧,镶镂精细,甚者金银作胎,如浙江瑞安仙岩出土的北宋泥金漆器。明清时期,髹漆有新发展,有名匠将时大彬的“六方壶”髹以朱漆,名为“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执壶”,为宫廷用茶具,是漆与紫砂合一的绝品。清乾隆年间福州名匠沈绍安创制脱胎漆工艺,所制茶具乌黑清润轻巧,成为中国“三宝”之一。

竹木茶具用竹或木制成的茶具。采取车、雕、琢、削等工艺,将竹木制成茶具。用竹制成者称竹茶具,大多为用具,如竹夹、竹瓢、茶盒、茶筛、竹灶等;用木制成者称木茶具,多用作盛器,如碗、具列、涤方等。竹木茶具轻便实用,取材容易,做工简易,制品多为寻常百姓使用。经精工细雕者也入达官贵人之户。其产品出自竹木之乡,遍布全国。竹木制品,古代有之。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篇》:“又种榆法……十年之后魁、碗、瓶、槛各值一百文。”竹木茶具形成于中唐,陆羽《茶经》所载的竹木茶具达十余种,有交床、夹、碾、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札、涤方、滓方、具列、都篮等。宋代沿习,并发展用木盒贮茶,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蜀公(范仲淹)与温公(司马光)同游嵩山,各携茶以行,温公以纸为帖,蜀公用小木盒盛之。”明清两代饮用散茶,竹木茶具种类减少,但工艺精湛,明代竹茶炉、竹架、竹茶笼以及清代的檀木锡胆贮茶盒等传世精品均为例证。近代和现代的竹木茶具趋向于工艺和保健,四川生产的细竹丝包裹的细白瓷茶具,质地致密,外形精美;海南文昌制作的梨花木茶具,雕刻精细。在少数民族地区,竹木茶具仍占有一定位置,云南哈尼族、傣族的竹茶筒、竹茶杯,西藏藏族和蒙古族的木碗、木槌,布朗族的鲜粗毛竹煮水茶筒均是。

果壳茶具用果壳制成的茶具。其工艺以雕琢为主。用手工将葫芦、椰子等硬质果壳加工成茶具,大多为用具,如水瓢、贮茶盒等。水瓢主产北方,椰壳茶具主产海南。果壳茶具虽少,但形成时期较长,陆羽《茶经》已述用葫芦制瓢,历代沿用。椰壳茶具主要是工艺品,外形黝黑,雕刻山水或字画,内衬锡胆,能贮藏茶叶。

金银茶具用金银制成的饮茶用具。按质地分类,以银为质地者称银茶具,以金为质地者称金茶具,银质而外饰金箔或鎏金称饰金茶具。金银茶具大多以锤成型或浇铸焊接,再以刻饰或镂饰。金银延展性强,耐腐蚀,又有美丽色彩和光泽,故制作极为精致,价值很高,多为帝王富贵之家使用,或作供奉之品。中国自商代始用黄金,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黄金小饰件。春秋战国时期金银器技术有所进步,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盏,采用纽、盖、身、足分铸,再合范浇铸,焊接成器,造型富丽典雅。从出土文物考证,茶具从金银器皿中分化出来约在中唐前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的大量金银茶具,有银金花茶碾、银金花茶罗子、银茶则、银金花鎏金龟形茶粉盒等可为佐证,唐代金银茶具为帝王富贵之家使用。宋代金银器有进一步发展,酒肆、妓馆及上层庶民也有使用。宋尚金银茶具。宋代蔡襄《茶录》:“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又说:“汤瓶黄金为上。”明代金银制品技术无多少创新,但帝王陵墓出土的文物却精美无比,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用玉碗、碗盖及托均为纯金錾刻而成。清代金银器工艺空前发展,皇家茶具更为普遍,史料记载太监用玉碗、金托、金盖的茶具在御前伺候慈禧太后。鉴于金银贵重,现代生活中极少使用金银茶具。

锡茶具用锡制成的饮茶用具。采用高纯精锡,经焙化、下料、车光、绘图、刻字雕花、打磨等多道工序制成。精锡刚中带柔,密封性能好,延展性强,所制茶具多为贮茶用的茶叶罐。形式多样,有鼎币形、长方形、圆筒形及其他异形,大多产自中国云南、江西、江苏等地。历来对锡制茶具看法不一。明代屠隆《考盘余事》:“铜铁铅锡,腥苦且涩。”张谦德《茶经》:“铜锡生锈,不入用。”反对用锡制茶具。冯可宾《蚧茶笺》:“近有以夹口锡器贮茶者,更燥更密,盖磁坛犹有微隙透风,不如锡者坚固也。”主张锡罐贮茶。日本奥玄宝《茗壶图录》载明代锡茶壶“出离头陀”云:“通盖高一寸八分一厘,口径一寸五分,腹径二寸四分二厘,深一寸四分,重六十二钱,容七勺。流直鋬环,古滕络鋬,盖防热汤也……通体纯锡,经年之久,锈花赤斑,纷然点出,古色可掬。”但因锡壶盛茶水有异味,后人罕见打造。

镶锡茶具工艺茶具。清代康熙年间由山东烟台民间艺匠创制。用高纯度的熔锡模铸雏形,经人工精磨细雕,包装在紫砂陶制茶具或着色釉瓷茶具外表。装饰图案多为松竹梅花、飞禽走兽。具有金属光泽的锡浮雕与深色的器坯对比强烈,富有民族工艺特色。镶锡茶具大多为组合型,由一壶四杯和一茶盘组成。壶的镶锡外表装饰考究,流、把的锡饰,华丽富贵。当代镶锡茶具主产山东烟台,是当地的传统工艺品,江苏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铜茶具铜制饮茶用具。以白铜为上,少锈味,器形以壶为主。三千年前中国已有铜器,但因铜器有生锈气,损茶味,很少应用。至清代才因国外传入而流行铜茶壶。当代四川等地的茶壶、长嘴铜壶偶尔可见。云南撒尼族人将茶投入铜壶,煮好的茶称“铜壶茶”。

景泰蓝茶具亦称“铜胎掐丝珐琅茶具”。工艺茶具。北京著名的特种工艺。用铜胎制成,少有金银制品。一说始于唐代,一说始于明代。通过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多种工序制作而成。因以蓝色珐琅烧著名,且流行于明代景泰年间,故名。此类茶具大多为盖碗、盏托等,制作精细,花纹繁缛,内壁光洁,蓝光闪烁,气派华贵。

不锈钢茶具用不锈钢制成的饮茶用具。其材料是含铬量不低于12%的合金钢,能抵抗大气中酸、碱、盐的腐蚀。外表光洁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传热快,不透气,多作旅游用品如带盖茶缸、行军壶以及双层保温杯等。

玻璃茶具用玻璃制成的茶具。玻璃质地硬脆而透明,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钙和氧化钠。由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型、冷却后形成。按玻璃茶具的加工分类,有价廉物美的普通浇铸玻璃茶具和价昂华丽的刻花玻璃(俗称水晶玻璃)两种。玻璃茶具大多为杯、盘、瓶制品,作为茶水的盛器及贮水器。玻璃制品透明,可直视杯中汤色、叶底,是品饮名茶,尤其是绿茶的理想茶具,但质地坚脆,易裂易碎。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普通玻璃经过热处理,改变玻璃分子的排列,制成有弹性、耐冲击、热稳定性好的钢化玻璃,使茶具性能大为改善。

搪瓷茶具涂有搪瓷的饮茶用具。搪瓷是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等烧制成的珐琅,将珐琅浆涂在铁皮制成的茶具坯上,烧制后即形成搪瓷茶具。搪瓷可烧制不同色彩,并可拓字或图案,也能刻字。搪瓷茶具种类较少,大多数为杯,尤以盖杯为多,次之为碟、盘、壶。

塑料茶具用塑料压制成的茶具。主要成分是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与配料。塑料茶具色彩鲜艳,形式多样,质轻,耐腐。但用其泡茶常会产生“水闷气”,影响茶质。塑料茶具种类不多,大多为水壶和杯,尤以儿童用具为多。

同类推荐
  •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目前北美和欧洲人文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知识区域之一,正是通过文化研究,学院知识分子的智识活动溢出了大学校园之外,也溢出了传统的经典命题之外。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阶级、性别、身份、传媒、大众文化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文本,它具有迫切的政治性和焦虑感,这就和传统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精英主义乃至文学主义的要旨相冲突,因而带有左翼色彩。本书收集的论文刻写了文化研究发展中的最重要痕迹,堪称文化研究中的经典文献。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身在社会,即使你饱读诗书、智商超群,如果不懂“场面”的学问,不作“人情”的文章,也是很难立足的,你的路会越走越窄。懂得一些社交礼仪,熟读一些经典贺词,通晓一些婚庆常识,身心愉悦地融人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与人关系处好一些,人脉网络扩大一些,自己活得潇洒一些,成功来得容易一些。中国人应该掌握的场面常识和婚庆礼仪。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热门推荐
  • “淑女”阿蒙的正常生活

    “淑女”阿蒙的正常生活

    本书的文章在性质上更近于随笔,因为它更倾向于真实的描摹而非创作。《恐龙的爱情历险》慨叹世人“以貌取人”之粗鄙形状;《为了表妹冒死出发》,记述了非常状态下的人们的可笑模样;《醉酒记》则自讽天生酒女之欢笑痛伤;《哎呀我的妈》表达了为人女者成长后对于母爱的再认识;《湖南探亲运动考察报告》,则是偶然触动了心弦,慢慢将往事细碎道出,形式散漫不羁,情意却是最真,笑中有泪……不动声色的冷隽幽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妃常有品

    妃常有品

    就只是一朝成梦,却注定你我此生无瓜葛。“大哥,你饶了我吧,我上有老下有小的。”“上有老下有下有小?你确定?”某呆子看看自己那只有8岁的身体“不...不确定..”“走吧,乖乖回去给本王做王妃。”
  • 逐仙缘

    逐仙缘

    浩瀚的大陆之中,万物纵横交错。修士皆为那缥缈的长生仙道而内斗不止,互相追逐,生死道消亦是常事,少有道成者自创门派,鼎立世俗之上,俯视众生,少有人能之抗衡。亦有妖兽居蛮荒之中常年与各地修士抗衡不止,死伤千万亦为常事,只为争那稀缺的资源,用以族民修道。邪门歪道亦不少见,屠以平民修炼血道,却无人可奈何。荒芜山村走出一位少年,意欲逐天修道,逆天改命,是否能成?意舍天下,不失仙路。
  • 邪君独宠:呆萌小狐妃

    邪君独宠:呆萌小狐妃

    初遇,她穿越成了一只小狐狸,被追杀受了重伤,遇见了他,他将她带走。爱闹的她总是不安生的给他带来麻烦,他一直纵容她,除了……某只小狐狸化为人形在街上遇见了美男,光天化日之下调戏人家,然后京城便到处传起了这惊世骇俗的一幕,而他……“清蒸青菜加俩馒头?最近府里没钱了?”“王妃,邪尊说了,你是有主之人,不能调戏别人,所以要吃几天素静静心。”“……”
  • 就业有路——就业创业政策法规解读

    就业有路——就业创业政策法规解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障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坚持把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基础,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扩大了就业领域,提高了就业质量,稳定了就业形势。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小贼哪里跑

    小贼哪里跑

    他是豪门公子,心机深沉,将家族经营的有声有色。她是大名鼎鼎的神偷夜留香,为了某种目的,却扮作街边小贼接近于他。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缺因为偶尔的触碰,带来一系列的火花。他冷笑: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她反驳:你见过吃不饱饭的佳人么?一次次的交集,将彼此慢慢拉近,却又在怀疑和猜测中,慢慢远离。一会魔鬼一会纯洁的绝色少年,到底是精神分裂还是另有所图?一场豪门争夺,最后赢了的人,却输掉了自己的心。映月:司马清扬,别以为你家里有钱就了不起,本姑娘只要愿意,能将你们家的东西都偷走。司马:有本事你就试试。阿澈:姐姐,把我偷走吧.映月:...
  • 暮恒之光

    暮恒之光

    没人规定游戏中的NPC不能成为主角吧?没有穿越,没有重生,没有龙傲天。对,本书讲述的就是在超人气VR大作《暮恒之光》中,ai们自己的精彩故事。
  • 古希腊神话故事

    古希腊神话故事

    本书选辑了古希腊神话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内容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庭、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世界的起源、人神爱恋、人与神的合作和斗争等。通过活泼凝练的语言、悬念迭起的情节设置、浑融严谨的逻辑结构,并结合新颖别致的版式形式,为读者展现一幅波澜壮阔的古希腊神话画卷。
  • 封雪奇缘

    封雪奇缘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一念成仙,一念成魔。多年前的惊鸿一瞥,你便在我心中挥之不去。你愿成仙,我便助你成仙,你若入魔,我便弃仙堕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