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89100000015

第15章 课堂学习模式与策略(2)

(3)创造性原则。对于课堂模式,应认识和掌握“学习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重要特点,正确处理好“运用模式”和“走出模式”的辩证关系。“学习有法”是指任何一种课堂学习,都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习模式,用科学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学无定法”是指在实际的课堂学习活动中,不能总是用一个固定不变的学习模式,不能把学习模式公式化,要善于艺术地灵活地运用。这是因为,学习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学习活动具有多变性特点。一成不变地使用概括出来的学习模式对于复杂的学习活动来说显然是不恰当的。以一堂40分钟的课为例来说,前15分钟学习者的注意力会相对集中,这种时候学习者必定会采用认真听讲的方式来吸取知识;而后当注意力分散时,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用记笔记等方式来集中注意力;当学习者在学习中感到疲惫时,就要适当地休息,以减轻疲劳。学习者在运用课堂学习模式的时候,一方面尽可能忠实于原模式的基本结构,保持原模式的特点,发挥原模式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自己学习的特殊情况,适当调整、改造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创造出自己的模式。总之,学习者的课堂学习应由无模式可依到有模式可循,由掌握运用现成模式到创造运用有个体风格的模式,从而使自身能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创造性、自主性,以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二、课堂学习模式的探索

1.国外主要的课堂学习模式

课堂学习模式并不是独立形成的,它主要受到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育史上,由于对“课程”、“教”、“学”三个要素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的不同认识,国外教育理论界大体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并由此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课堂学习模式。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了这三种“教育的基本类型”。他说,如果我们不考虑社会和历史背景,仅就教育本身而言,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教育的基本类型:其一是“经院式教育”。这种教育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自己毫无首创精神。教材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体系。人们崇拜权威作家及其书籍。教师本人无足轻重,只是一个代理人而已,可以任意替换。学生总是抱着这样一种想法:到学校去就是学习固定的知识,学会一些现成的结论和答案。在这种教育方式中,课程是权威和中心,学生必须完全遵循书本的要求。由此而形成的课堂学习模式可称为“灌输式模式”。其二是“师徒式教育”。这种教育的特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有绝对服从的特点。这种从属,不只是程度上的、代沟之间的差别,而是本质上的。由此而产生的课堂学习模式可称为“接受式模式”。其三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完全平等,学生的“敬畏心情”只表现在“求知”与“求真”上。教师应具有激发学生求知、唤醒学生潜在学习能力的责任感,而不应成为知识的最大供应者,教师应退居于暗示的地位、持有一种“催产式”的教育原则,而不应使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从教师身上转移到他们自己身上。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所建立起来的课堂学习模式可称为“创造式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速、知识的不断丰富、教育目标的变化、学习心理的揭示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等,“教”与“学”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系统化变革,由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新的课堂学习模式。

(1)信息处理的课堂学习模式。其特点是运用现代信息处理的理论来描述学习过程,这种模式的一般过程是:收集和组织信息——产生并验证假设和理论——反复联系“信息假设和理论”——加工信息形成认识。其具体模式有:

①加涅的课堂学习模式。来自环境的刺激对感受器作用后产生一定的信息流,这种信息流通过感觉储存器的知觉编码,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经练习而对信息作进一步处理,使新信息与已有的结构性信息联系起来,转换成表象、概念等形式加以储存,进而转入长时记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为进一步学习所用,又可以作为“反应发生器”的输入项目,并通过“反应器”做出反应。此后,通过反馈环节来证实这种反应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以对学习起到强化作用。在整个学习模式中,“预期”和“执行控制”这两个系统从总体上指导着学习活动的具体操作和反馈。

加涅的学习模式较为具体地展示了学习过程的一般结构,体现了心理发展与学习发展的关系,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该模式虽然标出了“预期”和“执行控制”两个环节,并说明了它们的作用,但其与整个操作记忆部分之间的信息连接过程还不清楚。同时,对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未加以明晰的提示。

②奥苏贝尔同化论的学习模式。奥苏贝尔依据学习的进行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依据学习的内容,又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接受与发现,机械与有意义,是奥苏贝尔划分学习的两个互不依赖、彼此独立的维度。他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主张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接受系统知识,并认为这种接受主要是通过理解性的有意义学习而进行的,因而可以说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奥苏贝尔还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新旧意义同化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因为新知识与其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相关观念相互作用后,新知识被原有认知结构同化的结果。因此,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又被称为“同化论”。他根据内部认知过程的不同形式,将有意义的学习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下位学习。即新的知识内容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内,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新旧知识结构之间形成下位关系。二是上位学习。即所学的新命题包纳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几个已知概念,二者形成上位关系。三是并列学习。即新命题既不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已有观念,也不能把原有的相关观念包括于自身的含义内,这时新旧知识便形成了并列关系。以上三种学习类型,在结果上都会促成新旧意义的同化,进而形成更为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

在此模式中,学习者首先是认识自身的原有知识水平即认知结构,再来考察学习客体即课程,然后将它们联系起来,帮助自己实现认知的同化过程,进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最为有效的策略是“先行组织者”,即利用适当相关的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的、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心向,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获得新的内容。奥苏贝尔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因而,他的课堂学习模式着重于在认知领域对认知结构的组织,这是该模式的特色。

③塔巴的课堂学习模式。塔巴的课堂学习模式是在社会常识课中,针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来设计的。塔巴确定了学生思维学习的三条基本原理:一是思维是可学的。二是思维是学生同资料之间能动的处理活动。它是指在课堂情境中,个人对教学材料进行一定的认知操作,包括将事实组织成概念系统;将资料中的有关各点联系起来,并从这些关系中加以概括;对已知的事实进行推理和概括以提出假设,预测和解释新现象。只要进行了这些操作,学习相关材料就会变得对个人有意义。塔巴认为心智活动无法直接学习,但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材料的刺激而自身进行复杂的心智活动,以促使知识的内化和概念化过程。三是思维过程以“有规则”的顺序演进。塔巴指出:有规则的顺序这一概念就要求有遵循这些次序的学习策略。他进一步确定了三项归纳思维的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三种学习策略。其中,每一任务和策略代表归纳思维过程的一个阶段,即一种心智活动。它们依次是:概念的形成、资料的解释和原理的应用。下表描述了三种心智活动中的外显活动、内隐活动,以及学习者用来在每一活动中引导自己的诱发性问题。塔巴的课堂学习模式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目的而设计的。

(2)人际关系的课堂学习模式。人同社会之间及人与人之间处于什么关系是属于社会相互作用范畴的问题。这个范畴对人际关系的不同主张,作用于课堂学习中就形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的学习模式。人际关系的学习模式,具体可分为以改善社会(集团)为内容的小组研究模式、社会调查模式、民主关系模式等。

①民主关系模式。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这种认识在教育中的贯彻,使学习成为学生确立各自思想框架、创造理解现实的独立方法的过程,而不再是学生强制自己去获得什么特定学习结果的过程了。这种民主关系的学习模式的具体步骤为:探讨价值——协商目标——计划(允许不同的选择,同时吸收和协调他人的观点)——承担责任。

②小组研究模式。这是由教育学家塞伦倡导的一种学习模式。塞伦认为,学习者看到别人作出不同于自己的反应这件事本身,将会反过来成为发展自我认识的一个契机,同时进一步刺激自身对问题的好奇心。因此,这种模式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这样一种体验:凡事必须通过协商才能解决。小组研究学习模式适用于各科学习和各种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小学生来说,虽然其讨论的问题并不复杂,且常常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暗示,但他们可以运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游戏,如自编、自导、自演的儿童剧等形式来组织小组研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会问题和解决问题。小组研究学习模式反对那种“以舒适的、有礼貌的或使教师高兴的基本价值建立课堂秩序”。相反,它试图让学生明白:小组研究的主导权在学生,教师只起顾问的作用,教师不能预先规定课题,不能随意决定研究计划,也不能把结论直接奉送给学生。小组研究学习模式必须从学生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他们的好奇心出发。教师的顾问作用只是对学生集体中正在出现的良好社会秩序施加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这种社会秩序,并参与这种社会秩序的活动,努力把秩序活动导向探究。

小组研究学习模式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遭遇疑难情境。这种疑难情境可以是学习目标规定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例如:“我们的学校环境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便是一个疑难情境。

第二阶段,探索对情境的种种反应。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简单地提出问题并不会产生疑难,因而也就难以形成探究的能力。学生必须身兼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角色,对问题情境作出各种反应,这样才能使被反应的情境成为疑难情境。

第三阶段,群体研究。反应还不是研究,只有当学生身兼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角色,确定问题,系统地陈述问题,收集资料,唤起已有经验的联想,提出假设,并在这个基础上与其他有同样疑难的人发生交互作用后,探究才正式开始。这种小组探究的过程也就是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四阶段,分析探究过程。分析探究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形成自我反省能力的过程。即学生明白是否正确地把握了问题的本质,是否理解了问题包含哪些因素,应该收集哪些信息,收集这些信息需要开展哪些活动,等等,从而使学生了解结论正确与否的原因。

第五阶段,循环活动。虽然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但在小组协商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意见不可能完全一致,于是产生冲突。或者,在协商过程中,产生了另一个疑难问题。这些冲突或疑难同样激发着学生的兴趣,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些兴趣,将小组研究活动导向另一疑难情境。使探究活动得以在新的起点上循环。

塞伦在实施其小组研究学习模式时,曾亲自设计了一些课程,提供了诸多学习范例。下面是一个在小学二年级社会常识课上试行小组学习模式的范例:

学习的主题:人或动物是怎样过群体生活的?

对这一主题,学生既可选择人的群体生活,也可选择动物的群体生活,并弄清他(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学生在遭遇这一疑难情境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自己家里喂养的小动物。缘于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许多人试图选择动物生活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但自己家里喂养的小动物数量有限,在商议如何去观察过着群体生活的动物时,小组便自然形成了。

其中,有一个小组决定研究犬鼠的群体生活,他们共同拟定了几张问题表:犬鼠吃什么?生活在何处?家庭有多大?怎样过日子?敌人是谁?等等。接着小组成员分别从科普读物、自然常识课老师、动物园管理员那儿寻找问题答案。把找到的答案一一罗列出来,分别写进问题表中。为了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超过其他小组,他们还别出心裁地把犬鼠的群体生活编成故事,每个学生在该故事中扮演一个角色,有的扮演犬鼠爸爸,有的扮演犬鼠妈妈,有的扮演小犬鼠,还有的扮演邻居。故事情节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中心展开,学生对如何扮演家庭各成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并进行排演。最后,学生们在黑板上画了一些田野和农庄作为背景,轮番上场表演自己的角色。这里,根本没有写好的剧本,只有商定行走的路线和要发生的活动。演出后,学生们围着坐下,交流他们的体会,研究如何改进。

虽然学生表演的是犬鼠的家庭生活,但实际上在他们扮演的角色里渗进了他们自己的家庭生活,角色代表着他们家庭生活的一个侧面。通过这样的小组研究,学生们逐渐领会了群体生活是怎么回事,完成了学习的探究主题。

(3)人格发展的课堂学习模式。这种课堂学习模式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管理”模式相对立,它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种模式主要包括强调自我实现能力的模式(以罗杰斯为代表),强调兴趣、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模式(以戈登为代表)等各种具体的模式。这一课堂学习模式理论主张教育者应正视教学现场中“个体”的“人”的存在。

同类推荐
  • 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进行教育创新,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撰的《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丛书》是我校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推进高等教育创新的理论成果,也是我校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标志。
  • 汉语修辞与文化

    汉语修辞与文化

    本书对汉语修辞作了多侧面、多层次的探究。全书分为“汉语之修辞透视”和“汉语之文化观照”两篇,内容充实,绝大多数语料典型而新颖,分析细致深入,不少部分闪烁着理论色彩。从总体上看,理论和实践结合得较好,颇有说服力,是一本有相当功力的专著。
  • 笑着做教师:老杨的微言博语

    笑着做教师:老杨的微言博语

    本书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及班主任记录的原生态生活,分为与青春有关,与平凡有关,与成长有关,与合作有关,与默契有关等部分,收录了《好情绪,好孩子》、《天意》、《遇见》等微言博语。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童年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童年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热门推荐
  • 天涯月明行之风雨欲来

    天涯月明行之风雨欲来

    作为承接第一季【孤帆远影】与第二季【世间皆棋】的过渡部分,也不会让诸位失望。
  • 富太太

    富太太

    世界上没人拒绝财富的招手,也没人能拒绝爱的诱惑。沙面岛绿树缠绕,环境优雅,袒露着南国和异国风情。西欧古典建筑风格的维多利亚酒店坐落在四面环水的岛上。
  • 中外战争的导火索

    中外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的根源是利益之纷争,战争的正式爆发都有一根导火索。本书主要介绍了莱克星顿的枪声、越南骚扰杀戮中国边民、萨拉热窝的枪声、卢沟桥畔的枪炮声、飞机撞向世贸中心、苏格兰女王被处决等战事。阅读完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更深刻地认知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外战争。
  • 英雄联盟之帝国荣耀

    英雄联盟之帝国荣耀

    一直以来特别热衷于英雄联盟的英雄背景故事介绍,但没奈何实在太过于破碎,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想以盖伦的第三人称视角,全面描写英雄联盟的大历史背景故事,以及各式各样英雄的恩怨情仇。我是洛神奈何,在做着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谢谢!
  • 城市蔷薇花开

    城市蔷薇花开

    山脚下的蔷薇倔犟的生长,城市的蔷薇气质的活着。待到折枝与你伴黄昏!
  • 废材嫡女邪帝纵宠

    废材嫡女邪帝纵宠

    她21世纪杀手之王——笑面阎罗,看似有情最是无情。一朝穿越到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废材身上。呵,废物吗?精神力爆表,全系灵师,她是废物就没天才了!于是的于是就走上了暴虐白莲花,痛踩渣男的不归路。他是魔宫宫主,待人冷漠如冰对她却如同狗皮膏药一般甩都甩不掉。“小月儿,你看了为夫的身子就打算不负责吗?”“那你想怎么办?”绣眉轻轻一挑问道。“嘿嘿”一声奸笑后便把她,扑倒,吃光,抹净。“你无耻”“哦为夫还没无耻够呢!”……
  • 情变

    情变

    英俊而才华横溢的王品,刚从传媒大学毕业,就当了见习记者。如无数胸怀远大抱负的热血青年一样,他立志要在自己热爱的行业干出个样儿来。
  • 五行学徒

    五行学徒

    龙神之路,一直隔绝在九州之外,究竟能够上通九霄,还是会直坠魔道?一个不能打开的箱子,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紫色的双眸,隐藏的五行,或说话的魔兽,神秘的风魔法师。在学院里面还隐藏着哪些秘密?是神龙不见首尾的神秘院长,还是黑暗之王的死神?是光明所属的公主,还是水金相生的魔女。光明和黑暗的斗争永不会停止,只是光明真的就是光明?黑暗永远存在于黑暗中么?阴阳五行,造化大成,在一切中也许他只是个学徒。拯救世界的五行学徒。
  • 霸爱有毒,这个总裁不好惹

    霸爱有毒,这个总裁不好惹

    自从酒吧里看到她孤寂不屈的背影时,严梓恒少便下定决心说:“我要你心甘情愿做我的女人!”她的纯净杠上了他的霸道。为了救自己的母亲,她不惜将自己卖给了他。他冷声警告:“我不可能爱上你,你永远也别指望自己能成为这里的女主人。”“上一辈子的恩怨不可能一笔勾销,既然你父亲已死,那些债就由你来偿还。”在别的女人面前,他也毫不在意她的感受。几个月后,她有孕在身。他掐紧她脖颈:“安若灵,你不配给我生孩子?”她面无表情,冷冷地看着他,曾经的幸福都幻化成最可怕的噩梦。他亲手毁掉了她的一切,让她从绝望中重生。两年后,整容过的她回到他身边,一场复仇的风暴正在展开……
  • 班斯兰亚

    班斯兰亚

    班斯兰亚大陆一个美丽而又富饶的世界。原本统治着这个大陆近千年的帝国,圣·保罗帝国因保罗十六世荒淫无道、滥杀无辜,引起三大贵族彼得、索德罗、克里斯联合对其发出征讨。一年后圣·保罗十六世在帝都麦德伦被逼退位其子年仅十岁的圣·保罗十七世,次日不慎从楼台跌落坠亡。由于新帝年幼三大贵族从旁辅政,可万万没想到三个月后保罗十七世突染怪病,不治而逝。三大家族为争帝位各持一词发生乱战。战乱持续近二十年,使得大陆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后由光明教会带领九位圣阶强者干预,三大家族被迫在旧都麦德伦签订停战协议,至此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