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90100000002

第2章 八股文简介

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的文章样式,历经明清两代,延续了五百多年。八股文一直被作为统治者束缚文人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严重地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所以后代人对它深恶痛绝。随着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什么是八股文

一说到八股文,总会让人想到“迂腐落后”“陈词滥调”这些贬义词,它也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之一。科举考试制度对八股文的形式、内容、字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八股文的基本形式通常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又要用排比、对偶而相对成文的两股文字组成,全篇文章中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八股文还有各种异称,由于八股文每两股都要相衬对比,所以每两股叫做“一比”,有人觉得“股”字不雅,所以把八股文也叫做“八比文”。因为八股文的题目和内容主要出自“四书”,所以又称为“四书文”。此外,时文、制义、制艺、经义等也都是八股文的异称。

八股文在内容上也有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规定。作者在写八股文时,要“代圣贤立言”,不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文章的内容要体现儒家的思想,要用儒家的思想解释四书中的“义理”。文章中对四书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标准,就是要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就违背了要求,没有文人自由发挥的余地。因为八股文是要“代圣贤立言”,所以行文要“入口气”,就是要模仿古人的口吻,站在圣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替圣人把题目的话加以阐发、解释,说出一些圣人没有说过的话。就像演戏一样,虽然圣贤没有说过那些话,但是考生一定要让圣贤站在舞台上现身说法。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满脑子都是圣贤形象、儒家正统思想,同时具有充分的想象能力和艺术修养,才能模仿得出来。据说,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对八股文的模仿口气作得很好,有一个士子作不好八股文,他的老师就把汤显祖的《牡丹亭》剧本给他看,后来他的八股文水平大大提高了。因为戏剧的台词都是天才艺术的结晶,能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这和作八股文的模仿口气是一个道理。

在科举考试中,即使中试了,还有一关要过,那就是“磨勘”。“磨勘官”要仔细检查每一篇八股文章,看字的笔画是否正确,语法是否通顺,文章用的典故是否有误,有没有避皇帝的名讳,有没有避“丘、轲、熹”等字,最后还要看是否入口气。如果出现上述的错误情况,就叫做“磨勘”,出现“磨勘”的文章,一定会被淘汰,足见八股文考试的苛刻。

八股文在字数上也有严格的要求,明朝初年的科举考试也可以从五经中出题,称为五经文,不限定在四书内出题。

五经文比四书文长一些,以五百字为满篇,四书文以三百字为满篇。以后八股文的字数逐渐增多,清顺治时期四书文要写满四百五十字,康熙时增加到六百字,乾隆以后增加到七百字。

八股文在内容、形式、字数等方面的限制都是法定的程式,在科举考试中,考官和应试者都必须严格遵守,人们把这种规定叫做“功令”。“功”指“课功”,“令”指“法令”,功令就是考核学子的法规,是朝廷选拔人才进行考核的常用术语。由于八股文的这些规矩是官府规定的,所以写作时绝对不能违背,一旦违背,科举考试就会失败。

八股文不是明清时期唯一的考试内容,但却是最主要的考试内容。例如童生(还没有考中秀才的人)考试,县试要考三到五场,一共要写四五篇以上的八股文章。乡试、会试通常要写三篇,所以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多被称为“八股取士”。八股文是明清文人获得功名的一种途径,除了用于应对科举考试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用处。文人们一旦用它成功地获得功名后,从此就再也不会去学习它。这种八股取士制度在明清两代推行了五百多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无数的文人夜以继日地学写八股文,消磨了美好的青春时光,而且严重地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八股文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八股文的结构及其作法

八股文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僵化的,就文章的形式而言,文章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法也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写作者只能按照固定的结构填充内容。八股文的结构,通常由题前和正题两部分组成。题前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解释题义,说明题目本身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并由此引出自己的见解,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破题、承题、起讲。正题部分通常要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作成八股,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正题部分要求根据题意阐发儒家的有关思想,即“代圣贤立言”,同时还要写作者表达自己的认识。八股之后还要有结束语,要总括、照应全文。除此之外,八股文中还有入题、出题、过接等名目。

1.破题

“破”是解开、分析的意思,文章开篇先点破文题,说明题意,这就叫“破题”。八股文破题的文字规定只用两句,这两句说明题意时,必须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注释相一致,不允许随意解释,也不能直说题义。破题的文字可以对偶,也可散行。破题最后一字,清代科举考试中要求要用一个单音节虚词,如焉、也、矣等。同时,破题不准直呼圣贤的名姓,如果直呼姓名就是对圣贤的不敬,比如提到孔子、孟子、周公等人时,要用“圣”“圣人”,遇到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子等时,要称“贤者”。

要作好破题,一定要既透彻又概括,长而复杂的题目,要用简单的两句话把它点明,一两个字的题目,则要用多一点字数的两句话把它说透。破题破得好,首先要学会“认题”,就是理解题意,在落笔之前,先要认真思考,在理解题意上多下工夫,否则不容易抓住要领。常见的破题方法有明破、暗破、顺破、倒破、正破、反破等。清代人梁章钜的《制艺丛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明代有个叫赵时春的人,年少时就聪明过人,9岁时参加童子试,八股文作得很好,考官怀疑他是找别人代作的,当场以“子曰”为题让他破题。赵时春马上破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接着考官又用他的名字“赵时春”三个字让他破题,赵时春又立刻回答道:“姓冠百家之首,名居四序之先。”赵时春的两个破题十分巧妙,前者借用了苏轼《韩文公庙碑》中的两句话,句中暗含“子曰”的意思,后者用“姓冠百家之首”暗指“赵”字,用“名居四序之先”暗指“时春”两个字,这里用的都是“暗破”,这个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

2.承题起讲入题

在破题后,一般用三四句话进一步说明题义,并根据所破题义指明作者文章的主要意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叫做“承题”。承题的开头用“夫”“而”“盖”等单音节虚词,末尾用“耳”“焉”“矣”等虚词。承题提到孔孟等圣贤时不用避讳他们的姓名,可以直接说,这和破题的要求不一样。

作八股文时一定要注意破题与承题之间的关系,因为承题的文字从破题而来。八股文的写作者常常追求两者的相反相成,如正破用反承,顺破用倒承等等,要求两者如“双龙抱珠”,忌讳“破自破,承自承”,所以,以前论说八股文的作法时,经常以“破承”为名,一起论述。

破题、承题之后是起讲,也叫“小讲”,主要内容仍然是引申、讲明题义,或者说明题目内容的背景等等。起讲开头多用“且夫”“尝谓”“若曰”等双音节词,也可以用“且”“而”等单音字。明代八股文的起讲一般为三五句,清代为十句左右,根据内容可以增缩。起讲时要开始“入口气”,即用古代人的语气行文,这是起讲的文字与破题、承题的明显区别,起讲可以用排偶,也可以用散行。

以上三部分都是在说明、解释题意,不要求作者发挥,文章还没有进入“正题”,所以是题前部分。以上三部分作完之后,还要有一两句或三四句把文章引入正题的过渡的话,这叫“入题”,也叫“入手”“领题”“落题”“领上”。入题的作法一般是题目有上文的,要领上文入正题;题目有下文的,要照应下文;也有领上文兼照应下文的,入题时要点明本题所论内容的界限。

3.分股

以上几个部分作完后,文章就进入正题了。八股文正题要根据题意加以具体发挥,阐述作者对题意的理解和认识,表现作者的看法,要用古人口吻阐发儒家思想,“代圣贤立言”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这部分共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八股,要求用对偶的文字。“起二股”后有“出题”,“中二股”与“后二股”中间可以有“过接”,这两个部分可以用散句。

起二股也叫“初股”“初比”“提比”,每股四五句至八九句。起二股内容以总论、虚说为主,不宜写得太实,要点出题意而又不把题意说尽,并要为后文留下余地,文字宜短不宜长。提比之后通常要用一两句或三五句散句点出题目,叫“出题”或“点题”,有的在入题部分已经点题,此处即不再用出题。出题与入题不同,入题重点在从题意上把文章引入正题,出题是从文字上把题目点出来。

中二股与后二股是阐发题意的主要部分。中二股前面如有点题,那么应紧接题目从正面加以发挥。中股要回答文题中提出的问题,要把题目中的问题阐发清楚。写作时要注意中二股和后二股之间的关系,写中股要为后股留有余地,如果文题是“两扇题”,中股可以在上半题上下工夫,后股在下半题中多用笔墨。中股文字可长可短,短的每股四五句,长的可以十几句。

后二股从中二股承接而来,中二股没有说到或说得不够的时候,后二股要说全、说尽,可以尽力发挥,通过联想等手法拓宽题意,使题意显得更加丰富,也可以就前边的议论加以咏叹、发表感想。后二股是写作者最卖力写作的部分,通常每股十来句到二十几句,如果中二股字数较多,后二股也可以缩短,由于字数较多,又叫做“后二大股”。后二股开头常用虚词,如果文章是进一步发挥的,常用“且”“况”“或谓”等;如果是承前说明原因的,常用“盖”“惟”“若此”等字。

如果前六股还没有说尽文义,那么可以用束二股收尾,或者总括全篇。束二股在八股文结构中不是必需的,如果前六股已经把题意说尽,束二股则可以省略。束二股通常较短,一般每股二三句或三四句,所以又称为“束二小股”或“二小股”。

4.结语

八股文的结尾处一般有一两句收束全文的话,叫做结语,也叫收结、落下。多用散句,不用排偶。

八股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全篇文章的逻辑关系要清晰,要讲究“起承转合”。所谓“起承转合”,即破题是解释题意的,这是八股文章的“起”;承题、起讲进一步阐发题意,从而引出“入题”的文字,“承题”“起讲”“入题”是八股文的“承”;八股文阐发作者的认识,用排比、对偶,是八股文的“转”;文章结尾的结语是八股文的“合”与“收”。

八股文的结构吸收了古代诗文的结构,依据这种结构写文章,条理比较清楚,但过于程式化,束缚了文人的思想。文章写作有法而无定法,八股文之所以没有生命力,原因之一就是它违背了“文无定法”的法则。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养生笔记

    思想课堂-养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汇集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论著《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对李济、吴泽霖、潘光旦、林惠祥、杨成志、吴文藻、凌纯声、林耀华、费孝通、岑家梧、梁钊韬、李亦园、乔健,以及美藉华人许烺光、张光直和俄国人史禄国等16位人类学大师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述。《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学中国大师们的传世作品相对分散、不集中等现象”,为人类学学者及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一次性”与诸多中国人类学大师“会面交流”的平台。
  •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主要章节分为“文学”、“艺术”、“思想家”。
  • 全本绘图山海经·大荒四经

    全本绘图山海经·大荒四经

    读经运动风靡全球,弘扬中华文化,居功甚伟!但借此“平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人格和身心健全的人”的初衷却没有很好地实现。
  • 读故事学国学

    读故事学国学

    本书涉及国学知识:“哲学星空”、“史书巨著”、“医学经典”、“书画长廊”、“戏曲文化”、“文学殿堂”六个方面,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经典读本。
热门推荐
  • 游戏妄

    游戏妄

    从让人烦躁又乐在其中的大学校园中走出来,我们告别很多东西,却在麻木的新生活中收获空虚。工作和感情和欲望,想要的永远难得,不想要的总是纠缠。我想回忆曾经的时光,却发现当年的我们和现在一样没有梦想,可是却快乐的如同白痴。那几年有个阿拉伯大胡子死去,有几个一肚子坏水的男生上大学,有很多故事,有很多胡闹,还有一款游戏公测。有人说,你们只是一群白痴和蠢货,我说,那时候,我们都是一群绝世妄人。我要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关时光,有关大学,有关游戏,有关,梦想和友情。
  • 疯魔纪元

    疯魔纪元

    新纪元凶兽横生的年代,陈峰家人,为兄弟,为爱人。不畏艰险,与强者对抗,与凶兽搏斗,最终站在了世界的巅峰成为了不朽的传说。
  • 莫风诸豪

    莫风诸豪

    一所特殊的学校,不一样的招生方式。上一代的恩怨,看这代人如何巧用道术斗奸邪
  • 腹黑师兄,泥奏凯

    腹黑师兄,泥奏凯

    第一次见某男,就被顾凝朵当成试验品,想跟某男来段话本子里的戏段,却被某男当众嫌弃,第二次见某男,顾凝朵成了他师妹,当众说她耳聋,于是顾凝朵怒了,两人以成为冤家,但在吵吵闹闹中,顾凝朵失心了。顾凝朵表示当某人的师妹真的很难,不仅要逼着练剑法,还要和某人斗智斗勇,还要提防某人挖坑。
  • 一生喜欢的时光都有你

    一生喜欢的时光都有你

    安晨欢,一个也许不够勇敢,不够聪明,不够完美的傻女孩,但是她却用真诚与坚持诠释了一场青春最美的梦。她曾说:“方如夏我们一起考大学吧,一起去普罗旺斯看熏衣草,以后再一起结婚……”片段—“陆津澈,我喜欢你,好喜欢好喜欢你!”某男看她一眼,“你喜欢我什么?”“唔~我喜欢你……第一次写文,不好请大家多多指教,一定改哦!
  • 纵横异界时空

    纵横异界时空

    地球出现危机!孙悟空拯救了地球?屌丝主角林磊英雄救美,却惹怒了纨绔子弟,随即而来的报复,他能否安然无恙?时空?穿越?一次奇遇,走投无路的林磊穿越到了别的时空!却发现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好歹也是堂堂男儿却连一个弱女子都打不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让林磊明白要想活下去必须变强!经历种种磨难的他竟统领了整个时空,美女!地位!应有尽有……
  • 狂奔的日子

    狂奔的日子

    大学刚毕业,就面临租房,找工作,应酬,挣钱,泡妞,分手,再挣钱,再应酬,再泡妞,再分手……等等繁琐的事,一坨接一坨,什么时候是个头,啥时候能够结束这狂奔的日子,停下来好好休息一次。
  • 和美女们在一起的日子

    和美女们在一起的日子

    一个有着傲人身材的女子激动地说着“你怎么能这门做呢,你明知道这样做会影响你的前途。”在她对面的男子看着她说“我这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他已经害了这么多人,我难道还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继续害人吗?你也说过我们做为一名军人,不能放过一个对国家有威胁的人。”.........m没有想到被开除了之后艳遇一个一个来啊,有成熟的。萝莉的,清纯的。。。。。
  • 欢喜冤家对对碰

    欢喜冤家对对碰

    想他陈小小职场得意,情场更是如意。美女天天见,约会日日有,只要一句话,随时可以带女人回家。可是偏偏让他和谭小美是死党,这个女人一点儿都不可爱,别看她魔样儿倒是不错,逢人就笑,礼貌至极,可是两人一见面就是唇枪舌战,火光四溅。他们就像是天生的克星一般,只要一人出现,另一人的好事肯定泡汤。但是偶尔也有团结一致对外的时候,那阵势真的是密不透风,不可攻破。陈小小发誓,一定要摆平这个女人!可是如此劲敌,谈何容易呢?嗯,看来,他得好好计划一下。
  • 火影之宇智波

    火影之宇智波

    小郑看穿世界以后想要去火影世界游荡。她成了宇智波家的一员,宇智波钟。钟她爱上了鼬。她会有什么样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