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01000000012

第12章 愉快启发提问的技巧(3)

例如,设非负数a、b、c满足a+b+c=5,求证学生证明这个不等式之后再问:这个不等式右边的常数可以换成一个更小的常数吗?我认为是可以的,为什么?这种提问,教师肯定了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寻求其原因(等号达不到)。被肯定的答案成为学生寻求原因的指向,学生的思维有明显的倾向性。

四、对比式

所提问题在内容上是互相比较的,问题的提出,给学生显示了可比要求,内容上的客观可比因素与可比要求相结合,这种提问才可以顺利进行。这种提问,在讲授意义上没有相互包含关系,但能产生联合意义的“并列结合概念”(例如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时,有特别的作用。这种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不同认知对象的结合点和不同点,限制负迁移效应的发生。运用对比方法的设计,如鲁迅《药》中的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心理、神态和行动的对比;《田寡妇看瓜》中田寡妇土改前后的表现的对比。通过对比提问,让学生比较分析,区别事物之间的异同,抓住事物的特点,能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五、比较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一方面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视野日益开阔;另一方面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教师要提出有思维性,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比较、推理,去探求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求取真知。如教《送东阳马生序》,可抓住关键词语提出问题:1.课文第一句“余幼时即嗜学”。把句中的“嗜学”改为“好学”行不行?为什么?2.“嗜学”二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两个问题不是立即可以回答的,而是要认真阅读课文并进行思考才能回答,因此学生钻研课文的热情就高。他们反复阅读,反复推敲,反复比较,终于领悟到课文之所以用“嗜学”一词的精妙之处:“嗜学”虽然也有“好学”的意思,但“嗜”却不是一般爱好,而是特别爱好,“嗜学”比“好学”语意更强,更能表达作者幼时好学的急切心情。正因为有这种好学精神,他才能像文中写的那样,无所畏惧地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嗜学”二字有统摄全文的作用,与本段末的“勤且艰”相照应,也和篇末的“善学”相照应,“嗜学”、“善学”正是作者对马生的勉励和希望,也是全篇文章的主旨。

六、引路式

求取真知,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学生还“知之不多”,对知识的理解,有些还会出现“误区”。学生是教学的“受体”,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课堂上对所提问题的措词要确切,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有时还可以比较具体明确地把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便于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思维定向。如:教《伐檀》这首诗时,可先让学生预习,然后自己翻译全诗。课堂上,请一位学生翻译(段),请全班同学对照自己的译文判断正误,结果没有同学发现有译错的。于是提醒大家注意第一段最后一句诗:“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翻译,并请那位同学把最后这句诗的译文再念一次。就有同学举手回答说,这句诗应译为:“那些大人先生们啊,可不是白吃饭啊!”这句是用反语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作强有力的讽刺,而那位同学却把“不素餐兮!”错译成“可不是吃白饭啊!”“吃白饭”和“白吃饭”意思是不同的,“吃白饭”是指“吃白米饭”,“白吃饭”是指不劳而获,在这里是讽刺揭露统治者不劳动,白吃饭。经这位同学一指出,全班同学都恍然大悟,哈哈笑起来……因此,进行启发式教学,实现教与学“双向交流”,求取更佳教学效果,讲究科学的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

七、联系式

知识在于积累。中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又有求取新知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比如,学习《殽之战》一课,当学到“蹇叔之子与师”这句时,教师提问一个学生,这句中的“与”是什么意思?那位学生回答说,这句中的“与”就是“参加”、“参军作战”的意思,是动词。教师肯定了那位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并在学生理解了“与”就是“参加”的意思后,又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举出一些相当于“参加”这个意思的“与”来。这时,课堂上活跃起来了,学生争着举手回答:“咸与维新”中的“与”、“参与”的“与”、“与会者”的“与”……最后又联系了“与”这个词别的意义和用法,如:“我与他”中的“与”是连词,“和”的意思,应念“yu”,第三声;“吾乐与!”(译:“我真快乐呀”)中的“与”,是语气词,相当于“呀”的意思,应念“yu”,第二声;“蹇叔之子与师”中的“与”,是动词,“参加”的意思,应念“yu”,第四声。这样,经过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总结、对比,温故知新,不仅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而且所获得的知识也更加广泛,更加牢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八、破题式

如教《“你们想错了”》问:“你们”指谁?想错了什么?为什么会想错?由于这三问贯串于全文的始终,是文章的主线,所以提问收到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

九、归纳式

由段意到主要内容,由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分析到人物性格的概括……常用这种提问方式。

十、发散式

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数学中应用题的一题多解,语文中相同题的不同答案,均会用到此法。

十一、自疑式

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自己生疑。教师讲授到火候处,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生疑解疑,这是应用自疑式提问的绝妙之处。例如,在讲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时。按教材顺序是先讲定理,再讲其推论。教师有意识地颠倒这一顺序,先引导学生用面积法证明推论,然后让学生看书提问。有的学生就问:“书上定理的证明看不懂,定理有别的证法吗?”这样,教师拂去教材表面的无疑性特征,使学生自疑,然后引导学生解疑:用推论证明定理。学生恍然大悟为什么先证推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不知不觉之中,强调指出,我们已经获得了一种重要的证题思想——用特殊证明一般。这样处理,使学生对特殊与一般的这种相互依赖、相对独立的辩证关系加深了理解。

学生提问,教师不正面回答,而是根据学生疑问所在,反问学生,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自疑方式。学生提问后。期待着教师回答,教师反过来设问,实际上是暗示学生问题可以自行解决。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把注意中心由教师转向自己,从等待接收信息的相对静止状态转向寻求答案的动态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十二、复合式

这种提问由许多小问题构成,各问题之间,既有对比式的,也有阶梯式的和指向式的,是前述几种提问方式的复合。这种提问.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认识整体的属性,也可以从某个侧面认识认知对象的新特征。既带有广阔性,又不忽视与整体有关的一切重要细节,是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发挥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启发学生证明了“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之后,约定: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为“中点四边形”,然后提问:

下列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这些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是菱形?是正方形?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2.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愉快设问点选择十二法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前苏联教育界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就叫问题教学法,其核心是设疑提问。这种教学方法,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在课堂教学中设疑提问,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设疑提问,对各年级的课堂教学都普遍适用。运用提问法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提问要适度。所谓适度,又分两个方面:一是提问密度要适当,不能满堂问,一问到底;二是提问难度要适当。第二,要精心设计。精心设计,就是要设计好提问思路,绝不可以随心所欲、信口开河。

那么,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思想,使所设之疑合理、适当、有意义,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呢?一般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考虑:

一、在导入新课时设问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白话聊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白话聊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钱理群作品系列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钱理群作品系列

    “中国教育怎么了?中国教育怎么办?”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超越教育而言教育”,内心深处始终情系教育。本书即为其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全书首辑历陈作者参与中国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展示“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次辑进一步提炼“真正的教师”坚守的韧性与智慧。作者长期对中国教育保持清醒的思考与批判,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
  • 中外数学故事

    中外数学故事

    知识是无尽的,尤其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是高度积累、日新月异。课堂学习是首要的,但青少年又应掌握丰富的课外知识。我们选择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六个学科,以故事的形式编辑出版这套丛书。书中内容既与课本紧密结合,又注意知识的深化、应用和拓展。故事生动有趣,奇妙多样,对提高青少年学习水平和开发青少年潜能有很大的帮助。《中外数学故事》精选了中外数学家对数学这一学科中的重大发展或疑难问题进行研究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开发我们的数学思维,也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数学家们的研究精神和人格魅力。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城堡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城堡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 寻找教育规律

    寻找教育规律

    本书收录了“十五”期间大兴区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按研究方向分为四部分:教学模式、方法与途径、能力培养、课程及软件工具。
热门推荐
  •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烟火下的你我

    烟火下的你我

    一次绚烂烟火下,她救了他一命,他一见钟情,为她弃了一手打下的江山,只为她一笑。温馨&宠&HE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千百年来,神话故事一直有着不朽的魅力,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在世界各国代代相传。他们不仅是全人类的一种绝不可多得的、也绝不可能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史无前例的杰作。不论翻译它的人文笔如何笨拙,都无法阻止它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在世界神话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它对西方文学、艺术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均是极为广泛和深远的。这启发我们:若想畅读任一民族之文学艺术作品,深刻理解其思维特性和文化特质,从该民族的神话故事入门,无疑是一条捷径和敲门砖。
  • 豪门女杀手:独宠贪欢老公

    豪门女杀手:独宠贪欢老公

    她,貌似桃花却暗藏汹涌,十五岁成为国际女杀手。一次任务被同事猥琐,怀上孽种。面具舞会上遇到了豪门的他,一夜情过后他的风流迷倒了她。带着阴谋的嫁给豪门中的儒雅大少爷却怀上了贪欢二少爷的孩子!女杀手摇摆在一对亲兄弟之间,她会更宠谁?
  • 流光星魂

    流光星魂

    “如果复仇的路是那么的坎坷,为何不放下仇恨。亦能成道。”“我放不下这仇恨,如果成魔便能屠尽她满门,那我就算成魔又何妨?”“你到底是放不下对她的思念,还是心有不甘?”“这红尘就像那夕阳,如果它永不落幕。或许我们就这样,相互依靠,白头相老。”踏破这片虚空,只为求得那记忆中的一抹红颜痴情泪。或许答案仅此而已。
  • 逍遥武途

    逍遥武途

    踏入武途,不求名利,无意天下,穷究武道,逍遥不羁。
  • 女神请留神

    女神请留神

    “我们分手吧”在谭梦玲送给我的那款直板诺基亚屏幕上出现了她发来的短信。傍上个高富帅的她轻易就抛弃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而我能做的只有默默接受。刚进大学为何就被曾经的女神抛弃?我不知道。但我要奋起!在一次次的奋斗后,我从人见人欺的废物,成为之前我仰望的高富帅。在奋斗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突然有些疑惑:为何我的身边总不断有女人的出现?
  • 隐婚甜妻,老公情难自禁

    隐婚甜妻,老公情难自禁

    她是他一年前订婚宴上的落跑新娘,再见,她是他的私人小秘书,一次醉酒,竟然来了个意乱情迷,他说,我们结婚吧。莫名其妙的她成了总裁大人的隐婚小妻子。婚后生活,他说,“你是我的,只能是我的。“总裁大人,你这么霸道真的好吗?她不早就是你的了吗?他说,“我不但要你的人,我还要你的心。”面对真相,她在知道,这一场婚姻只不过是他用来报复她当年犯下的错。她再次逃走,这一次,是她主动送上门来,她求他娶另一个女人,一纸协议扔在她的身上,‘签了它,我就答应你。’他冷的如在千年冰窖出来的恶魔。三十天的囚禁,囚的是谁的心,禁的是谁的身,最后一夜的折磨,他说,‘我爱你,牧晚秋,你听到了,我说我tmd的爱你。’......
  • 仨个麻烦精

    仨个麻烦精

    趁着青春岁月,记录成长琐事!有仨真好!“我,马尚稻,是家中的“孩子王”,我个人觉得自己活泼开朗,呃,聪明动人,拥有天才一般的头脑。。。。。。诶,我还没讲完呐,诶,你这人怎么这样,那么不礼貌”我正兴致勃勃地对着摄像头介绍自己,突然我的弟弟,马尚仁就用一种鄙夷的眼神扫射我,毅然决然地把镜头转换给我的妹妹,马尚云,然而马尚云并不吃这套,一手遮挡住突如其来的镜头,不耐烦地说道“走远点,你烦到我了”
  • 北京喰妖

    北京喰妖

    城市街头一切成谜的食人怪物(喰妖)悄然出现,平凡大学生万风遭到喰妖猎食,虽意外获救但性命垂危,医生当机立断移植喰妖的器官救了万风。被移植喰妖器官的万风很快发现了身体的异常,以前美味的食物全部走味到难以下咽,一开始即使几天不吃饭万风也不会感觉到饿。但是时间一长,强烈的饥饿感开始折磨万风。万风很快发现能够引起他食欲的只有街上错身而过的男男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