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12100000003

第3章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在三百余年的长期分裂之后,于隋代又复归统一,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帝国。继隋而起的唐代更是一个国力鼎盛、蓬勃开放的朝代,不仅地大物博,而且具有一种无拘无束、恢弘自然的气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尤其是在盛唐时期,整个社会政治文化呈现出丰富、绚烂的景象,在人才选举方面,隋唐更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时代。

狭义的、严格意义上的科举是以进士科出现作为起始标志的。进士科举在中国延绵了一千三百年,对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进士科建立于隋代,因此在中国科举史上,隋代虽然短暂,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一)隋炀帝始建进士科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据史载,于开皇三年(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五年(595年),正式废除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的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人,所谓“进士”,即进受爵禄之义,由于狭义的科举是指进士科举,即从进士科设立之后,以考试来选拔人才任命官职,因此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有承袭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以往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巨大变革。“科举”是分科取士之意,它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由于不限制应考者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士族门阀把持仕途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入仕参政开辟了道路。由此扩大和巩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阶级基础,有利于大一统的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科举考试使选拔任用官吏有了相对公平的客观标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由此充任各级政府官吏,给国家管理带来了若干新气象,成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有力支撑和文化教育的导向。开凿大运河的隋炀帝,还开通了一条士人应试从政的新渠道,虽然一开始进士科还只是一条并不引人注目的小溪,后来却发展成为最宽阔的仕进主流,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各朝一直沿用不废,遂被认为是开创了一个科举时代。

(二)唐代的科举发展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科举制度,并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发展。

1.生徒和乡贡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生徒”和“乡贡”两种,他们是科举者的主要来源。由于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例如贞观以后,中央有国子监(下属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弘文馆、崇文馆,地方有州学、县学。仅国学生就有八千余人。每年冬天,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州学、县学都要将经考试合格的学生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来自学校的考生是参加科举的重要力量,被称为“生徒”。不在学校学习而自学有成就者,可向州、县“投牒自举”。也就是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由州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考生每年十月随地方向京师进贡的粮税特产一起解赴朝廷,所以称之为“乡贡”。州县考试称为“解试”,解试获第一名的称为“解元”。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2.常举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大体可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是固定时间举行的固定科目选士,制举则为皇帝临时根据需要下诏开科选士。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科举,指的就是常举。

常举的科目,在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其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科。其中常设的仅有明经、进士两科。此两科最初考试内容大致相同,主要是试策、帖经。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明经重帖经、墨义,进士重诗赋。

明经科始设于隋代,唐代正式确立该科的地位。明经科考试最初仅考时务策,唐高宗(650—683年在位)时增加帖经,到唐玄宗(712—756年在位)时增加墨义,并最终定型为帖经、墨义、时务策三场考试制度。

所谓帖经,是指考官任取经书的一页,将左右两边遮盖,中部只露出一行,另用纸盖住三五个字不等,要求被试者将所盖的字填出来,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填空。每十帖答对六个以上的算及格。

所谓墨义,是考经文及注疏,初为口试,称为“口义”。后因容易被人作弊,改为笔试,故名墨义。这种方法比较机械,考官出题时经常会找一些生僻的句子,而考生也发现了考官出题的这一规律,因此也就把心思放在如何押题上,反而对经书中的本义根本不加重视和了解。

所谓时务策,是指考官出一道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要考生作答,颇似如今的论述题,这是考试的最关键部分,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一些优秀的考生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就在此处。

明经这种考试方法,以帖经墨义为主,注重儒家经典的背诵,在于测验考生对经典死记硬背的功夫,无法涉及对精神义理的理解,更谈不上个人有什么见解发挥,无助于启发人的聪明才智。有些考生把经书及注解背得滚瓜烂熟,却对精神义理茫然无所知,因此明经科较之进士科,始终为人所轻视。不过,由于是死记硬背,因此,在唐代常举各项科目中,明经科取士最多,每年约百名左右,而进士科每年不过三十名,所以明经一科是入仕要途。但是,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的及第者。

进士科最早设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7),唐代继承隋制,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正式开进士科取士。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进士科加试读史书一部,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进士科加试帖经,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进士科加试杂文。至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唐代进士科最终实行帖经、杂文、时务策三场考试制度。

帖经的考试与明经科相同,但难度低于明经科,时务策的考试内容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书堆中爬出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从汉代以来,选拔人才即用策问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但行之既久,题目未免陈陈相因。而对于绝大多数来自乡贡、生徒的考生来说,他们还没有什么从政治国的经验,往往也只能对着试题发些空洞的议论。于是社会上一般士人就拼命收集历年考试的策题和及第者的对策文章,研习揣摩,熟记硬背,上场后临时拼凑应付。

进士科考试最关键的一场是杂文二首。所谓杂文,泛指诗、赋、铭、表、赞之类。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便明确为诗、赋各一首。完全是测验应试者的文学才华。因此,唐人把进士科称为“词科”,后世也称唐朝“以诗赋取士”。

由于经文全赖背诵,诗赋则需发挥,因此,中明经易,中进士难。每年录取进士名额为三十人左右。与明经科录取百人左右相比,考进士要难得多。能考取进士者一般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才子,许多人穷其一生精力,也不能得中。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大诗人白居易27岁得中进士,作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像他不到而立之年就得中进士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同类推荐
  • 基层工会干部如何做好工会工作

    基层工会干部如何做好工会工作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从林肯到奥巴马时代

    从林肯到奥巴马时代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和2009年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注定要以一种格外醒目的方式永远地载入美国史册,因为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总统选举的结果最终圆了美国数千年黑人为之憧憬、为之奋斗了200多年的梦想。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日本行,中国更行

    日本行,中国更行

    本书打破以往反映日本的书籍单纯分析日本的做法。从全新的视角,把日本作为参照物,关照中国的百年兴衰,寻求中国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书中关于中日两国的一系列对比,无论是经济发展指标,还是国民素质。乃至于在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和陶瓷领域,可以看出中国目前在许多领域还落后于日本,本书纠正了人们诸多惯常的关于日本和各种史实的认知。同时也自我剖析和深入反省中国的各种问题,许多观点十分独特。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日本经验对于中国十分重要。勇敢地承认日本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点。不妨碍批判日本的缺点,这才是中国励志进步的必然一步。承认当前日本行,是为了未来中国更行。中国更行是深切的期待,也更是未来的必然和可能
  •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本书设有趋势报告、政策报告、案例报告、舆情报告、数据报告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梦: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建设法治中国的江苏样本等。
热门推荐
  • 赢在细节

    赢在细节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细节决定成败,工作无小事。只要你拥有了注重细节、严谨负责、防微杜渐的职业品格,再加上用百分之百的热情追求每一件工作的尽善尽美,你就能成为金牌员工。
  • 凤转世:浴血重生

    凤转世:浴血重生

    前世柴贵妃懦弱无争,最终落到了尸骨无存,灭九族的下场。这一世阎王爷既让我重生归来,我定要你血债血偿。前世的痛苦,今世,我要你加倍偿还。
  • 挚恋:许你万世绝宠

    挚恋:许你万世绝宠

    你若是要这天下,我为你夺来便是,你若是要游遍天下,我伴你便是,你若要本王,你来绑便是风夏含箫王爷,你予我的,我一分不要,我躲,你若是能寻到我,我甘愿下嫁未烟娘子,你去哪儿,我舍命相陪云扇有多远滚多远,老娘这是逃婚!!!夏柒柒
  • 懒姬

    懒姬

    举世无双很多种诠释。比如:白均瑶的美;比如:白苏玄的懒。深藏不露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宁卿看似温文尔雅的笑容;比如:迟夜目空一切的心高气傲;比如:……白苏玄一如既往的懒。
  • 中华美德——不平则鸣

    中华美德——不平则鸣

    本书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的其中一本。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
  • 天煞神相

    天煞神相

    我从小被阴人算计,命犯天煞,孤克六亲死八方,我不想孤寡终老,凭着一身相术,行走人心险恶的江湖。相人,相鬼。算卦,算命。让我带你走进神秘的领域,决雌雄,斩彩虹,见英雄!我有故事,你有酒吗?谨记,天黑之后不要翻开本书……
  • 女尊之细水颜倾

    女尊之细水颜倾

    堂堂千金小姐穿越成个穷画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看来还是只能靠画画这个技能过日子了。
  • 校草少爷离我远点

    校草少爷离我远点

    夏璃末是一个排行榜前10家族的领养孩子。她的养父母告诉她,他们的女儿车祸身亡,但是一年后养父母的亲生女儿居然回来了顶替了她的位置还把她赶出去了,不巧的是夏璃被夏安绑架了,她的养父母也在现场但是没有救她,夏安在杀璃末的时候。家族排行榜第一的南宫家族的手下救出了璃末,并且告诉她自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还告诉她其实她不是之前出车祸的父母所生,璃末之前的那个父母为了报复南宫家族就把南宫菲月也就是现在的夏璃末抱走,家族排行榜第二的韩秋至和她的妹妹韩初然跟夏璃末是非常好的朋友。她们跟夏璃末一起隐瞒身份和样貌进入毕斯高中,为了就是报复夏氏家族,她们隐瞒的不止是排行榜的身份,还有。。。。。
  • 寻尸鬼僵叫

    寻尸鬼僵叫

    欧阳官有一向特异的功能,就是通过接触死者生前的遗物,可以感应到尸体的位置!他以替人寻尸为生,同时又以破解灵异悬案而小有名气!寻尸破灵异悬案对他来说就像吃家常便饭一样,毫无挑战性!可是自从在上海接了一件案子之后,事情变得棘手起来,尸不再是从前的尸,鬼也不再像从前的鬼!仿佛冥冥之中,有张大手在对他的命运进行安排,慢慢的把他拉向地狱!后来,欧阳官震惊的发现,这个世界有种比厉鬼更可怕的生物像人类一样生存在自己身边,此名为“尸种”!而原来所谓的地狱,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 众生相

    众生相

    没有你的世界,没有你的记忆,纵使百转轮回,纵使跳出六道,我也是孤独的——程默。寻找你的记忆,寻找你的存在,哪怕寻遍整个世界,我也会回到你的身边——程默。其实我一直都在你的身边,虽然你看不到我。我想你能够感受我对你的爱——囡囡。世间那么大,生命那么短,虽然明知道你不在,可我的生命中一直有你——宁静。二十年前你那般的决绝,不告而别的离去,忘记了当年的诺言,可我却等了你二十年,二十年后,你回来了,可我却老了,是谁说过会陪我一起高中大学的?——万芳。我的生命因你而美丽,因为你的出现,我感受到人间还会有感情,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被世人唾弃,哪怕我变成了一个怪物,只因儿时你的一句我会保护你——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