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25200000039

第39章  知人善任

邵逸夫占据香港影视龙头老大地位,能够持续数十年而不衰,与他的知人善任大有关系。支撑如此大的家业,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就算邵逸夫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所以他深知用人的重要,在对人才的选择上,邵逸夫从来都有他独到的眼光。而一旦对一个人委以重任,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对方以充分施展的空间。邵氏事业就在邵逸夫选中的各路人马的支撑下,日渐辉煌。

1957年邵逸夫从南洋来到香港,接手二哥邵村人的电影制片业务。正值壮年的邵逸夫踌躇满志,要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也果然出手不凡,一上来便用地80万平方英尺,开始大规模的影城建设。百废待兴之际,浩瀚工程之首,邵逸夫想到的便是一个能够替他统揽全局之人。可见邵逸夫对人才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

当时,担任邵氏公司的大主管,是许多有识之士的梦想。所以当邵氏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时,前去面试的人络绎不绝。但邵逸夫经过交谈、接触,一个都没有留下来。他选择人才是很有原则的,坚持“宁缺毋滥”,宁肯虚席以待,也不肯随便找个人充数。

后来,在众人当中,邵逸夫一眼看中了邹文怀,可见邵逸夫眼光之毒。邹文怀是朋友介绍而来,在此之前,朋友介绍前来应聘的人员并不在少数,邵逸夫一概予以拒绝。邹文怀最初并无意加盟邵氏公司,但邵逸夫偏偏认准了他,三顾茅庐,请邹文怀出山。

邹文怀终于答应了邵逸夫,条件却很苛刻:他同意出任邵氏公司宣传部主任,但宣传部必须要由他亲自组阁。即使是老板,也不能进行干预。

虽然这样一来,局面很可能失控,但邵逸夫连理由都不问一句,只爽快地答了一个字:行!

之后,邹文怀亲自组阁宣传部,带来一大批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邵逸夫果然言而有信,对此一概不问。

这等胸襟气度,确实为常人所不及。而邵逸夫之所以敢于如此,亦因为他有识人之智,对邹文怀的才情、胆识、处事方式都了然于胸,所以才敢放手让他去干。

在后来与邹文怀的合作过程中,邵逸夫亦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凡公司大小事情,必与邹文怀商量。两个人的办公室,虽是一人一套,内室却有一扇小门相通。这种信任,令邹文怀不能不尽心竭力,对邵逸夫忠心耿耿。

邹文怀用事实证明,他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证明了邵逸夫的眼光果然独到。邹文怀在邵氏11年,漫长的岁月里,邹文怀一直为邵氏公司对外出谋划策,对内管理内务,是公司名副其实的总管。邵氏公司在此期间能击败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在香港影坛上平步青云,很大程度得益于邹文怀以及他组建的宣传班子,他们在邵氏屡建奇功,功不可没。

邹文怀是管理人才。对业务人才的使用,邵逸夫同样独具慧眼。邵氏兄弟公司在香港的奠基之作,邵逸夫就敢于使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李翰祥,令公司许多高层人物忐忑难安,不知他能否当此重任。但《貂蝉》一片问世之后,即轰动了整个香港,连放半月,场场爆满,为邵氏公司创下了丰厚的票房,也使这部影片成为邵氏兄弟公司名副其实的奠基之作。当初所有对李翰祥持怀疑态度的人,至此都不得不佩服邵逸夫的眼光。

对新人的大胆启用,绝非邵逸夫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源自他素日对手下员工的留意和了解。虽然李翰祥在拍摄《貂蝉》之前,事业上很不得志,从没拍出过有影响的影片,但邵逸夫知道,那并非李翰祥水平不够,而是没有赶上适合他的戏路。他了解到,李翰祥的汉学功底非常深厚,对历史人物、历史掌故都能博闻强记。在拍戏风格上,他善于拍摄历史题材的大制作。而这种本领,当时邵氏旗下无人能出其右。所以,当决定以《貂蝉》一片作为邵氏奠基作品时,邵逸夫弃众多有名的大导演不用,而亲自点名要李翰祥执导这部举足轻重的影片。

因为邵逸夫的慧眼识英雄,李翰祥得以时来运转。他来香港创业整整十年,一直时运不济,默默无闻。《貂蝉》走红之后,李翰祥一夜之间成了香港影坛炙手可热的红人,也成为邵氏公司的头牌导演。在以后的日子里,邵氏公司依靠李翰祥,影片频频获奖,票房屡创新高。可以说,李翰祥为邵氏公司在香港扎稳根基,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翰祥后来离开邵氏,邵逸夫并没有从门下导演中再培养一个“李翰祥第二”,来接替李翰祥的业务。而是敏锐地觉察到,古装片已经过气,武侠片正在兴起,并且从报纸的文章当中,发现了张彻。

当时的邵逸夫,已经进入了他事业的全盛时期。当时香港大小影院每年上映的影片中,最卖座的影片有一半以上都是“邵氏出品”。邵氏公司旗下,有导演、演员等1700余人,可谓人才济济。但是邵逸夫并不囿于从现有人员中发掘人才,他在读《新生晚报》的时候,发现了张彻。他并不知道张彻其人的来历,只是见其文笔老辣,见解独到,不由生出爱才之心,对他特别关注。他对这种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向深为器重。至于当时正在盛传的有关张彻的负面新闻,邵逸夫则完全置之不理。

通过邹文怀,邵逸夫请来张彻见面,并也是一见之下,就对张彻的才情、见识深为叹赏。事后,让邹文怀转达自己的意思,请张彻担任邵氏公司编剧部主任一职。

张彻加盟邵氏之后,其导演风格,与当时邵氏的头牌导演李翰祥,是完全不同的戏路,两个人一文一武,互不买账。

但李翰祥当时已经是红遍香港的大导演,为邵氏公司屡立战功。他拍的片子在国际上数次获奖,更为公司创下了巨额票房。而张彻尚寂寂无名,只靠写影评聊以糊口。他与李翰祥的交锋,明显处于劣势。李翰祥的影片,已经得到香港及南洋等地观众的认可,邵氏公司也凭借李翰祥导演的一系列影片,获得了巨大利润。而张彻作为一名不知名的导演,执导一部市场情况不明的影片,对于公司而言,可谓是一种风险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邵逸夫认准了张彻的才情,放手让张彻去按照自己的思路拍片。张彻起用训练班新人王羽担任男主角,邵逸夫尽管信心不足,也并不做干涉。结果,张彻的《独臂刀》上映后,异军突起,震动了整个香港,上映一周就突破了一百万元的票房,张彻由此获得“百万导演”的美誉。

此后,张彻一鼓作气,乘胜出击,十年间,为邵氏公司拍了一系列既叫好又卖座的新派武侠片。不仅如此,因为邵逸夫的器重和信赖,给张彻以足够大的空间,使张彻不仅为邵氏公司创造了巨额票房价值,还为邵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武打明星和出色的工作人员。

不仅仅是有关电影的业务问题,后来,公司许多重大决策,邵逸夫也都征求张彻的意见。张彻在邵氏公司的地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邵逸夫之所以如此信赖张彻,仍是因为他的知人善任。他发现,张彻不仅业务能力强,人品也好,遇事能从大局出发,很少计较个人恩怨,这种人堪委以重任。

果然,张彻来到邵氏之初,就斩关夺隘屡建奇功。后来在公司地位越来越高,张彻虽然脾气火爆,却并不居功自傲,对邵逸夫总是很尊重,对其他同事和工作人员也都以礼相待。邵逸夫就公司问题征询张彻意见时,张彻也都能给出公正、客观的建议,在公司中口碑极好。事实证明,张彻是邵逸夫知人善任的又一成功典范。

邵逸夫在用人之前,极为慎重。如当初邵氏兄弟公司聘请宣传部主任一职,前来面试的人员无数,却无一个能入邵逸夫的法眼。而一旦他认准某人,则充分信任,放手让对方去干。邹文怀、李翰祥、张彻等人,都是如此。李翰祥、张彻虽是导演,但制片之外的事情,邵逸夫也无一不与他们商量。与其说邵逸夫是信任对方,莫若说是信任自己的眼光。多年来征战商场,练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对一个人的才情、胆识、人品,邵逸夫都有准确的认知。他深知自己一个人的智慧、能量都是有限的,只有集众人之力,才能为公司谋得发展。所以他广纳贤才,并给这些人以充分的信任、广阔的施展空间,这也是邵氏公司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木兰将军

    木兰将军

    花木兰,中国古代民族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影响深远到全世界。本书写的是女英雄木兰乔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后光荣还乡的故事。
  • 光魂

    光魂

    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军事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热门推荐
  • 一梦六年

    一梦六年

    一个胖女孩的暗恋故事,没有华丽的语言却诉说着青春的爱恋。我们都曾被一个人改变过,那是我们长大的回忆。
  • 诛世记

    诛世记

    魔界天才魔尊与天玑族公主柳韵违世约相恋,二人蒙蔽己族却终被发现,魔尊遭流放,柳韵遭禁闭,然而诸界却不知二人已有一子宇文鸿,因其天赋青火魔瞳,为了让他安全成长,魔尊封印魔瞳使其失明,失明的宇文鸿为救父母浪迹天涯。
  • 三国之穿越反击战

    三国之穿越反击战

    穿越来穿越去,三国世界早已经是穿烂了。一道流星降世,让曹操知道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强大的穿越者,带着掠夺的目的,来到三国世界。为了保卫三国,曹操揭竿而起,联结三国志同道合猛将谋臣,共同对抗穿越者的入侵。战斗在响起,巨龙在咆哮,反穿越大战,在此揭开。
  • 花与梦7

    花与梦7

    颜色/江雨朵追风少年——五位性格迥异的少年,相聚在名为LOTUS的中间岛,为你讲述一段有关寻梦的故事。是谁诱惑了谁/千草想他堂堂妖界之王,竟沦为一个小小除妖师的宠物!呛声机器人/宁悠然爱上一个机器人帅哥,是不是一件很扯的事?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天剑之传奇

    天剑之传奇

    广阔的大陆之上,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浩渺的时空之间,大陆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远古传承的神器,又将会落入谁的手中?数千年的时空中,埋藏着多少恩怨情仇?一切尽在《天剑之传奇》,重写再临。《天剑之传奇》给你要的精彩!你欲战,我便战!天曾变,地曾改,天地变改改天地。山欲穷,水欲尽,山水穷尽尽山水。
  • 帝拥江山

    帝拥江山

    朕这一生,东征琴夕,西伐缘语,南破昌岐,北灭轩渊,几度生死,终是一统天下,成就千秋霸业。然,绝人子嗣,弑母杀妹,忘恩负义,冷血薄情,不择手段之事,朕亦是做尽,做绝,落了个暴君之名。今朝,站在青苔石阶上,朕举目远眺,回首一生,这万里江山终是没有辜负。侧头,看着站在身边的男子,朕抬手,远山渐露朝阳影,“朕是天下之主,既许你一生,那便是一生!”(原名《自逍遥:真炎女帝拥天下》,改名为《帝拥江山》)
  • 大娱乐

    大娱乐

    这里是属于娱乐的世界。这里没有花里胡哨的玄幻职业,有的仅仅是繁衍到巅峰的娱乐业。新书等级制度:艺者,艺匠,艺宗,艺王,艺皇,艺帝,艺圣!仅以此书,恶搞那本把我们拖入书虫地狱的玄幻小说以及万恶的娱乐业。
  • 瑶心所向

    瑶心所向

    初遇,他和她是同桌,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照进她的心房;再见,她不认识他,可他却一直在想她......
  • 腹黑竹马是总裁大人

    腹黑竹马是总裁大人

    “老公,老公”某只渔死皮赖脸的在他身后叫着,陆寂言无奈地看着她,“不许乱叫。”“寂言哥哥,要抱抱。”陆寂言用手撑着某只渔的脑袋,“你能不能矜持点?”三年后。“老婆,”某人不知羞耻的喊着。“滚开,谁是你老婆?”“老婆,我想跟你睡觉。”“对不起,我想我没有这个义务,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哦?没关系?那请问这个附属品你是怎么造出来的?”此时,一个毛绒绒的脑袋钻了出来,“粑粑,你说我吗?”,又一个毛绒绒的脑袋钻了出来,“粑粑一定在说我。”只见陆寂言气定神闲的摇了摇头,“我说的是你们麻麻肚子里的那一个。”【宠中带虐,虐中带宠,各种人物cp尽数写出,总有你喜欢的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