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0200000024

第24章 坐种心田

如果按传统所云,每个人在天上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那么我们生长于这方深沉的土地上也该有一方自己的心田。那是属于我们心灵的家园。我们执著地耕耘,生生不息。

我的心田是一块小小的“格子”地。许是懒散、许是杂乱无章,总是无法生长出怎样出类拔革的珍稀植物,更不会痴心妄想能蹿出一棵参天大树。

“格子”地里只种些小花小草:有杂文似的刺玫,有小说似的蒲公英,有散文似的文竹,也有诗歌似的无名花。自不能与周围那些“大家”的大块田里的风景同日而语。文竹比不上朱自清的竹林,清影婆姿、清雅飘逸;刺玫比不得鲁迅田里的高粱,颗粒饱满,挣扎着伸出无数只呐喊的拳头;蒲公英比不了莫泊桑田里盛长的芝麻,枝节跌宕生姿,里面裹着层层神秘的面纱;无名花更比不上艾青田里的梅花,霜雪飞舞的时节依然红艳绝伦,根深植于哺育她的热土。可我怡然自乐。在我以笔为铲以汗为水松土施肥时,那些不起眼的花草也会迎风呢喃而歌,发出淡雅的清香。

我有时还颇以为清高。不屑于那些“新新人类”田里的罂栗花,妖冶而美丽,发散出阴湿暧昧的腥骚。更不屑于那些大款田里生长着铜臭附体的芭蕉叶,大款衣着光鲜,向路人自夸,可我分明看见他的田里杂草丛生,快要将他的心灵吞蚀了。

我沉默故我寂寞。直面苍天厚土的沧桑轮回,我知道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烟消云散,唯有寂寞地用血汗笔耕不辍才能留下永恒的积淀。我只能默默地精心伺弄每一寸土地,耕作之余与园中的花草对话,用心交流。繁星满天的子夜是我寂寞的最高境界。那一刻万籁俱寂,我的笔在田里“沙沙”而歌,欢呼雀跃,只有花草们情痴一般明白我的心事,在我心海的上空摇曳生辉。

我清高故我清贫。不媚俗不唯上不唯名利是我始终不渝的操守。阡陌纵横的“格子”地外灯红酒绿,香车美女声色犬马自是风景独“秀”。但那与我无关,滚滚红尘中没有我一寸栖息之地。我不会怨天忧人,自怨自艾,自我沉沦。虽不敢称不为斗米折腰,却深知“富贵不能淫”的古训。时常我恍惚看到孔老夫子在田里高吟“我著《春秋》,乱臣贼子惧否……”。我便释然,继而放声长歌。

我忘我故我快乐。寒暑易节,我披星戴月,在田里耕耘,孜孜以求从不问收获,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在他人不屑的眼光里,我是一个痴人、迂人,一个只知道伏身躬耕只会与花草对歌的疯子。我漠然置之。我的心永远停留在童稚的孩提时代,保持着清醒的年轻。但我问心无愧,孝心敬父母,诚心对朋友,爱心给家庭。忘我是我快乐的源泉。

曾记得我刚学会“种田”时,有一株文竹被一位老师移在他的“公共田”里,那时如初为人父的窃喜令我彻夜未眠。那毕竞是一种对我劳动的爱惜和尊重。老师一生质朴为文,清贫淡泊。最难忘的是他对我的谆谆叮咛:“为文应学清竹,做人当效黄牛”。那年,有位书商看重了我田里的东西,倒也清雅别致,欲以“阿堵物”买上些“擦边球”的杂交花草,我含笑婉拒。我深知利欲熏心的花草犹如毒蘑菇,那些如花似玉的蓓蕾吃了这种“食粮”就会枯萎,我们会失去对未来的希望。我田里的花草只赠给那些心灵荒芜的饥者,我不敢自诩能负泰山之重,但我保留起码的良知。

据说佛教有一种说法叫“坐化”,修成了可达羽化飞天的极境。面对心田,虽无福与佛结缘,我也甘愿坐化,孤独而坚贞地守望。

同类推荐
  • 不死的纯文学

    不死的纯文学

    本书对中国当下的文学变动趋势进行颇为独到的阐释,对当前“纯文学”面临的那些困境以及超越困境的可能性进行了深人的分析。关于当代“纯文学”被图像与媒体霸权边缘化的问题;在后现代视野中如何面对现代性的困扰;沉重的中国本士性如何获得后现代的表达方式;以及“纯文学”写作如何在自我更新与历史开创方面寻求新的法则……等等问题,都涉猎到当代文学的一系列疑点与难点。作者不作抽象的理论表述,而是回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通过具体现象与文本分析来揭示当代涌动的文学/思想潮流。
  •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10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读者精品——纯情·温馨卷

    读者精品——纯情·温馨卷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我们争执对错,计算平衡,纠结胜负……却常常忘记了,彼此爱着,才是最重要的事。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热门推荐
  • 万界网络直播间

    万界网络直播间

    白小杰意外进入万界直播间,成为史上最强主播,直播改变万千世界!给张小凡直播青云志,给中华小当家直播天天饮食,给曹操直播三国演义!天蓬元帅每日追更着春光灿烂猪八戒,杨戬带着哮天犬一起看起了宝莲灯,紫霞仙子最近迷上了大话西游,天天嚷嚷着要去找齐天大圣开始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对此……猴哥表示不想理她并向她扔了一颗桃核。孙悟空一行人看着《龙珠》找“龙珠!”更有【粉丝线下聚会】【粉丝福利:主播驾到】【弹幕系统】【穿越系统】多种功能,逐步完善中……---------叮咚,法海打赏了一个金钵。叮咚,小智打赏了一颗精灵蛋。叮咚,龟仙人打赏了三条布玛的小短裤。【老司机开车,你值得拥有】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 星耀虚空

    星耀虚空

    公元27世纪,历经黄金百年、已征服小半个银河的地球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外星系强悍生物物种突如其来的入侵,潜藏于银河深处不为人知的恐怖,统治阶层的权力斗争,文化疏离和地方主义的蔓延,毒贩与海盗的侵扰……横跨四万多光年的庞大疆域之上的地球人类,分裂乍现,危机重重。一个波澜壮阔、战火纷飞的大时代。一群最下等的步兵。一群活得问心无愧的人们。他们奋战在捍卫人类的最前线,挣扎于背后险恶的政治漩涡,艰苦卓绝,历经磨难,却依旧乐观并快乐着……仿佛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恒星,闪耀于无尽虚空,将历史的夜空永恒照亮……
  • 三圣山之一念思慕!

    三圣山之一念思慕!

    本书介出武侠仙侠之间!一入江湖身不已!一入修仙情消逝!一念痴情心必伤!
  • 炎魔玉

    炎魔玉

    一个失忆的男孩,被善良美丽的女孩救起并许下了终身;然而男孩的身世却让他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风波,面对宿命男孩该何去何从......
  • 协议婚姻:豪门懒夫人

    协议婚姻:豪门懒夫人

    她,慕雪馨,生来三个优点,第一,很懒,第二:很懒!第三:还是懒。他,云千仓,全城首富之子,优点一,人长得帅,优点二:有钱,优点三:好女色(就是花心)。当超级爱财懒虫PK花心大少,到底鹿死谁手?
  • 箭影

    箭影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大千世界,谁主沉浮?天地大劫,谁来救赎?看我一箭定乾坤!
  • 电锯之父

    电锯之父

    一张盗版光盘将热爱电影,却只是个死跑龙套的周少明带到了1999年的美国,并让他拥有了一个“导演系统”。“导演系统”发布新手任务,很简单,拍一部电影,北美地区票房必须超过5000万美元,任意女明星好感度超过80。什么,第一部电影,要拍《电锯惊魂》?第一部:《电锯惊魂》,难度:新手。第二部:《放牛班的春天》,难度:反转(所有男性角色必须反转成女性角色)第三部:《生化危机》,难度:虚幻(与主角进入丧尸世界,唤醒她的救世主意志)第四部:《勇士》,难度:对决(拳台上的交锋,原谅与救赎,什么才是解药)
  • 黄昏阳光最刺眼的时刻

    黄昏阳光最刺眼的时刻

    一位少女,得知自己岁月无多,在梦中与伪神仙签下契约,把剩下的生命分两次来过,但是代价是,等到她生命终止,这世界上所有有关于她的事情都被抹去,包括记忆。尽管如此,她还是签下契约,决定向着更为遥远的未来延伸、探索。于是,在男主15岁与29岁时,她分别以不同的身份与之相遇,并且相恋,但是男主并不知道她便是自己童年时所喜欢的那个女孩。直到最后的那个黄昏……
  • 大师的国民理想

    大师的国民理想

    近百年来,数十位学术和思想大师围绕中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改良、乡村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艰苦追寻和不懈探索,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对国家、民族、个体命运发展和社会改革前景做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