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到此戛然而止。纵观全稿,颜真卿不是在写字,而是在述说心中的悲愤;他也不是在搞艺术创作,而是在自言自语地倾吐深情。话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但给人感到字有尽而意无穷,音已渺而情更切。作者虽无意作书,却“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虽行笔迅速,却“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虽无暇于布置,却“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字形也有大有小,饶有相避相依,呼应变化之趣。尤其是大量枯笔的使用,更增添了作品以刚健、力度、气概引起人们的美感,美得雄浑苍劲。一篇任何人,包括作者自己也不可能重复的书法杰作就这样产生出来了。这是因为颜真卿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力和书法艺术修养,具有对于书法艺术线条、用笔、深淡、虚实的高度驾驭能力和创造才能,所以在起草祭侄悼词时,才会笔化龙蛇,任意挥洒,倏忽惊雷挟电,风雨骤至,作品里才铸入雄浑遒劲、豪迈激盈的悲壮之气,为人所激赏、赞叹。正如清刘熙载《艺概》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在我国书法史上,有不少书法家是僧人。仅唐代就有九十余位左右,怀素是其中的佼佼者。
怀素(725-785年)俗姓钱,字藏真,今长沙人。为僧玄奘三藏法师之门人。善书,尤好草书,法度完备,笔法瘦劲圆转,飞动自然,时人窦冀曾形容他写字时的状态说:“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吕总《续书评》称他“援毫掣电,随手万变。”米芾《海岳书评》赞其书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宣和书普》赞其“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他所以能有这样深的造诣,靠的是“勤”、“苦”二字。
怀素年少出家为僧。佛堂上那些书法名家的作品极大地吸引了他。久而久之,便对临池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时的怀素哪有钱去买文房四宝?没有笔,他就拾回别人用过的旧笔;没有墨,他就把锅烟灰用水调成墨;没有纸,他就用芭蕉叶和漆盘当纸。夜深人静,众僧早已进入了梦乡,只有他一人,借着昏暗的佛灯,一丝不苟地照着佛堂里的那些条幅、楹联,进行临习,一遍又一遍,蕉叶堆积如小山;一年又一年,盘底竟被写穿。寺院里的墙壁和家具上都被他写满了字,甚至做袈裟的布,也被他练过字后再染色缝制。相传,他写过的废笔成堆,埋于地取名“笔冢”。功夫不负有心人,怀素学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并不满足,心想:“学书法如无人指点,就如同不得门而入。”于是他就到处登门求师。曾不远千里到长安,向当时着名大师张旭、颜真卿等人虚心拜教,并见到了不少古人的遗迹,心中为之豁然开朗。有一次,他还化缘到杭州向邬彤请教。邬彤的书法,时人赞有“寒鸦栖木,平岗走兔”
之势。邬彤被他好学不倦的精神所感动,将自己总结的“草书竖牵,如古钗脚”的笔法秘诀传授给了怀素。
怀素不仅汲汲于学习古人与同代人之法,还“善取物象师造化”,给人留下了“观云察水悟笔意”的美谈。相传,唐大历年间一个盛夏的下午,怀素在长安郊外道旁的一棵古松下,若有所思地仰望蓝天。万里长空,几缕轻纱般的白云,随着清风飘然上升,溶进了蔚蓝的天空。突然,乌云骤起,千姿百态。忽象蓬松的灰色山峰,平地拔起;忽像巨崖崩烈,骤然而坠。继而,狂风四起,那云既像前涌后推的浪涛,又像戏水飞龙、起舞鸾凤。风减弱了,云渐渐散开、变淡,如玉宇之盖瓦,撒满了整个天空,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犹如天女撒下的花朵,艳丽多彩。怀素的整个身心沉浸在云的变幻之中,他不时用手比划着,常常感到,自己的草书中正是缺少这股气势、这样的变化和这般美感。“顿悟笔意,自谓得草书三味”(《宣和书谱》)。
怀素还体察江水,寻求丰富草书的语言。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怀素来到湘江边。那江水不息地流着,在那动荡不已的、成千上百条流波和忽隐忽现的旋涡中,他仿佛看到了一幅幅运笔匀速、节奏明快的书法作品。夜深了,万籁俱寂,江水无限温柔的流水声,犹如醉人的呓语,他又仿佛听到了草书的语言……怀素通过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其草书遂至妙绝。颜真卿专门给他写了一篇《叙》,赞其草书“纵横不群,迅疾骇人”。当时有位诗人戴叔伦写了一首《怀素草书歌》,高度评价了怀素的艺术成就:“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变新有余。神清骨竦意真率,尔时为我称健笔。”一些好事的公卿和士大夫们,也都以诗歌投赠,“溢乎箱箧”。
大历十二年(777年),怀素写了一篇文章,首先叙述了自己学书经过,次载颜真卿《叙》,后录名流激励他的诗文。这就是脍炙人口的《自叙帖》。此帖开始,笔墨如行云流水,从容不迫。写到别人对他的赞词时,“集狂怪之形”,奔放流畅。篇终二十行左右,则是“心手相师”,“气势和神韵不可遏止”,达到了高峰。这是一件笔歌墨舞的狂草杰作,给人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具有交响乐般的旋律和强烈的感情色彩。为后世书法创作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范例。
古人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借用这句话来说明怀素学书也是恰当的。
岳飞挥泪写《出师表》
“东坡姿致平原势,壮志豪情笔底倾。文采风流余事耳,将军一字击千城。”这是一首赞颂岳飞书法艺术的诗。
岳飞(1103-1141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在河南省)人。累官至太尉,加少保,为抗金名将。由于宋高宗与秦桧一心求和,岳飞不得已而被迫退兵。不久又以“莫须有”之罪名被诬下狱,坐牢两个月,于绍兴十一年与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时被害。时年只有三十七岁。
岳飞不仅以卓越的军事才能、精忠报国的精神为后世敬仰,且能诗善书。书力斫余地,点画自异。人们熟知的“还我河山”和《前后出师表》,不但体现了他那草书精湛独到的功力,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武将风度。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仲秋,岳飞领兵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地被迫退兵途经南阳时,拜谒了诸葛亮故居卧龙岗上的武侯祠。遇雨,宿于祠内。晚上,秉烛观看了历代名人赞颂诸葛亮的诗文碑刻和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岳飞自小对诸葛亮的才华与人格、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气概非常敬仰,对汉室的衰落,非常感慨。此时又读“二表”更是心情难平,激动不已,件件往事似潮水般地在他脑海涌起。
岳飞想到这里,泪下如雨,喟然长叹:“大宋江山岂能任凭金兵蹂躏?”此夜,岳飞哪有睡意。天明,朝钟响过,道士献茶后,取出纸墨笔砚等文房四宝,请岳飞题字。岳飞挥泪走笔,忽回环如草,忽整饬如楷,变幻莫测;至其感奋之时,一气直下,洋洋洒洒,神气飞扬,任其所至而略无滞留。唰!唰!唰地写完了《前后出师表》,忠义之气烨落纸上。他在序文中说:“不计工拙,稍舒心中抑郁耳。”也就是说,并不计较字的好坏,只是借此稍稍舒发胸中之气而已。但岳飞觉得胸中之抑郁未尽,他看了看乌云翻滚的天空,长啸一声:“还我河山”
。他随手索纸笔,写下了“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岳飞的《前后出师表》、“还我河山”
书法,酣畅淋漓,大气磅礴,仿佛看到他驰骋疆场立志“痛饮黄龙”的雄姿。可见书家胸次(胸中学养与气度)绝人。其爱国之情,充溢毫端,发人意气,犹如“激励士卒”、“蹀血虏廷”的战斗檄文。真是字如其人。历史过去了八百多年,尽管对“还我河山”、“二表”
刻石是否为岳飞丹书,尚有异议。然至今为人珍重,固然因后人景仰岳飞之心而爱其书迹;但就书法而言,自有其艺术价值,不能因此而加以忽视。
晚年学书成功的典型吴德旋
常听人说:学书法就得从年幼开始。古代书法家中确有学书起步早的人,如王羲之“七岁善书”,就小有名气;南朝的萧锋五岁能写一手漂亮的“凤尾诺”书体,父亲赏他玉麒麟;赵孟兆页五岁学书,“少时便有才气”。麻九畴七岁能草书,所作大字及数尺见方,一时以为神童。但也有起步晚的,清代的吴德旋即为典型。吴德旋(1767~1840年),江苏宜兴人,字仲伦。他年少时笃好韩退之的诗文,并受其不爱书艺言论的影响,对学书毫不在意,直到而立之年后,才爱上书道,开始发愤临池。起初,他学苏东坡、董其昌二家,学了几年,很少得其意趣。继学《淳化阁帖》,爱王献之的书法,但学习效果仍然不很显着。后来读到包世臣论书法的文章,不但坚定了学书的信念,而且也知道了不少书学道理,深受启发。嗣后,又向包世臣请教。包见吴年龄虽大,却发奋好学,又勤于思索,就根据他的笔路和特点,指导他临习五代杨凝式的《步虚词》,进而领会苏、董二家书法的意趣。于是他每天临《步虚词》至少一遍。精研覃思,潜心体察和领悟其用笔之法以及体势、风格、特点。“意趣时有所会,直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日久,书艺进。但他并不沾沾自喜于取得的成绩,而是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学唐、宋、元、明诸家法书。“摹仿之勤,不间寒暑”。年久,书艺可观。着有《初月楼论书随笔》。吴德旋终于成为一名书法家。《艺舟双楫》把他的行书列为能品下。
吴德旋在回顾自己的学书情况时曾说:“(我)在侪辈中质量劣,然以质之劣也,而思之较深。于古人之所以离合得失,实能心知其故。”“未偿偶间,至老犹勤”(《初月楼论书随笔·自述》)。可见其付出的艰辛是难以毕述的。我们从吴德旋身上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即是“小时平平”,又错过了学习书法的时机,但只要矢志不移,学习方法对头,能刻苦,肯钻研,有恒心,在书法艺术世界里会大器晚成的。
郑板桥的磊落胸怀
郑板桥(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着称于世。据载,他用在书画作品上的印章约有一百多枚,其中除名、字、号等印外,有不少印章的铭文饶有意趣,与其书画作品互相辉映,意境隽永。
江苏兴化民俗有以农历“小雪”前后的十月二十五日为“雪婆婆”生日。板桥恰巧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为此,他特镌“雪媻媻(媻古通婆)同日生”一印以志。
板桥经历了清代康、雍、乾三朝。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故有“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之印。乾隆元年正值农历丙辰年,所以又有“丙辰进士”一印。乾隆七年出任山东范县县令。乾隆十一年调任潍县,可称得上是“潍夷长”,又因官阶未变,故以小小的“七品官耳”印志。
郑板桥即任县令后的第一件事是在原衙门的围墙上挖百十个窟窿,有人问其何故。他曰:“出前官恶习俗气耳”(曾衍东《小豆棚杂记》)。他还常常微服出巡,就是夜间巡视,也只叫一个小隶打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为其前导。接当时惯例,凡县太爷出门,总是鸣锣开道,伴随“匡避”、“肃静”等仪仗。可板桥鄙弃权贵,以“风尘俗吏”为乐。
板桥任潍县知事时,连年遭受灾荒,饿死了不少百姓,甚至发生了人相食的惨事。板桥“于民事则纤悉必周”,痛心异常。积极进行赈灾工作。如封查投机商囤积的全部粮食,令其平粜;打开官仓赈贷。同时,“令大兴工役,修城凿池,招来远近饥民,就食赴工”,救活了很多人。在动用官粮时,有人劝他先向上司呈报请示。他说:“此何时,候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咸丰元年重修《兴化县志》卷八)“恨不得填漫了普天饥债”一印,即表现了他匡世救民的决心与治事才能。板桥的这些积极济赈举动,触犯了贪官污吏和巨绅大贾的直接利益,被诬为“贪污舞弊”而遭罢官。这正是“动而得谤名亦随之”。他还以“直心道场”、“私心有所不尽鄙陋”、“畏人嫌我真”等印,寓自慰和洁身自好,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节操于印文之中。
板桥一生为官十二年,虽比“十年县令”多了两年,但他仍以不被时用的樗木和散材自喻,并刊“樗散”一印,表达了他对现实愤懑和内心矛盾的激愤之情。乾隆十七年暮秋,“以做官为苦”的板桥,已经厌倦官场生活,终于“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愤然辞职。据《小豆棚杂记》载:板桥离职时,只用三头驴子,其一自乘,垫以铺陈;其一驮着两夹板书和一把阮咸(乐器);其一由小皂隶骑以前导。“富贵非我愿”这枚印,即体现了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橐橐萧萧两袖寒”(《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的铮铮傲骨,又是对那些诬者和诽谤者的极有力的讽刺!
板桥还以郑谷自况刊有“鹧鸪”一印。郑谷为唐代进士诗人,曾以《鹧鸪》一诗出名,时人誉他为“郑鹧鸪”。因郑谷写过不少关心社会生活和为劳动人民鸣不平的诗。板桥为之产生强烈共鸣。
板桥辞官回扬州后,重操旧业,以字画鬻艺为生。此时盛名负重的板桥,与他以前落拓扬州时的境况大不一样,不仅大家对他推崇备至,殷勤异常,且求字画者甚多。“二十年前旧板桥”一印,是他以示大家不必如此奉承,表露了他“而今再种扬州竹”(《题墨竹》)的无限感慨之情。
在艺术上,郑板桥十分爱慕明代富有创新精神的诗文、书画家徐青藤(文长),甘心当其门下。“青藤门下牛马走”一印即表达了他对艺术追求的心境。而“六分半书”一印,则是板桥自号的书体名。他认为自己的书法造诣不深,成就不高,比古人的八分书体还要少一分半。
正如他用“恶竹”一印表示自己画竹水平之低劣。这是诙谐,也是自谦,更是他廓落之怀和鄙视时流官阁体的思想在印文中的反映。其实,板桥的书画艺术“别开临池路一条”(蒋宝龄《墨林今话》),师古而不泥古;学习时人而不苟同俗;不作仰人鼻息的庸才,富有崭新创造精神。正如他在《跋临兰亭序》中说的,“苦复依样葫芦,才子俱归恶道”。可见其“心血为炉熔铸今古”和“郑为东道主”这两枚印文,是他治学精神和所以取得艺术成功的最好注脚。
在治印上做出不凡成就的吴昌硕吴昌硕(1844~1927年),浙江安吉人。原名俊,俊卿。字昌硕。号缶庐、苦铁、破荷、大聋、老缶。七十以后以字行。年轻时曾从杨岘、俞樾习辞章、训诂、书艺;与名收藏家、书画家交往,获见古彝及历代名迹,广开眼界。他除书画名世外,于印章亦卓尔不凡,达到化古为新,化古为我的境界,而且都能统一在一种苍古雄健的格调之中,被奉为吴派,对近世印坛有着重大影响。
昌硕少年在私塾读书时,就爱上了刻印,书包里总放着刻印工具,一有空就拿出来磨石奏刀。他父亲也爱治印,经常给他指导。吴昌硕能成为一代治印大师,这与他父亲的鼓励和帮助分不开。
昌硕学印时,因家境贫寒,无钱买印石,他就在砖头瓦片上练习奏刀。后来,他听说湖州一家石雕厂的外面有一些可作刻印用的废料,他就到那里去捡。有一次,他捡完石料正要返回的时候,被厂里的一个工头看见了,不但夺走了他捡的石料,还痛打了他一顿。所以,他更珍惜印石来之不易,反复磨刻,直到无法拿住印石为止。
吴昌硕学习刻印非常刻苦勤奋。有一次深夜,他在油灯下刻着刻着,突然两眼发花,加上左手握着的又是磨得很薄的小石片,刻刀滑出印面,把左手的一个指甲削去了半片。
鲜血直流,剧痛难忍。但他为了学艺,并不因此而放松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