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1000000008

第8章 名人名字与书法(3)

辨才非常珍惜这本《兰亭集序》的真迹,平时不肯让它轻易露面,只是在夜深人静时,才悄悄把他拿出来临摹。待到唐太宗时,辨才已经80多岁了。有一天,寺里来了个云游和尚,就住在辨才的隔壁。辨才发现这个和尚酷爱书法,天天闭门练字,翻阅碑帖字画,即使在滴水成冰的严冬也不停止。辨才十分感动:“你这样勤学苦练,就跟我先师智永一样。”那和尚大惊,对他说:“你就是智永禅师的高徒吗?”说着就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三张智永的墨迹。辨才一眼看出确是自己师父的手迹,不禁潸然泪下。那和尚又从包袱里拿出一张王献之的隶书请辨才欣赏。此后,两人就渐渐熟悉密切起来。那和尚又陆续给辨才看了许多当时的书法家如:虞世南、欧阳询和褚遂良等人的手书真迹。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夜晚,辨才抱了一个黄绢包着的字卷兴冲冲地走进了那和尚的屋里,对正在习字的和尚说:“多谢你不见外,让我见识了许多名家宝书真迹。今天,我把《兰亭集序》真迹墨宝拿来,让你开开眼界。”那和尚听罢大喜,急忙赶来接住,轻轻地把字卷舒展开来。

看着看着,他不禁失色叫道:“嗳哟哟!

此宝果真是字字珠玑啊!每个字都写得笔力挺拔,笔势纵横,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真是神来之笔啊!今天我有幸目睹王右军的仙笔迹,理应焚香膜拜。”说着,那和尚打开包袱,拿出一小包檀香,马上洗了手,插上柱香,然后把檀香一片一片放在柱香上。片刻后,但见轻烟缭烧,异香扑鼻,辨才闻着闻着,渐渐感到脚下轻飘飘的,失去了知觉。待他醒来时,那和尚及《兰亭集序》真迹都不见了!

原来,这和尚是当时朝廷中的监察御史萧翼假扮的。他专奉唐太宗之命,特来骗取王羲之的真迹。唐太宗骗到了《兰亭集序》真迹后,欣喜若狂,爱不释手,就日夜观赏临摹。他叫人用薄帛纸蒙在原本上,用细笔一一把字的轮廓勾勒出来,然后再填上墨。这个本子被称为《双钩填墨本》。太宗拿它赏赐给太子及近臣。

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即公元649年,唐太宗已重病缠身,气息奄奄。但他还支撑着走近玉华宫的含风殿,抚摸着案上的《兰亭集序》,流着眼泪。太子李治见状急忙询问原因。太宗答道:“我做了23年帝王,已享尽了人间荣华,但是若能在我千秋之后,把这卷《兰亭集序》让我带去,就死而瞑目了。”于是,李治叫来能工巧匠,用乳白软玉雕成一个长方形匣子,然后把《兰亭集序》用黄绫包好,装进玉匣,放在太宗的枕边。唐太宗这才了却了自己的心愿。直到最后闭目之时,还不时用手抚摸着玉匣。

这样,《兰亭集序》就成了殉葬品,被唐太宗带进了棺材。这件无价之宝,从此就在尘世间消失了。

这是目前流传的关于《兰亭集序》为何失传的最普通的一种说法。此外,还有其他的种种传说。它反映了这一稀世墨宝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以及人们对它不幸失传而产生的无比珍爱和痛惜之情。

王羲之特别喜欢鹅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一位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也有很大的影响。他是山东琅玡临沂人,中年辞官后便居在会稽山阴县(今绍兴市)。传说王羲之特别喜爱鹅。他家门前有个池塘专门养鹅。一天,王羲之外出访友,路经一座道观,见观前有一群白鹅在悠然自得地游荡。他便忍不住停步细看,越看越喜欢,竟情不自禁地向观里道士提出要买这群鹅。道士一听,哈哈大笑说:“我不要你的钱。请你挥洒大笔,为我们抄写一卷《道德经》,写完便将这群鹅酬谢于你。”

王羲之二话没说,挥笔便写。写完后就高高兴兴地赶着鹅回家了。唐代大诗人李白为此事还写了一首叫《王右军》的诗呢!

(王羲之担任过右军将军的官职,所以人们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为什么特别喜欢鹅呢?这和他的书法艺术创作大有关系。清代有个书法理论家名叫包世臣,写了本很有名气的书法书《艺舟双楫》。书中讲到王羲之爱鹅,是因为他从鹅的形态得到了启示,悟出了执笔的最佳方法。书中说,握笔时食指高钩,大拇指在食指和中指之间,使食指像鹅头昂曲。另外,中指内钩,小指帖着无名指向外推,如鹅两掌拨水的样子。书上说,王羲之喜爱鹅,正是为了仔细观察鹅的两掌一前一后拨水的样子,从而悟出执笔的最佳方法。

包世臣的这个说法虽说有点道理,但并不充分,也不够全面,因此现代的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工作者又有一些新的解释。有的说,王羲之仔细观察鹅的体态,看到鹅的脖子十分灵活,转动自如,伸屈有力而自然体态又十分优美,从中得到了运笔方法的有益启示。因为王羲之运笔婉转自如,写出的字才潇洒流丽。也有的说,王羲之喜欢观察鹅掌拨水,仔细观察其神态悠然自得,力气含蓄而不外露,将其融入书法艺术形象中,使他的书法作品呈现出一种清新俊逸之美。

这些说法是可信的。我国历代的书法家在进行书法艺术创作时,除继承和发扬前人的艺术传统外,还时常“师造化”,“以万物为师”,即向大自然学习,向大自然中生趣盎然的事物学习。自然界中那苍翠的松柏,巍峨绵延的高山、波涛汹涌的大海、奔驰的野马、盘旋的雄鹰和自得其乐的游鱼,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生动的美,也给了书法家的艺术创作以无限的启示,从中汲取美的养分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使自己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力感,而且显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我国历代的一些书法评论文字,也常用自然界里生动的形象来评论、比喻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如南朝爱好书法的梁武帝肖衍便说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唐太宗也形容王羲之的字如“凤翥(zhǜ,飞举的意思)龙蟠”。

现在我们还用“龙飞凤舞”来形容写字的气势。这正说明写字和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这便是书法家从自然界的事物中得到启示,汲取了美的养分,进行书法创作。我们从书法作品中又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一些美的事物,从驰聘的想象中得到美的享受。

张旭的书法灵感

张旭是我国唐代着名的书法家。他胸怀磊落豁达,为人狂放不羁,生平尤好喝酒。相传他往往在酒醉之后,一边呼叫,一边狂跑,然后提笔就写,有时甚至以头发濡墨来当笔挥毫。其字宛如惊蛇走虺(huǐ),狂风骤雨,笔力千钧,字体雄浑。

这种充沛的精力和创作激情以及浪漫的气质使他赢得了“张颠”的称号。

人们对张旭的草书评价甚高,据传,唐文宗曾下令将李白的诗歌、斐度的舞剑和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但是,你是否知道,张旭在书法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竟从公孙大娘的舞剑中得到的艺术灵感呢。

据《国史补》记载,张旭曾告诉人说:“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从此书法大进。”

公孙大娘是唐代杰出的舞蹈家。大诗人杜甫曾写过一首题为《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诗。在诗的序中写了当他看到公孙大娘在女弟子李十二娘的精彩剑器舞后,不禁使他回忆起50年前孩童时看到了公孙大娘本人舞剑后所留下的深刻印象。于是就在诗中形象描绘了当年公孙大娘精湛的舞技和当时人们对她的赞赏。诗人在诗中是这样描绘公孙大娘舞剑盛况的:

公孙大娘的名声传遍四面八方。她起舞时,人山人海的观众都惊叹失声,好像整个天地也随着她的剑器舞起伏低昂。她一忽儿像是远古的神箭手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一忽儿又像是矫健的飞龙腾空翱翔。收剑器时又像是江海上风平浪静、水光清澈。

这样精彩的剑器舞使热心艺术的张旭大为感动和震撼,从而促进他的草书大大进步。张旭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特别善于向自然界和社会上美的事物学习,从中吸取美的养分,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思想感情。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一文中写道,“从前张旭擅长写草书……他认真观察事物,看到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的花朵果实,日月、星辰、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和天地事物的变化后,感到可喜可惊,统统寄寓在草书上。”

张旭不仅善于将自然界、社会上种种美的事物的形体美和动态美,如舞蹈中优美的姿态等融化在草书的笔画结构中,而且还善于将这些美的事物所蕴含的内在的美,包括神韵、气势和风格的美,在书法艺术中表现出来,这便是艺术家们所说的神似。这也便是韩愈所说的“寄偶”在草书上的含义。

张旭不仅善于从自然界和社会上美的事物中吸取书法艺术创作的丰富营养,而且还善于向前代的书法名家学习。古书中便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张旭在苏州常熟当县尉时,上任十来天后,有个老人来给他送状纸向他告状,张旭认为事情很小,就批了几个字叫他回去了。过几天老人又来了,张旭很生气地责问他说:“你竟敢拿这些小事来麻烦我!”老人坦率地说:“我其实不是来打官司的,因为知道你的书法奇妙,想借你的批状珍藏你的墨迹。”张旭便问老人为什么喜欢书法。老人说:

“先父爱好书法,还留下着作。”张旭让老人拿来看,知道老人的父亲确实是个精通书法的人。从此他更加认真地学习前人的经验,于是完全得到了笔法的奥妙,成为一代名家。

善于向自然界和社会上美的事物学习,善于向前人学习,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张旭成为书法名家的原因。

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曾经拜张旭为师,向张旭学习笔法,现在还流传着他的《述张旭笔法十二意》一文。

张旭传世的草书有《肚痛帖》、《古诗四帖》、《千字文》等,楷书有《郎官石记》,这些名帖都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精品。

包铁皮的门槛

智永是我国隋朝的一位僧人,住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市)永欣寺。他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世孙,从小用功练字,成为一位着名的书法家。他曾临写王羲之所书《千字文》800本,分送给民间和江南各寺院,由此书名大震,向他求字的人络绎不绝。永欣寺的门槛(又称门限)竟被踏破了!寺院里的僧人便用铁皮将门槛包住,人称“铁门限”。以后有人便称智永为“铁门限”,称他的字为“铁门限字”。

为什么向智永求字的人那么多,以致将他所住寺院的门槛都踏破了呢?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智永的字写得特别好;二是当时我国的书法艺术已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热爱书法艺术的人越来越多。

智永现在存世的字帖有《真草千字文》,即用真书(楷书)和草书两种字体写的《千字文》。他的字温雅、秀润、圆劲,既继承了王羲之的传统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学书十分勤奋,居住在永欣寺,一直苦练不辍。他用秃了的毛笔足有十瓮之多。后来,他将它们埋在地下,称为“秃笔冢”。

我国的书法艺术,春秋和秦代开始形成,到了东汉末年和魏晋时代,已进入十分成熟的时期。东汉末年有个书法家叫师宜官,他写得一手好字,写的字大的足有一丈见方;小的则比蝇头还细,在一寸见方里能写千余字。他爱喝酒,每次上酒店都不带钱。他到酒家时喝完酒便在墙上写字,前来观看的人多极了,不少人都愿意替他出酒钱,等凑足了酒钱,他便将字揩掉,扬长而去。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当时喜欢他字的人也很多。传说有一天王羲之外出,走到会稽(今浙江绍兴)蕺(jí)山的一座桥下,见有个老妇人在卖扇,十几把六角竹扇都卖不掉。王羲之借了笔砚,便在老妇人的扇面上写字,每扇写五个字。他又问老妇人原来一把卖几个钱,老妇人回答说二十多钱。王羲之说,你拿去卖,只说是王羲之写的字,每把卖一百钱,定可卖掉。老妇人照他的话去做,果然他的扇子很快便以每把百钱的价格卖光了。

到了隋代,热爱书法艺术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于是向智永求字的人络绎不绝,使得永欣寺门庭若市,把门槛都踏破了。这正说明我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书家辈出,而且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值得我们珍惜和学习继承。

“刷字”先生

一个天气很好的上午,宋徽宗和蔡京在宋朝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附近)东北的艮岳谈论书法。突然,宋徽宗心血来潮,传令召来当时任书画学博士的米芾,要他写一幅大屏风。米芾当即提笔挥毫,一口气就写完了。随后,他挤眉弄眼地跪在宋徽宗面前说:“皇上,刚才臣用了您的端砚。它已经被臣子的手污染了,皇上您就不能再用了。”宋徽宗一愣,但马上明白过来,就笑着说:“既然如此,那就送给你好了。”米芾一听,顿时高兴得像个小孩子,连忙抱起那方端砚,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那砚里的墨全都洒在了他身上,可他根本不在乎。弄得宋徽宗感到又可气又可笑。

米芾就是据传“临摹”的办法,原出自唐太宗的时候,因这位皇帝喜欢“书圣”王羲之的字,就叫朝廷里的臣属们临(照)王羲之所书的《兰亭序》摹写,从此延续至今。

另外,人们习惯俗称的碑帖,其实,碑与帖不尽相同。

“碑”原是书法家用朱(红色)笔写在石板上,然后请雕刻匠照刻,写是为了刻。后人选取其中碑刻文字,经过拓印,成为拓片,再经过整理,装订成册,形如同帖。而“帖”是通常选取书法家所书的手札、零绢或散纸上的书法,经后人摹勒在石、木上,经刻拓流传于世。但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碑与帖作用是相同的。

临摹碑帖、一般分临帖与摹帖两种。

临帖方法有三种。1对临,学习者对照着字帖范本临写。书写时,先琢磨好范本整体字形与笔画,然后按一笔一画对临;2背临。即书写者根据原帖范本字样,反复看、反复记,然后默写;3空临。类似背临,通过大脑对范本字形笔画的记忆,用手指不断地练写。

摹帖方法有影摹和描摹等方法:摹临。即用透明纸浆在选取的帖上,用小号狼毫笔,将要摹写的字,勾成空心字。

然后,取大小适合的笔,再按照笔顺,在空心字中填写。还有一种是在描红簿上,按印在簿子上的字样,依笔顺摹写。

在摹帖时,既不能把墨溢出字样外,又不能留出空心或红底,更不能用笔反复涂抹修改。只有经过持久地摹写,才能掌握书法的初步要领。

至于选择何种方法好,可视各人书法基础的具体情况而定。初学者,如以描红、影摹开始,待执笔、运笔稍为顺手,并有一定心得后,再以对临为主。平时为了节约时间,可利用坐车、等待时刻空临。在空临和背临后,要及时与碑帖相对照,找出进步与差距之处,以防一误再误。请记住:“锲而不舍,金石为开”。只要功夫深,书法是不难练好的。

张飞也是书法家

提到张飞(?-221年),人们常乐道于他那“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豪壮鲁莽的形象。其实,张飞不仅英武威烈,多谋善战,而且还善书画,工于文字(《蜀志本传》),是一位儒雅将军,只是其风流文采被赫赫武功所掩盖。

张飞年少时曾得到文武双全的王孝先生的指导,单日学文,双日练武。他天资过人,书一读就懂,武一练就精。飞十三岁那年,王孝为磨消其暴躁脾气,又教他画美人。于是张飞又专心致志地学画。据说当时他故里涿州城鼓楼上的一幅“女娲补天”图,即出自他的手笔。

同类推荐
  • 读好书系列:消逝的世界(彩色插图版)

    读好书系列:消逝的世界(彩色插图版)

    楼兰古国消逝了,庞贝古城覆灭了,佩特拉城从人间蒸发了,“沙漠之狐”的珍宝不知所踪,渡渡鸟灭绝了,华南虎芳踪难觅,青海湖有什么危机?月牙泉还会存在吗?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思想课堂-农业笔记

    思想课堂-农业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儒门剑道

    儒门剑道

    剑者,百兵之君,立于诸兵之上。持剑者,上决浮云,下绝地纪,妖魔尽灭,巫蛮皆亡。这时剑修的时代,更是文人时代。剑道,即文道,以文练心,以心持剑。秀才持剑,十步斩妖邪;举人掌剑,山破水倒流;进士御剑,十方自惊魂。圣人剑道立,以剑道行文道,以文道代天道,以天道开辟人族大道。此时,正是妖魔、巫蛮横行,人族凭借剑道之利与之三足鼎立。此时,人族奋勇而当先,九国强盛欲一统,文人秉持自我之道而纵横自争。一个武堂小子,家徒四壁,身带绝世之诗词,惊圣之文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 不科学的驱魔并没有不对

    不科学的驱魔并没有不对

    牛鬼蛇神横行,女子高中生黑石命也要驱魔?
  • 凤华绝代:杀手崛起

    凤华绝代:杀手崛起

    看杀手界的无冕之王D,如何重生而来,逆尽天下。尹飒,我可以死,但我要来你一起死。我重生而来,定将为自己而活,我命由我不由天!
  • 英雄联盟之尘封的ID

    英雄联盟之尘封的ID

    S3赛季,大魔王一战封神,但众人却不知道,有一个神秘的玩家,曾经无数次斩杀过大魔王,他成为了大魔王一辈子的恶魔,却不知晓,这人是哪个国家,却只记得一个名字GodFZ……
  • 心灵鸡汤大全集(超值金版)

    心灵鸡汤大全集(超值金版)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许多风景我们无法亲自体验,有许多路途我们无法一一走过,有许多人我们无法相识相知,有许多情感我们无法细细体会。然而,当你手捧这本书的时候,会马上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拥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它将帮助你在古今中外的时空隧道里任意驰骋,在人生情感的喜怒哀乐里信步徜徉。关于幸福、关于快乐、关于成功、关于爱情、关于婚姻等等话题,本书里每一篇美文向你娓娓道来。点点滴滴的哲理感悟与情感体验,清新、温暖、隽永。它们就像一道道穿透忧伤的阳光,悄无声息地温暖着你我的心房。你的心灵因此而更加朗润,你的生活因此而更加幸福,你的人生因此而更加成功!
  • EXO之眼鼻嘴

    EXO之眼鼻嘴

    “韩星月,我喜欢你,你不要走!。”“悦悦,乖,有我在,只要有我在,我会一直守护你的。”“张馨悦,韩星月,你为什么要改名字,要我们忘掉吗?不,我们忘不掉,世勋,金钟大,我,还有我们的兄弟都忘不掉你,你快回来,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变到从前,星月!!”“悦悦,不要忘记我们,不要连我都不认识,我不想你这样!”“悦悦!!!!!!悦悦!!!我们才认识了365天,你不可以就这么走了!”“不,我不会忘记的,可是我就要走了,你们不要忘记我就好。”一双紫罗兰色的眼眸惆怅的望着天空,忽然,这双眸子变成了宝石蓝色的,“或许,我们还会再见的。”这双眼眸又变成了一只紫罗兰色,一只宝石蓝色的。善变的眼眸的女孩就是他们所爱之人
  • 剑道星洲

    剑道星洲

    沈星洲一介外室弟子,除非考入剑道阁,否则只能一辈子守山打杂为生。不过是按照门派规定,借阅功法,也要被师兄为难。难道就此罢休,继续做个无名之辈,终日忍气吞声?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安徒生童话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安徒生童话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超时空旅行:三千界游

    超时空旅行:三千界游

    婚前惨死,老套情节。是被自己的闺蜜背后捅一刀,老套的不能再老套的情节。但她,还是中招了。强烈的不甘与怨怒引动了体内沉睡已久的时空灵魂。于是,洛樱娆从此踏上了成为时空守护者的路途,成为了世界维护者,游历于各个时空之间,开始了她的超时空之旅。我管你是重生者还是穿越者有系统有空间,不管你有多大的金手指,只要违反了世界法则,哼哼——你就洗干净脖子乖乖等着我们新一任时空管理者樱娆大人的降临吧!(简介无能,请各位玩家自行探索!o(* ̄▽ ̄*)ブ~)
  • 彼岸双华:孪生殿下

    彼岸双华:孪生殿下

    残艳刻毒的厉鬼王爷;悲悯宽容的皇族弃子;浪漫雍容的贵公子;隐忍沉静的神秘人,以她为中心,一个个卓然不群的人物相继登场,昔日的恩怨情仇一点点被揭露。两个一模一样的孪生兄弟,截然相反的脾气,当一切真相大白,原来他们竟是……她,守望千万年,只为寻找最初的爱。而她的守望,也终会得到他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