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2800000006

第6章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6)

史前社会里,男女都披发于肩,由于不利于生产劳动,便改用绳、带系住。有的则用绳子串起打磨过的兽骨、玉石,做成饰物束在头发上。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就曾出土过这类束发器。进入文明社会后,发式更为讲究。儿童头发自然下垂,称为“髻”。长到一定程度后,便于顶门两旁扎成两束,称为“角”或“总发”。这都是未成年人的象征。20岁成人后,将束起的头发绕成髻,用一块黑色的布帛包住,再加冠,用竹制或骨制的“笄”横贯发髻和冠加以固定。殷墟出土的俑,冠都很高,说明此种束发的形式已经出现。不过,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加冠仅是贵族男子的特权,平民只能束发盘髻。也因为此,贵族不能随便去冠,否则会被视为失礼。由此,也形成了贵族戴冠、平民披巾的汉人打扮模式。一直到明末,汉族男子这种发式都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其间,虽有一些狂人、隐士散发披肩,与世俗抗衡,但人数极少,没有产生大的影响。汉族男子发式的真正改变,是在清代。当时,入主中原的清廷有“留发不留头”的政策,汉族男子不得已改变传统发式,前顶剃光,后梳单辫。辛亥革命后,受新思潮的影响,人们自发剪辫,理发开始普及。

同男子单一发式相比,古代妇女的发式变化丰富得多。殷商妇女发式,与男子大同小异,其辫发式样,大多卷曲垂于肩,头上有冠巾和对笄。春秋战国时,尽管各地风俗不同,妇女发型的基本式样仍为辫发形制,但编梳方法不同,或挽成大辔垂于脑后,或编成大辫垂于胸前,简洁纯朴,影响至今。秦汉时,发髻增多。汉代妇女一般将头发向后梳掠,在脑后绾一个髻,像是拖着一把锥子,所以汉代人称之为“椎髻”。在汉代的陶俑中,这种发式很普遍。东汉时,妇女中堕马髻十分流行,妇女们将头发梳得高高耸起,堕向一侧,看去别有一番情致,因而深受妇女喜爱。古诗《陌上桑》中采桑妇女罗敷头上的倭堕髻,便是由堕马髻演变而来。魏晋的发式多且高大,假髻、撷子髻便是典型。唐人之髻更是丰富多彩。据史书记载,髻名不下200余种,着名者有高髻、低髻、卜髻、螺髻、反绾髻、乌蛮髻、同心髻、囚髻、抛家髻、闹妇妆髻、丛梳百叶髻、花髻、双鬟望仙髻等等。杨贵妃常以义髻(即假髻)为首饰,其以加添而梳成,亦有用薄木制成者,上缀珠宝或饰以画彩。宋以后,女子发式不胜枚举。据载,蔡京等几个大臣设宴时,侍奉的女伎的发式,就有“朝天髻”、“懒梳髻”

、“三十六髻”等多种,近代以来,海禁大开,又出现了“一字髻”、“东洋髻”、“舞凤髻”等新发式。辛亥革命以后,除了梳髻之外,许多妇女还在额前留有一绺头发,俗称“刘海”。“刘海”的式样,前后不一。最早流行盖在眉间“一字式”,继而流行将发剪成圆角,梳成垂丝的“垂丝式”,接着有“燕尾式”、“满天星式”等。20年代以后,中国大城市的妇女,发式大多模仿西式,以剪去发髻为时髦。剪发后用缎带束发或戴各种发箍。有的还把头发染成红、黄、棕褐等不同颜色。

结髻武士

头发是人类所共有。各个民族的头发虽有稠稀、长短、曲直等不同的性质,但都是生长在人身最高的地方,部位显着。除了头发自然的隔绝冷与热的功用外,还有其他种种的社会功能。佛教认为它是烦恼丝,表现世俗的欲求之一,要剃掉它,以示隔绝世俗。有的宗教则要留长它,以方便被神抓上天去。其他如以发型表示年龄、婚姻状况,或地位等的区别,都在很多社会发生过。到底人们何时开始对它注意,花费很多时间加以打扮?中国古人对头发是否和其他民族有同样的观念和措施?其演变的经过大致如何?

我们现在的经验,妇女比男人花更多的时间装扮头发,以增添其美丽的容貌。它似乎因为女人比男人更爱漂亮,处理头发是基于美容的原因。但详细一想,恐怕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如此。

爱美是种进步的象征,表示人们于余闲能从事觅食以外的思考,不是浑浑沌沌毫无思想的时代了。在动物群中,恐怕人的头发长得最长。如果不加以修剪,大部分男女的头发都可以长过腰际。如果把我们想像生活在已知爱美的远古时代,譬如说在1万多年前,就会觉得没有什么方法可利用头发打扮得漂亮些。因为松散下垂的头发无法使饰物保留在其上而不掉下来。那时没有什么趁手的利器可将头发剪短,如让它无限制地生长,就会妨害工作。就要想办法把它弄得不碍手些,否则就得一根根地扯断,太烦人了。因此当人们到了不是只从树上摘果子,或在地下挖块根,还要追逐奔跑捕捉野兽时,就会有束括头发,不妨碍工作的需要。最先整理头发是基于工作的需要,还可以从一些后世的风俗得到印证。日本在战国时代以前,不管身分高低,女性都顺其自然梳为长长的垂发,最多是用油脂的东西把它梳得乌亮而已。后来身分低的人,为了应付繁忙的生活,感到散长的垂发多少对工作有些不便。于是乃有于劳动之际才束发于脑后的风俗。这种型式渐为一般人所接受而才普遍结发,而且又受歌舞妓装扮的影响,演成普遍梳成各种各样复杂的髻。所以束发最初应是为工作的需要,后来才发展为美观的目的。剧烈的工作都由男子从事,因此束发也很可能始自男性,不是女性。

括发成束需要有可以绑得住的东西。1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有骨针及能制作颈饰,自也有办法搓绳束发。这样的结发也还是难于在其上插戴饰物,要结发于头上,用笄贯穿,头发才能紧密插住东西。以木、竹作的笄难于在地下保存,所以难估计何时有髻发的习惯,或以为始自燧人氏,自是猜测之辞。若以不腐败材料制作的,约8000多年前裴李岗文化遗址就发现了很多骨笄。那时阶级尚未形成,因此骨垂的使用除工作外,还有基于爱美的追求。不少初民的社会,作为领导阶级的人有插骨、羽毛等物以炫耀受其统治的族人,并以之向外族显示其崇高地位的措施。可以肯定这种阶级社会的功能使它的使用更为推广。

女性发型之复杂胜过男子,应是较晚的事。起码在汉代之前,妇女以垂发或束发而结圆髻于脑后,陶俑、壁画所显示的汉代妇女大都如此打扮。而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的陶俑坑,士兵都于头上结各种式样繁杂的高耸发型。武士这种结髻的习惯至少可追溯到商代。甲骨文的免字,作一人戴有弯角装饰的头盔状,可避免矢石的伤害。头盔作穹顶的形状。为容高耸的髻,与小孩的平顶帽异趣。出土的商代铜盔,都是穹顶,眉以上的部分很高,显然是为容髻。西周有玉人雕像,戴布帽高约头长,也是为容高耸的发髻。士兵结髻显然是为打战的需要,和工作的目的一致。

固定顶上的发髻,最简单的是用一支笄。甲骨文的夫字,作一个大人的头上插有一支笄的形状,笄的主要作用是把头发束括起来不使松散,附带也起装饰及分别等级的作用。故雕刻繁褥的骨笄只见于较大的墓葬。括发是成人的装扮,男人平常只用一支笄,故夫字是成年的男人。在汉代,士族就盖以冠,而庶人则只加巾。女子要成年,当了人妻之后才梳发,插发笄,故甲骨文妻字,作跪坐的妇女在装扮头发之状。女子更为爱美,经常插多支笄。甲骨文的每字,其本义是丰美,作一跪坐的妇女头上插有多支发笄之状。在几个商墓,曾发现妇女头部遗留几十支发笄的情形,真是惊人的盛装。

大概到了商代,女子已比男子花更多的时间打扮头发。甲骨文的敏字,作一手在打扮一妇女之头发状。要装扮漂亮,需要巧手才能胜任,故有敏捷、聪敏的意义。头发除笄外,还可装饰以各种珠玉、贝蚌等美丽的东西。金文的繁多,在一位女头上装饰有丝带及其他饰物之状。因为头发或头带上所缀饰物多样,故有繁多的意义。

由于发型渐成为美的项目,当社会文明进展到以人格修养为最高指标时,社会中坚的男子就较少竞逐于美的外形表现,因此商代以来男子的发型可说较无变化,女子因不戴帽而变化甚多。其原因大致是生活的富裕,使人们有余裕装饰竞美。文艺、音乐、歌舞的兴盛,追求舞容的表现,以及妇女参与社交的精神解放。汉代贵妇人大都不结发于顶,但是战国以来娱乐他人的舞女,就经常作高耸、繁杂的盛髻及饰物。魏晋南北朝的贵妇人就也受其影响,顾恺之所画的历代妇女发型多样。见于出土的漆画、壁画等亦莫不如此。文献提到的发型,有朝天髻、堕马髻、八鬟髻、归云髻等数十种名称。唐代的陶俑和壁画表现的更是多样和夸张。

发型的取决,如上所说,是基于生活的环境,也有社会思潮的成分,本与政治无关。但是人是政治的动物,总会尽量把生活纳入政治的体制。头发也不例外。满族人进关后要汉人剃发结辫子,而此种被压迫的忧虑,春秋末期的孔子就叹,“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给黄帝佩戴玉佩

谈到远古的人物,没有比黄帝的传说更为详细的了。他生于4700年前,被视为中国人的共同祖先。后世的姓氏几乎都可以在他的朝廷找到渊源。故《史记》以他为中国历史的开始。

他是中国第一个建立人为制度的王朝,较重要的创制有衣裳、旃冕、历数、律吕、文字等。

在历史学家的眼中,他与以前的圣人如开天辟地的盘古氏、构木巢居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网罟渔猎的伏羲氏、种植谷物的神农氏等有极大的不同。那些圣人虽然次第发明改善人们生活的劳动方法和器物,为文明的进展,国家的建立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但都未触及政治措施的种种人为制度。班固的《白虎通》就特别推许“黄帝始作制度”。因此,在古籍记载中,黄帝以前的创物圣人被描写成半人半兽的神物,或穿着树叶、兽皮,尚处于野蛮状况的人物。而黄帝以下的帝王则穿戴着文明人的衣冠,服佩着玉佩。

历来以为黄帝的取名来自其顺应土德而崇尚黄色。西周时代,人们开始想像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发展到战国晚期,邹衍把五种物质,配合东、南、中、西、北五个方向,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春、夏(孟夏、季夏)、秋、冬四个季节,认为这些东西很有系统,依次序轮番主宰宇宙,从而影响人间政治的更革。王者需要当运才能成功,否则就会遭遇败亡。根据这种阴阳五行学说,黄是最尊贵的颜色,土是五谷生长所最倚重的物质,中央是临制四方最适中的位置,黄帝既然是五帝中最伟大的,当然要应土德之运,坐镇中央而穿黄色的衣裳。故以为黄帝是以黄色之德命名的。

但五帝中,只有黄帝是以颜色命名的,在邹源创演五德相胜学说之前,其名字已出现于铜器铭文。而且战国晚期以前,中国也不见有尚黄的习俗。因为根据考古资料,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普遍喜爱鲜明的红色及黑色,并以之为尊贵者的装饰色。战国时代的人大概根据周代尚赤的事实,应用五行相生相胜的新理论,附会黄帝的名字,推算上古各帝王所应崇尚的颜色,才得出黄帝应土德的这种不正确结论。

商代的甲骨文显示,“黄”是一组玉佩的象形字。中间是主体的圆环,环下则为垂饰的衡牙及双璜。所以黄帝很可能便是以璜佩来取名的。

现今可知,7000多年前中国已有“炊蒸”的烧食法。这种方法需要一块布来隔开谷粒与水,并让水蒸气透过孔隙将食物蒸熟。而地下发掘的材料也证实,起码6000多年前便已有麻布。所以黄帝的创制衣裳,其意义应不只是裁剪衣帛缝制衣服,主要还是在规定不同形式的衣裳来区分阶级,以达到某种的政治目的。传说黄帝始作带以束紧衣服并以之作为代表阶级的标记。《礼记》玉藻说,“凡带必有佩玉”。玉佩是带上的悬挂物,很可能黄帝所创衣制就是以璜佩增饰并用以表示阶级。

在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的远古时代是个平等的社会。人们向自然撷取资源,没有产权及领域的概念,也不会产生贫富的差距。当时所谓的领袖是人们自动的依附,不能强制执行权威,所以没有必要强调某个人的特殊地位。但是到了以园艺农业维生的时代,开始有产权及领域的概念,由于对环境的投资程度不同,个人的财富渐有差别而形成有阶级的社会。

一旦有了阶级的区分,就普遍产生以穿戴某些难取得的动物皮毛、爪牙,或装饰金玉、贝羽等东西来显示权威及特殊身分的现象。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经典

    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经典

    文化中国的生成、演化与中国经典紧密相连,以儒释道三教为中心的经典,对中国文化的品格和品性,对中国文化的形态,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样式等,均起到铸造性作用。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必须深入了解中国经典。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菜根谭》译解

    《菜根谭》译解

    本书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中蕴涵了大量人生处世哲学,具有很大的启迪和教益。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运城名人

    运城名人

    运城位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金三角古河东地域,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养育了无数的华夏才俊豪杰。早在开辟鸿蒙、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就演绎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优美传说和黄帝与蚩尤征战盐池的喧嚣;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后稷嫁穑,禹凿龙门,嫘祖养蚕,也都发生在这里,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走来。
热门推荐
  • 小富婆炼金手册

    小富婆炼金手册

    一个靠老公养着的女人,就算她再怎么有钱,都不能称其是一个独立的女人,只能说,这样的女人是一个“有钱”的女人。这种依附在他人身上的独立是以牺牲自尊为代价,是有很大“风险”的。新时代的女性,只有读懂生存的“潜规则”,才能拥有魅力、金钱与幸福!赶快看看本书吧,它将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新时代独立女性,如何真正拥有坚固的幸福。
  • 误入豪门:赖上契约妻

    误入豪门:赖上契约妻

    屈辱卖身,她成为冷少的豪门囚宠;家族纷争,过去深爱的人竟成为手足之妻;本来无爱,为何他却在不知不觉中弥足深陷。他,真的能实现诺言,在得到一切后放她离开吗?以交易开始的爱情,要怎么进行下去?
  • 英雄联盟之荣耀

    英雄联盟之荣耀

    赵磊在玩英雄联盟的时候穿越了,并得到了德邦总管赵信的传承,看他如何在英雄联盟的世界混的风生水起,左手抱着琴女,右手抱着阿狸。拳打德邦敬老院,脚踩诺克幼儿园。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狐狸呀

    狐狸呀

    嘿!这个世界真是疯狂!玉如意里面竟然藏着一只狐狸?不要以为本姑娘好欺负,给你签个契约先!可是,他……他长的太好看了……狐狸呀,打个商量行不?可不可以……预约爱情?不知不觉之中生出的异族之爱,能否经得过风雨的考验?你这只九尾狐狸,会不会让我的梦想成真?喜欢《狐狸呀》的亲们请加交流群:37761919
  • 世有桃花

    世有桃花

    从《诗经》初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桃花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绵延不绝,遮蔓、轮回,人们很容易弄清松竹梅兰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但不是很容易弄明白桃花这样东西的文化内涵。桃花在中国,太复杂,但凡想起,先有一言难尽的暧昧。
  • 鱼龙传奇

    鱼龙传奇

    这是一本写实的人物传记,这是在另一个维度的地球上的真人真事,详细记录了一代天骄的成长历程。作者有幸亲历,记载下来,以资留念。…………他来历诡秘,身上秘密一桩接一桩,是神是妖还是异族?他身负血海深仇,一朝天堂直落地狱,幕后黑手的目的究竟何在?他含恨隐忍,卧胆尝薪,拼命追查,却不料翻出一个接一个的惊天秘闻。他本是年少轻狂的宅男一枚,只想在科学的世界里孜孜探索,是什么让他一步步成长为稳重睿智、算无遗策、智计无双的国士。…………且看一个小人物,通过自身努力,加上因缘际会,成为搅动世界风云变幻的关键人物。…………大纲和细节已全部设计完成,绝不太监!
  • 召唤蚁王

    召唤蚁王

    穆枫最讨厌两种人:第一,装逼的人。第二,比老子更会装逼的人。武道横行的风云大陆,召唤师乃是极度稀缺的强大职业。穿越男穆枫有幸成为了一名召唤师,但却悲催的发现,自己的的召唤兽竟然是一只蚂蚁。生性豁达的穆公子没有被残酷的现实击倒,而是踌躇满志地展望未来。没想到的是,他那悲催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好心救了条美女蛇,却等于给自己找了个祖宗,要在美女的皮鞭下进行残酷的武道修炼。费尽心思收了批小弟,居然比自己还无耻,遇到劲敌都是让老大顶在前面,掩护它们逃跑。穆公子仰天哀嚎:“这尼玛什么世道?大家还能不能愉快的争霸天下了。”第一次写玄幻,诸位朋友多多捧场!多谢了。
  • 源力粉碎

    源力粉碎

    源力组织是这片大陆上的一个特殊的研究组织。由于妖星的降临,打破了这个古朴的世界原有的平静。
  • 宏梦

    宏梦

    主角宏子颜在与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聚会中与几名同学华丽丽滴穿越了,为了寻找回家的路而在这陌生的世界闹腾的故事。“身为人类,就要有身为人类的光荣和尊严。”“如果力量,不能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那么它毫无意义。
  • 权卿天下:蛇王小娇妻

    权卿天下:蛇王小娇妻

    “死女人,你抓到本尊重要部位了。”某女看着面前的小黑色,好奇的提起了它的尾巴,“哟呵,你还会说话啊!”某女将它高高提起,伸出修长的手指弹了一下它的脑袋。“死女人”某蛇暴怒的在某女的手上乱动着,可惜还是不能逃开她的魔爪。“相公,你摸到人家重要部位了。”某女眨巴眨巴大眼睛看着面前的妖孽男人。“没事,让为夫再摸会儿。”某蛇猥琐的伸出自己的手。“你去死。”某女一脚不小心把它踹下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