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2900000002

第2章 柳笛:耶鲁,我来了

姓名:柳笛。

英文名:CoCo

出生年月:1989年4月

星座:白羊座。

血型:B

爱好:唱歌、器乐演奏,还有很刺激的击剑。

留学地图:本科毕业于米德伯利学院(MiddleburyCollege),2011年2月收到了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硕博连读录取通知书。

出国动因:一次游学之旅,叩开留学梦想。

海外牛事:数学竞赛获金奖;帮老师批改作业;带父母遍游欧洲;考入耶鲁大学。

留学感悟:学会宽容,懂得感恩。

对柳笛来说,负笈海外的梦想源于一次偶然。命运有时就是这么奇妙,在不经意间领着你走上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故事得从高一的暑假说起,那一年,柳笛就读的学校举办了一次夏令营,是去英国剑桥大学游学参观。

走进剑桥的那一刻,柳笛心里有股莫名的冲动。并不是剑桥的一切有多么稀奇,或是内心刮起崇拜的风暴,而是从那一刹那起,她开始认真考虑留学的问题。

这就是柳笛,爱思考的柳笛,她绝不做那种到此一游式的观光客。非要去剑桥吗?不一定。柳笛心里设想的是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不是某个细部,也不是某个可此可彼的环节。

从英国回来的柳笛开始实施自己的留学计划。所幸的是,作为出国留学的第一道门槛——语言,正是她的强项。还在念小学时,柳笛的英语就不错;初中就读外语学校,更夯实了她的英语基础;从高二开始,由于英语成绩优异,她被学校定为免考。

有了这把剑,应付接下来的一系列出国考试基本就如砍瓜切菜般简单。

2006年,趁高二阶段结束后的暑假,柳笛通过了托福考试,10月份,美国的高考SAT也高分通过,其中SAT2考了满分。留学的道路已越来越畅通。

只有把英语学好,才能在出国留学时进入最好的大学——这是柳笛最深刻的体会。

选择学校的时候,柳笛把眼光投向了国外顶尖大学。不过,她没有去报考知名度极高的大学,而是在新通留学专家建议下选择了并不为人熟知的顶尖文理学院(Liberal ArtsColleges)。

“我不是为了虚荣心去留学,而是真正想学点东西。不少同学和家长对于美国大学的选择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常常不由自主地去瞄准规模大、名气响的大学,而我一直提醒自己必须找一所最适合我的学校。”惯于独立思考的柳笛在选择国外大学时,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

没错,美国的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名校,在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之中一直享有盛名,这是因为中国学生以往大都是在本科毕业后再去美国读研的,入读的大都是美国的综合性大学,自然而然地,这些综合性大学在中国的知名度就比较高。而文理学院通常不设研究生院,中国人知道的就相对少多了。

事实上,在美国,像威廉姆斯、圣约翰、卫斯理、格林奈尔……这些文理学院往往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这些学校的声誉并不逊于赫赫有名的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着名的综合性大学,这些文理学院也是美国精英教育的首选,培养出了大批社会名流。

正因为如此,美国顶尖的文理学院倾向于招收特色学生。同时招收两个背景相似的学生——比如都来自中国的某个城市,都是重高学生,都是某一学科优秀——这在顶尖文理学院是个大忌,倘若有两名申请条件相似的学生放在面前,他们会选择“个性标签”更为鲜明的那一个。

既然是顶尖学校,那么入学门槛自然是非常高的,申请人的SAT一般要在2000分以上,托福要在95分以上,才有资格参加面试。在就读期间,如果学生一学期的GPA低于2。5分,就会被处以警告,特别严重者还会被勒令退学。当然,若被顶尖文理学院录取,它所提供的奖学金往往远超绝大多数综合性大学。

就在柳笛一门心思准备出国的时候,另一个机会翩然而至。

原来,尽管学业成绩优异,可柳笛也并非古板的书虫。她喜欢吹奏长笛,水平也不错,一度,她甚至觉得自己的未来会与音乐结缘。就在她高中毕业的当口儿,中国音乐学院的招生老师找到她,希望她去那儿就读。柳笛确实有点动心,因为这同样是一所非常难进的大学,而现在,这扇诱人的大门已经向柳笛敞开。

去,还是不去?

这样的机会,放过它,忍心吗?

但她还是放过了。好学生与好机会之间,总是成正比的。她要做的,是在众多好机会中,获取那个最好的选项。

2007年初,经反复选择,柳笛同时投报了3所文理学院和4所综合性大学,结果,有6所学校来函愿意录取柳笛。

都是名校,都是自己想去的大学,只能选择其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好“痛苦”啊——呵呵,当然是快乐的“痛苦”。

思忖再三,柳笛把目光落到了米德伯利学院。米德伯利学院位于美加边境佛蒙特州中部偏西的米德伯利镇,是一所建校时间长达200余年的文理学院。它拥有10多个系、40多个专业,但全校的本科生仅3000余名,师生比极低,在美国也属罕见。

尤其让柳笛高兴的是,米德伯利学院向本科学生直接授课的并非通常所见的助教、讲师,而均是教授级人物。这些教授非但不端架子,还喜欢课后与学生交流,哪怕你提极其刁钻的学术问题,他们也会笑眯眯地作答,不会有任何厌烦,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在国内同学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前,我就已经拿到了米德伯利学院的录取函。我没有参加国内的高考,而把这一段复习迎考的时间用于强化英语和高等数学,这非常划得来,毕竟在国内参加一次高考非常伤神。”生性开朗的柳笛谈起几年前的录取过程,轻松得像是在说一桩趣闻。

米德伯利学院招收的中国学生犹如熊猫般稀少,柳笛入学的那一届,总共只有5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因为成绩优秀,米德伯利学院给了柳笛最高等级的奖学金。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这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说的。男儿当如是,女儿亦如是。抓住了好机会,柳笛就稳健而从容地往前走。她是一个遇见成功就越发自信的女孩儿,她的每次跳跃都建立在一次次正确选择之上。

如果说选择留学是正确的,选择米德伯利学院也是成功的,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又到了选择专业这一关了。

在国外读大学,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的专业,不仅能让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发挥的潜力,还能帮助自己在日后找到合适的职业。米德伯利学院最着名的科系是外国语言(全系共有9个语言类专业)、国际问题和环境科学。

在导师的指点下,柳笛最后选择了环境科学专业。小女孩聪明着呢,这个专业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学院的优势。

当然,除了学会用GIS测量环境之类的技能之外,柳笛并不知足,她要充分利用学院在语言培训方面的资源,所以又选择了德语作为第二外语。

事实很快证明,她再一次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熟悉柳笛的人都知道,她是个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女孩,这让她的留学之路一直沿着合理的轨道前行。

就读米德伯利学院后,柳笛很快发现,从日常作业到大小考试,再到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这里的学习方式与国内有很大区别。启发式的教学不断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放式的解题方法又让学生养成了寻找更多解决方案的习惯。柳笛觉得这样一种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十分有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容易转换为实际操作技能。在这里,她越来越如鱼得水,良好的学业基础和对于专业的浓厚兴趣,使柳笛很快成为班里的学习尖子。

与其他美国大学一样,米德伯利学院的选课十分自由。除了几门必修课之外,学生可以凭个人兴趣,在范围极广的选修项目中选取自己想学习的课程,灵活度很高。

由于强化了自主学习,学生一旦出现兴趣转换,也可以凭借良好的学业成绩,跨专业攻读,或者转专业学习。对于好奇心的保护,恰恰有效地激励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素质教育在这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和效果。

“不能说美国人的务实态度有百利无一害,但这种务实能戒除虚妄,让学生拥有真才实学。在美国,学校教学非常讲究层次,最优秀的学生参加高考、上名牌大学读硕攻博;只能成为技术工人的,上小学时就已打算要读技术学校,到头来仍然能够成才。我在美国生活几年后,也越来越务实了。做事儿首先会有个长远打算,然后一步一步朝前走。假如单纯为了就业,那就用不着到美国来了。”柳笛直率的话语中透着实在。

因此,在米德伯利学院就读期间,柳笛参与了哈佛大学论坛,她还参加了数学竞赛,并随团队一起获得了金奖。人生是一场竞赛,柳笛总想着领先一步。

忙着忙着,柳笛居然忙到了德国。事情是这样的:由于欧洲的环保全球领先,米德伯利学院选派了一些优秀学生前往德国自由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柳笛幸运地被选上了。

在德国,柳笛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采访国际环境大会,与欧洲环境署的高层人士近距离接触,了解当今世界环保发展现状,在一次“模拟联合国”的活动中担任副主席,等等。柳笛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快乐的小蜜蜂,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贪婪地汲取精华。

女大十八变,忙碌的留学生活使柳笛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知性,变得成熟,变得从容。

她的改变是一次次的飞跃,一次次的重新出发。

柳笛十分赞赏美国大学的教授们对学生的宽容。

例如上实验课,当学生动手做实验时,瓶瓿之类的东西不慎掉在地上摔坏了,或者不留意把液体洒在桌上,老师首先关心的是学生是否安全,有没有受到惊吓,而不会对学生横加指责。

有时,为了免去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实验课之前,老师会先交给学生一摞易碎的实验器皿,无声地告诉你这些东西一旦摔坏是一件正常的事,做学生的都会碰到,用不着有负疚心理,只须好好做实验即可。

“教授们的宽容也促进了学生们的宽容,良好个性的养成往往体现在细节中。我进行过一次很有意思的观察,发现与我一起进校的其他几位中国学生,几年下来,个性都变得很宽容大度。师生之间和谐相融,不但能促进学习,更能造就良好个性。”柳笛认为,国内不少大学生心理压力逐年增大,甚至酿成不少悲剧,这与师生之间互动不够、没有形成互相宽容的氛围不无关系——当然,这不是说美国的大学已经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弊病。

美国大学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尤其是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柳笛参加了七八个课余兴趣爱好小组。在她所参加的活动中,并非都与学业有关,击剑、帆船、滑雪、高尔夫、舞蹈等活动都令她十分着迷。柳笛原本就是个快乐的人,与同学们交往多了,渐渐地成了组织者,这又在无形中提升了她的团队合作能力。

柳笛活泼、随和,像个孩子般单纯,同时又有中国人谦逊、低调的一面,没有太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秉性。一旦遇到什么事情,总能很冷静地处理,而对于生活中的种种馈赠,她很容易感到高兴和满足。

“这里的生活条件挺好的,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只有好好读书了。”在越洋电话或网络视频上,柳笛经常这样对父母感叹。

米德伯利学院非常照顾国际学生。柳笛刚入这所学院时,各方面还不太熟悉。幸运的是,学校指派的生活老师非常热心,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对她悉心照料。柳笛后来才得知,这位老师是哈佛大学毕业生,如今还兼任米德伯利学院校友会主任。知道有个中国学生要来,她主动报名,在机场见到柳笛时,还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

每当学院附近的小镇上新开了中国餐厅,这位生活老师就会叫上柳笛一起去尝鲜。过节的时候,她还会给柳笛送上几支鲜花或者可口的食品,简直把柳笛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生活老师的热忱让柳笛耳濡目染,变得更加豁达、热情、无私。

或许是觉得自己的留学生活还不够丰富,闲不住的柳笛又有了新主意。她挽起袖子,开始了校内打工生涯,起先在学生食堂厨房的洗碗流水线上工作,后来通过考试进入学校图书馆打工。因为与书有关,柳笛很爱这份工作,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很快让她跟大家打成一片,同学们全都“CoCo,CoCo”很亲热地叫她。

在美国,本分、淳朴、踏实的人不会受欺侮,经常耍小聪明、小把戏的人反而让人看不起,这样的环境让柳笛觉得很公平、很受用,她也愿意把自己的特长展现出来。

从大二开始,老师指定她帮自己批改低一年级的数学微积分和统计学两门学科的作业。起初每周16个小时,后来增加到每周20个小时。柳笛觉得报酬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自己的学业水准得到了美国教授们的认可。

再后来,柳笛被聘至学院招生办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招生办的老师们非常认可柳笛的工作。面对她不逊于正式员工的工作业绩,他们甚至感叹:既然来自中国的柳笛这么优秀,以后,米德伯利学院应该破例多录取一些中国的学生……

“美国人不会因为你优秀就来嫉妒你,所以,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展露自己优秀的一面。同时,我还要把中国的传统道德风尚带到美国来,使中西方行之有效的处世之道融会贯通。”柳笛觉得,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除了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之外,还应该更多地展示当代中国人的形象。

柳笛喜爱音乐,这份爱好到了国外也没有放弃。但是在米德伯利学院,她发现自己的长笛吹奏水平远不及美国同学。于是,在回国小住的时候,她特意学习了葫芦丝,相信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对于美国人来说肯定是个稀罕物。

果然,有一回,学生们赴美国着名旅游胜地罗德岛演出,身穿旗袍的柳笛上台吹奏葫芦丝,反响相当热烈。此后,学院干脆把柳笛的葫芦丝演奏定为每年赴罗德岛演出的保留节目。

2010年暑期,柳笛尚在德国自由大学学习,父母前来德国看望她,一家三口有了一次同游欧洲的机会。“可以说,这次既是一家三口的快乐旅行,又是对柳笛各方面能力的检验。结果是柳笛获得了全优!”柳笛的母亲高兴地说。从德国出发,一路往西,一家三口玩得越来越开心。父母发现女儿变了,变得更成熟了,更有素养了。

在德国学习的半年时间里,柳笛的德语进步神速,对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地理、人文景点都了如指掌,妈妈真不知女儿是从哪里获得这些知识的。

不过,更让父母满意的是女儿的社交能力。

因为选择的是自由行,一路上很多事情需要一家三口自己对付。女儿总是在父母意识到之前,就已在张罗接下来的事情了。老爸老妈发现,柳笛办事儿既有计划性,又经济实惠。在哪里乘“欧洲之星”高速列车,某个城市某条地铁的走向,她都已事先谙熟,根本用不着父母操心。若是遇上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女儿还会主动伸出援手。她的热情和真诚,让一家三口一路上结识了不少朋友……

2011年初,父母原本想让女儿回国。但柳笛觉得自己6月份即将本科毕业,学业比较紧张,就不回国了。

父母了解女儿的个性。报喜不报忧是她一贯的做法,很多很辛苦的事情,很艰难的过程,在父母面前,她总是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甚至缄口不说。

但是父母信任她,知道她如此选择,必有理由。可这次,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更大的喜讯即将从美国传来,而女儿之所以仍在用心攻读,无非是还想再加把劲儿,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柳笛成了美国耶鲁大学环境专业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圆满完成在德国的学习之后,2010年下半年,柳笛又回到了美国,这时的她其实已经被米德伯利学院保送进入本校研究生院的海洋环境专业学习。

意外的是,老师们还主动为她写了推荐信,期望她能获得更多的深造机会。于是,柳笛又报考了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美国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有多少付出必有多少回报。从2010年底开始,她陆续收到了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等6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老师们也为之欣喜。在这些学校中,耶鲁大学的硕博连读显然尤为难得,而柳笛所报考的环境专业获得硕博连读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这个专业自开设以来,一共才培养了60多个毕业生,每年在全球范围也仅招6人。

2011年2月8日,耶鲁大学硕博连读的通知书飞到了柳笛手中。耶鲁不仅为柳笛这样的优秀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甚至还为每位学生办理了医疗保险。

更让柳笛喜出望外的是,与耶鲁大学录取书一同飞来的,竟然还有导师专门写来的一封亲笔信,在信中他关切地向柳笛询问“我需要提供哪些帮助,才能够让你顺利地来到耶鲁”这样的问题。导师的这封信着实让柳笛兴奋了好一阵子。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非常完美地走好了第一步,也就意味着走好第二步已有了扎实基础。好事往往成双,乃至接踵而来,由此进入良性循环。而那些经常埋怨“屋漏又遭连夜雨”的人,很可能本来就没有走好第一步。

虽然米德伯利学院的本科学习要在2011年6月才结束,但截至1月份,柳笛已经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便这样,她依然不愿给自己太多放松的机会,坚持留在学校里,提前学习《矿石学》之类的课程。

“时间永远是不够的,我不能有半点的浪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人对此早已有精辟的论断,这段时间相对可以让我自由支配,所以我要都用在预习和热身上。”柳笛没有时间骄傲,她觉得这只不过是新一段学习生涯的开始。

有关柳笛的故事,似乎已经讲得够多了。当我们与她母亲交谈时,她讲述得最多的,或者说,她认为女儿身上最大、最令人欣慰的变化,是柳笛越来越懂得了感恩。

这并不是说以前的柳笛不懂感恩,只是海外求学的经历使她越发懂得感恩的含义。

“在这里,与我接触的人都很和善,心地纯净,有爱心。不知不觉中,我也变得富有善心,遇到困难不会轻易沮丧,因为我已经把这个世界想象得很美好,不会因一时一地的小小挫折,迁怒于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柳笛由衷地说,“我母亲经常跟我说,一个人的个性决定他的生活质量,没错,只有拥有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乐观向善的人生观,拥有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感恩,才能随时调整心态,从他人施与自己的爱中感受真情,以爱回报。”

一个人向着实现理想的方向改变,或许需要很多因素:天赋、个性、机遇、他人的帮助、失败的提醒……

但对于柳笛来说,答案只有一句话:凭毅力实现理想,用感恩驱动人生。

留学十问:

1。问:出国的想法是在参观剑桥后才有的吗?

答:不,只是参观过剑桥,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

2。问:怎么评价美国的文理学院?

答:很多都是“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代名词。

3。问:在出国留学的过程中,最成功的是哪一步?

答:选择了在顶尖的文理学院读本科。

4。问:觉得自己变得更宽容了,为什么?

答:美国大学的人文环境使然。

5。问:拿到了耶鲁的硕博连读录取通知书,惊喜吗?

答:喜,但不惊。

6。问:美国大学保证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答:大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7。问:小时候曾经向往成为音乐家,现在放弃了,可惜吗?

答:要得到就要有放弃。

8。问:成绩一直都很出色,难道没有遇到过挫折?

答:没有挫折,哪有成功?

9。问:现在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答:保持低调的同时,如何走得更快。

10。问:如果要表达感恩,第一个人是谁?

答:当然是母亲。

留学专家点评:“学院”和“大学”在中国家庭的概念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所以很多中国学生在制定留学规划的时候,普遍带着片面的认识,扎堆选择所谓的“大学”。面对这样的状况,留学专业顾问建议家长和学生应纠正错误的观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留学国家和学校。

柳笛就很好地规避了这一误区,凭借对美国教育的深刻了解,她清楚美国不少文理学院是“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代名词,这些学校的声望并不逊色于美国最顶尖的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着名的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同样是美国精英教育的首选,并且培养了大批社会精英。

同类推荐
  • 三十功名尘与土

    三十功名尘与土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增进对优秀的文学遗产和艺术遗产的了解,我们从元明清杂剧和传奇中选取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分别为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冯梦龙的《精忠旗》、孔尚任的《桃花扇》、方成培的《雷峰塔》、高明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孟称舜的《娇红记》等以飨读者。
  • 坐看云起

    坐看云起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宁夏杂文学会隆重推出了“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这套丛书遴选了宁夏十位杂文作家的作品集。
热门推荐
  • 寻美在传奇世界

    寻美在传奇世界

    刀是什么样得刀?屠龙大片刀。剑是什么样的剑?玄天小窄剑。人是什么样的人?哈哈哈....人是宇宙无敌大帅哥.女见女爱.花见花开.狼见狼摇尾巴的超级牛人。
  • 重生之两小无猜

    重生之两小无猜

    韩浅浅重生到5岁,发现一切都还来得及改变......
  • bigbang之记者追星

    bigbang之记者追星

    记者与明星,并非我不爱,只是这条路太迷惘。本故事纯属虚构,与现实生活无关。
  • 全职赌徒

    全职赌徒

    何为枭雄,以天下为棋盘,搅动这盘棋,自己却站在棋盘外观看。何为英雄,热血辉煌一生,戎马一世战为雄,最后以悲伤结局落幕。人生何处都是赌,骗尽世间财富是一种赌,婉转天地间也是一种赌。当落幕之时,你才会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情都是一种赌博,你也不能置身之外。这是讲诉一个人游离在黑暗与光明,英雄和枭雄,正与邪之间的故事。
  • 古道忆

    古道忆

    本作又名《尘道忆》。日更绝不,周更未必,月更偶尔,年更经常。就是这么任性。
  • 吸血鬼奇缘之奇幻日记

    吸血鬼奇缘之奇幻日记

    一本吸血鬼的日记,将少女艾菲儿带到了一个名叫麦斯奇里的西方城市,在城市的背后,有一片大森林,名叫塞曼诺森林,里面有长得像独角兽的瑞兽格瑞,拥有世界珍宝的人马兽,性格并不像童话般美好的美人鱼,以及令人闻风丧胆的吸血鬼。艾菲儿的任务,就是拯救吸血鬼洛特(详情请看第一章)。在一次次的任务中,艾菲儿喜欢上了洛特,不知她能否完成任务,能否和洛特在一起……本故事分为四个部分:格瑞篇,人马兽篇,美人鱼篇,吸血鬼篇,希望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一下哦!【本故事纯属虚构原创,请勿模仿,本书有年龄限制,根据个人喜好,不喜勿喷,谢谢!】
  • 狂神天下

    狂神天下

    神让他死!他不想死!————————————————他要竭尽所能地抵抗神的杀伐!————————————————没有钱不要怕,他有一只能下金蛋的鸭子,据说美丽的女巫师帮助他把鸭子克隆了!————————————————真元要提升————————————————飞剑要升级————————————————队伍要强大————————————————机甲要改进————————————————当《九九真诀》逆九之时————————————————他自创了一套修行体系——《机甲真诀》————————————————他这才知道逆天弑神并无不可!————————————————此书未必11,未必YY,只是一部为了生存而战的小说!
  • 炎灵石

    炎灵石

    补心、补情、补天,世间没有完美之人,唯有逝去的才是完美
  • 寒春暖阳

    寒春暖阳

    我的故事没有勾心没有斗角,只是单纯的故事。其实,写故事的同时自己何尝不是别人的故事。
  • 相灵师

    相灵师

    相灵师是个神秘的职业,传说中这个职业能看到阴阳二气,还能通过特殊的手段改变阴阳二气的比例,用灵术操纵天下气运……那一年,我用乡下池塘里一条黑鱼精的内丹,打开了相灵师的神秘世界……相灵?养灵?除灵?可以改变阴阳二气的我,未来的道路如何抉择!天池里巨大的铁索,楼兰古国千年不死的王,野人山长满人脸的妖树……千年谜团,人谋,鬼计,到底遮掩着什么?一切都是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