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5900000005

第5章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他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之力。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赤壁之战借东风;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他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辅助刘备建蜀国,兴汉业,励精图治,呕心沥血。诸葛亮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代诸葛武侯,其智慧,千载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

隐居山野,谋划天下。

诸葛亮是东汉徐州琅琊郡阳都人。诸葛家族是秦末跟从陈涉起义的将军葛婴的后代。葛婴有功但是却被陈涉所杀。到西汉时,文帝追录他的功绩,封他的孙子为诸县侯。后来,葛家由诸县迁到阳都。阳都先前已有葛姓,当地人为了把他们和当地葛姓区别开来,便称他们为“诸葛”。诸葛后来便成了他们的姓氏。

诸葛亮的远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做过高官的并不多。在诸葛亮之前,其父亲仅做到泰山郡郡丞。诸葛亮从小就历经战乱:先是黄巾农民起义的浪潮冲击了他的家乡,然后是曹操征陶谦,攻徐州,家乡再次受到骚扰和破坏。诸葛亮早年家境困难,幼年时生母章氏病故,八岁的时候父亲又去世。这时,家中有一个比他仅大五岁的哥哥诸葛瑾,另外有一个弟弟诸葛均、两个姐姐。兄弟姐妹几人靠叔父诸葛玄抚养。徐州一带战乱不已,难以安居。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赴任时,除留下诸葛瑾在家之外,把诸葛亮姐弟几个全部带到了豫章。此时诸葛亮大约15岁。

诸葛玄到豫章上任不久,东汉朝廷又派朱皓为豫章太守。朱皓上任时,从扬州刺史刘繇那里借来兵马,强行赶走诸葛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投奔荆州刘表。后来,诸葛玄病卒,诸葛亮只好到隆中隐居。诸葛亮的这段人生经历,对他后来的一生事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自幼身历战乱,使他很早就关注国家命运,有以天下为怀的胸襟,树立起改变现状的志向抱负。自幼丧失父母,也使他较早自立、成熟,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他27岁就在政治上十分成熟,担当大任;后来在危难之秋独力支撑西蜀局面,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进兵伐魏。这种百折不挠的坚毅性格,与他自幼就经受磨难有关。

诸葛亮躬耕隆中的十余年间,中原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以袁绍、曹操为主的两支势力强大的军阀。官渡之战后,曹操成为北方霸主。同时,孙权在江南继承孙策之基业,对北方战事坐观成败,集中力量治理内政。官渡之战袁绍失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

刘备在多年的军阀混战中,由于势单力薄,始终没有占据到一个固定的地盘。刘备在屡遭挫折之后,被迫率军屯驻新野。这时徐庶拜见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答道:“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于是刘备亲自到诸葛亮的家中,三顾茅庐之后,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刘备坦率地说:“如今汉室衰落,大权落在奸臣手里。我知道自己能力差,却很想挽回这个局面,只是想不出好办法,所以特地来请先生指点。”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成都市)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刘璋懦弱无能,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到诸葛亮高屋建瓴的一番言谈,非常钦佩眼前这个青年人,恳求他出山,和自己一起建功立业。自此诸葛亮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才干卓越,促成三国鼎立。

荆州牧刘表坐守江汉,孱弱无能,不但不能应对复杂的局势,而且连家事也处理不好。刘表因受后妻蔡氏积年累月的挑唆,使长子刘琦深感自危,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身处窘境而又一筹莫展的刘琦一向钦敬诸葛亮的谋略,多次求教。诸葛亮总是回避,以免捅出乱子危及刘备在荆州的地位。后来刘琦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乘机请求率部出镇江夏,走为上策。这样,诸葛亮的一招妙计不仅使刘琦化险为夷,避免了祸起萧墙,而且也为刘备积蓄了一支外援力量。

联吴抗曹是诸葛亮一贯的主张,所以诸葛亮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对吴关系,建立了孙刘联盟,从而在赤壁大战中打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的初步形势。

公元208年,曹操打败袁绍、基本平定北方后,继而统兵20万南下荆州,这使原本相对平静的江南一带顿起战火。正在此紧要关头,荆州牧刘表突然病死,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面对强敌压境,畏敌如虎的刘琮不战而举城投降。这使屯兵新野的刘备十分危急,只得弃城南撤。他最初打算直奔江陵。然而当刘备南撤时,新野及沿途百姓愿跟随者竟达10万之众,这使得刘备行军非常迟缓。鉴于形势紧迫,有人劝刘备加快行军速度,但刘备不忍心抛弃这些愿跟随他的百姓。当走至当阳长坂时,刘备终于被曹军追上了。冲杀之中,刘备只带着诸葛亮、张飞等数十骑逃脱,最后逃至夏口,不久转移到樊口屯驻下来。

刘备败走,曹操抢占了江陵。由于曹操此时率军已大破刘备和刘琦军,占领了荆州全境,因此刘备对曹操来说已不足为虑了。于是曹操把作战的矛头转向了割据东吴的孙权,并积极进行东进的准备。这样一来,孙权开始面临着生死的选择。

曹操威逼东吴,这恰好给屯兵樊口,生存于魏、吴夹缝之中的刘备和诸葛亮带来联吴抗曹的最有利时机。诸葛亮审时度势,决定亲自赶赴东吴游说孙权共同抗击曹军。其时,孙权也有联合刘备抗击曹操之意。在此之前,孙权曾派鲁肃以吊唁刘表为名与刘备联络。但是曹操势力过于强大;刘备新败后,曹军更是士气高昂,准备一举夺下江东。此时此刻,孙权就不得不仔细掂量,或战或和,或举国抗曹,或俯首称臣。这使他犹豫不决,一时难做决断。另外,他手下的大臣和将军们也有两种不同意见,分为了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这使孙权更加左右为难。正在此时,诸葛亮只身乘船来到东吴,在柴桑见到了孙权。他凭借一身胆略和超群的外交才能,舌战群儒,一举说服了孙权,使其坚定了联合抗曹的最后决心。孙权依诸葛亮之言,立即调拨3万精兵,由周瑜和老将程普分别担任左右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同诸葛亮一起前往樊口与刘备军队会合抗曹。诸葛亮凭智慧和口才一下为刘备争取了东吴10万之众,并带回3万东吴精兵,这为扭转当时整个中国局势起到了关键作用。随后孙刘联军采用火攻之计于赤壁大败曹军。号称几十万大军的曹操仅带20余骑从华容道逃脱。赤壁大战之后,周瑜从曹军手中夺回了江陵;刘备与诸葛亮则带兵南下,夺得荆州南部的江南四郡,并在刘琦病死后领荆州牧,屯兵公安。后来,刘备和诸葛亮为实现“隆中对”中的第一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向孙权借用荆州江北各郡,从而将其军队从公安移驻到江陵。至此,刘备才真正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自赤壁之战以后,刘备总算有了荆州作为立足之地。诸葛亮又开始将眼光投向了益州这一战略要地。益州的谋取将会进一步巩固赤壁之战后的成果,为蜀国的建立和北伐起到根本的作用。同时这一战略也为刘备集团起到了旗帜性的作用,为国家吸引人才、团结内部、激励群臣、抗衡曹操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时,占据益州的是刘璋。益州本地的“大姓”豪族任意侵占人民土地、财产,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人民;刘璋也不想法制止,致使益州这个“天府之国”,乌烟瘴气,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和主客籍地主集团之间的矛盾都很尖锐。公元211年,正当诸葛亮、庞统和刘备讨论进攻益州的时候,益州牧刘璋派遣法正到荆州来迎接刘备入蜀;不久,又派法正和孟达给刘备送去4000兵士,以助刘备守御,并前后赠给刘备以“巨亿”的钱财作为兵饷。后来刘备决定留下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亲率庞统和黄忠、魏延等谋臣武将及数万军队向益州进发。

刘备从江州北面沿江取水路向涪城进发。刘璋亲率步骑三万多人,赶往距成都360里的涪城与刘备相会。刘备到达涪城,刘璋亲自出迎,两人相见,非常喜悦。

这时,张松、法正、庞统等都向刘备献计,趁机杀掉刘璋坐得益州。刘备坚决不从,只是在涪城安顿了下来。

刘璋和刘备在涪城住了3个多月。这期间,刘璋给刘备增加了大量兵众和财物,请他向北讨伐张鲁,自己回成都去了。刘备统军向北到了葭萌,就停了下来,忽然接到诸葛亮送来的报告,说孙权派人把孙夫人接回东吴去了,阿斗差点也被带去。刘备预感事情复杂,决定尽快解决益州问题。刘璋对刘备取占益州的意图已有所觉察,形势很是危急。刘备借口曹操来攻,向刘璋求借兵物。刘璋予以拒绝。这时,内应张松因机事不密,被刘璋收斩。刘璋下令各处关隘严加防范,同刘备绝裂。刘备有了借口,立即斩了杨怀、高沛,夺了白水关。自此,双方正式摊牌。刘备拉开了收川战争的序幕。

刘备收并白水军后,挥师南下,进据涪城,并且击退了刘璋军,然后与庞统亲率主力进攻雒城。结果,雒城久攻不下,军师庞统也被乱箭射死于落凤坡。刘璋又派兵打算切断刘备后路。刘备感到形势危急,写信叫关平速去荆州请诸葛亮前来。

诸葛亮接到刘备的信,把大印交给关羽,命令文官马良、伊籍、向朗、糜竺,武将糜芳、廖化、关平、周仓等,留下辅佐关羽,同守荆州,然后亲自点兵入川:先拨精兵一万,教张飞统领,从大路杀奔巴州、雒城之西;又拨一支兵,令赵云为先锋,溯江西上,会于雒城;诸葛亮随后引简雍、蒋琬率大军起行。

张飞带领人马快速前进,所到之处,但降者秋毫无犯,一直通过汉川路,到达巴郡,用计收降了巴郡太守严颜。因此严颜为前部,张飞领军随后,所到之处,尽是严颜所管辖。40多处关隘的守军都被严颜劝降。他们很快就到了雒城。诸葛亮和赵云后来也赶到。诸葛亮调兵遣将,用计擒杀了张任,很快攻下了雒城。

刘备、诸葛亮乘胜追击,一面亲率主力直逼成都,一面分兵去攻占成都周围诸郡,进而合围成都。这时,因兵败而投靠张鲁的西凉马超也来归顺了刘备,领兵到成都前来助战。刘璋见大势已去,开城出降。后来,刘备让刘璋带上全部财物,并佩带振威将军印绶,去南郡公安居住。

刘备进入成都,大摆庆功酒宴,犒劳三军,论功行赏。刘备以荆州牧又兼领益州牧,拜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将后方政务一概交给他处理。诸葛亮也就全力以赴地辅助刘备治理巴蜀。

内修政治,外安南中。

诸葛亮治蜀期间,重视修明政治,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严明法度,发展生产,严格治军,确保了蜀汉政权的稳固和前线的军需及兵源。

选贤任能是诸葛亮治国的首要措施。他坚决摈除用人唯亲的做法。为了招纳贤士,他在成都筑起了招贤台,广揽人才,使四方八面的人前来投奔。其中既有刘备原来的部属,又有刘表的部属,还有刘璋的旧臣,还有外部投奔而来者。诸葛亮不拘出身门第,不论资历,同时也很注意在下层普通人员中发现和举荐人才。他先后对杨洪、何祗的提拔,当时最受称道。

杨洪门下何祗任督军从事时,游戏放纵,不勤所职。听说诸葛亮前来视察,何祗连夜张灯审案办公。待到查问,何祗对答如流,无所凝滞。诸葛亮很是惊异其才,于是提拔他为成都令,后因政绩卓著升任为广汉太守。李严、杨洪、何祗原本职位相距很大,而后来同为太守。这样,蜀汉上下对诸葛亮以德才选士都深表佩服。

诸葛亮不仅自己留意选拔贤才,而且十分注意教育下属官员不要嫉贤妒能,注意向上推荐有德才之士。当广汉太守姚伯向诸葛亮荐举自己有才能的部下时,诸葛亮很是称赏,并要其他官员向他学习。

诸葛亮把严明法令、整顿吏治放在首位,以获得良好的政治局面。经过诸葛亮大力整治,蜀汉朝廷法威大振,政令严明,官吏不敢作恶,百姓人人向善,“道不拾遗,风化肃然”,从而提高了各级官吏的积极性和国家机构的工作效率。

诸葛亮制定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积极推行奖励耕战的政策。即使在前线的将士也必须从事农业生产。他还曾经招募5000名青壮年到汉中屯田,并命令汉中太守兼任督农,把农业收成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农业的发展充实了国力,为以后的军事行动准备了物质条件。诸葛亮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创设堰官专门管理都江堰;调遣一千多名青壮年疏通河道,使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流灌溉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保障了西蜀农业的发展。

诸葛亮把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国家税收的盐铁开采经营权收归官府所有,专门设置了盐府校尉和司金中郎等官职,选拔有理财能力的官吏担任此职,管理食盐和铁器的生产,并且经常亲自过问盐铁生产经营状况。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加了蜀汉政权的财政收入。

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干也表现在治军的一整套方法上。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克敌制胜的军队。他从西蜀国弱人少的实际情况出发,十分注重苦练精兵,建立纪律严明的军队。他特别讲究兵法的运用,而且结合实战,创造出有名的“八阵图”;制定了有关练军、行军、扎营、作战、撤退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要求行军安静而神速,宿营驻寨的布置必须坚实而有条理。蜀军经过诸葛亮的严格训练,战斗力大为提高。

刘备死后,蜀汉政权面临着深重的危机:强曹在北,仇吴在东,国力大大削弱,内部也很不稳定,南中叛乱不断。诸葛亮正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受命开始总理蜀汉的军政事务。

三国时期隶属于蜀汉管辖的南中地区,包括今天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一带,古称“夷越之地”。由于东汉统治者的“赋敛烦扰”,激起了南中各族人民的反抗。残酷的镇压使得人民掀起更大规模的反抗。而一部分少数民族奴隶主和汉族豪强地方势力时刻都在伺机激化矛盾,以便达到他们割据自雄的目的。由于上层分子雍闿、孟获等的造谣和煽动宣传,不少人受骗跑到叛军中去。叛乱几乎遍及整个南中地区。

公元225年3月,经过近两年的“闭关息民”,在把内政外交各方面安排好后,诸葛亮感到出兵平定南中叛乱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亲自统领大军南下平叛。

诸葛亮采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来平定南中之乱。诸葛亮采取反间计杀了叛乱首领雍闿、朱褒,全歼高定部后,五月渡过泸水,开始征讨孟获。孟获收编雍闿等人的余部,继续与蜀军对峙。作为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在南中为“夷汉所服”,是当地一位很有影响和威望的人物。诸葛亮决定收服孟获,然后使他从心里臣服蜀汉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造成影响,以便长期稳定南中局势。

取得平叛南夷的胜利后,诸葛亮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管理,不再驻留汉人官吏和军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诸葛亮说:“留人有三不宜,其一留汉族官吏,就要留兵,而所需军粮难以解决;其二战争刚刚结束,双方各有死伤,留汉人而不留兵,必成后患;其三南中常有废杀之举,自嫌衅血,如留汉人,不敢相信。因此用夷人自治,使夷汉各族相安无事。”并且,诸葛亮还选拔少数民族中威望很高的首领到蜀汉朝廷中任职,增强了民族团结。

为了巩固南中的安定,巩固蜀汉中央集权的统治地位,诸葛亮在南中扩大和健全了郡县制,推行部曲制度,把原来南中四个郡重新划分为六个郡,并遣一些比较可靠、有能力、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做太守。他们都比较重视整顿吏治,贯彻诸葛亮的各项政策,对巩固蜀汉对南中地区的统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诸葛亮“和抚”南中地区的措施和方针既巩固了蜀汉政权,又促进了南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在南中这个大后方得到巩固后,诸葛亮即按照他的既定方略,加紧训练兵马,强化武装力量,积极筹划北伐中原。

北伐,北伐,北伐。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其子曹睿继帝位。诸葛亮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把蜀中诸事安排妥当后,第二年便率领大军开往汉中一带,准备北伐。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开始北伐,决定先取陇右,再下关中。为了迷惑魏军,他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声称要从斜谷出兵攻打郿城,并派赵云、邓芝带一队兵马作为疑兵,进据斜谷道,佯做一副要攻取郿城的样子。诸葛亮却暗中亲率大队人马,突然偷袭魏军据守的祁山。蜀军经过几年时间的养精蓄锐,兵强将勇,战阵整齐,号令严明,锐气很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一举攻占祁山。祁山以北由曹魏所属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守军,相继俯首投降。诸葛亮在冀县一带收降了后来成为西蜀名将的姜维,但是整体的战略却因为马谡丢失街亭而失败。马谡本来是一个只善纸上谈兵、无实际作战经验的人。诸葛亮不禁想起刘备临终的告诫:“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内心极为悔恨。错用马谡,致使整个战局失利。回到汉中,他立即按军法把马谡斩首,然后上表后主,自贬丞相之职,贬秩三等为右将军,以明国法。

公元228年冬天,曹魏大将曹休被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行使假降计打得大败。魏军主力大部分被吸引东下,救助曹休,使得关中空虚。诸葛亮乘此时机,又亲率大军杀出散关,包围了陈仓。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陈仓守将郝昭很有谋略。魏蜀两国士兵激烈的战斗一直打了二十多天。蜀军粮草将尽,又探得曹魏救兵也将赶到,诸葛亮下令退兵。魏国将军王双恃勇轻敌,领兵穷追,被诸葛亮设伏斩杀。蜀军退兵回到汉中。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鉴于前两次远攻失利,这次采取了近取固本的方案。他派部将陈式进兵攻取武都、阴平二郡,亲统大军继后,率军西上,以策应陈式。当魏国雍州刺史郭淮从陇西起兵进击陈式时,诸葛亮大军突然兵临建成,惊走了郭淮,攻取了二郡。诸葛亮留兵驻守,又对当地民众做了一番安抚工作,然后收兵返归汉中。从此武都、阴平二郡正式纳入蜀汉版图。

公元231年春天,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他命李严往汉中督办粮草,供应前方,自己亲率大军北攻,团团包围了魏军固守的祁山。魏主曹睿得讯,立即派司马懿率大军火速去救。诸葛亮听后,果断地留下王平带部分精锐军马继续攻打祁山,而自己亲率蜀军主力迎战。

两军在上邦遭遇。蜀军击败魏军,趁势命3万精兵把陇上小麦割完,运到卤城打晒去了。司马懿与副都督郭淮议定,发兵两路攻打在卤城打晒麦子的蜀军。魏军乘夜来到卤城下,把城围得铁桶一样。司马懿传令攻城。岂知诸葛亮早有防备。城上万弩齐发,矢石如雨。魏军不敢前进。正在这时,四面火光冲天,喊声震天,四路伏兵一齐杀来。卤城四门大开,城内蜀军杀出,里应外合,大败魏军。司马懿引败军奋死杀出重围,占领了一座山头。郭淮也领着败兵到山后扎营,坚守不出,与蜀军遥遥相对,以期蜀军粮尽后再去攻打。与此同时,司马懿一面令郭淮去偷袭剑阁,切断蜀军粮道;一面发檄文星夜往雍、凉两州调拨人马。岂知诸葛亮已先派重兵把守剑阁。郭淮见蜀军有准备,只好退兵。

这次北伐,诸葛亮采纳了杨仪的建议,把北伐之兵与汉中之兵分做两班,以百日为期交换使用。当时在诸葛亮身边的8万蜀军中,有4万是马上要换班的。在这4万蜀兵收拾停当准备启程时,忽报西凉军马20万来助战,司马懿又引兵来攻卤城,蜀兵无不惊骇。杨仪即计议把换班要去的4万蜀军留下退敌,待汉中兵到了,然后替换。诸葛亮听了说:“不可,我用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他们都有父母妻子在家等着。我今天就是有危难,也决不留他们。”随即传令应去之兵当日便行。众军士听了,都大呼说:“丞相如此施恩于我们,我们愿意暂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军,以报丞相!”到了此时,诸葛亮便说:“大家既要和我出战,可以出城安营。等敌军到时,不要等待他们有所准备,便急攻之。这就是以逸待劳之法也。”众兵士领命出城,怀着必胜的信心列阵而待。

西凉人马杀来时,已经人困马乏,正准备安营歇息,忽被蜀军一拥而进。西凉兵猝不及防,往后便退。蜀军奋力追杀,杀得西凉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丢下许多军械、武器、辎重狼狈逃走了。诸葛亮收了得胜之兵,回城犒劳。

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率领10万大军杀奔斜谷口,第五次北伐曹魏。兵出斜谷后,他一面指挥大军向前推进,占据武功,扎营五丈原;一面派使者前往东吴,约请孙权从东面出兵向曹魏进发,以形成曹魏首尾不能相顾的局面。

蜀魏两军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筑营对峙。司马懿派郑文诈降以图劫营。诸葛亮将计就计,击败魏军。因此,司马懿又故伎重施,坚守不战,以待蜀军粮绝,从中取利。曹魏兵多势重,粮草充足,而且主帅司马懿又足智多谋;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困难。诸葛亮清醒地认识到,同曹魏的这场战争事实上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艰苦战争。因此他一面寻找机会打击魏军,一面“分兵屯田”,生产粮食供应军需,准备以此为基础,同曹魏军队长期作战。

不久,消息传来,孙权的军队被魏明帝率领的大军击溃,撤回了江东。这时,蜀魏两军已经在渭水南对峙数月,仍然没有机会进行大的决战。诸葛亮几次派人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都命令魏军坚守不出,企图以逸待劳,拖垮蜀军,使其粮尽自退。

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传到成都,后主刘禅急命尚书李福星夜到军中探望,并询问今后的国家大计。诸葛亮流着泪对李福说:“我不幸中途离世,虚废了国家大事,得罪天下。我死后,你们一定要忠心辅佐后主。国家旧制,不可改变;我所用的人,也不可轻易废用。我的兵法都传授给了姜维,他自然能继承我的遗志,为国家出力。我命在旦夕之间,现有遗表上奏天子。”诸葛亮深知将不久于人世,不仅对国家大事做了确切安排,还对蜀军撤退做了周密部署。之后不久,他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是我国2000年封建史中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思想是法家和儒家并用;个人的修养中又杂糅着道家的思想。诸葛亮认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体现了他在自身修养上所持的道家思想,这一点对于蜀国其他官员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忠于汉室,要求统一,这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是和道家完全不同的;他教后主尊“申、韩、管子”,自己又以法治国,显然在这方面信奉的是法家思想。可以说,诸葛亮将几种思想很好地结合起来,尽全力治理蜀国,也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诸葛亮重视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体现了他以身作则的儒学精神。诸葛亮生前为官清廉、清心寡欲,力求改变东汉官员贪图享乐、浮华淫逸的官场风气。他生活十分俭朴,并常以春秋楚相孙叔敖自比。他在最后一次北伐前给刘禅的上疏中公布了自己的财产,从中便可看出这一代名臣、名相是如何地刻苦自持,以端正社会风气的。

同类推荐
  • 五太后轶事

    五太后轶事

    西汉吕太后,北魏胡太后,唐朝武太后,辽朝肖太后,清朝西太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位太后。她们临朝称制,实际是五位女皇。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们是叛逆的女性。她们在权欲的驱使下,成了向封建礼教、“三纲五常”挑战的急先锋。为此,她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现了铁女人的手腕和性格。本书选择了这五个典型的士性,叙述她们干预朝政因缘始末,意图从一个侧面来探索封建专制政体的某些规律,是一本学术性的通俗读物。行文流畅,文笔生动,既可给人以艺术和知识的满足,又可以给人以深沉的启示。这里是述说往事,为了阅读轻松一些,故以轶事名之,曰“五太后轶事”。
  • 伟大的犹太人(上)

    伟大的犹太人(上)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

    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小镇,17岁时偷渡到美国参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记者,并创办了《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等报纸,被誉为“报业大王”。本书生动而详实地讲述了普利策从一个联军士兵到报业大王的传奇人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普利策非凡的勇气、崇高的信念、创新的思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 辛亥之父孙中山

    辛亥之父孙中山

    孙中山、秋瑾、刘青苛霞,是辛亥革命中三位具有特殊身份、特殊影响的特殊人物。其中,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首举彻底的反封建人旗,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他被拥戴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详尽而细腻地表现了孙中山艰苦执着而充满豪情的一生,昭示了孙中山倡导并身体力行“天下为公”的宽阔胸怀与思想境界,同时也描写了他与宋庆龄真挚而伟人的革命爱情。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感受袁世凯“为国图强,不择手段”的骇世人生,体味袁世凯屡屡受挫,却始终能逢凶化吉,并最终登顶权力巅峰的为官处世“厚黑”之道,终极解密袁世凯“强国”之梦与“利己”之路的人生悖论。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剑桥中华民国史》作者陈志让先生的经典力作。它全面回顾了这位清廷重擘与民国“逆首”的人生历程,详细审察了袁世凯其人在朝鲜监国时期表现出来的治世之才、小站练兵时的干将之能、督抚鲁直时的权臣之范与辛亥革命前后的枭雄之奸,生动地呈现了袁世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悍厉一生。
热门推荐
  • 仙路漫漫,与汝相伴

    仙路漫漫,与汝相伴

    穿越异世?神兽在手,美男护驾;废柴小姐?全系高手,只手遮天;仅此而已?不不,你们也太小瞧我了!
  • 入赘姑爷

    入赘姑爷

    一个21世纪的宅男穿越了,莫名其妙的成了杭州府仁和县一商贾之家的赘婿。而他的妻子周敏却是一个强悍的商场高手,为了挣脱来自极品妻子强大气场的束缚,宅男周钦毅然决然的投入到高俅的怀抱里,成了历史上大奸臣太尉高俅,实际上的县令芝麻官的刑房小攒点。凭着超人的见识阅历,他成了高俅步步高升的得力臂助。为高俅破案无数,为治下百姓讨得了公道,广为百姓传颂,人称“周青天”
  •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既做父母官,就须为民请命,身体力行,体察民情,造福一方百姓。树一身浩然正气,鼓荡起一腔激情,把歪风邪风统统击退,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首位!
  • 我叫高富帅

    我叫高富帅

    我叫高富帅,虽然我住的别墅只有八十平米。我叫高富帅,虽然我开的宝马牌需要充电。我叫高富帅,虽然我的女友需要打气。但是,我真是高富帅。一个不一样的高富帅。
  • 沉默之星

    沉默之星

    冥王星星神叶寒星降世,携创造神力,征战虚拟世界,能力苏醒,又组建星神战队征战现实宇宙,只为能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所爱的人不受伤害。万物皆灭,只我共你,至死不渝。星神战队成员爱·维纳斯在游戏界负责防御和加血等辅助,现实中是美和爱的化身,是欢乐和婚姻的女神,掌管人世间的爱情婚姻和生育。日·阿波罗在游戏界是神箭手和狄安娜负责助攻,现实中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主管光明、青春、音乐等,是人类的保护神。月·狄安娜在游戏界中和阿波罗同为神箭手,现实中是阿波罗的孪生姐姐,月亮和狩猎之神,伟大的自然之神。冥·潘多拉,潘多拉的盒子里装满了祸害灾难以及唯一美好的希望,但潘多拉释放他们的时候,唯独将希望留在了盒子里。
  • 火神创盛世

    火神创盛世

    上古帝君,误踏转生之门,引投凡世。非凡的前世,引论出不凡的人世。他逆流前世风霜,征服前生之灵物神主,踏上强者征途!非逆流于现世,得意于前世为上古帝君,有违现世之论理,创出今世之盛观!非圣人之莫能有此大观,强者逆强独上,唯神独霸今世,旁门左室服臣于神的俯瞰之下。
  • 上巳日曲江有感

    上巳日曲江有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王的倾城傻妃

    冷王的倾城傻妃

    京都的四皇子被逼娶了丞相家的那个漂亮的傻女儿,天地可鉴,他是被逼的,从圣旨到母后的命令,再到三姑六婆的纠缠,再强悍夜受不了,好不好?只是,他发现她很聪明、很有才艺、会耍无赖、会发大小姐脾气,自己会时时刻刻的想她。她的美好那么明显,而自己是否太过平凡。想吧整个江山送与她当定情信物呢?而她,陈思斯,大三女生就这样莫名其妙的闯入那个叫李锦夜的傻女人的身体,聪明美好的她会同这个蛮横的四皇子纠缠出一曲怎样的恋歌呢?
  • 贫总裁的富甜心

    贫总裁的富甜心

    七年前,他第一次见到她,是被她爸爸以贫民孩子的身份带到她的家。当那个男人把他领到她面前,介绍他以后就是她的哥哥,她沉默了许久,就在他以为她将要嘲笑他,讽刺他,她突然跑到自己面前,小手拉上他的脏兮兮手,开心的说到,我有哥哥了,我有哥哥了﹗拉着自己在硕大的院子里跑来跑去,望着她娇小的背影,他在心底默默的发誓,此生此世,护她一世!转眼间,七年过去。再次相见当初的女孩已成长成如今的少女,当初的男孩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哥哥,你,还认识我吗?”不知现在的你,还能否遵守当年的誓言?
  • 救世医尊

    救世医尊

    一份可以让生物延长一倍生命的药剂在一个小实验室秘密的诞生,张少钦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驾车离开。途中,车子突然爆炸。骤然醒来,突然多出了许多没有经历过的记忆。定神一想,自己身处一个叫做平山的小镇。附身在一个叫艾尼-金的灵魂沉睡的少年身上。是机会还是使命?QQ群11240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