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6900000031

第31章 中国古代制糖科技(1)

糖是主要的生活资料之一,人们常把它作为获得甜蜜和幸福生活的象征物。糖与淀粉等同属糖类,糖类与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类同为人体保健的四种主要的营养品。糖除直接食用外,还可供食品与调味品工业、医药工业及若干有机化学工业之用。正因为糖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如此大的作用,所以人们很早就从甘蔗中提取糖了,只是到了后来才扩展到甜菜、芦粟、棕榈、槭及玉米等植物中。

甘蔗的发现是有悠久历史的。据说甘蔗的发现有三种看法:①源于印度。公元前327年亚历山三世在印度见当地人嚼食一种状如芦苇的甜杆植物。②源于太平洋的伊里安岛一带。本世纪30年代,英探险者在此岛采集到热带野生种甘蔗。③源于中国。在《楚辞·招魂》中有“柘浆”一词,“柘”即“蔗”。东汉张衡《七辨》中已有“砂糖”之称。

就中国而言,甘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末年就被人们取饮蔗浆了。“柘浆析朝酲”,因蔗汁味甜可口,故初时仅供生嚼食用。所谓“古之食蔗者始为蔗浆”,取饮蔗浆实为食用甘蔗的一种最原始的方法。后来,人们在用口嚼蔗取汁的基础上,创造了制糖术。公元398年我国的晋朝人们已经知道了制糖术。至唐宋时代糖业已很兴盛。在唐朝以前,甘蔗取汁方法和设备,现在尚难考查。但唐朝以后,采用竖式二辊子的“木辊”和“石碾”,现仍流传于偏僻地区。这有点儿像“磨豆腐”的情况,让毛驴牵引着石碾绕着转,碾出蔗汁来。只是近代以来,人们才不断地改进压榨机。到了宋代,出现了一本系统叙述蔗糖制造的书,即宋代王灼所着的《糖霜谱》,计一卷共七篇:①说明糖霜缘起;②考查古来已有的糖霜;③种蔗的方法;④造糖的器具;⑤结霜的方法;⑥糖霜杂事;⑦辨别糖霜性味及制造方法。这本书可视为中国制糖术源传的经典。至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的第六卷——“甘嗜”

篇,分列了蔗种、蔗品、造糖、造白糖等节目,并绘有轧蔗取浆及澄结糖霜瓦器的图式。

由于中国很早就知道了种植甘蔗,所以早在754年由鉴真和尚将中国种甘蔗传入日本。另由华侨传入东南亚,后来传入阿拉伯,又经地中海传入西班牙。到了17世纪~18世纪,传入世界上许多国家。另外,印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故在两千年以前就掌握了将甘蔗汁加热熬糖的方法。此后印度制糖技术发展很快。公元674年中国唐太宗遣使去印度学习先进的制糖方法,回来后在扬州首先推广制糖技术。到了8世纪70年代,四川涪江流域加工生产出冰糖。中国引进了印度制糖技术后,又把砂糖传到了日本。1751年,日本的平贺源内和中岛屋嘉四郎合力制出了“三盆白”白砂糖。

从以上所述可知,中国和印度的甘蔗及制糖技术都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就中国而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封建地主阶级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致使制糖技术十分落后。只是进入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糖工业才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由甘蔗制造出糖,正像人们追求甜蜜的幸福一样,其间要经过复杂的“奋斗”历程。总的说来,制糖程序包括运输、取汁、澄清、蒸发、结晶、分蜜、干燥和包装等过程。

中国是种甘蔗的起源中心,在种植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中国的栽培法有种子繁殖法、蔗芽繁殖法和宿根繁殖法。前两种是当年种当年收,宿根法是种植后可多年连续收获。

中国福建省松溪县郑垱乡有一片“百年蔗”,为清代雍正四年(1727年)所种,成为甘蔗王国的“老寿星”。就气候而言,中国南方多处热带、亚热带,此类环境自不待言;就土壤来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有“土壤肥沃偏宜甘蔗”之论。到了宋元时代,甘蔗培植技术进一步提高,注意精耕细作、浇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甘蔗成熟、收获以后,就要经水道、火车、蒸汽车或空中缆道等运输到制糖厂了。

甘蔗来到了糖厂,在压榨前,要先经过切断机、细裂机和压碎机的“洗礼”。将甘蔗的组织破坏,使组织散解、细胞破裂,以便增强压榨效果,此即压榨前的准备操作。甘蔗压碎后,就要进行压榨。中国自古迄今,对蔗汁的提取,均采用压榨法。中国自唐朝采用二辊子的“木辊”和“石碾”以来,压榨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是竖式三辊子压榨机,以其压榨辊数来说,可分二辊子、三辊子及八辊子等多种。压榨的作用就是如何使甘蔗通过切、扭、撕、压及辅以渗浸等处理,改变甘蔗形态,破坏甘蔗组织,把甘蔗细胞中的糖分充分挤出来。

由压榨机流出来的混合蔗汁成分非常复杂,虽然经过滤网除去蔗屑等物,但它的色泽还是混浊的,内含有植物胶、有机酸及蔗皮带来的夹杂物和污泥等不纯物。这种蔗汁,常称为粗汁。所含不纯物不但有碍于蔗糖的结晶,并因其中含有机酸类,极易使蔗糖转化成葡萄糖及果糖。故必须把它提净,务使杂质尽除。为此需采用蔗汁澄清方法。主要有石灰法、亚硫酸法、碳酸法及离子置换法等几种。前三者在我国制糖工业中均有采用,是传统澄清法。比如我国自古以来民间就采用石灰法。该法分冷汁加灰法、热汁加灰法和分次加石灰复热法。离子置换法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创立的方法。在蔗汁中加入石灰后,要对其加热,选取蒸汽外套加热法、蒸汽蛇管加热法和蔗汁管内加热法中任一种进行加热。蔗汁经加石灰及加热后,上层发生泡沫,下层则生成沉淀。中国旧法制糖对所生成的泡沫,直接用杓除去,这对糖分有一定损失。现在新式糖厂的处理方法,都普遍采用沉降法并配合过滤法,使浮游及下坠沉淀分离,获取清液。

清液获取后,必须加以浓缩,才能适合煮糖用。这就是糖汁的蒸发浓缩工作。这项工作在蒸发器中进行,所用的蒸发器,有三等至五等多效蒸发罐。蒸发后,就变成糠浆了。

蒸发出来的糖浆,尚含有35%~45%的水分,必须再加以浓缩,煮成糖膏,使含糖浓度达到过饱和,析出蔗糖晶体,这一操作,叫做煮糖。由于晶体的形成和培养长大,须充分掌握浓度、纯度、温度、压力等。与一般蒸发不同,因此“煮糖”不能就在蒸发罐内进行,而要在真空煮糖罐内进行。同时,在真空罐中煮糖,温度较低,可避免因过热使糖色变黑的现象。这样,当糖汁在煮糖罐中煮成极浓的糖膏,其晶粒培养到一定阶段时,由于糖膏稠,因而在后期晶体的成长速度特别缓慢。普通的真空煮糖罐所具备的条件已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因此,就要利用结晶机来促成结晶的快速形成。

糖膏经过结晶机以后,就来到了制糖过程的最后阶段,即分蜜、干燥及包装。分蜜是把糖膏中所含砂糖(固体)和糖蜜(液体)分离,该过程中在分蜜离心机中进行。分开后,从离心机排出来的砂糖(含水05%~3%),经砂糖输送器来到干燥室,运用热力方法使砂糖在干燥机上进行干燥。干燥和冷却后的砂糖,由干燥机底卸入斜置的匡转筛中,除去粗粒,便可包装。

包装的方法,有用人工包装的,也有用自动包装机包装的。砂糖装包后便可送往防潮性能良好的货仓。

以上介绍了蔗糖的生产技术过程。实际上,就世界范围而言,甘蔗只能在热带和亚热带环境生长,所以受到一定的限制。欧洲气候寒冷,甘蔗栽培不易,如果不拥有温暖的殖民地国家是不能栽培甘蔗的。于是德国的化学家马克格拉夫一心要在甘蔗之外的植物中提取砂糖。马克格拉夫通过研究,证实能够从甜菜这种植物中提取砂糖的结晶。他的学生阿夏德又继续研究,终于发现了多糖的甜菜品种。1801年,他创建了甜菜糖厂。后来,别的科学家也从其他一些植物中提取到了砂糖,但无论从产量或质量等方面都不及蔗糖和甜菜糖。

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就形成了以甘蔗糖为主,以甜菜糖为辅的制糖工业布局。糖的大量制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原料,人类正越来越多的受惠于这一充满甜象征意义的甘甜尤物。

第一字我国古代制盐技术

盐,是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一日三餐,谁少得了盐?可是,什么是盐以及盐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未必尽人皆知。

同类推荐
  • 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阳光是上天的礼物,无论春夏秋冬,阳光的品格就是普照大地万物,不会给你多照一点,给他少照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在享受阳光,可谁又会在意阳光?无论人们是否在意,阳光总是一种最朴实最可贵的存在。再说,我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来感谢阳光?生活中,除自己之外,都是他人。他人即阳光。我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我,我们相互都应该是各自的阳光。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心灵修行记

    心灵修行记

    【致青春】人生的美好和沧桑,时间它不会在意!它只会一点一点褶皱你的记忆,留一道或深或浅的伤疤,再让你和过去遥不可及的相对.世间有那么一种温柔是永不打扰.人生的下一路口,留给充实、精彩的自己。--心理解析,科幻悬疑小说作家,作者笔名:青灯禅著有《奇缘传》,长篇小说《凡人悟道斗恶魔记》,短篇开悟随笔录《心灵修行记》欢迎关注!
  • 我的身后是死神

    我的身后是死神

    我现在算是活着?还是已经死去?如果已死,为什么我还行走在天地间?如果还活着,为什么我总觉的还少了一些什么……有些人活着其实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也许还活着。神明屹立在神界之巅,魔族在深渊里低语,精灵吟唱在深林,魔法师手中爆发耀眼的光芒……世界井然有序。当天地破碎规则尽毁,我拿起象征死亡的镰刀,斩掉高高在上的神,屠了狡诈的魔……不要问为什么?我只是想要活下去……
  • 费隐禅师语录

    费隐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暗世界的一米阳光

    黑暗世界的一米阳光

    男人说:“我最恨的就是你那天真无邪的笑容,该死的女人,我要毁掉你的一切.”女人说:“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不任性,宁愿乖乖的挺你的话,这样你就不会离开我.”她与他相遇,是碰撞出了火花,还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 月之计划

    月之计划

    重生,还是穿越空在次再来到了重启之时时间的轨迹是否再次重合再次失败还是成功.........
  • 天创决

    天创决

    在边荒强者如云,战乱不堪的年代,小地方的小天才奇遇得到前世记忆觉醒慢慢变成强。阴谋我用拳头来破,天才我用实力来踩。战场没有无敌的强者,只有无敌的心。
  • 倾世颜:丫鬟太逆天

    倾世颜:丫鬟太逆天

    已弃,误入。…………准备全部撤除,就这样
  • An Open-Eyed Conspiracy

    An Open-Eyed Conspirac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综漫之蓝焰蔷薇

    综漫之蓝焰蔷薇

    哎吖~新书新手,写得不好勿喷啊呵呵
  • 网游之傲世封神

    网游之傲世封神

    我的装备不是最好,我的等级不是最高,我的属性不是最强,我的技术比较一般,但冠军是我的,荣耀是我的,敢跟我斗,打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