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41200000004

第4章 游黄山日记

“解题”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主要山体在今黄山市境内,跨歙、黟、太平、休宁四县。黄山原名黟山,相传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曾同在这里炼丹,故唐代天宝年间改名为黄山,并沿用至今。黄山风景秀丽,以奇峰、怪石、云海、温泉著名,胜景有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峰。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

徐霞客于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二月初二至十一(1616年3月19日至28日)第一次登临并游历黄山。日记详细记叙了黄山的主要旅游资源和景色特点。

“原文”

初二日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依山北行。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越而下,平畴颇广。二十里,为猪坑。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十里,至岭。五里,越其麓。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又三里,为古楼坳。溪甚阔,水涨无梁,木片弥满布一溪,涉之甚难。二里,宿高桥。

初三日随樵者行,久之,越岭二重。下而复上,又越一重。两岭俱峻,曰双岭。共十五里,过江村。二十里,抵汤口,香溪、温泉诸水所由出者。折而入山,沿溪渐上,雪且没趾。五里,抵祥符寺。汤泉在隔溪,遂俱解衣赴汤池。池前临溪,后倚壁,三面石甃,上环石如桥。汤深三尺,时凝寒未解,而汤气郁然,水泡池底汩汩起,气本香冽。黄贞父谓其不及盘山,以汤口、焦村孔道,浴者太杂遝也。浴毕,返寺。僧挥印引登莲花庵,蹑雪循涧以上。涧水三转,下注而深泓者,曰白龙潭;再上而停涵石间者,曰丹井;井旁有石突起,曰“药臼”,曰“药铫”。宛转随溪,群峰环耸,木石掩映。如此一里,得一庵,僧印我他出,不能登其堂。堂中香炉及钟鼓架,俱天然古木根所为。遂返寺宿。

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

初五日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挥印言慈光寺颇近,令其徒引。过汤地,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旧名珠砂庵。比丘为余言:“山顶诸静室,径为雪封者两月。今早遣人送粮,山半雪没腰而返。”余兴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卧。

初六日天色甚朗。觅导者各携筇上山,过慈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见群蜂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由此而入,绝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惟莲花洞可行耳。”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透峰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矼之胜,遂循莲花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丈,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矼。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余至平天矼,欲望光明顶而上。路已三十里,腹甚枵,遂入矼后一庵。庵僧俱踞石向阳。主僧曰智空,见客色饥,先以粥饷。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睛。”因指一僧谓余曰:“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则今日犹可抵石笋矼,宿是师处矣。”余如言登顶,则天都、莲花并肩其前,翠微、三海门环绕于后,下瞰绝壁峭岫,罗列坞中,即丞相原也。顶前一石,伏而复起,势若中断,独悬坞中,上有怪松盘盖。余侧身攀踞其上,而浔阳踞大顶相对,各夸胜绝。

下入庵,黄粱已熟。饭后,北向过一岭,踯躅菁莽中,入一庵,曰狮子林,即智空所指宿处。主僧霞光,已待我庵前矣。遂指庵北二峰曰:“公可先了此胜。”从之。俯窥其阴,则乱峰列岫,争奇并起。循之西,崖忽中断,架木连之,上有松一株,可攀引而度,所谓接引崖也。度崖,空石罅而上,乱石危缀间,构木为石,其中亦可置足,然不如踞石下窥更雄胜耳。下崖,循而东,里许,为石笋矼。矼脊斜亘,两夹悬坞中,乱峰森罗,其西一面即接引崖所窥者。矼侧一峰突起,多奇石怪松。登之,俯瞰壑中,正与接引崖对瞰,峰回岫转,顿改前观。

下峰,则落照拥树,谓明晴可卜,踊跃归庵。霞光设茶,引登前楼。西望碧痕一缕,余疑山影。僧谓:“山影夜望甚近,此当是云气。”余默然,知为雨兆也。

初七日四山雾合。少顷,庵之东北已开,西南腻甚,若以庵为界者,即狮子峰亦在时出时没间。晨餐后,由接引崖践雪下。坞半一峰突起,上有一松裂石而出,巨干高不及二尺,而斜拖曲结,蟠翠三丈余,其根穿石上下,几与峰等,所谓“扰龙松”是也。

攀玩移时,望狮子峰已出,遂杖而西。是峰在庵西南,为案山。二里,蹑其巅,则三面拔立坞中,其下森峰列岫,自石笋、接引两坞迤逦至此,环结又成一胜。登眺间,沉雾渐爽,急由石笋矼北转而下,正昨日峰头所望森阴径也。群峰或上或下,或巨或纤,或直或欹,与身穿绕而过。俯窥辗顾,步步生奇,但壑深雪厚,一步一悚。

行五里,左峰腋一窦透明,曰“天窗”。又前,峰旁一石突起,作面壁状,则“僧坐石”也。下五里,径稍夷,循涧而行。忽前涧乱石纵横,路为之塞。越石久之,一阙新崩,片片欲堕,始得路。仰视峰顶,黄痕一方,中间绿字宛然可辨,是谓“天牌”,亦谓“仙人榜”。又前,鲤鱼石;又前,白龙池。共十五里,一茅出涧边,为松谷庵旧基。再五里,循溪东西行,又过五水,则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山寒稽雪,至是始芳。抵青龙潭,一泓深碧,更会两溪,比白龙潭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奔流乱注,远近群峰环拱,亦佳境也。还餐松谷,往宿旧庵。余初至松谷,疑已平地,及是询之,须下岭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至太平县共三十五里云。

初八日拟寻石笋奥境,竟为天夺,浓雾迷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亦愈厚。余急欲趋炼丹台,遂转西南。三里,为雾所迷,偶得一庵,入焉。雨大至,遂宿此。

初九日逾午少霁。庵僧慈明,甚夸西南一带峰岫不减石笋矼,有“秃颅朝天”、“达摩面壁”诸名。余拉浔阳蹈乱流至壑中,北向即翠微诸峦,南向即丹台诸坞,大抵可与狮峰竞驾,未得比肩石笋也。雨踵至,急返庵。

初十日晨,雨如注,午少停。策杖二里,过飞来峰,此平天矼之西北岭也。其阳坞中,峰壁森峭,正与丹台环绕。二里,抵台。一峰西垂,顶颇平伏。三面壁翠合沓,前一小蜂起坞中,其外则翠微峰、三海门蹄股拱峙。登眺久之。东南一里,绕出平天矼下。雨复大至,急下天门。两崖隘肩,崖额飞泉,俱从人顶泼下。出天门,危崖悬叠,路缘崖半,比后海一带森蜂峭壁,又转一境。“海螺石”即在崖旁,宛转酷肖,来时忽不及察,今行雨中,颇稔其异,询之始知。已趋大悲庵,由其旁复趋一庵,宿悟空上人处。

十一日上百步云梯。梯磴插天,足趾及腮,而磴石倾侧含岈,兀兀欲动,前下时以雪掩其险,至此骨意俱悚。上云梯,即登莲花峰道。又下转,由峰侧而入,即文殊院、莲花洞道也。以雨不止,乃下山,入汤院,复浴。由汤口出,二十里抵芳村,十五里抵东潭,溪涨不能渡而止。黄山之流,如松谷、焦村,俱北出太平;即南流如汤口,亦北转太平入江;惟汤口西有流,至芳村而巨,南趋岩镇,至府西北与绩溪会。

“今译”

初二日。我从白岳山下来,走十里,顺着山脚向西,抵达南溪桥。渡过大溪,顺着别溪水,再沿着山脚向北走。又走十里,只见眼前两山十分陡峭,像两扇逼近的石门,溪水至此为它所束。越过两山向下走,眼前田畴平坦且宽广。走二十里,就是猪坑。从小路攀登虎岭,道路非常险峻。走十里,到达虎岭。又走五里,越过虎岭山麓。向北看,黄山的各座山峰,如片片山石,似乎可以捡拾起来一样。又走三里,就是古楼坳。溪面宽阔,溪水暴涨又没有桥梁,木片遍布整条溪水,赤足涉过溪水很艰难。过二里后,在高桥歇宿。

初三日。随樵夫一同前行,走了很久,越过两座山岭。下山后又爬上另一座山,又越过一座山岭。两座山岭都很险峻,叫“双岭”。总共走了十五里,经过江村。再走二十里,到达汤口,是香溪、温泉各条溪水流出的地方。踅转方向进入山中,溯着溪水上山,雪深足可埋没脚趾。走五里后,抵达祥符寺。温泉就在隔溪,于是大家解衣脱鞋到温水池里洗澡。温泉池前临溪水,后倚岩壁,三面都用石头镶砌,上面环架的石条像桥一样。温泉水深三尺,当时冬寒未尽,温暖的水气向上蒸腾,水泡从池底汩汩冒出,气味很是清香。黄贞父说黄山的温泉不及盘山的好,是因为汤口、焦村是交通孔道,来洗浴的人太多太杂。洗浴完毕,返回祥符寺。挥印和尚带引我们登山去莲花庵,踏着积雪、顺着山涧上山。涧水三次转弯,下流注入深潭中,叫“白龙潭”;再往上,山涧水在石间的涵洞停歇,那涵洞叫“丹井”;丹井旁有石头突起,叫“药臼”、“药铫”。溪水宛转前行,四周群峰环绕,树林与山石相互掩映。在这样的景致中走了一里路,找到一座寺庵,印我和尚因他事外出,我们不能进入庵堂歇憩。只见庵堂中的香炉、钟鼓架,都是用天然的古树根雕刻而成。于是返回祥符寺住宿。

初四日。整天枯坐,听雪滑落的声音。

初五日。阴云,天气非常恶劣,我强迫自己睡在床上到中午才起来。挥印和尚说慈光寺很近,叫他的徒弟带引我们去游览。经过温泉池,仰身见一山崖,其中悬着艰险的小道,小道两旁倾泻而下的泉水像雪白的绢匹。我从这里攀登上去,泉水的闪光与云气,在衣襟前后缭绕。后转向右走,看见茅草寺庵上上下下,磬钹的声音与袅袅而起的香烟,穿越石头散发出来,这就是“慈光寺”。慈光寺旧名“珠砂庵”。和尚对我说:“通往山顶上的各处静室的道路被积雪封闭已两个月了。今早派人去送粮食,因半山腰积雪有半人厚,无法通过而返回。”我的兴致顿时大减,就从大道走了二里路下山,回到住所,拉过棉被倒头便睡。

初六日。天色晴朗。寻觅到一位向导,各自拿着竹杖上山,经过慈光寺。从左面向上攀登,石峰环绕相夹,其中的石级被积雪覆盖掩平,一眼望去如同白玉。稀疏的树木披满白茸茸的雪花,仰望黄山群峰盘根错节,唯独天都峰巍然挺立于群峰之上。往上走数里,石级越来越险峻,积雪越来越深,那些背阴的地方雪已冻结成冰,坚硬而溜滑,不能行走。我独自一人前进,拿着竹杖凿冰,挖出一个孔洞放置前脚,再凿一个孔洞,以移动后脚。同行的人都用这一方法得以前行。往上走到平冈,看见莲花峰、云门峰诸峰争奇竞秀,像是天都峰的护卫。从这里进去,无论是极陡峭的山,或是高峻的石崖上,全都有怪异的松树悬空盘结,高的不超过一丈,矮的仅有几寸,平顶上的松树松针很短,盘根错节而枝干弯曲如虬,越短粗的年岁越大,越矮小的越是怪异,想不到这奇山中竟有如此奇物呵!在奇松怪石交相辉映间,一群和尚仿佛从天而降,慢慢向我们走来,都合掌说:“我们被雪阻隔在山中已三个月,现在因为寻觅粮食勉强走到这里。诸位为什么上山呢?”又说:“我们前海各庵的僧人,都已下山,后海的山路尚未通行,只有莲花洞的路可以走。”后来,我们就从天都峰侧面攀援而上,穿过山峰缝隙下山,向东转就是去莲花洞的路了。我急切地想观赏光明顶、石笋矼的胜景,于是顺着莲花峰向北走。上上下下好几次,到达天门。天门两边有刀削般陡直的石壁相夹,中间仅能摩肩而行,高则数十丈,仰面向上观看,阴森得令人毛骨悚然。天门内积雪更深,凿出冰洞向上攀登,走过这里就到平顶,就是前海了。从这里再登上一峰,到达平天矼。平天矼上独耸而突兀的地方,是“光明顶”。从平天矼向下走,就是后海了。平天矼的南面是前海,北面是后海,是最高的地方,四面都是险峻的凹地,唯独这里犹如平地。前海的前面,天都、莲花两座山峰最高峻,南面属于徽州府的歙县,北面属于宁国府的太平县。

我到平天矼时,很想登上光明顶。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肚子很饿,于是走进平天矼后面的一座庵里。庵里的和尚都坐在石头上,面朝南。主持和尚叫智空,看见我们面露饥色,便用稀饭款待。并且说:“刚出来的太阳太明亮,恐怕晴不了几天。”于是指着一位和尚对我说:“徐公如果有余力,可以先登览光明顶后再吃中饭,那么今天还可以抵达石笋矼,晚上在这位禅师处歇宿。”我照他说的登上光明顶,只见天都、莲花两峰在前方并肩而立,翠微、三海门在后面环绕,向下鸟瞰,极陡峭的山崖和峻峭的山岭,罗列于大山坞中,那就是“丞相原”了。光明顶前有一巨石,低伏一段后又重新峙立,好像中断了一样,孤独地悬空在山坞中,石上有怪异的松树盘根错节地覆盖着。我侧身攀上巨石,坐下,浔阳叔翁则坐在光明顶上与我相对,各自夸赞这绝美的景致。

走下光明顶进入庵堂,黄粱米饭已经熟了。饭后,向北走,经过一座山岭,在草木茂盛的林莽中徘徊,走进一座庵中,名“狮子林”,就是智空指点的歇宿之处。狮子林的主持霞光和尚,已在庵前等候我了。他指着庵北面的两座山峰说:“徐公可以先游玩这处胜景。”我听从他的话。俯身窥视两峰的北面,只见峰峦众多、山岭并列,一齐耸立着争奇显胜。顺着两峰往西走,山崖忽然中断,有木桥将两边连通,上面有一株松树,可以攀引着越过木桥,这就是“接引崖”了。过了接引崖,穿过石岩缝隙向上攀登。乱石连缀的地方很危险,以木料作石梁相架,可以在上面行走,然而不如坐在岩石上往下窥探,景致更为壮丽。走下接引崖,顺小路往东行一里多路,就是石笋矼。石笋矼山脊倾斜连绵,两夹崖壁悬于山坞中,乱峰森罗万象,西边就是在接引崖上所窥见的地方。石笋矼侧面有一峰突起,上面有很多奇石怪松。登上峰顶,俯瞰山谷,正好与接引崖对视,峰回山转,顿改前观。

走下山峰,只见夕阳环拥树林,想来明天肯定是个晴朗的好天气,不由得兴高采烈地赶回狮子林庵。霞光主持准备好茶水,领我登上前楼。向西眺望,天边有一缕碧绿色的淡影,我怀疑是山峰的阴影,霞光和尚却说:“山影夜晚看起来很近,这应当是云气。”我一下子沉默无语,知道这是下雨的前兆。

初七日。四周的山都被浓雾掩合成一体。一会儿,庵东北面的雾已经散开,而西南方的雾还很浓腻,如果以庵为分界,就是很近的狮子峰也在雾中时隐时现。早餐后,由接引崖踏着积雪下山。山坞半腰处一座山峰突起,峰上有棵挣裂石头长出的松树,粗大的树干高不过二尺,斜向延伸,盘结弯曲,翠绿的枝叶曲折环绕有三丈多长,树根上上下下穿过石岩,其长度几乎与山峰之高相等,这就是所谓的“扰龙松”了。

攀登赏玩了一段时间,看看已走出狮子峰,于是拄着手杖往西走。这座山峰在狮子林庵的西南方,叫“案山”。走了二里路,登上案山之巅,三面拔起峙立山坞中,山下是森罗万象的峰峦和众多的山岭,从石笋矼、接引崖两处山坞曲折连绵到这里,环绕盘结又成一处胜景。登高远眺间,浓雾渐渐消散,我急忙从石笋Ⅱ北面踅转而下,正是昨天在峰顶看见的阴森道路了。群峰高低不齐,大小不一,姿态各异,行进其中,往往擦身穿绕而过。俯仰窥视,辗转回顾,每走一步都有新奇的感觉,但是山谷深且积雪厚,每走一步都十分恐惧。

走过五里,见左边山峰腋部有一孔穴透出光明,称作“天窗”。再往前,山峰旁有一石突起,作面壁的样子,则是“僧坐石”了。往下走五里路,道路稍稍平坦,顺着山涧前行。忽见前面山涧中乱石纵横,阻塞了道路。越过乱石走了很久,见到新裂开的一个缺口,山壁上片片石块似乎就要坠落,才重新找到路。仰视峰顶,有一块黄色的方形痕迹,中间的绿色字迹仿佛可以辨认,这就是“天牌”,也叫“仙人榜”。又前行,到鲤鱼石;再往前行,是白龙池。总计走了十五里路,一座茅庐出现在涧水边,是松谷庵的旧址。再走五里路,顺着溪水向东西方向走,渡过五条溪水,到达松谷庵。再顺着溪水往下走,溪边阵阵香气袭人,原来是一棵亭亭玉立的梅树正在开花,山谷严寒到处是积雪,到这里才开始有花香。抵达青龙潭,只见一泓深而碧绿的潭水,又汇合了两条溪水,比之白龙潭,气势雄壮,又有突兀的大石,奔流的溪水向潭中注入,远近的群峰环卫着它,也是一处优美的景观。回到松谷庵吃晚饭,在松谷庵旧址的茅庐里住宿。我初到松谷庵时,猜测已经到了平地,等到询问这里的人,说是还必须越过二重山岭,二十里山路后才能走到平地,到太平县共有三十五里路,等等。

初八日。准备去寻觅石笋矼的神秘之处,不料天公不作美,浓雾迷漫四野。抵达狮子林时,风更大了,雾也愈加浓厚了。我急切地想赶到炼丹台,于是转向西南方向。走了三里,被浓雾迷失了道路,偶然得见一庵,就进入庵里。猛地下起大雨来,只好在此住宿。

初九日。过了中午,天气稍稍晴朗。庵里的慈明和尚,很赞赏庵外西南一带的山峰岩洞,险奇不弱于石笋矼,有“秃颅朝天”、“达摩面壁”诸胜景。我拉着浔阳叔翁踏过乱流来到山谷中,北面是翠微峰等峰峦,南面是炼丹台等山坞,景致大体上可与狮子峰并驾齐驱,而不能与石笋矼相比。雨接踵而至,我们急忙返回庵中。

初十日。早晨,大雨如注,中午时稍微停了一会。拄手杖走二里路,经过飞来峰,来到平天矼西北面的山岭。飞来峰南面的山坞中,山峰壁立陡峭,正好与炼丹台相互环绕。走了二里,抵达炼丹台。一座山峰向西倾斜,峰顶很平坦。三面有青翠树木覆盖的岩壁,重重叠叠,前面一座小峰峦在山坞中突起,山坞外翠微峰、三海门像脚与腿一般环卫峙立着。登上峰顶四处眺望了很久。向东南方走一里路,从平天矼下绕出来。大雨又下起来,急忙走下天门。两山崖之间十分狭隘仅有肩宽,崖顶上的飞泉,都从头顶上泼洒下来。走出天门,高耸的山崖悬空重叠,道路沿着山崖半腰延伸,比之后海一带森严的山峰、陡峭的岩壁,又是另一种境地。“海螺石”在岩崖旁边,扭转的形态非常像一只海螺。来的时候走快了,来不及仔细观察,现在在雨中行走,倒对它的奇异之处很眼熟,这是询问别人后才知道的。后来去大悲庵,从大悲庵旁边又去另一庵,在悟空上人处宿歇。

十一日。登上百步云梯。百步云梯的石磴很陡,似乎直插入云霄,爬石磴时脚趾几乎触到脸腮,而且石磴的石条倾斜、中间空隙很大,高凸兀立,似乎在晃动。先前下山时因积雪掩盖了它的险峻,现在看清了,顿觉毛骨悚然。上完百步云梯,随即登上去莲花峰的路。又向下转,由莲花峰侧面进入,就是通向文殊院、莲花洞的路了。因为雨一直不停,于是下山,进入温泉院,再次沐浴。由汤口出来,行二十里路抵达芳村,又走十五里抵达东潭,溪水暴涨不能渡河而停下来。黄山的溪流,如松谷溪、焦村溪,都是北向流出太平县;即便向南流的汤口溪,也向北转,流到太平县后再流向长江;唯独汤口西边有条溪流,到芳村汇成巨流,向南流向岩镇,到徽州府西北面与绩溪汇合。

同类推荐
  • 人间五月玉佛山(庄文达散文选)

    人间五月玉佛山(庄文达散文选)

    本书是庄文达游历各地的游记散文精选集,分为三辑:五光十色、万花筒、柴米油盐酱醋茶,记录了庄文达走过的土地、名山大川及所思所想,文笔优美细腻,梦想与现实交织,生活气息浓郁。
  • 晚风集(卷二)

    晚风集(卷二)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雪域驴行十日谈

    雪域驴行十日谈

    雪域是一个奇妙的圣地,令人心醉神往。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新藏线、中尼公路构成了全景西藏;尼泊尔、稻城亚丁、甘南草原作为青藏高原边缘的辐射带同样吸引了众多驴友,也日渐成为了成熟的线路;冬天的漠河则是除高原之外的另一种“雪域”景观,她会带你进入一个童话世界。本书通过作者的十年驴行故事、多条线路的驴行攻略以及驴者日记,三位一体勾勒出“雪域”奇观。
  • 凌鼎年游记

    凌鼎年游记

    《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由中国作协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先生著。凌鼎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偏爱游山玩水,又是走到哪儿写到哪儿的,从八十年代到现在,有幸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还去了欧洲、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游历之余,留下了不少的游记散文,大部分都发表过,这本《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收入了其中的一部分。
热门推荐
  • 人民公仆

    人民公仆

    原善县县委调研室主任吴建国,在一依稀人事调整中被调到善县最贫穷的风水乡任党委书记。当时正值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教师的工资三个月没有发了,老师们叫嚷着要去县里上访。因是年关,原计划向银行贷的款贷不出来,这个时候,吴建国的父亲老县长去世了,吴建国冒着政治风险,不惜牺牲自己政治前途给老县长大出殡,并把他在父亲葬礼上收到的礼金全部捐给乡财政,给老师们补发了拖欠的工资……
  • 时间与命运的齿轮

    时间与命运的齿轮

    刘婉婷,慕斯逸然,本快订婚了,因老天爷看不惯有情人终成眷属,开了天大的玩笑,但是刘婉婷和慕斯逸然最后还是在一起了。
  • 腹黑总裁:拐走呆萌迷糊妻

    腹黑总裁:拐走呆萌迷糊妻

    “老公,带我去吃东西。”“吃我不好么。”“老公我要跟你离婚,一点都不懂浪漫。”“去床上我跟你谈谈?”
  • 傲视九天:凰临异世

    傲视九天:凰临异世

    她代有三世记忆,只为他而笑他前世辜负,今生只为他而来前世他看她含恨而死今世他还能捕获她心?他们的爱情能否坚贞不屈?请看傲视九天:凰临异世
  • 脱掉的爱情

    脱掉的爱情

    那些年,我在台上跳艳舞,台下陪着客人笑,我被人叫做婊子,即使我不脱衣,不卖身。我不相信爱情,直到那个男人出现,让我迷失了我最初坚定的心。他给了我所有的宠爱,却是亲自对我说,我不会有名分。当我沉溺于他给的宠爱时,他却毁灭了我的一切!一年后,我换脸换身份重新出现在身边。这一回,不再是他百般逼迫我做他的情妇,而是我千方百计勾引他,只为了复仇。
  • 霸道千金休想逃

    霸道千金休想逃

    走在冷风中的街道上!站住!回头!望着那些从自己眼睛离开的人!“我回来了!”“我可是堂堂沐家大小姐”“你谁啊?我认识你?”“别动我东西”“虽然你是我未婚夫但是马上就要解除关系了!不要太自作多情了,毕竟我不会爱上你”“你这么恶心你妈知道吗?”堂堂沐家大小姐在“托拉尔·沐”学院也会被欺负,“呵呵?不存在的”“那就拭目以待?”“拭目以待!”
  • 大杨树下的谋杀案

    大杨树下的谋杀案

    小区里接连不断发生了几件倒霉事,一些人竟然把倒霉的根源指向了大树上的乌鸦。有人借来了一面吓唬乌鸦的铜锣,可是铜锣却在大家的眼皮底下不见了。更奇怪的事情是每当下雨的时候,这个楼群里就会莫名地响起“嗡嗡”的铜锣声,只闻铜锣声,却找不到铜锣在哪里。快接着读下去,谜底就会揭晓。
  • 来世成凰

    来世成凰

    她,丧命于爱人之手,一朝穿越,从光芒万丈的特工变成了人人唾弃的痴傻废柴。嗜血孤傲,杀人不眨眼的她;他邪魅冷漠,世人避如蛇蝎的他.可他却对她情有独钟,以身相许?当她再次睁眼,风云突变,她将踏上巅峰强者之路!重生为凰,且看她如何华丽逆袭,颠覆天下!
  • 信佛

    信佛

    她,信佛。他,也信佛。她,是歌星。他,是公司总裁。一次慈善拍卖会,她认识了他,她爱上了他,她对他展开一系列的追求。那次宴会,他也认识了她,他被她纠缠,他避开她的追求;最终,他还是没能逃脱她洒下的情网,他也爱上了她。
  • 走进五溪大湘西

    走进五溪大湘西

    沈从文笔下的小湘西,众所周知:五溪这个地名,显得十分陌生。其实,五溪就是贯穿大湘西的五条河:酉水、锦水、舞水、巫水和渠水,小湘西只是酉水流域。《走进五溪大湘西》这部长篇人文历史散文,是作者多年挖掘思索创作的结晶,以独特的视角与批判的眼光,找出大湘西五溪古镇古寨古巷古码头兴衰美奇的根源,提示其本质,用轻松飘逸的散文笔调,深刻触及五溪文化的自身价值、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是大湘西五溪文化第一书,是一部十分完整的真文化与元文化,一个个的文化形态与艺术品种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图文结合,使你领略到五溪文化的原始风貌,相信会引来世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