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44100000025

第25章 拉多情报网

尚多尔·拉多是匈牙利人,在二战爆发前,他就是匈牙利著名的地理和地图学家,精通德语、匈牙利语、俄语、英语和法语。

拉多是1918年匈牙利“秋玫瑰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并加入了匈牙利共产主义政党——匈牙利社会党,受雇于共产国际的情报部门。他多才多艺,谈到数理化便滔滔不绝,在做间谍的时候尤其擅长与别国的科学家、工程师交流,可以很快就和这些学者们找到共同语言。

由于瑞士是中立国,所以拉多情报网的组建较为顺利,也比较安全。而二战中瑞士与纳粹德国有着密切的经济、政治联系,因此对在瑞士的德国人进行渗透,也能获得极有价值的军情。

1938年,拉多开始负责建立格鲁乌在瑞士的情报组织。接手情报站之初,拉多就显示了不同寻常的魄力,他决心以瑞士为基地,将情报的触手伸向瑞士之外。拉多的情报员以瑞士公民身份,不断向柏林、巴黎、布鲁塞尔等地成功渗透,获得了数量极大的情报。

拉多具有的扎实理工科基础,在窃取科技情报的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他对前沿科技敏锐的感觉、对科研机构的熟悉,都使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1942年中期,苏联发现美国、英国和德国都在进行核研究,而苏联对此了解甚少。于是,莫斯科指示格鲁乌的情报机构,迅速搞到铀问题的情报,并指示:“速查明:什么方法可实现铀元素链式反应……搞清楚物理学家海森堡在何处和博拉实验室物理学家的名字。”

一个月后,拉多给莫斯科回话:

“已查明,用中子攻击同位素铀235可使这种原子核爆炸,并发展3到4个中子……他们落在铀235新核子上,又会发生新的爆炸。这些连续爆炸被称为链式反应。”这是苏联获得的最早一份关于核爆炸原理的书面文字。此外,拉多还搞到了浓缩铀的相关情报,并在电文中提到:“德国人在利用铀同位素的密度差别,进行回旋加速器的试验。”

7月初,拉多再次向莫斯科通报:“莱比锡的物理学家海森堡已不再进行铀原子轰击试验,因为德国人已不信任他,并把他排挤到独立研究的大门外。这项工作已交给物理学家季赫茨。巴黎的乔利奥教授和其妻子正在夜以继日地研究原子分裂问题,苏黎世的海尔鲍教授也在致力于这项工作。”在正式的情报发送完毕后,拉多又自作主张地添了一句:“我估计,德国人不会有什么进展。”

真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原子计划参加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汉斯·贝特才得出与拉多类似的见解。汉斯·贝特评价说:“德国人想建核反应堆的计划,在1945年之前只能艰难地走过一半的路程。”因为要想制造出原子弹,一个可以运行并测量裂变数据的反应堆只是最初的一步,反应堆之后,还有五分之四的工作需要完成。纳粹德国直到二战结束都没有建成一个可运行、测量参数的反应堆(他们的反应堆材料、重水工厂在战中被盟军摧毁)。

拉多窃取纳粹德国科技情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德军尚未正式装备,拉多的助手就窃得了德国最新“虎”式坦克的情报,甚至包括其生产量和投入东线日期;查明了德国工厂生产用的毒剂型号,还搞到了毒剂配方。在德军一线部队还未装备STG44突击步枪的时候,拉多就已经将STG44的资料和步枪弹的样弹送到了苏联军事领导的办公桌上。

除了窃取德国科技情报,拉多情报站还担负着收集盟军科技成果的任务。

在二战时,出于反法西斯同盟的立场,英国和美国的军工厂和实验室的大门为苏联敞开着,从坦克、航空发动机到战列舰的火控系统,英美都表示愿意提供。但拉多想得到的不止这些。在公开身份的掩护下,拉多开始行动。拉多到底干了些什么,收集到哪些具体机密,至今仍没有完全解密。但苏联解体后逐渐散出的秘密资料显示,拉多通过在瑞士的欧洲物理研究中心、航空公司等机构,将目光瞄准了美国核物理研究、喷气式发动机的理论研究,以及大型航空母舰的技术。拉多从公开和秘密渠道双管齐下,与工厂经理、科学家、工程师们进行广泛的合法接触,讨论科技方面新的发明和先进工艺,从中获取了大量科技和工业情报。与此同时,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秘密窃取活动。

据美国情报专家估计,在1941~1945年期间,苏联派驻美国、瑞士的情报人员以及在当地招募的下线科技情报员达数百名。这些人窃取了大量美国先进技术,对苏联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在原子科学方面,为苏联节省了巨额经费和数年时间。另据估计,这些科技情报员在二战期间和二战结束后,从美国获得的核武器机密包括:链式反应方程,反应堆基本布置图,浓缩铀工艺流程和设备图纸,枪式原子弹和内爆式原子弹的设计图。

在二战结束之前,由于人力、资源紧缺,苏联一直没有正式启动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但从1946年到1949年,短短3年间,苏联就完成了从零开始到原子弹的设计和试验的过程,研制费用也比美国曼哈顿工程低一个数量级。如果苏联没有那些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窃取到的情报,自己摸索、重复曼哈顿工程的路子,会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美国在1947年的水平,但实际上,苏联在1949年就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其中,拉多情报站的情报系统功劳不小。

在盟军的军事情报收集方面,拉多情报网还利用种种特殊的手段,获悉了大量英美盟军的作战计划。

在1942年和1943年,苏德战场上,苏军出现了短暂的困难,被迫一再要求英美盟军出兵,提前开辟第二战场。而美国和英国此时对苏联的要求以外交辞令敷衍,声称将在1942年开始在欧洲本土登陆作战。此时,拉多的情报网准确获取了英国所谓“欧洲登陆战斗”的详细计划:实际上并非丘吉尔所说的开辟第二战场的大规模登陆,而只是一个加拿大步兵团和部分英国特种部队的试探性登陆(即后来的迪耶普登陆战斗)。苏联外交高层在获得这一消息后,立即在盟军峰会中对英美的敷衍态度进行了批评,从而取得了外交上的优势。此事件可看出,谍报工作不仅是针对敌人,对盟友的情报收集也至关重要。

1941年6月17日早晨,来自日内瓦一封的译电放在了情报部长格里科夫的办公桌上。拉多情报站向格鲁乌总部发报:“德国军队集团正向苏德边界增兵,并完成了从希腊向波兰的兵力投送。21日黎明时分,希特勒匪徒越过了苏联边界。苏联的无线电员和德国无线电反间分队的斗争早已拉开了帷幕。”

“红色三套车”成员在格鲁乌接收到情报的同时,设在瑞士的纳粹情报站也监听到了电波。而在更早的时候,这样类似的电波也屡屡出现。从瑞士——时而从苏黎世、时而从洛桑——最初是两人,尔后变为3个身份不明的无线电通信员。舍连别格将军深信,他们是在为莫斯科工作。他发誓,一定要消灭这个“红色三套车”。

的确,拉多手下有3个无线电员,一对瑞士大妇——爱德华和妻子奥莉加从日内瓦发报,一个英国人亚历山大·福特(吉姆)在洛桑工作。德国人入侵苏联之前,经验丰富的尚多尔·拉多已建立了两条与莫斯科联系的通信线路。他们的工作准确无误,畅通无阻。

战争一开始,拉多的侦察情报就源源不断地流向莫斯科。他亲自吸收一位22岁意大利姑娘玛格丽特·博利作为联络员和报务员,并指示日内瓦的无线电工程师兼无线器材店老板为姑娘组装一部电台。由于这个姑娘很漂亮,因而上级称其行动代号为罗扎(俄文意即玫瑰)。后来苏联总参谋部评价尚多尔·拉多情报组的工作时,几位专家甚至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瑞士赢得的。

在瑞士,虽然党卫队和盖世太保的行动比在德国收敛,但尚多尔·拉多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他几乎每天都要同组员碰面,接受情报,下达指示,亲自处理汇总所有事情。他的无线电员每天都要进行几个小时的无线电收发工作。但发报越多,被敌破坏的危险也就越大。莫斯科理解这一点,但却无法改变现实:总参谋部需要有关德国最高统帅部向东方战线部署兵力的精确情报。

在拉多提供的海量谍报背后,更为传奇的是:在整个战争期间,即使是格鲁乌总部,也不知道拉多的情报是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手段搞到的,情报站的主要下线情报员都是谁,在德国何处任职。作为一名老练的间谍,拉多深知情报系统单线联系的必要性,许多情报员他只以口头联络和凭借记忆进行情报交接,而依照他的行事风格,情报员又与各自的下线保持单线联系,就连拉多本人,也无权知道下线的下线情报员姓名和职务。

莫斯科多次要求拉多查明被招募的下线间谍的真实姓名,原因只有一个:格鲁乌总部需要知道这些情报员的消息是否可靠。拉多则回答莫斯科说:“要搞清楚情报员的真实身份‘不太可能’,但我能保证这是真实的、有价值的情报。”从1940年开始,拉多获得的情报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发往莫斯科。1942年,拉多情报站向格鲁乌发出了800多封密电(约1100页),而1943年仅上半年,发出的密电就多达750封。

同类推荐
  •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对外战略表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主线,即90年代初的维护到90年代中期的发挥再到新世纪的争取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体现了一种逐渐成熟的趋势,这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与俄罗斯国内基本发展道路选择是同步而行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清醒地估价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所在,不慕大国虚荣,稳健、务实、灵活地追求俄罗斯国家的最大利益。
  • 抗战之血战到底

    抗战之血战到底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我解放大军在战场上面乘胜追击,不断取得辉煌的战果,但在隐蔽的地下战线上,我地下工作人员默默地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刘世强,他们许许多多的地下工作者中间的一个。
  • 草根抗日火枪手

    草根抗日火枪手

    一九四五年春夏之交,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史称湘西雪峰山会战,在雪峰山这片崇山峻岭中打响。雷公寨与桃花坪的人民,抛弃世世代代结下的恩怨情仇,共御外侮,并肩作战,组成一支火枪自卫队,与日寇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草根抵抗外敌入侵的浩然正气之歌,演绎了一场血如火,情与仇,爱与恨,美女与野兽,人性与野性的历史活剧。
  • 我是特种兵之狭路相逢

    我是特种兵之狭路相逢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重新被划为026编外成员的小庄,再一次半强迫地参加了战斗,孤狼B组又聚在了一起。庄焱、郑三炮(老炮)、耿继辉、史大凡(卫生员)、邓振华(伞兵)、强晓伟将再一次的并肩作战,捍卫国家主权、光荣完成使命。
  • 抗日之我为战神

    抗日之我为战神

    诸多穿越者之中没有最霉,只有更霉。因被日本人陷害而蒙冤被迫退伍的军人杨震在一次空难事故中回到了狼烟遍地的1938年,却不想附身成了一名日军战俘,更与其他战俘一起成了臭名昭著的日军731部队的实验对象,一名没有名字,只有代号的“马鲁大”。目睹日军的凶残暴行,他奋起反抗。带领一同被俘的战友彻底的毁掉了这个恶魔的城堡。在成功之后,他带领着战友又纵横在白山黑水之间。在日军的围剿之下,越战越强,终于打出了一支抗日的铁军,迎来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
热门推荐
  • 抗日之不死传说

    抗日之不死传说

    抢车、抢粮,还抢毒气弹!这是要干啥?土匪李景说:“抗日!”前世是特种兵的他被变异细菌附身,意外穿越,成就不死之体!不想被管制,他毅然决然的成为了一名抗日土匪。拉山头、攻要塞,屠敌如屠狗!战火!硝烟!侵略!面对破碎的河山,李景发誓:“侵略者,我定要你们有来无回!”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的俊美小王妃

    我的俊美小王妃

    她一脚错踏,穿越异世,成为传说中的三王妃,一颗心渐渐被他吸引,然而有心之人的陷害,深爱之人的不信,却让她陷入恨的沼泽……“就算你忘了我,就算你肚子里的是野种,你这一辈子都只能是我的女人!”即便他说出这样的话,可她还能再爱一次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机械

    大机械

    重生摄像头,从第二个瓦力做起,立志成为横跨星系的通天大机械。这是一个被称为机械战神的牲口,在浩瀚星空中崛起的故事。
  • 武圣关云长

    武圣关云长

    中国五千年,被尊为圣人立庙祭祀的武将仅一人,他,便是关羽!从古至今,被广为推崇的忠义楷模也仅一人,他,仍是关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惑,神威奋武、义薄云天。生能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源少年狂

    源少年狂

    一生一世一双人,缘分逃也逃不掉,那就让我们彼此好好珍惜对方
  • 甜心小呆萌:我的恶魔校草

    甜心小呆萌:我的恶魔校草

    〖全文免费〗一天她遇到了他,他在酒吧里夺走了她的初吻还抓到她的小秘密,让她成为他的女仆宠物陪吃陪玩陪睡,一言不合就强吻!晚上还要同睡一张床“笨猪,快来给本少暖床”“笨猪,除了本少不准跟别的男生来往”“没本少的允许,不能私自离开我半步”“才不要!”小雪抗拒“唔…”又被强吻了霸气高冷的凌御风把小雪宠上天,只对她一个人温柔,她是他的唯一,他是她的最爱曾经的相遇,在薰衣草花海里你偷走了我的心,我想与你谱写余生的篇章。曾经的相遇,你送我粉宝石项链,让我难忘,想在我的余生里再次与你相遇。粉宝石:唯独钟情于你。薰衣草:见证爱情的奇迹。〖宠文,宠到没节操〗
  • 速度

    速度

    郭晟,一个农家的普通孩子,一不小心由司机变成了赛车手.虽然扮演的还是司机的角色,但他的生活轨迹也发生了变化,车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荣誉、金钱、美女……在以前都不可想象的东西,当成为了赛车手这种高级司机后,似乎一切都成为了现实……
  • 无限微光

    无限微光

    科技?玄幻?修真?无限流?各种流派有机结合,结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公元1977年,M国向外太空发射了一艘记载了人类文明以及太阳系各个行星图片的无人太空探测器,在一千年以后的公元2969年,这艘太空探测器被一个极其具有侵略性的五级文明外星种族发现,身为准四级文明的地球人类将会如何面临这场灾难?待看主角如何完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何在异世界称雄,如何解决这场危机!一切尽在本书当中,敬请期待!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经久不衰。
  • 三界灵修

    三界灵修

    是兽界?人界?还是仙界?一个小小的女婴,嗷嗷待哺,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景象就是群兽环视,杳无人迹……她,还会有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