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45900000007

第7章 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以一个1.8亿人口的国家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军队从和平时期的142万人猛增到战争结束前的700万人,总共动员1580万人入伍,军人伤亡、被俘和失踪高达915万人。俄军在大多数战役中损兵折将,节节败退,武器弹药严重不足,补给极差。尤其是士兵更是苦不堪言,逐渐滋长厌战情绪,仅1916年,开小差的就达150万人。不少士兵参加反战运动,同情或倾向革命。

沙俄从参战至1917年初,直接军费支出145亿卢布,整个财政支出高达305亿卢布。财政入不敷出,靠滥发货币和大量举债维持,引起严重通货膨胀。1917年俄国所欠外债已增至150亿卢布,每年仅支付利息即需12亿卢布。除军事工业外,民用工业和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1916年钢产量比1914年减少16%。农村丧失47.4%的劳动力和被征用的200余万马匹,土地大片荒芜,广大城市的民众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彼得格勒在1917年1月,仅有10天存粮、3天食油,随时有断粮危险。

帝国主义战争和严重经济危机促进了人民的觉醒。1916年全俄罢工总人数超过100万,许多人在“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下展开斗争。不少农民起来抗租,夺回地主攫取的粮食和生产资料,撵走地主。

在严酷的民族压迫和战争动员之下,中亚细亚被压迫民族在1916年7月发动起义,从费尔干省的霍占城开始,发展到塔什干、哈萨斯坦和吉尔吉斯等地,一直坚持到二月革命以后。在一些地方,大批士兵开展反战斗争,出现整团、甚至整师军队拒绝执行进攻命令的事件。布尔什维克党在军队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不仅工农兵群众迅速趋向革命化,俄国统治集团内部也频频发生统治危机。沙皇尼古拉二世及皇后寄托于迷信、宠信骗子拉斯普廷,听任他控制皇室大部分权力,并在1916年初任命亲德人物为大臣会议主席兼外交大臣,引起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化。嗣后,沙皇被迫再次更换大臣会议主席,拉斯普廷亦遭暗杀。资产阶级头面人物一度策划挟持尼古拉二世,迫其退位,另立沙皇。这一宫庭政变图谋虽未实现,但它充分表明俄国专制统治已经穷途末路。

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导致了社会矛盾极度激化,革命风暴终于来临。1917年3月10日,列宁格勒25万工人举行反对饥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缺席的政治总罢工。沙皇政府下令开枪镇压示威群众,激起更加强烈的反抗。11日,布尔什维克党维堡区委决定将罢工变为武装起义。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士兵大批转到革命陈营中来,沙皇大臣和将军纷纷被起义者逮捕。革命在全俄迅猛展开。3月15日,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覆灭。因此次革命发生在俄历二月,通称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建立新的政权机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但资产阶级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支持下成立俄国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力量,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是一个反人民、反革命的政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发展成为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已是斗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列宁在一个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

在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俄国沙皇并未认识到沙皇统治时代已经行将就木,仍不顾人民的强烈反对,把大批的俄国人送上战场。

1917年7月1日(俄历6月18日),20万俄军向被德军占领的伦贝格压去。先头部队是最精锐的哥萨克骑兵旅。俄军旗开得胜,很快就俘获德国17000人;以后几天又俘获了1万多人。可是,德、奥军队迅速得到后备军的支援,从第二周起,使用大量野炮,在广阔的战线上进行反攻。结果俄军全线溃退,进攻遭到完全失败。短短10天之内,死伤6万人以上!

这是俄军在第一世界大战中对德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极力主张发动这次进攻的,是临时政府的陆海军部部长克伦斯基。他是布尔什维克的死敌。他打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进攻胜利,他的威望将大大提高;如果进攻失败,可以把帐算在布尔什维克身上,说他们煽动士兵反对战争,以致造成战事失利。

现在,进攻果然失败了。于是克伦斯基玩了一个新花招:借口要补充前线兵力,下令把首都一些他认为不可靠的驻军调到前线去。

这一来,首都的士兵们再也忍受不住了。7月16日下午,两个士兵突然闯进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市委开会的地方,向主席团发表声明说:“我们是首都第一机枪团的代表。我们团决定今晚发动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并且已派出代表到各工厂、团部联络。希望党中央和市委立即组织队伍,领导武装起义!”

接待这两个代表的是斯大林。他是党中央委员,负责指导彼得格勒市委工作,并领导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他清醒地意识到,军队和外省都还没有作好支援首都起义的准备,猝然发动,肯定会遭到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因此向这两代表作了解释,并希望他们团里的党员要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办事,不要贸然发动起义。

不料这两位代表全然不听斯大林的劝告,气愤地说:“打倒临时政府是全团的决议,我们决不违反它!”说罢气呼呼地离开了会场。斯大林知道情势的发展非常严重。正巧这时列宁又因病暂离首都,不能立即得到他的指示。因此,他当即派人将情况紧急通知党中央委员斯维尔德洛夫,同时又派人向列宁报告。

经过多方面的说服解释,准备发动起义的士兵们总算接受了党中央的意见:第二天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和平示威游行。第二天上午,列宁抱病返回首都。他表示完全同意党中央的决定,把武装发动改成和平示威游行。

从清晨起,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士兵列队走上街头。他们高举着“要和平!要面包!要自由!”的标语和旗帜,有秩序地开始行进。参加示威游行的有50万人。

临时政府悍然出动军队屠杀示威群众,搜捕和杀害革命党人,在全俄实行白色恐怖。

下午2时,游行队伍经过一个热闹的十字路口的时候,突然响起了清脆的枪声。先是一响,紧接着是噼噼啪啪的射击声。霎时间,一大批人倒在地上,秩序井然的队伍马上混乱起来。

随着人们的惨叫声,端着枪的步兵和举着马刀的骑兵,恶狠狠地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冲来。顷刻之间,大街上淌着工人和士兵的鲜血。同一时刻,有准备的政府军队在各处出现,对游行队伍进行血腥的残杀。

原来,克伦斯基早就从前线调回了好几个忠于政府的团队,加上首都军事学校学生——士官生的配合,有计划、有准备地制造了这一流血事件。这一天,在首都大街上被打死、打伤的有400多个工人和士兵!

为了避免进一步流血,保存革命力量,党中央在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就号召游行群众和平地返回工厂和营房。可是,克伦斯基并不就此罢休。他企图借此机会,一举消灭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党的处境非常危险,只能转入地下活动。

果然,临时政府公开地镇压革命力量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马上被捣毁和封闭,工人赤卫队的武装开始被解除,有革命情绪的士兵被迫害,许多团和师被解散。

敌人最害怕因而最憎恨的是列宁。因为他们知道,布尔什维克党的“完全不信任新政府”、“特别要怀疑克伦斯基”、“把无产阶级武装起来”等等的策略,都是列宁提出来的。因此,要搞垮布尔什维克党,首先要把列宁抓起来。但这又必须寻找一个借口。于是他们造谣说,列宁是个“德国间谍”,拿了德国人许多钱,到彼得格勒来组织武装叛乱。一下子,报纸上刊登的全是这类文章。

有了这个借口,临时政府在7月20日正式发出了逮捕列宁的命令。这天夜里,一辆满载政府士兵的大卡车,急驶到列宁住所门前。冲进门后,军官挥舞着手枪逼问列宁夫人:“列宁在不在家?我们奉令进行搜查!”列宁夫人冷冷地回答说:“他不在家。”原来,在敌人发出逮捕令以前,列宁就秘密转移了住所。

军官一声令下,士兵们立即打开橱柜、拉出抽屉、抬起沙发,乱纷纷地搜查起来。可是什么需要的东西也没搜到。军官怒气冲冲地从一叠信里抽出一封看了起来。这封信是从远方一个农村里寄来的,上面写着:“列宁同志,只有你才能挽救俄国,我们一定跟着您走……”军官失望地扔下信件,再次逼问列宁夫人。结果当然还是一无所获。他恼羞成怒,命令士兵把列宁夫人带走。

敌人虽然没能抓到列宁,但他们估计到,列宁不可能这么快就离开首都,一定隐藏在市内哪座房屋里。因此当天深夜下了一道命令:首都所有的房屋看守人,明天一清早都要站在大门口检查出门的人。凡不是认识的,一律不让外出,马上报告政府当局派人前来辨认。他们以为这样一来,肯定能抓到列宁。

列宁果真还没有离开首都。这天晚上,他住在城内一个工人家里。第二天一早,他从窗口里看到,两个守门人紧张地站在大门口,马上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他拿着一把伞,不慌不忙地出门,一直向守门人走去。

门人见屋里走出一个陌生人,想喊住他问问话。可是,列宁走得那么镇定、自然,连守门人也不相信他是个被通辑的人。两个守门人对列宁看了又看,越看越肯定他不像是政府要捉拿的人。他们互相使了一个眼角,信任地让列宁从身边走了过去。这一天。列宁接连转移了几个住所。过了几天,他平安地离开了首都。

1917年7月27日,克伦斯基爬上了临时政府总理宝座,并兼任陆海军部部长。从此,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各地。这些发生在7月里的重大事件,在俄国历史上称为“七月事变”。

七月事变,标志着俄国革命已经不可能再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了。

以克伦斯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维护英美法帝国主义的利益;对内则竭力维护旧统治机器,压制人民群众,企图解散工人武装,进而消灭苏维埃。他们四处调集军队,抽出闪亮的屠刀,准备屠杀人民群众。

布尔什维克党着手组织推翻临时政府的武装起义。9月7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迅速平定由临时政府策划、得到帝国主义列强支持的俄军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叛乱。革命与反革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被迫流亡在芬兰的列宁,不顾个人的安危,毅然于10月20日(俄历10月7日)秘密回到彼得堡。

这天夜里,一位个头不高、工人打扮的人匆匆来到斯莫尔尼宫,已经等候在那里的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成员激动地站了起来。这位工人打扮的人摘去了假发,微笑着和大家握手。一位老布尔什维克流着激动的热泪,充满感情地叫道:“列宁同志,你身体好吧!”

“好!好!同志们也好!”列宁也异常激动地问候大家。随后,紧急会议便在这种热烈气氛中召开了。

列宁严肃地讲道:“目前形势极为严峻,我们必须及时地进行一次新的革命,把国家权力从临时政府手中夺过来,全部权力应归工人代表苏维埃。”接着,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同意列宁关于准备举行新的武装起义的提议。

不料,就在他们秘密召开会议的时候,有个奸细混进了斯莫尔尼宫,杀害了放哨的苏维埃战士,偷听了他们讨论的内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立刻警觉起来,加紧调集军队,并下令逮捕列宁。

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按照列宁的布置,准备提前举行武装起义。为了把列宁的讲话内容传达给彼得堡的布尔什维克党人,以便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便决定在11月6日的《工人之路报》上刊登出来。但临时政府军队早有察觉,这天清晨,一伙临时政府军队突然闯进《工人之路报》编辑部,当即查封了这份报纸。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们迅速集结并把临时政府的军队轰了出去。工人们加班加点,很快便把《工人之路报》印了出来,并散发出去。于是,彼得堡到处传扬着列宁的讲话,大家高声读着:“政权应该交给工人代表苏维埃!”

人们奔走相告,几个小时以后,20多万人组成的革命队伍集合起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迅即进入战斗状态。在列宁的亲自指挥下,一队队战士出发了,很快便占领了大车站、邮电局、电话局和银行等重要设施和部门。他们所到之处,受到群众支援,很多临时政府军队官兵也转到人民这边,临时政府完全孤立了。

第二天,也就是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除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和少数几个据点以外,彼得堡实际上都掌握在革命军队的手里。列宁当即作出决定:占领冬宫!于是,革命军队从四面八方团团包围了冬宫。

冬宫是座堡垒式建筑,要攻占它相当困难。它西北面紧靠涅瓦河,东南方是一条水渠,正前方则是一个开阔的广场。从11月7日清晨起,临时政府就命令士官生用成垛成垛的木头,把它排成深厚的街垒,堵住了冬宫的全部出入口。在街垒里面,架设有机枪和各种小型火炮,守卫在这里的2000多名士官生,昼夜注视着冬官四周。

克伦斯基一面给自己部下打气,鼓动他们坚决抵抗,而自己则借口迎接援军,乘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逃之夭夭了。起义部队领导人安东诺夫,按照列宁的指示,派人给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可临时政府认为冬宫牢不可摧,且有克伦斯基请求的援军将到,因而毫不迟疑地拒绝了起义部队的要求,欲做顽抗。

列宁当即向安东诺夫下达命令:必须在今天夜里占领冬宫,逮捕临时政府的全部成员!

这天夜里,夜幕刚刚降临,一只小船划向停泊在涅瓦河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从小船上跳到舰上。

一个放哨的士兵走上前来,厉声喝道:“干什么的?”“我马上要见别雷舍夫!”年轻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说道。那哨兵又端详了一下对方。才勉强说道:“请跟我来!”于是,两人一起走进舱内。一个中年汉子正对围在自己身边的几个人说着什么,见进来两个人,便急忙问道:“有什么事吗?”

年轻小伙子急忙上前,迫不及待地问道:“您就是别雷舍夫同志吗?”

“是的,我就是!”

“这是革命军事委员会给您的命令。”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

别雷舍夫接过一看,转身对大家说道:“同志们,军事委员会命令我们,今晚9时40分向冬宫开炮!”

众人一听,兴奋地轻轻叫了出来。别雷舍夫急忙让大家静下来,认真地向各位布置了一番。然后,对那位年轻的小伙子说:“请你转告军事委员会,9时40分,我们准时开炮!”那位年轻小伙子满意地点了点头,告别了众人,走出船舱,上了小船,又慢慢地向岸上划去。

别雷舍夫是巡洋舰上的政治委员,今晚的战斗由他指挥。他一会儿看表,一会儿看表,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炯炯的双眼直视前方。

9时40分,别雷舍夫果断地发出命令:“舰首炮,准备——炮手们”喀嚓“一声把炮弹推上膛。接着,他毫不迟疑地将高举的右臂向下一劈,喊道:放!”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带着硝烟从炮口直冲冬宫。紧接着,其它大炮也一齐轰鸣,颗颗炮弹向冬宫落去。

巨大的宫殿颤动起来,顷刻之间,宫内便是一片火海。随着“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响起,起义部队在安东诺夫亲自率领下,冲向冬宫,与街垒的士官生展开激烈的枪战。

起义战士前赴后继,英勇无畏,不顾敌人疯狂的扫射,勇敢向前冲去。街垒的士官生哪见过这种气概,吓得纷纷逃跑,有的干脆扔下枪支,举手投降。

革命战士边喊边跑边射击,很快穿过空地,奔上宫门前的阶梯。但是,巨大的铅制宫门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很多战士从未见过这威严坚固的门槛,一时不知所措。

十月革命中,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军队攻打冬宫的情景。这时,一名指挥官命令战士爬过去打开大门。于是,几十名战士同时攀着铜杆爬了上去。一会儿,沉重的大门缓缓打开,上千名战士呐喊着涌了进去。这呐喊声,代表着他们几辈子的怨愤,带着无数个被沙皇残害过的人的仇怨,因而,格外响亮,可以说是惊天动地。

几千人涌进冬官,便四处搜索敌人。但冬宫很大,建筑物又多,战士们东找西寻,并未发现临时政府的要员,还不时被隐藏在阴暗的楼梯和栏杆后面的士官生射中。

安东诺夫见状,急忙找到一些倾向革命的冬宫仆役,让他们带路,有组织地袭击敌人。这样,士官生失去地理优势,很快便成了丧家之犬,纷纷被战士们击毙。

经过一段激战,敌人基本上被消灭,可临时政府的要员还未抓到,战士们把一楼和二楼弄了个底朝天,仍一无所获。安东诺夫身先士卒,带着一支队伍,直向三楼冲击,有几个守卫敌人刚开了枪,就被起义战士俘获或击毙。他们冲到一个大房间,看到几个人影在东躲西藏,安东诺夫举枪喝道:“缴枪不杀!”

这群衣着讲究、脸色苍白的家伙,颤抖着举起了双手。他们正是临时政府的副总理和诸位部长们。

“我们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你们被逮捕了!”安东诺夫严厉地说道。这些平时专横拔扈,不可一世的达官贵人终于低下他们高傲的头。

攻占冬官的消息马上传开了。已经两夜没合眼的列宁顾不得休息,马上起草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在第二天召开的苏埃维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诞生了!

随即,莫斯科起义在几经曲折后于11月15日取得胜利。俄罗斯出现了列宁所说的苏维埃政权凯歌行进时期。它的工业发达地区莫斯科周围中部各省,至1917年12月初已几乎全部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4月,欧俄90%以上的市有了苏维埃。西伯利亚和远东在1917年底以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1918年春季以前,相继建立苏维埃政权。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打开一个缺口,促进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运动的高涨,加剧了国际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这是帝国主义全面危机的主要标志之一。

同类推荐
  • 火爆特工

    火爆特工

    悲催,人家哈利波特进入的是神奇魔法学校,我萧小白怎么就进入是:胖子如云的特工学校?我萧小白发誓,我没有想过泡美女,也没有想过当英雄,更没有想过留在这个充满暗能量的特工世界里……一学就是三年!啊啊啊,我想回家!可是为什么美女胖子们不肯放过我,为什么军队领导们要把我捧上天,为什么我走到哪里,都要被人追着签名!我想低调,我真的想低调啊……--书友窝QQ群:435870268。
  • 大荒洼

    大荒洼

    在黄河入海口的大荒洼里,英冬雨跟随父亲在打猎中练出了一手好枪法。他单人独枪从土匪手中救出自己的恋人芦花,可芦花最终却嫁给了族长的孙子胖娃。日寇入侵黄河口,英冬雨和胖娃走出家门,抗击日寇。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个当了八路,一个参加了国军,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扭转了他们的命运轨迹。
  • 七宗罪之绝杀令

    七宗罪之绝杀令

    原本的七个人,如今却变作二人,你愿不愿与我白头偕老?我不许你离开我!原来,你并不爱我,呵呵......是我自作多情了吧......
  • 利箭

    利箭

    诗曰:三江汇流,风卷云涌。天府之国,乱世群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国恨同仇,八载驱寇。智勇双全,明智思远。岁月峥嵘,百年圆梦。望,滚滚长江东逝水,念,何处再寻英雄泪。
  • 军事谋略(上)

    军事谋略(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北京,无法告别的城。

    北京,无法告别的城。

    文艺青年夏安,在循规蹈矩和追求梦想的选择之间不断纠葛的唐文心,事业成功家庭失败的女强人苏珊。三个女人,在北京这座城市,留下的无法遗忘的故事。
  • 口袋萌精灵

    口袋萌精灵

    萌娘口袋妖怪,一样的口袋,不一样的精灵~PS:本书的书群(多谢书友提供)100582207
  • 抽奖系统之玩转人生

    抽奖系统之玩转人生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由于一个看似普通的物品成了一个不普通的人后所经历的这段不普通的人生故事。人生艰难,而我却偏偏要玩转人生!有妖,但不修仙;有鬼,但不入道;不过一介肉体凡胎,却搅动了风云无数,时也命也,这一生,潇洒!不平凡的人生,奇妙的旅程,千奇百怪的生活,尽在玩转人生...
  • 血染星海

    血染星海

    放弃修行炼道,转型强化大师。凭运气,拼概率,借人品,赌命运。一年内,毁百把名剑,轰动一方。数年后,铸一世劫剑,斩断星海。
  • 神探的日记

    神探的日记

    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崇拜的人,她经历的所有事情我都了如指掌,但是她的性格我永远琢磨不透……破案时激动的她、百思不得其解的她、不为别人,只为自己活,的更好的她……到底哪个才是她。我也因为一场案件和她矛盾过,那一次,我与她分离之后,再也没见过她,有人说她去接案子,有人说她离开这座城市了,可是我却觉得她是去追逐自己喜欢的日子。
  • 斗者无敌

    斗者无敌

    斗者,斗人,斗地,斗天,最终只要斗过自己的心,才能无敌于天下。人类学会用火,才独立于万灵。人类学会了利用自然元素,才立于万灵巅峰,而利用万物元素的力量,人们把它称之为魔法。在魔法大陆,正是由于魔法,人才高贵,所以人们都于拥有魔法天赋而高贵,而这种天赋不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于是人类分成了魔法师和废魔者。且看田天,如何崛起于微末,如何在魔法盛行的世界,以斗者之心无敌于天下
  • 璀璨女友:腹黑少爷傲娇主

    璀璨女友:腹黑少爷傲娇主

    萌~逗比~傲娇~wuli女主们&霸道~傲娇~腹黑~wuli男主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嘞?!
  • 爱在延续樱花树下

    爱在延续樱花树下

    这篇文章关于青春爱情小说,陈俊是我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因为陈俊妈妈的侮辱,而李樱花就拒绝了陈俊,陈俊因受伤就出国留学了,李樱花为了就妈妈而去陈俊妈妈那里借了钱,但是不幸去世了,因为李聪哥哥出现,反而李樱花而得到了依赖,李樱花因为借了钱,而在网上开了一家樱花淘宝店,但是也还不上陈俊妈妈的钱,于是,出去找工作和读书,李聪不忍心李樱花为了钱而放弃学习,就帮忙还上陈俊妈妈的钱,李聪向李樱花告白,李樱花接受了李聪的爱意,毕业之后就去一家服装公司上班,不巧碰上了陈俊,李樱花因某些原因而放弃了职业,出国进修设计课程,等到几年过去又回到了陈俊公司工作,陈俊忘不了李樱花,跟李樱花告白了,樱花就考虑,就出国想清楚愛和喜欢的定义,回到中国,李樱花才发现爱的人是陈俊。
  • 当身体还剩下四分之一时

    当身体还剩下四分之一时

    七岁时,穿着爸妈刚买的新鞋,屁颠屁颠的在火车道上玩耍追逐。突然,火车呼啸而来,一着急,新鞋卡在轨道中,拔不出来。很快,双腿失去知觉,他本能地用右手去拉双腿,于是,右手也在顷刻间,没了。就这样,噩梦一般,他失去了身体的四分之三。
  • 罪孽余生

    罪孽余生

    我本善良,励志除暴安良。一个不经意的救死扶伤,卷入一个黑暗的漩涡!从而失去家庭,亲人,身份!在彷徨中挣扎,在善与恶之间转换中迷失自己。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轨迹奔向哪里?只能守护那所谓的正义!只有知道我存在的人,评论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