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4400000016

第16章 陈璧君透视贺联

几天来,南京的机场、车站和码头,以及几条主要街道,仿佛面临大敌一样戒备森严。各种乔装打扮的特务,胸前佩带着印有“和平”两个蓝色正楷字符号的军警及日本宪兵,分别由特工总部的头头和主要骨干指挥,在这些地区穿梭似的来来往往,过往行人,谁的运气不佳,就会被他们喝令止步搜身。最倒霉的是那些年轻女人,她们身上那些他们最感兴趣的部位,被他们肆无忌惮地捏了又捏,摸了又摸,弄得她们羞涩万分,但又无可奈何。不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如果身上搜出他们认为可疑的东西,立即被戴上手铐,推上警车。接着,那警车发出恐怖的吼叫声,发疯似的奔向特工总部设立的临时监狱。

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汪精卫集团近八千官员从上海、北平和各个沦陷区安全抵达南京,参加还都典礼之后,在各院部委任职。

在那些指挥者中,要数李士群和唐惠民最威风。

22日晚上,李士群万万没有想到周佛海乘飞机比他早几个小时到了上海。他回到家里,见周佛海正帮助他的妻子叶吉卿收拾行李,不免一怔。但他很快明白过来,尴尬地说:“看来,汪主席和周先生不同意我另谋职业罗!”

“那还用说!”周佛海用亲热的心,去温暖李士群那颗伤感的心,“中日和平运动的发展和新政权的保卫,实在少不了你这员大将哩!”

“唉,我算得什么,无名小卒!”唐惠民乘机发起牢骚来。他与周佛海之间的亲密关系,使他直言不讳:“还都南京,人家就职就位,我只有坐冷板凳的份!”

“你已经是特工总部、特务委员会和肃清委员会副主任,都是部长级,难道一定要当个什么部长、次长才算就职就位?”周佛海和蔼可亲地说,“你走后,我们常委研究,警政部长已经由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由我兼任,暂时不好更动,半年以后我再移交给你。同时,决定提升你为中央执行委员。”他嗔怪地笑了一声,“你呀!35岁的人了,还耍小孩子脾气,赌气不辞而别!有什么意见,为什么不可以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呢!看来,你老兄对我还存有几分芥蒂。”

“该打!周先生,他该打,你只管打好了!”叶吉卿乐陶陶地对丈夫做着鬼脸。

“打在他身上,痛在你心上,一动手就得罪两个人,我不敢哩!”周佛海打趣地说。

“周先生骂我,就是真的打我,也是疼我爱我。”李士群有喜悦,也有愧疚,“我错了,向周先生,向汪主席,向全体常委表示忏悔!”

第二天上午,李士群偕妻子与周佛海同乘飞机来到南京。现在,他以中央执行委员的神气,耀武扬威地在行使他的职权,乘坐小轿车往返各处巡视,对部属们说着足以显示权势和威力的话:“大家好好干!还都典礼结束之后,我论功行赏!如果你们抓到的100人中,有1个是真正的敌对分子,我将重重的奖赏你们!”

至于唐惠民,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三天前,他被提升为中央委员,又被任命为特工总部驻南京特区区长。他洋洋得意,在警戒中也很卖力气。在他负责警戒的机场一带,老百姓被送进临时监狱的人数最多。

26日上午8点,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璧君在国际联欢社听取丁默村、李士群和唐惠民关于南京治安情况的汇报。

“情况怎样?抓到了多少可疑分子?”汪精卫微笑着问,“哪位先说?”

“李先生先说。”丁默村向趾高气扬的李士群做作地一笑。

“好!我先汇报。遗漏和欠妥之处,请丁先生和唐先生补充和纠正。”李士群很兴奋,也不谦让,“近三天内,一共抓到143人,其中军统嫌疑分子45人,共党嫌疑分子58人,好战分子24人,其他贩毒犯、赌博犯、强奸犯16人。这些人中,女的有56人。”

“对他们进行审讯没有?”汪精卫兴致勃勃。

“还来不及审讯他们。”李士群说,“到今天早晨为止,从各地来南京参加还都典礼和任职的先生已全部安全到了南京,现在可以转过头来审讯他们了!”

“要注重抓人,更要注重审讯。审讯的目的是为了顺藤摸瓜,将敌对分子一网打尽。”汪精卫说到最后一个字时,狠狠地咬了咬牙根,“过几天,南京又将成为首都,你们要千方百计保证各中央机关的绝对安全。我们正在着手组建宪兵部队,今后,他们会与首都卫戍部队和警察部队一样,配合你们行动,但是,侦破任务主要由你们特工总部负责。”

“我们一定牢记汪主席的训示,想方设法保证首都的绝对安全。”李士群很得意地笑着。

“还有什么情况?”汪精卫又问。

丁默村见李士群默然无言,回答说,“今天清早,唐先生他们在灵谷寺发现一首谩骂我们的打油诗。那诗用毛笔写在一张十六开的白纸上,贴在灵谷塔的底层。张贴打油诗的浆糊已经干了,可能是昨天什么时候贴的。”

灵谷寺坐落在紫金山东麓,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幽深的松径,秀丽的山色,古朴的建筑,庄严的佛像,令人神往。每逢夏季,这里都是避暑小憩的胜地。过去,汪精卫多次来灵谷寺游览过,他听说这里出现骂他们的打油诗,心里一惊,忙问:“那打油诗是怎么写的?唐先生你念念。”

那诗是声讨叛逆的檄文,字字如利剑,唐惠民哪里敢念!他怔怔怯怯从口袋里掏出打油诗,起身双手递给汪精卫。

那署名为“江南锄奸义勇队”的诗写道:“傀儡登基来金陵,搞得鸡犬不安宁。奸淫掳掠又抓人,天怒人怨地痛恨。江南人民齐奋起,锄奸抗日保太平。”

汪精卫像丢了魂似的,充满仇恨的目光里透露出心中的痛苦和迷惘,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堵塞住,半天说不出话来。

陈公博气得七窍冒烟,愤怒地说道:“这种淡如清水毫无诗味的东西,一定是共党分子的杰作!你们不是抓到一批共产党嫌疑分子吗,必须严肃认真地审讯他们,该杀的杀,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对陈先生的训示,我们遵命照办。”李士群正经地表示。

“唐先生发现这首诗之后,找过寺里的和尚、尼姑吗?”周佛海也气得脸包惨白。

“找过他们。”唐惠民说,“他们说昨天下午游灵谷寺的将近三百人,不知是谁张贴的。”

“也可能是和尚、尼姑写的!”陈璧君愤恨地说,“你们可以审讯他们,必要时动点刑!”

“等会儿我亲自审讯他们!”唐惠民恭顺地回答。

因此,灵谷寺的和尚与尼姑们,大都被唐惠民折磨得遍体鳞伤,但毫无结果。还是陈公博判断对了,诗的确是新四军游击队一位侦察员写的。当然,如果他意识到这会给那些出家人带来这么大的痛苦,是不会这么干的。

眼下,汪精卫气急败坏地又将那首诗看了一遍,半信半疑地问道:“你们干过奸淫掳掠的事吗?”他感到干这些勾当最不得人心,为了在南京站住脚根,没等对方回答,板着脸孔说:“若有,轻则判刑,重则处决,决不能姑息!”

正如世界上没有不吃鱼的猫一样,论奸淫掳掠,特工总部的先生们大都是老手。

“我们敢向汪主席和在座诸位常委担保,绝对没有!”丁默村生怕汪精卫深入追查,一阵胆怯之后,显得气愤地说,“这一定是敌对分子造谣惑众,真是可恨可杀!”

周佛海想到常委分工由他管特工总部,一旦汪精卫追查,他也有责任,紧接着说:“这肯定是敌对分子造谣惑众,尤其是共党分子对我们恨之入骨,他们惹是生非,唯恐天下不乱!”他感到这样说还不足以使汪精卫心悦诚服,又补充说:“刚才汪主席把奸淫掳掠的问题提出来,给我们的特工总部敲起了警钟,希望丁、李二位先生约法三章,今后谁干这种事,坚决按汪主席的训示办事!”

“一定,一定!”丁默村和李士群同声回答。

汪精卫高兴地点点头。他见丁默村他们没有新情况汇报,吩咐说:“你们三位分头去临时监狱和灵谷寺提审那些可疑分子,我和几位常委则去鸡鸣寺看看。”

鸡鸣寺是座古老的寺庵,位于鸡笼山东麓,西枕城墙,北临玄武湖,东对紫金山,这里水光潋艳,风光宜人,是南京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但是,这时候,汪精卫并无闲情逸趣去游鸡鸣寺。他说的“鸡鸣寺”,是指位于鸡鸣寺东侧、北平东路的抗战前国民党考试院旧址。汪精卫还都南京,他的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行政院及其它的几个主要部门,以及军委和立法院将设在这里。因为抗战前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行政院、中央军委的那些高楼大夏,都被日军占用,西尾和坂垣不同意让出来,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挤在一起。

考试院的旧址,原是清朝的武庙所在地。经过戴季陶的扩建,虽然拥有大小房间数百间,但汪精卫仍感到不够用,近十天内,由黄大伟手下的一支工程兵日夜加班加点,在后院抢修五座两层楼的房屋,又增加了近三百个房间。

近来,这座冷落了多时的大院,里里外外,显得特别热闹,人们好象久晴欲雨前的归巢蚂蚁那样急急匆匆,忙忙碌碌。

汪精卫、陈璧君、陈公博和周佛海分别坐小轿车来到大院门口。他们刚走下车,正在大院外督促施工的董道宁赶忙走过来,毕恭毕敬地对他们说:“请汪主席和夫人、陈院长和周部长视察,看这样布置行不行?”

汪精卫等人或昂首挺胸,或两手叉腰,或两手剪背,一齐望着大门口。他们见大门顶端那五尺多长、二尺多高的框子里,用油灰浮塑了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一尺五寸见方的大字,刚涂上黑漆,经阳光照射,闪闪发光,心中涌起一股豪迈感,仿佛真像孙中山借用这四个字作为对民权主义的解释一样,他们的傀儡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不一会,他们把视线往下移,见大门两侧那一人多高的两尊石狮子旁边,各砌起一座尖顶岗哨亭,几个工程兵正往尖顶上涂水泥,也都满意地微笑着。他们再左顾右盼,见大院东、西、北面各建起一座二丈多高的了望哨楼,那三人高的砖砌围墙,刚涂上一层褐红色,颇有点皇宫味道,更加感到满足了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

“董先生你干得很不错,我很高兴!”汪精卫的全部感情细胞都高度地兴奋,仿佛一架全速运转的机器,没有丝毫间隙和停顿。

“我们都感到满意!”陈公博兴奋不已,“董先生的确干得很出色。”

“只要汪主席高兴,诸位常委满意,我就感到荣幸!”董道宁微笑着说,“等一会儿,再在‘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的顶上砌个树旗杆的水泥旗墩,大院外的布置就完成了。”

这时,林柏生从国际联欢社驱车赶来,对汪精卫等人报告说:“刚才我看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节日巡礼》,发现四月一日为欧美国家的愚人节,我们定在这一天还都南京,似乎……”他迟疑了一会儿,把下面的话咽住了。

“噢,呵!”汪精卫和陈公博等人的心胸里泛起一股不吉利之感。

陈公博担心因此落下笑柄,一阵沉默之后,他说:“汪主席!我建议改换一个日子。”

实际上,在日本侵略者的枪口下拼凑起来的政权,岂只愚蠢之极,简直无耻透顶,它势必遭到中国人民和全世界正义舆论的同声唾骂,哪里是另拣一个日子就可以改变得了的呢!

“同意陈先生的意见。”汪精卫只想早点实现那称孤道寡,充满人生尊严和幸福的一幕,“那就提前两天,改在本月30日举行还都典礼。”他见大家心心相印,欣然一笑:“走!去大院里看看,罗君强他们抓紧布置大礼堂和各个办公室。”

大院里的地坪上,摆满了刚运来的、闪耀着油漆光亮的办公室桌椅和文件柜。罗君强先安排一批工作人员粉刷墙壁,然后回过头来把桌椅和文件柜分配给各单位。或因石灰水太浓和太淡,或因有的单位的桌椅迟迟未搬走,或因某个单位多搬了一把椅子,而引起了他的喊喊叫叫。他一眼见到汪精卫等人,忙掏出手帕擦着额上的汗水,快步迎过来。

“大礼堂布置得怎样了?罗先生!”汪精卫望着头发冒着热气的罗君强说:“因为4月1日是外国的愚人节,我们计划还都典礼提前在3月30日举行,包括今天在内,只有四天了,能够布置得好吗?”

罗君强沉吟一会儿,自信地说:“报告汪主席!完全可以。就是提前在明天举行也没有问题。”

“好,好!罗先生辛苦了。”汪精卫见罗君强头上还在冒热气,心里格外赏识。

汪精卫一行由罗君强陪同来到大礼堂。这时,十多个工作人员也都累得汗流浃背,有的在大主席台的墙壁挂孙中山遗像和青天白日党旗、白天白日满地红国旗;有的登上楼梯,正在悬挂写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就职典礼”一行大字的横幅;有的正在礼堂两壁悬挂各个团体和社会名流送来的贺联。不用说,这些对联都是阿谀奉承的捧场之作。

正当汪精卫面向一副对联,不知是被它的内容所陶醉,还是被它的书法所吸引而流连时,抗战前任南京宪兵团长,一个月前投靠汪精卫被任命为南京市警察厅长的申省三,拿着一副装裱精美的对联走来,提高噪音喊道:“汪主席!诸位常委先生!卑职特地请灵谷老人书写对联一副,作为区区贺礼,聊表寸心。”

汪精卫喜形于色地吩咐罗君强说:“快将申先生赠送的贺联挂上。”

对联挂上了,只见上面写着这样的联语:

昔具盖世之德;

今有罕见之才。

并在上联的右上方写着“汪主席就职大典志庆”,下联右下方写着“申省三敬贺”字样。

“这对联语意深刻,对仗工整,音调和谐,撰得好!”陈公博大加赞赏。

“对联书法精美,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气韵,是件难得的艺术品!”周佛海紧接着说。

“内容和书法相得益彰,的确是副好对联。只是称我为有‘盖世之德’和‘罕见之才’,实在受之有愧!”汪精卫津津乐道。

“哪里哪里!”申省三高兴地说,“只是这十二字还不能真正概括汪主席的德和才哩!”

“对联是灵谷老人书法,那么内容是谁撰的呢?”汪精卫饶有兴味地问。

申省三犹豫了一会,笑着说:“是我的习作。”

“想不到申先生还很有文才呢!”汪精卫夸奖说。

“汪主席过誉了,汪主席过誉了!”申省三乐不可支地欢笑着。

陈璧君一直紧锁着眉头沉默不语,听了丈夫与申省三的一问一答,冷笑一声,问道:“这对联真的是申先生撰的?”

“是的,夫人!”申省三莫名其妙地望着陈璧君。

“那你不怀好意!”陈璧君气得面红脖子粗,“你竟敢以祝贺汪先生为名,行谩骂侮辱先生之实!”

“我谩骂侮辱汪主席?”申省三一惊。

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罗君强和在场人的都惊得目瞪口呆。

“诸位!我们受骗了。”陈璧君愤恨地说,“这是一副谐音联,姓申的怒骂汪先生只有‘该死’之德和‘汉奸’之才,好大的狗胆!”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一个个面面相觑。

“你这个混蛋!”汪精卫满脸怒气冲着申省三骂道,“竟敢咒骂我该死,咒骂我是汉奸!”他气愤地将那对联扯了下来,狠狠地摔在地上。

“你如此辱骂汪主席,该当何罪?”陈公博怒视申省三。

“我也受骗了!”申省三怯生生低下了头,“其实,这对联不是我撰的。”

“谁撰的?”周佛海愤怒地问。

“也是灵谷老人。”申省三懊恨不已,“我见汪主席和诸位常委一致称赞对联撰得好,就谎说是我的习作。”他有着行骗被当场揭穿那种特有的狼狈。

灵谷老人是灵谷寺的住持和尚,他年过古稀,懂诗文,善书法,热爱祖国,痛恨汪精卫的卖国行为。一个星期前,当申省三托人请他撰写庆贺汪精卫登基的对联时,他巧妙地写了这副讽刺斥骂的谐音联。

“那首打油诗也一定是灵谷和尚写的!”汪精卫暴跳如雷。他转过脸对罗君强说:“请你打电话给唐惠民先生,把那个老和尚抓去好好审讯!”

可是,审讯的时候,灵谷老人几句话把唐惠民顶得哑口无言。

当唐惠民说那首诗是灵谷老人写的时,老人淡淡一笑,说道:“老衲懂点诗词歌赋,我决不会写那种无对仗、无平仄、无韵味的打油诗。这从鄙下祝贺汪主席这副对联用词的斟酌和推敲可以得到证实。”

“那你为什么要辱骂汪主席‘该死’?为什么要诬蔑他是‘汉奸’?”唐惠民恶狠狠地问,“是谁指使你这么干的?”

“没有受任何人的指使,是老衲出于对汪主席的尊重说出的肺腑之言。”灵谷老人从容不迫,“至于把‘盖世’说成‘该死’,把‘罕见’说成‘汉奸’,那是疑神疑鬼,牵强附会。中国的字和词,谐音实在太多,可以谐音说成这个词,也可谐音说成那个词。”他镇定自若地说,“举例说,‘盖世’也可谐音说成‘届时’、‘界石’和‘改制’;‘罕见’可以谐音说成‘汉奸’、‘汗碱’和‘酣战’。如果都这样牵强附会谐音来、谐音去,谁还敢吟诗词、撰对联、写文章呢!”

后来,因为灵谷老人是南京佛学界中知识渊博的著名爱国僧侣,又是受人尊敬的社会贤达,加之汪精卫初来乍到,为了稳住脚跟,不敢多杀人,把他关押了两天就释放了。不过,汪精卫从此派一个连的卫戍部队长期驻在灵谷寺,和尚、尼姑的行动受到监视,游人也绝迹了。

26日下午3点左右,汪精卫偕同妻子、姨太太和子女们,分别乘坐三辆轿车、人力车从联欢社回到他昔日的南京官邸。他由徐珍扶下车来,望着离开二年又四个月二十八天的这座精美的小花园洋房,思前想后,感慨万千。他既有隔世之感,又仿佛一切发生在昨天。1937年11月30日那凄然的幕,还是那么清晰,那么令人心酸:

这天早饭后,汪精卫打发子女们去重庆时,11岁的幼女文恂拉着他的一只手,满脸恐怖地说:“爸爸!鬼子真的会打到南京来吗?你和妈妈也去重庆吗?”

比文恂大两岁的幼子文悌仓皇地责备妹妹说:“真的,真的!难道爸爸的话你还不相信。”

“是真的。”汪精卫也诚惶诚恐,“你跟哥哥、姐姐们先去重庆,爸爸和妈妈明天去武汉,过一些时候也将去重庆。”

“我们还会回到这里来住吗?爸爸!”文恂恋恋不舍地又问。

“会回来的。”汪精卫凄苦地说。他想到日军攻打过的城市,无一不是大批房屋被毁的凄惊情景。一旦日军打进南京,他的这座官邸能否保得住,只有炮弹知道!他想到这里,把已经上了车的五个子女叫下车来,强装着笑脸说:“来来来,我们全站在前院地坪里照个相,留作纪念。”他回头对桂连轩说:“连轩!快拿照相机来,给我们全家照个相,要把房子的屋顶照出来。”

大女儿文惺会意,悲叹一声,说道:“爸爸!在前院地坪里照一张,在后院小花园照一张,再到大门口照一张,让爸爸的官邸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好,好,照三张。”汪精卫心情十分难过。

结果,留在照片上的是一个个凄凄惨惨、慌慌张张的形象。

后来,日军轻而易举地侵占了南京。敌人放火烧房子时,听说这里是汪精卫的官邸,另眼相看而保住了。起初,南京大屠杀的直接指挥者谷寿夫住在这里。汪精卫逃离重庆以后,谷寿夫见汪精卫已诚心与日本合作,就离开了这里,并派一批日军负责看守,直到五天前,陈春圃前来交涉,看守者才撤走。汪精卫把房子收回来之后,对他的支持者也不放心,派丁默村带人将官邸的屋上屋下,以及院内的每片土地都进行了细致的扫雷,才敢住进来。

尽管汪精卫早就获悉他的这座官邸被保留了下来,但每当他望着那三张照片时,心中就十分悲戚和依恋。

现在,他回来了!而且多了个姨太太,多了个儿媳和女婿,还多了个小孙子和小外孙。他兴致勃勃地带着全家人,在院内走了一遍,见房屋完好无损,树木花草依旧,一种对日军的感激之情油然从心底升起。

“连轩,你拿照相机来,在两年前照相的地方,再给我们全家照三张相。”汪精卫欣喜地说。

照完相,他又吩咐大儿子孟晋说:“你把大前年照的三张底片找出来加印几张,旧的新的,每人保留一套。经常看看,对照对照,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同类推荐
  •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

    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 俾斯麦

    俾斯麦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以事件发展的脉络为序,叙述了俾斯麦一生中经历的重大事件。解放以后,我国只出版过一本英国学者帕麦尔著的《俾斯麦传》,他那是以读者多少已了解那个年代和多少已了解俾斯麦的事迹为基点而写的,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读来未免吃力。这本书在叙述中夹以介绍了有关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文化背景,望对了解传主有所裨益。而在叙述严肃的重大事件之余杂以散文笔调,以趣文逸事点缀其间,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一书,用历史资料翔实、完整、全面地介绍了张骞开远夷、通绝域的事迹,非常感人,读来引人深思。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张骞爱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赤子之情。使张骞的开拓精神、雄伟业绩得到弘扬。对宣传张骞、倡导开放精神、启迪人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华有着深远的意义。
  •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汇集了大量由屠基达本人亲自撰写的珍贵文稿,其中包括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精彩,情感真挚动人。从叙述的内容中,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屠基达,认识中国的一位歼击机设计师,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曲折、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 这对我们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
热门推荐
  • 威行海上

    威行海上

    相传大明国开国之初,宰相刘伯温写成一本奇书,里面记载着他毕生研究出的改朝换代之术,在他死前将此书送到了海上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许多年后,当这个消息传遍整个大明国的时候,一个海上群雄逐鹿的时代来临了……
  • 秋如旧,人空瘦

    秋如旧,人空瘦

    父子二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上了一个女人,儿子却因为自己最爱的女人嫁给了自己的父亲而对女人又爱又恨,从阳光少年变成腹黑男人,最终……
  • 璃梦雪语

    璃梦雪语

    “璃歌,你快回来看,那个人回来了。”顿时一阵愕然,望着天空,终于你还是回来了吗??相遇,是不一样的选择,相爱,是不一样的姿态。未来,还很长。随着时间的流动,学会了对待人生,对待雾中的你。如果说,时间是流星,那么现在的所有都是泡沫。泡沫只是运动的水。而我,只会寻找那分你。
  • 敕赐滁阳王庙碑

    敕赐滁阳王庙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造化传承

    造化传承

    这是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故事从地球开始,为了给妹妹治病,罗铮参加了一个宇宙探险计划训练营。十年后,计划成行。通过虫洞穿越,探险外星域的飞船向数百亿年光年外的目的地飞去。在飞行的过程中,遭遇意外事故,罗铮成为唯一的幸存者。他来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修仙世界,这是一个和地球完全不同的世界,已知的科学常识都被颠覆了。在这个世界上他如何生活,又一步步成为强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后人对曾、胡两人点评颇多,批判有之,褒扬有之。但作为相对的成功者,曾国藩从一介书生到位及人臣,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明暂保身、得以善终,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能力与做人处世的艺术可窥一斑:而胡雪岩俨然是中国版的洛克菲勒,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跃身成为闻名于世的红顶商人。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根本。善于随机应变。
  • 第三百零三天

    第三百零三天

    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我们也是最嚣张的一代。当然……我们也是自认为最悲伤的一代。莫雨妍在聚光灯中慢慢的倒了下去,长裙在风中翻舞着,像一只陨落的蝶。她仿佛听到姚月天和吴振兴大喊的声音,但是喊了什么,她已经听不清了。她转头对着吴振兴微笑:亲爱的,我爱你,我多么希望这一辈子可以永远和你在一起。但是,那只是希望而已……对吗?然后她就闭上眼睛倒了下去,在他们眼中,慢慢的倒了下去……---------------书友群:105732379
  • 大神不笑也倾城

    大神不笑也倾城

    网游爱好者慕斯冉平生三大爱好就是玩游戏赏美男赏游戏中的美男。凭着先天机智的大脑外加后天完美的手法便把榜上榜中的大神擒拿到手。不过明明说好了是游戏恋爱,怎么变成了实现恋爱?还有大神你与我难道还有着其他纷乱之缘?当小白女神...精被腹黑男神圈住之后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还是被任所欲为?一一献给古今中外所有你爱我比我爱你多一点点的人儿。
  • 修成正果:烈爱无转移

    修成正果:烈爱无转移

    四年前,异国他乡的相遇相知早已让他深陷爱恋,而她悄然失踪。四年后,一桩心理咨询生意,巧妙牵起他们的重逢,而她拒不承认。万人迷心理医生与爱慕虚荣的三星女明星之间,也许隔着万水千山,但他愿意付出所有去换一个修成正果的可能。是谁说过——丰盈的活着,就会得到命运的嘉奖。
  • TF BOYS之你若不离

    TF BOYS之你若不离

    人的一生中,总是在不停地得到和失去……他们是最具人气偶像组合TFBOYS三个帅气的优秀少年,她们是一群漂亮可人的女孩,他们将上演什么样的友谊和恋情。她是他最喜欢的女孩,她也傻傻喜欢那个男孩。然而年少不懂珍惜的他们又错过了彼此。多年后…是谁爱得心碎,是爱在苦苦挣扎,有谁默默守候待她重新出现在他们面前,又是一段怎样的纠结?最后她跟谁幸福生活,名花亦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