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5300000003

第3章 总攻令下打黄维

1948年12月5日,总前委下达了对黄维兵团的总攻命令。

这个严厉的总攻击令由总前委作战室直接传达到一线部队。此刻,解放军包围黄维兵团的阵地上已构成一圈长达三四十里的环形电话网。一股股传导着命令和决心的钢丝铜线紧箍咒般地箍在了黄维的头上。

6日下午4时30分,总攻在猛烈的炮声中全线展开。

中野从艰苦的阻击战打响到此刻发起总攻,已伤亡两万余名将士。但整个部队响应刘、邓首长“打下黄维,直捣南京,解放全中国”的决战号令,人人宣誓,全部做好了在黎明前倒下的思想准备。

国民党军十二兵团副司令官胡琏巡视着他的战场。

他决定实施他的“刺猬胀蛇法”,命令各部紧缩猬刺,以民宅为核心,以地堡群为骨干,依托坚固工事,夜晚坚持抗击,白天则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突袭反攻。

胡琏登上了平古堆。

东方烟尘滚滚,激战犹酣。胡琏拿过报话机,向南京用明语大喊:“共军吃不了我们!”

巧得很,在韩庄前线指挥作战的中野九纵司令员秦基伟正好从报话机里听得真切。他气得牙齿咬得嘎嘎响,心里直骂:“胡琏胡琏,看你得意几天!”

别说几天,就在这天,胡琏走下平古堆,往东行至杨围子,脸就黑下来了。

这里是十四军军部。十多天前,军长熊绶春在指挥部队撤出浍河时,被解放军中野部队打得晕头转向,损失不小,黄维给了他记大过处分。他情绪一直不高。胡琏安慰了他几句,他苦着脸笑了笑,说:“副司令官,那算不得什么了,现在要紧的是遏止共军的进攻啊!”

轰的一声惊雷,震得草屋灰尘如雾。

“什么?”胡琏以为打雷,扭头看天。

天高云淡。“轰!轰!轰!”

草屋似要倒塌,胡琏的耳朵嗡嗡直响,什么也听不见了。

“……”熊绶春打着手势。过了好长时间,大家才恢复了听觉。

“不得了啊!”熊绶春比划着说,“共军肯定使用了从苏联运来的新式武器,一炸呀,周围几十米之内没一个活人。”

这个使黄维兵团望风丧胆的新式武器其实土得很。它名叫飞雷。最先使用它的是四纵十一旅工兵连副排长高文魁。中野转战大别山,重武器基本丢光了,高文魁他们不得不试制炸药发射筒。他们将汽油筒箍上钢圈当发射筒,一次能推出几十公斤的炸药。炸药落到哪里,哪里的地堡、工事便在一声巨响中飞上半空,地上震出寸把宽的裂缝,几十米内的人员五脏俱裂。攻占杨围子时高文魁排曾把一千七百多斤炸药装成八十多个飞雷送到十四军头上。发射筒烧红了,他就命大家撒泡尿浇凉,继续摧敌,直炸得对方阵地昏天黑地,血肉横飞。自从有了这个武器,各纵队首长大喜过望,无不亲自推广,督促大量生产。

十四军军长熊绶春到过一个战后阵地,只见一大片属下官兵或坐或卧,都不起来向他致礼。他正欲发作,可仔细一看,全是尸体。这些尸体无伤无血,栩栩如生,只是脸上泛着雀斑样的黑点。

胡琏听完熊绶春的叙述,心头如挨了一棒,郁郁沉重。他离开熊部,来到十八军防地,趴到前沿掩体向外观望。但见茫茫平野隐约出现了一道道壕沟,纵横交织,如丝如网,向前伸展,心中不觉又是一惊。

这壕沟是中野将士在平原攻坚战中的又一创造。为了避免在开阔地上被敌人的强大火力杀伤,各纵队总结了强攻受挫的经验教训,纷纷展开工程浩大的近迫作业。每到晚上,战士们便以夜色为掩护,排成一路,蛇形前进。尖兵离敌六七十米时,一齐卧倒,开始挖土。眨眼间挖成了许多个卧姿散兵坑。再从卧姿挖成跪姿、立姿,互相打通,连成一线,配以掩体、防空洞,构成完整的进攻阵地,从四面八方一齐逼近敌人。白天进攻时,他们常常神出鬼没地从地下一跃而出,打得国民党军措手不及。

十八军军长杨伯涛万分忧虑地说:“共军夜夜挖工事,一夜推进几十米,甚至一百多米。我们这点儿地盘哪经得住他们这样没日没夜地蚕食呀!”

杨伯涛说的是实话。对于黄维兵团防御阵地的日益缩小,双堆集的老百姓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说,黄维来到双堆集,先当区长,后当乡长,再后变成了村长。

胡琏默然无语了。

他匆匆回到小马庄兵团部,进门就对黄维说:“司令官,我决定去一趟南京!”

这两天,黄维更瘦了,更显苍老,右脸上那颗黑痣也因为脸瘦显得大了些。自从胡琏来后,他极少说话,只爱站在地图前沉思,如面壁参禅。

胡琏说,他此行一是想当面向老头子汇报眼下十二兵团的险恶处境;二是寻求更大的支援,包括空中的、陆地的——催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来解围。如援兵无望,就请示突围。

“好吧!”黄维很沉静,说,“伯玉,你去了以后就不要再来了!我们已陷危局,前途难卜,生死也难预料。为了与共匪长期作战,人才要紧!”

胡琏握住黄维的手。他理解这个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老书生。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黄维的嗓音格外低沉,“即便我们有一天全部罹难,你还可以重振队伍,恢复旧观。”

胡琏用劲摇了摇黄维的手,匆匆出门,向临时飞机场走去。

胡琏已不能准确地记清这是第几次在这里吃饭了。依然是四菜一汤。菜依然是宁波小菜。汤依然是豆腐肉丝汤。据说,当年谭祖庵有一名厨为一代烹调大师,特别擅做鱼翅海鲜。谭祖庵死后,经人介绍到蒋介石府上。可三个月之后,那厨师辞职而去,他觉得没有用武之地。

作陪的有参谋总长顾祝同、参谋次长林蔚、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宋希濂,还有蒋经国。

蒋介石没有说一句话,只做了个手势,招呼他的这些学生吃饭。学生们端着碗,默默地吃着,没有人说话,但每双眼睛的余光都时时瞥向那张清瘦憔悴、老年斑凸现的脸。

小小的餐厅几乎是蒋介石和他的将领们锻造感情的熔炉。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题的“静敬澹一”和古代圣贤的警句。

只有筷子偶尔碰在碗上的声音。这些横行疆场的战将们一个个像大家闺秀一样温文尔雅,就是那吃饭从来如风卷残云的山东大汉王叔铭这会儿也细嚼慢咽起来。王叔铭与杜聿明、黄维以及在座的宋希濂是黄埔一期同学,后在苏联第二军事航校、高级战斗射击轰炸飞行学校、空军将校飞行侦察学校深造毕业。由于他喜欢亲率机群执行任务,人称“王老虎”,深受蒋介石信任。这些天,他眼看他的两个同窗身陷重围,一次次驾机飞临徐淮上空,亲自投粮投弹,轰炸共军阵地。蒋介石天天要打电话问他投放粮弹的情况。有时执勤人员报告他驾机出发了,蒋介石就扼腕长叹,怜爱之情跃于眉间。

这样的饭菜对王老虎来说实在太没劲了,但正合胡琏胃口:菜炖得烂。蒋介石一口假牙,胡琏假牙一口,他俩吃到一块儿了。其他的各位只好勉为其难了。至于少不了辣椒的宋希濂更觉索然无味。蒋经国和胡琏坐在一起。正如李以劻所说,他有半个屁股悬着。上海“打老虎”草草收场,他的那位姨表弟孔令侃着实厉害,他至今还耿耿于怀,只是不能在父亲面前表露。

蒋介石长长地嘘了口气,似乎吃得很累。

“校长!”胡琏心里一阵发紧,想说“您要多保重身体。”可他没有说出口,只是情深意重地望着蒋介石,停箸难咽。

蒋介石也望着胡琏。他欲言又止,只将一块咸鱼夹进了胡琏的菜碟。他想说什么,胡琏心里明白。

昨晚,蒋介石又是一个通宵没有合眼。宋美龄的声音总在他耳边叮咛:“注意,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形象。”远隔重洋竟如枕边絮语。

是啊,盟国的千万双眼睛紧紧地盯着自己,盯着这场大战啊!“潘塘大捷”公报发表的当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的对华政策大体不变……国会通过的军事援华款项已付出大半,余数也将尽数拨付。”

胜仗!能打多大的胜仗,妻子在美国就能争来多大的援助!可是,那些蓝眼睛们需要的仅仅是胜仗吗?

昨天,他在宋希濂陪同下,来到空军总司令部了解空援情况。他站在五千分之一的沙盘前,看着双堆集包围圈,听他心爱的学生王老虎报告空投及作战情况,一站就是一个多钟头。王叔铭介绍凝固汽油弹的威力时说,这是空军总部一个技术员发明的,由美国制造,现已运来不少,它可以使一个村庄一下子从地面上消失。蒋介石一改忧郁的神色,连连说:“好好,应该大量使用。连共军后方的村庄都要投。这样,既可以大量消灭他们,也可以破坏他们的补给。”

他多希望世界上最新式最有力的武器在这个战场上大显神威,挽救危局。

“糜烂毒气弹怎么样?”蒋介石问王叔铭。

“能投吗?”王叔铭睁大眼睛。

“为什么不能?国家存亡之秋,何惜瓦全?”蒋介石愤然。

交通部长俞大维小声说:“这糜烂性毒气弹是国际公法禁止使用的。再说,”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就怕盟友知道……”

蒋介石看了一眼俞大维,咽下一口唾沫。

一提到盟友,蒋介石就谨慎了。但当胡琏突然从双堆集飞来向他汇报战场颓局、请示突围时,他又想起了那沙盘。

“伯玉,为了你们突围成功,为了此战决胜,我将命令空军对共匪阵地投放糜烂性毒气弹!”

胡琏一怔。

“不如此不足以消灭共匪!不如此不可以改造形势!不如此我们就要亡党亡国!”蒋介石咬牙切齿,似决心与地球一同毁灭。

想起宋美龄从那艳阳高照的地球另一边打来的电话,又使他心头猛地一颤。如果盟友晓得徐蚌会战使用了国际禁用的糜烂性毒气弹,会如何看待自己?还能得到援助吗?他心里一阵阵绞痛。糜烂性炸弹可以不用,但盟友得加紧支援才行。

“达令,”蒋介石握着话筒,心情忧虑地提出,“能不能请盟国多派些军事顾问团?”

“我想请麦克阿瑟将军来华直接指挥哩!”

“当然!当然!只要能消灭共匪,挽回局势,什么都行!他们提什么条件,一概答应了再说。”

便宴之前,顾祝同就打了招呼,说饭后校长请大家看电影。

雄浑的燕赵悲歌,萧瑟的华夏山河,推出片名:《文天祥》。

放映室里,蒋介石挺直脖子坐在学生们中间,一动不动对着银幕。

胡琏时不时从悲壮惨烈的电影故事里回过头来,瞄一眼他那日见憔悴的校长。

蒋介石双眉紧蹙,泪光盈盈,深深地沉浸在这山河破碎、板荡孤臣的历史画卷之中。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曲浩歌传今古,国难当头谁忠臣?胡琏感动了,鼻子一阵阵发酸。“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这国难当头的日子里,蒋介石要的就是这种艺术效果。

电影结束了,放映室里灯光耀眼。

蒋介石缓缓地站起来,神情忧伤地向学生们点点头,然后低下头一步一步地走上楼梯,每一步都踩出一个沉重的叹息。

胡琏望着蒋介石的背影,惊讶地发觉,老头子已心力交瘁了。

前后三四个小时,蒋介石一句话都没说。

直到蒋介石的背影消失了许久,这些将领们才互相看看。他们的神情都沉重万分。

胡琏走到顾祝同跟前,说:“总长,请为我准备飞机……”

是呀,蒋先生还能说什么呢?堂堂正正的国军精锐,居然让过去的“土八路”成千上万地包围消灭,这帮不争气的学生!还有那帮不仗义的美国朋友,不支持、不援助,还尽搞小动作!几天前,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曾报告说,空军总部一位研究人员发明了凝固汽油弹,专利已卖给美国厂商,成批生产出来。据实验,飞机投下一两枚,便把一个村子烧为灰烬。当时蒋介石听后,立即要王叔铭从美国朋友那里搞一批来,对共军集结地实施报复性轰炸。美国“飞虎队”将军陈纳德表示愿意帮忙,从驻沪美国海军舰队借飞机和汽油弹。同时,与行政院长孙科敲定,“飞虎队”执行一次轰炸任务要以美元支付酬劳。谁知消息走漏,陈铭枢先生找到美国大使司徒雷登,说:“蒋介石在军事上已无可救药,陈纳德何必多此一举?大使先生若有心成为未来中美新关系的搭桥人,就应为美国人留个余地。”司徒雷登非常赞同这一主张,出面制止上窜下跳的陈纳德,给了蒋介石一记“黑拳”。

同类推荐
  • 哈周和他的

    哈周和他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

    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饥饿的山村

    饥饿的山村

    一位饱经沧桑的文化人,终于萌生一次写小说的冲动。俄罗斯文学专家智量教授在花甲之年握笔撰写《饥饿的山村》,将那段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苦难历史呈现给世界。小说叙述了一个被判为右派的知识分子,被发配到偏僻荒凉的小山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期间,所目睹的当时农村中那些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的男女老少。在这片凄凉的黄土世界中,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一幕幕悲惨的现实让他铭心刻骨:为了一个馍,美丽的女人一次次献出青春的肉体;饿死的婴儿下葬后转?被人挖出下了锅;为了沾点荤腥气,村里人竟舔吃女人的月经……当所有的欲望都还原到最本初的时候,那种震撼和冲击力是“苦难”二字无法涵盖的。
  •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的代表作。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书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 零点交锋

    零点交锋

    违法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利用法律上的盲点、制度上的漏洞、执法者的疏漏,进行扰乱破坏和躲避制裁。而公安、政法机关却要竭尽全力发现和堵塞一切漏洞,依法打击犯罪,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本书说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预审警官钟子忱和他的战友们排除干扰,不避凶险,与归案或尚未归案的犯罪分子所展开的错综复杂、出生入死的较量。根据一个死囚临刑前夜的交代,钟子忱指挥抓捕两个重要的犯罪嫌疑人。在与之短兵相接的正面冲突中,他为自己的一个微小失误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无意中给了犯罪分子以脱出重围的可乘之机……
热门推荐
  • 绝伪天使公主

    绝伪天使公主

    【好吧,我土了,但我确实很怀念以前在某个网站还未更完的复仇文】那一年他8岁....她七岁......她的童年并没有其他人那么快乐.....爸妈被害....敌人的追捕...使她走上了复仇之路....后来因为逃离...来到了薰衣草园....她与他相遇了....而彼此他们的缘分开始了....‘戒指’‘项链’是他们之间的定情信物.....十年后....她为了复仇来到著名的贵族学院‘桐花’....当她遇见他时.....他(她)认得出他(她)吗....?后来又会怎样呢.....?
  • 随身仙园空间

    随身仙园空间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是灾难?亦或是幸运呢?得到随身的仙园空间,这一切是偶然还是另有安排?主角能够发家致富还是堕落沉沦?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医女不淑

    医女不淑

    作为一个成天疯玩惹祸的熊孩子,陈静把自己的小命“玩”进去之后,穿越成为一枚农村小女娃,从此她开始了鸡飞狗跳的田园生活。直到有一天,她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被坑蒙拐骗上了修习医术的这条路。熊耗子不恐怖,就怕熊孩子会医术。陈静表示,自从学了医术,坑人再也不是什么难题!坑人守则之一:对于腰缠万贯的病患,诊金不开高几倍对不起那些真金白银!坑人守则之二:对于腰缠万贯的非病患,药丸卖不出去,咱还有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仙丹,客官您是要绿豆味、芝麻味、还是番薯味,任君选择哦~可是,陈静渐渐发觉,在她坑人的同时,命运大神也开始波澜壮阔地坑她了……
  • 谢许微尘

    谢许微尘

    许微尘只是一个卖烟花的。起码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一日一日的,等着客人上门,生意惨淡。为什么呢?许微尘觉得,都是魔教的错。嗯,但是魔教那个妖女为人不错,这不,那个妖女正在买自己的烟花。“许微尘,你这个烟花不错,怎么都没人来买?”“因为你。”
  • 天下为聘:娘子快到碗里来

    天下为聘:娘子快到碗里来

    她本是21世界的全能才女,一朝穿越已为人妇,甚至还有了孩子,他本想夺取她身上的转生玉霸为己有,所以对她用尽一切残酷手段,奈何不知不觉间,她已在他心头。为了得到他,他不惜让她恨他。他本安于部落一角,却遇到她,救了她,爱上她,为了寻回她,屡屡身陷险境。他本安之一隅,放弃仇恨,却被她的勇气折服,为了她,他甘愿做她的依靠,一起图谋天下。奈何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一世早已注定她的归宿只有一个,我愿金戈铁马为你君临天下,你可愿一袭红衣为我红袖添香……
  • 秦朝的那些事

    秦朝的那些事

    大秦,中华第一帝国。当附生在始皇之子扶苏身上时,一切的一切都变了。秦朝不再两代而亡,历史也终被改写。这是不一样的大秦,不一样的扶苏,不一样的华夏历史。
  • 蛇蝎嫡女:再世为妃

    蛇蝎嫡女:再世为妃

    前世她云瑶身为嫡女病入膏肓,临死前才明白,伪善庶妹豺狼心思!狠毒渣男狼子野心!只恨自己有眼无珠,遇人不淑,错信他人,最后落了个百毒入体万虫噬骨的下场,被生生折磨而死。重生而来,她不愿再重蹈覆辙,那些个害她折磨她的人,她势必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庶妹善妒,渣男狠毒,她便要毁掉富贵荣华,让他们这对狗男女一无所有!只是前世这个就对自己百般呵护,如今更甚的男人,却让云瑶有些不知所措。
  • 天下英雄刘玄德

    天下英雄刘玄德

    初平元年(公元一九零年),高唐县为黄巾所破,县令刘备逃依公孙瓒,随公孙瓒南破黄巾,西拒袁绍,后受命渡河南下击贼。雄起青州,休言天下无敌手;凌厉中原,方知世间有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
  • 我的瓦洛兰

    我的瓦洛兰

    “你是被诅咒过的,本就不应存在,这里不属于你””不,我存在过,这也是我的瓦洛兰“李小白在一条成为救赎者的道路上,磕磕绊绊的故事。我在青铜三,我为自己带盐...
  • 生死审判官

    生死审判官

    我让你死,你就得死,我就是生死审判官天王老子救你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