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5400000025

第25章 勇敢机智罗瑞卿

4月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担任师政委的罗瑞卿和师长曾士峨一道率军投入了狙敌作战。按当时规定,行军打仗时,军事指挥员走前面,政治领导走后面。可是观音崖战斗一打响,罗瑞卿不顾枪弹纷飞冲到前面去了,他站在火线前沿,观察部队运动情况。突然,一颗呼啸着的子弹打中了他,很多很多的血从他头部涌出,染红了衣服。抬上担架的时候,他已不能说话。受伤的部位在左腮靠太阳穴的地方,子弹打穿脸肋,伤及颅骨,伤势非常严重,经过包扎血还止不住。

抬到医院的时候,血把担架都染红了。医生们在旁轻声说:“恐怕活不了了,通知后勤做棺材吧!”一会儿,隔壁屋子里果然传来了拉锯子钉木板的声音。两个做棺材的人还说:“棺材要做得长一点,那个人可高啦!”这些话罗瑞卿听见了,他想:我可不向阎王爷报到,仗还没打完呢……想着想着,罗瑞卿又昏迷了过去。

罗瑞卿的伤口化脓,高烧不退,医生们几次会诊,都明白,必须用消炎的特效药。可是,医院里只有一点碘酒和阿斯匹林片。药品奇缺,群医束手,拿不出好办法来。

叶青山大夫叫护士小珍上山采药。小珍懂一点草药,她上山去采了些板兰根、青蒿、三棵针、决明子等,煮几副汤药。可是,由于罗瑞卿脸肿胀得厉害,根本张不开嘴,吃一半流掉一半,仍不见效。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靠他自身的抗病能力来慢慢恢复了。

小珍一天到晚忧心忡忡,坐在罗瑞卿的身边,给他作冷敷、喂水、喂饭。罗瑞卿吃不下去,她就多喂几次。

小珍的爸爸来部队看望女儿,小珍讲了罗政委高烧不退的情况。老人是山里的土医生,拿不出什么高明的方剂,找了几味土药,用香油合成药膏,敷在伤口处,有些效果,罗瑞卿的高烧渐渐退了一些。

老人听女儿说,罗瑞卿才25岁,已经是师政委,一再说是红军里头的能人。对罗瑞卿怎么负的伤,非要问个清楚。可是,罗瑞卿不能讲话,老人很着急。

恰巧,杨得志排长代表战士们来看望罗政委,老人非叫杨排长介绍一下不可。

杨得志想了想,痛快地说:“好,要听就讲给你们听!”

那是东固之战。敌人王金钰的部队出了富田。糊糊涂涂地走到东固,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一时间,山上吹号,沟里喊杀,敌人来不及招架,已经像毒蛇一样被红军斩成数段。

这时候,十一师奉命紧急赶到观音崖,堵住隘口,防止敌人逃掉。

观音崖,好一个险要之地。但见群山之中,一峰兀起,那陡峭的峰顶被雾的轻纱严严地遮掩起来,宛如刺入青天的一把利剑。隘口处,怪石嶙峋,一条通道横贯其中,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曾师长部署好兵力,作了简短而富于鼓动性的动员,号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杀敌立功!

十一师埋伏好了。山上、山下、乱石、隘口只有大树、荒草、野花,好像不曾有过一个人。

敌人来了。他们的尖兵排,端着上了刺刀的枪,枪膛里顶着子弹,如临大敌一般。可是,他们什么也没发现。尖兵排过去了。一个连过去了。又一个连过去了。谢天谢地,可以安全通过了。

战士们急红了眼。哎呀,怎么还不吹冲锋号!

又一个连的敌人过去了。

躲在大石头后面的曾师长和罗政委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向号兵挥了一下手。

顿时,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战士们的子弹飞出膛,性急的已经端着枪向敌人冲去!

敌人吓蒙了。醒过来后,妄图夺路而逃。组织起兵力,向我冲击。

罗政委跑到机枪前,对机枪手们喊:“狠狠地打!把敌人消灭在观音崖!”

上来的敌人,有的被打倒,有的吓得屁滚尿流,慌忙逃命。

王金钰岂肯束手就擒。他下命令组织冲锋,一定要抢下隘口。

罗政委一边组织部队作战,一边用手枪射击。

这时,一部分敌人纠集在一起,妄图拼死杀出一条路来。

罗政委挥起手枪高呼:“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上!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敌人像一窝蜂拥上来,战士们拼命射击。有的敌人已到跟前,许多战士勇敢地冲出来,和敌人展开肉搏战。

刀光剑影,杀声震天。战士们杀红了眼,他们只有一个心眼:决不让敌人逃走。

正在这时,一颗罪恶的子弹飞来,击中了罗瑞卿的脸,殷红的鲜血涌现出来,染红了他的上衣。

“政委,你负伤了!”通信员大叫。

“打!”罗瑞卿忍疼喊出一个字,趔趄一下,几乎摔倒。

战士们看见自己的政委负了伤,高喊着:“杀啊,为罗政委报仇!”

曾师长听说他负了伤,急忙命令卫生员跑过来包扎伤口。

“老罗,你下去!我来指挥!”曾师长说。

他摆手,意思是关键时刻,我不应该走,留下来对大家也是一种鼓舞。

战斗结束了。

敌人的电台还在“SOS!SOS!”地进行呼救。

周围的敌人都龟缩在工事里,只顾保存自己的性命,谁也不出来救王金钰一命。

东固一战,歼敌二十八师全部和四十七师一个旅的大部。

老人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临走时对罗瑞卿说:“罗政委,我是山野之人,医道不精,回去找找看,有什么好药,一定送来。”

老人走后下久,罗瑞卿出现了险情。

小珍和护士长都几乎哭了,半夜里唤醒叶青山:“叶大夫,叶大夫,快!罗政委怕是不行了!”

叶青山跑去一看,他的脸烧得像猪肝一样紫红,鼻翼扇动着,在急促地喘气。

“肺炎!”叶青山惊骇不小,“大叶肺炎,怎么办?”

药!上哪儿去弄这救命的药?

他继续高烧,咳出的痰,铁锈一样的颜色。

“把痰拿去化验!”叶青山吩咐。

显微镜下,出现了大量的肺炎双球菌。照理说,应该进行X光透视。然而,在严重封锁中坚持工作的红军医院,连一台X光机也没有。

罗瑞卿又处于昏迷状态了。

药!药!叶青山急得跺脚。救命的药,你在哪儿?上长汀,去找傅连璋院长吗?唉,此时长汀又落入敌人之手。上兴国、吉安去买?对,派人去一趟吧!可什么时候能买回来呢?再说反动派盘查甚严,要冒风险的!

罗瑞卿在说什么?听不清好像在喊“打!”“冲!”危险中,他仍然挂记着战斗!

叶青山大夫认定,唯一的希望还是靠中草药。他和小珍等几个人出去了。爬高山,钻密林,采了不少草药。可是怎么也找不到知母,缺这一味,药效不佳。

小珍想了想说:“我回家一趟,找我爹问问。”

“万一没有呢?”叶青山愁眉紧锁。

“那……”她也没主意了。

他们怀着不安的心情下了山,回到驻地,罗瑞卿还在昏迷之中。再一看,小珍的父亲又来了。

叶青山顾不得寒喧,急切地问:“大伯,没有知母怎么办?”

“知母?”老人忙答,“咱这儿有!”

“可是,问遍山里人,都说没有。”叶青山说。

老人笑了:“知母,那是你们有学问的人说的名字,咱们山里人叫它鬼子油草、羊胡子根。好!你们稍等,我去去就来。”

老人出去一顿饭工夫,拿着一大把知母回来了。

叶青山又和老人一起研究了方剂,添几味,减几味,文火煎煮,五副下去,罗瑞卿又被从死神那儿夺回来了。

但是,他的伤口却没有痊愈,常常发炎化脓,嘴仍然张不大,吃饭要使劲往嘴里塞,说话也受了影响。

一直到后来,叶青山给他换药,无意中发现一块碎骨,小心取出来,他的伤口才开始愈合。

罗瑞卿的病情化险为夷。

这次受伤,给他留下了终生的纪念——由于面部神经受损,造成了说话吃力。

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出来,驶向武汉、重庆。

罗瑞卿穿一件长衫,头戴礼帽,手里拿一张报纸,从船舱里出来,站在甲板上装着欣赏两岸风光,实际上是暗暗察寻有没有特务、暗探,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黄浦江上,到处停泊着外国船。有的船员竟然对这艘破旧的小客轮吹口哨,扔绳头。

“妈的,欺人太甚!这些不得好死的家伙。”一个商人边掸掉衣襟上的灰渣边骂。

罗瑞卿看看他,意味深长地说:“这都是友邦啊!”

“狗屁!”商人走过来,“国父说联合世界平等待我之民族。可现在把洋人捧成什么了!简直——”

“先生,”罗瑞卿轻声制止说,“莫谈国事,小心隔墙有耳!”

“对对,对对。”商人叹息一声摇摇头,“我看你像个教书的人,要是碰见那帮家伙,这话只能吞在肚里了。”

罗瑞卿一阵高兴。这就是说,这身装扮、气质,的确像教员,一般地说,可以唬过去了。

夜里,躺在地铺上,罗瑞卿为离开上海这个魔窟而高兴,也为未来的工作担忧。

一年前为了报考武汉军校,第一次出三峡,向东而去,如今,却是由东向西,拨马而回,离家乡越来越近了,转念一想,不,这不是回头路,是逆水而上,是拼搏,是斗争。

妈妈如果活着,她会支持我的,她已经恨透了那吃人的旧世界,幺姨婆怎么样了?她太软弱了,不肯抗争,也许已经屈从于那可恶的旧势力了。外公呢?还那么顽固吗?他如果知道自己真的成了“砍头党”,一定会暴跳如雷,怒骂不止吧?

船经过镇江、南京、九江、武汉,继续前行。为了防止引起敌人注意,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他极少上岸,只是坐在铺上翻小说。

第四天傍晚船抵宜昌市。他提着简单的行李下了船,在江边一家小旅店里住下来,临睡前,老板打招呼说:“现在时常半夜查店,请各位客人注意点。”这就是说,这里也十分紧张。

果然,半夜时分,传来紧急的敲门声和吆喝声:“开门,开门!查店,查店!”

“来罗,来罗!”店老板连忙跑过去强装笑脸说:“老总别急,就开门,就开门!”

“快点!”

“是罗。”

店门打开了,冲进来四个“黑老鸹”警察。

“有没有共产党?啊?”他们吵嚷着。

“老总,哪儿的话,我这里都是安分守己的客人,哪儿来的什么共产党!”老板连忙递烟,又急忙递上了旅客登记簿。

……

一场惊扰过去,罗瑞卿多了一个心眼:宜昌敌人活动猖狂,应该摸摸情况,再去接头。

第二天,他先换了一家旅店,然后才上街了解情况。

这里显得紧张。国民党兵在码头、街道上巡逻,警察三三两两到处乱窜。

僻静处,他拐进了一家小饭馆,见女老板待人和气,店中客人不多,便问:“这地方怎么不大安静?”

女老板搭话说:“看来你是外乡人,不了解我们这里的情况。宜昌是进出四川的码头,你想想能不严查严防吗?听说,在我们这儿抓了好多共产党,你可要小心,没事少出门。”

两天中,他初步掌握了一些情况,又去接头附近看了一次,盘算如果遇到意外情况怎么应变,从哪儿向哪儿跑,心中有底,才去接头。

第三天傍晚,他轻松地向预定地点走去。

周围似乎一切正常。有的小店铺在关门,有的开始点燃蜡烛。在接头地点斜对过,一家油盐店却灯火辉煌,店老板坐在冷冷清清的柜台前,不住地向外张望着。罗瑞卿不由吃了一惊:有夜里出来买盐的吗?得再观察一下。

他若无其事地向一个小烟摊走去。买烟时,他有意无意地向周围环顾了一圈,发现接头地点门口有个掌鞋的小摊,那掌鞋的也许是……

他想了一下,点着烟,进了那个院子,没有站在那户门口对暗号,而是径直向里走去。这里还住了另一户人家,男主人正在屋里吃饭,女主人坐在门口洗衣服。

“哦,吃饭哪!”他装成老熟人的样子,边打招呼边向里走去。“你是……”男主人疑惑地站起来,上下打量着。

“吃了饭没地方去,到你这儿来坐坐!”他连忙递眼色,用手示意他坐下来。

“啊,哦!”那人还是一脸问号,又看看门外。女主人沾了一手肥皂沫进来了。

“我是来走亲戚的!”他压低了声音,“怎么那家的门关着?我怕有事,到你这来坐坐,请给个指教。”

男主人会意地点点头,看到妻子进来,便朗声招呼:“老程来了,泡茶。你也是,好久不见都忙什么了?”

这声音显然是一种暗示:附近有人,可能在偷听。

罗瑞卿说:“你吃你吃。我这一阵手头比较紧,大哥借我的那20元钱……”

“哎呀,真,真对不住,我,我……”显然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好。

罗瑞卿摆摆手,从容地说:“大哥,别急,别急,没有你就先用着,不是外人。”

女主人显得有些胆怯,把洗衣盆抱进屋里,不时打量罗瑞卿。

不宜久留,他想着脱身之计。

“那家,”男主人压低声音,“被抓走了,说是——”

他做了一个手势,不让对方再说下去,又凑近一些说:“请大哥送我出去,像平常送客那样。”

男主人点点头。

“你喝茶呀!”男主人说。

“不了,我还有事,到老刘那儿看看。他病了,两天没照面了。”罗瑞卿站了起来。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屋门,来到小院。罗瑞卿细细观察那接头地点的门扉,木门虚掩,里面很可能有埋伏。如果推门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安全地到了门口。

“大哥,回去吧。”罗瑞卿伸手握别,真的该好好感谢这位普通的居民,如果不是他……

男主人“唔唔”两声,手直发抖,显然他十分紧张。

“大哥,别急,有钱再还我,你先用!”罗瑞卿又紧紧握握那人的手。

他们谈话时,那掌鞋人不住打量着罗瑞卿。

罗瑞卿转身走了。他没向来路走,而是拐进另一条小巷。

回到旅店,罗瑞卿思忖起来,地下交通站肯定被敌人破坏了。怎么办?没有交通指引,是寸步难行的。马上回上海,也不妥。

小店里不安定,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他是个文静书生显得挺特殊,弄不好,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他连换两次旅店,便不敢再换了。宜昌城不大,这么换来换去兴许会出什么变故的。

于是他当机立断:设法找到工作,有了掩护身份,伺机行动。

怎样才能找到工作呢?他想起了一句话:“亲不亲,故乡人。”在这“川鄂咽喉”之地,是不愁找不上一个四川同乡的。有了同乡,再进一步联络感情,总可以交几个朋友。

果然,在交往中,他结识了宜昌二中的一位王教员。他老家也是南充县,为人正直厚道。在他介绍下,罗瑞卿进学校当了教员。

有了栖身之所,他急忙向上海写信,用暗语报告了情况。大意是:大哥,你好。我来宜昌。表弟生病住院,我一时到不了表姑家。该怎么办,大哥指教。

回信处,他不敢写二中,他怕暴露自己,便写了一个邮局的名字。

那时候,一般收信地址不明的信,都插在邮局信袋里。寻信的人,去那里认领。这办法,给罗瑞卿提供了一个方便。

他一面等信,一面教书,又要防范随时发生的搜查、被捕的事。他的言谈、讲课中极力避免谈政治、谈时局的问题。王老师偶而谈起国民党如何腐败、如何捕杀爱国学生的事,他就劝阻说:“说多少咱们也改变不了这个现状,算了,埋头教咱们的书吧。”一天,他在讲《桃花源记》的时候,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老师,魏晋的时候,尚有这种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社会,我们能有自由平等的生活吗?”他听了,真想讲一讲社会发展史,讲一讲革命斗争的必然性,但是他忍住了,只是说:“要求自由平等,这是人的天性。只要我们努力,就能达到。”那启发人斗争的革命理论,他统统憋在肚子里,一个字也没说。

下课铃响了,他抱起教案走出教室,训育主任正站在门口。他几乎打了个冷战。这家伙是有背景的,人们称他为“特务狗子。”

训育主任对他殷勤地笑笑:“啊,下课了,你讲得很好。”

“主任,您听我的课了,请多提宝贵意见。”他谦恭地说。

“不,我刚走到这儿,只听了一点。”训育主任跟他并肩往办公室走去。

“主任,我经验少,教学水平低,”他说,“那个学生提的问题我没回答错吧?”

“很好,你回答得可以。”训育主任说,“什么自由平等,简直是赤化理论。”

“我看,”罗瑞卿替那学生开脱说:“可能是读了什么社会学著作,生吞活剥一气,不是赤化吧?”

“也是,也是!”训育主任勉强地笑笑,“你说得对。”

罗瑞卿更加警惕了。不能叫这个国民党的特务抓住任何把柄。

一个月过去了,上海仍未回信。他十分焦急,是没收到信,还是发生了什么情况?或者已经来了信,插在这里,被什么人拿走了?拿走也不怕,用的是化名,找不到他。只是下一步怎样行动呢?

一天,王老师慌慌张张地把他找去说:“事情有点不妙,训育主任那混蛋在调查你!”

罗瑞卿一愣,说:“你讲详细点。”

原来,训育主任早就注意他了。因他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一举一动,常常无意中露出一点军人气质,这个特务分子就嗅上了。

训育主任偷听罗瑞卿讲课以后不久,找王教员谈话,转弯抹角地打听罗瑞卿的来历,问到底从什么地方来的。

怎么办?马上走?可到哪儿去呢?到湘鄂西吗?没人接应,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回上海吗?接不上头,又会过起那种流浪的日子。党啊,为什么还不来信。

在困境中,他想出了一套伪装自己的办法,开始终日研读古诗文,面对当前的国共斗争表现出十分淡漠。有一次训育主任问他:“请问,你对三民主义有何见解?”

他表现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引经据典说:“孔孟讲仁爱、仁政,杜甫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都是讲爱民、悯民,三民主义不也是这个意思吗?”

不上课的时候,他常常抱卷诵读古诗,或者写几首七律、绝句之类。

中秋佳节,学生请老师一同望月。

大操场上,篝火熊熊。一面玉镜,高悬中天,在这穷富相差甚远的社会里,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罗瑞卿多么想发挥在中学时演说的天才,在几百名学生面前,分析社会现状,传播革命真理,痛斥蒋介石的背叛行径。但是他不能。那样无异于引火烧身。

训育主任当然想听听罗瑞卿此刻有什么言论。他特地提高了声音,请罗瑞卿在学生面前演讲。

罗瑞卿一副谦恭样子,一再推托,实在推不掉,他站起来说:“中秋佳节,月儿最明,我们应该咏月,歌月,舞月!我给同学们朗读古诗一首。”

然后高声吟咏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日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声调朗朗,一副陶醉的神态。从此,学生说他是“古董迷”、“学究派”。他从不反驳,只是一笑置之。

那位训育主任对他说:“你怎么不喜欢新诗,新诗也有名著!”

他故意问:“谁?”

“徐志摩、敦沫若,都出手不凡啊!”训育主任装出高深莫测的样子。

他知道,这又是试探,便摇摇头,笑道:“新诗也许不错。但我喜欢古诗。古诗如陈年佳酿,越品味越醇香。新诗像加了水的酒,味道太淡了。”

“哈哈哈。”训育主任说:“哎呀,你呀你呀,真是老古董了。”

罗瑞卿不能使他捞到什么。

等了又等,终于收到了上海的来信。党指示说:交通站一时恢复不了,要他速回上海,另行分配工作。

他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党啊,您终于来信了,太好了,太好了!我马上走。

怎么走呢?偷偷走掉?不行。这样会引起敌人注意,对王老师不利,应该正式提出辞职,大大方方地走开。

这样,在收到上海来信的第三天,他找到校长,说家中来信,父亲病危,急需回家料理,而且还要处理田产,一时回不来,请求辞职。校长表示挽留,又客气一番,同意辞职。

训育主任听说了,立即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一定要替他买回重庆的船票,还要送他上船。

这家伙脑子里打的什么鬼算盘?难道要上船捉人吗?他索性假戏真唱,同意训育主任代买船票,又在饭馆要了几个菜,请训育主任、校长、王老师等几位吃了一次。

等上船时他才发现,训育主任上了船,说也去重庆。妈的,这个鬼东西,真的盯上了自己。他表面上显得十分高兴,暗地里在计划怎样甩开这讨厌的家伙。

开船以后,他一直护着手中的提包。训育主任看他把钱放在那里了,而且还有一包挺硬挺沉的东西,说是孝敬父亲的,也许是一件值钱的物件,训育主任想。罗瑞卿和这位陪同者,一直喋喋不休地讲着他的父亲如何忠于党国,如何在当地有威望,反正不让他脑子有转圈的工夫。

船到秭归,靠岸之后,罗瑞卿站起来向码头上张望,在寻找什么,突然他眼睛一亮,惊喜地叫道:“主任,码头上有卖桔子的,我去买一些。您口渴,吃这个好。”

“不用,我——”

“主任,你看好我的东西,我去了马上来。”又低下身子贴近他耳朵说:“我的钱和两个金戒指都在里面呢,你小心点。”

“唔唔,你快去快回!”训育主任把提包往自己身边拉了拉。

罗瑞卿上了岸,他确实买了两斤桔子,可他没有再回那艘船上,而是挤在人流中,上了另一艘开往武汉的船。

船“轧轧”响着起了锚,向江中驶去;不一会儿便顺流而下了。

他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心“怦怦怦”跳得厉害,偷偷向左右瞄了瞄,人们都在干自己的事,谁也没注意他。

该死的训育主任,不管你打算干什么,都落空了。你拿走那只提包吧,里面一分钱也没有。在他不注意时,罗瑞卿早把钱转移到自己身上了。对于那个又硬又重的东西,是一个石头牛。也算一件“宝物”吧!训育主任,如果你能懂得那含义就好了。你呀,蠢笨如牛!

同类推荐
  • 唐宋谁的锅

    唐宋谁的锅

    大唐之后,中国封建王朝再无真正盛世。两宋之后,游牧民族第一次真正入主中原。这一切究竟是李唐王室骄傲自满招来的悲剧?还是赵宋官家胆怯懦弱引来的梦魇?本书从武则天末年的政治动荡讲起到南宋幼帝坠海结束。以皇帝为经,用历史事件作纬,来探讨这两个王朝在历史长河中产生的深刻影响。
  • 御赐法医

    御赐法医

    他原本是一个推理和法医技巧都很精熟的刑警,但是却长期被卧底生活所困;然而上苍给了他机会穿越,成为了包拯跟前的红人展昭;不过,金子就是金子,他放到什么地方都会放光,或许他的到来将彻底颠覆仁宗时期宋朝的命案情况。且看一代御赐法医的传奇生活。
  • 世界上下五千年2

    世界上下五千年2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元

    本书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全面反映元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
  • 地上成都

    地上成都

    新版《巴蜀文化丛书》包括《地下成都》《地上成都》《人文成都》《湖广填四川》《客家人》五册,从古蜀文明遗址、文化标志、人文掌故、近代移民史、客家文化源流等方面,对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
热门推荐
  • 帝弟,唯爱

    帝弟,唯爱

    他,以九族代价独存世间,唯有她能解其心,狂妄与卑微并存,“她若不喜,这天下与我何干!”她,七巧玲珑心,胸怀天下,却又绝情心狠。遇见他是缘是劫?一见倾其颜,二见舍真心,三见误终身。世间有一种人,生于情,长于情,终于情。
  • 美男子的江湖

    美男子的江湖

    暗涌激流的年代,帝母成为了各国争夺的对象。一个应了帝母之命的女子,在四年的时间里画下了生命的句号。她的逝去又会给封苑造成什么样的波动?得遗书者得天下,一封遗书,王侯皆想染指。封苑的命运将如何,最终又将是谁主沉浮?莫无风离家寻姐,消失了半年的姐姐又在何方?莫无风有该何去何从?短篇《流殊》已完结,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
  • 猎爱红唇

    猎爱红唇

    “凡间若有人吻你额上的灵印,灵印消失,那人便是冥王转世!”火凤凰化身的她是冥界王后,千年前,冥界与仙界大战,冥王七魂六魄被打散,堕入凡间。千年后,为寻找冥王下落,冥后自愿堕落人间化为凡人,在这个群雄割据倾轧的乱世寻找前生的记忆和转世的情人!到底谁是冥王!
  • 方士世家

    方士世家

    方术之士千年传承,红白黑青四大方士家族,千年来互相牵制,四大世家,医、卜、星、相各司一职,彼此守候着千年的秘密。我只是个普通的小人物,23岁之前过得平平淡淡,可是没有想到在爷爷失踪以后,我居然经历了一场诡异的旅程,从秦岭山脉中的上古遗迹,到黄河源头的诡异神庙,再到千年古城下的迷宫,最后的答案居然在千里之外的缅甸野人山,一段段梦幻一样的经历,一次次幸运的死里逃生,终于我知道了四大世家流传千年的秘密,也明白了我自己的身世。
  • 纯洁:俩位男神恋上我

    纯洁:俩位男神恋上我

    这是伊千夏上大学的第一天,她正在美梦中,可是她的手机这时候有人打电话了!她接起电话:讨厌是谁破坏了我的美梦啊!这个时候她的好闺密微微大喊今天是你大学开学点典礼,还睡懒觉啊!她可是路痴,可怜的求闺密:可是我不知道这么去啊!你也知道我是路痴,。。。。。。。。。。。
  • 青春无悔青春疯狂

    青春无悔青春疯狂

    在最美好的年华有最好的你们夜空中的星星会有不发光的时候夜空中的月亮也不会一直是圆的
  • 陀枪师姐

    陀枪师姐

    众人皆醒,我独醉----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很常见,凭借比古人先进的思想和智慧,往往过得风生水起,把古代人耍得团团转,一个想法一个动作都让古代人看傻了眼。如果一个古代人来到现代社会又怎么样?会不会像个傻子一样遭到现代人的嘲弄?她的思想,她的习惯,能否适应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 霸爱浓情我的老公大人

    霸爱浓情我的老公大人

    如果说,遇见他,是一场意外中的意外。那么,这会是一场美丽得令人心惊的意外,犹如桃花灼灼盛开般的绚烂、夺人心魄。五年前,她遇见他,在这里狼狈不堪的逃之夭夭。五年后,她又遇见了他,却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他低沉喑雅的声音猝不及防的传入她的耳膜,语气狂妄霸道:“给你五千万,做我的女人。”然而,她不怕死的一脸决绝、沉静的说道:“抱歉,我拒绝。”在五年前,南小陌是一个坚定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拥有者。并且,她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帅哥是个好东西。而五年前的那一夜也就是她人生观价值观的分割线,世界上是没有完美无瑕的男人的。往往长得帅得人,零部件都是不怎么好的,或许性格上甚至有些变态。
  • 帝君三世盛宠:陌上云歌行

    帝君三世盛宠:陌上云歌行

    【宠文,男强女强】她是穿越而来的亡魂,面对困境,步步为营。一朝解开封存的灵力,看她风华惊天下。他是四域各国都惧怕的神秘人物,腹黑千年,却独宠她入骨。似真非真的梦里,他在她耳边呢喃:上穷碧落下黄泉,我只为你一人。现实中,他诱她入怀,自卖自夸:“除了我,谁还配娶你?”她:“……”还能再自恋点吗?当天子印再度现世,当七海秘境的神秘岛族跨越归墟海眼,四域之地风起云涌。浑浑浊世中,看她与他如何携手登上世界之巅,在四域大荒里谱出一首旷世恋歌。【原创作品,请勿模仿^_^坑品保证,放心阅读】
  • 每天读点博弈论

    每天读点博弈论

    博弈论原本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所以说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止的博弈游戏,每一步进退都关乎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