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5400000003

第3章 领导上争执恶化

1928年上半年,周恩来似乎不知不觉地陷于忧郁之中,尽管他的身体在香港已经康复,现在又回到了他久已熟悉的地方上海,同党的新领导人也明显和好了,而且还同他的妻子重新团聚了。在过去的一年中,他曾完全错误地估计了蒋介石,从而使上海工人面临一场令人震惊的大屠杀。以后,他按想法干,摆脱了俄国顾问的束缚,并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暴动,但由于领导人的优柔寡断和错误地估计了对手,这次暴动最终一事无成。周恩来本来应该成为党的领导人,然而受惠的却是别人。这可能有某些更为深刻的原因。

这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国外举行代表大会。然而,中国同志虽轻松地不再受国民党的折磨,但在俄国人的监督下却受到更大的折磨。甚至政治局候选人的名单也是由布哈林提出的。

党的情况不好,由于党员人数下降而士气低落,由于同国民党决裂而迷失了方向。它决心暂时放弃推翻国民党的尝试,集中精力在农村搞游击战和在城市搞地下工作。周恩来有先见之明地告诫别人,如果他们在农村地区征兵,他们就必须同农民旧思想的腐朽影响作斗争。但是如何才能把领导人团结起来呢?在莫斯科代表大会上出现了许多集团和派别:工联主义者、象毛泽东这样的面向农村的红军领导人、青年团集团、托洛茨基派,最后还有当时三位承担主要压力的领导人李立三、瞿秋白和周恩来。人们也许曾预期在南昌大失败的责任问题上会发生某些争吵,但这却是一次和解的代表大会。三位“出名的”领导人同意相互容忍,而不让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或工人领导的新敌对派别有钻空子的机会。三位领导人不信任这些人的非知识分子成份。

经过妥协,一个来自上海实际上并不知名的工联主义者、船工领袖成了总书记。但实际工作是由李立三和周恩来分担的。周恩来决定充当李立三的“得力助手”,工作上与之紧密配合,使党和共产主义事业得以在中国振兴,但让李居于更高的正式职位。

他们组成了一个很好的班子,正如他们在法国时那样。周恩来温文有礼,李立三有如此雄辩的才能,而且,他们对中国的需要具有相同的理性上的洞察力。他们也许有一个默契,尽管俄国的帮助对中国党是必不可少的,但莫斯科影响中国同志的行动这一点精明的手段减少到最低限度。

但是,周恩来前一年的错误并没有被完全放过。象其他领导人一样,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听布哈林的训话。这位俄国人宣称,“周恩来同志,你是负责中国党的军事事务的。你应该能比较精确地估计你们人员的实力。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那就不会遭受这么多的灾难,不会如此盲目地求助于武装暴动。”

但这位俄国人没有想让他为自己辩护,他转而平心静气地斥责坐在周旁边的瞿秋白。

周恩来和他的妻子1928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苏联度过的,他们于年底回国。现在他让李立三负责处理他们的共同工作,而周恩来自己则不受干扰地从事改组党的巨大任务。他是带着许多关于秘密警察的俄国式新思想回国的,秘密警察可以在今后艰难的岁月中保护他的同志们。为此,他现在组织了一个特别机构,并任命在上海暴动中他的黑社会上级、声名狼藉的顾顺章来负责。

1929年夏天,当李立三在军事战略和没收土地问题上同他分裂时,他的建立一个稳定领导的希望破灭了。在9月一次党的会议上,这两个人不断争吵。船工领袖回忆说:“我一直充当他们的调停人。”这位领袖在名义上是党的负责人,但这是他力所不及的。

周恩来对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危险感到关切。特别是第四军表现出“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如单纯军事观点、流寇思想、军阀主义残余。”由周恩来授意的,并于9月发出的中央委员会致第四军的信,对问题作了充分的说明。周说:“红军中右倾思想如取消观念、分家观念、离队观念与缩小团体倾向,极端民主化,红军脱离生产即不能存在等观念,都非常错误,毕源于同志理论水平低,党的教育缺乏。这些观念不肃清,于红军前途有极大危险,前委应坚决以斗争的态度来肃清之。”

在井冈山,毛泽东显然是具有领导潜力的人物,而希望两方面都能满意的周恩来指示他不要发脾气,并出来按这些路线领导改组第四军。他命令别人来模仿毛的井冈山。并在一份红军的通告中写道:“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宝贵的经验,而且这些经验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此之前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所有党支部和全国各红军部队必须学习这些经验。”

周恩来同李的争执恶化了。有勇无谋的李现在想要准备一次红军对政府军的总攻。1929——1930年的冬天,这两个人每天都就此进行争论。李越来越被他自己作为“中国的列宁”的个人威望所迷惑了。与这种妄自尊大相对照,周恩来既不关心个人的权力,也不关心个人的声誉。他只关心所能做的事情的实质,这就是为什么他不反对李的党的领导地位和为什么他能在权力空间中生存如此之久的原因。

1930年初,周恩来从他的上海秘密总部建立起一个异常强大的军事支持网,这种支持来自各省由许多忠于他的指挥员所指挥的部队。麻烦的是,中央委员会中他那些热情奔放的同志们过快对他的军事组织计划寄予了过多的希望。纯粹出于实际原因,周恩来不得不放慢军事集结,并把红军指挥权的集中弄得模糊不清。这两个方面都使李立三感到失望,他要求直接向军队下命令,要他们准备好对大城市进行另一轮攻击。而周恩来的稳健也许很好地使党和红军避免了分裂。

可以说,周恩来在抛弃了李立三主义的夺取大城市的战略之后,现在正向毛泽东靠拢。毛在江西的形势和政策很快被证明是共产党夺取政权的最好途径。作家韩素音提出了这样的论点:这不是小看富有天才和献身精神的周恩来,以及他在领导南昌起义和后来汕头起义时所表现出来的巨大个人勇气、事业心和献身精神……但是,冲击城市的行动,不管意义有多么重大,并未导致党和军队的重新改建。

1930年初夏,周恩来再次被召到莫斯科,朋友们把这看成是最后提出要给他们“冕”。他一下火车就立即被想了解中国情况的俄国人包围了。由于感情容易冲动的文学家瞿秋白和歇斯底里的蛊惑人心者李立三现在已失去了信任,周恩来就被当作中国唯一的明智和老练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而受到他们的尊敬。7月,周恩来应邀向苏联党代表大会发表讲话——这是少有的荣誉,而且是第一次给中国人以这种殊荣。在他的讲话中,他详细讲述了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民与城市工人之间的“不协调”。共产国际在一个新的指示中全部重述了这些话,只删掉了他煽动性的断言即“中国革命运动的新高潮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这一宣言对李立三是一个让步。

周恩来沉浸在莫斯科的欢迎之中。一位同志回忆说:“斯大林对他非常欣赏,赞扬他在处理军事和情报工作方面的一贯优良成绩,并夸奖他的才能和政治眼光。”他同克里母林宫负责中国事务的新人巴甫尔·米夫相处得很好。

李立三在国内正忙着往自己的脖子上套绞索。他制订了另一个在俄国军事帮助下夺取大城市的富有迷惑力的计划,并命令第四军去攻打长沙作为开端。第四军这么做了,但未能守住这个城市。

8月底,周回到中国,他得到了俄国人的充分信任。俄国人指望他9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改组中国党的领导。瞿秋白正在筹备这次会议,但没有周,他不敢着手。曾设想在这次会上将向李立三摊牌的同志失望了。瞿是会议主席,而周带着他的一贯特性成为第二把手。他们两人都没有真正谴责李立三,而把他的错误看作是策略上的错误,他们提出了一份报告,指责李“过高估计了局势的发展速度”。

结果是密切了党的团结,李立三仍是最高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其中引用了一句李的主义即:“新高潮”的到来是无可争辩的。这句话,周曾在莫斯科重述过,但在决议的俄文本中却被俄国人删掉了。然而,为了安抚共产国际,周设法任命新近回国的、俄国人训练出来的“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集团的领导人王明担任这项高级职务。

周还使汇集在上海的代表们确信,他们同共产国际并无不和之处。当中国领导人筹划南昌和上海起义时,共产国际在原则上并未反对,只是“反对在今天或明天马上起义”。换句话说,中国中央委员会由于“在程度上和速度上”过高估计了革命的发展,仅仅犯了“个别的策略上的错误”。象往常一样,俄国人错误地判断了中国人在外国批评面前保持团结一致的本能。

周接着作了他著名的少山报告,赞赏者把这一报告视为党发展中的一个主要文件。在这一广泛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国内形势的报告中,他首先论述了同共产国际分歧的性质。他争辩说:“今天尚没有全中国客观革命形势,也就是在今天尚不是全国的直接武装暴动的形势。”“中央的错误,是否路线上和国际不同呢?完全不是的。路线上没有什么不同的”,当然,中国中央委员会犯了一些错误。

“我自己也犯了错误。三个月来的工作总结,我们是接受国际批评,指出立三同志在思想上多负责一些,但不能允许任何同志的挑拨,如孟雄同志那样说‘立三主义’等话,同样在检查工作中,也是以集体精神来执行自我批评的。”

这使周恩来有机会把注意力从李身上转移到批评李的人的不当手法上去。

但在周的报告中有大量的东西都是积极的。关于富农问题——是没收他们的土地,还是保住他们的亲善——他宣称:

对富农有两种左倾毛病,在经济方面没收富农的土地,在政治上杀尽富农,这不但不应如此对待富农,在目前这样做,更加要动摇中农的……但今天决不能使中农离开我们。

同类推荐
  • 五代十国我称雄

    五代十国我称雄

    高高在上,请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画。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夸。一个现在特兵种穿越到五代乱世。一把十字弩,一柄长刀。且看他如何赢得江山美人。
  • 跟着王爷上梁山

    跟着王爷上梁山

    一个失宠的皇子,一个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公务员,一个被家族驱逐的浪子,一个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还有一个来去如风行踪缥缈的盗贼。这样的五个人因为机缘的巧合,走到了一起。一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在大宋那片阴云密布摇摇欲坠的天空下,书写着一段又一段传世佳话……
  • 穿越之三国世传

    穿越之三国世传

    一名叫星辉的宅男在家里碎觉的时候,一个雷从天而降一下子劈中电线导致主人公穿越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 清末大军阀

    清末大军阀

    士兵:队长,非洲这里实在太穷了,我们也要抢吗?队长:抢,都抢,不抢不是人英伦女王:你还讲不讲道理了!某混混:格老子的,你见过拿枪的跟人讲道理啊?罗斯福:哦no,哦no,哦nonono....天皇:雅美蝶~混混:我只是想抢点吃的填填肚子而已,都是那群天杀的王八羔子闹大了,居然扛着战舰上岸抢!。。。本来应该是这么牛逼的才对,为什么刚睁眼,小鬼子就打上来了?。。。水晶新手一枚,只敢弱弱的举个旗,没有粉碎历史的勇气,当什么穿越者来着。
  • 窃国大盗

    窃国大盗

    穿越康乾盛世,适逢三藩之乱,他明知康熙帝不是好惹的主,却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一刀宰了皇帝,怂恿叛军与朝廷对掐,暗中积蓄大军坐收渔翁之利图谋天下,坐拥江山美人!
热门推荐
  • 欲火焚身相近离

    欲火焚身相近离

    她们都是有自己梦想的女人,为了心爱的男人,让她们踏上了无比艰险的历程,就是失去生命也阻挡不了她们的脚步,而她们的男人尽让她们尝尽了种种人生冷暖
  • 闽中八府

    闽中八府

    本书记述了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建宁府、昭武府、延平府等八府的文化、美食、历史等内容。
  • 怪异小子

    怪异小子

    失去记忆的建辉,意外遇到雷光城医生,跟着医生追查出了一个雷光城的另一个秘密,这秘密背后隐藏着什么呢?他一路追查,医院诈尸,坟墓寻根,山脉兵工厂,这段丢失记忆的背后到底是谁在操作呢?
  • 招尸墓想

    招尸墓想

    本书为中国式夺宝奇兵,分为盗墓,考古,寻宝三个部分,讲述的是一个天生异禀的少年,身怀家传玄学绝技,又在一个偶尔的机会,被一盗墓高手看中收为弟子,学得一手摸金本领,于是开始踏上了盗墓行业,先后在四川,湖南,新疆,塞外,云南等地作案,在北京一役不幸被捕,却因祸得福,被秘密调入国家某考古队,就有了后来《秦始皇地宫》,《塔克拉玛古城》《成吉思汗墓》,《喀纳斯湖水城》,《西沙群岛大宝藏》等一系列的考古故事,又因成绩突出,最后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寻宝俱乐部,在全球各地寻找那些遗失的珍宝,像《路易十六宝藏》,《托普利兹深水湖沉宝》,《所罗门王宝藏》,《846箱黄金》,《幽灵船上的财宝》等等。他究竟是谁?有着怎样的本事?这些故事又有多离奇?详情请看《招尸墓想》。
  • 半世雨落半世花开

    半世雨落半世花开

    她从小独来独往,一个阳光的他出现了,还有另一个霸道的他出现了。她选择的是雨落,还是花开?
  • 震天大圣

    震天大圣

    山村小子为救父母和通天义结金兰;为妹妹报仇,为兄弟打抱不平,为伏羲、神农伸张正义。诸多原因给予一身,又身兼开启九天之门的重大任务。正式和仙佛两界宣战,自封震天大圣。生性豪迈结交妖界七大圣等人,大战仙佛。为破坏修罗界的阴谋,他心系苍生,再次统领众仙大战修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魔界更是虎视眈眈,道路越发艰难,他将如何一步步的走下去,并完成打开九天之门的任务……究竟是魔是仙,神器在手,天下我有,大圣出山,谁与争锋!脍炙人口的句子、通俗易懂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心旷神怡的故事、酣畅淋漓的节奏,不辱你的耳目。新书发表,求关注!
  • 哥在日本当侦探

    哥在日本当侦探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无法让科学解释的事情,同样也有许多隐藏在科学背后的秘密,一位自称可以看见灵的在日本留学生侦探,在学生间广为流传。一位美丽的高中女生,出于好奇,也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终于鼓足勇气推开那扇被视为怪人的灵异部大门,而随之而来的却是难以相信的事实,以及无穷无尽的惊险与麻烦。PS:大家请加群,幺柒洞洞贰洞洞幺玖
  • 无尽战帝

    无尽战帝

    一掌动乾坤,一拳破九霄。无尽之域,我为战帝。
  • 重生之嫡女婉歌

    重生之嫡女婉歌

    前世,沐婉歌亲娘早逝,被姨娘庶妹哄骗蒙心。夫君勾搭上庶妹来杀自己为她扫路,一往情深交付错了人。重生一世,定要撕下他们的伪装,还她一世安好辉煌!却发现,原来还有自己前世不曾知道的秘密。
  • 前妻的男人

    前妻的男人

    余归晚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闺蜜竟然会替她把老公照顾的那么好。当闺蜜挺着肚子来找她的时候,余归晚二话不说直接给了她一巴掌,冷笑道:“凌薇,他要是想娶你的话,让他亲自来跟我说。”离婚,对余归晚来说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却让她知道一个真理,男人爱你的时候,你是宝,不爱你的时候,你就是路边的一根野草。遇上莫辰逸是余归晚生命中最大的一个意外,在她最潦倒的时候,他将她收留了。余归晚:辰逸,可是当遇见你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无法逃避,我愿意倾尽我的一生再爱你一次。莫辰逸:晚晚,真正爱一个人是不管她身在何处,我的心都会随着她离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