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6700000029

第29章 G·E·斯塔尔

整个18世纪,在理论方面的突破首先表现在化学上。化学革命的完成和燃素说有关,最终到拉瓦锡止。

燃烧是很古老的现象,人们在原始社会就会利用天然火,后来学会人工取火。火这种燃烧现象使人类由愚昧走向文明。

火和燃烧现象最受化学家关注,因为许多化学过程中均有燃烧现象。人们冶炼金属,需要燃烧;人们做熟食物,也需要燃烧。在18世纪以前,人们崇拜火,认为火是圣物。

17世纪,化学家们大都发现了空气对燃烧的必要性。在这以前,很多人都注意到木柴烧成灰后重量比原来减轻了,由此人们推测燃烧时有某种东西不在了,逃离了。而人们又看到烧后的灰烬不易燃烧,于是很容易认为逃离的东西就是易燃的东西。

当时人们有一种解释惯例,对物质的重量、磁性、光度、热量、弹性等等用某种性质的素解释,由于有了这些素而有了这些性质。比如说重量是重素起作用,磁性是磁素的作用,弹性是弹素作用,热性是热素起作用,等等。

但谁也没见过这些素,于是人们认为这些素是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极其强的东西。这种解释是由于人们的思想单纯造成的。波义尔受这种思想影响,提出“火素”说,他认为火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是由具有重量的“火微粒”构成。

燃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波义尔的同时代人德国化学家贝歇尔。

贝歇尔于1635年出生,1669年他发表了《地下物理学》一书,提出了三种土元素:玻璃状土、油状土、充质土。一切能燃烧的物体里都有油状土。贝歇尔的三种划分恰好对应古希腊的三元素说,并没有多少独创性,但他提出了油状土逸出的观点,认为燃烧使得油状土逃离,只有玻璃状土留下来。

这个说法在贝歇尔的学生那里系统发展,提出了燃素说。他就是斯塔尔。

斯塔尔1660年出生,是普鲁士国王的御医。他认为燃素到处都有,如果在大自然界,便引发雷鸣电闪;如果存在于活的生命体之中,就构成生物的活力因素。受万物有灵的影响,斯塔尔认为,燃素存在于矿物之中,使矿物燃烧,而且使矿物具有成为它自身的性质,有了燃素,每种东西才是自己;失去了燃素,就是灰烬,灰烬是死的。如果灰烬得到燃素,就可以再成为矿物。

“燃素”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从火开始”。这个词早就出现了,在斯塔尔那里成为术语流传开来。

燃素说之所以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当时人们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可以用它来解释。比如斯塔尔认为,化学变化就是物体释放与吸收燃素的过程。凡是氧化过程,斯塔尔均认为是燃素逃离的过程。斯塔尔还认为,金属生锈与木材燃烧是同一类化学过程,都是失去燃素的过程。

硫磺的燃烧也是释放燃素的过程,之后硫磺变成了硫酸,而硫酸放入松节油加热的过程就是重新获得燃素的过程,硫酸还原成硫磺。

燃素说基本没有科学价值。但是直到18世纪末拉瓦锡发现了氧气之后,燃素说才被推翻……这种错误的观点竟然能流传百年,表明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化学发展的缓慢和不易。而燃素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们在习惯思维限制下做出的种种错上加错的行为,为世人警醒。

同类推荐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为日本天皇老师、日本阳明学代表人物高濑武次郎写给日本商业、军事精英的心学大传,也是介绍阳明先生一生最为权威版本。高氏王阳明传与《传习录》《年谱》《名儒学案》一起并称为研究王阳明的重要资料,对日本、韩国,乃至中国的杨明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译者历经三年,便跑日本、韩国、美国及中国各地图书馆和私人藏家之所,偶然机遇高价获得此1915年广文堂再版本。读完此书才会真正明白高氏为什么评价王阳明说:“日本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凯恩斯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凯恩斯

    凯恩斯革命”并不是一场闹剧,也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人类思想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人类关于政府与企业角色安排问题的思维进程中有益和必要的一步,它深化了人们对于企业自由经营和市场机制的认识。
热门推荐
  • 五代花月夜

    五代花月夜

    镜中花,水中月;花月不解相思夜,五代花月有闲恨,此去化解相思劫,看花开花谢,叹月圆月缺。花月一群:13199122
  • 天上掉下个帅老公

    天上掉下个帅老公

    不就是睡了午觉吗,一觉醒来这怎么床上多了个穿古装的帅哥,一脚把他踹下床,呃,必须认定一个事实,他,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穿越了,而且好死不死穿越到了她的床上,事情大条了,该怎么处理他好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大教主

    无限大教主

    我从末世走来,带着一身的尘埃,穿过那莽莽的时空,降临在无限的时代。末世灾难,人类罹乱。生死难料,人心变换。我要以瘦弱的身体,给炎黄撑起一片天。我要以不强的内心,给炎黄开辟一个宗教。使他们心有皈依,摆脱灾难。纵使身死,定将无憾!
  • 剩女灵溪的异界

    剩女灵溪的异界

    现代剩女李灵溪穿越异界,遇到重重迷雾...这个身体到底是谁?无路可走有空间可生存,还能种粮种药材。为何有看不见的敌人,不怕-我有神奇空间...遇到的都是些神马..你说你是神兽-我收了当宠物,你说你是王子,要俺对你负责-我管你谁,我只是路人甲,俺是无辜的..俺只是一心想回家的女人哦
  • 闯仙

    闯仙

    村民们膜拜的仙人,却是毁家灭族的祸首。亲眼目睹奇祸的林轩,意外获得神秘玉片之后,凭借着那时不时浮现在脑海之中的仙诀妙术,一步一步走到巅峰。修仙界的奥秘之门,随着他的步伐而不再神秘。埋葬仙骨的险境,迷蒙难渡的死海,万妖汇聚的妖殿……都留下了他的传说……
  • 绝世千翎:妖媚王爷特工妃

    绝世千翎:妖媚王爷特工妃

    南越夜家夜千翎,天生怪病,被国师算出将来会给整个南越带来巨大危机,乃不祥之人,九岁时被家中赶了出来。意外丧命后机缘巧合下华夏隐秘特工同名夜千翎穿越到了这里。四年后归来,她已身家财产多过皇室,医术精湛到闻名四国,毒术NB到天下无人能敌,再配上惊为天人的容貌……从此,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庶姐庶妹?恶毒姨娘?冷情父亲?天生怪病不祥之人?她夜千翎呵呵哒!看她如何从弱小开始,一步一步靠自己的能力、智慧、杀伐、果断、腹黑,与他携手并肩,站在与他同一高度,走向整个大陆的巅峰!
  • 再生缘:绝世孤女

    再生缘:绝世孤女

    她,本是天之娇女,无忧无虑,不料,父亲被杀,满门背叛,成为孤女。亲人?呵!见鬼去吧!一夕穿越,崭新人生!他,夏国七皇子,目空一切。他冷眼看着这世间所有人,如跳梁小丑!然,唯独她,绝宠无双。“那年,梅香袭人,乱了你我。岂不知,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是情还是债,你我之间,到底,是谁,负了谁。说不清楚.......”今生,换我守护你,可好?
  • 明末天下行

    明末天下行

    (失败的书,失败的我,再写下去不知何日是尽头,书友们对不起,老域还要养家,不能继续了,只能将这一段时光做为美好的回忆!)明末,华夏大地进入一个纷争的时代,各方势力层出不穷,大明、后金、东林党、大顺、大西,你方唱罢我登台,没有妥协,只有你死或者我亡。罗曼诺夫王朝、西班牙王国、荷兰王国、大明海盗更是趁着华夏的纷争都在偷偷地贪婪地吞噬着华夏大地的血和泪。杨兴定来了,一名很普通的小市民,一名曾经很普通的消防士官。他来了,他悲哀过、迷茫过,曾经很想再次肩负起救火队员的职责。当用他的双眼、用他的身体,看到了、体验了这人吃人的时代,看清了这世间的一切善与恶,他放弃了救火,毅然拿起火种在华夏大地上点燃了一把更大的星星燎原之火。
  • 偷爱:改造玻璃CEO

    偷爱:改造玻璃CEO

    被堂弟带去玻璃酒吧看美女,这是什么品味?他居然不知道那个女人是谁?!只记得淡淡的桂花香味,重点是他从此犯上了女人恐惧症!该死的女人,我不要做玻璃!选择玻璃做自己孩子的爸爸是最明智的,不用担心男的找上门,孩子可以遗传爸爸的漂亮贴心,总之好处多多啦,于是她到了玻璃酒吧觅猎物。
  • 狼给人发奖

    狼给人发奖

    选入这个集子的文稿都是寓言,大致上有五个特点:一是现代气息比较浓郁。寓言发展到今天,必然融入现代气息。这既是寓言作家应当认知和践行的,也是读者要求和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