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67400000013

第13章 生平仕履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云:《咏史诗》三卷,“唐邵阳胡曾撰”。《唐才子传》卷八《胡曾传》云:“曾,长沙人也。”案此二说看似矛盾,其实均不误。《唐诗纪事》卷七一胡曾《寒食都门》诗云:“二年寒食住京华,寓目春风万万家。金络马衔原上草,玉钗人折路傍花。轩车竞出红尘合,冠盖争回白日斜。谁念都门两行泪,故园寥落在长沙。”又胡曾《长沙》诗曰:“江上南风起白,长沙城郭异咸秦。故乡犹自嫌卑湿,何况当时赋人。”《全唐诗》卷六四七。检《通典》一八三《州郡》、《旧唐书》卷四〇《地理志》,西汉时有昭陵县,属长沙国;东汉时改为昭阳县,属长沙郡;西晋则以避司马昭之讳而改称邵阳县,仍属长沙郡;隋朝亦然;唐初分置邵州,邵阳为其属县之一。案唐人习惯称用古地名,而邵阳又长期隶属于长沙,则所谓“长沙人”及“故园寥落在长沙”等,即用古地名以概其籍。但就唐代地理划分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籍贯乃邵州邵阳县。后人于胡曾之籍,或谓长沙,《百川书志》卷一四集志三唐诗胡曾《咏史诗》,《九嶷山志》卷一《陵庙》。或谓邵阳,《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一《咏史诗》条,《邵阳县志》卷九《人物》。即以此因。

关于胡曾的生年,有论者谓:“《宝庆府志·胡曾传》载:‘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辟曾掌书记。’胡曾在《谢路相公启》中说:‘感潘生之岁月,已叹二毛。’用的是‘潘鬓’典故,说明他当时正是三十二岁,由此可以推知他出生于839年。”钟葵生《胡曾点滴》,《求索》1983年第6期。案公元839年相当于唐文宗开成五年。此说虽大抵在理,但又不尽然,若再深考,尚有可议。据《剑门寄上路相公启》云:“某筚户庸人,荷衣贱子,道惭墨妙,业愧笔精。效枚叟之文章,虽怜《七发》;感潘生之岁月,已叹二毛……伏惟相公……早执化权,久司政柄。今则暂辞龙阙,来镇龟城,将军之细柳虽新,丞相之盐梅仍旧……曾实惭孤陋,叨沐招延,郑驿将穷,燕台渐近。”《文苑英华》卷六五四。既谓“已叹二毛”,则知其约有三十多了。此处用“潘鬓”之典,只是一种约指,并非确实岁数。又谓路岩是“暂辞龙阙,来镇龟城”,知其已经驻节成都。再谓自己是“郑驿将穷,燕台渐近”,知其尚在由汉中前往成都的路上。案路岩于咸通十二年四月至十四年十一月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资治通鉴》卷二五二懿宗咸通十二年四月条、咸通十四年十一月条。那么,胡曾是否即于咸通十二年受辟掌书记而作此文呢?并无明证。也可能是十三年,甚或十四年。合此数端观之,谓胡曾生于开成五年(839),尚不确凿。如谓生于开成前后数年间,则庶几近之。《英华》卷六五五《谢赐钱启》云:“自叹龙钟,谁知牛铎……伏惟相公英风独振,不得伟量孤标,椎葛亮之秤心,负姜维之斗胆,内安宗庙,外却蛮夷……是以昨者不度庸陋,辄有干祈。”此亦在路岩幕府作者。古人一过四十即常常自称老矣。胡曾于咸通末年既“自叹龙钟”,而“龙钟”乃老态之谓,则至少也有四十岁了。由此逆推,其出生又约在文宗大和年间了。

《北梦琐言》卷七:“进士高蟾,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实风雅之罪人。薛许州谓人曰:‘倘见此公,欲赠其掌。’然而落第诗曰:‘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春风怨未开。’盖守素之分,无躁竞之心,公卿间许之。先是胡曾有诗曰:‘翰苑何时休嫁女,文章早晚罢生儿。上林桂枝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罗隐亦多怨刺,当路子弟忌之,由是渤海策名也。”案《太平广记》卷一九九《高蟾》条所引《北梦琐言》,“文章”作“文昌”,是。案“薛许州”指诗人薛能,“渤海”指高蟾,“策名”谓进士及第。据《直斋》卷一九《高蟾集》解题、《登科记考》卷二三乾符三年条,知高蟾于僖宗乾符三年进士及第,则其落第诗当作于此前。而胡曾下第之作又先于高诗,那么,胡曾至迟在乾符三年之前已屡次举进士而不第。《唐才子传》谓胡曾“咸通中进士”。《唐才子传》卷八《胡曾传》云:“曾,长沙人也。咸通中进士……尝为汉南从事……今《咏史诗》一卷……及《安定集》十卷行世。”案《唐诗品汇·诗人爵里详节》:“胡曾,长沙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汉南节度从事。有《咏史诗》一卷、《安定集》十卷行。”从文字叙述上看,似节自《唐才子传》。若然,则传文“咸通中进士”一句在传抄刊刻时出现了文字讹脱。故《唐才子传》谓胡曾于咸通年间进士及第,实不可据。案[韩国]任元彬《唐末五代的咏史诗》谓:“胡曾,生卒年不详,咸通进士。”(《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此盖据《唐才子传》而误。《四部丛刊三编》所收影宋抄本《新雕注胡曾咏史诗》卷端大题下次行署“前进士胡曾著述并序”,又米崇吉《续序》有“近代前进士胡公名曾”之语。案唐人习称进士及第者为前进士。《唐国史补》卷下。观此,胡曾似乎于咸通年间登第。然而,咸通末年,胡曾在《剑门上路相公启》一文中说:“诚宜世弃,敢望时来,方嗟碌碌之生,忽忝之幸”。又在《谢赐钱启》中说:“囚拘翰墨,围轭尘泥,虚费宣毫,枉销蜀缥……。是以昨者不度庸碌,辄有干祈,方虞按剑之勃然,敢望梦刀之莞尔。俄颁清俸,遽恤白衣”。显见得咸通时,胡曾并未登第,犹为一介无功名出身之白丁。又《太平广记》卷一九九《高蟾》条谓高氏所作落第诗“无躁竞之心”,而胡曾及罗隐落第后却作“怨刺”之诗,“由是[高]蟾独策名也”。《唐诗纪事》卷六一《高蟾》条在引述高氏与胡曾的落第诗后说:“时谓[高]蟾无躁竞心,后登第。”意谓彼等幸与不幸,在于怨刺不怨刺。由于高蟾落第表现得很平和,“无躁竞心”,而罗隐及胡曾则赋诗“怨刺”不已,故而高蟾终于博得一第,胡曾及罗隐便终生名落孙山。事实上,罗隐确是终其一生,屡举不第。《旧五代史》卷二四《罗隐传》,《唐才子传》卷九《罗隐传》。既然是将胡曾与罗隐并举,可见其亦终生不第者。《诗薮·外编》卷三云:“唐举子不中第者,《语林》、《剧谈》所纪外,又有来鹏、宋济、严恽、王、李洞、胡曾……”可谓得实。

胡曾多年以王府记室参军事之职为剑南西川节度幕府掌书记,前文所引《剑门上路相公启》、《谢赐钱启》,即为干谒剑南西川节度使路岩并应辟为幕僚之作。又《鉴诫录》卷二《判木夹》条云:“高相公骈统临益部,兼号征南,蛮陬闻名,预自屏迹矣。然时飞一木夹,其中惟夸兵革犀象,欲借绵锦之江,饮马濯足而已。高相公于是经营版筑,置防城勇士八千,命胡记室曾以檄破之,仍判回木夹。胡曾破之数联,天下称为奇绝。”《唐诗纪事》卷七一《胡曾》条云:“高骈镇蜀,南蛮时飞一木夹,有借锦江饮马之语。[胡]曾时为书记,以檄破之。”案,“记室”为记室参军事之省,“书记”为掌书记之省。据《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志》:亲王府有属官记室参军事二人,从六品上,掌表启书疏,为职事官;节度使幕府有属僚掌书记一人,为使职。《通鉴》卷二五二僖宗乾符元年正月条胡三省注曰:“唐制,节度使幕属有掌书记……以掌表书翰,以书记之任也。”大凡有职无官的使职,其本身不具帙品,均需兼带职事官以定之。由此知胡曾在剑南西川节度幕府是以王府记室参军事的身分为掌书记。那么,胡曾何时始为此职?案以上所引《鉴诫录》及《唐诗纪事》均谓在高骈镇蜀之日,后人据此,多以为然。而高骈于僖宗乾符二年至五年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唐方镇年表》卷六《剑南西川》条。则胡曾之任幕职似乎始于此时。其实大谬不然,应始于路岩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时候。兹考辨如次。

《鉴诫录》卷二《判木夹》条在记述上引之文的同时,又完整抄录胡曾“破木夹”牒文,《全唐文》卷八一一即据此收录,并拟题为《代高骈回云南牒》。而牒文末有夹注曰:“此答木夹书元是胡曾与路岩相公镇蜀日修之,非为高骈相公也。何光远误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〇小说家类《鉴诫录》提要:“夹注不知何人所为,但宋本即已如此。”所驳甚是。又上引《唐诗纪事》在“以檄破之”后记曰:“兼有诗云:‘辞天出塞阵云空,雾卷霞开万里通。亲受虎符安宇宙,誓将龙剑定英雄。残霜敢冒高悬日,秋叶争禁大段风。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功。’”计氏于诗末注曰:“或曰:路岩镇蜀日,[胡]曾为之。”当以注为是。案牒文云:“止于囚系使人,放归彼国,始乎小怨,终此深仇,吞噬我朗宁,虔刘我交趾,取我越,犯我益州。”检《新唐书》卷二二二中《南诏传》下,路岩之前的几任节度使与南诏的关系处理不当,曾扣留其使者,后虽放回,但终招致怨恨,南诏遂南攻交趾,北掠蜀地,进而围攻成都多日。此与牒文所言形势正合。又案牒文云:“仆官是宰衡,位当侯伯,披坚执锐,虽则未曾;济河焚舟,平生所贮。”据《旧唐书》卷一七七《路岩传》、《新唐书》卷六三《宰相表》、《通鉴》卷二五二:路岩在朝为相八年,于咸通十二年夏四月癸卯日,以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充剑南西川节度使,此与牒文所谓“官是宰衡,位当侯伯”,正相符合。且路岩此前从未有过率兵征战之事,亦颇合“披坚执锐,虽则未曾”之语。直至其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才等到领兵驰骋疆场之机,实现平生所愿,也与所谓“济河焚舟”之喻相合。又以其身带使相之衔,故而胡曾于《剑门寄上路相公启》一文中谓路岩是:“将军之细柳虽新,丞相之盐梅仍旧。”然而反观高骈,则不甚合。据《旧唐书》卷一八二《高骈传》、《新唐书》卷六三《宰相表》、《新唐书》卷二二四下《高骈传》,知高骈从未在朝为相。而其以藩帅为使相,诸史记载互异。据《新书》本传、《通鉴》卷二五二载,是在咸通十四年九月(本年七月,僖宗即位),时任天平军节度使。而据《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纪》载,是在乾符六年十月,时由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处置等使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江淮盐铁转运、江南行营招讨等使。而《旧书》本传所载,则更在此后。至于在剑南西川节度使任上是否加平章事之衔而为使相,诸史并无明文。此其一。据诸史记载,高骈祖上世代为将,本人出身行伍,久从征战,屡建武功,故与牒文“济河焚舟,平生所贮”之谓不合。此其二。又诗中有“亲受虎符安宇宙”之句。案《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志》:“节度使掌总军旅,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辞日,赐双旌双节。”而路岩以在朝宰相受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得以亲受此等礼节,故可誉为“亲受虎符”。高骈则由天平节度转任剑南西川节度时,直接赴任到成都,并未入京朝见而受命。《新唐书》卷二二四下《高骈传》,《通鉴》卷二五二僖宗乾符二年正月条《考异》。可见与诗意不合。综观此三点,知牒文与诗当作于路岩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咸通十二年至十四年之间,则胡曾之为幕府掌书记亦当始于此时。

《鉴诫录》卷二《判木夹》条在“天下称为奇绝”后节录了胡曾所为檄文数联,《唐文拾遗》卷二三即据此收录,并拟题《代高骈檄南蛮》,或近是。案《唐文拾遗》谓:“胡曾,《全唐文》八百八有传”,则粗疏之甚。兹检《全唐文》,胡曾小传及遗文实见卷八一一。《唐才子传校笺》卷八《胡曾传》笺文云:“《旧唐书》卷一九下《僖宗纪》云:‘乾符元年(874)四月,以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兼郓州刺史高骈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盖咸通十四年(873)十一月路岩离蜀后胡曾仍留剑南西川节度幕中,故《邵阳乡土志》云:‘路岩,高骈继之,辟曾如故。’是。”此说大致不差,但引《旧书》本纪说高骈受命为剑南西川节度是在乾符元年四月则不确。案路岩于咸通十四年十一月调离西川,而高骈调至西川,即使依《旧纪》所言在乾符元年四月(咸通十五年十一月改元乾符),半年之间,在南诏严重扰掠的形势下,蜀地竟无节帅,似不可想象。据《新唐书》卷二二二中《南诏传》、《通鉴》卷二五二僖宗乾符元年十二月条《考异》及乾符二年正月条、《唐方镇年表》卷六《剑南西川》条,知接替路岩者为牛丛,时在咸通十四年十一月至乾符二年正月,再继任者方为高骈,是在乾符二年正月至五年正月。显而易见,《旧纪》有误。因此,《邵阳乡土志》以高骈为继路岩者,自属失误。胡曾于乾符二年至五年间留任高骈幕府当无可疑,但此前是否在牛丛幕府供职则未能知。

《直斋》卷一九《咏史诗》解题云:“曾,咸通末年为汉南从事。”《唐才子传》卷八《胡曾传》:“尝为汉南从事”。案“从事”泛指藩镇节帅自辟而又兼带职事官虚衔的府僚。《嘉定镇江志》卷一五《从事》条考证曰:“凡曰从事者,亦幕府幕僚之异名,判官、支使、掌书记等之总称尔。”又“汉南”指荆南节度,驻节荆州江陵府。胡曾《贺高相公除荆南启》云:“伏以相公承家业峻,开国勋高,术妙六奇,图精八阵……东周士庶,咸居沸鼎之中;西蜀蒸民,西在春台之上。盖由人事,岂属天时。”此显指高骈。又云:“某家在湖外,即出关中,遂假道于荆关,获起居于梅鼎。仰将军之大树,敢议营巢;窥丞相之巨川,唯希在藻。”《英华》卷六五二。知所谓“为汉南从事”者,即应高骈之辟,至荆南幕府为佐吏,惟不详其以何身分掌何职。据《通鉴》卷二五三僖宗乾符五年正月条:“庚戌,以西川节度使高骈为荆南节度使兼盐铁转运使。”知胡曾之为荆南从事亦当始于此时。

《增订注释全唐诗》卷六四一胡曾小传:“尝为山南东道节度从事。”不详何所据?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僖宗乾符六年条考定,胡曾于乾符六年前后为延唐县令。大抵可信。

《唐才子传》卷八《胡曾传》云:“遨历四方,马迹穷岁月,所在必公卿馆。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奇士也。”此谓胡曾“遨历四方”云云,似若不虚。除已考知在西川、荆南为幕僚者外,也曾在山东、江南等地干谒。如《谢赐钱启》云:“以山东藩镇,江表节廉,悉用竖儒,皆除迂吏,胸襟龌龊,情志荒唐,入则粉黛绕身,出则歌钟盈耳。但自诛求白璧,安能分减黄金。虽设朱门,何殊亡国,徒开玉帐,无异荒墟。遂使甯戚无扣角之歌,邹阳乏曳裾之地。”唯有亲临其地,方得如此感受。又曾远赴岭南干谒。如《自岭下泛到清远作》诗曰:“乘船浮下韶水,绝境方知在岭南……不为箧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全唐诗》卷六四七。可谓明证。还游历过中原、河北、陇西、两湖、江东等地。《渑池》诗曰:“日照荒城芳草新,相如曾此挫强秦。”《孟津》诗曰:“秋风飒飒孟津头,立马沙边看水流。”《豫州》诗曰:“策马行行到豫州,祖生寂寞水空流。”《颍川》诗曰:“今日浪为千里客,看花惭上德星亭。”此乃游中原之证。《黄金台》诗曰:“北乘羸马到燕然,此地何人复礼贤。”《邯郸》诗曰:“晓入邯郸十里春,东风吹下玉楼尘。”《摩笄山》诗曰:“春草绵绵岱日低,山边立马看摩笄。”此乃游河北之证。《陇西》诗曰:“乘春来到陇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齐。”此乃游陇西之证。《岘山》诗曰:“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洞庭》诗曰:“五月扁舟过洞庭,鱼龙吹浪水云腥。”《陂》诗曰:“行行西至一荒陂,因笑唐公不见机。”《柏举》诗曰:“野田极目草茫茫,吴楚交兵此路傍。”《江夏》诗曰:“今来鹦鹉洲边过,惟有无情碧水流”此乃游两湖之证。《五湖》诗曰:“东上高山望五湖,云涛烟浪起天隅。”此乃游江东之证。案以上所引诗句皆见《全唐诗》卷六四七。当然,某些诗篇所写的游历之地,当属虚拟,而非实至,盖以其时之形势不得然也。张政《讲史与咏史诗》四《胡曾咏史诗》论曰:“如《不周山》……,此山在虚无飘渺间,自共工以后未闻有至者,胡曾果何缘而至此!此外如《涿鹿》、《瑶池》、《流沙》、《夹谷》、《长城》、《平城》、《回中》、《居延》、《李陵台》、《铜柱》、《玉门关》、《泸水》等等,料亦非曾所能尽至。或其咏怀古迹稿颇多,最后按史籍加以补充,而为求体例精纯,不得不语气画一,遂杂拟作之篇。”推论近实。至如谓胡曾“所在必公卿馆”,则未必尽然。窥其对“山东藩镇,江表节廉”的“怨刺”之深,盖以未得“馆”之故。至于又谓其“上交不谄”,则大为失实。路岩滥充相位八年之久,“既承委遇,稍务奢靡,颇通赂遗。”《旧唐书》卷一七七《路岩传》。路岩罢相出镇成都时,“岩出城,路人以瓦砾掷之。”“西川节度史路岩,喜声色游宴,委军府政事于亲吏边咸、郭筹,皆先行后申,上下畏之。”《通鉴》卷二五二懿宗咸通十二年四月条、咸通十四年十月条。但观胡曾所上启文,岂得谓之“上交不谄”耶?

《旧五代史》卷六九《胡装传》:“胡装,礼部尚书[胡]曾之孙。汴将杨师厚之镇魏州,装与副使李嗣业有旧,因往依之,荐授贵乡令……十三年,庄宗还太原,装候于离亭,谒者不内,乃排闼而入,曰:‘臣本朝公卿子孙,从兵至此。殿下比兴唐祚,勤求英俊,以壮霸图……’装学书无师法,工诗非作者,癖于题壁,所至宫亭寺观,必书爵里,人或讥之,不以为愧……同光初,以装为给事中,从幸洛阳。时连年大水,百官多窘,装求为襄州副使。四年,洛阳变扰,节度使刘训以私忿族装,诬奏云装欲谋乱,人士怨之。”案后梁篡唐,割据河东的李氏政权不承认,仍奉唐正朔,故传文中的“十三年”即指天十三年,当后梁末帝贞明二年。同光为后唐庄宗年号。本传谓胡装死于同光四年,去唐亡仅二十年,则无疑是由唐入五代者。以此上推,其祖父胡曾当为唐文宗时人,与诗人胡曾的生活时代非常接近。但本传谓其祖父为礼部尚书,其亦自谓是“本朝公卿子孙”,可见此胡曾与诗人胡曾乃同名同姓的两个人。

同类推荐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一年之痒

    一年之痒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页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
  • 蒋介石宋美龄在南京的日子

    蒋介石宋美龄在南京的日子

    蒋家王朝从建立到稳定是一部血腥的征伐史。蒋介石宋美龄镇压工农运动、消除内部政敌、荡平地方军阀、“围剿”工农红军、打击进步势力,一切皆有案可稽。蒋介石宋美龄从重庆还都南京,是被拥为“民族英雄”的,殊不知三年多时阔,便江山易主,蒋宋只落得个栖身孤岛的下场。南京的辉煌是瞬间的,而心结却是永恒的。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收有“大浪淘沙”、“马站着睡觉”、“茗余琐记”、“四合院的话题”、“初冬的春意”等散文。
  • 中国经典诗文集-唐五代词选

    中国经典诗文集-唐五代词选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本书内容包括:凤归云(征夫数载)、抛球乐(珠泪纷纷)、菩萨蛮(枕前发尽)、浣溪沙(五里滩头)、望江南(莫攀我)等。
热门推荐
  • 都市红尘录

    都市红尘录

    牛叉的师门,不一样的徒弟,疯狂的修炼,疯狂的工作,最终将会走向成功,需要的不紧紧是毅力,更多一点的是耐心,细看主角如何成功,慢慢品味人生!
  • 圣心:校草我们谈个恋爱吧!

    圣心:校草我们谈个恋爱吧!

    妈妈一夜嫁入豪门,却不认我这个女儿了!竟然让我当商场上的牺牲品。好吧!反正只是见一面。我到了约定好的餐厅等了一会儿就进来了一位大叔,他完全可以当我爹了。全程我都是以笑脸相迎。回到了家我妈竟然要我嫁给他,我只能说我要上学来回答她,她竟然破天荒的答应了。但是她后面的话更要我吐血,她要我在第一次考试中考前五,我一个中等生我怎么可能考前五。不过,学校里有两大校草,我看上了路笙第一大校草。当顾以夏回到家后发现路笙就是路叔叔的儿子,那自己考前五就有机会了.......嘿嘿嘿(某人一脸阴险)
  • 偏门

    偏门

    盗门三只手,千门两颗心。兰花情全假,红门手非真……张易,原本是千门小骗子,尽得“偏门”传承,以叵测人心的千术、变幻莫测的盗术、惊悚诡异的幻术……游历都市,谱写现代都市的偏门生活。
  • EXO:魔法奇缘

    EXO:魔法奇缘

    这是关于exo的魔法小说,不为什么,就是为了当初生命之树的12子,即使现在困难重重,我们也会坚定内心的信仰,exo永远是完整的!weareone!
  • 家有蛇夫:溺宠财妻你别跑

    家有蛇夫:溺宠财妻你别跑

    一跤穿越,离浅弦只觉得自己是中了八百年不遇的霉运。穿就穿吧!世人皆知南离的钟离公主风华绝代颜倾天下……但草包一枚。世人也知道北夜寂王爷面貌不堪天生就是一哑巴……但土豪一枚。当草包遇见土豪,会生出怎样的火花呢?宫宴之上,当美艳倾城的草包公主出现在面貌不堪的土豪王爷面前会是怎样。某女是这样想的,长得不好看木事,反正她又不在他面前晃悠。哑巴一枚也木事,最主要耳根清净啊!只要有钱就行了!因为钱是万能的呀!嫁就嫁了!直到木已成舟,某男才幽幽开口:“美人甚好,只可惜胸太小。”已弃坑,勿收藏!
  • 北大清华最佳CEO讲座——最有价值的十堂管理课

    北大清华最佳CEO讲座——最有价值的十堂管理课

    执行就是一切,公司中最强大的执行力是克服一切管理困难的利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细节决定成败,不注重小节,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取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 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本书是青少年茁壮成长的最好礼物,指引青少年渡过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探究青少年成长的心径,揭示他们内心的奥秘,挖掘他们问题深层的根源。这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让青少年看到自己波动的情绪下涌动的暗流;让父母看到青少年的心灵深处,了解青少年最需要什么;让老师看到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实质,理解青少年的困扰!对儿童青少年的家长、中小学教师和其他青少教年教育工作者也极有参考价值。
  • 盛世欢宠:亿万新娘

    盛世欢宠:亿万新娘

    这是一个腹黑的大灰狼如何欲擒故纵的圈到一个小白兔的故事。
  • 权倾天下:王爷你冷静

    权倾天下:王爷你冷静

    因一场意外魂穿异世,成为大婚之日被拒之门外的将军府废材九小姐,斗渣男,虐贱女,信手拈来。闲来无事,逛逛青楼,一不小心惹上了权势滔天的摄政王,从此以后一对欢喜冤家将青缘大陆闹的天翻地覆。
  • 天地问情劫

    天地问情劫

    星辰浩瀚,肃杀天地,乱世易主,相遇却难相守;是这异数蕴藏的命运隔绝了缘分,还是已布下天罗地网的棋局注定了结果,道是谁也无法逃脱得了这一劫数;林竹:“我只是凭靠着他曾经的仙力存活,如今,也该还给他了。”璎珞:“渡云哥哥是上天赐给璎珞最好的礼物,可是,璎珞知道,渡云哥哥的心里只有她……”李渡云:“我真的是一个煞星,为什么我身边的人会一个接一个地离开,而我却什么都做不了……”贪婪,妒忌,仇恨,究竟是何故造就了这一出动荡的天下……刘世安:“天下大乱又如何,我只要对得起自己便足够了!”踏过了冥途,却踏不过那段殊途;有等待,便会有归来吗?一场牵绊半生的梦,终究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