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1100000010

第10章  三个温暖的谎言

云都服装店专门经营老年人和儿童衣服。李秋华从农村来到城里后,就一直在这里干,老板对她很不错,她干得也很卖力,一晃就是三年。

这天,一个中年妇女进了门,她左瞧瞧右看看,把那些老年服装的价钱统统问个遍,还没有买的意思。李秋华心里一惊,莫非她是到这里摸行情来了?再看看她的穿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很有可能是倒腾服装的小贩。幸亏自己把价钱都报得挺高,并暗暗地拿定注意,一定咬准价不松口,让她休想从这里套出底牌。

最后,那个中年妇女在一系列老年套装前停住了脚步,又问了一遍,“这一款式的老年套装,多少钱?”李秋华有些不耐烦地说:“三百六十五,这款式老年时装,是时下最流行的。”凭经验而论,这种人杀价最狠也最难缠,她们惯用伎俩就是连珠炮似的挑毛病。李秋华静静地站在一边,冷眼旁观,心想,今天我看看你怎么表演。

谁知那个中年妇女砍起价来,并不是很内行,还有些心不在焉,只是略微地抻抻价,就以三百五十元成交。这真有点出乎李秋华的预料,看起来自己今天遇到的不是摸底价的主,而是一个土老冒。随之心里不禁一喜,今天自己刚开张就小赚了一笔,好运头。其实这套时装,一百就能卖,多卖出部分,李秋华可以拿到百分之二十的提成。

接下来那个中年妇女并没有掏钱的意思,而是张张嘴,欲言又止。拿我开涮啊,李秋华来了气,生硬地问,“你到底买不买啊?”

中年妇女犹豫了一会,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了,“买,不过,一会,我妈进来的时候,无论她看上哪一件,你都说在一百元以下,行吗?”

李秋华疑惑地问,“为什么?”

中年妇女叹了口气,“今年,我把妈妈接进城过年,想给她买件好一点的衣服,可她说什么也不要。今天,我好不容易把她带出来,她一看百元以上的衣服,问也不问,就说不合适。连转了几家,我妈都说没有相中的,我知道,其实她是心疼我的钱。”

李秋华不置可否地看着那个中年妇女,她卖了这么长时间衣服,还头一次碰到这样的买主。那个中年妇女看到李秋华没有言声,又乞求着说:“这些年来,我妈穿的都是我的旧衣服。最近,又查出她心肌肥大,最多只有四五年的活头了,就是一年四季她都穿新衣服,恐怕也穿不几件了。”说着,泪水在眼圈子里转了转。

李秋华的心为之一颤,就在前不久,自己的母亲突然与世长辞了,那时候,才感到自己有好多该为母亲做的事,都只停留在口头上,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看起来眼前这位中年妇女比自己明智得太多了。不禁脱口而出,“大姐,你怎么不早说啊。”

“早说?”中年妇女疑惑不解地看着李秋华,李秋华心里说,早说,就冲你这份孝心,我也不会给死抬价啊。继尔又说:“大姐,你放心,我一定会与你配合的。”中年妇女感激地说声谢谢,转身要走。李秋华忍不住又开口了,“大姐,你就给三百吧。”中年妇女紧紧地抓李秋华的手,“谢谢你。”李秋华看到那是一双粗糙龟裂的手,又好奇地问,“大姐,你是做什么的。”中年妇女无奈地摇摇头,“原先在化肥厂上班,前两年化肥厂黄摊子了,自己开了一个烤红薯摊,有空尝尝去。”

李秋华的心里有些发酸,嗯了一声,点点头。

不一会,中年妇女扶着一个老太太进来了。老太太面色蜡黄,精神还不错,她还边走边唠叨,“你看你这孩子,我也不是啥上样的人,都这么大岁数了,整天跟土坷垃打交道,穿啥不一样。”

中年妇女糊弄着她说:“这家店的货不错又便宜。”赶紧冲李秋华递了个眼色,李秋华急忙说:“大娘,今天我们这大甩买,这里的衣服都是百元以下的。”

李秋华把老人引到那一系列套装前,并不住地夸这套衣服如何如何的实惠。给老人试衣服时,李秋华选得很仔细很认真,生怕买回去的衣服出现什么纰漏。

试着试着,老太太一眼瞄上对面的童装,问这问那,问个不停。中年妇女悄悄地示意李秋华,快些结束“战斗”。李秋华赶紧说,“大娘,这些特价服装,我们这可是数量有限哟。”

在李秋华与那个中年妇女的“合谋”下,终于给老太太套上一套三百元的衣服。

老板娘回来后,一听说卖了三百多,对这次生意很满意,当即抽出两张二十元钞票,甩给李秋华,李秋华掂着手里这两张钞票,一点也没有赚钱的欣喜,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半个月后的一天,服装店的门被推开,那个老太太手里拎着一个包装袋走进来,李秋华急忙迎上去问,“大娘你有什么事啊?”老人把手里的包装袋在李秋华眼前晃了晃,李秋华一眼就认出来,这正是那天给她们装那件套装用的,接着老人有些歉意地说:“大娘我觉得这个衣服不合适。”

不合适!那可是自己跟她女儿两个精心挑的!

这时,老板娘走过来,冷冷地说:“我们这里是不退货的,一律不退。”老板娘怎么肯放弃到嘴的肥肉。

老人的脸一红,用哀求的语气说:“我不是想退,想换换,换两个比一百元钱少的?看看,标签我都没舍得揪,我真的没有穿几次。”

比一百元还少的,老板娘像看天外来客一样,看着老人,她自然不知道其中的玄机,这也许是她做生意以来遇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了。老板娘把衣服打开一看,果然崭新如初。老板娘看看李秋华,那意思是说,这个人是不是脑袋有毛病。李秋华刚想把老板娘拉到一边,跟她解释。

老人以为她们不愿意,抢先开口了,“我不会挑你们买得火的,过时的就行,乡下人没那么多讲究。”

老板娘看到有利可图,想了一下,口气缓和下来,“看到你这么大的岁数,我们破一次例。”然后示意李秋华,再敲她一把,就去招呼其它的客人。

李秋华趁机悄声问,“大娘,你别换,那你就亏大了。”老太太笑了笑,“亏就亏点吧,谁让咱来麻烦人家呢,亏点应该,应该。”

李秋华忍不住问,“你女儿知道吗?”

老太太眯缝着眼睛,神秘地说:“她不知道,今天我走的时候,她正好上街卖烤红薯去了,你可要替我保守秘密啊。”

说着,老太太越过老年衣服区,直奔童装区。李秋华拦住她,“你想换什么样的?”

老太太指了指那些童装,“给我两个孙女买点东西,奶奶来城里一趟,不能空着手吧。奶奶穿得光光活活回去了,两个孙女啥也没有,那像什么话了。”

可怜可敬的老人心啊!李秋华拉住老太太的手,叮嘱道,“你一定要挑贵一点的,你这套时装,平时我们卖得很贵。”老太太摇摇头,“那哪能行,你把我老婆子当什么人了,我怎么能得了便宜卖了乖。”李秋华真想告诉她,那件衣服她女儿花了三百元啊,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但又不干心,就十分郑重地说:“大娘,你就听我的吧,没错。”老太太迷惑地看着李秋华。李秋华又重复一次,“听我的吧,大娘!”

这时,老板娘打发完其它的人,看到李秋华还没搞定,就凑过来,热情地给老人推销起童装来。李秋华趁机拿起两件高档的童装,递给老人,“这两件你的孙女穿起来一定很漂亮。”其实这两件卖价,加起来也不够三百元,李秋华想好了,只要老太太点头,她就把老板娘叫到一边,说明原尾,她相信凭她跟老板娘的关系,老板娘不会不给她面子的。

老板娘狠地刨了李秋华一眼,那意思是,小李,你没毛病吧,怎么能这样啊。李秋华佯装没有看见,只等着老太太开口。老太太看了一眼标价,冲李秋华感激地笑了笑,最后还是摇摇头。老板娘趁机把李秋华挡在一边,迅速发挥出自己的伶牙利齿的功效,三忽悠两忽悠地就用两件去年的积压货,把老太太打发走了。其实那两件衣服老板娘女儿都已经穿过好几次,原本都不打算往外卖的。

老太太走后,老板娘转回身对李秋华说:“小李,今天你是发什么神经,怎么胳膊肘往外拧,说良心话,我可没亏待着你啊。”

李秋华低声说:“赚这样人的钱,让人心疼。”

老板娘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你倒是挺”博爱“啊!好一副菩萨心肠。你可要记清楚,我们做的是买卖,不是慈善机构。土包子进城,不宰他们天理不容。”

李秋华避开老板娘咄咄逼人的目光,缓缓地说了那天的事,然后声音有些发颤地说:“老人心里装的全是子女,没几年活头的人,为自己奢侈一次都不肯。赚这样人的钱,让人心里难受。”老板娘听完后,不言声了,过了半晌才说:“这老太太也真是的。”接着,又为自己开脱说:“我们不是活菩萨,她愿意,我们也没法。”

正说着,老太太风风火火地闯进来了,喘着粗气说:“我刚上车,一掏衣服包,看到这个。”说着递给李秋华一枚镶有钻石的戒指,“我想准是你一时图方便,放进去的。小姑娘一个月赚不了几个钱,丢了,怪心急的。万一是男友送给的,那不坏了人家的好事。”

没等李秋华张口,老板娘走了过去,接过钻石戒指,反复端详了一下,说:“这是我的,谢谢你。”李秋华可从来也没看她戴过这样的东西!

老板娘说完,拿出二百元钱,塞到老人的手里,“大娘,这点谢意,你一定要收下。”老人说什么也不要,“你看看,我不图这个,想到你怪着急的,我就给你送来了,你这是干啥。”老板娘实心实意要给,老人死活不要。李秋华实在是看下去了,就说:“大娘,你就收下吧,一个钻石戒指,三千多,这点谢意也是应得的。”三千多那几个字,李秋华说得特别特别重,老太太略微迟疑了一下,这才勉强接过钱。

老人走后,老板娘随手把那枚钻石戒指丢在一边。

李秋华奇怪地问,“这么贵重的东西,你怎么还随意乱扔?”老板娘苦笑了一下,“那是仿制品,给女儿玩的,值不了几个钱。”

(发表于《百花故事》2007年第十期;改编成电视剧《善意的谎言》河北电视台少儿科教频道青春魔方栏2010年1月23日播出。)

同类推荐
  • 字影

    字影

    一本诗集,如同深邃的时光之旅,如同悲悯的情怀之歌,如同隽永的旷世之恋,纯净心灵,温暖灵魂。
  •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中国言实出版社的领导和同仁,决定陆续选编出版《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思想卷: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并委托我具体承担率先推出的“思考卷”、“乡土卷”和“怀人卷”的选编工作。对于出版社交付的任务,我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施以精益求精的原则。为此,我在调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抓紧有限时间,反复进行相关作品的检索、阅读、比较和遴选,力求拿出一个文学品质较高,可读性较强,且相对来说具有代表性和保存价值的选本。现在,这个选本已经摆在读者面前,至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则只能听凭大家的裁决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研究散文随笔创作的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岂不快哉!
  • 爱恨如歌(诗歌)

    爱恨如歌(诗歌)

    诗人用平易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将等待自己的爱人的那种渴望与爱人即将到来时的兴奋心情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之所以那么激动,因为爱人不是骑马或搭车来的,她“绕过天狼星的山峰”,为了驱走“紧随我左右的黑暗”,她是真爱自己的。对于即将来临的真爱,又有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又有谁不雀跃欢喜,这种心情不同于见到初恋情人的心跳,这更是一种经过审视,经历考验的爱情感觉体验,是强烈的感情沉淀过来的一种深沉的情绪。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张海迪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高位截瘫。(也有人说是小儿麻痹症)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 任超夜话

    任超夜话

    本书是《任超夜话》的记事文本,是按照录音带整理成的,分为论事、问病、议政、说戏、品文和听众评《任超夜话》六大部分,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冤家之爱你无悔

    你是我的冤家之爱你无悔

    本少不就评论了下么,突然就撕逼?好吗,我陪你。聚会上,卧槽怎么又是她?哼哼,本少就是高冷,不理你…看她们两个欢喜冤家如何生活
  • 长命缕

    长命缕

    穿越成为相府嫡出的三姑娘,顶着耀眼的光环带着丰厚的嫁妆下嫁给当朝羽林军统领,她以为这是个宅斗文;一转眼,发现自己陷进皇帝精心设下的圈套里,原来是个权谋文;当荣华富贵飞灰湮灭,她被迫女扮男装远走他乡,她喜道,武侠文也不错;当两国开战,她被迫卷入其中,她对天哀怨:这其实是个军旅文啊!....
  • 穿越之皇帝不好当

    穿越之皇帝不好当

    身为女汉子的我也曾想过后宫佳丽三千,但只是想想而已,等到真的当上了皇帝,我发现其实也没那么爽。且不说国家大事黎民百姓,光是太后娘娘“为皇室开枝散叶”这一条,我觉得,我这个皇帝当不长久……
  • 慎世苍歌

    慎世苍歌

    宿世命,轮回劫。太古恨,千年别。幽冥祸,本无邪。众生叛,半道决!
  • 剩女的极致重生

    剩女的极致重生

    剩女重生,拥有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对于前世的极品和人渣,且看我如何虐死。极品村长:“你不是说全村人都讨厌我们家吗”——那我就让你这一辈子,都活在全村人的谩骂中,知道你老死,还留下恶名。极品老师:“你不是说我语音不标准吗”——一口优雅,流利的牛津音完爆你,你不是骄傲吗?看我如何把你的骄傲踩在脚下。极品渣男:“老公,这个极品男说要追求我,这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苏秘书,给我扔到非洲去。”.........
  • 废材仙路

    废材仙路

    做丫鬟好还是当仙人好,梓嫊想,自然是当仙人好了,就此梓嫊踏上修真之路,上古异宝,五行灵根,天才还是废材,看平凡女子不平凡的修仙之路。(求推荐,求收藏,在来点评论好吗)
  • 罗兰大陆风云

    罗兰大陆风云

    从古到今,罗兰大陆经历了四个时代。神魔肆虐的神魔时代。百族林立的混乱时代。诸神陨落的黄昏时代。王朝更替的王朝时代。到如今,统治人类一万多年的第四王朝在兽人与亡灵的夹击中四分五裂,王朝的荣光在兽人与亡灵的嘶吼中被践踏殆尽!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人类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大陆陷入了久未的和平之中。罗恩,一个小村庄走出来的低调少年,将在大陆搅动怎样的风云?
  • 大明之铁血江山

    大明之铁血江山

    如画的江山,历尽铁血的漫染;铮铮的铁骨,遍布刀剑的磨砺……这是一个讲述了光明与黑暗的对决,忠诚与背叛的考验以及亲情与大义的纠缠的故事。元朝末年,反元势力风起云涌,白莲遗孤周鼎跻身其中,历经血与火的洗礼,在战斗中成长壮大。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等各路义军反元、争霸,表面上高举明教光明的圣火,暗地里磨刀霍霍,窥视着同袍的软肋。面对着亲如兄长一般的朱元璋和韩林儿的碰撞,周鼎将怎样抉择……
  • 暗黑学园,死亡旋律

    暗黑学园,死亡旋律

    【女扮男装】。。豪华学院,背后的神族墓地。神魔两族在现于世。如果幸福只是一个传说。那么你是否还坚持
  •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又译《俊友》)是莫泊桑一八八五年创作的长篇杰作,讲述了法国驻阿尔及利亚殖民军的下级军官杜洛瓦来到巴黎,进入报馆当编辑,他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悦女人的手段,专门勾引上流社会的女子,并以此为跳板,走上飞黄腾达的道路。最后他拐走了报馆老板的女儿,迫使老板把女儿嫁给他,自己成为该报的总编辑。小说结尾还暗示他即将当上参议员和内阁部长,前程还远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