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1700000008

第8章 陶渊明

陶渊明,约生于 3 72 年前后,卒于 42 7 年,是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都说他是陶侃曾孙,后人亦有怀疑这种说法的。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时行乐、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很有名。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他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他常常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陶渊明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于是他便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后来,家里越来越穷了,陶渊明靠自己耕田种地,也养活不了一家老少。亲戚朋友都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后代,文才又好,便推荐他做了个参军。但是过不了多久,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相互相排挤,心里感到很厌烦,于是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当县令。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而陶渊明一不会搜刮民财,二不懂贪污公粮公款,因此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当然比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是要好一些的。况且,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多少官场应酬,也算是比较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做诗,一听到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倚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

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辞职不干回老家了。回到老家,陶渊明认为自己的志趣、理想与当时的时局相差太远,于是下决心从此以后过隐居的日子,有空的时间就写写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回家不久,他写了一篇《归去来辞》。在《归去来辞》中,陶渊明细致地描绘了回乡途中的思想情感。小船轻快地飞驶,微风缓缓吹动衣带,他心情顿时开朗起来。他心想:今后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这篇赋表现了他与官场决裂的态度。

陶渊明选择过田园生活之后,生活上十分清苦,朋友们看到他的难处,常常给他送来一些粮食、衣物等。朋友们知道陶渊明喜欢喝酒,而他又买不起酒,就经常自备酒食来找他一起喝酒。每次酒醉后陶渊明都会诗性大发,写一些诗抒发感情。

《归园田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他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深巷中传来狗的吠叫,鸡在桑树上咕咕叫着;房前房后绿树成荫,桃李满枝;农舍的屋顶上炊烟袅袅,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可是他当时家里很穷,常常破衣烂衫,食不果腹。

贫困的生活反而更加激发了陶渊明的想象力。在《桃花源记》中,他虚拟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过着一种“不知汉,无论魏晋”的生活,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陶渊明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对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陶渊明内心深处仍然有着不灭的激情,在《咏荆轲》中,他借用古代神话表达了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这首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上都受到他很大影响。他的名字和李白、杜甫一样流传千古。

同类推荐
  • 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年前后民间报人的出路抉择

    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年前后民间报人的出路抉择

    在1949年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中,一度寻求“第三条道路”的民间报人,如果不愿意离开“父母之邦”,就必须在国共之间作出抉择:要么留在大陆支持共产党新政权,要么追随国民党退居台湾。《新民报》主人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带着对新时代的憧憬选择了前者,《世界日报》老板成舍我选择了后者。
  • 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本书以翻译研究中的认知语境理论为主要框架,在欧美和中国司法制度及法律语言中搜集体现独特法律文化背景特色的语料并加以分析,通过了解中国法律和法律使用者的现状,对比中外法律语言在相同及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及意义,探讨法律文化在法律文本、日常司法过程中,包括司法过程中话语人际交流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 档案信息检索

    档案信息检索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档案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尤其关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实施。
  •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分为政策之思,价值之辩,富贫之觞,教育之考,文化之思,时事随笔等几部分,分别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各阶层的矛盾。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树人文库-启迪一生的民间故事

    树人文库-启迪一生的民间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热门推荐
  • 枪林弹雨话长征1

    枪林弹雨话长征1

    本书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合浦珠

    合浦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答者

    回答者

    人类社会似乎进入了黄金年代:全球范围高科技企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经济稳定向好,所有人对生活满意度之高前所未有。而在一个从未公之于众,随即不复存在的地下设施里,某个预警系统却悄然响起了地球文明的丧钟。它的创始者正前往该处,回答一切关于预警系统的疑问,这个人最后的旅程,也即将开始。
  • 驻爱星河城

    驻爱星河城

    她是民国的一位小姐兼裁缝,内心纯净,不染红尘,甚至会读心术,却被善妒的姐姐杀害,不甚重生穿越。他是现代的豪门阔少,富甲一方,只手遮天,无数女人的心之所向,却独独遇上她,把心给了她一人。“先生,我会读心,所以你骗我也没用哦”她眉眼弯弯,像是不染尘埃的天使。“那你读出来了么?它在说我爱你。”他邪魅一笑,把她的手放在胸口。新人开坑,卖萌打滚求包养
  •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

    敦煌学仍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主要是揭示敦煌、河西及至我国古代社会、中亚古代社会和中西交通等历史的本来面貌和规律;为研究我国古代某一局部地区的历史、社会状况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典型。樊锦诗先生这样说:敦煌莫高窟以汉地文化为基础,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以开放的姿态,广泛地吸纳了多种文化,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 Aside

    Aside

    我的一生里有多少,会有多少人,去让我爱,或是来爱我?我翻涌着的这些情感,那些别的人是不是也都经历过?那般的放肆和小心翼翼,那般的久远而鲜活。若我只是一个旁白,我又该怎么描述这铺陈开的记忆中,细碎的不舍。穿过了浓烈的爱和期待,今天的我也一样笑得灿烂。因为,阳光正暖,我们各自安好。
  • 我的美女天师房客

    我的美女天师房客

    大学刚毕业的何愁,继承了素昧谋面的小叔二十年前留下的遗产,一幢价值不菲的老宅。本以为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但没想到在入住的第一晚,就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怪事。但这依旧无法撼动他当包租公的宏伟梦想。第一位上门的房客竟然是一位超级大美女。但是随着这位美女的入住,各种诡异的怪事更是接踵而来。渐渐,何愁发现了美女令人诧异的职业,还有她的惊人秘密!……直到认识陆心很久之后,何愁才壮着胆子问她:“陆天师,你说你身中诅咒,遇水就会变成男人,可是……有没有可能你本来就是一个男人……”“啪!”何愁,卒。
  • 冥王的红眸灵兽

    冥王的红眸灵兽

    王,卦上说你有一劫,我只看见红色漫天。当心一切红色的东西。尤其是那个老爱盯着你看的三公主,她喜欢红色裙子。什么劫?怪了,两种劫竟然共存。是生死劫和情劫,难道会出现一个让您爱的死去活来的妞小白,你的卦盘该修了我刚修过那这是什么额,这个线这么断了?失误失误,要不再从新算一次?不用,我从不信命王,我有点怀疑那个线是被扯断的呵呵——————————————————————————生了,生了,老爷,夫人生了,是红色双眸相公,正如藏书阁中白氏笔记中记载,天生红眸,必成大器,福佑我白氏一族啊,只是我灵力越来越少,无法使宝宝健康成长啊。玲儿不用担心,白沿山灵气最旺,将吾儿移至此处,吸收日月精华。待吾儿归来之时,便是我白氏一族兴旺之日。
  • 末世名流

    末世名流

    时值乱世,江流与黄钰战于凤凰之巅,众人观瞻。泼墨的剑雨劈向四周,波及者众,这场较量10年之久的明争暗斗,终于将走向句点……
  • 那些人和事

    那些人和事

    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故事,一个个短篇故事,每一个人都有故事,只是你愿不愿意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