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3900000018

第18章 巨大的能量资源(1)

海洋动力资源

浩瀚无垠、奔腾不息的海洋蕴育着丰富的动力资源。海水处于永不息止的运动中,其中有的是可以看得见的,如波涛汹涌的海浪,有规律地涨落的潮汐,往复或旋转着的潮流,以及朝一个方向奔流不息的海流等:有的用肉眼却不易察觉,如大气与海洋的热量交换,海水的热运动以及海水因浓度差而引起的运动等。

海洋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能”和“力”,做起功、发出电,可以让人类享用不尽。早在1847年,人类还没有海洋能源发电的时候,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就以作家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在《神秘岛》一书中预言:“水是热和光的无尽源泉。”

据科学家估算,世界海洋能的蕴藏量为750多亿千瓦。其中波能占93%,达700亿千瓦,其他还有潮汐能10亿千瓦,温差能20亿千瓦,海流能10亿千瓦,盐差能10亿千瓦。海洋能是目前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数千倍,只要开发出一小部分,即可满足人类的需要。海洋能源不仅储量巨大,而且都是属于“再生性资源”,只要大海不干枯,就不用担心海洋能源枯竭;更大的优点是,用海洋能源发电,不必担心二氧化碳、核废料等污染;另外,沿海城市就地就能获得方便的电力,亦可免除用火车、轮船东跑西颠地运煤拉油了。

目前,全世界已投入使用的大型潮汐电站仅有7座,到2000年将有20座,年发电量可达300~600亿度。即使这样,也仅仅在庞大的海洋能源宝库中取出一点点。

潮汐发电

(1)潮汐——大海的呼吸

你听说过大海出会象人一样进行呼吸吗?

站在海边上你就会发现,尽管刚才展现在眼前的还是一片沙滩或岩礁组成的美好景致,可几小时以后,那些沙滩或岩礁都不见了,眼前成了一片水的世界,茫茫然,说不清那曾经留着自己脚印的沙滩已在水下有多深了。但再过几个小时,你又会看到海水退了下去,那沙滩或岩礁组成的美好景致又再现出来,老年人会说,这是大海在呼吸呢?这就是海上的潮汐现象。那为什么说是大海在呼吸呢?让我们听听这其中所流传的故事吧。

我国浙江省有条钱塘江,人们在它的入海口可以看到著称于世界的钱塘江潮,特别是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左右,钱塘江的潮头可达八米以上,有两三层楼房那么高,其惊险壮观,堪称天下一绝。

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说起。传说在两千多年前,钱晴江口没行汹涌的诲潮,江水也好,海水也好,一直非常平静,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屈死于吴王夫差的剑下,阴魂不散,怒驱海水而成钱塘江潮的。那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末期,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一面求和,一面以柴草为卧具,经常尝胆汁的苦味,卧薪尝胆,立志灭吴,报仇雪耻。这一点被吴国的大臣伍子胥看出来了,他竭力反对吴王同意议和。处在得意之中的吴王骄傲得哪能听得进伍子胥的话。

越王勾践听说伍子胥识破了他的意图,不敢怠慢,加紧贿赂,收买了吴国的太宰嚭(音匹),他在吴王面前,一席谗言就把骄傲的吴王激怒了。公元前484年,吴王“赐”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同时命令把伍子胥的尸体煮烂装进皮口袋扔进钱塘江。

屈死的伍子胥,漂到海里仍然阴魂不散,他喊冤,他发怒,他把海水变成狂涛涌进钱塘江,要用海涛来为他伸冤。从此,江水不平静了,海水也不平静了,海潮总是定时地涌进江来,人们说,这是“子胥为涛”,是发怒的伍子胥定时驱赶着海水来为他鸣冤叫屈的。因此称他为“潮神”。

九年之后,越王勾践恢复了元气,一举消灭了吴国。人们怀念伍子胥,建造了许多子胥庙,一方面为了安慰伍子胥含恨的灵魂,一方面是希望他不要再发怒了,因为潮水老是那么“发怒”,老百姓足要倒霉的。可是身为“潮神”的伍子胥,根本不理会老百姓的疾苦,照样把海水推向钱塘江口,天天如此,连年不断。

一旦钱塘潮来到,首先见远处江水与蓝天连接的地方,滚动着一道弓起的白色水墙,仿佛一群洁白的海鸥,排成一线飞来。渐渐地,潮声传入耳中,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至。这时你再看那道滚动着的白线,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堵高高的白墙。那白墙高出水面七、八米,被阳光照射着,闪着夺目的光亮,汹涌澎湃,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压来,仿佛是这世界就会在一瞬间被它吞噬掉了。

一忽儿,潮头奔腾而去,江面依然风号浪吼,余波久久不能平息。此时你再看那江水,水位早已猛涨上来。这就是钱塘江涨潮的情景,它与其它海边上见到的潮水所不同的是涨潮时能形成水墙,最为壮观,难怪人们说是伍子胥在发怒呢!

其实,茫茫大海到处都有海潮发生,一个伍子胥即使有三头六臂,哪能管得了那么多?只是这种自然现象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倒使不少人烦恼过,得不到科学的解释,只得任凭“传说”泛滥了。

就在伍子胥死后五百年,中国出现了一名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王充(公元27~97年),他从小生活在钱塘江南岸,不但对钱塘江潮发生兴趣,也对“子胥为涛”的传说产生了怀疑。他经过长斯地观察和研究,发现潮夕的涨落和潮汐的大小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

神话的传说,经不住人们的推敲提问,其实伍子胥死时海上早有了潮汐现象,海上潮汐根本就与伍子胥之死无关。

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以所观察到的现象,列举十二点理由,驳斥了“子胥为涛”之说,然后他又正面解释了潮汐现象,提出了潮汐成因的“元气呼吸”学说。他说:“天地之有百川也,犹人之有血脉也,血脉流行,泛扬动静,自有节度,百川亦然。有潮汐(按:即潮汐)往来,犹人之呼吸气出入也。”(《论衡·书虚篇》)

他认为“元气”是万物的原始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天复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矣。”这也就是说,天和地以及天地之间的万物皆由物质的“元气”构成,火和地的“气”在上升和下降的对流中互相聚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万物,因而地上的千条江河就仿佛人身上血管,大海的潮汐也就相当于人在呼吸。王充推倒了“潮神”的传说,为了解释涛水是一种自然现象,他提出了潮汐涨落“随月盛衰”的见解。他说:“涛(按:即‘潮’,古代涛、潮二宇通用)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以月为节也。”(《论衡·书虚篇》)王充道出了海潮现象的真正原因。大海之所以能作“呼吸”,根子还在月亮上呢。

地球每天自转一周。一天之内,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总有一次向着月球,一次背着月球。所以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总有因月球的引力作用而出现两次涨潮两次落潮,这种潮称为“半日潮”。而有些地方一天之内只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这种潮叫“全日潮”。当月亮、地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加在一起,就会出现大潮,这就是每月的朔(初一),和望(一般是十五,有时十六、十七)时;在上弦月(初七、八)和下弦月(初二十二、二十三)时,月球、地球、太阳不在一条线上,太阳的引潮力抵消了一部分月球的引潮力,就出现小潮。

(2)潮汐发电

永不休止的海水涨落运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也给人们带来恐惧和灾难。就说那天下一绝的钱塘江潮吧,那潮头虽奇,那气势虽壮,那景致虽美,可那汹涌澎湃的潮水决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循规蹈矩,它的面孔常常狰狞可怕。让我们随手举几个例子看看吧。

雍正二年,也就是公元1724年,钱塘江遇上大潮。据记载,海大溢,塘堤尽决,海宁金城(现在盐官镇)只能见到屋顶。在肖山县新湾海塘上,曾经有块体积达10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块,每块重量大约有12吨左右。这么大又这么重的混凝土块,不可能想象有什么大力士会推得动它。可是,就是这么大又这么重的混凝土块体,人们在1968年秋天的一次潮头过后,竟然发现它们被涌潮推着移动了30多米的距离。可想而知,海潮的力量该有多大。

还有,1978年8月,钱塘江工程管理局在海宁水文站附近海塘做实验时,在塘脚放置了五只装满石块的铅丝笼,其中最大的一只,所装的石块约8立方米,重达12吨。没想到,在一次潮头之后,工作人员发现这五只重重的铅丝笼早已没了踪影。

蕴藏着极其巨大能量的海潮,就是这样常常给人类带来恐惧和灾难。据统计,自1012年到1949年的937年中,钱塘江发生的重大潮患就达210次之多;一旦涨大潮期间同时遇上台风,那时,风助长潮威,潮借助风势,海边会形成破坏性很强的暴潮,对人类造成异常可怕的直接威胁。

能不能把潮汐的巨大威力充分利用起来?这是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考虑着的问题。一千多年来,我国劳动人民为研究潮汐的利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比如,一千多年前,山东蓬莱地区就最先使用了潮汐磨,他们用潮汐来推动磨盘,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得到解放。

还有如今仍然屹立着的福建泉州附近的洛阳石桥,那是宋朝时人们利用潮汐的涨落搬运石头并架设起来的。

发电机问世以来,科学家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如何利用潮汐发电的问题。

世界第一座发电厂建立以后仅仅三十年的时间,即1912年,德同就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太因州的布苏姆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利用潮汐能发电的潮汐电站。此后,随着能源需求量的增加,研究潮汐电站的国家也逐渐增多起来。法国、中国、加拿大、前苏联、美国、英国、印度、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家竞相投入力量。

潮汐所蕴藏的能量实在有着诱人的魁力,有人估算过,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利用起来,每年可以发出12400亿度的电来。

我国的潮汐动力资源也十分丰富,若按五十年代末的统计,我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1亿千瓦。可供开发的约3580万千瓦,一旦开发出来,每年可提供电力870亿度,相当于47个新安江水电站的设计年发电量。

潮汐发电的原理和水力发电差不多,也是利用水的力量,通过水轮机变成机械能,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变成电能。那么,怎么才能使水变得有力量呢?条件很简单,即要有一定的水量,而且要使这一定的水量具备落差,居高临下,才能使水往低处流去。对于潮汐能来说,落差就是潮差,潮差越大,潮汐的能量也就越大。

在深海大洋中,潮差一般都比较小,因此潮汐能的利用主要多集中在潮差较大的浅海、海湾和河口地区。为了造成供发电用的稳定潮差,保证水往低处流的发电条件,人们就在合适的海湾入口处建造起一座海堤,把大海和海湾分隔开来,仿佛一道大坝在海湾处跨海而过,把海湾围成了人工水库。

海堤上留着一些缺口,建造些可以过水的水闸和装着水轮发电机的发电厂,这样,一座具备发电条件的潮汐发电站就建成了。

潮汐发电的方式,通常根据不同的建站方式和不同的运行方式进行分类,一般分成三类,即:单库单向式,单库双向式,双库式或多库式。

现在,让我们分别来看看它们的工作原理。

单库单向式

涨潮时,打开水闸闸门,让潮水涌进海湾水库,使库水向随着潮位一同升高。到最高潮位时,立即关闭闸门,把库水和大海分隔开来,不让海湾水库里的水随落潮而退回大海。等到海潮退到一定的水位时,海湾水库的水位就高于大海的水位了,已经形成了水位低处流的条件,具备了做功的力量。这时,再把电厂的闸门打开,让水库的水推动水轮机以后再流回大海。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潮汐发电形式,世界上第一个潮汐电站就是这样工作的。对于每天两涨两落的大海,这种电站每天就可以工作两次,发电10~12个小时。

单库双向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到单库单向式的发电方式并没有把水的力量充分利用起来。须知,具有一定落差和流量的水流,对人类来说实在太宝贵了,它能做功,能够为人类贡献力量,白白让它流掉岂不太可惜了!你看,海湾水库里由涨潮所积蓄的水,都做了功,发了电,流回了大海。水库空了,在等待下次涨时,再把水闸闸门打开,蓄水装满水库。其实,这种情况下,外海潮位比海湾水库的水位高,外海水向水库流动的过程,同样是水往低处流的过程,同样具备着做功的能力,如果让涨潮蓄水的过程,也变成一个发电的过程,岂不充分利用了水的力量。

不久,一种新型的水轮机问世了。这种水轮机即可以顺转,也可倒转,再给它配上可以正反转的发电机,就成了可以正反向运行的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这下,不论海水是涨潮还是落潮,都可以利用潮水发电了。

这种潮汐电站是怎样工作的呢?首先,假设海湾水库内外海水都处在低潮位上。涨潮时,把电厂的闸门和水闸闸门关闭,水库水位不动,海水的水面却因潮水的长涨而逐渐上涨着,形成外高内低的局面。一旦内外水位差达到水轮机最小工作水头时,即可打开电厂闸门,让海水推动水轮发电机发电以后再流进水库,这时的水轮发电是反向发电;随着潮水不断进入水库,这时的库水位在不断上涨着,而库内外的水差却在不断地减少着,当库水位将与海水位相平时,虽然比较高的海水仍然向较低水面的水库里流,但落差却越来越小,最后,甚至小到没有气力使水轮机转动了,也就是水位差已经减少到水轮机的最小工作水头时,只好把电厂闸门关起来,停止发电。这时,水闸的闸门仍打开,让海水继续进入水库。

平潮时,标志着即将落潮了,必须赶快把水闸闸门关闭,断绝水库与外界的联系,以保持库水位不变,落潮时,库水位在高位上,而海洋水位则随着落潮而步步下降、形成了内高外低的局面,又创造了水往低处流的条件。等到内外水位差再次达到水轮机最小工作水头时,又可打开电厂闸门,让海湾水库里的水汹涌流回大海,同时推动水轮发电机。这时的水轮发电机是正向发电。随着库水的不断回流大海,水库和大海间的水位差不断减小,当减小到水轮机的最小工作水头时,电厂再次关闭闸门停止发电,而仍保持水闸闸门开着,让剩余的库水继续流回大海。到了停潮的时间,下面又要开始另一个涨落循环了,因而必须立即关闭水闸闸门,断绝水库与外界的联系,以保持库水位处在最低潮位上。

这样的电站,在海潮的一次涨落过程中可以发电两次,用的又是一个水库,因此叫单库双向式。它每天可发电16~20小时,效益要比单库单向式潮汐电站明显得多。

双库式

同类推荐
  • 图说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图说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类的生活呈现出崭新的文化风貌。学术界开始从“科学的文化”、“作为文化的科学”、“科学的文化研究”等层面探讨科学文化,并致力于科学文化学的构建。这本《图说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作者左玉河、李书源)是“中华青少年科学文化博览丛书”系列之一,介绍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纳米技术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纳米技术

    一个微小的精灵——纳米,却具有非凡的能力,科技的发展成就了它的伟大与不平凡。它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不仅弥补了传统工业中一些材料的弊端,而且还带来了许多新事物,例如在工业、微电子行业、医学界等领域的突出贡献。纳米技术是一个新诞生的科学宠儿!了解它的人很少。事实上,纳米的出现结束了微米时代,开创了纳米新天地。正由于此,它被人们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虽然它的出现时间还不算久,但是却有许多关于它的传奇故事。既然纳米技术如此神奇,那么就让这本书带你走进这个崭新的纳米世界吧!
  • 动手做实验丛书--电学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动手做实验丛书--电学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本系列从书主要介绍动手做实验,电学实验改进设计实践的方法详解。
  • 科学奥秘丛书-改变世界的发明

    科学奥秘丛书-改变世界的发明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很多划时代的发明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一些给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发明。
  • 神秘海洋之谜总集

    神秘海洋之谜总集

    人类起源于大海,是人类起源问题上的新观点。古人类学研究早已明确告诉我们:古猿是人类的远祖,它们生活在热带森林里。然而,古人类学家却无法确切地回答:距今400——8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是什么模样,因为这一时期的化石资料几乎是空白的。英国人类学家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时期的人类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中,这在人类身上至今还留下许多“痕迹”,这些特征只存在于海豹、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身上。
热门推荐
  • 巫梦缘

    巫梦缘

    《巫梦缘》作者不详,系明清艳情小说。《巫梦缘》写明朝年间,山东临清有个书生叫王嵩,少年早慧。成了远近闻名的秀才。被号为“神童”。此神童不但文采出众,他的艳遇津津乐道,身边美人就像走马灯似的,故事最后,佳人与才子两相般配,共效于飞。
  • 一枪绿血

    一枪绿血

    这是一篇以纪实性手法写作的军人回忆录,以一个最底层的普通人当兵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张子寒与好友刘郅、王著、徐远在军营中从轻狂的年少时代到逐渐成熟并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过程。
  • 蛮荒悠闲生活

    蛮荒悠闲生活

    眼一闭一睁,世界就变了,但是无论有多么艰难,生活还是要继续,绝不轻易放弃!女主意外穿越兽人蛮荒世界,孤立无援的时候努力活下去,找到兽人世界的家人部落,邂逅忠犬男主,探索“新”世界的故事!
  • 你最喜爱的寓言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你最喜爱的寓言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本套书的编撰基于对青少年成长与认知的角度,精心选取多篇精彩故事,并分类阐述,在于能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认知度,使青少年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激情,让他们勇气十足的去追求理想,并发觉人生中的真善美。
  • 闺梦

    闺梦

    小短篇杯酒醉人肠,胭脂画眉妆。镜中人憔悴,为谁衣渐宽。梦中人不解,刀剑蚀柔情。英雄泪,美人谋
  • 苍天无道

    苍天无道

    天若有道,我便顺天,天若无道,我立天道!拥有紫极天赋的罗天,却因为不能修炼成为人人可欺的废物。绝境之下获得神秘黑石,从此一朝化龙,手持剑,斩天下之不公,握乾坤,立苍生大道!
  • 七皇子的安然妃

    七皇子的安然妃

    叱咤商海的女强人叶殊一朝穿越变身流浪街头小乞丐,左肩锁骨一朵朱砂色梅花胎记,暗藏着迷离的身世。温和正直的国师收养了她,在苍落山上过了一段简单快乐的日子。华洲大陆风云骤起,国师回朝,却发现了一个让人心痛的事实。邂逅阳光潇洒的七皇子,宿命的轮回碰撞出璀璨耀眼的火花。叶殊的加入,让这块风云大陆走向了另一个未知的命运。貌美如花的丞相千金,刁蛮任性的小郡主,冰冷邪魅的萧王爷、深沉内敛的六皇子、狂傲不羁的胡虏王子勒川、一双桃花眼的风流公子谢欢,谁又是谁的宿命?谁又是谁的轮回?
  • 特种武神

    特种武神

    特种兵转生到神秘之界。上世为人雄,这次当为神之主宰。
  • 枫叶残迹

    枫叶残迹

    一个少女,早年丧父,小提琴是他的最爱。因为他的出现使他与朋友反目成仇
  • 繁花歌尽流年

    繁花歌尽流年

    繁花歌尽流年=职场斩妖除魔+相亲奇遇记+追男日记<br/>顾小河是一个依靠写作为生的小说作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颈,以二十六岁的高龄出山成为职场新鲜人,一个万年宅女+单细胞生物开始了她轰轰烈烈的职场生涯。<br/>顾小河不止本身是个怪人,还是个怪人吸引器,不管是在职场上还是相亲中,遇到的都是一个个极品,将顾小河雷的外焦里嫩。顾小河在一次次打击中渐渐成长坚强,终于脱离了宅居生活融入社会。<br/>冷漠疏离的钻石单身汉老板,古灵精怪总是把顾小河气得头顶冒烟的老板女儿,想爱又不敢爱的铁血毒舌刑警队长,顾小河的生活从跨出她的小窝开始变得一团混乱。<br/>从两看相厌到渐入佳境,顾小河默默倾心于唐忆磊,却发现他可能是高中女王范儿同学包养的小白脸!小小拖油瓶捉弄顾小河上瘾,竟然萌生让顾小河嫁给她钻石单身汉爸爸做她的后妈的荒谬想法,素来无人问津的顾小河一时间竟然成了抢手货!<br/>想爱的爱不到,不喜欢的来凑热闹,顾小河不禁仰天长叹,她什么时候才能将自己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