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9100000021

第21章 下田镰刀不能扛

在我们苏北有一件不成文的规定,下田的镰刀不能放在肩上扛着。据说这个习俗是清朝大诗人袁枚留下来的。

袁枚刚到沭阳任县令那一年麦收,沭城西南有个大王庄,庄上有个叫张三的人与李四是好朋友,两人同给地主王老七家当长工。这天吃过早饭,两人结伴扛着明晃晃的镰刀去田里收麦。要到地头,李四的肚子突然痛了起来,就对张三说:“你头走,我方便一下。”边说边就到路旁麦地里方便起来。

好一会,李四的问题才解决。就赶紧追去。可到地头一看,愣住了。张三倒在地上,有一滩血。再试试,没有气了!

这可不得了,李四赶紧跑回村报案。里保一听,出了人命,赶紧跑来一查,除脖子后有一刀伤和身底下压着一个死蛤蟆,蛤蟆嘴里露出半截螳螂外,别的什么伤也查不出,就说:“李四,这事是你干的吧?”李四一听,大喊冤枉说:“我与他是好朋友,怎么能杀他呢?”“不是你,你说是谁?找出第三人呀。”里保说。“这……”李四让里保一呛,半天才流着泪说:“反正不是我。”

这时下田干活的人都围上来看热闹,正在闹哄哄的时候,恰巧县太爷袁枚巡查路过这里,一见那么多人在围观什么,就对差役说:“正是大忙时候,怎么不干活?发生什么事了?快去看看。”

众衙役拥着袁枚来到跟前,大喝一声“威武!”,众人一惊,一看是县太爷来了,忙都跪了下来。里保一见县太爷,就慌忙上前,将这案子一说,袁枚半天没想出是什么原因。见李四跪在一边直喊冤枉,就叫他把两人来时情况细说一遍。袁枚还是没有听出头绪来,就自己来到张三尸体前察看。检查半天,与里保和李四所说的一样,四周无搏斗痕迹,也无其他人足印,凶器正是张三自己的镰刀。

难道是自杀?袁枚也糊涂了,一个人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镰刀杀自己呢?就把庄上人都找来,询问张三的情况。可没有一个人能说出张三要自杀的理由,而且还说他为人很仗义。袁枚就叫人把李四暂时收监。

袁枚回去后,一夜也没有想出破案的方法。第二早,决定去私访,听听民间的议论再说。主意一定,就扮成一位算命先生来大王庄。这儿正好逢集,他就找个地方做下,静听起人们的议论。

这时,正好有几个年青人在争论,有个小青年说:“张三是他杀,多半是李四看好张三的媳妇了。”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笑声未落,一位老年人磕磕烟袋,站起来说:“满口胡言,明明是个丈夫,却被说成是小人,真是糊涂官带出糊涂民啊。”袁枚听了一愣,觉得老者话中有话,就悄悄跟着老者走到没人地方,喊住老者说:“老人家请站一下,有一事相问。”那老者一听,站了下来,对着袁枚说:“客官,有何指教?”袁枚对着老者,低头一拜说:“老人家,我就是你所说的,新来的糊涂官,张三的案子请您老人家明示一下。”

那老者一听袁枚自报家门,是县太爷,大吃一惊。慌忙要行礼,被袁枚拉住说:“您老人家,万万不可拘礼,学生今天没穿官服,是特来求教的啊。”老者听了,也不坚持,顺势坐了下来说:“求教不敢当,不过你对张三的案子处理,有错漏之处,所以陷入迷局。”袁枚点头说:“当局者迷,还请老人家明示。”那老者说:“破案一要细查,二要细问,三要细看,四要细想。查是查清现场,问是问清案情,看是看懂案例,想是想清案理;还要天、地、人、物,各类都通,才能做到不草菅人命。对张三一案,你做到哪几项?”

袁枚一听,心胸顿时开朗,连忙拜别老者,自己来到案发现场,仔细查看起来。突然发现有几点血迹远离现场。他就顺着四周找。很快,在离现场20多米远的一个草丛里,发现一条死蛇。拨过一看,蛇腹腔有一个洞。袁枚一下子来了信心,仔细查看,又找到蛇爬行的痕迹,方向正是案发现场。袁枚一拍头脑,笑了起来。

袁枚带着那条死蛇和蛤蟆与螳螂回到县衙,立即升堂,叫人带来一干人等。

袁枚先问李四,与张三俩人下田,刀是怎么拿的?李四就将扛刀的姿势演了一遍。袁枚点点头说:“对了,张三不是他杀,也不是自杀,是自己误杀!而且死因是杀那只忘恩负义的蛤蟆!”众人惊疑。袁枚解释说:

原来,那天张三见李四去方便,自己不好站在那儿等,就一人往田里去,到了田头,就被眼前蛇吃蛤蟆奇景吸引住了,只见那蛇吞吃蛤蟆后,撑得不能走,躺在那儿,蛤蟆却在它肚子里乱拱,这时被一只螳螂看到,以为是飞虫,就爬到蛇肚子上,用它的锯齿刀往乱动的地方一划,一下子将蛇肚皮划个小口子,本来蛇肚子被蛤蟆撑得要炸开,现在有了口子,还不撑开来?蛤蟆顺着口子钻了出来。谁知道蛤蟆出来后,一眼看到螳螂,是口美食,正生闷气的它能不吞吃?张三本是位有侠义之心的人,一见蛤蟆吞吃螳螂,恩人你也吞吃?怒从心头起,甩起镰刀,想砍死忘恩负义的蛤蟆,哪知他忘了镰刀是扛在肩上的,刀口正好对着自己后脖子,一甩,一下子割断了脖子大筋!他倒下后,正好压死在吞噬螳螂的蛤蟆,那蛇呢,肚子破了个洞,游了二十多米远后,也就死了。

众人听后,皆信服。袁枚又叫王老七厚葬张三,并对其家小给予照顾。王老七一一答应。之后,袁枚在案宗上写下几句小诗留示后人:

世上万物相克亡,蛇吃蛤蟆更正常。

但请农家要谨记,下田镰刀不能扛。

从那,苏北就留下“下田镰刀不能扛”的习俗。

同类推荐
  • 雪坛(猫头鹰丛书)

    雪坛(猫头鹰丛书)

    民国的人物故事都很平淡,也因其平淡,显出小说氛围的哀痛和神秘,这种匹夫匹妇的卑微,并不是某些阴柔派的矫揉造作可比。
  • 古国奇缘(上)

    古国奇缘(上)

    考古系高材生童谣被千年前的古尸所诅咒,变成了洪玉国的七公主,去到了良渚时期的诸良国。她一方面被咒怨所控制,一心想要去毁灭洪玉国,一方面又深深爱上了诸良国的国王润玉。可润玉却视七公主为杀父仇人,恨之入骨,童谣百口莫辩。宇君的出现,给了童谣实现咒怨的机会,她承载着无比的痛苦和压力,去了菊凉国,想借用菊凉国的力量毁灭洪玉。童谣与润玉,两个相爱却难以在一起的人,他们的结局将是怎样?
  • 强扭的瓜也甜

    强扭的瓜也甜

    你等着吧,总有一天你会是我儿子的妈!多么霸道的一句表白。有一种爱就是霸道得高调又不失甜蜜、可爱……好好珍惜这样对你的人吧,他们只不过想偏执地爱你一个人。
  • 金老虎

    金老虎

    这是一个荡气回肠,有关江山美人、英雄末路的故事。淘金人于长河豪情万丈举债淘金一夜暴富,为美人,也为男人的血气。边关战事吃紧,大太监魏忠贤来三河督办采金,携边关守将的首级传示九边,以做效尤。两大历史板块平行发展,气脉相连。抗日战争、满人逼关、抗美援朝、宫廷内乱,历史的阴云笼罩着现实,现实的进程又激荡着历史的回音。亲友仇寇,风情万种,宫闱城防,柔肠百转,国家社稷与人情世态,社会变革与人心反复,爱恨与报国,赤诚与奸险,就这样纵横交织,回环复沓,令人为之拍案,为之扼腕,随之一唱而三叹……
  • 小说选刊(2012年第8期)

    小说选刊(2012年第8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荆永鸣的《北京房东》,刘庆邦的《东风嫁》和陈九的《水獭街轶事》等,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你爱我吗

    王俊凯你爱我吗

    王俊凯会和雪婷发生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请尽情期待吧。
  • 你的地铁阅读清单·孤独

    你的地铁阅读清单·孤独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vip宠制:男神,求抱抱

    vip宠制:男神,求抱抱

    (不断更+1v1)谁告诉我,我家为什么会有一个帅气的校草男神?“怎么对一个女孩子表白?”萌蠢的校草男神问。“想怎么表白就怎么表白!”“如果对方不同意呢?”“在对方没有男朋友又和你认识的情况下,你就该冲上去直接吻那女孩,吻到她同意。”男神颜值太高,一般女孩子拒绝不了。可是,为什么,这人亲上了自己,还是……强吻?哦,他对我表白了,我是该答应呢还是该答应呢?(极致宠爱1v1+帅气保镖校草vs学霸迷糊女)
  • 血祭芒泪不落

    血祭芒泪不落

    面对未来,她是选择权利还是爱情?“涵宇,你不要死!你不要丢下我好不好,我放弃!王者之位。”一瞬间,天崩地裂,下起了豆大的血雨,李妖狐的身体不断的再被血祭芒吞噬……
  • TF之时光它会替我们记得

    TF之时光它会替我们记得

    呐,因为我开始的那部小说许我一场地老天荒的爱恋忘记加TF之了,就把它搬到这边来哈。
  • 纹徽战纪磷光之章

    纹徽战纪磷光之章

    这段战纪,牵绊着以下每一个人——秩序方:匍匐于寻找古英雄记忆的荆棘路上、彷徨的魔剑士;到北大陆各地苦索时纹踪迹与渊源、荣誉满身的银翼将军;以及背负命运与谜之少女一同旅行的龙骑兵。混沌方:秉怀英雄使命誓要一统人魔两族的魔君;以及将亡国恨的意志刻在印记上的青年。重叠的道路、交织的命运,从此刻发耀的“纹徽”开始延伸。而您作为历史的观测者,即将见证他们的道路走向何方。
  • 天使之城的故事

    天使之城的故事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
  • 世界地理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世界地理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求知探索系列丛书:世界地理之谜总集》本书内容分为“神奇的地球”、“地学之谜”、“神秘的海洋”、“太平洋大面镜之谜”、“奇石怪洞之谜”等几部分。
  • 最好的时光都给你

    最好的时光都给你

    “许轻歌,你天不怕地不怕,为什么要怕还爱我?”“那你,天不怕地不怕,为什么要怕我会因为你的眼睛瞎了而退缩?”该过去的过不去,想忘掉的忘不掉。她不愿被人辜负,又怎么能去辜负另外一个人。
  • 不懂幕僚就不懂民国

    不懂幕僚就不懂民国

    依循大幕僚的概念,首次将民国军政幕僚整体轮廓进行勾画,论述周匝,得出隽永清晰的印象。凡秘书,谋士,纵横家,谋臣,处士,幕宾,参谋,高参,幕僚,智囊,军师……均在搜索之列,而于叙说之中,则又紧扣谋略一端,回到狭义幕僚的轨道。由单线的个人生涯描述,进为幕僚群体的面貌和质性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