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10400000009

第9章 当代个性教育的主题(1)

通过对个性、个性教育的全面探讨,通过对历史上的个性教育思想的回顾,可以推知,个性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但不同时代的个性教育,不同民族国家的个性教育,不同教育阶段的个性教育,应该有其不同侧重点,亦即主题。抓住其主题,就是抓住了个性教育的关键。这有利于更有效地开展个性教育。

那么,当代个性教育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呢?在当代,培养良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关键是培养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本章首先阐述当代个性教育的主题内容,其次论述这一主题的意义和依据,最后揭示主体性教育的意蕴。

当代个性教育主题的内容

一、从主体的含义看当代个性教育主题的内容

在哲学史上,主体这一概念主要有两种用法:其一是本体论意义的主体,其含义是指运动的承担者或物质的主要部分;其二是认识和实践意义上的主体,其含义是指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那么,教育视野中的主体应该是指认识与实践意义上的主体。

第一,主体是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因此,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主体只能是人。只有承认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才具有意义。人作为主体按其规模可划分为类主体、群主体和个主体。类主体指整个人类作为历史创造者是主体;群主体即每一个或大或小的社会集团、社会群体都是主体;个主体即每一个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在其对象的关系上具有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是指群主体和个主体。群主体主要有学校、班级、党团组织、少先队、教研室等;个主体则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因为教育目标指向的是学生主体,培养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是指培养受教育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所以当代个性教育主题内容中的主体主要指的是受教育者个主体。

第二,主体是具有健全意识的人。承认主体是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起码的要求。但是说主体是人,并不等于说任何一个人都是主体。主体的桂冠,主体的地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的,也不是人生来固有的,而是具有健全意识的人才可能拥有的,是人在后天积极争取来的。所谓健全意识,即他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统一体。他意识是认识主体对自身以外的对象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他意识总是先于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他意识发展的结果(这是从时间和逻辑上说的);自我意识包含着他意识,是较他意识更高级的意识。“人的意识与动物的心理的重要差别在于自我意识的存在,……”因此,主体之为主体不仅在于有他意识,更重要的是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主体之所以为主体的内在规定。

所以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引导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能监督、控制、教育自己,是当代个性教育的主题内容之一。

第三,主体是进行认识与实践活动的人。人之所以为主体,还在于他的活动。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主体的活动与活动的对象及活动的对象化产物的关系。因而人只有在活动中才有所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如此,人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以外部对象来反映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活动与自我意识相辅相成:人若仅仅具有健全的意识,但拒绝参加认识与实践活动,游手好闲,坐享其成,懒惰成癖,即所谓“语言上的圣人,行动中的矮子”,他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人的自我意识也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没有活动就不可能有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人也就不能成为主体。主体永远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所以,把受教育者视为教育主体,激发、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地参与教育和教学活动,进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当代个性教育的主题内容之二。

二、从主体性的含义看当代个性教育主题的内容所谓主体性即作为主体人在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特性。那么,作为主体人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特性是什么呢?大多教学者认为主体性即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前苏联学者科恩所述如下颇具启发意义:即“主体这个哲学范畴虽然具有多义性,但它总是含有同客体的被动性、消极性相对立的积极创造的、能动的意思,确立目标和意识自身的自觉的意思,有选择可能并因而有待完成乃至有某种不可预言的自由的意思,独具特色和不可被同类其他客体取代的惟一的意思”。据此,在这里,主体性主要是指主体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独立自主性。“所谓独立,就是不受他人指点,仅凭借自己的力量”。自主意味着自己管理自己。独立自主的精髓在于主体成为能自己作出决定的人。独立自主决非绝对放纵。它们意味着在确定什么是最佳行动办法时,能将有关的种种因素考虑在内。独立自主主要包括道德的独立自主和智力的独立自主两个方面的内容。道德独立自主指的是通过考虑其他有关人的观点,由自己作出道德上的判断和决定的能力,它与奖励制度并无关系。智力自主意味着自己管理自己,和由自己作出决定。道德自主涉及的是对与错的问题,智力自主涉及的是真与伪的问题。可以这样认为:主体都有独立的愿望和自主的意识。独立自主性是主体的一种基本属性,是主体获得自由能动性,发挥积极创造性的根本前提。主体之所以是自由自觉性、能动积极的创造性的存在物,就是因为主体是独立自主的存在物。独立自主性对于主体来说,是其本质力量的表现和主体地位的确证,它说明主体对于影响和制约它存在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有了独立、自立、自控、自决的权利和责任、必要和可能。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它意味着可以不依赖于家长、教师而自愿、自理、自尊、自决、自强、自信、自律,进而独立学习,自主活动。这是主体性的核心。如果一个人不能独立自主,完全依赖于他人,奴隶般地受制于人,那他只有奴性而无主体性,故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自主性。只有培养受教育者的自尊、自理、自信、自决、自强、自律等个性品质,才能真正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性,使其成为教育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人的独立自主性有赖于客观的“给予”,尤其是教育的培养。其中自我教育起着决定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当学习、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道德、审美等活动要求“是个人自己自我提出”时,只有当个人以自己的兴趣、意愿和意志活动克服困难时,这些劳动和活动才“被看做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可见,独立自主性应该以主体内在的需求为基础,教育的艺术就在于通过各种细微的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和教育活动,培植学生的这种独立自主性。

第二,自由能动性。自由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特性。它是建立在主体的独立自主性基础之上,影响着主体创造性发挥的特性。所谓自由不是主观、随心所欲、无政府主义。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与改造,是主体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按自己意志去活动的自主活动状态,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摆脱自然力量、社会力量和自身陈旧思想的束缚而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它是主体个性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有学者认为“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能否做自然、社会以及自己命运的主人,都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这就是自由”。主体自由主要包括主体意志自由和主体行为自由,前者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后者是由意志支配的行为对客观必然性的自主性。主体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由意志自由向行动自由转化的过程。主体的创造离不开自由,自由是创造的最根本前提,是主体性的表现。对于学生主体来说,自由意味着学生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追求,有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行动的权力。

能动性是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主体内因能量的发挥,它表现在对象性活动中,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调控性,能根据外界事物的特性和自身的需要确定认识和实践目标,并能制定达到目标的行动计划,进而设法实现计划。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主要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积极和主动的特征。具体地说,表现为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求教,自觉学习和积极进取等品质,教育能否培养出学生的这些品质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第三,创造性。所谓创造性亦即创新性,它是主体对已有知识和工具,或已有认识、操作、成果的丰富、提高、改进和革新。或否定、突破与超越。故创造性是主体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能动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是主体性最宝贵和最本质的特征。人是具有创造性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活动”。从此意义上说,创造是人类的本质,人类在永不停息的创造活动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身,完善自身;在永不停息的创造活动中,不断跃迁更新、扬弃旧质,实现自己的目的。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它表明学生在学习这一特殊的认识——实践活动中具有探索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内在需求和意向,具有无限发展的创造潜力。

主体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是孤立或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如自主性就总是与自由和自己有可能监督自己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而与消极被动、无能为力等等相对立;有的学者认为,独立性是创造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个性品质,日本学者小林由树子则把创才(创造性才能)定义为“独立地探索未知,使心境具体化的才能。”实际上,创造性就包含着独立自主性、自由能动性,而具有独立自主性和自由能动性,就预示着主体向积极创造性迈进。

由是观之,培养人的主体性亦即培养作为主体人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能动性和创造性。换言之,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地、自由能动地、创造地进行认识与实践活动的人。这样的人在认识和实践中能充分地实现主体的两种基本价值追求,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同时,实现自己和改造自己。这是当代个性教育的主题内容之三。

三、从个人独特的主体性的含义看当代个性教育主题的内容从根本上说,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类特性,是主体人的现代特征。

所谓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类特性,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区别而言的。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人类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而且人类是惟一的主体,总有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表明的是人类在对自然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人类对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是认识、改造自然的主体,人类不但能认识自然,而且能够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人与动物的区别而言,人是主体,人总是有主体性,动物是客体,动物不可能成为主体,不可能有主体性。这是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有自我意识的。有自我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因为人有自我意识,所以他能够在把劳动活动施于自然物的同时,通过一个外在的对象把自身也转化为自己的对象。因为动物没有自我意识,所以动物的活动是受本能支配的,它们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不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外部世界,使之为自己服务。所以“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从此意义上说,主体性是人所以为人的一种本质,或是类本质、类特性。

所谓主体性是主体人的现代特征,是就主体人在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状况和现代人主体意识的普遍增强而言的。古代社会是专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在奴隶主与奴隶、封建主与农奴、君臣等社会关系中都是奴隶、农奴、臣与民的单方面绝对服从。他们是奴仆,无人身自由,无平等地位,更无民主权利,完全处于依附性状态,是无主体性的人。相对于古代社会,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是平等的。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商品经济普遍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并被普遍应用,与此相适应,现代教育、现代文化、现代政治也全面发展。这样,既要求一切人都具有主体性,也为一切人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不仅如此,现代人的主体意识普遍增强,人们不仅意识到自己是自然、社会的主体,而且积极争取自己的主体地位,发展主体性,如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即是例证。

既然主体性是主体人的类特性和主体人的现代社会特征,当代个性教育却将其确立为主题,这是否会导致形式上的个性教育而实质上的划一性教育呢?其实并非如此,因为第一,人的个性并非排除人的类特性和人的时代特性。相反,人的个性是类特性和人的时代特征在个体身上的独特结合和特殊表现。第二,这里强调的主体性并非千篇一律、模式划一的主体性,而是个人独特的主体性。

同类推荐
  • 延安颂

    延安颂

    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百般阻挠,要以一困二剿三消灭的政策把红军冻死、饿死在陕北。红军于二十一日拂晓打起了直罗镇的枪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于二十三日把牛元峰带领的敌军全部歼灭,直罗镇战役大获全胜。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对于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而且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 远程教育研究(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远程教育研究(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远程教育综合研究、远程教育发展研究、远程教育教学研究、教育信息化。
  •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美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美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灵活多元的教学体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贴近生活的课程设置,要求严格的教师管理等。
  • 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

    本书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实践策略三方面展开分析与研究。主要运用哲学思辨方法,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体、目的、内容、资源开发、管理、评价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主要观点。在课程本体方面,着重阐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什么”及“何以存在”,并按照思维结构与系统演化规律,围绕“知识”“能力”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体论发展的逻辑体系。在课程目的方面,分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的合理性,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确定找到了理论依据。在课程内容上,阐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及原则,探讨了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体系及内容整合的主要策略。
热门推荐
  • 岁月流沙

    岁月流沙

    岁月自流我何处,时光自逝我何辜。指间流沙一松紧,生死淡然一悲喜。岁月流沙、墨燃六年风霜七年雨,道之艰辛道难行。八年寒暑九年局,一步踏错一世遗。路遗、墨燃今夜花雨花满楼,昨日田中垂纶休。一梦千载岁月流,梦醒时分独叹幽。花落一枝相思愁,明月对饮几时休。无缘相守此情终,来年何以再回眸。梦中赋、琴弦音动、墨燃岁月长河无边无尽,春泥落花轮回宿命,世人都是岁月里的一抹烟花,各有不同:有的灿烂,有的凄惨,有的平凡......世人无法抗衡岁月的痕迹,岁月抹平了痕迹,迷失了我们的心。
  • Back Home

    Back Ho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游荡在异界的咸鱼

    游荡在异界的咸鱼

    一只渡劫失败被雷劈到异界的咸鱼说到,打仗什么的不适合我,不如一起来喝喝茶,聊聊天啊。
  • 第一狂后:废物公主逆天下

    第一狂后:废物公主逆天下

    她,一名顶尖的杀手,却因友情的背叛而离开人世。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不!一朝穿越,成为“举世闻名的废物”?腹黑强大的她会就此接受命运?当明亮的双眸睁开,惊艳世界的她会是谁······他,是人闻风丧胆的死神,冷血无情,却在乱世中与她相逢······一笑倾城,腹黑妖娆,这两者之间会有怎样的火花呢?且看他们一起携手天下!
  • 毒手医仙三小姐

    毒手医仙三小姐

    卧薪尝胆,复仇才刚刚开始。亲手杀掉府上所有人,某男“他们可是你的亲人,就这么杀了?”某女“他们不是我的亲人”某男死皮赖脸的凑上去“啧啧,这手段像我哈哈”某女“自恋是病得治”
  • 云道

    云道

    独坐于亭台楼阁之上,少年只为斩遍修行界的桃花独坐与苍云苦海之中,少年以气化为道符,誓要将天地间的一切占为己有这是少年穿越到云国的道。也是少年混迹在修行者界中的道。
  • 女王来袭之宠夫有道

    女王来袭之宠夫有道

    清冷高傲,漠然瞳孔无我无他;低语呢喃,妖孽肆意勾人心魄,哪个是她?半魂之身,谁在背后作祟,谁与她性命相牵?得异能,创事业,虐渣渣,收美男,收哪个呢?“我!”“滚一边去!!晴晴,人家在这呢。”滚滚滚!都滚,哪来的滚哪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劲舞恶男团

    劲舞恶男团

    热爱街舞的少男少女为了梦想而聚集在一起,但是梦想之路又岂是一帆风顺?对手的狡诈阴险,来自学校以及家长的阻挠,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遥不可及。但幸运女神最终为了真爱而降临,当笑容掩盖住眉梢眼角的妖娆,华丽的舞台上便只留下那珍贵的一幕——有你,足以。
  • 恶魔首席的替身情人
  • 王妃好不乖

    王妃好不乖

    她肥嘟嘟因为一个雷劈,穿越到古代。她竟然在古代当上王妃?而且王爷还是一个脾气无常的男人!她堂堂月王妃竟然还要参加他的纳妾典礼!还要打扮得漂漂亮地去恭祝他们早生贵子?门儿都没有!于是,她和美妖孽出走月王府!但是出走不算,她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带到另一个独特的国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