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12600000019

第19章 卷十五(十九则)(1)

张文潜哦苏杜诗

【原文】

“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缔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此老杜《玉华宫诗》也。张文潜暮年在宛丘,何大圭方弱冠,往谒之,凡三日,见其吟哦此诗不绝口,大圭请其故。曰:“此章乃《风》、《雅》鼓吹,未易为子言。”大圭曰:“先生所赋,何必减此?”曰:“平生极力模写,仅有一篇稍似之,然未可同日语。”遂诵其《离黄州诗》,偶同此韵,曰:“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泻。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嵩工起鸣鼓,轻橹健于马。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此其音响节奏,固似之矣,读之可默谕也。又好诵东坡《梨花》绝句,所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者,每吟一过,必击节赏叹不能已,文潜盖有省于此云。

【译文】

“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缔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这是杜甫的《玉华宫》诗。张耒(字文潜)晚年住在宛丘(今河南淮阳东南)时,何大圭正当二十来岁,前去拜见他,在文潜处三天,见他老是吟哦这首诗。何大圭问这是什么原因,文潜回答道:“这首诗是像《诗经》的《风》诗、《雅》诗那样的妙歌雅奏,不容易对您说清楚。”大圭说:“先生所创作的诗篇,哪会比这首差呢?”文潜称“一辈子极力地模仿它,只有一篇略微与它相似,可是优劣未可同日而语。”接着就背诵他的《离黄州》诗,这首诗的韵律与杜甫的诗基本相同。诗中写道:“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泻。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嵩工起鸣鼓,轻橹健于马。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此诗,它的平仄节奏,与杜诗很相似,一读就可知道所言何事。文潜又喜欢吟诵苏东坡(苏轼)的《梨花》绝句,即所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那一首,每当吟哦一遍,必定叹赏不已,他大概对于此诗有非常之深的理解吧。

任安田仁

【原文】

任安、田仁,皆汉武帝时能臣也,而《汉史》载其事甚略,褚先生曰:“两人俱为卫将军舍人,家监使养恶啮马。仁曰:‘不知人哉家监也!’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会贤大夫赵禹来,悉召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将军上籍以闻。诏召此二人,帝遂用之。仁刺举三河时,河南、河内太守皆杜周子弟,河东太守石丞相子孙,仁已刺三河,皆下吏诛死。”观此事,可见武帝求才不遗微贱,得人之盛,诚非后世所及。然班史言:“霍去病既贵,卫青故人门下多去事之,唯任安不肯去。”又言:“卫将军进言仁为郎中。”与褚先生所书为不同。《杜周传》云:“两子夹河为郡守,治皆酷暴。”亦不书其所终,皆阙文也。

【译文】

任安,田仁,都是汉武帝时才能出众的大臣,可是《汉书》、《史记》中记载他们的事情都很简略。褚少孙先生说:“两人都作卫将军的舍人,卫家总管叫他们去喂养顽劣的咬人之马。田仁说‘总管太没有知人之明了!’任安说:‘将军都不能知人善任,更何况总管呢!’后来有诏书要从卫将军的舍人中挑选合适的人作郎官。碰巧由贤明的士大夫赵禹来主持其事,把一百多名舍人全都召集起来,按着次序进行口头考试,得到了田仁、任安,说:‘只有这两个人可以,其余的没有可用之人。’卫将军就将他们的户籍奏报给朝廷。武帝下诏书召见这两个人,随即委以重任。田仁作了丞相长史。检举三河地区长官贪残不法。当时河南(今河南洛阳)、河内(今河南武阶)二郡的太守都是御史大夫杜周的子弟,河东(今山西夏县)太守是丞相石庆的子孙,田仁检举揭发之后,他们都被交法官刑讯,处死。”于此可见,汉武帝寻求贤才并不遗漏地位低贱之人,得到的人才非常之多,实在不是后世君主所能比拟的。可是班固的《汉书》称:“霍去病贵幸之后,卫青的老朋友和门下宾客很多都去投靠霍去病,只有任安不肯离去。”又说:“卫将军推荐田仁作了郎中。”这跟褚先生所写的内容不同。《杜周传》说“杜周的两个儿子在黄河两岸的紧靠着的两个郡作太守,统治都非常严酷残暴。”也没有写他们最终的结果,都有遗漏缺文。

杜延年杜钦

【原文】

《前汉书》称:杜延年本大将军霍光吏,光持刑罚严,延年辅之以宽,论议持平,合和朝廷。杜钦在王凤莫府,救解冯野王、王尊之罪过,当世善政多出于钦。予谓光以侯史吴之事,一朝杀九卿三人,延年不能谏。王章言王凤之过,天子感寤,欲退凤,钦令凤上疏谢罪。上不忍废凤,凤欲遂退,钦说之而止。章死,众庶冤之,钦复说凤,以为:“天下不知章实有罪,而以为坐言事,宜因章事举直言极谏,使天下咸知主上圣明,不以言罪下。若此,则流言消释矣。”凤白,行其策。夫新莽盗国权舆于凤,凤且退而复止,皆钦之谋。若钦者,盖汉之贼也,而谓当世善政出其手,岂不缪哉?

【译文】

班固《汉书》中记载:“杜延年本来是大将军霍光部下的属吏,霍光主持刑罚很严厉,杜延年用宽仁态度来辅助他,定罪量刑务求公平,使整个朝廷和睦团结;杜钦是大将军王凤的幕僚,曾经拯救过冯野王、王尊的罪过,当时一些好的施政措施,大多出自杜饮的筹划。我认为霍光根据侯史吴藏匿桑迁之事,一个早上就杀掉了位居九卿之列的大臣三人,可是杜延年并没能谏止。王章上书揭露王凤的罪过,天子受到感动有所省悟,想罢免王凤,杜钦叫王凤上疏谢罪。后因皇上又不忍心罢免,可王凤却仍想着借机引退,杜钦劝说他打消了这种念头。王章死后,人们都以为他冤屈。杜钦又劝说王凤,以为:“天下之人不了解王章真有罪过,就认为他是由于上言国事的缘故,应该借着王章这件事提拔直言极谏之人,使天下人都知道君主至明,不因为陈述意见治臣下之罪。如果这样做了,那么,流言就会消释了。”王凤把这些话告诉了皇上,按照他的计策行事。新朝的王莽窃取政权,是从王凤开始的,王凤将要引退却又中止了,都是杜钦在出谋划策。像杜钦这种人,就是汉朝的国贼,《汉书》却说当时天下善政是出自他的手,这难道不荒谬吗?

范晔作史

【原文】

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曰:“吾既造《后汉》,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唯志可推耳。博赡可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晔之高自夸诩如此。至以谓过班固,固岂可过哉?晔所著序论,了无可取,列传如邓禹、窦融、马援、班超、郭泰诸篇者,盖亦有数也。人苦不自知,可发千载一笑。

【译文】

范晔在狱中时,给他的外甥和侄子们写信道“我已经写成了《后汉书》,细看古今的著述及有关的评论,很少有符合自己心意的。班固的名望最高,全是随意写作,一无体例,不值得评判其优劣,只是书中的志写得是很不错的。在材料的全面和丰富上,我可能比不上他,若论材料的整理我却未必有愧。我写的杂传的末尾的议论文字,都是精深的意旨。至于《循吏》以下及至六夷部分的诸篇序论,笔力雄健,尽情挥洒,实在是天下的奇作。其中适当的篇章,往往不低于贾谊的《过秦论》。曾经同班氏所作之书放在一起比较,强之多多,并不只是不感到惭愧。赞语的部分自然是我的文章的杰出部分,大抵没有一字虚设,行文求变出奇,奇异变化无穷无尽,就是相同的内容也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竟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称赞它。这部书出现于社会,自然会得到人们的赏识的。自古以来结构宏大并且思致精审之作,还没有这样的。”范晔自高自大、自吹自擂居然达到如此地步!至于自称超过了班固,难道班固随便就可以超过吗?范晔所写的序论,全无可取之处,列传如邓禹、窦融、马援、班超、郭泰诸篇,也只不过是有限的几篇。人最怕没有自知之明,像范晔这样自夸,千载之后也免不了被人耻笑。

唐诗人有名不显者

【原文】

《温公诗话》云:“唐之中叶,文章特盛,其姓名湮没不传于世者甚众,如:河中府鹳雀楼有王之涣、畅诸二诗。二人皆当时所不数,而后人擅诗名者,岂能及之哉!”予观《少陵集》中所载韦迢、郭受诗,少陵酬答,至有“新诗锦不如”,“自得随珠觉夜明”之语,则二人诗名可知矣,然非编之《杜集》,几于无传焉。又有严惲《惜花》一绝云:“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前人多不知谁作,乃见于皮陆《唱和集》中。大率唐人多工诗,虽小说戏剧,鬼物假托,莫不宛转有思致,不必颛门名家而后可称也。

【译文】

《温公诗话》中说:“唐代中期,文学创作蔚然成风,作家姓名湮没无闻,不传于世的,非常之多。比如: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薄州镇)鹳雀楼题有王之涣、畅诸的两首诗。这两人在当时诗人中还排不上名次,可是后代具有诗名的一些人,哪能比得上他们呢!”我看到《少陵集》中载有韦迢、郭受的诗,杜甫酬答的诗中,有“新诗锦不如”,“自得随珠觉夜明”的句子,那么,这二人的诗作的名气就可以想见了,可是如果不是编入杜甫的文集里面,那就流传不下来了。还有严恽的绝句《借花》一首:“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以前的人大都不知道是谁作的,原来见之于皮日休、陆龟蒙的《唱和集》中。大体上说,唐代人大多工于作诗,即使创作小说戏剧,假托鬼物影射现实,也无不情节曲折、富于情致,不一定以专门写诗的诗人才值得称道。

苏子由诗

【原文】

苏子由《南窗诗》云:“京城三日雪,雪尽泥方深。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西斋书帙乱,南窗朝日升。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故人远方来,疑我何苦心。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此其少年时所作也。东坡好书之,以为人间当有数百本,盖闲淡简远,得味外之味云。

【译文】

苏辙(字子由)在《南窗》诗中写道:“京城三日雪,雪尽泥方深。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西斋书帙乱,南窗朝日升。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故人远方来,疑我何苦心。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这是他少年时代的作品。东坡很喜欢写这首诗,认为人世间应当有几百本流传,因为它风格闲淡简远,有种超越语言文字的情味。

呼君为尔汝

【原文】

东坡云:“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王公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予谓此论特后世之俗如是尔,古之人心口一致,事从其真,虽君臣父子之间,出口而言,不复顾忌,观《诗》、《书》所载可知矣。箕子陈《洪范》,对武王而汝之。《金縢》策祝,周公所以告大王、王季、文王三世祖考也,而呼之曰尔三王,自称曰予。至云“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殆近乎相质责而邀索也。《天保》报上之诗曰:“天保定尔,俾尔戩穀”,《鸑宫》颂君之诗曰:“俾尔富而昌”,“俾尔昌而炽”,及《节南山》、《正月》、《板荡》、《卷阿》、《既醉》、《瞻卬》诸诗,皆呼王为尔。《大明》曰“上帝临女”,指武王也。《民劳》曰“王欲玉女”,指厉王也。至或称为小子,虽幽、厉之君,亦受之而不怒。呜呼!三代之风俗,可复见乎?晋武公请命乎天子,其大夫赋《无衣》,所谓“不如子之衣”,亦指周王也。

【译文】

苏东坡说“大凡人们在一起互相称呼,以对方尊贵就称之曰公,认为对方贤德就称之曰君,对地位在他下边的人就称之曰尔、曰汝。即使是贵为王公,天下人表面上敬畏,可是心里不服,就当面称君、称公,背后称尔、称汝,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我认为这种论断并不全面,只是后代的风气如此罢了,古代人心口如一,说话做事讲究朴质,即使是君臣父子之间,张口就说,不讲客套,不存在什么顾虑和忌讳,看看《诗经》、《尚书》中的记载就可了解了。箕子陈述《洪范》,对武王说话就是称之曰汝。《金滕》是在以简策祝告鬼神,是周公求告大王、王季,文王三代父祖的祝辞,可是称呼他们曰尔三王,称呼自己曰予。至于说道“假如你们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拿着璧与挂,等待你们的命令,假如你们不答应我的要求,那我就要把璧和挂抛掉。”大抵接近于那种做生意讲价钱求赔偿的口吻。《天保》是一篇臣下赞美周王的诗,说:“上天使你安安,使你得到福禄”,《闷宫》是一篇歌颂国君的诗,说“使你盛大兴旺”、“使你兴旺盛大”,至于《节南山》、《正月》、《板荡》、《卷阿》、《既醉》、《瞻卬》各篇诗作,皆直呼王曰尔。《大明》曰“上帝临女”,“女”指的是武王。《民劳》曰“王欲玉女”,“女”指的是厉王。甚至于有时称为小子,即使是像幽王、厉王那样的暴君,也坦然接受这种称呼而不生气。哎!三代时的纯朴风俗,还能出现于今天吗?晋武公向天子请命,他的大夫赋《无衣》之诗,所言“不如子之衣”,“子”也是指的周王,子为敬称,不同于尔汝,但用子称王为后世所罕见。

世事不可料

【原文】始皇并六国,一天下,东游会稽,度浙江,扌间然谓子孙帝王万世之固,不知项籍已纵观其旁,刘季起喟然之叹于咸阳矣。曹操芟夷群雄,遂定海内,身为汉相,日夜窥伺龟鼎,不知司马懿已入莫府矣。梁武帝杀东昏侯,覆齐祚,而侯景以是年生于漠北。唐太宗杀建成、元吉,遂登天位,而武后已生于并州。宣宗之世,无故而复河、陇,戎狄既衰,藩镇顺命,而朱温生矣。是岂智力谋虑所可为哉?

【译文】

秦始皇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往东巡幸到会稽,渡过了浙江,据傲地宣称子子孙孙相继作帝王千秋万代绝不会动摇,不知道项籍(字羽)已经在其旁态意观看立志取而代之、刘邦(字季)在咸阳时亦曾为之喟然长叹涎羡“大丈夫当如此”了。曹操扫除群雄,进而平定海内,身为汉相,日夜盘算着篡夺帝位,不知司马懿已经进人其幕府之中。梁武帝杀掉了东昏侯,倾覆齐朝的帝统,可是侯景在这一年出生于大漠之北。唐太宗杀掉了李建成、李元吉,而登上天子之位,可是武后已经降生于并州(今山西太原)。唐宣宗时代,太平无事而且收复了河州、陇州,少数民族势力衰减,所造成的外部威胁随之减轻,内部的藩镇势力也顺从朝廷的指挥,可是朱温出生了。这些,难道是凭着智慧谋略所能发觉的吗?

蔡君谟帖语

【原文】

同类推荐
  • 日落长安远

    日落长安远

    十五年前,为了坐稳皇帝的位子,为了大唐帝国的中兴,李纯参与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太上皇李诵;十五年间,李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坚持武力削藩,终于迫使各地藩镇重新臣服于大唐,元和中兴指日可待;十五年后,为了坐上皇位,太子李宥参与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大唐天子李纯。仿佛是一个轮回,然而,大唐却在轮回中走向衰亡。
  • 太极斗佛

    太极斗佛

    内容简介太极:是世界的运动,也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斗佛:不仅仅是因为武功最高……我的新书《梦连连》即日上传,敬请各位书友关注。
  • 唐——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唐——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本书内容有: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各族“和同为一家”;对外开放与交流;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光耀千古的唐诗;全面辉煌的艺术领域等。
  • 洪宪宫闱秘史演义下

    洪宪宫闱秘史演义下

    主要写了袁世凯的身世,如何发迹,窃夺国柄,直至病死的全过程,重点写洪宪后及诸妃、洪宪太子与公主及皇孙皇女等,以及帝制取消后袁世凯的宫闱艳史。
  • 破三国

    破三国

    以《三国演义》为脉络,重述历史故事,但是风格以搞笑幽默为根本,从桃园结义写到赤壁之战,里面一些重大事件,如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等经典场面历历再现,重新演绎,推陈出新,解构历史,新奇大胆,令人啼笑皆非。
热门推荐
  • 进击的油巨人

    进击的油巨人

    腿骨脚胫炬断,不甘不敢如此窘迫坠下;头颅浆脑炽裂,不论不伦这般仓皇飘上。不觉痛楚,不感心忧;不解世事,不明世人。此乃油巨人是也!无误!
  • 送给孩子的健康心理书

    送给孩子的健康心理书

    从学习、青春期、行为习惯、情绪等方面,向读者介绍各类心理学规律,并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心理修炼的方法,教育孩子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正确对待生活及学习中的烦恼,化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痛苦和郁闷,学会协调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矛盾纠纷,让自己的未来获得终极的幸福和成功。
  • 惊梦飞燕

    惊梦飞燕

    一桩迷案引起的故事,万万没想到凶手竟是她。
  • 末世重生之女王归来

    末世重生之女王归来

    渣男渣女,靠边站,什么?听不懂,那就当我小弟的零食吧!片段一:宇浩:“老大,有个人类说要把你灭了”“那就来吧,什么?怎么灭到床上去了”...片段二:“其实,我一直都欺骗了你。”“不管你说什么,我爱的只有你,我愿意永远陪伴你。”片段三:“女人,离开哪些人,我会好好保护你的,只要我一个,可以吗?”“凌焱,我爱你,但是我也爱他们,如果...你接受不了,那我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吧。”看女主重生一步步变强,女强宠文。
  • 混元传奇

    混元传奇

    主角肉体死在海中,灵魂却被带到另一个世界投胎转世,这里弱肉强食的世界,强者为尊。这里不仅要会魔法,也要会肉搏厮杀。这里的人类都是会魔法的战士……智慧种族不再只有人类,人类也要参与生存的竞争当中……越磨砺越锋芒,主角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不断缔造传奇……
  • 低碳服装

    低碳服装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更精彩。《低碳服装--让你穿得舒服又健康(典藏版)》(作者徐帮学)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这本《低碳服装--让你穿得舒服又健康(典藏版)》是“低碳科普馆”系列之一。
  • 青春作死记

    青春作死记

    你们曾经说好一起征服的世界呢?你们曾经说好一起追到的女孩呢?你们曾经说好一起考取的学校呢?你们曾经说好一起远游的地方呢?你们曾经说好,现在……因为年少,我们是否错过了太多。(注:本书只是不定期更新,完全心情随笔那种。)
  • 武斗王

    武斗王

    武斗之王,谁与争锋,只有将自己发挥到极致,才能真正成为至尊。阴差阳错,少年顾一飞成为了顶级高手的替身。参加武斗王之战,想要成为武尊?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一切还得从修行开始。
  • 风倾天下:妖孽魔妃

    风倾天下:妖孽魔妃

    她将军府嫡女,也是夜家白痴加废材,人人口中的病痨子,而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腹黑狡诈又极其护短.当废材变天才,她变成她时会有怎样的变化,无意间开启空间灵器沁馨玉,得医典,修真经,废柴之体迎刃而解,种草药,契魔兽,魔医震天下!新婚之日,自己男人抱着她的妹妹在她面前上演大战,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羞辱她。可笑,男人,算什么!我夜薇曦要的男人,定是敢为我掏心舍命之人!一朝惊变,风云起,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就一段惊世传奇!
  • 校花的修仙高手

    校花的修仙高手

    一位被刚被女朋友甩了的高中生却意外成为了一名修罗者,开启了暧昧与激情的故事。修仙,亦能把妹。修仙,亦能富贵。修仙,亦能长生。看少年纵横天下,血洗天庭,造就传奇的人生,左拥右抱,暧昧无限,天上地下,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