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14800000016

第16章 利用现代化技术获取信息(2)

我国联机检索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大约落后10~15年,但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发展较快。1979年由建工总局建筑研究院(现称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情报所等单位在我国驻香港海外建筑工程公司设置了我国第一台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经香港大东电报局与美国DIALOG和ORBIT系统联机。1981年底,北方科技情报所与美国DIALOG联机系统直接联机。1982年9月冶金部、石油部、化工部等部委情报所在北京实现了DIALOG和ORBIT的直接联机。华东工学院在南京也设置了一台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与DIALOG建立了联机检索业务。1983年10月中国科技情报所开始使用:300Bit速率的数传终端与ESA/IRS联机。同年年底上海交大用50Bit的电传终端与DIALOG联机。接着许多情报所和高校也纷纷建立国际联机检索终端。

迄今,已在全国50个城市建立了110个国际联机检索终端,与国外11个主要情报服务系统建立了联机情报检索业务,它们是美国的DIALOG、BRS、INFOLINF、ORBIT、DMS/DRI、意大利的ESA/IRS,德国的STN,加拿大的HARPS、卢森堡ECH0,奥地利WSR,瑞士DUN&Bradstreet,Data—Star。近几年来,国内联机服务系统发展也较快,还引进了CD—ROM光盘数据库。而随着NCFC等国内网络与Internet的连接,联机检索将会更方便、更有效。

除了与国际联机系统连接开展信息检索服务外,我国自建的一些机检服务系统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化工部情报所的机检系统,邮电部情报所的机检系统,机械工业部情报所的机检系统等,这些系统多是引进国外数据库,在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方面大大不如直接进行联机检索所获取的信息,但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这些系统仍不失为一种补救之策。

二、从因特网到全球信息高速公路

现代远程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结合形成了日新月异、风行全球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因特网)。因特网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之集合,通过这一集合体,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实现资源共享和进行信息交流。

1.Internet的由来

Internet的雏形是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规划局(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简称ARPA)筹建的军用实验网——ARPANET。60年代初,ARPA资助许多大学电脑学院(系)开展电脑网络与通讯的研究,以寻求一种新的信息传送途径。作为其中的一项成果,就是产生了TCP/IP通讯协议标准,以及按这套标准进行联网的ARPANET。1969年,ARPANET以犹他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国际研究所(StanfordResearchInstituteInternational,简称SRIInternational)四个单位的电脑为试验站点成功地进行了联网通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遍布全美的网络,能够提供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送等服务。

ARPANET的成功,特别是这个网络所起到的促进科研人员之间信息交流的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但是,由于这个网络的专用干线属于美国国防部所拥有,没有获得联邦政府科研项目合同的学校,不能加入该网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在ARPANET结构上,同时利用公用的X.25网络线路和其他方式,组建了由150余所大学电脑学院(系)构成的CSNET,提供类似的服务。

1984年,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CSNET的基础上开始扩建NSFNET。NSFNET包括六个超级电脑中心,这些中心之间建立有高速的联网专线,作为NSFNET的主干线(Backbone)。与此同时,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全美分片建立了二十个区域性网络,连接到NSFNET的主干线上,每个区域网络覆盖了当地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局部网络。到1986年,大致建成了一个三级结构的网络。NSFNET的主干线最初是每秒为1.54Mbit的T1线路,1990~1991年间更新到每秒45Mbit的T3线路。1993年底,NSFNET已决定进一步向传输速度超过每秒600Mbit的ATM线路发展。

NSFNET以TCP/IP为标准的通讯协议,这样,NSFNET可以顺利地和美国国内的以及其他国家的TCP/IP网络连通,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结构。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只要用户的电脑能接到本地的某个网络站点上,就可以通过这个网络接到本地区的网络,通过本地区的网络接到NSFNET,通过NSFNET接到其他地区网络或全球的TCP/IP网络上。对于其他的局部的网络用户来说,只要我们的网络能和附近的TCP/IP网络站点连接起来,也就可以说是和整个网络世界取得了联系。这种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联系,在技术上说,叫做Internetworking,而运用TCP/IP实现了这个宏观的网络结构,叫做Internet。

可见,Internet不是一个单独的网络,而是连接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至1995年1月,与Internet相连的国家和地区达160多个,用户达4850万。中国也于1994年5月正式与Internet联网。国内直接与Internet相连的单位或网络有:中关村教育科研示范网(NCFC,将在下文专门介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等高能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网络(IHEPNET)和北京化工大学网络中心(BCNET)以及邮电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据1995年7月统计,我国同Internet直接或间接联网的单位已有近百个,节点机达到6000—7000台,用户超过4万,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数千万户。因此,我国的教育工作者,科学研究人员等均可以通过这些网络或中心,直接与Internet取得联系,运用Internet丰富的信息资源。

2.Internet的基本功用

Internet的基本功用主要包括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递。

(1)电子邮件(E—mail):这项业务是Internet开展最为广泛的业务。通过Internet可以同世界各地的人们建立快速方便的通信。没有Internet,要采取电子邮件建立全球通信将是十分困难的。当然;电子邮件不局限于Internet。它可以在任何一个计算机网络上实现。实现电子邮件的两个主要条件是:首先,每台计算机需要装有电子邮件软件;其次,进行通信的计算机需要采用相同的语言。例如,在一个校园内的所有计算机,只要接在校内的区域网上,并装有必要的软件,则任何一台计算机均可同另一台计算机互通邮件,从而也就可能通过Internet与全世界互通邮件。

(2)远程登录(Telnet):这是一项TCP/IP提供的专门协议,使得本地计算机用户可以利用远程计算机资源。此时,本地计算机即作为远端计算机的一个终端,共享资源。利用远程登录可获取大量公开服务,包括图书馆目录以及其他各类数据库,并可以因此通过Internet与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取得联系。远程登录,一般需要拥有有效的用户识别号和密码。当然,Internet内也有许多公开的远程机点,不要求识别号和密码。远程登录指令的一般形式为:Telnet(INTERNET地址),其中,INTERNET地址即为你要联机的远端计算机地址。

(3)文件传递(ETP):当我们在网上发现需要的信息,而又不希望在远端系统上处理它,想复制一份;或者某个公开软件正好能解决你的难题,你想试试看。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将文件转移到你的系统上来。这就是ETP。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转移文件,无论这两台计算机的位置在何处,如何连接,甚至是否采用相同的操作系统,只要它们都与Internet相连,都执行ETP协议,同远程登录一样,我们可以通过文件传递获取大量公开的在线数据库或档案。文件传递协议有两种:一种需要有注册户头,另一种则无需注册户头的无名氏文件传递协议。大多数公开的档案和数据库均提供无名氏文件传递业务。

3.Internet与InformationSuperHighway

为了扩大Internet用户覆盖面,美国政府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很快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如何把高速的Internet直接送到所需要的用户手中,包括公共图书馆、中小学、产业部门、商业部门以及作为消费者的居民,这就涉及了Internet线路的布局问题。于是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6年,美国国会在当时的参议员AlGore的提议下,开始探讨建立一个国家数据网的必要性。1988年,Gore正式向国会提议建立“国家科研与教育网络”(NREN),为全社会的科学教育文化部门提供高速信息通讯网络。这个提案几经周折,最后成了AlGore与克林顿搭档竞选总统时的一块很有分量的敲门砖。1991年12月,美国政府一项题名为《High—PerformanceComputingAct》的法案中决定,开始建立NREN。法案规定,在五年内拨款29亿美元,把美国的Internet扩展为NREN所需要的信息高速公路,并作为建设全国信息高速公路的第一步。美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建成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连接全国的学校、图书馆、医院、商业及消费者。这样一个跨世纪的工程,据估计需4000亿美元的社会总投资。

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当然并非美国一国的目标,而已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日本计划在2015年之前。建成耗资1200亿美元的高速信息网络。面积仅618平方公里的新加坡,也准备投资数百万美元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高速公路系统之一。1994年初,欧共体发表白皮书,也将要建立一个覆盖整个欧洲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称为“欧洲神经系统”。究竟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什么样子?信息高速公路的意图是覆盖全世界,而且要连接到各行各业,连接到千家万户,这无疑将给所有的地球公民带来福音。

三、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

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TheNationalComputingandNetworkingFacilityofChina),又称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是世界银行用于“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贷款中的一个高技术基础设施项目,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光纤互联的计算机网络。

NCFC的建设目标是:本地实用,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国内有条件与之相连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提供网络的各种应用;国内示范,在网络工程建设、网络研究与开发、网络管理与服务、网络应用、网络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经验:国际联网,与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相连,共享其大量资源,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和通信联系。

NCFC项目实施的最初范围包括中科院中关村地区各研究所、北京大学校园区、清华大学校园区。

NCFC工程由国家计委、中科院、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领导部门配套投资和发展支持,在NCFC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总负责执行。

NCFC工程于:1990年4月开始实施。目前已投入运行和使用,包括与Internet联网及使用。NCFC的网络工程建设目标已完成并有所拓宽。

1.网络协议与标准

NCFC采用TCP/IF协议为主,以OSI为发展方向,兼顾其他标准的网络体系结构。从网络建设一开始就坚持实用、开放的原则,使中关村以及其他地区存在的多厂商、异机种、多协议、多种应用的计算机都能连接入网,同时保证NCFC的长远发展。

2.网络结构及采用的主要联网技术

NCFC采用两级结构:三个相对独立的院校网(中科院网CAS—net、北京大学校园网PUnet、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与连接三个院校网的NCFC主干网。主干网与国际网络及国内其他网络相连。三个院校网内部也各有自己的骨干网并通过它们下连各所、系的局部网。例如,CASnet的骨干网呈三角形,由10Mbps的EthernetBridge(桥接器)和lOOMbps的FDDIBridge构成双回路,组成可靠的互为热备份的通讯骨干网,然后经数十个Router(路由器)连到各研究所。

3.工程进展概况

NCFC已投入运行,共约100个局部网互联,约2000台机器入网,并联人Internet。NCFC也与国内一些网络或计算机相连。

(1)三个院校网已于:1992年建成,1993年1月经国家计委验收投入使用。

(2)1992年初,NCFC连入国家公用数据网CNPA,现已切换到CHINAPAC。

(3)1993年12月完成联结三个院校网的NCFC主干网工程。

(4)1994年4月用64Kbps专线连入Internet,并于5月向Internet正式注册,将代表中国的域名服务器(DNS—DomainName-Server)从国外移至NCFC。

(5)从1994年初起已在网络中心配置和安装了多种网络管理与服务设施。目前已基本具备一个较大型NIC(NetworkInformationCenter)的NOC(NetworkOperationsCenter)的功能。

同类推荐
  • 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导读工作

    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导读工作

    理想、理念是人生的信念和希望。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对这个工作有一种清楚的认识。图书馆人是知识供应的后勤。图书馆人是探索科学的尖兵。本套丛书可做为图书馆人工作手册,包括:馆藏文献建设、图书分类工作、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选书指南、知识信息检索等。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本书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传媒产业主体法、传媒产业行为法、传媒产业权利保护法等在内的完整的传媒产业法律规制体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宋代家庭研究

    宋代家庭研究

    由三个专题组成:上篇讨论家庭类型与家庭人际关系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宋型家庭”的概念,分析了理学兴起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特别是妇女的家庭地位。中篇从户等制度入手考察了各个阶层的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是有田产的主户、靠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家客户,以及城镇中的坊郭工商户。其中重点研究了佃家客户的经济生活,并指出租牛而耕是宋代租佃关系扩大的重要标志,宋代耕牛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介入租佃关系,成了束缚佃农客户的又一条绳索。下篇具体研究了家产继承的几种方式,包括有亲生儿子的家庭、需要女儿传宗接代的家庭继承方式,以及立嗣和遗嘱继承方式,指出这些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保证家庭门户的付承而设计的。
热门推荐
  • 未来30年用钱赚钱

    未来30年用钱赚钱

    《未来30年,用钱赚钱》脑袋决定口袋,投资创造财富!今日的一般投资人在这方面是无知的,这也是他们长期投资未见成果,市场不好时更是一团乱的原因所在。玩数字游戏是成为亿万富翁的本质,而这本质来自遗传或耳濡目染。
  • 浅酌清酒望月明

    浅酌清酒望月明

    只因那神算仙君说,她这一生,若是与她亲近者,必会被她祸害。她就从倍受爹妈宠爱的小公主,跌落成人人嫌弃的扫把星,她只想对亲爹亲妈说:作为帝君和帝后,这么迷信好咩???幸好还有姐姐和哥哥。但是……
  • 修仙简史

    修仙简史

    是否有仙?这是天骄之辈走到修仙路尽头的疑问。八千年前,十二位大乘境,以生命为代价,推算何以成仙?八千年后,东域修真王朝大夏皇子,书写了他的修仙简史…
  • 发明创造与发现

    发明创造与发现

    在现代生活中,发明创造与发现无处不在。本书通过一个个精彩的讲解,呈现了古今中外发明发现的历程,将读者带进知识的殿堂。
  • 苍生无悔

    苍生无悔

    少年入修真,痴痴为情困,一朝真相明,一怒为苍生
  • 逆袭boss,绝世大小姐

    逆袭boss,绝世大小姐

    13岁时她因为家族内乱不得已入住他家,五年后,她得知他订婚的消息,毅然离开,四年后,她盛世回归已是boss,在那之后她又该如何面对他呢?
  • 琼霄邪神

    琼霄邪神

    他能傲世天下,主宰苍穹,他能剑指白云,脚踏青霄他可以琼霄舞风云,凌于众生上命运的轨迹不著变幻,时间的刻痕一直转动诡异的时空乱流,隐秘的刀剑日月潜藏在暗中,不知是敌是友命中注定掌控天下,又岂能默默无闻琼霄风云在手,我就是琼霄邪神
  • 异界战地

    异界战地

    一场牵涉到三个世界的爱恨情仇,一篇波澜壮阔的世界征服史,一个。。我编不下去了,总之就是某个技术dalao穿越之后兴风作浪的故事,而且这货的思考回路略不同于常人。。。就是这样。PS:作者正在适应从学生党到上班族的转变——loading.....PS2本书封面由‘划过以往’友情设计。(这货技术不错嘿嘿)有个读者群:563928029欢迎大家吹比讨论剧情
  • 大小姐的护美高手

    大小姐的护美高手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拥有神秘力量的强者,他们有的能掌控电流,有的力大无穷,有的甚至能移山倒海……掌握这些能力的人被成为异能者,而这些神秘能力,被称为诸神遗失之力!面对这种无敌的力量,无数达官贵人只能依靠同等力量的人来保护自己。作为异能者的一员,蔡银伟潜入各位美女大小姐身边,进行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呵护……大小姐的护美高手,不但要保护人,还要保护芳心!"
  • 骑砍之骑士之心

    骑砍之骑士之心

    在卡拉迪亚的战火纷飞的大陆,这个弱者就应该被强者奴役的世界。当你成为一个强大的骑士,面对金钱和利益、刻骨的仇恨、权利的诱惑、你是否能保持那颗真正的骑士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