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15300000011

第11章 贝尔

1847年,亚历山大·贝尔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语音学家。贝尔的父亲创造了一套借助手势、口型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哑语,这给聋哑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了的哑语就是由此而来的。这些,都使贝尔从小就受到了语音学及其发明创造的熏陶。

可是,小贝尔虽然聪明、手巧,做什么像什么,但同时他又出奇的贪玩和淘气。贝尔的小学阶段中每次测验成绩都是全班最差的,这糟糕的情况最终使他退学回家。

小贝尔深得爷爷的疼爱,他看到小贝尔这种学习状况,就决定由自己亲自来严格管教。他认为放任下去,孩子虽有良好的资质,但可能是一事无成!

爷爷很有个性,而且对小贝尔要求非常严格,教起课来像一头狮子,这常使贝尔望而生畏。不过贝尔很喜欢爷爷,因为他知识渊博,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在爷爷花了一年时间进行严格教育后,贝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贝尔后来回忆道:“爷爷使我意识到,对于每个学生都应该会的普通功课,我却不知道。我时常为这种无知而羞愧。爷爷在我心里唤起了努力奋斗去克服学识浅薄的雄心。”正是这种雄心,激发贝尔踏上了探求科学真理的道路。

少年贝尔,以其聪慧和过人的毅力取得了持续的进步。16岁这一年,贝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爱丁堡大学,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他选择了语音学专业。这一专业,当时主要是为了解除聋哑人的痛苦。贝尔为自己高尚的动机所激励,在大学期间系统地研究了人的语音分析、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等专门知识。他把理论研究和父辈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步很快。由此出发,最终导致了电话的发明。这是贝尔始料不及的。

1867年,贝尔大学毕业又考入了伦敦大学进行语音学的深造。1869年,22岁的贝尔以其出众的才华被美国波士顿大学聘为语音学教授。

有价值的发明

作为语音学教授的贝尔以其年轻人的敏锐密切关注着时代的发展。这时,正是工业革命席卷美国的年代,科学迅猛发展,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

贝尔意识到自己深化语音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应放在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帮助聋哑人克服困难,由此开始了他的科学探索。

一次偶然的实验中,贝尔发现,当电流导通或截止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声,很类似于拍电报的“嘀嗒”声,这时贝尔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在讲话时,如果我能用电流强度的变化模拟声波的变化,那么不就可以实现用电传送语音了吗?”

由于对自己电学知识的怀疑,贝尔首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几位电学界人士,可是听者都对他加以嘲讽:“好好研究你的聋哑人问题,你不懂电学,别异想天开!”贝尔并不泄气,决心去求教约瑟夫·亨利这位当时的大物理学家。贝尔向亨利陈述了自己的发现,并详细解释了用电传送语音的设想。

同时,也谈了自己的困难——对电磁学掌握得不够。他自己很犹豫,是发表自己的设想,让别人去做,还是自己去努力实现它呢?

大科学家亨利肯定了贝尔的这一设想,要求贝尔对电磁学知识必须“掌握它”。贝尔由此下定决心自己先丰富知识。许多年后贝尔回忆道:“没有‘掌握它’这个令人鼓舞的字眼,我是绝对发明不了电话的。”

贝尔回到波士顿,开始认真钻研起电磁学来。为此,他辞去了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职务。他还需要用设备的方式将电磁学和声学熔于一炉,他需要一位得力助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贝尔遇到一位年轻的电气工程师,名叫沃森特,他对贝尔的理想坚信不疑,表示一定要全力以赴来帮助贝尔。这样,两人成为终生战友。

时代的发展注定了电话的必须出现。当时,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后,由于其传送速度快,很快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并得以广泛应用;但当时很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有的电报需事先拟好电报稿,有的还要查电码本译成电码,再把电报稿交给电报局拍发出去。要等回电,同样也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往返一次要等不少时间。因而人们开始对电报感到不满足了。人们想到,既然电报是用电流的断和通来传送信号,那么能不能用电流断通的原理来传送人们说话的声音呢?

1860年,德国发明家莱斯,第一次成功地用电流传送了一段让人感觉到像旋律的声音,虽然不是人的说话声,但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了。他为他的装置起名叫做“telephone”,这个名字就成了“电话”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贝尔的探索正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需要。贝尔和沃森特两人,一边研究电声转换原理,一边设计实用的机械。

在一次实验中,沃森特和贝尔分别在两个房间里做实验,他们在两个设备之间用电线相联着。沃森特的机器上的一个簧片被粘在磁铁上了,他漫不经心地拉开了簧片,就在此时,贝尔突然发现自己机器上的簧片在颤动,并且发出了声音。

这一发现使贝尔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由此产生了新的构思。他想:人说话的声音是一种空气振动,如果对着一块薄铁膜片说话,会使膜片振动;如果在膜片后面放一块电磁铁,膜片振动会改变与电磁铁的距离,使电磁铁的磁力线发生变化,电磁铁线圈中就会感应出相应变化的电流。这个电流顺着电线传送到对方同样装置的电磁铁线圈中,就会使电磁铁的磁力线发生变化,吸动它前面膜片,从而发出声音。

贝尔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沃森特。沃森特很同意他的想法,他们立即开始动手研制,并在1875年6月3日制成了最简陋的“电话机”。这种电话机只能传送单音,还不能传送人的完整的话,但他们认为,研制思想是对的,差的只是在工艺上太粗糙。

不久,他们又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时他们两人在连续几天几夜的持续实验后,非常疲惫,沃森特头戴受话器在另一房间里休息;贝尔在房间里操作机器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腿上,由于疼痛,贝尔情不自禁地对着话筒呼喊起来:“沃森特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的帮助!”沃森特从耳机中清晰地听到了贝尔的呼喊,他激动地跑到贝尔房间里,不管不顾地抱着贝尔说:“知道吗,我们成功了!”

当天夜里,贝尔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妈妈写信说:“今天对我来说是个重大日子,我们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我觉得,把电线架到房子里的日子就要来临,朋友们不必离开家就可以互相交谈啦……”

当天夜里,贝尔的邻居们奇怪极了,为什么今天没有喊叫声呢?好心的邻居们两年多来一直在默默地忍受着他们那毫无结果的大喊大叫,两个敢作敢为的青年,今天终于能够感激地请邻居们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了。

梅布尔·哈伯德,贝尔的妻子,作为一个聋人,曾经协助贝尔在语音学上作出了很多贡献,今天虽然听不到电话里的声音,但她看到邻居们争先恐后地在电话机前听着、说着,就高兴地用哑语的手势告诉贝尔:“我太高兴了,祝贺你!”

贝尔对样机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半年后,制造的样机就可供实用了。1876年2月,贝尔的发明申请了专利,编号为174465。

这机器在今天看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它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话,尽管它用起来还不太方便,但能及时地传递别人的话,比打电报方便多了。当年,贝尔和沃森特就借用电报的线路进行了相距几十公里的通话试验(当时电报还是有线的),验明了电话的可靠性。

道路的艰辛

贝尔满怀希望,但没有想到,人们的习惯势力竟然如此可怕,对这项新发明没有反应。没有更好的办法,贝尔和沃森特携带自制的电话机到各大城市去宣传、示范,并在美国建国100周年博览会上展出。但是两年过去了,电话机依然没有进入工厂。

值得庆幸的是,1880年,贝尔得到了贵族休巴顿的支持和资助,正式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生产贝尔电话机。在休巴顿先生的大力帮助下,当年,美国投入实用的电话机就达48000部。这一年,贝尔还获得了法国的伏特奖。贝尔用这笔钱作实验室的基金,很快就改进了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

1895年,贝尔公司拥有职工15000人,垄断了美国电话事业。1905年,美国政府同意在贝尔的指导下,建立4000英里的长途电话线。1910年,北美的电话机增加到700万部。

贝尔的电话发明后,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电气专家的高度重视。贝尔为了使这一造福人类的技术成果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主动提出放弃了电话的专利权。很快,德国电气专家维尔纳·西门子、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都对贝尔电话机进行了改进。1889年,美国人阿尔蒙·斯特罗格首先提出了自动拨号电话的基本原理并取得了专利。

贝尔电话公司立即吸取了大家的长处并得以更大的发展。1892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拉波特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动电话局。

在电话迅猛普及和发展的潮流中,贝尔自己不断研究改进,密切关注并吸取同行的改进意见和新的发明,使贝尔电话迅速完善并发展起来。1925年,贝尔电话公司设立了贝尔电话研究所。

在将近70年的时间里,这个实验室取得技术专利近2万项,其中有不少重大发现和发明,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新闻传真(1945年)、晶体管(1947年)、信息论(1948年)、硅集成电路(1955年)、激光理论(1958年)、可视电话(1963年)、磁泡器件(1970年)、光缆通信(1976年)等,这些发现和发明对电子工业及其他科技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贝尔以其电话发明人负有盛名,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为聋哑人服务。他在紧张的工作中,坚决地抽出时间专门为聋哑人发明了声纳和多种设备。

1922年8月7日,美国所有的电话机哑然失声。这不是由于技术故障,而是因为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在8月2日这一天不幸去世了。大家为了纪念他,就在贝尔葬礼这一天,停止使用电话。

同类推荐
  • 航天航空探索(科学新知丛书)

    航天航空探索(科学新知丛书)

    航空航天探索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十分广泛;今天,航空航天已经发展成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各国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同时,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广泛地应用在军事、交通、通信、气象等等许多领域,影响和改变了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我们这本小书,只是选编了人类航空航天探索里程中的一些片段,挂一漏万是难免的。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有关书籍和文献资料。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交通大观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交通大观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农业,必须有先进的农具作保证。中国古代的农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印刷术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当今,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印刷行业,正在或将要告别毕时代的活字印刷,进入激光照排的新时期,这将是又一次前无古人的印刷技术的重大变革。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药就是指“黑色火药”。因为它呈褐色,也叫“褐色火药”。这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爆炸物,触火即燃是它主要的特征,而且燃烧猛烈,故冠之以“火”。可为什么名之为“药”呢?
  • 探究式科普丛书-大自然的礼物:岩石和矿物质

    探究式科普丛书-大自然的礼物:岩石和矿物质

    该套丛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系列读物,共100本,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与其他科普类图书相比,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几乎囊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次这套丛书的丛书名也很有特色,“探究式科普丛书”从题目上就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在我国璀璨的古代文化传说中,开天辟地是关于地球形成的最早传说。传说天地本是一片混沌,这时我们的祖先盘古氏用一把巨大的斧头将天地分开。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的身体也随之无限地长高。后来,盘古氏再也无法顶住天和地,累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美丽的神话讴歌了幅员广阔的中华大地
  • 世界五千年.上

    世界五千年.上

    本书内容包括:“人类文明的起源”、“萨尔贡统一苏美尔”、“巴比伦之王汉谟拉比”、“流离失所的犹太人”等。
热门推荐
  • 正室谋略

    正室谋略

    迷迷糊糊的醒来,发现一切都变样了。一对儿女,花名在外,断袖之嫌的相公。上有刁蛮刻薄的祖母跟婆婆,下有一群貌美如花的小妾跟表妹。这样日子她该怎么办啊?
  • 拉风英雄

    拉风英雄

    当杀伐果断的兵王走进花花世界后,会有怎样的激荡?当红色子弟摒弃显赫身份隐于江湖时,上演的是游龙戏凤,又或是龙游浅滩?……………………………………罗英雄说: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极致!骑马当骑最快的!喝酒当喝最烈的!泡妞当泡祸国殃民的!打架当打最不开眼的!
  • 仙魔生死界

    仙魔生死界

    神界与阿修罗界大战,被好友姐姐背叛,即将陨落之际,忽然天地轮转,审判之星被遮掩,一线生机出现,李轩辕的一丝神魂进入凡间,来到物是人非的凡间,失去记忆,懵懂无知的修行,记忆召回的难以接受,“为什么?”李轩辕愤怒抬头,看向苍天,“我要报仇,踏平十二重天!”光怪陆离的凡间,荒诞不羁的情节,无所安放的心,一切都从头开始了!
  • 执剑斗天

    执剑斗天

    修真,路难行;救人,力不足;杀人,力量小。废材不愿做废材,那么,崛起吧!做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修真者!天地唯我独尊,我要它,和,它就必须和!我若要它,战,它就必须战!
  • 魂冢

    魂冢

    一个普通的女生,高考失利来到一所偏僻的学校,忽然发现自己能听见来自彼岸的声音,那些声音在诉说什么呢?冷漠神秘的女子,她告诉你,你和别人不一样,她是谁?离奇的死亡,人与人的猜忌,需要你一步一步解开……
  • 网游之神域降临

    网游之神域降临

    他们说,林萧是隐藏职业!林萧摇了摇头,问,啥叫隐藏职业?他们又说,林萧肯定开了外挂!林萧撇了撇嘴,道,外挂可是要封号滴。他们不解,厉声责问林萧,为啥你能那么NB?林萧举起双剑,大吼一声:废话,因为老子才是主角!............且看林萧如何在《神域》中一步一步走上巅峰。
  • 传奇人生:巨龙守护者

    传奇人生:巨龙守护者

    本文由花雨授权作者:绝恋波斯猫哈米尔·费莱伦格,是波多亚王国一名公爵的儿子,也是被艾泽斯格岚大陆公认的天才,是大陆上所公认的,最有可能同时继承武圣与军神之名的少年。只是,因为一场宫廷内斗,在一夜之间家族被灭,生命也岌岌可危,幸得一位公爵所救。为了报答这名公爵的恩情,费格接受了公爵的邀请,成为了罗德斯家族的七名守护者之一:巨龙守护者。这本书,就是讲述了成为巨龙守护者的费格的传奇故事。
  • EXO:勿忘初心

    EXO:勿忘初心

    我在姐姐的帮助下,作为模特出道,参加影视作品意外走红,顺利签约韩国公司培养。在一次活动中,认识到了他们……彻底改变我的生活轨迹。我所挚爱的十二个少年——EXO。
  • 快穿之耽美之旅

    快穿之耽美之旅

    内有系统,耽美,不喜欢勿进,不定时更新。
  • 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本书以翻译研究中的认知语境理论为主要框架,在欧美和中国司法制度及法律语言中搜集体现独特法律文化背景特色的语料并加以分析,通过了解中国法律和法律使用者的现状,对比中外法律语言在相同及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及意义,探讨法律文化在法律文本、日常司法过程中,包括司法过程中话语人际交流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