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下山,这边的比赛也已经接近尾声,众人插完手上最后一棵秧苗,都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随着结束,孟楠名觉得自己刚才再也不想弯下去的腰似乎恢复了一些气力,看着自己带来的众人状态也都差不多。
结果当然是输,孟楠名特意让人安排了谢师礼给同组的李叔等人,并让工作组的众人手捧谢师礼作揖隆重谢师,让李叔等人荣光满面,笑的合不拢嘴。
此次的拓展活动也算是得到圆满,效果比孟楠名想的要好。团队的众人也都对这个年轻的集团接班人有了新的认识,能吃苦耐劳、好学、朝气、不拘一格、不狂妄自大的接班人让众人对集团的未来充满了美好想象。
“今天晚上在我家吃饭啊,哈哈,我们也学人来一个高雅点的,搞一个红薯粉宴。大家一个都不能少”结束后村长对着大家大声吆喝着,看得出来他今天很开心,有些褶皱的脸上泛着层红光。
村长家的房子还是解放前建的黑砖白泥的瓦房,村里这样的房子还有不少,颇有地方特色,但是也有很多人陆续盖起了楼房。
这样的老房子格局一般都很像,老旧的大木门进去后有一个天井,地板都是石板铺就。以天井为中心天井两旁都是房间,大多是卧房,天井连着的对着大门的是堂屋,堂屋供奉着祖先。天井两边都有通道,大多是通往厨房和厕所。
围着天井摆了几个大八仙桌,女人们都自觉围在天井下手靠门的桌子旁等待上桌,人差不多到了之后村长一定要孟楠名一行人上主桌坐,孟楠名用眼神询问了柳丝丝,柳丝丝轻摇头,那是宴客时候德高望重的长辈才能坐的位置。
可村长说孟楠名帮村里的小学建图书馆就是村里的德高之人,一定要坐主桌,孟楠名推迟不下再看柳丝丝,见柳丝丝笑着点头后便带着人坐了过去。
大盆装的菜陆续上上来,一桌一盆,真的是大盆,洗菜用的洋瓷盆,这也是这里宴客的习惯,第一个菜用大盆端上,肚子饿的要喝酒的人都可先吃上一碗垫肚。
“这是苕坨,皮是红薯粉和芋头做的,馅里是虾米、花生、油豆腐、腊肉、鲜肉,这个里面好像还有野生荠菜。这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宴客食物,做法有些像包汤圆,只是包得大好多。以前生活物资紧张,是用来专门待客的,现在条件好了,但是家里有客还是都会习惯性的做来待客。馅料油豆腐花生米腊肉一般都会有,其他的看主人家喜好自己添加的。”柳丝丝见大伙看着硕大的盆子和盆子里大个的、圆滚滚的、灰不溜秋的东西不知道怎么下筷便细心的介绍着,自己用勺子装了一个到碗里示范性的吃了起来。
“嗯,真好吃,这个皮软软糯糯还回甜。”一个三十多岁的女财务人员吃了之后赞不绝口。
“嗯,好吃。”桌上众人吃着苕坨点着头,干了一天的农活,胃口都已大开,纷纷狼吞虎咽起来。
“这个是豆腐坨,是用红薯粉、豆腐加肉糜揉在一起再捏的团下锅,配上大块的腊肉和油豆腐一起煮着,也是我们这里招待客人常见的菜。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大盆菜一桌只有一盆,今天村长说要做薯粉宴,所以又有了这一盆。”又一个大盆端上,柳丝丝又细细介绍着。
“好吃,比刚才那个松软一些,又鲜又香。”女财务又率先说道,看样子也是个美食达人。
“这个女孩子都会爱吃,直接用红薯粉做的,叫薯粉溜,配上当地的特色干辣椒皮一起炒,加了醋,酸辣可口。外面是怎么也吃不到的。你们尝尝。”见女财务很爱吃,这个菜上来了之后柳丝丝便用公筷夹了一些给她。
“薯线粉熏腊肠汤,薯线粉其实就是红薯粉条,但是我们这里的薯线粉都是自家自己做着吃的,绝对没有添加剂。”菜陆陆续续上了上来,柳丝丝一一介绍着,众人都赞不绝口。
“哈哈,喜欢吃就多吃点,厨房多得很。”村长端着酒杯过来开始劝酒,其他桌上的劝酒敬酒声已经络绎不绝。
虽然很累,又喝了不少酒,孟楠名回到房间看到时间还早还是习惯性的点开微博看一下朋友圈的各种状态。
“变形记:叫我唱来我就唱,叫我打鱼就下河”孟楠名打出两句今天学的山歌配上自己在田里戴着草帽一身泥水唱山歌的照片点了发布键。
当山野间各种姹紫嫣红被满眼翠色所代替后,核电站的前期考察工作基本上已经结束。孟楠名凭窗而望,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知不觉当中,工作之后,快点回到“桃源山庄”成了孟楠名比较盼望的事情。傍晚回来时厨房亮着的温暖灯光;桌上香喷喷的饭菜;谢壹壹灿烂的小脸;好像还有柳丝丝明亮的眼睛和明媚的让人感觉可以放松身心的笑脸吧,这些好像都是吸引孟楠名回山庄的动力。想着将要离开,心里陌生的酸涩难忍让人感觉阵阵心慌。
而离别总是不可避免的,孟楠名刻意忽视着这些感觉,将退房的手续交给了项目组的工作人员,跟柳丝丝和谢壹壹道别后就一个人驱车先行前往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