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暖又把新人的资料从头到尾看了一次,这一次,她看的非常认真,连标点符号都没放过,终于,在资料的最后一页最后一行发现了问题。
第二天上午九点,向暖准时的出现在孝安街3号胡同,在守时这一点上,她和张慈都很一致。
张慈还带了一位姑娘,向暖询问地看向张慈,她不认识这个姑娘,工作的时候是不允许有无关人员的,这是公司规定,张慈是老员工,她应该很清楚。
“这位是聋哑学校的薛老师。”
向暖立刻反应过来,赶紧笑着打招呼:“薛老师,您好,我叫向暖,也是这次婚礼的策划,很高兴认识您。”
“您好,我是薛青,是这次婚礼的手语师。”薛青笑着和向暖握手,声音很温柔。
向暖不由在心里暗暗佩服张慈,当她昨天看到新人资料上写着聋哑人三个字的时候,她只想到交流会有些困难,可能要借助纸笔,却没想到张慈直接请了个手语老师来,这样就省了很多的麻烦,不过,向暖有些担心,小声问张慈。
“薛老师的费用是由新人承担吗?”两位新人的月收入并不高,而一位手语师的费用明显是在他们承受能力之外的。
“不是,这次婚礼的所有费用都是由公司承担。”
“什么?!”向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公司承担?这实在是不可思议,他们只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婚庆公司,又不是慈善机构,就算新人的情况有些特殊,但直接免费为他们办婚礼,这实在有些难以置信,没有一家婚庆公司会愿意做这样的生意,不但无利可图,一旦开了先河,以后只怕会有更多的人找上门来,这是个无底洞,只有傻子才会做这样的事。
看出向暖的想法,张慈打断她脑子里的胡思乱想。
“这是市里组织的活动,号召所有的婚庆公司为三对特殊的新人量身打造一次幸福的婚礼,通过竞选,我们公司成为三家筹备公司之一,这次的婚礼,虽然没有什么钱可以赚,但是办的最好的一家,就可以拿到今年的最佳婚庆公司锦旗,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明年电视台一年的免费广告。所以,公司的领导和余经理都很重视这次的婚礼,给了我们最大的权限,不惜一切代价,拿到第一。”
向暖恍然大悟,电视台一年的免费广告啊,要是办一场免费的婚礼就能拿到,别说一场了,就是十场也行啊。
两位新人就住在胡同口,小卖部也就摆在这儿,平时有街坊四邻照应着,生意也还算不错,小日子也过得挺好的,向暖一行人去的时候,他们正在招呼客人,都是很热情的人,他们不能说话,也听不见别人说什么,只能用手比划,好在客人一般都是胡同里的熟客,对这种交流方式都已经得心应手,双方简单比划几下,交易也就愉快的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