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79600000001

第1章 权篇第四(1)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①;与拙②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⑦言,依于锐。

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

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⑩,辞贵奇。

【注释】

①博:知识渊博,见多识广。

②拙:拙纳,不善言谈。

③辨:嘉靖抄本作“辩”,即口辩。意谓与拙于言词的人说谈,要充分发挥口辩能力。

④要:简明扼要。

⑤高:此指精神高度集中。

⑥敢:果敢,积极进取。

⑦过者:有过失和缺点的人。

⑧故言多类:类,通戾,谓失之偏颇。

⑨聪:敏锐。

⑩明:明断。

奇:巧妙。

【译文】

跟聪明人说话,就要依靠渊博知识为原则;跟不善言谈的人交谈,就要靠能言善辩,跟能言善辩的人交谈,要简明扼要;跟地位高责的人说话,要依靠气势;跟有财富的人说话,要显示出高雅廉洁;跟贫穷的人说话,要讲求实际利益;跟地位低贱的人说话,要态度谦恭;跟勇敢的人说话,要显示果断;跟愚蠢的人说话,要直截失锐。

这就是说话的技巧,但是,人们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因此跟聪明的人谈话就用这些技巧去开导他;如果跟愚笨的人谈话就用这些技巧去教导他,却很难办到。因此论说有很多种类,事情也变化万千。整日说辩只要不偏离各种言辞的原则,那么所议论的事就会有条不紊。终日变化所论之事,也不会迷失论说的主题。

因此聪明的人最可责的在于言谈中不妄加议论。听人讲话最重要的是听得清楚,智慧最重要的在于通晓事理,说辞最重要的是出人意料。

【感悟】

人的学识和社会背景都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的谈话对象要采用不同的谈话方法。或依于博,或依于辩,或依于势,等等,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那么在谈话中无论谈论的是哪一方面的事情,在谈话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你都会掌握主动权,说话有条不紊。

【故事】

一、孔子三缄其口

春秋时期,孔子列游到东周,参观周天子的祖庙。庙堂右边台阶前有一尊铜像,它嘴上贴着三层封条,背上还刻有铭文说:“这是古代说话特别谨慎的典范。要引以为戒啊,要引以为戒啊!不要多说话,多说话就多败亡;不要多管事,多管事就会多祸患。安乐时一定要警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更不能去做使自己后悔的事情。别认为当时没什么祸患,其祸患将会很长久;别认为没有什么损害,其祸患将会很大;别认为没什么残害,其祸患将会蔓延;更别认为没有人知道,老天将会惩罚你。小火微光扑不灭,对怎能奈何熊熊大火;涓涓细流不堵住,就会汇成滔滔的江河;绵绵的丝线不剪断,就会织成罗网;不砍伐青青的幼树,枝繁叶茂之后,将需要更大的斧头。如果不能做到谨慎行事,就会酿成祸患;口有什么坏处呢?它是招祸之门。强暴蛮横的人往往死得很惨,争强好胜者必然会遇上对手;盗贼怨恨主人,百姓妒忌显贵。君子深知不可能压倒天下的人,所以甘落人后、甘居人下反而使人敬慕。取柔弱之势,居低下之位,谁也不能与之抗争。人们都趋向彼方,我独坚守此处;众人都盲目跟从,唯独我不肯随波逐流;内心蕴藏着自己的智慧,从不与别人比试技能高下;这样,即使身份尊贵,地位显赫,也没有人加害于我。大江大河之所以比众多的溪流更加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地处低下之位。上天行事不分亲疏,常常保护好人。要以此为戒啊!要以此为戒啊!孔子看后,回头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这些话!这些话虽然粗俗,但却切中事情的要害。《诗》上说:‘小心谨慎,如面临深池,如脚踩薄冰。’能做到这样立身处世,就不会因说话而导致灾祸的发生了!”

二、言必有中

着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储存财货、兵器等物的仓库,叫长府。鲁昭公曾以长府为据点,攻打过季孙氏。鲁昭公被赶走以后,季孙氏为了防止鲁昭公反攻就决定改建长府。孔子的弟子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下去,难道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改建呢?”孔子说:“闵子骞平时不怎么说话,没想到一说话就说到要害上。”

《周书武帝纪上》中讲公元六世纪二十年代,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大起义彻底瓦解了统治中国北部的北魏王朝,后来便在北方形成东魏和西魏两个割据政权,与割据江淮以南的梁形成政权三分鼎立的形势。后来,东魏改为齐,西魏改为周后人称它为北周。

(北)周武帝宇文邕,死后谥号为武皇帝,称为高祖。宇文邕字祢罗突,是宇文泰(字黑獭,死后谥号为文皇帝,称为太祖)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叫叱奴太后,在大统九年生下宇文邕,天和二年(公元567年)被尊为皇太后。宇文邕非常孝顺父母,聪明又有才干。父亲非常器重他,说:“将来成就大业的,一定是他。”字文邕的大哥宇文毓(小名统万突,死后谥号为明皇帝,称为世宗)即位后,特别喜爱宇文邕,每逢研究朝廷大事,大多都让宇文邕参加讨论。宇文邕性格深沉,深谋远虑,如果不征求他的意见,那么他就会一直保持缄默。宇文毓经常叹息说:“四弟不喜欢说话,可是说起话来,都能说到点子上。”

三、荀况的礼义

荀况又称荀卿,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之一,战国末期赵国人。战国末期,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又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一个全国统一的局面正在形成。荀况的思想,反映了实现统一集权的进步要求,并从理论上为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制造舆论。他对春秋战国以来的各派学说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有批判,有吸收,而后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

《效儒》是荀况论述“大儒”与“俗儒”的对立,重点阐述“大儒”即荀况理想中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的政治作用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荀况尖锐地批判了以孟轲为代表的“俗儒”,借“大儒”来表达自己致力于社会变革,实现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他认为,只有重用“大儒”,才可以达到“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的封建统一局面。但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荀况太过于夸大了所谓“圣人”的作用,把“圣人”说得完美无缺、形象高大,是实现封建统一的唯一因素。

荀况说:那些被称之为圣人的人们,办事是那样的井井有条;意志是那样的坚定不移,始终如一。他们安然自若,是那样经久不息;光明磊落,能够清醒地运用智谋;端正不邪,其行动是那样地符和礼义。……用最好的最完备的方法治理国家,任何事物都不能使他动摇,这就叫做圣人。

四、二者必居其一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去齐国,向齐王提出很多建议,但齐王都没接受。孟子离开齐国时,齐王赠送给孟子一百金,他也不接受。到了宋国,宋君赠送给孟子七十金,他反而接受了。又到了薛国,薛君赠送给孟子五十金,他也接受了。

孟子的学生陈臻对这个问题很迷惑,问他说:“假如说您不接受齐王的赠金是对的,那么,接受宋君、薛君的赠金就不对了;如果说接受宋君、薛君的赠金是对的,那么,不接受齐王的赠金就是错的了。一个人前后的行为应当一致,您只能在这二者中选择一种(“夫子必居一于此矣”),怎么前后矛盾呢?”

孟子向陈臻解释说:“你说的是非常道理,但不了解其中真正的原因。在宋国,我将去很远的地方,路上要用钱,不接受行吗?我到了薛国,看见到处都戒备森严,我住的地方有士兵站岗。薛君给我五十金,我当然要接受。但我不是自己要,而是把它分给了士兵。谈到齐国,齐王给我的赠金,我没有用处,没有用处而又要别人的赠金,那不是向别人借钱吗?天下哪有君子向别人借钱的呢?”陈臻听了,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五、王猛发挥才干

王猛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小时候以卖畚为业,养家糊口。

同类推荐
  • 百姓读易

    百姓读易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易经》,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自它产生的那天起,它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无论是在我们的显意识里还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它都起到了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空间与角落。
  • 老夫子品评墨子

    老夫子品评墨子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墨子天子聪颖、博学多才,甚至在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如在宇宙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墨子一生的活动、事迹、思想和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只有15卷53篇,流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 伊儒合璧的回族哲学思想

    伊儒合璧的回族哲学思想

    《伊儒合璧的回族哲学思想》为《中国回族历史文化》丛书之一。赡思丁、赡思、马哈麻、扎马鲁丁、海瑞、李贽、王岱舆、刘智、马注、马德新、蒋湘南、丁竹园等思想家的思想闪烁着人类聪慧、睿智的理性光芒。
  •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以一种全新、简洁、有效的创新思维技巧,帮你迅速突破事业的瓶颈,提升竞争力。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改变思考的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你仍被“标准答案”束缚吗?你知道什么是“多元化思维”吗?你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了吗?你准备好“灵感笔记本”了吗?停下无目的的忙碌吧!你需要的是丢掉不必要的东西,为大脑腾出空间整理思绪,保留真正重要的想法。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匆匆那人

    匆匆那人

    那些年,那些人。铅华洗净。繁花落尽。只恨太匆匆。
  • 守护人间者

    守护人间者

    一次意外,体内的邪气被引发。从此踏上修真之路,记忆被封印,幽冥历险。狐妖乱世。再回首时好似昨天,再回首时物是人非,纵然可以呼风唤雨,却挽不回那失去的时光,见不到你最后一次的微笑。
  • 无限重生之异者为王

    无限重生之异者为王

    异能之国,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在这里存在着各种各样超越人们认知范围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被称为:异能。
  • 熊出没之森林之家

    熊出没之森林之家

    熊大,熊二,光头强,开始是对敌,渐渐谁也分不开谁,成为了好朋友,去闯荡世界,最终熊大熊二成为了明星…一起生活!
  • 流星划过的一瞬间

    流星划过的一瞬间

    本文章介绍了主人公,叶祺,她的学习生涯,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点点滴滴。
  • 凡俗求道

    凡俗求道

    天道神秘崩裂,三界大变。天界崩碎,人界被波及后灵气全无与地府分离。千妖百鬼横生。再无限制。人界,该何去何从?冥界,该何去何从?天界,是否可以复原?且看少年林叶得晓轩道祖之传承,携万年之灵兽,在此乱世留名。
  • 童心永在

    童心永在

    孩子可以最直接最无私地帮助别人。在他们眼里,生命是平等的,他们没有成年人的许多顾虑和种种为自身的打算。他们的眼光没有被世间的灰尘蒙蔽,思想没有被世间形形色色的物质羁绊,他们保存着最初的真善美。孩子的心透明而纯洁,敏感而脆弱,我们要用心呵护。孩子成长的路漫长曲折,我们要教他们学会生活,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告诉他们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教会他们在坚持善良的同时快乐健康地成长。
  • 琉璃易碎,浮生若梦

    琉璃易碎,浮生若梦

    为了她,倾尽天下,失去王位也罢...为了陛下,就算是喝毒药、去死,只要顺了他的意就好...为了他,害死救他的也罢...为了她,不顾一切也罢...晚墨羽凛倾尽全力打造凄惨宫廷爱恋,你可来看?
  • 比尔·盖茨一生三件事

    比尔·盖茨一生三件事

    本书叙述了比尔·盖茨,一个计算机天才一生的三件事。简而言之,谋人、谋势、做老板。这就是比尔·盖茨的智慧核心,世界首富的成功箴言。本书将为你打开一扇洞察盖茨智慧的窗户,诠释他传奇的人生,破译他成功的密码。
  • 大炎魔

    大炎魔

    罗尘转世投胎来到一个被人称作“炎之大陆”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两个太阳,这个世界的人自称炎族。炎族人中有一部分人天生具有修炼太阳神火的能力,这部分人被称为“炎修”。炎修一共分为九大境界:炎生,炎极,炎霸,炎王,大炎王,炎皇,炎帝,炎圣,炎神。罗尘就出生在一个炎修世家里,不过他却是一个五脉孱弱无法修炼的废物,十三岁那年,罗尘意外得到了一个葫芦,从此,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