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79600000033

第33章 符言第四(2)

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氏。祖父野王汉元帝时曾官至大鸿胪。冯衍自幼有奇才,9岁便能背诵《诗经》,到20岁便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王莽篡位时,很多人举荐他出来作官,冯衍坚决不肯。

当时天下兵祸大起,王莽派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山东。廉丹征招冯衍为官,并与他一起到了定陶这个地方。王莽的诏书追到定陶,诏书中说:“仓储已经耗尽,国库已经空虚,我非常愤怒,也非常着急。将军你受国家的重托,如果不拼死而捐躯于中原,就不能报答国家委于你的重任。”廉丹看后诚惶诚恐,连夜把冯衍召来,把诏书给他看。冯衍看后劝说廉丹:“我听说顺应潮流而成功的人是得益天道的辅助,逆潮流而成功的人只是暂时的胜利。所以你只是追求成功而不问成功的原委,既有悖于国家利益也不利于眼前的成败。战国时逢丑父代君而死的故事受到诸侯的赞颂,春秋时郑大夫祭仲立突公子废忽公子保全国家不亡的美名传颂一时。以自己的死换取君王的生,用变通的办法让要灭亡的国家得以生存,这是君子之道。力排众议,保存国家的安宁是明智之举。

所以《易经》中说:‘无路可走就要想到变,变了才能通,有了新的出路才能使成功持久,这是因为上天在辅助你,吉人自有天助。’如果你知道不能胜还要去战,破军残兵必败无疑,这对你的主人一点好处也没有,你身死之日便是你负义之时,聪明人不去干这种事,勇敢的人也不会打这种仗。我听说这事后也觉得你应该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张良的祖辈五代扶助韩国,秦始皇灭韩后,张良求得力士想把秦始皇打死在博浪这个地方,他的勇敢超过了古代的贲和育这两个勇士,他的名声高于泰山。将军的先辈是汉室的信臣,王莽的新朝建立后,你家族的功名也不复存在了。现在天下大乱,人民怀念汉代的功德超过了《诗经》中甘棠诗的作者思念召公的功德,何况他们的子孙呢?人民所拥载的,上天肯定会辅助它。

现在如果为将军考虑,还不如屯兵不动,占据一块地盘,安抚官兵,稳定军心,操练兵士,在方园百里之地摆酒设宴,接纳各路英雄豪杰,征询各种计谋良策,设法找络以后的人心,静观事态的变化,这样才能为民除害,与国与民有利,这样你的功德将流芳千古,你的名声将万民传诵。为什么要和军队一起败于中原,抛尸于野草丛中,落得个身败名裂,还使先祖蒙受耻辱呢?圣明之人应该能转祸为福,聪明之士应该能反败为功,希望你头脑清醒深思熟虑不要与俗人一般见识。”廉丹听不进去,发兵进逼睢阳,冯衍再次劝说廉丹:“明智之人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就应当预见得到,何况此事的结果已经清清楚楚摆在你面前!灾祸往往都起于细微的疏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旦兵败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公孙鞅说:‘有独到见解的高明之人能把事情最坏的结果摆出来’,你听信庸人之论而不信金玉良言;你染上了现今不好的风气,失去了高明的德行。当机立断是聪明人,优柔寡断者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这种时机不会有第二次了,你别再犹豫了。”廉丹不听,进兵无盐,最后在与赤眉军交战中身亡。冯衍逃到黄河东边去了。

四、孟达劝告刘封

刘封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长沙郡刘氏的外甥。刘备到荆州,因为没有后代继承,收养刘封为儿子。到刘备进人蜀地,从葭萌回击刘漳,当时刘封已有二十多岁,有武艺,力气超人,率兵与诸葛亮、张飞一起逆流西上,他所指挥的战斗都取得胜利。益州平定以后,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

当初,刘璋派扶风人孟达作法正的副手,各率兵两千人,去迎接刘备,刘备因而命令孟达统领他们所有的人马,留驻江陵。蜀地平定后,任命孟达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命令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棋被孟达的士兵杀害。孟达将要进攻上庸,刘备暗中担心孟达难以独担此任,于是派刘封从汉中顺沔水而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与孟达在上庸相会。上庸太守申耽率领全体部众投降,将其妻室儿女及宗族中的人送到成都拜见刘备。刘备加封申耽为征北将军,并像往昔那样兼任上庸太守和员乡侯,以申耽的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升刘封为副军将军。自从关羽围樊城、襄阳,多次招呼刘封、孟达,命令他们发兵救援自己,刘封、孟达以山地的郡县刚刚归服,不能动摇为由推辞,不接受关羽的命令。恰逢关羽全军覆灭,刘备痛恨他们。又加上刘封与孟达愤争不和,刘封不久夺走了孟达出行时的仪仗乐队,孟达既害怕因不去救援关羽得罪,又愤恨刘封的作为。于是上表给刘备告辞,率所统领的军队投降了魏国。魏文帝欣赏孟达的资才容貌,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为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孟达兼任新城太守。又派征南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徐晃和孟达共同袭击刘封。孟达给刘封的信说:古人有句话“关系疏远的人不能离间亲密的人,新认识的人不能超过以前的好友。这就叫做君上贤明而臣下正直,说别人坏话的恶念不能施行。至于那些富有权谋机敏诡诈的君主,贤明慈爱的父母,尚且有忠臣建功而遭祸,孝子有仁德而遇难的情况,文种、商鞅、白起、孝已、伯奇,都是这一类人。他们之所以如此,不是至亲骨肉喜欢分离,亲戚乐于患难。有的是由子恩情迁移爱心改变,有的是因有谗言在其中离间,这样即使忠臣也不能改变君主的做法,即使孝子也不能使父亲改变态度。权势和利益加在一起,可以变亲人为仇敌,更何况不是亲戚呢?所以申生、卫伋、御寇、楚建禀承接受形体的元气,处于继立为太子的正位,还是如此。现在你与汉中王,不过是路上相遇的人罢了,说亲不是骨肉而你却占有权势,税义不是君臣而你却处于上位,出征时你有独当一面的威势,驻扎时你有副军的称号,这是远近的人都听说的。自从立阿斗作为王太子以来,有识之士都感到寒心恐惧。倘使让中生听从子舆的话,必定成为太伯;卫伋听从他弟弟的计谋,也不会被人讥笑为出父亲的丑。况且小白出奔在外,回国成为霸主;重耳翻墙逃命,终能恢复君位。自古就有,不只是今天才发生的。

聪慧的人贵在能免除祸患,英明的人注重及早通达,我揣测汉中王内心已打定了主意,对外边的人已产生了怀疑;主意定了心就固执,产生了怀疑心就恐惶,叛乱祸患的出现,没有不是由于废黜和扶立之类的事情。私人的怨恨和人情,不可能不反映出来,恐怕你左右的人已有向汉中王挑拨离间的了。这样怀疑既已构成、怨恨既已反映出来,那么发难就像踩在机关上一样容易。现在你身处远地,尚可暂时喘息一下;如果大军开进,你失去据守之地再退回时,我私下认为会给你带来危险的。以前微子离开殷,智果告别他的宗族,离祸避难,尚且都是如此。如今作背弃父母而成为人家的后嗣,这不能叫作和;知道祸患将到而留滞不去,这不明智;看见正道不走却怀疑它,这是不义。自己号称为大丈夫,却做出这不礼、不智、不义的三种事,有什么可贵之处呢?以你的才干,舍身东来,继承罗侯的后裔,不能算是背叛父母;作为巨下侍奉君主,以端正法度,不能叫做背弃旧约;发怒而不导致祸乱,以免除危亡,不能叫做徒劳。加上陛下新即王位,虚心招致贤才,以德行使远方的人归服,如果您很快归服曹操,不只是和我一样,享受三百户的封赐,继承罗国爵命,应当进一步把统辖大国的符节分给您,成为第一个被封的君王。陛下的大军金鼓震天,将把都城转移到宛县、邓县;如果不把两个敌手消灭,大军就不会回去。你应该趁这个时机早早定下良计。《易经》有“见到高贵的人物便有好处”,《诗经》有“自己去谋求幸福”,可以这样做了!现在您好自为之,不要使我像狐突那样关门不出。

刘封没有听从孟达的劝告

申仪背叛刘封,刘封军败逃回成都。申耽投降魏国,魏国让申耽代理怀集将军,移居南阳,申仪任魏兴太守,封员乡侯,驻扎在询口。刘封回到成都以后,刘备责备刘封欺侮孟达,又不援救关羽。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猛,换代之后终究难以驾驭,劝刘备乘机除掉他。于是刘备赐刘封死,让他自杀。刘封叹息说:“我遗憾没有听信孟子度的话!”刘备为这事流泪。孟达本来字子敬,避刘备叔父敬讳,改为子度。

五、被诬陷的太子痤

先秦时代,宋平公十分宠爱妃子弃,和她生下公子佐。公子佐长得十分难看,让人一看就产生反感,但其心地却异常善良,性情十分温和。相形之下,宋平公的太子痤虽然生得英俊,但心地却很凶狠,对待臣下态度比较粗暴。正因为兄弟之间性格的这种反差,使得朝中大臣都比较喜欢公子佐,而讨厌太子痤,这其中也包括左师、向戌等一些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 儒家哲学家智慧

    儒家哲学家智慧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

    本书上篇按照学派分别论述中国哲学大师对人生的理解:儒家崇尚道德,道家崇尚自然,墨家崇尚功利,法家崇尚规则,佛教崇尚空灵。在中国人的眼里,人虽然也是动物,但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差别,即人有道德心。而动物没有。中国人把人性分成善与恶两方面,诸子百家就人活着是为了惩恶还是扬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不管是惩恶还是扬善,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道德心的培养。在这一点上,道家、墨家和佛教也是如此。下篇按照年代顺序合科学逻辑地展开论述西方哲学大师不同的人生观:古希腊崇尚理性,中世纪崇尚灵魂,文艺复兴崇尚肉欲,近代崇尚自由,现代则崇尚人文关怀。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勇士觉醒

    勇士觉醒

    这是一个科技最为发达,已经成为巅峰的世界,却被一个外来物种弄得意外连连。
  • 重生弃女之妖王独宠

    重生弃女之妖王独宠

    幕白芷被最最尊敬的大哥幕白羽害的下身残废,和喜欢的人——裴雨轩阴阳两隔,白芷下定决心去陪裴雨轩,可却回到了开始……
  • 大脑拯救宝典:系统君,滚粗

    大脑拯救宝典:系统君,滚粗

    一转眼已经在硝烟弥漫的抗战前夕;租界上海滩歌舞升平;从老北京来的旦角轰动江南;谷白练就恰好穿成了那个旦角。。。的疯狂追爱着。最最疯狂的一位。说好的快穿从校园小清新走起呢?谷白练对系统无声抗议。系统弱弱回了句,我不喜欢你的名字。白练,白莲,合该你倒霉。这只是故事的开端而已。
  • 尊上大人卖个萌

    尊上大人卖个萌

    第一眼看到墨殇的时候,落九儿便知道,这是她想要的男人。为了把这个男人拐到碗里来,落九儿死皮赖脸、软硬皆施,在丢了几条命后,总算是生米煮成熟饭。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像是被轻薄的男人是咋没回事?为什么完全不按照剧本写,反而天天追杀她?
  • 涅槃,幻鸾重生

    涅槃,幻鸾重生

    江沐箐,身怀异血却毫无天赋,一直比同龄人要矮,因此被人视作怪胎。时不时有点小自卑,说话不清晰,心思敏感。亲娘南海王妃死后,亲爹南海王受姨娘唆使,对沐箐渐渐冷落甚至怨恨其毁王府名声。亲哥江沐城天赋异禀,在亲娘死后悲痛欲绝,去往龙仑山拜师历练,至今未归。同父异母的庶妹江浴榕凭借其出色的天赋和外貌赢得亲爹宠爱,外界对她颇具好评,然而实际上阴狠毒辣,小小年纪演技炉火纯青,心机颇深。南陵王第三子,何明桦,南陵王妃所出,也是嫡长子,与江沐箐青梅竹马。黑衣人,年龄:???身世:???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江沐箐因缘机遇得以浴火涅槃,魂魄重塑。且看王者归来!
  • 重生之影后有靠山

    重生之影后有靠山

    重来一次,冯然接受了萧何的协议,踩着娱乐圈一级级的阶梯,她还当着外人不知的“娴母”,这一次,她把握住了机遇,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娱乐圈这百来级台阶,她又何惧爬不上最高处?
  • 生命最美的遇见

    生命最美的遇见

    生命就像一幅画卷,用幸福做宣纸,以心酸,苦辣为染料,酸甜苦辣,交融交汇共同编制我们的人生。
  • 此生若是梦

    此生若是梦

    青春就像尖锐的刺,现实正是因为荒唐才残忍,一个女孩,悲惨的故事,苏雨,从小爹不疼娘不爱,命运好似在逗弄她一般,她只能在痛苦的漩涡里不断的挣扎……
  • 庆春闺

    庆春闺

    含恨而终又复生的那个冬日,她穿着杏黄短襦袄,同兄姐在院中打雪仗。雨雪霏霏间,母亲捧着紫铜手炉站在台矶上冲他们微笑。她攥着一团雪,恍恍惚惚地想,自己做了一辈子恭顺温良的人,可最后得到的却不过是家破人亡,凄凄而终。可见老天爷,从来都不长眼……
  • 纵然光景绵长

    纵然光景绵长

    “你说,我喜欢那个人,但我不要求他和我在一起,那么两个人还是可以做朋友的,对吗?”“对啊……”“纪桐,我只想告诉你,我喜欢你五年了而已…….”“但是艾小艾,我不喜欢你的,你会遇到更好的!对了,你有空去看看《三傻大闹宝莱坞》吧。”“我知道。”“艾小艾,我纪桐发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喜欢你的,你死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