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79800000001

第1章 忤合①第一(1)

凡趋合倍②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④。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其术也,反于彼。

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忤合之术。

【注释】

①忤合:忤,抵融、背逆的意思。合,符合,不违背的意思。件合,在这里是指以忤求合,先忤后合。

②倍:通“背”

③明名:彰明名分。

④忤:有意模糊或错置双方的分歧点。

⑤术:指反忤之术。

⑥大小进退,其用一也:事大事小,欲进欲退,运用反忤之术的道理是一样的。

【译文】

无论是凑上前去迎合人,还是转过身来背离他,计谋都要得当。事物的发展变化,就像圆环旋转一样,各自呈现不同的形势。因此,应该反复探求事物的连续性和独立性,根据不同事态,制定不同的措施。

圣人在天地之间立身处世,其作用就是实施教化,宏扬名声,阐明事物名分,必须依据事物转化的时机,寻找适宜的天时,以此预测需要实施多少政教,根据它们的变化确定自己的方针决策。

世上没有永远高贵的事物,做事情没有永远不变的法则。圣人做的事,没有什么不包括在内的;圣人所听的事,没有什么不听到的。假如哪位君主办事能成功,计谋与己相合,就选择他为自己的君主。这些计谋,如果合于那一方,就会与另一方发生矛盾。计谋不可能对双方都有利。因此必须有“反忤”之术。如果与这一方利益相合,就必然违背那一方的利益,如果违背这一方的利益,就必定适合那一方利益。这是反忤之术的基本法则。

把这种忤合之术应用于天下,必须要先考虑天下的情况,制定措施再决定合于谁。如果应用到诸侯国,一定要先考虑各诸侯国的情况再决定合于谁。如果把它应用到一户人家,必须要先了解这家人的实际情况,再决定合于谁;如果把它应用到一个人身上,必须要考虑那个人的才智、能力、气度、再决定怎样做。无论对象、范围的大小或策略的进退,反忤术运用的原则都是一致的,一定要先谋划考虑好,心中计谋已定,决定去留,然后用飞钳之术来实现它。

【感悟】

运用忤合之术,要注意言谈的顺逆,有时需要迂回曲折,有时要不怕忤逆人性,力陈事实,坚持真理。当对方认识模糊时不妨寻求暂时合作以进一步观察认识对方,然后再作打算。

【故事】

一、武安君计议降兵

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军队攻打韩国的野王县。野王县向秦国投降,韩国通往上党的道路就被堵绝了。上党郡守冯亭同老百姓商量说:“上党通往郑都的道路巳经被堵绝了,韩国必定再也不能把我们作为它的臣民了。秦国军队日益进逼,而韩国军队又不能接我们,我看不如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果接受我们,秦国必然发怒,一定会派兵攻打赵国。赵国遭到攻击,一定会亲善韩国。如果韩、赵二国联合为一体,就可以抵挡住秦国的进攻。”于是,郡守派人向赵国通报这件事。赵国孝成王就和平阳君、平原君商量这件事。平阳君说:“不如不要接受。如果接受,那么遭到的灾祸会比得到的利益还要大。”平原君说:“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一个郡,我看就接受了吧。”于是,赵国就接受了上党郡,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王龁攻打韩国,占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派兵驻扎在长平,以便镇折上党的百姓。四月份,王龁攻打赵国,赵国派廉颇为大将,率军抗秦。赵国的士兵侵扰了秦国的斥候兵,秦国的斥候兵就杀了赵国的稗将茄。六月份,攻破赵国军队,占据了两个城堡,俘掳了四个都尉。七月份,赵军建筑起垒壁来防守。秦军又攻破赵军的垒壁,俘掳了两个都尉,夺取了西边的垒壁。廉颇坚守住垒壁等待秦军的进攻。秦军屡次挑战,赵军皆不出来应战。赵玉为此屡次责备廉颇。这时,秦国宰相应侯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实施反间计,说:“秦国所痛恨和惧怕的只有马服子赵括将军,而廉颇并没有什么可怕,马上就要投降了。”赵王原来就巳恼怒廉颇损失许多军队,屡次失败,又坚守垒壁不敢出战,如今,又听到秦这些反间的言论,于是就派赵括代替廉颇领兵抗击秦军。秦国听说马服子赵括做了赵军主帅,就暗中派武安君白起担任”上将军。王龁为尉稗将,传令军中,谁敢泄露武安君白起为上将的消息、就立即斩首。赵括到了前线,就率兵出击,攻打秦军。秦军假装失败逃跑,又布置两支奇兵准备偷袭。赵军乘胜追击,直到秦军的壁垒,秦军的壁垒坚不可摧,赵军攻不进去,而秦国的二万五千奇兵断绝了赵军的退路,又有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把赵军阻绝在壁垒间,赵军被分割成两部分,并且运粮道路被堵绝。这时,秦国又派出轻便的精锐部队进攻赵军。赵军战势不利,就高筑壁垒防守,等待救援队的到来。秦王听说赵军的粮道巳绝,就亲自到河内,赐子百姓各一级爵位,征调十五岁以上的壮了,全部集结到长平,以便阻绝赵国的援军及粮草。

到了九月份,赵军巳有四十六天没得到粮食了,就暗中残杀相食。攻打秦军壁垒的部队想突围出去。他们分为四队,冲了四五次,没能够冲出去。主将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上阵搏杀,结果被秦军射死。赵括的部队演不成军,士卒四十万人投降武安君自起。武安君计议说:“先前秦军巳经占领上党,可上党的百姓不愿意做秦国的臣民,纷纷归附赵国。赵国的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把他们全部杀掉,恐怕会酿成祸乱。”于是,使用欺骗手段将赵国的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幼的小兵放归赵国。前后杀死或俘虏了四十五万人,赵国百姓大为震惊。

二、抵抗秦国的计谋

秦国杀了商鞅,但却没有改变商鞅的法令。商鞅新制定的土地所有制,不但在秦国得到了实施而且其他国家也有仿效的。各国都有新兴的商人地主,他们要把封建领主土地公田制改变为税亩制。六国的旧领主还想保持他们原来的割据统治,新兴的土地所有者要求有一个符合他们利益的统一政权。新旧土地所有者的矛盾,形成为当时最突出的两派对立的政治斗争。列国分成了两派,无论使用什么名义,也不管其中发生了多少错综复杂的事件,新的土地所有者主张亲秦,展开“连横”运动,旧领主和他们的追随者主张抗秦,展开反连横的“合纵”运动,有时亲秦派得势,有时抗秦派抬头。就在这种形势下,两个能说善道的政客应运而出。一个主张“合纵”,认为中原诸侯应当联合起来一起抵抗西方的秦国,造成南北联合的局面。从地理位置上看,南北合成一条直线,所以叫“合纵”。一个主张“连横”,认为中原诸侯应当跟秦国友好,造成东西联盟的局面。从地理上看,连成一条横线,所以叫“连横”。从此,“合纵”,“连横”,闹得天下鸡犬不宁。

依赖“合纵”出名的人叫苏秦。他是洛阳人,本来是个政客,没有一定的主张。合纵也好,连横也好,他只打算凭着能说善道的嘴,弄到一官半职,不论哪个君王都可以做他的主子。他想先去见周显王,可是,别人不愿意把他引荐给周显王,他就改变了主意,到秦国去。他见了秦国就说连横的好处,秦国怎么怎么强大,劝秦王一步一步地兼并六国。哪知道秦惠文王自从杀了商鞅,就不怎么喜欢外来的客人。他听完了苏秦的话,挺客气地回绝他,说:“我的翅膀还没长那么硬,哪能飞得高呢?先生的话虽说很有道理。可是我得先准备几年,等到翅膀硬了,再请教先生。”苏秦碰了软钉子,只好走了。

可是他并没死心,还想着叫秦王用他。他费了好多工夫,写了一部书,说明兼并列国的方法。他把这部书献给秦惠文王,但却没被接受。他在秦国住了一年多。

苏秦回到家里,遭到家人的埋怨。他在家苦研一年多各国政治、军事、地理,各诸侯心理等,学业有成,便再去游说六国。他想:“七国中,秦国最强,秦王不用我,我不如去游说六国,叫他们联合起来去抵抗秦国。”他先到了赵国。赵肃侯(赵成侯的儿子)正用他的兄弟为相国,称为奉阳君。苏秦先去结交奉阳君,向他阐述了一通抗秦的道理。没被接受,便去了燕国去求燕文公。

苏秦对燕文公说:“燕国在列国当中,虽说有两千里土地,几十万士兵,六百辆兵车,六千多骑兵,但如果与西边的赵国、南边的齐国相比,就显出力量薄弱了。近几年来,赵国强大了,齐国强大了。可是强大的国家老打仗,弱小的燕国反倒太平无事。大王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燕文公说:“不知道。”苏秦说:“燕国没受到秦国的侵略,是因为有赵国挡住秦国。秦国离燕国远,就是要来侵犯的话,也必须要路过赵国。因此,秦国绝不能越过赵国来侵犯燕国的。可是赵国要来打燕国,那就太容易了。早上发兵,下午就能到。大王不跟近邻的赵国交好,反倒把土地送给离自己那么远的秦国,这个做法很不妥当。要是大王用我的计策,先去跟邻近的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联络中原诸侯共同抵抗秦国。这样,燕国才能够真正安稳。”燕文公很赞成苏秦的办法,但怕列国诸侯不能齐心协力。苏秦说他愿意先去跟赵侯商量。燕文公就给他预备礼物、路费、车马、仆从,请他去跟赵国联系。

苏秦到了赵国,这时奉阳君巳经死了。赵肃侯听说燕国有位客人来了,亲自迎接,说:“贵客光临,有何指教?”苏秦说:“如今中原各国,最强盛的就是赵国,秦国觊觎的也是赵国。可是秦国却不敢发兵来侵犯,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赵国的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秦国吗?可是有一点,韩国和魏国并没有高山大河可以防守,如果秦国真的率兵去打韩国和魏国的话,这两国很难抵抗。如果韩国、魏国投降了秦国,赵国也就要灭亡了。我仔细研究了地形和政治,中原列国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列国的军队比秦国多十倍。如果赵、韩、魏、燕、齐、楚,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还怕打不过它吗?为什么各国都要拿自己的土地去奉承秦国呢?六国不联合起来反而分别割地求和,绝不是办法。要知道六国的土地有限,秦国的贪心可是没完没了的。割地求和是亡国政策。反过来说,如果大王和其他诸侯,结为兄弟,订立盟约,不论秦国侵犯哪一国,其余五国一块去抵抗。一个孤立的秦国还敢欺负联合起来的六国吗?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敌人是救国政策。我建议大王邀请列国诸侯到洹水来开大会。”赵肃侯是个有血气的青年,非常赞成苏秦合纵抗秦的政策。他拜苏秦为相国,把赵国的相印交给他,又给了他一百辆车马、一千斤金子、一百只玉璧、千匹绸缎,让他去联合各国诸侯。

苏秦当上了赵国的相国,准备去联络韩国和魏国。他刚要动身,赵肃侯召他入朝,说有要紧事商量。苏秦连忙去见赵肃侯。赵肃侯对他说:“刚才接到边疆的报告,说秦国攻打魏国,把魏国打败了,魏王求和,把河北的十座城送给秦国。万一秦国来打赵国怎么办呢?”苏秦心里吓了一跳,他想:如果秦国军队到了赵国,赵国准会像魏国一样割地求和,他那合纵的计策不就吹了吗?但他表面上仍然神色自若,拱着手,说:“我研究过了,秦国的兵马巳经疲惫不堪了,绝对不会很快就能打到这里的。万一来了,我也有退兵的办法。”赵肃侯说:“既是这样,你先别出去。如果秦兵不来这里,到那时候你再动身吧。”苏秦只好留下,请赵肃侯加紧作好防御秦兵的准备。

三、曹操兵败黄盖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孙权统领大事。周瑜带兵前来奔丧,就留在吴县,以中护军身份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诸事。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他统率孙瑜等人讨伐麻屯、保屯,将他们的首领斩首示众,俘虏了一万余人,然后回军防守宫亭。江夏太守黄祖派将领邓龙率兵数千人进人柴桑,周瑜追击,生擒邓龙送到吴县。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天,孙权讨伐江夏,周瑜担任前部大督。

同类推荐
  • 老庄论道

    老庄论道

    本书围绕老子思想的几个核心观念,讲述了老子哲学中的道、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庄子哲学中所倡导的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人生。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老庄哲学中的基本观念,读者在领悟了这样几个基本观念后,也就把握了老庄哲学的基本精神。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看待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 魏晋玄学会要

    魏晋玄学会要

    本书采用传统史书会要(主题)的体例,对存世的魏晋玄学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归类和整理,这些史料见于正史、文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经过作者长时期地收集和整理,本书成为魏晋玄学文献的渊薮,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魏晋玄学的面貌提供了方便,因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
  •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以一种全新、简洁、有效的创新思维技巧,帮你迅速突破事业的瓶颈,提升竞争力。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改变思考的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你仍被“标准答案”束缚吗?你知道什么是“多元化思维”吗?你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了吗?你准备好“灵感笔记本”了吗?停下无目的的忙碌吧!你需要的是丢掉不必要的东西,为大脑腾出空间整理思绪,保留真正重要的想法。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热门推荐
  • 洛克王国幻羽血石

    洛克王国幻羽血石

    围绕着一段灵石展开的大戏,一切以洛克王国为基础,战胜邪恶势力,拯救王国,不幼稚,无洛克,菲尔特等人物,本书为老玩家亲情发布,为怀念曾经的童年!
  • 特种匪

    特种匪

    特种兵穿越在宋朝,后果是无产、无业、无房、无地,就算是无产阶级也不带这么玩的!怎么办?历史不敢忘,小事说不准,大事一说一个准!流浪汉变富商,富商变知府,知府倒贴当土匪,还是“特种匪”。可惜得罪了“梁山匪”,“梁山匪”要收拾“特种匪”,官兵跟着也要来。哎!麻烦!
  • 仙穹
  • 继承者们:我的校花女友

    继承者们:我的校花女友

    她是全家人的掌心宝贝,是全世界第一世家的继承人,是全世界第一帮派的帮主......当然,她也有个他。。他是个孤儿,性格怪异,知道他遇到了她。
  • 破界之拳

    破界之拳

    失去记忆的男子降临到一个奇妙的世界,身边没有一个熟悉的人,我能信任谁?我自己又是谁?我经历了什么?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伴随着许多疑问开始闯荡之旅。
  • 异世陌落

    异世陌落

    废材就只剩下等待高人指点,一飞冲天逆袭吗?兄弟情义就只能够在女人与金钱的压榨下变得一文不值吗?什么是真正的王者霸道,怎样在被颠覆的炘域里沉醉......
  • 殒身成魔之灭世修罗

    殒身成魔之灭世修罗

    被一位自称为‘邪神’的家伙,扔到一个平行的末世世界的家伙,但是他并不后悔,也并不气昧,并不生气,并不怨恨。因为,他是跟那个自称‘邪神’的人,做了一个等价的交换,换取的,就是能够帮助自己报仇雪恨的强大力量。而作为交换的代价......就是他的七情六欲......
  • 守护失去——我的世界

    守护失去——我的世界

    一切,从失去开始,最后,也以守护,画上了一个句号,一个少年,在方块世界,性格转变,“我是个人,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是个剑客,也只是个过客。”这是少年最后的语句,之后,他销声匿迹,唯一留下的痕迹,便是天翼城墙上的一句诗:天可容地云之间,夺物之怨无可违!
  •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又名《五虎平南狄青后传》)承续《征西》故事,叙述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率兵南征,平定广源州依智高叛乱的经过,以及狄青的两个孪生子狄龙、狄虎在出征中与敌方女将段红玉、王兰英之间的爱情纠葛,同时也穿插了包拯、狄青与朝中奸佞斗争的线索。
  • 错谋命格

    错谋命格

    她拥有傲视天下的能力,众人臣服,无上尊荣,却因一场意外忘却曾经!她本冰山美人,却变得可爱善于忍耐,她本天下独尊,却沦落得低三下四,她是上帝的宠儿,却被人嘲为古代的庶女同类!她受尽屈辱终得苏醒,向她袭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冒险,一个又一个谜团,但她自此立誓,凡是伤害过我的人,从我这里夺走的都要千百万倍的奉还给我!从此,我仍为公主傲视天下,与姐妹共享独尊!报家仇,建黑帮,毁情敌,创天下……复仇之路荆棘遍地,爱情,背叛,失败,阴谋,谜团……看她如何步步重回巅峰,与姐妹共创盛世,天地虽大,唯我独尊,至上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