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79800000024

第24章 摩篇第三(1)

其①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②,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平者,静也③,正者,直也④,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

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⑦,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之。

【注释】

①其:别本无“其”字。

②有以喜,有以怒:喜即欣喜,怒即激怒。这是情感方式。

③平者,静也:态度上平心静气。

④正者,直也:正中就是语言上要辞直义正。嘉庆本“直”作“宜”。

⑤周密:周全,谨密。指思维镇密,没有疏漏。

⑥说:游说。

⑦悉听:全部接受,不会生疑。陶弘景注:“说不悉听则违顺而生疑。”

⑧此三者:指谋而周密、说而悉听、事而必成三者。

【译文】

在运用揣摩之术时,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法,有的用平和,有的用正直,有用使人高兴的,有用愤怒激将的,有用名声引诱的,有用行为逼迫的,有用廉洁感化的,有用信义说服的,有用利益诱惑的,有用谦卑对待的。

平和就是安静,正直就是刚正直率,讨好就是喜悦,愤怒就是恫吓,名声就是全誉,行为就是成功,廉洁就是清高,信义就是光明正大,利益就是追求,谦卑就是谄媚。

所以说,圣人所独自运用的“触摩之术”,众人都运用,然而众人都不能成功,那是由于他们运用得不正确。运用谋略最难做到的是周密详细,游说最难做到的是使对方全部听从自己的意见,做事最难达到的是一定成功。这三件事,只有掌握了触摩术的圣人才能做到。

【感悟】

人有七情六欲,而七情六欲总会以一定形式反应出来。以喜怒哀乐,名利廉信去触探他人的内心世界而看其如何反应,就可以了解这个人,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影响或控制他。

【故事】

一〇、宾媚人求晋

晋军追赶齐军,从兵舆进人齐国,攻打马陉。

齐侯派遣宾媚人用纪、玉馨和土地贿赂战胜诸国说:“晋国等国如果不同意媾和,就随他们去吧,我们决定作最后一战。宾媚人赠送财礼。晋国人郤克表示不同意,说:“一定要让萧同叔子做人质,并且让齐国境内的田陇都向东。”宾媚人回答说:“萧同叔子不是一般的人,是我们国君的母亲。如果从对等地位而说,那么她也是晋国国君的母亲。部克您在诸侯中发布重大命令,说一定要把齐侯的母亲当作人质,以此取得信任,您又打算怎么对待周王的命令呢?况且这是以不孝来号令诸侯。

‘孝子的孝心没有尽头,可以永远赐给你的同类。’如果用不孝来号令诸侯,这难道是道德的准则吗?先王对天下的土地划分疆界,因地制宜,作有利的布置。所以《诗经)说:‘我划定疆界,划分地理,向东向南开辟田地。’现在您让诸侯划定疆界,划分地里,却说只是‘把全部田陇改向东’罢了,只考虑自己的兵车东进的方便,而不顾地势是否适宜,这恐怕不是先王的政令吧?违背先王就是不讲道义,这样怎么能当盟主呢?晋国确实有过错。四王统一天下,树立德行,满足诸侯的共同要求;五伯做霸主时,自己勤劳而安抚诸侯,让他们服从天王的命令。现在您要求会合诸侯,来满足自己没有止境的欲望,‘政事执行得宽大和缓,各种福禄都将积聚。’您不宽大,丢掉了各种福禄,这对诸侯有什么害处呢?如果不这样,我们的国君命令我们使臣就有话可说了。‘您带领国君的军队到敝邑,敝邑用很少的财富犒劳您的随从,害怕你们国君的愤怒,军队战败。您惠临而请求齐国的福佑,不灭亡我们的国家,让我们两国继续过去的友好,那么先君的破旧器物和土地我们是不敢爱惜的。您如果又不同意,我们就请求收拾残兵败将,背靠自己的城墙同你们再决一死战。我们即使侥幸获胜,也会依从你们的,况且因不幸而再次失败,岂敢不唯命是听?”鲁、卫两国向郤克劝谏说:“齐国怨恨我们了,他们死去和溃败的,都是宗族亲戚。您如果不答应他们,一定会更加仇恨我们。即使是您,又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如果您得到他们的国宝,我们得到土地,祸难也因此得以宽解,这是很光荣的了!齐国和晋国都是上天授与的,难道只有晋国一国吗?”晋国于是答应了齐国人的媾和条件,回答说:“下臣们率领战车,来为鲁国、卫国请求。如果有话可以答复我们国君的命令,这就是国君的恩惠了。怎么敢不唯命是听?”

一一魏蜂和戎之策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互相攻伐,战事不休。晋、楚两个大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更是经常发生冲突。晋厉公在位时,由于沉迷酒色,信任奸臣,随意杀害大臣,搞得晋国民心不稳,内乱不断。因此,楚国的势力渐渐占了上风。

公元前573年,晋大夫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杀死暴君厉公,并把住在国外的公子姬周接回国,拥他为国君,称晋悼公。悼公年轻有为,举贤任能,革新朝政,节用民力,晋国又开始逐渐兴盛起来。

当时,晋国北方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游牧部落,他们被统称为戎狄,经常出兵侵扰晋国边境地区。公元前569年,无终部落的首领嘉父派使者孟乐带着贵重的礼品来找晋大夫魏绛,托他引见悼公,请求晋国与诸戎结盟讲和。魏绛表示同意。魏绛面见晋悼公说明此事后,悼公不同意。悼公对魏绛说:“戎狄贪而无亲,只能靠武力解决。”魏绛劝谏说:“现在中原地区的兄弟国家经常受楚国欺凌,往往被迫屈服,他们盼望着晋国去援助。如果我们对戎狄用兵,万一中原有事,怎么还有力量去对付呢?”晋悼公觉得有道理,就采纳了魏绛的意见,并且派他主管“和戎”事务。魏绛亲自带着使命到北方戎狄各部去,与诸戎缔结了互不侵犯的盟约。从此,晋国基本上解除了后顾之忧,力量更加强大了。

当时的郑国,虽然是和晋同姓的兄弟国家,但由于楚国一再出兵攻打,无力抵御,只好背晋投楚。晋悼公非常恼火,决定会合宋、卫、齐、曹等十二国军队对郑用兵,以示惩戒。公元前562年9月,诸侯联军直逼郑都新郑东门。郑简公感到十分恐慌,马上派王子伯骈去诸侯营中请罪求和。晋悼公同意讲和。为了表示谢罪,郑简公给晋悼公送去了许多礼物,其中有三个著名的乐师、十六个歌伎,还有一批珍贵的乐器。

晋悼公感到十分高兴,他想起了魏绛和戎的功劳,决定把郑国送来的礼物分出一半,赏赐给魏绛。魏绛听后,谦逊地说:“这完全是君王的威德和各位大臣的功劳。古书上说:‘居安思危"能思就会有备,有备可以无患。君王如果能够牢牢记住,就可以永远享受今天这样的欢乐了!”

一二、苏秦慧眼识英雄

战国时期苏秦慧眼识英雄,看到了张仪的才能,想要和他一同联合抗秦,就想到了能激发出张仪才能的计谋。

有一天,楚相大会宾客,张仪也在邀请之列。但是在宴会结束以后,楚相身上佩带的玉壁不见了。当时很多人都对楚相说,张仪贫穷而没有品德,一定是张仪把玉壁偷走了。楚相让武士捉住张仪审问,张仪不承认偷了玉壁。楚相就命令打了张仪几百竹板,逼迫张仪承认。但是张仪坚决地说没有偷,拒绝承认。尽管没有审问出来,但是这件事之后也使张仪没有脸面再在楚相那里做门客了。他回到家里,妻子看到他被羞辱的样子对他说: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你那什么学说,在家里好好做普通百姓,怎么会遭到这样的侮辱呢!张仪摇了摇头不以为然,他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笑着回答:舌头当然还在,不然你怎么吃饭呢。张仪说:舌头在就足够了,我的舌头不是用来吃饭的,是用来建功立业的。

当时张仪的同学苏秦巳经做了燕国的宰相,正在赵国做赵王的工作,希望他赞成自己的主张,合纵抗秦。但是,苏秦又担心他做好了诸侯的工作,而诸侯又顶不住秦国的诱惑,使他前功尽弃。他想了一个办法,派一个自己的人到秦国去做内应,阻止秦国与其他国家结盟,帮助他完成合纵大业。他想到了才学远在他之上的张仪。他相信,以张仪的才学,如果现在到正当用人之际的秦国去,一定会得到重用。但是他又了解张仪的孤傲秉性,如果不用激将的办法,很难让他激发自己。他就派人隐藏身份去找张仪说:你以前与苏秦是同学,他现在巳经在赵国做了大官,你何苦还这样将自己埋没在乡野里,不去他那里谋取个一官半职,好实现自己的抱负。张仪听了来人的话觉得也有道理,自己与苏秦一向交好,苏秦现在闻名于诸侯,而且自己也不是不学无术之辈,相信张仪会重用自己的。他满怀希望与信心,前往赵国的都城邯郸,递上名贴求见苏秦。他相信苏秦见了名贴就会立即约见自己的,毕竟同窗好友多年不见了。不料,一晃几天过去了,苏秦一直没有约见张仪,几次问张仪的门人,都说是苏秦忙于公务,无暇会见他。又过了几天,张仪实在忍无可忍,心想,同窗好友来见竟然慢待如此,足见出自己在苏秦眼中的地位有多么卑贱了。将近十天以后,就在张仪心灰意冷要离开的时候,苏秦召见他了。更令他生气的是,他没有受到宾客的礼遇,而是让他坐在堂下,赏给他下人吃的饭食,苏秦并傲慢地训斥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竟然把自己弄到这种穷困潦倒的地步,我虽然能够举荐你做官而富贵,但是你能够做好吗?你到其他的国家去吧,我这里是不会收留你这样的人的。苏秦说完就拂袖而去了。

张仪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自信自己的才能决不比苏秦差,你苏秦能够做到赵国的宰相,致力于把六个弱小的国家团结起来对付秦国,那么我就去投奔你的敌人秦国,与你针锋相对,辅助秦王一统天下,到时候再看我们鹿死谁手!

张仪本来是魏国人,但是他献给秦国的第一个功劳是在秦惠王十年与公子华一起率兵围困魏国的蒲阳。守军投降,张仪反而劝说秦惠王不要蒲阳,并派公子到魏国做人质以示秦国决心与魏国修好,以拉拢魏国。然后张仪又到魏国劝说魏王,人家秦国攻占了你的蒲阳而不取,反而来与你修好,你总得有所表示吧?在魏王看来,张仪是魏国人,他的计谋一定会对魏国有利的,他总不会做对不起魏国的事情。魏国就把战略位置更重要的上郡、少梁献给了秦国。秦国以一个魏国的小小的蒲阳换取了两个更重要的城市,而且还让魏国感谢,被魏国视为友好的国家,这样的好事有谁能做得出来?秦惠王十分钦佩张仪的才能,任命张仪为相国。

做了几年相国以后,张仪又担任将军,攻取了一些重要的城池和战略要地,使得秦国的边关日趋稳固。这个时候,张仪想着该是动手瓦解苏秦的合纵,让诸侯归附秦国的时候了。他请求免掉相国之位,为了秦国的利益到魏国担任宰相,他要劝说魏王带头归顺秦国。

张仪被魏王任命为相国以后,张仪就奉劝魏王归顺秦国。但是魏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张仪就指使秦国派兵攻打魏国,并夺取了魏国的两个城池。后来魏襄王去世,魏哀王即位,张仪依然奉劝他归顺秦国,魏哀王仍旧不听他的建议。张仪因而又密令秦国继续攻打魏国,魏国又被秦国打败。

次年,魏国遭到了齐国的入侵,魏国大败。在这个时候,张仪感觉到有机可乘了。他就劝说魏王,合纵的盟约即将瓦解了,齐国作为合纵的盟友都来攻击魏国,以魏国疆域之狭小,兵力之疲弱,现在如果不投靠秦国,将来永远没有机会了。魏哀王听从了张仪的劝告,决定背弃合纵盟约,归顺秦国,使得苏秦苦心经营建立起来的合纵盟约拉开了瓦解的序幕。

一三、蔡泽雄辩范睢

蔡泽被赵国驱逐,逃亡到韩、魏,途中又被人抢走炊具。正落寞之时,听说秦相应侯范睢任用郑安平、王稽,可是后来两人都犯下了重罪,以致使范睢内心惭愧不巳。蔡泽便决定西行入秦,去拜见秦昭王,事先故意对人发出豪语,以激怒范睢:“燕国大纵横家蔡泽,乃是天下雄辩豪杰之士。只要他一见到秦王,秦王必定任命他为相国,替代范睢的地位。”

范睢听说之后,就派人找来蔡泽,蔡泽见范睢,并未行礼只是拱了拱手,致使范睢很不高兴,谈吐之间蔡泽更是倨傲无礼,此时更是火上添油,于是责问他说:“你曾扬言,你将取代我的秦国相国职位,有没有这回事呢?”蔡泽回答说:“有。”范睢说:“那我倒愿意听听是什么道理?”蔡泽说:“唉,阁下为什么这样见识迟钝呢!即使是四季的转移,也是本着‘功成身退’的自然法则。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手脚都很健康,耳朵也很灵敏,眼睛也很明亮,内心像圣人一样贤智,这不是每个人殷切期望吗?”范睢说:“是的。”蔡泽说:“以仁为礼,以义为则,施恩德于天下,天下人都会由于感恩而崇拜他,并且都希望拥护他为君王,这不也都是雄辩家殷切期望的吗?”范睢说:“是的。”

蔡泽又说:“既富且贵,善治万事,使每个人都能享尽天年,每个人都不致夭折。天下人民都能继承他们的传统,维护他们的业绩,传给无穷的后代,名实兼而有之,恩泽流传万年,受人永远赞美,和天地同其始终,虽说这不是施仁义的结果,不也是圣人所说的吉祥善事吗?”范睢说:“是的。”蔡泽说:“例如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他们最后也都完成了他们愿望了吗?”

同类推荐
  • 老子智慧讲座

    老子智慧讲座

    本书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经》占据了十分特殊的位置,老子提出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的基础。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谈美

    谈美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本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一位自由心态大师,在感怀世事之情方面,他那种感悟是超然的。那种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闲适的逍遥和“扶摇九万里”的心态,确实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庄子渴望平静的生活,主张人不要为利而忙碌,呼唤人性的复归。本书对庄子哲学中心态的研究,以告诫人们心态虽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 孟子

    孟子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热门推荐
  • 晴天与安好

    晴天与安好

    晴天在孤儿院时认安好为弟弟,在晴天家人找到晴天时,晴天带着安好回家,在十年后,安好消失,那年安好十六岁,晴天十九岁。七年后安好回来,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哦!
  • OE时代

    OE时代

    杨毅峰是一个来自欧亚行政区的集合政府下属集合学院最新一批的学生之一,他在列车认识了来自同一区的学子汉森和张铭。然而列车却遇到怪异的恐怖袭击事件,杨毅峰等三人在机缘巧合之下是列车摆脱了困境,而张铭却因为一个女生的小小愿望而陷入更大的危机,由此而引发的一些列事件又将如何演绎呢?世界在遭受重创之后,新的纪元究竟会何去何从呢?杨毅峰等一行人又将在这个时代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神秘的菱体究竟源自何处,又将归于何方?所有谜底,尽在《OE时代》(OriginalEnergyEra),敬请收藏关注!
  • 聊斋城隍爷的日常生活

    聊斋城隍爷的日常生活

    在大街上抬眼望天,结果莫名其妙穿入聊斋世界。谁知又遇上龙卷风,被卷至千里之外。从此开始了白日修功德,入夜断鬼狱的城隍爷日常。
  • 六道化仙诀

    六道化仙诀

    天有阴阳,人分正邪,修行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成仙!世人辱我、骂我、妒我,不过是这成仙路上的踏石,我必将其碾得粉碎!看大荒少年脚踏六道而行,为仙而生,为仙而狂,化仙而去!
  • 胭脂之恋

    胭脂之恋

    序章她与他,他是永久不死可她已死他就死。她与他的恋情会怎样?
  • 蔷薇骑士绯色恋

    蔷薇骑士绯色恋

    传说中有个古老的种族—蔷薇族,当蔷薇花开的时候,骑士也会随之而苏醒。圣德明珠—蔷薇族的神物,具有的神力可摧毁世间万物,乃无上之宝,正因为如此喰种族,血族,赤灵族为争夺此神物而陷入重重恶战之中。华丽的邂逅,致命的温柔,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场阴谋,到最后会是谁先沉溺在这甜蜜之中呢!
  • 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有神话故事,中国自己的本土神话是丰富多彩的,其种类是多样的,其特色是鲜明的,其内涵是深远的。其故事是精湛的。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也是相当有知名度的,许许多多的神话人物也是相当有影响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一起来翻阅《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吧!
  • 妖童恋

    妖童恋

    一朝梦醒,孩童之身失忆。上山拜师,遭遇重重危险。梦中男子,寻她而归。妖魔与儿童的矛盾体,究竟为何而变?上一世的她,肝肠寸断,这一世的自己,是否也依旧如此?
  • 我做风水先生那些年

    我做风水先生那些年

    我就是作者,我叫胡兑七,这书里写的都是真事儿,我是八零后的风水先生,所见所闻让你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欢迎加入老胡的风水馆:235106215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莫名的黑洞将一名新兵吸入了东汉末年,没有好的身份,没有厉害的技能点,有的只是比古人多了近两千年的眼光与见识,还有半桶水般的后世知识。看后世的新兵怎样在古代成就一番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