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95800000002

第2章 修身明镜

弈秋诲弈

“原文”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下棋在众技艺中,只是一种小技巧,但不专心致志,就没法学会。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向弈秋学习,全神贯注地听弈秋的讲授;另一个人虽然也坐在弈秋面前,但心里老想着会有天鹅飞来,想着张弓搭箭去射它。这个人虽说是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远不及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赶不上前一个人聪明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豚子食于死母

“原文”

仲尼曰:“丘也尝游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庄子·德充符》

“译文”

孔子说:“我曾在去楚国的时候,在路上正巧遇见一群小猪在一头死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便都惊慌失措地逃跑了。因为它们看到母猪不再用眼晴看它们了,不像一头活猪的样子了。小猪们爱它们的母亲,不仅是爱母猪的形体,更主要的是爱充实于形体的精神。”

巫马其买鸩

“原文”

巫马其为荆王使于巴。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曰:“所以鸩人也。”于是,请买之,金不足,又益之车马。已得之,尽注之于江。

《尸子》

“译文”

巫马其作为荆王的使者出访巴国。在途中,他遇见一个肩挑毒酒的人,于是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那人答道:“是用来毒害人的。”于是,巫马其就向他买那毒酒,带的钱不够,又押上随行的车马。买来后,全部都倾倒到江里去了。

黄公好谦卑

“原文”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

《尹文子·大道上》

“译文”

齐国有位黄公,喜好自谦自卑,他的两个女儿都是国内最美丽的女子,然而黄公却因此常常谦逊地称她们长得很丑陋。这样一来,他女儿貌丑的恶名就传得很远,以致两个女儿过了结婚的年龄却没有一个国人来聘婚。

这时,卫国的一个老光棍冒冒失失地迎娶了黄公的大女儿;才知道是国色佳人。此后他逢人就说:“黄公喜好谦卑,故意贬毁他女儿美丽的容貌。因此,我妻子的妹妹也一定长得很美。”于是,人们争着向黄公的小女儿求婚,果然也是位国色佳人。

心不在马

“原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於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韩非子·喻老》

“译文”

赵襄子向王子期学习驭马驾车,不久就和王子期驾车竞赛,赵襄子换了三匹马,三次都比输了。

赵襄子说:“你没有把驾车的技巧全教给我,所以我三次都落后于你。”

王子期回答说:“我的技巧已全教给您了,您运用却不恰当。大凡驾车最重要的,是要让马的身体安于驾车,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马身上,此后才能加速快跑,到达远方。现在您驾车,落后一点就一心想赶上我,跑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上来。但驾车在一条路上赛跑,不是跑在前面就是落在后头,但您却把心思全用在了是否能比赢我上了,还有什么心思去驭马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三次都输掉的原因。”

子罕之宝

“原文”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

《韩非子·喻老》

“译文”

宋国有个边城小民得到一块璞玉而献给大夫子罕,子罕不肯接受。这位小民说:“这是块宝玉,应是君子所用之器,而不该让小百姓使用。”

子罕说:“我们的看法不同。你以为璞玉是宝贝,我认为不接受你的璞玉才是宝贝。”

海上沤鸟

“原文”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往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列子·黄帝》

“译文”

海边有个喜欢海鸥的人,每天早晨他都去海上,和海鸥一起游玩。向他飞来的海鸥成群结队,源源不断。

这个人的父亲说:“我听说海鸥都不断飞到你的身边和你一起游玩,你捉几只来给我玩玩。”

第二天这个人来到海上,海鸥在天空飞舞,但并不落下来和他一起游玩。

杞人忧天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天瑞》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崩地塌,自己没有容身之处了,因此吃不香睡不着,忧心忡忡。又有一个人为那个忧天的杞人担心,便前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气的积聚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你起坐呼吸,整天在天空中生活,怎么还担心天会崩塌掉下来呢?”

那个忧天的杞人说:“如果天真的是气积聚而成,那么太阳、月亮和星辰不会掉下来吗?”

开导者又说:“太阳、月亮和星辰,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它们掉下来,也不会打伤人的。”

那个忧天的杞人问:“那么地陷了怎么办呢?”

开导者又说:“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迈步行走,整天在它上面生活,为什么还担心它会塌陷呢?”

那个忧天的杞人听了后,如释重负,非常高兴,开导者也因此消除了忧虑,高兴起来。

关尹子教射

“原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

“译文”

列子学习射箭,射中了箭靶,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列子说:“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射中靶子吗?”

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那还不行。”列子回去再进一步练习,练习了三年,又返回关尹子那里向关尹子回报自己练习的情况。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射中的原因了吧?”

列子说:“现在我知道了。”

关尹子说:“那就行了,你要把它牢记在心,千万别忘记了。不但射箭是如此,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也都是同样的道理。”

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汤问》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唱歌的本领,却自以为都学好了,便向秦青告辞回家。秦青也不阻止他,还在城外的大道边为薛谭饯行。秦青在席上按着节拍动情地歌唱,歌声振动了路边的树木,留住了天空飘荡的云彩。薛谭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学到老师的本领,便向老师道歉,请求回去再学。一辈子再也不敢说学成回家的话了。

卫人迎新妇

“原文”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

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

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

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

主人笑之。

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战国策·宋卫策》

“译文”

有个卫国人迎娶新嫁娘,新娘上车后,问:“这骖马是谁家的?”驾车人答:“借的。”

新娘对仆人说:“要轻轻地拍赶骖马,也不要用鞭子抽打自家的服马!”

车刚到家门口,新娘就侧身凑近伴娘指使她说:“去把灶膛里的火灭了,不然怕失火。”

进到房里,新娘看到一个石臼,说:“把它移到窗户下面去,不然妨碍往来走路。”

婆家人都笑她。

新娘子说的这三句话,其实本身都很在理,但却被人耻笑,这是因为刚过门就说这些,未免为时过早了一点。

嗟来之食

“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檀弓下》

“译文”

齐国闹起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在路旁煮了粥,等待饥民来后给他们吃。

有个饿得非常狠的人,用农袖蒙着脸面,拖着破鞋子,踉踉跄跄地走了来。黔敖见了,左手捧着饭菜,右手端着汤水,喊道:“喂!快来吃吧!”

那饥民睁着双眼盯着黔敖,说:“我只是因为不吃这种吆喝着施舍的饭食,才饿到这种地步。”黔敖便向他道歉,但他始终不肯吃,便活活饿死了。

齐庄公出猎

“原文”

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御曰:“此是螳螂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庄公曰:“此为人,必为天下勇士矣。”于是回车避之,而勇士归之。

韩婴《韩诗外传》卷八

“译文”

齐庄公外出打猎,有一只螳螂抬起前腿,准备与庄公车上的轮子拼搏。庄公便问驾车的人说:“这是什么虫呀?”车夫回答说:“这是螳螂。这种虫,只知道往前进,而不知往后退,从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就轻易地与对手交锋。”庄公说:“这只螳螂如果是人,就一定成为天下的勇士了!”于是,庄公让车夫绕开螳螂而行。天下的勇士闻知此事后,都纷纷归顺了他。

公仪休嗜鱼

“原文”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

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

《淮南子·道应训》

“译文”

公仪休任鲁国的宰相,很喜欢吃鱼。国内不断有人给公仪休送鱼,公仪休不受,他的学生劝说道:“老师爱吃鱼,却又不受鱼,这是为什么?”

公仪休答道:“正是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要这鱼。如果接受了这鱼,那么,就会因受贿而被罢免宰相之职,到那时,我虽然还爱吃鱼,却再也不能满足这一嗜好了。现在不接受这鱼,就不致于被罢免宰相职务,就能永远地、经常地吃到鱼了。”

师旷劝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刘向《说苑·建本》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现年七十岁了,还想学习,恐怕就是晚了点!”

师旷说:“您为什么不点燃蜡烛照明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人臣的随便与国君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这个瞎子大臣怎么敢与国君开玩笑呢?我听说,年少时而好学习,就如早晨初出的朝阳;壮年而好学,就像升入中天的阳光;老年而好学,又有如点燃蜡烛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不是比在黑暗中行走要好得多吗?”

晋平公说:“很对!”

周处改过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译文”

周处年轻时,粗暴好斗,被乡里人看作祸害。义兴县河里有两条蛟龙,山中有只猛虎,都一同侵害老百姓。于是,义兴县里的人把周处连同这蛟、虎一齐称作“三害”,而其中又以周处之害最大。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斩掉蛟龙,其实是希望“三害”之中只留下一个。周处就去山中杀了老虎,又去河中斩那蛟龙。蛟龙忽而浮出水面,忽而沉入水底,游了几十里,周处一直跟着它走。经过三天三夜,乡里的人都以为周处死了,便互相庆贺。谁知他竟杀死了蛟龙而游出水面。他听说乡里人都互相庆贺,才知道大家都把他当作祸害,于是产生了改过自新的念头。接着,又到吴郡去寻找陆氏兄弟。陆机不在家,却正碰见了陆云。他就把义兴人以他为患的情况全说了,还说自己想改正错误,而年纪已大,终究不能有所成就。陆云说:“古人认为早晨懂得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何况你的前途还远大!而且人怕的就是没志向,有了志向,又何愁美名不能远扬呢?”周处听了这番话,就改过自励,终于成了忠臣孝子。

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地。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矣;今天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译文”

江西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人,家里世世代代都是种田的。方仲永五岁时,还未尝见到纸墨笔砚之类的文具。有一天,他突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便从邻居家借来给了他。他马上书写了一首四言诗,并且自己还定了个题目。这首诗是以奉养父母、家庭和睦为主题,并很快被同乡的读书人传阅了一遍。自此以后,指定事物要他写首诗,他可立刻写成,而且那文采、立意都是相当不错的。同县的人都把他看作奇才,渐渐地,人们也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来招待,有的人还拿出钱币来接济他们。他父亲觉得这样有利可图,便每天牵着方仲永遍访同县之人,不再让他学习。我听说方仲永的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父亲回到家乡,在舅父的家中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再叫他做诗,但做出的诗与以前的名声很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又到舅父家中,问起此事,众人都说:“方仲永的才智已经消失了,与众人已差不多了。”

我认为:方仲永的才智、悟性,是先天就有的。他从先天获得的东西,比起那些有才能的人要多些。他最终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则是因为他后来得到的东西太少了。像仲永这种人,从先天获得的东西如此之多,也如此之聪慧,但后天缺乏应有的培养,尚且成了一个普通人,那么,现在那些天赋差,本就是普通智力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的学习,难道能赶得上一般人的才能吗?

铁棒磨成针

“原文”

李白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故,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妇曰:“功到自成耳。”白感其言,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

虞韶《日记故事》

“译文”

李白读书,还没完成学业就跑了。路上遇见一位老妇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她为何磨这铁棒,老妇说:“想作根针。”李白笑他愚蠢,老妇说:“功夫到家了就自然可成功。”李白听后,大为感动,于是马上回去继续学习,完成了学业,终于成了名士。

蜀鄙二僧

“原文”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彭端淑《白鹤堂诗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

“译文”

在四川的偏僻地方,住着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有一天,穷和尚找到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

富和尚问穷和尚:“你依靠什么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呢?”

穷和尚回答:“我有一个盛水的瓶子和一只吃饭的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又说:“我好多年来,想租一条船到南海去,可至今仍没能实现。你这样贫穷,依靠什么去呢?”

过了一年后,那个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并将去南海的经历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听了,感到很羞惭。

西蜀与南海之间的距离,有好几千里,富和尚不能去,而穷和尚却去了。

同类推荐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朱自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朱自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刘诗白文集(第十卷)

    刘诗白文集(第十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切实启动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复苏;价值理论与现代多样类型的商品结构;如何启动有效需求;大力调整结构重振东郊雄风等。
  •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是作者韦白所著的诗集。诗歌的内容写的很真实,很有冲击力。让我们感慨万分。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陀思妥耶夫斯基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热门推荐
  • 一骗三生

    一骗三生

    为了寻找失去的记忆,我不得不四处游历。幸运的是,有人陪我一起走,他说他叫勾刑。不幸的是,我们所到之处,死伤无数。那些含恨而终的人嘴里,都念叨着一个女人的名字:胭脂。于是,我们便踏上寻找“胭脂”的道路,直到有人告诉我,我就是胭脂……
  • 小青春之三年

    小青春之三年

    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很多人,或许是擦肩而过,或许是萍水相逢,又或许是刻骨铭心。如果我们的遇见是上天注定,那结局呢?
  • 浩渺苍茫

    浩渺苍茫

    庞大的浩渺世界,三十三层天界,二十八层地界,人间界数量繁多的玄界,人、妖、神、魔四族的战争,繁盛的修士文明,神奇的人体神藏,各个强者多种多样,妙用无穷的神通,尽在此处——浩渺苍茫
  • 落魄小孤女:变身情报女王

    落魄小孤女:变身情报女王

    世界球王偶遇落魄孤女,本事两心相悦佳期如梦的美满姻缘,可是,挑拨、辱骂、枪击、金钱,逼得她走上绝境,他心冷自残。本以为就这样了断情缘,可是六年后的再见,她居然摇身一变,成为情报界的女王,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惜成为毒王义子的情妇,以身体作为代价,让众多高级干部叛变,更在众人投降后仍手不容情,亲手杀死多名毒贩,据说都是与她有过关系的男人!这到底还是不是她?还是不是自己爱的起得那个女人?难道情债,是无论何时都躲不了的吗?没办法,就算是红罂粟,自己也尝定了!
  • 伪呆萌配腹黑帝

    伪呆萌配腹黑帝

    呆萌的寒贝贝与腹黑弟弟的欢乐颂。。。。。。。。
  • 极北之地的精灵与烟鬼教父

    极北之地的精灵与烟鬼教父

    烟鬼教父的命运,在碰到银发精灵少女的瞬间,脱离了轨道
  • 举世无双,无耻大小姐

    举世无双,无耻大小姐

    她,痞气十足,吊儿郎当,实力却冠绝天下,身份更是高深莫测。谁知,玩了一辈子的鹰,结果却被只虫啄了眼睛。居然奇怪的穿越成了一个废物。不是说天赋很好吗?那为什么没法修炼是个废物。不是说身份尊贵吗?那为什么如今人人都想欺上门来踩一脚?哼!从今往后,欺负她的灰飞烟灭!从今往后,负她之人断子绝根!……自强升级打boss路上,却稀里糊涂的惹了一个神话中的妖孽。从今往后,她只能收拾包袱开始过上了逃亡的日子。某日,路口。妖孽魅惑轻笑:“娘子你逃不掉!”她嗜血挑眉:“逃不了,我就让你下地狱!”他笑得更加魅惑,却突然靠近一把抱起她,无耻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既然娘子这么想要为夫做鬼,为夫也只能照做了!”
  • 十六岁花嫁

    十六岁花嫁

    正值花样年华的她,只因父亲的一纸“荒谬遗言”要被迫即将成为“他人之妇”?!噢NO!可笑!可笑!暂且不说她夏子只是一个高中生,单单是看到她那“傲慢跋扈”的“丈夫”,她就有千千万万个NO了。
  • 拜爱娇妻

    拜爱娇妻

    身边出现了太多太多的悲剧,无法向人倾诉,就用写吧!每每写到西门沉璟的悲伤,总会情不自禁的流泪。我不是故意渲染虐情,只为了逃离悲伤。你知道吗?西门沉璟,你的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我的折磨,我不但要你的身体,还要你的心,我要让你爱上我,然后抛弃你。想死对吗?不,我不会让你死的,因为我要让你——生不如死!你的身份是什么?妓女吗?不,不是!妓女还可以选择自己的嫖客,而你,只不过是我发泄的工具。本文还有一部姊妹篇《就是为了勾引你》http://novel.hongxiu.com/a/90839/我阿姐的小说:《王城别恋:墨译传》http://novel.hongxiu.com/a/82488/《一笑焉乐一笑仇》http://novel.hongxiu.com/a/84705/
  • 家有淘气宝宝:竹马爹地你OUT了(全本)

    家有淘气宝宝:竹马爹地你OUT了(全本)

    传说,他冷酷无情、邪魅妖冶、极品绝世、才华横溢、富可敌国。传说,他断袖之癖、视女人为瘟疫。传说,他——NG什么跟什么,这传说有没有完了?【正常简介】他们从小指腹为婚。为此,他恨她的存在,是她毁了他的一生。她同样厌恶嫁给他,在他饯行酒宴上,她嘲讽他的性取向。为了报复,他把她死死压在腹下,在她耳畔冷声道:“尹飒飒!我恨你,我要把你拥有的一切全毁了。”她痛哭挣扎,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恨她。这一夜,他霸道地占有她,而他的话成为了诅咒,她怀孕了。自从留学回国,接管顾氏集团,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变态的词语如漫天扯不断的飞絮成为他的代名词。再次重逢,他竟然不认识她是谁。他指着酷似自己的小翻版冷冷道:“五百万,把他卖给我。”她惊愤道:“顾朔东,你TMD的是个混蛋,你去死吧。”【宝宝版简介】“妈咪!顾大叔又上杂志头条封面了,哦!真让人头疼啊。”皓皓莲藕小手拾起茶几上的杂志,小脑袋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妈咪,大叔果然老了,眼角鱼尾纹跑出来了,都一把年纪OUT了,还好意思出来抛头露面。”“……”“妈咪!救救我,顾大叔从杂志里跑出来了。”“皓皓!骗人可要长长鼻子的哦。”“妈咪!顾大叔的魔掌正脱我的裤子。”“皓皓!顾大叔现在在美国怎么会脱你的裤子。”“妈咪!你听见没有,我的小屁股被魔掌狠狠地抽得噼啪响,哦!痛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