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23200000011

第11章 善意与道德原则

前面已述明的表现道德原则三个模式,在根本上,只是那同一法则的三种程式,而其中每一个程式包含其他两个。但是,在这三种程式中,存有一种差异,不过这差异是实践的,而不是客观地说的实践的,就是说,这差异是为了使理性理念更接近于直觉。因而就是说,把它带至更接近于情感。事实上,一切标准有:

(一)一个形式(法式),此形式存于普遍性中;在此观点下,道德律令程式(公式)可表示为:标准必须这样被选用,即好似它们可用来充作普遍的自然法则。

(二)一个材质(质体),就是说,一个目的;在这里,这程式是:理性的存有,由于以其自己的本性,它(他)是一目的,因而它在其自身即是一目的,所以在每一标准中,它(他)必须用来充作这条件,即“限制一切只是相对的与随意的目的”的条件。

(三)一切标准的一个完整的性格描述。即借助于以下所说的程式,即“一切标准,因它们自己所有的立法性,应当与一可能的目的王国相谐和,与一自然的王国相谐和”,对于一切标准可作一完整的性格描述或完整的决定。

这里依意志形式(意志普遍性)纯一性(单一性),意志材质(对象,即目的众多性,以及这些目的的系统的完整性(综体性),这种单一性、众多性、综合性的范畴的次序,有一种进程。在形成我们的对于行为的道德判断中,依据严格的方法前进,并从定然律令的一般程式作起点,那总是较好的,这所谓定然律令的一般程式是如此,即:你应当依照这样一个标准,即它同时能使自己成为一普遍法则,依照这样一个标准而行。但是,如果我们对于道德法则想得到一个入门的途径,则把那同一行为置于“那三个详明了概念”下。把那同一行为带至更接近于直觉,那总是十分有用的。

现在,我们能终止在开始时所出发的那个起点,即以一个无条件地善的意志为开始的起点。那个意志是绝对地善的,它不能成为恶的,就是说,它所具有的标准,如果被弄成为一普遍法则时,决不会自相矛盾。那么,以下这个原则是此意志最高法则,也就是这样一种法则“你应该总是依这样一个标准,如你同时能意欲其为一普遍法则者,这样一个标准而行”;就是“意志决不会与自己相矛盾”的惟一的条件;而这样的一个律令就是定然的律令。因为那“对可能的行为而作为一普遍法则”的“意志妥效性”是可与在一般法则下事物的存在的普遍联系相类比的,所以定然律令也如此表示:“你应该只依这样一些标准,即此等标准同时能以‘它们自己的作为普遍的自然法则’为它们的对象(目标),按这样的一些标准去实行。”

那么,这就是一个绝对地善的意志的程式。理性的自然是因这一点而与其余的自然区别开,即:它能定一目的于自己的面前。这个目的就是每一善的意志的材质(质体、对象或内容)。但是因为在一个“没有为任何条件所限制,而为绝对地善”的意志的理念中,我们必须把每一“要被达到”的目的完全抽去,(因为这种要被达到的特殊目的必使每一意志只为相对地善),所以,在此情形中,这目的必须不是当作一个要被达成的目的而思议,而是当作一个独立自存的目的而被思议。结果,它只是消极地被思议,即它是我们所决不能行动以违反者,因此,它也决不可被看作只是工具,但必须在每一决意中也同样被估价(被尊崇)为一个目的。现在,这个目的不能是任何别的东西,它不过就是一切可能目的的主体,因为这目的同时也是可能的绝对善的意志的主体;这样一个意志不能被置于任何其他对象之后而无矛盾,因此,“在涉及每一理性存有中(无论是你自己或他人),你应当这样去行,即:他在你的标准中总是有‘在其自身作为一目的’这地位的”,这原则本质上是与以下另一原则是统一的,即:“你应当依这样一个标准,即:此标准同时也含有它自己的普遍妥效性这样一个标准去行”。因此,在对每一目的而使用工具中,我必须以“我的标准作为法则对于每一主体都同样成立有效”这条件来限制我的标准,这等于说:一切行动标准的基本原则必须是这样,即:一切目的的主体,即理性存有自己,决不可只当作工具而被使用,但须当作“限制一切工具的使用”的最高条件而被使用,那就是说,在每一情形中,也须同样当作一目的而被使用。

因此,无可争辩地随之而来的便是:任何理性的存有,不管他所服从的法则是什么,由于他在其自身就是一目的,他必须在关于这些同样的法则上,能去认他自己也为普遍地立法的(为制立普遍法则者),因为那彰显他为“在其自身就是一目的”者正恰是“他的标准适合于普遍的立法”;又随之而来的是如此,即:上说的立法之义函蕴着他的尊严(特权)为超越一切纯然物理存有以上者,以及他必须总是从以下的观点,即“认他自己以及同样认每一其他理性存有都为立法的存有”这观点来取用他的标准。依此路数,一个“理性存有的世界”可能如目的王国的可能而可能,其为可能是因有立法作用,即“适当于(属于)一切作为‘此目的王国中之’分子的人格”的那立法作用而可能。因此,每一理性的存有都必须这样去行,即:行动得好似他在每一情形中,因为他的标准,是这普遍的目的王国中的立法分子。这些标准的形式原则是如此:你应当行动得好似你的标准真要同时可用来充分作(一切理性存有的)普遍法则。如是,一个目的王国只有依自然王国类比才是可能的,但是,前者只因标准而可能,即只因自定的规律而可能,而后者则只因“在外力迫使下”活动着的有效因的因果法则而可能。此两者纵然不同,自然的系统虽被视为一机械,可是只要当它以涉及理性的存有为它的目的,那它就可因此之故而得称为“自然王国”。现在,这样一个目的王国应可因这类标准,即符合于“定然律令所定给一切理性存有”的准绳(法规)的那类标准,而现实地被真实化,如果这些标准是普遍地被依从时,一个理性存有,能使他自己准确地(严格地)依从这标准,他不能因此便预计一切其他理性存有同样如此依从之,他也不能期望自然王国以及它的有秩序的安排,可与他的为[一目的王国中]的一适宜分子身分相谐和,那就是说,他不能期望它(自然王国)将有助于他幸福的希冀,可是,“应当依照一只是可能的目的王国中,一个普遍地立法的分子标准去行”,这个法则仍然自具其充分的力量,因为此法则的命令着是定然地命令着的。可是在这里,即存有以下的奇诡,即:这作为一理性的被造物人的尊严,而没有任何为它(他)所要达到的其他目的或好处,因而这对于纯然理念的尊敬,只这种尊严与尊敬却用来充作意志一个不可移易的准绳(箴言),[这即是一种奇诡];又有以下之奇诡,即:确然即在这种标准的独立性中,即存有标准的庄严之美,而且也就是这独立性,才使每一理性的主体值得为目的王国中立法的分子,[这又是一种奇诡]:[以上奇诡是必然的],人或理性的主体必应只被思议为是服从于欲求的物理法则的,虽然我们设想自然王国与目的王国,可在一个最高统治者之下而协合于一起,这样,这目的王国可因而不再是一纯然的理念(只是理念),而可获得真正的实在性,那么,无疑,它又可得到其“强大的动力的提升(增益)”,但是,无论如何,这却对于它的固有价值决不能有任何增益。因为,尽管如此(如得其实在性及强大的动力等),这惟一的绝对立法者,必须总是被思议为是只以理性存有的行为,如单从[人的尊严]这理念所规定给他们(理性存有)者,来评估(判断)他们的价值。事物的本质并不因它们的外在关系而有改变,而由于抽去这一切外在关系的缘故,所以单就是那构成人的绝对价值者同时也就是他所判断者,不管这判断者是谁,甚至他为最高的存有(上帝)所判断。那么,道德就是行为的关联于意志的自律,就是说,关联于借意志的标准而来的普遍立法。一个与意志的自律相一致的行为,便是被许可的行为;一个不与意志的自律相一致的行为,便是被禁止的行为。“其标准必然地与自律的法则相一致”的,那意志便是神圣的意志,是一绝对地善的意志。一个不是意志的依靠于自律原则上的依靠性便是“责成"。责成不能应用于神圣的存有(神圣的意志)。从责成而来的行为客观的必然性是“义务”。

同类推荐
  • 识人三经——人物志

    识人三经——人物志

    中国数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人的智力不断提高、智慧不断扩充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发展史。可以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一个亘古不朽的话题。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都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尚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周书》中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吕氏春秋》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唐太宗李世民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明太祖朱元璋说:“贤才,国之宝也。”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人才,讲究用人之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用人方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理论。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生命是人真实存在的标志,而生命的展开即是人生的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期间经历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不要试图改变这个过程,而要服从这个规生律,完整、系统地体味人生,以坚定的生活信念和顽强的人生态度迎接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人的生命之美,美在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视人间的美丽;热爱生命,就是热爱人生的要义。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圣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智者淡泊为人,宁静致远。《易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文化巨著。弘扬易经智慧,关键在于学以致用,达成高层次的人生境界,相信本书对读者会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都市按摩师

    都市按摩师

    这是一部都市按摩师的奇异旅程!!!轻轻松松进入主人公的世界,忘记一切!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 穿越之庶女要翻身

    穿越之庶女要翻身

    身为万中无一的好人,夏凝轩被绝世美人系统选为游戏玩家。只有完成无数个任务,当主角变成绝世美人时游戏才会停止。主角进入的第一个游戏名为:宅斗之庶女要翻身。且看女主如何从饱受欺压的小小相府庶女,拳打狠辣嫡母,脚踢蛇蝎嫡姐,完美进化为绝世美人,并获得京城第一公子的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超凡之星

    英雄联盟超凡之星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似乎命运如诅咒般,让他走向了英雄联盟之路。虽然他并不喜欢英雄联盟这款游戏,但是因为她,他燃起了一颗英雄联盟电竞的心!他没有高超第技术,他却有这不断自主学习的恒心。总有一天,他会成为英雄联盟的王者之星!
  • 繁星相遇

    繁星相遇

    因为一次偶然的相遇,导致一场浪漫的恋情。“笨蛋,我不会在放开你的手了”“混蛋,你知不知道這樣很危险!!!”“好啦,我再也不会了。”
  •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记载了作者的心灵成长、记录了作者变革的梦想,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及一种大教育的情怀。全书内容包括:走向讲台——在执著与坚毅中为人师表、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舞台、学生观——你的心我永远会懂等七章。
  • 冤斗

    冤斗

    不是冤家不聚头。天地洪荒,宇宙玄黄,什么神魔鬼怪,全部靠边站。练就绝世神功,美女两手抓。兄弟,给小弟一个一个馒头可好;后来的滚蛋,爷先来的,转头看向上座正在打盹儿的某人开口,爹,赏儿子一杯酒水可得了(liao)。唔,儿子啊。上座人睁开略带迷茫的双眼,看着那头发些许斑白的儿子,靠,儿子比爹都大了,这是哪个骚货在外勾搭人生的野种,居然趁着老子还没出生就给生出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然后……夫人,是奴家错了可得了(liao)。蓦的想起那外面的老头儿,看来的确是亲生的……
  • 黄雀

    黄雀

    《黄雀》是一部乡土题材类小说,是‘乡村三部曲’之一,村书记有把式是个不折不扣的聋子,即将退休,---小说融合乡土文化,兼顾乡土饮食,社会变迁
  • 邪魅王爷混血妃

    邪魅王爷混血妃

    木小小是天才医生,父亲是发明家。暗中发明时光机,被木小小触动开关,穿越到历史架空的朝代。古灵精怪的她,要替在古代好友嫁给花心王爷~结果成亲当天,内王爷却在妓院鬼混。本想给新婚娘子来个下马威,没想到,这个“温柔安静贤惠”的宰相千金却将王府闹的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笑料百出……
  • 哎哟不小心穿了个越

    哎哟不小心穿了个越

    丧心病狂,不就上个厕所有必要一堆人玩消失。懵逼了简直,诶~路人的颜值和品位何时丑似日本,笑煞马云。“徐晴,你在这呐!”徐晴,哪个老妈子的名字?那人见我傻逼了,直接走过来崩了我一个脑瓜。“卧槽,你丫干蛤啊!”“感紧走啊!”“啥?大哥你不是不没带眼镜啊?”
  • 刀剑幻域

    刀剑幻域

    在现实中饱受欺负的王烨被玉儿带来了克拉蒂亚大陆,拥有系统的他又会做出怎样辉煌的成就呢?参考游戏《骑马与砍杀》参考小说《冰与火之歌》《魔戒》参考动漫《刀剑神域》